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慧妃:清圣祖慧妃(本文女主穿越之人)
慧妃(?—1670)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孝庄文皇后的堂叔额德的儿子)的女儿,也是康熙帝的远房表姑,是康熙帝最早的妃嫔之一。
慧妃她从幼年就被选入宫中,可是在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生前尚未册封。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礼部,追封宫中待年的博尔济吉特氏为慧妃。康熙二十年移葬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与孝惠章皇后亦是姑表亲。《清宗室四谱》记载慧妃自幼待年宫中,也就相当民间童养媳,有清一代这情形很普遍;然而尚未成婚,博尔济吉特氏就在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十二日去世,五月初九日追赠为慧妃。
因其家室渊源,若非当时政治环境使然,康熙四年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慧妃极有可能在政治婚姻制度下成为皇后。康熙帝陵寝于康熙二十年修建好后,慧妃金棺奉安入景陵妃园寝(初称慧妃园寝、妃衙门)。慧妃是首个奉安入景陵妃园寝的康熙帝后妃。《清朝野史大观》称康熙帝纳姑为妃,其来源可能即是慧妃之事。
慧妃丧仪编辑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慧妃薨,圣祖仁皇帝辍朝三日;大内以下宗室以上三日内咸素服不祭神;妃宫中女子内监剪发截发辫,咸成服二十七日除服、百日剃头,婣戚人等成服二十七日而除、百日剃头,茶膳房人员男妇成服皆于大祭日除服百日剃头。
又定:
妃初薨日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以下一品官予以上公主福金以下县君奉恩将军一品夫人以上咸齐集,移日祭日同二周月内日上食上次,百日内上食二次,均内府官及执事内管领下官员男妇齐集。
又定:
妃金棺奉移殡宫行初祭礼,用金银定七万楮钱七万画段千端楮帛九千,馔筵三十一席,羊十有九,酒十有九尊设采仗,众齐集行礼,次日绎祭金银定楮钱各五千,馔筵五席,羊三酒三尊,不设采仗,执事内管领下官员男妇齐集大祭与初祭同。次日绎祭与前绎祭同,周月致祭用金银定楮钱各一万,馔筵十有一席,羊五酒五尊,二周月三周月百日致祭及未葬期年致祭羊酒楮帛之数皆与初周月同,清明设挂楮钱宝华一座,中元及冬至岁暮用金银定二千楮钱一千,皆馔筵五席,羊一酒一尊,执事内管领下官员男妇齐集。
康熙二十年,妃金棺由殡处奉移妃园寝,豫期行奉移礼用金银定楮钱各一万五千,馔筵十有三席,羊五酒五尊,设采仗,众齐集,沿途驻宿奠馔筵一至陵日不值班之大小官员咸于十里外跪迎举哀候过随行奉安园寝芦殿,次日行奉安礼,陈设祭物与奉移同送往大臣官员暨在陵之大小官员等及其妻咸齐集。将入园寝先一日行奉移礼与前奉安礼同,至吉期安葬。
2.孝诚仁皇后(1654年—1674年):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崩于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生承祜(2岁夭折)、胤礽。
孝诚仁皇后是康熙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之侄女,妹平妃。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时年11岁。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岁未序齿。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胤礽时因难产崩逝,是年仅有21岁。
她与康熙帝感情深厚,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满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当然立太子也还和当时的政局有关。康熙在她去世后赐谥号仁孝皇后。后因原谥号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康熙初年,身为皇祖母的孝庄文皇后在为康熙皇帝选皇后时颇费了一番苦心。
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之后,由于冲龄无力理政,故顺治帝临终前委幼子于四大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强大。鳌拜为人十分专横,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而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持不与鳌拜发生冲突的回避态度。眼看鳌拜权倾朝野,孝庄太皇太后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其实在候选人中,既有鳌拜的女儿,又有遏必隆的女儿,选谁为皇后必然会导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壮大,当时,鳌拜的狂妄已经日益暴露出来,洞察力极强的孝庄文皇后当然不会没有察觉,因此,鳌拜的女儿被第一个从名单中去除。遏必隆是一个两边倒的人物,哪一方强大,他就倾向于那一方,对待遏必隆既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儿可以进宫为妃,但不可以为后。
