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 > 皇宋锦绣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开垦水田

第四百一十四章 开垦水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些官员,确实是被震慑住了,看着庞大的工程目瞪口呆,这时候,这些技术人员,才开始介绍整个水利工程的核心。

    说实话,这个核心工程,在最初的时候,是他们这些人都没有想到,最开始利用平西湖,最初的目的只是1亿立方米,大概可以供给50万亩水浇地就可以了,可是在地利和物资,还有其他的东西的支持下,变成了现在,几乎快要达到3亿立方米的庞大工程。

    如此庞大的水量,当然不可能的全部使用出来,实际上,能够使用70%左右的水量,已经不错了,可是就算是70%的水量,加上黄河源源不断的水量,足以支撑整个工程了。

    在计划之中,西平湖,确实是整个灵州的核心,以此为基础的12条干渠,除了4条跟黄河联通的,以输水为主,灌溉为辅之外,其他的,全部都是灌溉渠道。

    在整个布局之中,以6里左右,为一个基本距离,灵活的布置,遍布在灵州最少4000平方公里的庞大土地上面,预计可以开垦出500万亩以上的土地,是整个灵州几个大型水利体系之中,最大的一个。

    之所以选择西平湖为核心,除了本身适合挖掘大型湖泊这么一个巨大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个地理优势,那就是西平府就在这里。

    哪怕西夏对于灵州的开发,并没有达到很高的程度,可是西平府的规模不算很小,历史所形成的城市,都有他的根源,或者是靠近河边,或者是交通方便,或者是管理适合。

    在没有新的优势注入之后,几乎可以肯定,会成为未来灵州的制所。

    这是一个巨大的,无法改变的优势,任何一个地方,制所都需要首先满足。

    如果换成西北的州郡的制所,这无所谓,整个西北才多少人啊,根本没有必要设立这么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

    可是未来的灵州不一样,单纯整个水利工程,造成的500万亩水浇地,近千万亩旱田,单纯按照每人授田10亩的数字来说,单纯灵州,就拥有120万人以上的潜在人员。

    如果再加上10万到15万左右驻军,这是一个庞大的州郡,就算只有五分之一的人口,这里常驻的人口,也会超过30万,15万居民,还有大量的驻军。

    一个30万人的城市,在整个北宋,还没有多少城市在他之上的,汴梁算一个,大名府算是,其他的河南府和应天府,都很难超过。

    一个城市的形成,需要众多的方面,商业和粮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商业在西平府不成问题,只要有牲口在,就能够吸引来不断的商队过来,如果再加上跟西夏那边的交易,连牛马都交易过来的,一些矿产,药材,甚至是其他方面的东西,又有什么不能交易的。

    这些都会进一步的刺激灵州,只要有这一项交易作为支撑,未来灵州的商贸会相当的发达,具备成为的核心城市的一切要求。

    人口,聚集起来容易,可是要想保持下来,那就非常不容易了,北宋的首都为什么在汴梁,之前基础是一方面,可是没有迁移到洛阳去,还是因为运输的关系。

    从北宋之后,整个北方,属于汉唐时代,良好土地早已经变得贫瘠无比,北方哪怕是农田跟南方差别不大,可是已经无法支撑北方庞大的人口,每年需要大量粮食从南方运过来。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截断京杭大运河,北宋就会出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以前的西北,不具备建设大城市的基础,因为粮食不够,单纯驻军,都给中枢巨大的压力,西北的居民们,基本上是自生自灭。

    现在有了跟辽国的交易,大量的牲口,就拥有了建设的基础,只要解决粮食问题。

    灵州的农田水利建设,就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的,平原地带,除了降水量少了点,其他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整个开发的重点,也就放在这里。

    未来,这里会开垦出接近400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算下来,差不多就是600万亩,按照一条一里长的沟渠,可以满足1000多亩土地灌溉来算,仅仅在这个周边的沟渠,就高达600里。

    实际上,西平府附近,密度远比600里更大,因为干渠的关系,再加上西平湖的蓄水量超过了之前预计,天然的环境加上更加出色的效率,总蓄水量增长了差不多2.5倍,在蓄满的前提下,差不多能够达到2.5亿立方米,这种情况下,当然会好好利用了。

    2.5亿立方米的水,足以满足几十万亩的水浇地,这些作为灵州立足的根基,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面,在最适合的地方,还会规划2万亩水田。

