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第三十七章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 私塾里一屋子早就坐不住的小孩子们晃来晃去仿佛屁股下长钉子一般听完先生长得没头的之乎者也, 下学的钟声一响, 一个个便手脚利落地把桌上的笔墨塞进家里娘亲给缝的小书包里,撒着欢跑了出去,呼朋引伴地出去玩, 转头就把先生温习功课的要求忘了个精光。
这私塾里的先生无奈地笑着摇摇头,倒也没训斥什么, 只扬声喊了句“跑慢些别摔了”,收拾着自己的书本锁了私塾的门,沿着乡间小道慢慢往自己的住处走。
他是这小包村的本地人, 小时候就在这个私塾里读书,长大后考到了举人功名, 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再往上考几次皆是名落孙山后也就没再执着, 安心回村子里做了个私塾先生,因着村子还算富裕, 大家也都不吝惜花些束脩把孩子送来认几个字,这里包是大姓, 先生也姓包,大家叫他做包举人。
春日里乡间的小道边生着一丛丛野花,淡淡的青草香杂着花香,阳光和煦暖风柔柔, 包举人抱着书慢悠悠在道上走着, 舒服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信口做了两句合着平仄规制的诗句。
他的住处是一座两进的院子,左手边住着族弟包肃之的家眷,他这族弟不比他,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现在正在京中熬着资历等外放,京中生活不易,也就没有把家眷一起带走,家中小儿老母的全靠妻子宣氏照顾,他们这些同宗族的也会搭把手。
右边的院子原是一户张姓人家住着,前些年那家小儿子在外有了出息,把家中老父老母接了过去享福,院子也就空置了下来,只留了两个老仆照看。
几天前他见院门前停了马车,本以为是那张姓人家又搬了回来,今日见院门外人来人往进进出出搬箱笼,一问才知道这院子已是悄没声息地易了主,买家姓苏,打从江南来的。
江南文风重,那新搬来的苏公子也确实是风采斐然芝兰玉树般的人物,虽无功名在身,但随手所作的书画皆乃大家水准,身边的孩童亦是文采不凡,时有惊人之语,然而倒是出乎意料的和他族弟家里年仅三岁的幼子包拯很是玩得来,每天像模像样的装作先生和弟子的模样,还奉了茶一副正经样子,偶尔还会学那江湖游侠打坐练功。
一个三岁,一个五岁,都是还没到进学年龄的孩子,短手短脚的笨拙模样看得人忍俊不禁。
包举人在路上买了些松子糖给孩子甜甜嘴,他这辈子只一妻一子,妻早亡子夭折,因而对着孩子格外宠溺些,何况那两个孩子聪颖懂事,让他恨不得偷偷抱一个回去养着。
嗯,还是抱苏公子家的秋秋好了,包肃之家里的幼子实在是太黑了些,恐怕长大了不好找媳妇。
先回自己家拿了新得的好书,一进隔壁的大门就看见苏公子那小名唤作秋秋的弟弟一本正经地念叨着什么北冥,什么鲲鹏之类的,包肃之家的幼子包拯板着小脸摇头晃脑跟着念叨,三岁的小孩口齿不清念得磕磕巴巴,看眼神更是半点没理解的一片茫然。
地上落着几只雀鸟在地上啄食,许是两个孩子刚刚吃了什么零嘴掉了些碎屑,鸟儿东跳跳西跳跳吃的颇为勤奋。
包举人笑着俯身摸了摸包拯头上扎着的两个小包包,又一人分了些糖,得了两个孩子甜甜的谢谢心满意足地去书房里寻苏公子。
仲彦秋看了看背影都带着飘的包举人,又看了看吃糖吃得口水满脸的包拯,举起手上甜腻且完全不想吃的松子糖道:“你若是能把我刚刚教你的东西背下来,我就把糖给你吃。”
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不少东西了,包拯闻言眼睛一亮,咂摸着嘴里甜滋滋的味道,奶声奶气地接着努力跟着邻居家很厉害的哥哥背那完全无法理解含义的“手太阴肺经暨任脉”,“拇指之少商穴、及两乳间之膻中穴”,一边背一边跟着哥哥做些别扭奇怪的姿势,眼巴巴地盯着仲彦秋放在桌子上的松子糖。
娘亲说糖吃多了坏牙,轻易不让他吃的。
对了,不能叫邻居家很厉害的哥哥叫哥哥,要叫师傅。
苏梦枕应付完包举人,出门把被功法背得头昏脑涨的包拯领进门塞块糖哄着,一边核对新购置的铺面的账册一边问道:“怎么样?”
