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九章:声东击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庙算,始自于夏朝,每逢国有战事,必先告于祖庙,议于庙堂,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
说白了就是一种祈求心理安慰的一种形式,更有帝王还会进行占卜来测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智开发的越来越强大,庙算,已经不仅仅只是祷告祈福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特别是到了李元吉当政之后,庙算这种延续了千年的仪式,自己也不好取消,毕竟这是封建社会,一些事情还是必须要相信的,再者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也导致李元吉不得不信。
所以,庙算,在李元吉有意的引导下,已经变成了祈福与战事前期准备合为一体的形式,虽然还称之为庙算,但实际上,庙算只是最后一个微不足道的仪式。
“十五万兵力,加上玉门关的两万,共计十七万人,一石粮约够一名士兵吃上百日左右,单单只是这边,便需要十七万石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各项杂事,开春便开战,稍显有些急促了。”新任兵部尚书程知节大大咧咧的说着。
高山草原作战带着大批的粮食?李元吉恨不能撬开程知节的脑袋好好看一看这里面到底是咋长的。
到目前为止,李元吉是无限怀念杜如晦。
虽然自己对杜如晦的确有那么一些防备,但却不得不承认,杜如晦还在的时候,这些事情自己是从未操过心的。
如果不是实在没什么好办法,加上自己的意中人张亮也要去进攻吐谷浑,李元吉是绝对不会把程知节放在这个位置上的。
“粮食好说,现在各地都存了不少的粮食,出征前忙个几天,把粮食全部做成饼或者炒面就行了。而且那东西也不占地方,一个后勤兵只携带粮食,一次可够十人吃上十天。”苏定方回答道,虽然这样会让程知节很没面子,但程知节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兵部尚书,位高权重,但程知节却是一点也不稀罕,他倒是更情愿待在家里晒晒太阳,看着自己那价值几千贯的玻璃房发呆。
但打仗不是儿戏,不是装个糊涂就能糊弄过去的,苏定方还是一脸正经的说着:“问题的关键在于,拿下吐谷浑之后,大军几乎没有时间停留在那里,需要直接从吐谷浑进攻吐蕃,就怕那个时候吐谷浑会有人动什么心思。”
“是啊,派谁去合适呢?”房玄龄也是一筹莫展。
关于这个问题,他早就跟李元吉私下里商议过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但是很可惜,房玄龄的理由依据被统统推翻了。
而推翻他的,仅仅只是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吐蕃内乱,机不可失!
苏定方担忧的问题,也同样是房玄龄担忧的问题,甚至为此想了很久的时间,依旧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计划太过大胆,甚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元吉想用一年的时间,干完前人几十年才能干完的事情,听起来的确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房玄龄想进谏,但又不想进谏,所以,他只能把问题摆出来,让大家来共同做决定。
“一旦大军攻破吐谷浑继续南下吐蕃的话,吐谷浑这上千里的土地,将会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期,若是一些吐谷浑人不甘失败,重新集结兵力对大唐后勤部队发动袭击,则后果不堪设想。若是能有人集结个几万人发动反击倒还好说,大不了大军回头再打一次,或者调兵上去打。可一旦他们化整为零,以百人,或者千人小队分散袭击,得手后便立即隐匿起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房玄龄没有说最终的结果,但话说道这份上,是个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了,就等于是切断了十七万大军的后路,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
这样的话,大军又能支撑多久?一个月?两个月?
这与灭伊吾,灭高昌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回事。
伊吾和高昌多为汉人,且伊吾有大量的驻军,加上伊吾高昌国土狭小,根本不及吐谷浑一半,就算真有什么问题,大军最多两天就能赶到,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计划是很好,两面出击,让吐蕃不知道该阻挡哪一面,但问题也同样严重。
攘外必先安内,这不是一句空话,若是安抚不了吐谷浑,两面进攻吐蕃就只能是一句玩笑话。
“办法不是没有!”一直没有开口的李靖,也忍不住的开了口。
事实上到了雅州之后,李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亲眼见识了高原的可怕,见识了吐蕃的可怕。
李靖到了那里以后,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平静的去看待吐蕃这个并不强大的王朝。
地理位置,便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若不是陛下提前做出了这个计划,李靖甚至不会察觉到要想击败吐蕃,到底有多难。
甚至,刚开始的时候李靖甚至感觉到了绝望,因为无数次的推演,让李靖得到了一个令他恐惧的结果。
如果唐军毫无准备就直接进攻的话,那么吐蕃不需出动一兵一卒,只需要节节撤退,引诱着唐军不断的深入,然后,不管是去了一万唐军也好,十万唐军也好,能够安然回来的,怕是一个也没有。
而大的战略李靖也知道一些,虽然不像现在知道的这么详细,但是两面进攻他是知道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靖也在不断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李靖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就连原本打算直接开口的李元吉,也忍不住的停了下来,认真的看着李靖,有些期待他能给自己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声东击西!”似是察觉到众人期盼的目光,李靖也没有藏拙,直接将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说了出来。
