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惊天骗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吕贝克城因为几面环水,导致同为旱鸭子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和萨克森选帝侯国无力立即跨河攻城,也没法全面包围。 所以,只要半夜派轻舟过河,还是可以和吕贝克城里通信的。通讯兵半夜乘坐轻舟抵达吕贝克城下后,会乘吊篮上下城墙,倒也方便。
当马林接到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的联名报告后,也是大家赞赏:
“伍尔夫这家伙,果然是欧洲人中的异类啊,擅长使用计谋!”
事实上,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也是被现实逼迫的无奈,才专攻计谋一道的。为啥?道理很简单,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出生在弱小的迪特马尔申地区,是迪特马尔申抵抗丹麦的军队的领袖。
可是,迪特马尔申地区总战兵加起来,也只有一千多人。而丹麦,却能轻易出动上万大军。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弱势的一方再脑子不清醒,想着正面对决,那就是脑残了。
没有实力的吊丝,和高富帅刚正面,绝对是脑子被驴踢了。弱者想战胜强者,只有搞阴谋诡计一条道可走。即使有人大肆称赞阳谋,而贬低阴谋,那也是那些有实力的人的故意引导和宣传。
因为,阴谋是吊丝战胜高富帅唯一的出路。如果,吊丝脑子不清醒,轻易放弃了阴谋,改和高富帅的对手玩阳谋,一定死得很难看。高富帅们也害怕自己被阴,所以,他们操纵舆论,贬低阴谋,称赞阳谋。事实上,这是为了让吊丝们丧失逆袭的机会,保持他们特权阶层的稳定。
事实上,纵观古今,但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智将,所用计谋,全是阴谋。也只有通过阴谋诡计,才能让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这样的吊丝将军,带领一千民兵,战胜了丹麦的上万大军,淹死了七千丹麦将士。
正是因为迪特马尔申地区和丹麦王国的实力差距太大了,为了自由,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才被迫使用阴谋诡计和丹麦人周旋,并最终用水淹之计,赢得了那场战争。
而对于军事家而言,“奇正结合”,方能战无不胜。只有奇,太过冒险。而只有正,则缺乏变通,容易被阴谋诡计给暗算了。所以,真正伟大的军事家,一般都需要“奇正结合”,而不是只有齐和只有正。
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是欧洲这个年代少有的懂计谋的将领,加上欧洲传统的“正”的教育。所以,他的能力,要超过这个时代绝大部分将领。当然,他想打胜仗,前提是必须得拥有强大的实力。否则,只靠出奇制胜的话,遇到一个谨慎的敌人,只要挡住他的奇,那就容易倒霉了。
所以,马林在擅长使用阴谋诡计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自家军队战斗力的训练和提高。如果只靠奇,是不能长久的。只有奇正同时兼顾,才能真正成为霸主级的诸侯。
当然,在这个时代,欧洲人因为不流行阴谋诡计。所以,大部分都太耿直。若是遇到狡猾的对手,很容易吃大亏。所以,在这个年代,在欧洲使用奇谋妙计,那是相当有效果的。
只不过,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毕竟是半桶水的阴谋家,能力不足。真正擅长阴谋诡计的,还是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马林。毕竟,马林后世在书上和网上,看过的奇谋妙计的战例,实在太多太多了。
比如在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提交的报告上,马林就看到了很多可改进的地方
就拿派遣八千民壮化装成主力南下的这件事来说,本来,马林的要求是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做出八千主力南下的假象。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也做了,可却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没有派遣民壮随行,只派了“八千主力”南下。
这一点,非常不合理。因为,现在各国动用大军,肯定也会同时派遣数量巨大的民壮负责运送军粮和辎重。不然,若是战斗部队同时负责拉车运军粮和辎重的话,一旦遇到紧急战斗情况,根本没精力和体力迎战,也来不及变阵。毕竟,运输军粮和辎重,是十分耗费体力的。
幸好丹麦大军统帅克里斯蒂安王子年轻没经验,要是让腓特烈三世这样的老狐狸听说只有八千人南下,肯定会怀疑真假的——哪有大军不带民夫随行的
所以,马林一面写信给汉堡议会,请求他们借船和实施宵禁,一面也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回信,要求他们再招募七八千民壮,化装成民夫,跟随之前那来,这看起来更加合理。二来,人数更多,也更有威慑力