仲彦秋坐下来喝了杯茶,敛去了脸上刻意伪装出来的孩子气,“根骨不错,好好练的话能练出点名堂来。”顿了顿,他接着道,“他和‘那边’有点缘分。”
那边,也就是指亡者所在的世界。
“那就好好教着。”苏梦枕捏了块点心在包拯面前晃了晃,小孩子抱着糖,乌油油的大眼睛跟着糕点左转右转,口水滴滴答答往下流。
于是他又捏了一块,在仲彦秋面前晃了晃。
仲彦秋接过点心,冲着苏梦枕丢过去。
苏梦枕的身体飘忽了一瞬,点心就穿过他的身体落在了地上,砸出一个小坑。
包拯不明就里地看着,咯咯笑了起来。
包拯的娘亲曾氏内要照顾年老多病的公公婆婆,外要操心家中田产春耕事宜,两个稍长些的孩子也到了进学的年纪少不了多加敦促,因此见包拯和新来的邻居玩得不错,久而久之竟还认得几个字,能背出些诗句来,身体也越来越健壮,便更是乐见其成,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家儿子究竟在邻居家被教了多少不得了的东西。
时光荏苒,等她意识到的时候,包拯已经能够一窜跳上家里的屋顶,一巴掌拍碎门口的青石板,虽然说与此同时天资聪颖博闻广记到周围十几个县都知道她家包拯是个神童,不仅四书五经读得好,什么琴棋书奇门八卦农田水利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每每看到包拯那比周围人要黑两个色号的皮肤,她还是会忍不住悲从中来。
学什么武,你不好好在屋子里读书去外头学什么武,黑成这幅德行将来会找不到媳妇的啊儿子!
包拯对此倒是自我感觉良好,毕竟他师傅说了,想要入他逍遥派,不光要头脑聪颖还得面目俊朗,用他师傅逍遥子的话来说,他星眸剑眉肤色健康,在江湖上会很受侠女们欢迎的。
虽然他以后是要考科举做大官的人。
“师傅我来啦。”十岁的包拯小朋友背着娘亲给缝的小书包推开院门,娴熟无比地按照东西南北的顺序迈步子,穿过阵法走到了栽种了好些竹子的后花园里——要是破不开阵法,就会像包举人那样,每一回都会被送到前头书房门口。
后花园里竹子多,却也不仅是竹子,杂七杂八的海棠牡丹凤仙花错落,这时节倒也开了不少,好看的紧。
包拯刚推开后花园的小门,迎面便是一道寒光袭来,他不慌不忙一个侧身躲过,一提气足下轻踩如烟波踏水,手上有条不紊见招拆招,一一化解仲彦秋凌厉迅疾的剑势。
仲彦秋执着剑给包拯喂招,剑势忽快忽慢忽刚忽柔拿捏得恰到好处,且越是到后面就越是凌厉,从一开始被化解得轻轻松松,到后来包拯只能勉力招架,大约百招后仲彦秋反身收剑,包拯气喘吁吁地往边上凳子上一坐,累得浑身是汗。
“师兄呢?”他抱着茶杯小口喝着,眼睛左右转转没看见按理说应该在边上的人。
十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不少东西了,尤其包拯这种接受远超同龄人进度教学的孩子,被仲彦秋教了这么多年也隐约猜到对方身上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神异之处,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仲彦秋的外貌。
他三岁的时候,对方就是这副五岁的样子,现在他十岁了,对方还是这副五岁左右的样子,然而在除了他之外的别人眼中,却好像半点都没有察觉到仲彦秋的怪异之处,仿佛对方一直都是如同正常人一样长大的。
今天他来的时候,包夫人曾氏还叫他给“隔壁哥哥”带些自家包的包子过去。
看他们现在这身高对比,究竟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啊!