同时,赫舍里氏的入宫之路也极其坎坷:鳌拜多次上奏以“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为由,不断嘲讽着索尼一家,同时毫无主见的遏必隆也迎风附和。就在这些闲言碎语的包围下,年仅12岁的赫舍里氏终于在康熙四年九月嫁入皇宫。
事实证明,孝庄文皇后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在与鳌拜的斗争中,索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老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三儿子,也就是孝诚仁皇后的叔父--索额图,在这次斗争中帮助康熙皇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孝诚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由于皇后的得力辅佐与勤理内治,玄烨能够在祖母的指导下,顺利渡过他继位后的早期阶段,为其后近半个世纪的出色统治,开了一个好头。这其中有赫舍里氏一份功劳,她对于康熙朝早期的历史进程,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婚礼
康熙四年七月初七日,聘皇后赫舍里氏,行纳采礼。九月初七日,因为第二日为大婚吉日,故康熙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之后行大征礼。
九月初八日,清代入关以来第三次皇帝大婚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前两次分别为顺治帝与大、小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婚礼)
婚礼过程如下:礼仪的程序几乎完全按照汉族的传统,其间也杂有满洲的旧习,最明显的是,纳彩(送礼品到新娘家,是订婚仪式的步骤之一)的重要礼品是马匹和马鞍。婚礼前,由钦天监的官员择一吉日,皇帝派以内务府大臣为首的一行人,其中包括三位公主、三位摄政大臣的夫人以及内侍和侍卫,把礼品送到新娘家。计有十匹鞍辔齐全的骏马,十仗盔甲,一百匹锦缎,以及二百匹其他精美布料。新娘的父亲噶布拉及祖父索尼率家中男性成员,索尼夫人率女性成员迎礼。全家人分列庭院两侧,向北三跪九叩(皇帝的宝座朝南),感谢皇上的恩宠。
青年康熙 ,九月七日,即大婚礼前一天,皇帝派遣满洲大臣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同日行大征礼(即纳聘礼)。聘礼包括两万两黄金、一万两白银、一个金茶罐、两个银茶罐、一对银箱、一千匹锦缎、二十付马鞍、及四十匹骏马。这一礼仪同样以女方亲属向北三跪九叩谢恩而结束。九月八日举行大婚礼。康熙皇帝进入太和殿观看册立孝诚皇后的封册和金印。接着,他把两件皇后的象征物交给钦派使臣,使臣手捧册宝,众侍臣尾随其后,送到后邸。皇后接到这两件象征物,行了跪叩礼之后,乘轿到皇宫。轿前由四位大臣的夫人带领,轿后有七位大臣的夫人跟随,她们全部骑马而行(妇女骑马是满洲传统的一个显著特点)。两侧由侍卫和内侍护送,皇后的随从们被恩准在通向中宫的御道上行走。此时,康熙身着大婚礼服,先到太皇太后(孝庄,昭圣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孝惠,仁宪皇太后)宫中行礼谢恩,接着到太和殿赐皇后亲属(此时皇后仍留在中宫)及诸王百官宴席。与此同时,皇太后率诸大臣和摄政大臣的夫人们到太皇太后宫中,在那里设宴招待皇后的母亲及其母系亲属。下午六时许,大婚礼以汉族传统的合卺宴结束。此宴结束后,皇帝和皇后便留在中宫。
次日,皇帝谕礼部援引汉族先例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号。同一天,皇后到太皇太后宫及皇太后宫行朝见礼。第三天,皇帝御太和殿,诸王百官上表朝贺,以大婚礼成颁诏天下。诏书阐明了确立皇后,共承宗庙,助隆孝养,绵延本支的意义。附:册赫舍里氏为皇后的诏书: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与。咨尔何舍里氏乃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九月初九日,皇后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朝见礼。九月初十日,以大婚礼成。颁诏天下
诏曰:帝王承天立极,作民父母,使四海同伦,万方向化。匪独外治,盖亦内德茂焉。故政教弘敷,肇先宫壸,所以共承宗庙,助隆孝养。绵本支,睦九族,甚钜典也。朕祗缵鸿基,笃念伦纪,兹者圣祖母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深惟婚礼为天秩之原、王化之始,遴选贤淑,俾佐朕躬,正位中宫,以母仪天下。钦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庙,于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册立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朕躬暨后,允修厥德,夙夜敬勤,期克绍于徽音,庶俾薄海内外。丕协伦常,洽被仁恩,聿臻上理。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芳仪永谢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皇后第二次临盆。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终于在初三日上午巳时出生。