不过,为了掩护真正的大军的动向,这八千假的主力,行军速度不能过快。不然,若是过早引出勃萨联军前来攻击,一切就都露陷了。以腓特烈三世的狡猾,肯定会防备真正的援军的突袭的。
所以,马林决定完善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的计策,制造一个惊天的骗局,让腓特烈三世这样的老狐狸,也相信那支假的援军,是真正的主力
经过思考,马林认为,一支由八千主力组成的主力部队,行军肯定很快。所以,要想骗过勃萨联军,必须让勃兰登堡选帝侯乔基姆一世和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相信——这支援军新兵太多,所以走不快
新兵纪律不好,需要长时间训练。带着新兵行军,大部队走得慢合情合理,不会引起腓特烈三世的怀疑。所以,马林需要让腓特烈三世相信——这支援军里有很多新兵,拖累了行军的速度
为此,马林想出了一个办法——故意泄露假情报
怎么故意泄露的,很简单,马林会让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故意派出信使,半公开地携带“密信”前往吕贝克城,吸引敌人前来截杀。
若是信使落单,相信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手下的侦察兵,肯定不会放弃对其拦截的。这时候,就需要这名落单的信使,故意慌张逃命,然后“不小心”丢失密信,再让萨克森人的侦察兵捡到
在这封“密信”里,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会向马林汇报——石勒苏益格公国北方边境,他自己正率领五千主力老兵和上万民壮,拼死据城抵抗丹麦大军的进攻呢。所以,只能派出一半的主力,也就是五千老兵,外带五千新兵一起南下
这样一来,援军走得慢就说得通了。毕竟,有一半的新手呢
至于八千人如何伪装成一万大军,这太容易了——队伍走散一点就可以
这封“密信”若是落入敌军手里,他们就会明白——南下救援的一万大军有一半是“水货”了而实际上,这些人全是水货,而且也没有一万人
至于丹麦败亡的消息会不会被勃萨联军知道?这个也不用担心。因为,日德兰半岛和德意志地区隔着海和石勒苏益格公国。如今,石勒苏益格公国已经全面戒严,外人根本无法通过。而丹麦人现在也无力通过海上,把情报送上陆地,毕竟吕贝克和汉堡的舰队肯定不让。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勃萨联军想知道丹麦的情况,也不容易呢。那封假密信上说石勒苏益格公国的一半老兵和上万民壮正在依托城市进行抵抗丹麦大军,非常合理,也容易让人相信。要是说石勒苏益格公国的一万大军短时间内消灭了丹麦的2万大军,别人才不会相信呢
当然,“队伍里有一半新兵”,这个借口,不足以让假的主力军队走得很慢。所以,马林又想出了其他的欺骗招数——假装运送了很多火炮和辎重
火炮和辎重走陆路的话,非常难以运输。所以,影响大军赶路速度,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为此,马林通过书信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下令,让他在石勒苏益格公国境内召集大批木匠,把一些圆木,切削成火炮的外形,并在外面刷上油漆,“炮口”部位也封起来(防潮),使之外形看上去很像是真正的火炮。然后,再让木匠们打造东弗里斯兰式样的炮架,组装起来。
同时,也切削出一些和铁球炮弹同样大小的木球,刷上黑漆,很像是铁球炮弹的样子,放在推车上,让民夫们“吃力”地运输着
那么多“火炮”和“铁球炮弹”需要运输,肯定是影响行军速度的。另外再加上“装火药”的橡木桶,以及装载够这么多民夫吃的粮食的麻袋,辎重部队肯定浩浩荡荡的。影响大军行进速度,合情又合理。即使是足智多谋的腓特烈三世,也难以看出破绽。毕竟,人家有一半新兵,还有成堆的火炮、铁球炮弹、火药桶和粮食等辎重需要运输,大军行军速度慢奇怪么?不慢才奇怪
而且,携带了那么多的“火炮”和“弹药”,让人不得不相信那就是主力部队啊。因为,这年头火炮都是铜做的,非常珍贵。有那么多火炮,要不是主力部队,告诉别人也不信啊
当马林的“指导意见”送到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手中后,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这个擅长计谋的人看了,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惊天的骗局,只要内部没人泄密,骗谁都能成功啊毕竟,谁特么想得出把圆木伪装成火炮和把木球伪装成炮弹的缺德主意啊这个年代的欧洲,只有马林这样的阴货,才能想得出这样的阴险骗招啊8)
吕贝克城因为几面环水,导致同为旱鸭子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国和萨克森选帝侯国无力立即跨河攻城,也没法全面包围。 所以,只要半夜派轻舟过河,还是可以和吕贝克城里通信的。通讯兵半夜乘坐轻舟抵达吕贝克城下后,会乘吊篮上下城墙,倒也方便。
当马林接到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的联名报告后,也是大家赞赏:
“伍尔夫这家伙,果然是欧洲人中的异类啊,擅长使用计谋!”