“他出去了。”苏梦枕现在已经能够脱离仲彦秋附近单独行动一段时间了,仲彦秋看着包拯松了口气的表情笑道,“但他给你留了作业。”
包拯是要考科举做官的,他也没准备非得让这么个做官的好苗子浪费在江湖里,权谋这种东西他不在行,教育问题就移交给了逍遥派的大师兄苏梦枕。
包拯收拾了收拾衣服跑去书房研读苏梦枕准备好的全国各地的时事,上到檀渊之盟下到家长里短,看完写感想分析,等苏梦枕回来点评。
仲彦秋则在一边写写画画,把那些逍遥派的功法经典全部默出来编纂成册。
“师傅师傅,”包拯道,“你真的放我去考科举?”
“怎么?”仲彦秋斜睨了他一眼。
“你教我武功,一般不应该想让我当大侠什么的......”包拯眨眨眼,在仲彦秋的眼神中声音越来越轻。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仲彦秋说道,“我教了你那么多东西,不过是为了让你有资本去选择罢了,我逍遥派教义为何?”
“天地不过方寸之间,自当从心而为。”包拯说道。
“所以说,你是去考科举做官也好,混江湖做侠客也罢,甚至成了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也都随便你。”仲彦秋放下笔抿了口茶。
“不过你且记着,若你作奸犯科有违天理,我也自当亲手取尔性命。”
他的语气淡淡,却叫包拯忽地打了个寒颤。
草长莺飞二月天, 私塾里一屋子早就坐不住的小孩子们晃来晃去仿佛屁股下长钉子一般听完先生长得没头的之乎者也, 下学的钟声一响, 一个个便手脚利落地把桌上的笔墨塞进家里娘亲给缝的小书包里,撒着欢跑了出去,呼朋引伴地出去玩, 转头就把先生温习功课的要求忘了个精光。
这私塾里的先生无奈地笑着摇摇头,倒也没训斥什么, 只扬声喊了句“跑慢些别摔了”,收拾着自己的书本锁了私塾的门,沿着乡间小道慢慢往自己的住处走。
他是这小包村的本地人, 小时候就在这个私塾里读书,长大后考到了举人功名, 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再往上考几次皆是名落孙山后也就没再执着, 安心回村子里做了个私塾先生,因着村子还算富裕, 大家也都不吝惜花些束脩把孩子送来认几个字,这里包是大姓, 先生也姓包,大家叫他做包举人。
春日里乡间的小道边生着一丛丛野花,淡淡的青草香杂着花香,阳光和煦暖风柔柔, 包举人抱着书慢悠悠在道上走着, 舒服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信口做了两句合着平仄规制的诗句。
他的住处是一座两进的院子,左手边住着族弟包肃之的家眷,他这族弟不比他,二十多岁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现在正在京中熬着资历等外放,京中生活不易,也就没有把家眷一起带走,家中小儿老母的全靠妻子宣氏照顾,他们这些同宗族的也会搭把手。
右边的院子原是一户张姓人家住着,前些年那家小儿子在外有了出息,把家中老父老母接了过去享福,院子也就空置了下来,只留了两个老仆照看。
几天前他见院门前停了马车,本以为是那张姓人家又搬了回来,今日见院门外人来人往进进出出搬箱笼,一问才知道这院子已是悄没声息地易了主,买家姓苏,打从江南来的。
江南文风重,那新搬来的苏公子也确实是风采斐然芝兰玉树般的人物,虽无功名在身,但随手所作的书画皆乃大家水准,身边的孩童亦是文采不凡,时有惊人之语,然而倒是出乎意料的和他族弟家里年仅三岁的幼子包拯很是玩得来,每天像模像样的装作先生和弟子的模样,还奉了茶一副正经样子,偶尔还会学那江湖游侠打坐练功。
