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 > 战国明月 > 第232章 民之父母

第232章 民之父母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一次,赵括没有让明月失望。

    虽然他在用兵上只是初出茅庐的菜鸟,但好歹是经历过伐燕之战的赵军校尉,还是赵奢之子,从小对兵法、战阵耳渲目染,又经历过实战熏陶后,对付一群昭余祁水贼的乌合之众不在话下。

    他那“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的策略成效显著,在董方、昭勃等人从沼泽里突袭贼人老巢后,第一时间就将他们的船只尽数烧毁,而董方带着复仇心切的青壮杀入贼巢穴中,将里面搅得天翻地覆,贼人突遭袭击不知敌人数量多寡,没有战心,又绝了逃亡湖泊的船只,只得向北边数里外的灌木林突围。

    然而等贼人一头钻入齐腰的灌木林时,等到他们的却是赵括早已布置好埋伏。

    这是赵括模仿狩猎安排的战术,董方等人就是驱赶麋鹿的猎犬,而他则是守株待兔的猎人。郡兵的主力被安排在灌木林间,从祁县拉过来的丁壮则在四面八方鼓噪,贼人寡不敌众,不管往哪里走都会遇到阻碍,稍微顽抗一番后便死的死,俘的俘。

    只用了一刻钟,这场后续战斗就结束了,战后赵括检点战果,杀贼两百有余,伤、俘亦两百人,只有百多人四散而逃,连这群盗贼的首领也遁入水泽,难以追剿,只能指望在湖泊上等待的舟兵能将其缉拿了。

    至此,昭余祁最大的一支水贼就彻底覆灭了。在扫清残贼后,参与此战的郡兵、丁壮、西乡百姓重新被赵括集中到一起,整顿了下队伍,便向着昭余邑的方向凯旋而归。

    赵括的捷报传回,昭余邑内外的三老、里父老、百姓,无不惊喜交加,邑中两千余人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他们先是到乡寺叩谢了长安君,而后又在长安君带领下,出城相迎。

    消息传得很快,昭余邑左近十里的人都来了,城外竟聚集了两三千人,除了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连襁褓里的孩子都被母亲抱着站在人群里,哪怕是腊祭乡饮,西乡人都从未如此激动过,他们扶老携幼,在城门外翘首以盼。

    等了不多时,西面的涂道上烟尘弥漫,赵括带着千余人归来了。

    因为打了胜仗,不管是郡兵还是丁壮都十分得意,旗帜鲜明,耀武扬威。他们还押送着几辆辎车,上面满满当当都是作战后砍下的贼寇人头,共有两百余颗,都披头散发,面容狰狞,横七竖八地垒在一起,如小山似的。那些装不下的,就由西乡丁壮提着拎着,亦或是拴在腰上,远远见到邑外密密麻麻的乡民,他们兴奋地举起这些鲜血淋漓的首级,仿佛是从远方给亲人带回来的特产。

    乡人里的女眷有些骇然,捂着自家孩子的眼睛不让他们看,可那些曾经被贼人祸害过的百姓,却直呼痛快!他们争相翘起大拇指,向郡兵,还有满身血污的本乡子弟喝彩,却朝那些狼狈低头的被俘贼寇吐唾沫、扔石块,烂菜叶、破履,还有秽物毫不留情地砸到他们头上,若非郡兵拦着,已有红了眼的百姓冲上去要那些贼人的命了!

    队伍里还有不少被解救的妇孺,裹着衣物走在后面,仍有些惊魂未定。被贼人掳去数年或者数月,她们早已受尽凌辱,甚至都为贼人生下孩子,这些年如梦如幻,此刻骤然得到解救,她们脱离苦海欣喜之余,也有些羞于见到家人。

    好在这时代没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风气,生于苦难的时代,就要有经历苦难的心,再怎样屈辱,都要倔强的活着,无论如何,总比填沟壑强。

    大仇得报的解脱,亲人重逢的喜悦,追忆死者的辛酸,种种情绪弥漫在昭余邑内外,一瘸一拐的昭勃不由对董方叹道:“十多年来,这是西乡百姓最开心的一天。”

    看着眼前的情形,董方只觉得,自己的苦累厮杀都值了!

