思路客小说 > 桃华 > 第101章 恩典

第101章 恩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被鲁显怒骂多事的安郡王,今日在宫中留得时间久了一些。对外大家都说是来探望太后的,但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在跟皇帝说话呢。

    可也是。此次治疫安郡王是挑头的,现在蒋家封赏了,下头出力的那些太医官吏们也赏了,那给安郡王点什么呢?

    金银珠宝?堂堂郡王应该还不缺这个。那官职?对不起,皇帝不想给。

    其实大家都知道,当时那朱某人提议由安郡王去主持治疫,就是巴不得他在疫区里出点事呢。现在人家啥事没有出来了,还立了功,你却什么都不想给,这哪儿成呢?所以啊,皇帝不得不把人留下,好生忽悠——哦不,是抚慰一番。

    至于最后的结果?据内部消息,那位推荐安郡王的朱某人,大概是要外放出去了。他得罪了安郡王,还是出去避避的好。否则安郡王出了这么大力却得不到实惠,不得去找他算账么?

    这都是杜太监偶然跟小徒弟们说话的时候漏出来的口风,然后消息就像长了腿一样飞去寿仙宫了。

    太后这会儿精神还好,在床上躺了好几天骨头都酸,由宫人扶着在殿内走了几步,就歪在迎枕上有一搭没一搭听皇后说话。

    “皇上竟没让蒋氏做院判,定是舍不得她来当差!母后,皇上多半是瞧上她了!”

    太后精神虽还好,却也没力气跟她磨嘴皮子,只看了一眼就算了。青玉几乎都能知道太后在想什么:让蒋氏做院判你说皇帝要让她进宫里来,不让做你又说是舍不得她当差,什么话都被你说了,还让别人说什么?何况蒋氏好歹刚救了太后的命是有功的,你如今就把这事儿忘到脑后了不成?

    这会儿杜太监那边儿说的话已经被传过来了,皇后总算暂时放下了桃华的事儿,舒了口气:“没给他封赏,皇上这事儿做得好!”

    太后却向青玉道:“叫人去问问阁老,朱寺丞要外放到哪里去?”

    这是有些疑心了。青玉连忙应了,转身一边吩咐下去,一边小声道:“奴婢听说,惠民药局里的事儿,跟朱寺丞多少也能扯上点关系,他有个侄子在里头办差呢。”虽说只是小吏,但平常也能跟着上官捞点油水。

    太后叹了口气:“原来如此。若虽这样,出京避避也好。”想了想又问,“是贬官,还是怎么?”

    传消息过来的人忙答道:“听说是平调。”平调,看起来不是贬官,但京官平调外官,其实还是相当于降了半级。

    太后忍不住就又叹了口气:“这是怎么闹的,怎么这一年里接二连三的出事,还总是牵扯着咱们的人呢?”

    皇后不屑地道:“还不都是老四闹的!母后也不用担心,咱们的人多,官场上还不都那样儿,谁还不捞一点。不过是先做个样子,过几年想法子再调回来就是了。”

    太后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便道:“他还在皇帝那儿?”

    下头人知道她问的是谁,垂手答道:“是。听说,皇上还在安抚……”

    太后皱了皱眉,道:“明日请了阁老夫人来,让她去旁枝里挑个伶俐点的女孩子,给安郡王做侧妃。”

    皇后顿时睁大了眼睛:“母后!咱们家的女孩子,怎么能给人做妾!”

    “只是旁枝而已。”太后不耐烦地道,“你当她们人人都有你的福气吗?能做个侧妃已是求之不得了。再说,那府里总得要有个通风报信的才好。我瞧着这些日子的事儿——他可不像刚进京城那会儿了……”

    皇后虽然明白,但想到要让于家女给沈数做妾就不舒服,最后冷哼了一声,喃喃地道:“他倒好大脸……”

    好大脸的沈数正跟皇帝在明光殿说话,而皇帝看起来挺愉快的,并不像在费劲安抚什么的样子:“今日朕给蒋家的封赏,你看可还好?本来朕想给蒋锡一个实职的,但听他奏对便知他太过老实,并不宜为官。”