事实上,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也是被现实逼迫的无奈,才专攻计谋一道的。为啥?道理很简单,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出生在弱小的迪特马尔申地区,是迪特马尔申抵抗丹麦的军队的领袖。
可是,迪特马尔申地区总战兵加起来,也只有一千多人。而丹麦,却能轻易出动上万大军。
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弱势的一方再脑子不清醒,想着正面对决,那就是脑残了。
没有实力的吊丝,和高富帅刚正面,绝对是脑子被驴踢了。弱者想战胜强者,只有搞阴谋诡计一条道可走。即使有人大肆称赞阳谋,而贬低阴谋,那也是那些有实力的人的故意引导和宣传。
因为,阴谋是吊丝战胜高富帅唯一的出路。如果,吊丝脑子不清醒,轻易放弃了阴谋,改和高富帅的对手玩阳谋,一定死得很难看。高富帅们也害怕自己被阴,所以,他们操纵舆论,贬低阴谋,称赞阳谋。事实上,这是为了让吊丝们丧失逆袭的机会,保持他们特权阶层的稳定。
事实上,纵观古今,但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智将,所用计谋,全是阴谋。也只有通过阴谋诡计,才能让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这样的吊丝将军,带领一千民兵,战胜了丹麦的上万大军,淹死了七千丹麦将士。
正是因为迪特马尔申地区和丹麦王国的实力差距太大了,为了自由,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才被迫使用阴谋诡计和丹麦人周旋,并最终用水淹之计,赢得了那场战争。
而对于军事家而言,“奇正结合”,方能战无不胜。只有奇,太过冒险。而只有正,则缺乏变通,容易被阴谋诡计给暗算了。所以,真正伟大的军事家,一般都需要“奇正结合”,而不是只有齐和只有正。
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是欧洲这个年代少有的懂计谋的将领,加上欧洲传统的“正”的教育。所以,他的能力,要超过这个时代绝大部分将领。当然,他想打胜仗,前提是必须得拥有强大的实力。否则,只靠出奇制胜的话,遇到一个谨慎的敌人,只要挡住他的奇,那就容易倒霉了。
所以,马林在擅长使用阴谋诡计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自家军队战斗力的训练和提高。如果只靠奇,是不能长久的。只有奇正同时兼顾,才能真正成为霸主级的诸侯。
当然,在这个时代,欧洲人因为不流行阴谋诡计。所以,大部分都太耿直。若是遇到狡猾的对手,很容易吃大亏。所以,在这个年代,在欧洲使用奇谋妙计,那是相当有效果的。
只不过,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毕竟是半桶水的阴谋家,能力不足。真正擅长阴谋诡计的,还是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马林。毕竟,马林后世在书上和网上,看过的奇谋妙计的战例,实在太多太多了。
比如在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提交的报告上,马林就看到了很多可改进的地方
就拿派遣八千民壮化装成主力南下的这件事来说,本来,马林的要求是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做出八千主力南下的假象。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也做了,可却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没有派遣民壮随行,只派了“八千主力”南下。
这一点,非常不合理。因为,现在各国动用大军,肯定也会同时派遣数量巨大的民壮负责运送军粮和辎重。不然,若是战斗部队同时负责拉车运军粮和辎重的话,一旦遇到紧急战斗情况,根本没精力和体力迎战,也来不及变阵。毕竟,运输军粮和辎重,是十分耗费体力的。
幸好丹麦大军统帅克里斯蒂安王子年轻没经验,要是让腓特烈三世这样的老狐狸听说只有八千人南下,肯定会怀疑真假的——哪有大军不带民夫随行的
所以,马林一面写信给汉堡议会,请求他们借船和实施宵禁,一面也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回信,要求他们再招募七八千民壮,化装成民夫,跟随之前那来,这看起来更加合理。二来,人数更多,也更有威慑力