坤宁宫康熙皇帝见皇后终于又诞育了健康的皇子,异常高兴,当即取一个乳名叫保成(皇二子胤礽),祝愿他能够平安成长。然而皇后却因难产导致昏迷不醒,几个时辰不见转机,尽管御医使尽浑身解数,仍无法挽救渐渐逝去的皇后生命,年仅21岁(周岁仅20岁)的赫舍里氏皇后于当日下午申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坤宁宫里的气氛一下子由开始的喜悦骤变成悲伤。仅仅几个时辰的时间,康熙皇帝就经历了再得嫡子和痛失爱妻的大喜大悲,巨大的痛苦之中又夹杂少许欣慰,这种悲喜交加的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得清楚。
康熙追悼
1.皇后上谥号为“仁孝皇后”,此为清代列后中独一无二
2.皇后崩逝后停灵乾清宫
3.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日,将皇后的梓宫安放在了紫禁城西
4.从五月初五日开始,康熙几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宫前举哀
5.五月二十七日,康熙亲自把皇后梓宫送到了巩华城
6.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巩华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景陵
7.康熙十三年十二月,皇后之父噶布喇以“勋旧世裔。素著忠贞。翊卫摅夙夜之劳。谋猷重股肱之寄”的名义被授为一等公,世袭罔替
8.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去巩华城7次
9.康熙十六年除夕,仍去陪伴嫡妻(此时已立钮祜禄氏为后)
10.康熙十六年九月,皇帝亲往阅仁孝皇后山陵
11.朝鲜使臣面见康熙皇帝,康熙在皇后的灵柩前陪皇后,不愿见朝鲜使臣。朝鲜使臣向其国王报告说:“清皇不恤国事……”
12.康熙亲制仁孝皇后册文,最为朴实无华;而其他二后的册谥文仅去叫大臣制,辞藻满篇的阿谀奉承无半点实在处,而康熙却点头称好(可以用“敷衍搪塞”来形容了)
13.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传五十》
1.慧妃:清圣祖慧妃(本文女主穿越之人)
慧妃(?—1670)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孝庄文皇后的堂叔额德的儿子)的女儿,也是康熙帝的远房表姑,是康熙帝最早的妃嫔之一。
慧妃她从幼年就被选入宫中,可是在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生前尚未册封。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礼部,追封宫中待年的博尔济吉特氏为慧妃。康熙二十年移葬清东陵景陵妃园寝。
与孝惠章皇后亦是姑表亲。《清宗室四谱》记载慧妃自幼待年宫中,也就相当民间童养媳,有清一代这情形很普遍;然而尚未成婚,博尔济吉特氏就在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十二日去世,五月初九日追赠为慧妃。
因其家室渊源,若非当时政治环境使然,康熙四年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后,慧妃极有可能在政治婚姻制度下成为皇后。康熙帝陵寝于康熙二十年修建好后,慧妃金棺奉安入景陵妃园寝(初称慧妃园寝、妃衙门)。慧妃是首个奉安入景陵妃园寝的康熙帝后妃。《清朝野史大观》称康熙帝纳姑为妃,其来源可能即是慧妃之事。
慧妃丧仪编辑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慧妃薨,圣祖仁皇帝辍朝三日;大内以下宗室以上三日内咸素服不祭神;妃宫中女子内监剪发截发辫,咸成服二十七日除服、百日剃头,婣戚人等成服二十七日而除、百日剃头,茶膳房人员男妇成服皆于大祭日除服百日剃头。
又定:
妃初薨日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民公侯伯以下一品官予以上公主福金以下县君奉恩将军一品夫人以上咸齐集,移日祭日同二周月内日上食上次,百日内上食二次,均内府官及执事内管领下官员男妇齐集。
又定:
妃金棺奉移殡宫行初祭礼,用金银定七万楮钱七万画段千端楮帛九千,馔筵三十一席,羊十有九,酒十有九尊设采仗,众齐集行礼,次日绎祭金银定楮钱各五千,馔筵五席,羊三酒三尊,不设采仗,执事内管领下官员男妇齐集大祭与初祭同。次日绎祭与前绎祭同,周月致祭用金银定楮钱各一万,馔筵十有一席,羊五酒五尊,二周月三周月百日致祭及未葬期年致祭羊酒楮帛之数皆与初周月同,清明设挂楮钱宝华一座,中元及冬至岁暮用金银定二千楮钱一千,皆馔筵五席,羊一酒一尊,执事内管领下官员男妇齐集。
康熙二十年,妃金棺由殡处奉移妃园寝,豫期行奉移礼用金银定楮钱各一万五千,馔筵十有三席,羊五酒五尊,设采仗,众齐集,沿途驻宿奠馔筵一至陵日不值班之大小官员咸于十里外跪迎举哀候过随行奉安园寝芦殿,次日行奉安礼,陈设祭物与奉移同送往大臣官员暨在陵之大小官员等及其妻咸齐集。将入园寝先一日行奉移礼与前奉安礼同,至吉期安葬。
2.孝诚仁皇后(1654年—1674年):赫舍里·芳仪皇后,生于1654年2月3日(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崩于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生承祜(2岁夭折)、胤礽。