    沈数点头道:“皇上说的是。不过,臣弟还想替蒋氏再求个恩典。”

    “哦?”皇帝扬了扬眉毛,“你还要求什么恩典给她?毕竟是女子,这官职也是不好给的。何况给了她官职,进宫当差反而要受皇后磋磨。”

    沈数笑笑:“臣弟知道。臣弟只是想——将来她若有了合心意的人家,能否请皇上赐她一对如意做嫁妆,庶几也无人敢轻视她。”

    皇帝有些诧异:“朕还当你要求她做侧妃呢。”

    沈数失笑:“做侧妃哪里算什么恩典呢?”

    “怎么不算?”皇帝眉毛不易察觉地皱了皱,“她虽有功,毕竟出身低了些。郡王侧妃是四品封诰,就是于家嫡出的女儿,将来也未必都能得了。”

    “侧妃也是妾,不得穿大红。子女庶出,不得继正统。”沈数微哂,“皇上刚才也说了,她虽然出身低,却是自己有本事立功的,又岂会贪这四品的封诰而为妾?若不是女子不可为官,她这不是已经能自己挣到正六品的院判了吗?”

    最后这句话说得俏皮,皇帝也笑了:“是啊……一朝为妾,永非正统,难怪她们容不得……”

    他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一句连沈数都没有听清,只觉得他说的似乎不是桃华的事儿,略有些疑惑地注视着他。

    皇帝整了整神色,另起了一个话题:“崔氏的事查清了吗?”

    沈数摇摇头:“疫情突然,没找到机会让人给她诊脉。仅凭那郎中说的话作不得准。臣弟着人查过,她几次跟人见面都在茶楼酒肆之地,且停留时间也不长……”说起来时间似乎也不够颠鸾倒凤一场。

    “何况臣弟总觉得,崔氏再大胆也不敢如此才对。这可是要连累她全家的。”

    皇帝皱了皱眉:“若是如此,还真不好办。若是硬来,她真有孕也就罢了,万一那郎中误诊,事情可就闹大了。到时候崔家白白得罪,太后那里怕也要生事。”

    沈数笑了一笑:“这不是还有几天吗,臣弟再想办法就是。”

    皇帝叹了口气:“当初父皇觉得,崔家女小小年纪就知道给父亲做针线,长大了定是贤妻良母,这才给你定下。谁知道人心易变,竟至于此……算算日子,崔济民也该进京来了,这是个精明人,怕是他来了就不好下手,要快些。”他略顿了一顿,又缓缓补充了一句,“朕希望,这事儿还是能私下解决,不要让崔家失了脸面……”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不免也有些自嘲:堂堂的皇帝,现在竟是这个也要拉拢,那个也不敢得罪,说出去怕不笑掉人大牙?然而先帝宠妃被害,也一样要忍气吞声,父子两代,境遇竟如此相似。

    被皇帝说是“也该进京”的福州知府崔济民,现在其实已经进了京城,穿着一身不起眼的便装,带着一个小厮风尘仆仆地进了崔宅。

    他一进门,崔夫人就抹着眼泪迎了上来:“老爷总算来了。”

    “那孽女呢?可找着了?”崔知府顾不得多说,劈头就是这么一句。

    崔夫人呜的一声就哭了:“没有……那天行宫里乱得不成样子,承恩伯病着,外头又发疫,等我发现的时候,人都不知走了多久……这些天敬儿在外头找,又不敢说得太清楚……”要知道当时她让身边丫鬟假装崔秀婉,藏在马车里回京城的这一路上心有多慌,也幸好是行宫里一片混乱,才没有人注意她们母女,不曾露出破绽。

    崔知府怒冲冲打断她的话:“你管承恩伯病不病,外头的疫症又传不到你身上来,慌的什么!随驾去行宫,你连女儿都看不好,都在行宫做了些什么!”