然而听到这四个字之后,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则是一脸的不解,李元吉的脸上,则是露出了一副欣赏的笑容。
原因很简单,李靖说的,跟他想的一样。
“继续说!”李元吉淡淡的说了句,并没有阻止李靖发挥的迹象。
而到了现在,看着李元吉那副从容淡定的表情,李靖若是不明白李元吉心里是咋想的,那可就白活这五十九年了。
当然,不免的心中又是一阵的震惊,自己是到了那边一年多,联想着整个大局才想出的对策,然而看着皇上这幅表情,在想想当下的布局,不得不很不情愿的承认,事实上早在一开始布局的时候,李元吉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李靖不是个喜欢拍马屁的人,但是对于李元吉,他是真的佩服。
不管以前是装的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至少在当了皇帝以后,懒归懒,政事没有拉下,好战归好战,可每一战都是准备充分,且在自身损失极小的情况下完成的。
“臣献丑了,若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请陛下为臣指正!”李靖站起身子,朝着李元吉拱手说道,引起其他大臣一阵不解,但也有明眼人,比如说马周,房玄龄,程知节,萧瑀这些对李元吉极其熟悉的人。
倒不是说其他大臣不熟悉,只是相比较之下,他们不如这几个人了解的更透彻。
“蜀道四万大军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环境,就连战马,也都适应了那里的气候,之后,只需要规规矩矩的推进,最多途中会停下来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全适应。而玉门守军此次则没有进行高原训练,便是要在吐谷浑作战,那里也相对较为平稳,适应是可以适应,但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臣觉得此次应当以蜀道为主,玉门为辅!”李靖不慌不急的说着。
话不多,但问题剖析的却很彻底,蜀道四万大军进行了一年半的高原适应训练,蜀道为主,玉门为辅。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让人明白了李靖所说的对策,同时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陛下早在两年前便已经为此进行了布局。
在玉门派出十七万大军进逼吐蕃,吐蕃不可能不调遣主力进行阻击,而这个时候,李靖便可率领蜀道四万大军从东部直接进攻,吐蕃有多少人?
全国上下加起来百万人口也就顶天了,能动用的战兵有多少?
三十万?算上那些叛乱的,实际上怕是连十万都不到。
加上吐蕃依旧是农奴制度,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人数并不多,而那些临时武装起来的农奴,则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
所以,只要玉门方向能够完成牵制敌军主力的任务,李靖率领的四万蜀道大军,完全可以轻易的打穿整个吐蕃。
四万大军,在中原或许翻不起什么大浪,但是在除了大唐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那都是可以轻易毁灭他们的存在,就连突厥,面对面的跟四万唐军打,他们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当然,前提是都是蜀道那种配置的唐军。
“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苏定方率领十七万大军,在灭掉吐谷浑之后,一步步的南下紧逼吐蕃,步步蚕食,牵制吐蕃主力的同时,也让部队适应那里的环境,而主力则为药师的四万蜀道大军,而这一次,大唐要打出的口号便是,对吐蕃进攻大唐进行反击,解放数以百万的吐蕃奴隶……”
庙算,始自于夏朝,每逢国有战事,必先告于祖庙,议于庙堂,成为一种固定的仪式。
说白了就是一种祈求心理安慰的一种形式,更有帝王还会进行占卜来测算。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智开发的越来越强大,庙算,已经不仅仅只是祷告祈福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特别是到了李元吉当政之后,庙算这种延续了千年的仪式,自己也不好取消,毕竟这是封建社会,一些事情还是必须要相信的,再者有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也导致李元吉不得不信。
所以,庙算,在李元吉有意的引导下,已经变成了祈福与战事前期准备合为一体的形式,虽然还称之为庙算,但实际上,庙算只是最后一个微不足道的仪式。
“十五万兵力,加上玉门关的两万,共计十七万人,一石粮约够一名士兵吃上百日左右,单单只是这边,便需要十七万石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各项杂事,开春便开战,稍显有些急促了。”新任兵部尚书程知节大大咧咧的说着。
高山草原作战带着大批的粮食?李元吉恨不能撬开程知节的脑袋好好看一看这里面到底是咋长的。
到目前为止,李元吉是无限怀念杜如晦。
虽然自己对杜如晦的确有那么一些防备,但却不得不承认,杜如晦还在的时候,这些事情自己是从未操过心的。
如果不是实在没什么好办法,加上自己的意中人张亮也要去进攻吐谷浑,李元吉是绝对不会把程知节放在这个位置上的。
“粮食好说,现在各地都存了不少的粮食,出征前忙个几天,把粮食全部做成饼或者炒面就行了。而且那东西也不占地方,一个后勤兵只携带粮食,一次可够十人吃上十天。”苏定方回答道,虽然这样会让程知节很没面子,但程知节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兵部尚书,位高权重,但程知节却是一点也不稀罕,他倒是更情愿待在家里晒晒太阳,看着自己那价值几千贯的玻璃房发呆。
但打仗不是儿戏,不是装个糊涂就能糊弄过去的,苏定方还是一脸正经的说着:“问题的关键在于,拿下吐谷浑之后,大军几乎没有时间停留在那里,需要直接从吐谷浑进攻吐蕃,就怕那个时候吐谷浑会有人动什么心思。”
“是啊,派谁去合适呢?”房玄龄也是一筹莫展。
关于这个问题,他早就跟李元吉私下里商议过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但是很可惜,房玄龄的理由依据被统统推翻了。
而推翻他的,仅仅只是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吐蕃内乱,机不可失!