    这也是通过一步步的建设,发现就算是怎么的使用,也无法把这些水使用完毕,同时近处,靠近平西湖的地方,在水渠和水足够多的前提下,可以敞开一点的使用,那么水浇地更上一层楼,那就是水田了。

    水田,在南方有些普通,基本上每到一地,都会有不少的水田,可是高档的,完全不考虑水的使用的水田,还不算特别的多,在北方更是稀有,除非是一些大河特别的区域,否则,根本就看不到水田。

    整个中国的饮食结构之中,在千载之前,还是以粟为主,这是旱田之中的产物,产量也不高,在小麦和水稻分别替代了了粟,成为了中原文明的主要粮食之后,这两种食物是有高下。

    北方小麦为主,南方以稻谷为主,这是主流,可是在级别上面,在目前的主食之中,大米依然是最昂贵的粮食,没有之一。

    相比之小麦都要贵很多,按照汴梁的价格,大米的价格大概是700文,面粉的价格还不超过400文,差了差不多一倍,更别说其他的杂粮了,而且在粮食之中,米也被定位为比较高档一点。

    灵州的水田,会产生多大的效果不知道,这只是作为水的灵活运用的结果,可是有了这个之后,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政绩,甚至为了鼓励,这些米哪怕质量稍稍差一点,都会作为贡米,送入到宫中。

    北方大规模的种植大米,会对整个朝堂,产生多少促进性的作用,这一点,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凭着口腹之欲而决定贡品,只要不是差的吃不下,就必然会进宫。

    这一点,韩琦非常清楚,这也是在得知,水有些用不完,可能会浪费一些之后,决定在合适的地方这么做,没想到,灵州这边,是得天独厚的,单纯在平西湖的周边,就可以规划处最少2万亩,最多差不多8万亩的水田。

    水田,在南方是被追捧的,原因就在于,上好的水田,一季可以获得4石以上的收益,一年两季高达7石,每亩水田每年的收益,最少在两三贯以上,哪怕是收租,也是一个稳定的收入,超过万亩,更是可以衣食无忧。

    在北方,在灵州,不可能这样,因为气候的关系,只能够一年一熟,可是韩琦不知道,他居然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产品,一个在口味和各方面,甚至比起南方的稻米更好的一种大米。

    北方的大米不会差,原因很简单,生长期长。在后世中国,最著名的贡米,并不是原产自江南的香米什么的,是生长于黑龙江的五常大米。

    五常位于北纬45度左右的地方,在后世中国,最北端在52度左右,已经是接近边境了,属于绝对的高纬度地区。

    常年平均气温只有两三度,到了10月份之后,已经是大雪覆盖,到大米收割的时候,更是整个土地都是厚厚的积雪,却可以生长出更好的大米。

    北方产出的米更好,地理环境还有米种的变迁是一个方面,可是生长期长,那是一个更大的原因。

    植物,都是依靠着太阳光的照射,光合作用之下,逐步积累能量的,高纬度地区,虽然寒冷,日照时间却长,新疆和中亚成为棉花重要产地,就是因为这个。

    西北的环境,哪怕是河套平原,也不可能如同江南那样,一年两熟三熟,那么一季就是最佳的选择,从三四月份,春暖花开,一直到12月份大雪封山。

    稻谷在生长期和没有抽穗的时候,对于气温要求比较高,稍稍低温,就会造成大规模的损失,可是到了后期,逐步补充果实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五常的大米,收割的季节在冬季11月低和12月初,超过七八个月的生长期,成为了品质的关键。

    当然了,北宋这个时代,来自江南的稻米,恐怕无法承受的这么严苛的环境的,可能要通过变迁才可以,甚至在最初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稻米在下雪之后,依然可以生长,可能要在10月份左右,就收割大米,可是从四月到10月,也差不多有6个月,远比的江南一年两熟的生长期更长。

    韩琦也没打算,让这里的稻米真正像江南一样高产,跟这个灵州工程一样,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一个政绩。虽然说,为了某种目的,建设的工程,有些让人鄙夷,但是能够做,就是最好的,怕的就是完全没有人去做,这一点,就算是仁宗知道,也是会奖励。

    这是韩琦的创举,同时,也震惊了所有的官员,他们这才发现,韩琦的胃口之大,是他们所无法想象,一个几十万亩的水浇地尚且罢了,居然还异想天开的,在贫瘠的西北,开辟水田,种植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