    崔夫人出身原比崔知府好些,生得又美貌,甚得丈夫爱重。今日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呵斥,心里又是委屈又是惭愧,忍不住拿帕子掩了脸哭道:“我,我原想着……”

    崔幼婉忽从她身后出来,扑通一声跪到了地上:“父亲别怪母亲,都是女儿的错。承恩伯病倒,女儿恐太后迁怒于人,又听说王爷也被打发去了疫区,便想着去打听消息。因是随驾,不好叫身边下人们走动,就怂恿着母亲去外头……姐姐因去行宫的路上晕车,因此在房中休息,谁知道等晚上回去,人就不见了——父亲,总之千错万错都是女儿的错,女儿原该在房里陪着姐姐的,若是那样,姐姐就不会不见了。”

    崔夫人一把拉起崔幼婉哭道:“我的儿,这与你何干!”

    崔知府满心的烦躁,忍不住咆哮:“不与她相干,便与你相干!竟跟人私通有了身孕,你的眼睛是瞎的?眼皮子底下就让她干出这种事来!”

    崔夫人有口难辩,只是低头哭。她心里也疑惑得紧——她是成过亲的妇人,自有些心得,崔秀婉自始至终模样神态都未曾变过,尤其那呕吐不止的病被桃华治好之后,精神也健旺起来,并没有那种懒怠得如同筋酥骨软的神态,迥然不似已破身的模样,如何会有孕呢?

    崔幼婉在旁,低声道:“都是那个蒋桃华!说什么姐姐的病是郁结,该多出去走动散散心,所以母亲才允了姐姐时常往外头去的……”

    崔夫人头一回直承丈夫的雷霆之怒,且这回是实打实闯了大祸,正慌得没处抓挠,听见崔幼婉这话,不假思索便道:“正是!就是蒋家丫头说秀婉什么什么病重,先是呕吐,后是咳嗽,若是再拖延下去便是五脏俱伤,到时候小病变了大病,只怕缠绵难治……”

    她添油加醋说了一番,最后垂泪道:“我只怕秀婉真的拖成大病,所以才……”

    崔幼婉拉着她的手道:“母亲又不懂医,哪里知道她说的是真是假,只是听说能治好姐姐,就忙不迭地照做罢了。”

    崔知府听得不耐烦起来,将手一摆:“这时候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她究竟是跟谁走了,你也不知道?”

    崔秀婉的信上只说另有意中人,如今珠胎暗结,既不愿、也不能再嫁沈数,恳请父母代为设法退了这桩亲事,久后待此事被人淡忘,她亦生下麟儿,自会带着夫婿儿女回来承欢父母膝下。至于那心上人到底是哪个,她却是一字未露。

    崔知府也明白。崔秀婉在福州时出门也有限,这心上人定然是素日相识的人家,若是崔秀婉说出了他的名字,便有了去处可追,如此她又怎会笨到这种程度呢?然而说什么推了婚事,日后再带着夫婿儿女回来,却又简直蠢得可笑了。

    “这个逆女!简直是要害了全家!现在怎么办?你说怎么办!这是抗旨,是满门抄斩的罪!”他读书人出身,是不屑于骂粗话的,然而到了此刻,竟是不骂粗话都无法表达心中之愤怒,在屋子里转了两圈,像头不知该对谁发起攻击的蛮牛一般,咻咻出气。

    崔夫人擦了擦眼泪,打发崔幼婉出去端茶,自己小心地向丈夫凑近了一点儿,低声道:“秀婉那信上倒有个意思……”

    “什么?”崔知府抢过信,一目十行地扫完,神情就是一变,“她是想,叫幼婉嫁给安郡王?”

    “正是。”崔秀婉的信末了给了个建议,让家里就说她重病难愈,为遵从先帝旨意,愿将幼女嫁与沈数,如此仍继秦晋之好。

    “这,这其实也是个办法……”崔夫人抹着泪道,“只是又委屈了幼婉。”自进京的这些日子,大女儿不是这里不适就是那里不自在,将崔夫人折腾得够呛,最后还来了这么一手。而小女儿却是又贴心又乖巧,两相比较之下,崔夫人终于也不得不说:“秀婉这孩子也太狠心了。她这一走了之,却叫幼婉去顶替她。也不想想,幼婉今年才多大,安郡王比她大七岁,等到幼婉能成亲,怕是安郡王连庶子女都生出来了,叫幼婉如何自处?”