孝诚仁皇后是康熙帝原配妻子,满洲正黄旗人,辅政大臣索尼孙女,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额图之侄女,妹平妃。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时年11岁。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岁未序齿。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诞育胤礽时因难产崩逝,是年仅有21岁。
她与康熙帝感情深厚,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满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当然立太子也还和当时的政局有关。康熙在她去世后赐谥号仁孝皇后。后因原谥号与圣祖谥号出现重字,于雍正元年改谥,及后乾隆、嘉庆年间累加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康熙初年,身为皇祖母的孝庄文皇后在为康熙皇帝选皇后时颇费了一番苦心。
八岁的玄烨继承皇位之后,由于冲龄无力理政,故顺治帝临终前委幼子于四大辅政大臣,即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随着四辅政大臣内部势力的变化,本来位居末位的鳌拜的势力日益强大。鳌拜为人十分专横,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辅政大臣放在眼里。而此时历经三朝、经历多次宫廷斗争的索尼,以年老多病为由,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持不与鳌拜发生冲突的回避态度。眼看鳌拜权倾朝野,孝庄太皇太后为达到遏制鳌拜的目的,转而笼络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两朝均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中选择皇后的传统,册立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
其实在候选人中,既有鳌拜的女儿,又有遏必隆的女儿,选谁为皇后必然会导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壮大,当时,鳌拜的狂妄已经日益暴露出来,洞察力极强的孝庄文皇后当然不会没有察觉,因此,鳌拜的女儿被第一个从名单中去除。遏必隆是一个两边倒的人物,哪一方强大,他就倾向于那一方,对待遏必隆既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儿可以进宫为妃,但不可以为后。
同时,赫舍里氏的入宫之路也极其坎坷:鳌拜多次上奏以“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为由,不断嘲讽着索尼一家,同时毫无主见的遏必隆也迎风附和。就在这些闲言碎语的包围下,年仅12岁的赫舍里氏终于在康熙四年九月嫁入皇宫。
事实证明,孝庄文皇后的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在与鳌拜的斗争中,索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虽然老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三儿子,也就是孝诚仁皇后的叔父--索额图,在这次斗争中帮助康熙皇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孝诚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宠爱。由于皇后的得力辅佐与勤理内治,玄烨能够在祖母的指导下,顺利渡过他继位后的早期阶段,为其后近半个世纪的出色统治,开了一个好头。这其中有赫舍里氏一份功劳,她对于康熙朝早期的历史进程,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婚礼
康熙四年七月初七日,聘皇后赫舍里氏,行纳采礼。九月初七日,因为第二日为大婚吉日,故康熙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之后行大征礼。
九月初八日,清代入关以来第三次皇帝大婚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前两次分别为顺治帝与大、小博尔济吉特氏皇后的婚礼)
婚礼过程如下:礼仪的程序几乎完全按照汉族的传统,其间也杂有满洲的旧习,最明显的是,纳彩(送礼品到新娘家,是订婚仪式的步骤之一)的重要礼品是马匹和马鞍。婚礼前,由钦天监的官员择一吉日,皇帝派以内务府大臣为首的一行人,其中包括三位公主、三位摄政大臣的夫人以及内侍和侍卫,把礼品送到新娘家。计有十匹鞍辔齐全的骏马,十仗盔甲,一百匹锦缎,以及二百匹其他精美布料。新娘的父亲噶布拉及祖父索尼率家中男性成员,索尼夫人率女性成员迎礼。全家人分列庭院两侧,向北三跪九叩(皇帝的宝座朝南),感谢皇上的恩宠。