一个三岁,一个五岁,都是还没到进学年龄的孩子,短手短脚的笨拙模样看得人忍俊不禁。
包举人在路上买了些松子糖给孩子甜甜嘴,他这辈子只一妻一子,妻早亡子夭折,因而对着孩子格外宠溺些,何况那两个孩子聪颖懂事,让他恨不得偷偷抱一个回去养着。
嗯,还是抱苏公子家的秋秋好了,包肃之家里的幼子实在是太黑了些,恐怕长大了不好找媳妇。
先回自己家拿了新得的好书,一进隔壁的大门就看见苏公子那小名唤作秋秋的弟弟一本正经地念叨着什么北冥,什么鲲鹏之类的,包肃之家的幼子包拯板着小脸摇头晃脑跟着念叨,三岁的小孩口齿不清念得磕磕巴巴,看眼神更是半点没理解的一片茫然。
地上落着几只雀鸟在地上啄食,许是两个孩子刚刚吃了什么零嘴掉了些碎屑,鸟儿东跳跳西跳跳吃的颇为勤奋。
包举人笑着俯身摸了摸包拯头上扎着的两个小包包,又一人分了些糖,得了两个孩子甜甜的谢谢心满意足地去书房里寻苏公子。
仲彦秋看了看背影都带着飘的包举人,又看了看吃糖吃得口水满脸的包拯,举起手上甜腻且完全不想吃的松子糖道:“你若是能把我刚刚教你的东西背下来,我就把糖给你吃。”
三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理解不少东西了,包拯闻言眼睛一亮,咂摸着嘴里甜滋滋的味道,奶声奶气地接着努力跟着邻居家很厉害的哥哥背那完全无法理解含义的“手太阴肺经暨任脉”,“拇指之少商穴、及两乳间之膻中穴”,一边背一边跟着哥哥做些别扭奇怪的姿势,眼巴巴地盯着仲彦秋放在桌子上的松子糖。
娘亲说糖吃多了坏牙,轻易不让他吃的。
对了,不能叫邻居家很厉害的哥哥叫哥哥,要叫师傅。
苏梦枕应付完包举人,出门把被功法背得头昏脑涨的包拯领进门塞块糖哄着,一边核对新购置的铺面的账册一边问道:“怎么样?”
仲彦秋坐下来喝了杯茶,敛去了脸上刻意伪装出来的孩子气,“根骨不错,好好练的话能练出点名堂来。”顿了顿,他接着道,“他和‘那边’有点缘分。”
那边,也就是指亡者所在的世界。
“那就好好教着。”苏梦枕捏了块点心在包拯面前晃了晃,小孩子抱着糖,乌油油的大眼睛跟着糕点左转右转,口水滴滴答答往下流。
于是他又捏了一块,在仲彦秋面前晃了晃。
仲彦秋接过点心,冲着苏梦枕丢过去。
苏梦枕的身体飘忽了一瞬,点心就穿过他的身体落在了地上,砸出一个小坑。
包拯不明就里地看着,咯咯笑了起来。
包拯的娘亲曾氏内要照顾年老多病的公公婆婆,外要操心家中田产春耕事宜,两个稍长些的孩子也到了进学的年纪少不了多加敦促,因此见包拯和新来的邻居玩得不错,久而久之竟还认得几个字,能背出些诗句来,身体也越来越健壮,便更是乐见其成,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家儿子究竟在邻居家被教了多少不得了的东西。
时光荏苒,等她意识到的时候,包拯已经能够一窜跳上家里的屋顶,一巴掌拍碎门口的青石板,虽然说与此同时天资聪颖博闻广记到周围十几个县都知道她家包拯是个神童,不仅四书五经读得好,什么琴棋书奇门八卦农田水利也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每每看到包拯那比周围人要黑两个色号的皮肤,她还是会忍不住悲从中来。
学什么武,你不好好在屋子里读书去外头学什么武,黑成这幅德行将来会找不到媳妇的啊儿子!