    她只觉得大女儿将她一颗操碎的心都当成了驴肝肺,还害得她挨了丈夫的臭骂,便是母亲的胸怀再宽广也受不了,说着说着便忍不住也责备起崔秀婉来:“养了她这些年,说走就走了,再不想想家里人怎么办。我这颗心啊——就当是喂了狗!”

    “这主意不错。”崔知府却没听她说什么,突然说道。

    “啊?”崔夫人惊讶地抬起头来,“可幼婉才十三……”其实她也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了,但心里总还是有些过不去。

    “十三怕什么。”崔知府满不在乎,“安郡王如今还没有侧妃,就算马上指一个,最快也得半年才能过门,等到幼婉嫁过去,还未必生得出来呢。就是生了也不怕,庶出而已,只要幼婉有手段,将来生了儿子就是嫡子,还怕个庶出的不成?”

    “可是——”崔夫人还在犹豫,“这也太委屈了幼婉。她姐姐不要的亲事,却……”

    “女儿不委屈!”门突然被推开,崔幼婉从外头进来,扑通又跪到了地上,“别说安郡王是皇室血脉,又有郡王之位,就算他是街头的贩夫走卒,只要能救全家,女儿也不觉委屈!”

    “我的儿啊……”崔夫人抱着女儿哭起来。

    崔知府却是两眼发亮:“好,好,这才是我的好女儿!只是这事要做得干净利落,否则仍是免不了祸事。”

    崔夫人觉得他两眼亮得有些吓人,嗫嚅着问:“要,要如何做?”

    崔知府在屋里走了两步,断然道:“明日就往宫里去报,咱们家大丫头暴毙,为了遵从先帝旨意,婚约照旧,到时由幼婉代嫁,只等到及笄再圆房就是了。”

    崔幼婉听见圆房二字,自脸颊到耳根全红了,娇羞地低下头去。崔夫人却是目瞪口呆:“暴,暴毙?”

    “自然。”崔知府瞪了她一眼,“若报重病,宫里岂有不来查看的?人都没了,让他们看谁?只有人死了才保险,他们总不能开棺吧。”

    崔夫人怔住了。往宫里报了暴毙,就等于对世人宣布,崔秀婉已经死了,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丧事一办过,虽然崔秀婉本人还活着,但她已经永远不再是崔秀婉,不再是福州知府的女儿了。别说什么日后还要带着夫婿儿女回来承欢父母膝下,就是现在,她也将成为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人,没有户籍没有身份,她将是一缕游魂,根本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

    “可是,可是……”崔夫人手都抖了起来。到底是她从小养到大的女儿啊!这简直就是绝了崔秀婉的路,与杀了她何异?

    崔知府的表情有些狰狞:“不然怎么办?让宫里知道她与人私通还私奔了?你是想全家都被她害死?你我生出这样的孽障来,一死也无妨。那儿女们呢?敬儿和敏儿呢?”

    崔夫人想起两个儿子,英俊能干的长子,聪慧好学的幼子,最终,她沉重地点了点头。

    崔知府舒了口气,又道:“你也不要太担心。等这事过去,慢慢把秀婉找回来,托词说是远亲家的女儿,也是一样的。”想了想又道,“银朱那贱婢跟着她走了,还有个银红,也不可让她活着,免得泄了密!”

    崔夫人觉得亲女儿跟远亲的女儿是不一样的,但事已至此又能说什么呢?只能木然点头:“银红着人勒死,就说是自尽殉主。银朱——只说也是殉主了就是。”

    她说着,一口气无处发泄,突然愤愤地道:“都是蒋家丫头出的好主意,我饶不了她!”

    崔知府却皱了皱眉:“我进城的时候,听说蒋家得了封赏?”