不过,为了掩护真正的大军的动向,这八千假的主力,行军速度不能过快。不然,若是过早引出勃萨联军前来攻击,一切就都露陷了。以腓特烈三世的狡猾,肯定会防备真正的援军的突袭的。
所以,马林决定完善伍尔夫.埃斯布兰德和萨卡拉的计策,制造一个惊天的骗局,让腓特烈三世这样的老狐狸,也相信那支假的援军,是真正的主力
经过思考,马林认为,一支由八千主力组成的主力部队,行军肯定很快。所以,要想骗过勃萨联军,必须让勃兰登堡选帝侯乔基姆一世和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相信——这支援军新兵太多,所以走不快
新兵纪律不好,需要长时间训练。带着新兵行军,大部队走得慢合情合理,不会引起腓特烈三世的怀疑。所以,马林需要让腓特烈三世相信——这支援军里有很多新兵,拖累了行军的速度
为此,马林想出了一个办法——故意泄露假情报
怎么故意泄露的,很简单,马林会让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故意派出信使,半公开地携带“密信”前往吕贝克城,吸引敌人前来截杀。
若是信使落单,相信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手下的侦察兵,肯定不会放弃对其拦截的。这时候,就需要这名落单的信使,故意慌张逃命,然后“不小心”丢失密信,再让萨克森人的侦察兵捡到
在这封“密信”里,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会向马林汇报——石勒苏益格公国北方边境,他自己正率领五千主力老兵和上万民壮,拼死据城抵抗丹麦大军的进攻呢。所以,只能派出一半的主力,也就是五千老兵,外带五千新兵一起南下
这样一来,援军走得慢就说得通了。毕竟,有一半的新手呢
至于八千人如何伪装成一万大军,这太容易了——队伍走散一点就可以
这封“密信”若是落入敌军手里,他们就会明白——南下救援的一万大军有一半是“水货”了而实际上,这些人全是水货,而且也没有一万人
至于丹麦败亡的消息会不会被勃萨联军知道?这个也不用担心。因为,日德兰半岛和德意志地区隔着海和石勒苏益格公国。如今,石勒苏益格公国已经全面戒严,外人根本无法通过。而丹麦人现在也无力通过海上,把情报送上陆地,毕竟吕贝克和汉堡的舰队肯定不让。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勃萨联军想知道丹麦的情况,也不容易呢。那封假密信上说石勒苏益格公国的一半老兵和上万民壮正在依托城市进行抵抗丹麦大军,非常合理,也容易让人相信。要是说石勒苏益格公国的一万大军短时间内消灭了丹麦的2万大军,别人才不会相信呢
当然,“队伍里有一半新兵”,这个借口,不足以让假的主力军队走得很慢。所以,马林又想出了其他的欺骗招数——假装运送了很多火炮和辎重
火炮和辎重走陆路的话,非常难以运输。所以,影响大军赶路速度,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为此,马林通过书信给伍尔夫.埃斯布兰德下令,让他在石勒苏益格公国境内召集大批木匠,把一些圆木,切削成火炮的外形,并在外面刷上油漆,“炮口”部位也封起来(防潮),使之外形看上去很像是真正的火炮。然后,再让木匠们打造东弗里斯兰式样的炮架,组装起来。
同时,也切削出一些和铁球炮弹同样大小的木球,刷上黑漆,很像是铁球炮弹的样子,放在推车上,让民夫们“吃力”地运输着
那么多“火炮”和“铁球炮弹”需要运输,肯定是影响行军速度的。另外再加上“装火药”的橡木桶,以及装载够这么多民夫吃的粮食的麻袋,辎重部队肯定浩浩荡荡的。影响大军行进速度,合情又合理。即使是足智多谋的腓特烈三世,也难以看出破绽。毕竟,人家有一半新兵,还有成堆的火炮、铁球炮弹、火药桶和粮食等辎重需要运输,大军行军速度慢奇怪么?不慢才奇怪
而且,携带了那么多的“火炮”和“弹药”,让人不得不相信那就是主力部队啊。因为,这年头火炮都是铜做的,非常珍贵。有那么多火炮,要不是主力部队,告诉别人也不信啊
当马林的“指导意见”送到伍尔夫.埃斯布兰德手中后,伍尔夫.埃斯布兰德这个擅长计谋的人看了,也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此惊天的骗局,只要内部没人泄密,骗谁都能成功啊毕竟,谁特么想得出把圆木伪装成火炮和把木球伪装成炮弹的缺德主意啊这个年代的欧洲,只有马林这样的阴货,才能想得出这样的阴险骗招啊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