包拯对此倒是自我感觉良好,毕竟他师傅说了,想要入他逍遥派,不光要头脑聪颖还得面目俊朗,用他师傅逍遥子的话来说,他星眸剑眉肤色健康,在江湖上会很受侠女们欢迎的。
虽然他以后是要考科举做大官的人。
“师傅我来啦。”十岁的包拯小朋友背着娘亲给缝的小书包推开院门,娴熟无比地按照东西南北的顺序迈步子,穿过阵法走到了栽种了好些竹子的后花园里——要是破不开阵法,就会像包举人那样,每一回都会被送到前头书房门口。
后花园里竹子多,却也不仅是竹子,杂七杂八的海棠牡丹凤仙花错落,这时节倒也开了不少,好看的紧。
包拯刚推开后花园的小门,迎面便是一道寒光袭来,他不慌不忙一个侧身躲过,一提气足下轻踩如烟波踏水,手上有条不紊见招拆招,一一化解仲彦秋凌厉迅疾的剑势。
仲彦秋执着剑给包拯喂招,剑势忽快忽慢忽刚忽柔拿捏得恰到好处,且越是到后面就越是凌厉,从一开始被化解得轻轻松松,到后来包拯只能勉力招架,大约百招后仲彦秋反身收剑,包拯气喘吁吁地往边上凳子上一坐,累得浑身是汗。
“师兄呢?”他抱着茶杯小口喝着,眼睛左右转转没看见按理说应该在边上的人。
十岁的孩子已经懂得不少东西了,尤其包拯这种接受远超同龄人进度教学的孩子,被仲彦秋教了这么多年也隐约猜到对方身上有些不足为外人道的神异之处,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仲彦秋的外貌。
他三岁的时候,对方就是这副五岁的样子,现在他十岁了,对方还是这副五岁左右的样子,然而在除了他之外的别人眼中,却好像半点都没有察觉到仲彦秋的怪异之处,仿佛对方一直都是如同正常人一样长大的。
今天他来的时候,包夫人曾氏还叫他给“隔壁哥哥”带些自家包的包子过去。
看他们现在这身高对比,究竟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啊!
“他出去了。”苏梦枕现在已经能够脱离仲彦秋附近单独行动一段时间了,仲彦秋看着包拯松了口气的表情笑道,“但他给你留了作业。”
包拯是要考科举做官的,他也没准备非得让这么个做官的好苗子浪费在江湖里,权谋这种东西他不在行,教育问题就移交给了逍遥派的大师兄苏梦枕。
包拯收拾了收拾衣服跑去书房研读苏梦枕准备好的全国各地的时事,上到檀渊之盟下到家长里短,看完写感想分析,等苏梦枕回来点评。
仲彦秋则在一边写写画画,把那些逍遥派的功法经典全部默出来编纂成册。
“师傅师傅,”包拯道,“你真的放我去考科举?”
“怎么?”仲彦秋斜睨了他一眼。
“你教我武功,一般不应该想让我当大侠什么的......”包拯眨眨眼,在仲彦秋的眼神中声音越来越轻。
“上有庙堂之高,下有江湖之远。”仲彦秋说道,“我教了你那么多东西,不过是为了让你有资本去选择罢了,我逍遥派教义为何?”
“天地不过方寸之间,自当从心而为。”包拯说道。
“所以说,你是去考科举做官也好,混江湖做侠客也罢,甚至成了穷凶极恶的江洋大盗也都随便你。”仲彦秋放下笔抿了口茶。
“不过你且记着,若你作奸犯科有违天理,我也自当亲手取尔性命。”
他的语气淡淡,却叫包拯忽地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