    “但愿西乡不再有贼寇,百姓能永远安乐……”他又开始悲天悯人了。

    ……

    赵括故意让众人押着战利品、俘虏、救回的妇孺在前,他则在后压阵,等前面热闹过了,才骑行到长安君和携带牛酒的当地父老面前,他从马上一跃而下,拱手道:“长安君,括不负君望!”

    “括兄辛苦了。”明月朝他揖礼,同时向身后的西乡父老介绍:“此乃统帅郡兵的赵校尉。”

    “年少英才!”

    “骁勇校尉!”

    “他日为我国大将,指日可待!”

    西乡的三老、里父老夸赞之声不绝于耳,纷纷向他献酒,赵括有些微微发愣,因为平日里,别人介绍他时,少不了要加上一句。

    “此乃马服君之子!”

    马服子,这是一个让他骄傲自豪,又时刻想要摆脱的名号。

    他想从父亲的阴影下站立起来,不是之前那种少年的叛逆,而是想真正靠自己的能力和功勋,对得起这个名号!

    此番来祁县剿贼,是有生以来他第一次独自领兵,总算不负众望,而长安君在介绍他时,也故意略过了他的家世。

    对此,赵括非但不恼,反而十分感激!

    “赵校尉……”他喜欢这个称呼,咧开嘴,接过三老献上的酒,一饮而尽!

    在赵括为别人对“赵校尉”而非“马服子”的夸赞而高兴时,明月也感慨良多。

    赵括率部与贼人鏖战时,他不在前线,而在昭余邑坐镇。

    明月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明白自己的长处是对历史大势的了解,是临场的机变,是暗藏心中的一些未来事物,而不是领兵作战。

    带兵打仗在春秋是每个大小贵族都要学习的事,毕竟那时候打仗简单,两军约好作战地点,摆开阵势,堂堂正正地厮杀--其实多半是贵族在战车上拼命表现自己的勇武,而士卒只是摇晃旗帜打打酱油。

    贵族们打得兴起,还会找机会向对面的勇士敬酒、致意,让人感觉这不是打仗,而是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眼看打到天黑,就吆喝一声大家散了,不俘虏老弱,不追击逃兵,连对面的国君,也不能逼得太过分,因为那样不符合“礼”。

    可自从孙武这家伙横空出世后,礼仪彬彬的作战方式就被破坏了,兵者诡道也,战争变得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胜利就好,而兵家也应运而生,专门以研究作战、用兵为人生追求。这时代的战争,已经变得很专业化,一个外行骤然掌握兵权,胡乱指派,只会丧师失地。

    所以明月觉得,自己连赵括都比不上,强行指挥的话,说不定以后“纸上谈兵”的名号说的就是他长安君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手边只有赵括能派上用场,他也只能放手让他去做。

    好在这场仗,赵括打的漂亮,以犁庭扫穴之势,彻底铲除了最大的一支水贼,这消息传出后,其他贼人要么选择遁逃,要么就等着后续的追剿吧!

    就在这时,那些乡三老、里父老,以及乡邑长者,竟带着全乡两三千人,朝明月下拜。

    “此番水贼尽灭,我乡得以解救,都是托长安君之福啊!”

    明月连忙拱手:“岂敢,此乃诸将士、乡人用命,我哪有什么功劳?”

    昭勃抬头道:“若非长安君说服豪长出人出粮,若非长安君沙汰县卒加以精简,若非长安君向朝中求得赵校尉驰援,此番剿贼,绝不会如此顺利!长安君对我西乡百姓,有再造之恩啊!”