    崔夫人哪有心思去打听这些,自然不知。崔知府随手点了个人:“去打听打听。”回头又向妻子道,“你也别怪三怪四,终究是你没看住人。且蒋家如今似乎得了圣心,切不可轻易为敌。”

    别说崔知府,现在整个京城的官宦人家大概都知道蒋家得了圣心了。早辞了官的老太医被赏了正五品致仕,那一年几百两的俸银倒不算,关键是这份儿荣耀。更不必说蒋家二房一个白身,竟得了皇帝钦封的药师称号,又是奉旨修书,出行各地都能调钱调人不说,见了正四品官员都能不跪。

    须知外头的知府也就是正四品,也就是说蒋锡走到京城外头去,几乎没人能让他行礼了,反而是那些七八品的县令什么的,倒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向他行个礼。

    有消息灵通,自觉与蒋家关系亲近的人,今天就已经上门道贺了,估计明后天来道贺的人更多,小于氏到了夜里,就跟蒋铸商量起来:“是不是该请一日酒?”

    蒋铸也有点拿不准。按说这不是正经的升官授职,若是请酒未免太轻狂。可毕竟皇帝封赏,还有亲笔写的字儿,不摆酒岂不又显得你不重视皇恩?

    “亲朋好友的略请一请吧。”蒋锡犹豫再三,拿定了主意,“衙门里的同僚就不必请了,省得让人说咱们轻狂。如今得了这样的恩宠虽是好事,日后行事也要更稳重才行,不然好事翻成坏事,也不是没有。”

    小于氏连连点头:“我明白。”随即又满怀希望地道,“咱家立了功,梅姐儿在宫里日子也会好过些吧?”

    蒋铸皱着眉头,慢慢摇了摇头:“这功,大半是二房的。”

    “老太爷还去了呢!”小于氏不服气地道,“怎么就不算咱们的功了?”

    “老太爷虽去了,那治病的方子却是桃姐儿拿出来的。更不用说太后那里——”蒋铸冷淡地道,“何况老太爷在洛南就说了,方子是桃姐儿的,他不过来帮忙。”他这个父亲,是半点也不想帮衬他。

    “这,这也太偏心了……”小于氏忍不住埋怨起来,“桃姐儿一个丫头片子,连这样的大疫都没见过,我不信这方子是她的!”

    “你不信又能如何?”蒋铸仰面望着帐子,“何况那金鸡纳粉千真万确是三弟从广东弄来的,这是实打实的功劳。”

    “就是因为这个,我才不相信那臭蒿的法子是她想出来的。”小于氏振振有词,“既有这么灵的东西,她还用想别的法子?”

    蒋铸没有与妻子辩论药方的事儿,只是沉默地想着心事,半晌才道:“不如趁这个机会,让杏姐儿进宫去看看她姐姐。”

    “老爷是要——”小于氏一惊。

    “再怎么说,桃姐儿也是她举荐的。”蒋铸缓缓地道,“这会儿趁着还有些脸面,再放个人进去,皇上也肯抬举一二。再者,咱们先送个人进去,也能挡着桃姐儿。”

    小于氏睁大了眼睛:“老爷是觉得,皇上真看上了桃姐儿?”

    “要不然怎么那个院判的官儿又收了回去,且连对桃姐儿的封赏都没有?”蒋铸沉沉地道,“若是桃姐儿进了宫,皇上赏她个嫔位,自然比什么封赏都好。”

    “这不行!”小于氏马上道,“梅姐儿算是得罪她了,若她进了宫,梅姐儿怎么办?”

    “所以才要先送杏姐儿进去。再怎么说,也没有姐妹三个都进宫的道理。只要皇上能看中杏姐儿——就怕她不成……”蒋铸对庶女没什么深刻印象,也就没什么信心。

    小于氏在庶女飞上枝头与侄女得了荣宠之衡量了一下,马上做出了决定:“杏姐儿生得还不错,我再调理调理。”她在黑暗中往东偏院的方向看了一眼,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二房太过风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