青年康熙 ,九月七日,即大婚礼前一天,皇帝派遣满洲大臣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同日行大征礼(即纳聘礼)。聘礼包括两万两黄金、一万两白银、一个金茶罐、两个银茶罐、一对银箱、一千匹锦缎、二十付马鞍、及四十匹骏马。这一礼仪同样以女方亲属向北三跪九叩谢恩而结束。九月八日举行大婚礼。康熙皇帝进入太和殿观看册立孝诚皇后的封册和金印。接着,他把两件皇后的象征物交给钦派使臣,使臣手捧册宝,众侍臣尾随其后,送到后邸。皇后接到这两件象征物,行了跪叩礼之后,乘轿到皇宫。轿前由四位大臣的夫人带领,轿后有七位大臣的夫人跟随,她们全部骑马而行(妇女骑马是满洲传统的一个显著特点)。两侧由侍卫和内侍护送,皇后的随从们被恩准在通向中宫的御道上行走。此时,康熙身着大婚礼服,先到太皇太后(孝庄,昭圣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孝惠,仁宪皇太后)宫中行礼谢恩,接着到太和殿赐皇后亲属(此时皇后仍留在中宫)及诸王百官宴席。与此同时,皇太后率诸大臣和摄政大臣的夫人们到太皇太后宫中,在那里设宴招待皇后的母亲及其母系亲属。下午六时许,大婚礼以汉族传统的合卺宴结束。此宴结束后,皇帝和皇后便留在中宫。
次日,皇帝谕礼部援引汉族先例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号。同一天,皇后到太皇太后宫及皇太后宫行朝见礼。第三天,皇帝御太和殿,诸王百官上表朝贺,以大婚礼成颁诏天下。诏书阐明了确立皇后,共承宗庙,助隆孝养,绵延本支的意义。附:册赫舍里氏为皇后的诏书: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礼于斯而备,教化所由以与。咨尔何舍里氏乃内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于六宫。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其尚弘资孝养,克赞恭勤。茂本支奕叶之休,佐宗庙维馨之祀。钦哉。九月初九日,皇后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朝见礼。九月初十日,以大婚礼成。颁诏天下
诏曰:帝王承天立极,作民父母,使四海同伦,万方向化。匪独外治,盖亦内德茂焉。故政教弘敷,肇先宫壸,所以共承宗庙,助隆孝养。绵本支,睦九族,甚钜典也。朕祗缵鸿基,笃念伦纪,兹者圣祖母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太皇太后,深惟婚礼为天秩之原、王化之始,遴选贤淑,俾佐朕躬,正位中宫,以母仪天下。钦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庙,于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册立内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为皇后。朕躬暨后,允修厥德,夙夜敬勤,期克绍于徽音,庶俾薄海内外。丕协伦常,洽被仁恩,聿臻上理。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芳仪永谢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皇后第二次临盆。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终于在初三日上午巳时出生。
坤宁宫康熙皇帝见皇后终于又诞育了健康的皇子,异常高兴,当即取一个乳名叫保成(皇二子胤礽),祝愿他能够平安成长。然而皇后却因难产导致昏迷不醒,几个时辰不见转机,尽管御医使尽浑身解数,仍无法挽救渐渐逝去的皇后生命,年仅21岁(周岁仅20岁)的赫舍里氏皇后于当日下午申时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坤宁宫里的气氛一下子由开始的喜悦骤变成悲伤。仅仅几个时辰的时间,康熙皇帝就经历了再得嫡子和痛失爱妻的大喜大悲,巨大的痛苦之中又夹杂少许欣慰,这种悲喜交加的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得清楚。
康熙追悼
1.皇后上谥号为“仁孝皇后”,此为清代列后中独一无二
2.皇后崩逝后停灵乾清宫
3.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日,将皇后的梓宫安放在了紫禁城西
4.从五月初五日开始,康熙几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宫前举哀
5.五月二十七日,康熙亲自把皇后梓宫送到了巩华城
6.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巩华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景陵
7.康熙十三年十二月,皇后之父噶布喇以“勋旧世裔。素著忠贞。翊卫摅夙夜之劳。谋猷重股肱之寄”的名义被授为一等公,世袭罔替
8.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去巩华城7次
9.康熙十六年除夕,仍去陪伴嫡妻(此时已立钮祜禄氏为后)
10.康熙十六年九月,皇帝亲往阅仁孝皇后山陵
11.朝鲜使臣面见康熙皇帝,康熙在皇后的灵柩前陪皇后,不愿见朝鲜使臣。朝鲜使臣向其国王报告说:“清皇不恤国事……”
12.康熙亲制仁孝皇后册文,最为朴实无华;而其他二后的册谥文仅去叫大臣制,辞藻满篇的阿谀奉承无半点实在处,而康熙却点头称好(可以用“敷衍搪塞”来形容了)
13.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传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