    言罢,众人纷纷朝他顿首以表感谢,明月也朝他们对拜,而后又大声说道:“古人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光虽年少无知,但身为祁县封君,便是本县九千户百姓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那些率兽而食人的贼寇,我与百姓感同身受,恨不能生食其肉!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彼辈便是这般下场!”

    他指着那堆砌得老高的头颅,下令道:“董方!”

    “臣在!”

    董方连忙出列应诺。

    “将所获头颅在昭余祁畔筑成京观,以震慑宵小,所俘贼人,让他们相互检举,但凡有杀人、**恶行者,一律于邑内闹市处斩!”

    这一命令,几乎直接剥夺了那两百余被俘贼人的生存权利。

    这却是蔡泽的建议。

    “郑子产曾言,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昭余祁中贼多,难以除尽,故而公子应当示以诛罚,以震慑余贼!让人知道为盗的下场!”

    但另一方面,对于百姓,他却要示之以柔。

    “今年西乡的劳役、赋税,统统减半!”

    此令一下,贼人惊骇之余,西乡百姓却在欢呼叫好,对那些贼人,他们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而长安君说,他与他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果然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而如今,又破天荒地给他们减免赋税?

    “公子真乃民之父母!”

    “民之父母!”

    众人再拜,这一次,他们除了感激,还有发自内心的信任和爱戴,每个人心中都生出了这样的期盼:或许祁县能迎来这样一位年少封君,是好事,或许在他的治理下,本乡百姓真的能过上好日子!

    明月这次没有推让,欣然接受了百姓的欢呼,他来到祁县快两个月了,头一个月对付豪长,他是以权谋手段收之,未得他们倾心投效,一旦局势有变,祁氏、温氏随时可能弃他而去。

    可这些西乡百姓,通过这次对水贼的追剿,明月终于得到了他们的倾心爱戴……

    “如此一来,我在祁县的统治,总算又稳住了一角……”

    ……

    是夜,昭余邑陷入了一场狂欢中,百姓欢欣鼓舞,先秦的国人亦是能歌善舞的,他们唱着乡土的歌曲起舞,尽情欢庆这场对贼人的胜利。

    长安君则与乡中有威望的父老把酒言欢,西乡少豪长,多是五到八户的小农家庭,就算有些许宗族,也没大到冠绝乡里的程度。

    在酒酣之余,他还乘热打铁下达了几项任命。

    为了继续剿贼,董方被正式任命为西乡百夫,负责防盗缉贼,而昭勃也因功,被升为西乡蔷夫,也就是全乡的长吏,同时还有几位长安君的门客来西乡做小吏。

    长安君在西乡恩威并施,下达的命令无不遵从。

    聚於今宵兮,欢乐极!这一夜就在一片欢腾下过去了,到了次日,艳阳高照,明月还在乡寺用温水洁面时,昨天留在昭余祁追捕残贼的祁琨回来了,却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原来,那支贼寇的首领带着一些亲信泅水而逃,湖中预备下的大陵县舟兵虽然抓了不少漏网之鱼,却还是放跑了几十人,一路追杀,却在那些贼人逃到湖泊南岸的秦国邬县后,只能调头而返。

    “居然让那贼首给跑了!?”

    赵括有些愤怒,却也有些无可奈何,率部进入秦国境内,这是会引发边境冲突甚至两国交战的,那些舟兵不敢贸然行事,但对于盗贼而言却不必考虑这么多,这也是昭余祁贼人难以整治的缘故。

    “不过据舟兵说,那些贼寇刚上岸,就被秦兵给抓了。”祁琨补充道,按照秦国的律法,那些盗贼估计也不会有好下场。

    “邬县的秦国军吏是何人?”明月随口问了一句。

    “是个五百主,年纪二十有余,和马服子差不多。”祁琨也是随口一答。

    “听我叔父说,似是叫……”祁琨苦思冥想,终于想起了那个五百主的名字。

    “对了,他叫王翦!”

    PS:第二章在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