苏定方担忧的问题,也同样是房玄龄担忧的问题,甚至为此想了很久的时间,依旧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这个计划太过大胆,甚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元吉想用一年的时间,干完前人几十年才能干完的事情,听起来的确有些天方夜谭的感觉,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房玄龄想进谏,但又不想进谏,所以,他只能把问题摆出来,让大家来共同做决定。
“一旦大军攻破吐谷浑继续南下吐蕃的话,吐谷浑这上千里的土地,将会处于无人管理的真空期,若是一些吐谷浑人不甘失败,重新集结兵力对大唐后勤部队发动袭击,则后果不堪设想。若是能有人集结个几万人发动反击倒还好说,大不了大军回头再打一次,或者调兵上去打。可一旦他们化整为零,以百人,或者千人小队分散袭击,得手后便立即隐匿起来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房玄龄没有说最终的结果,但话说道这份上,是个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一旦这种情况真的出现了,就等于是切断了十七万大军的后路,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
这样的话,大军又能支撑多久?一个月?两个月?
这与灭伊吾,灭高昌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回事。
伊吾和高昌多为汉人,且伊吾有大量的驻军,加上伊吾高昌国土狭小,根本不及吐谷浑一半,就算真有什么问题,大军最多两天就能赶到,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
计划是很好,两面出击,让吐蕃不知道该阻挡哪一面,但问题也同样严重。
攘外必先安内,这不是一句空话,若是安抚不了吐谷浑,两面进攻吐蕃就只能是一句玩笑话。
“办法不是没有!”一直没有开口的李靖,也忍不住的开了口。
事实上到了雅州之后,李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亲眼见识了高原的可怕,见识了吐蕃的可怕。
李靖到了那里以后,已经无法像以前那样平静的去看待吐蕃这个并不强大的王朝。
地理位置,便是他们最大的优势,若不是陛下提前做出了这个计划,李靖甚至不会察觉到要想击败吐蕃,到底有多难。
甚至,刚开始的时候李靖甚至感觉到了绝望,因为无数次的推演,让李靖得到了一个令他恐惧的结果。
如果唐军毫无准备就直接进攻的话,那么吐蕃不需出动一兵一卒,只需要节节撤退,引诱着唐军不断的深入,然后,不管是去了一万唐军也好,十万唐军也好,能够安然回来的,怕是一个也没有。
而大的战略李靖也知道一些,虽然不像现在知道的这么详细,但是两面进攻他是知道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靖也在不断的思考着这个问题。
李靖的话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就连原本打算直接开口的李元吉,也忍不住的停了下来,认真的看着李靖,有些期待他能给自己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声东击西!”似是察觉到众人期盼的目光,李靖也没有藏拙,直接将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说了出来。
然而听到这四个字之后,有人陷入了沉思,有人则是一脸的不解,李元吉的脸上,则是露出了一副欣赏的笑容。
原因很简单,李靖说的,跟他想的一样。
“继续说!”李元吉淡淡的说了句,并没有阻止李靖发挥的迹象。
而到了现在,看着李元吉那副从容淡定的表情,李靖若是不明白李元吉心里是咋想的,那可就白活这五十九年了。
当然,不免的心中又是一阵的震惊,自己是到了那边一年多,联想着整个大局才想出的对策,然而看着皇上这幅表情,在想想当下的布局,不得不很不情愿的承认,事实上早在一开始布局的时候,李元吉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李靖不是个喜欢拍马屁的人,但是对于李元吉,他是真的佩服。
不管以前是装的也好,其他的什么也好,至少在当了皇帝以后,懒归懒,政事没有拉下,好战归好战,可每一战都是准备充分,且在自身损失极小的情况下完成的。
“臣献丑了,若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请陛下为臣指正!”李靖站起身子,朝着李元吉拱手说道,引起其他大臣一阵不解,但也有明眼人,比如说马周,房玄龄,程知节,萧瑀这些对李元吉极其熟悉的人。
倒不是说其他大臣不熟悉,只是相比较之下,他们不如这几个人了解的更透彻。
“蜀道四万大军已经完全适应了高原环境,就连战马,也都适应了那里的气候,之后,只需要规规矩矩的推进,最多途中会停下来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全适应。而玉门守军此次则没有进行高原训练,便是要在吐谷浑作战,那里也相对较为平稳,适应是可以适应,但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臣觉得此次应当以蜀道为主,玉门为辅!”李靖不慌不急的说着。
话不多,但问题剖析的却很彻底,蜀道四万大军进行了一年半的高原适应训练,蜀道为主,玉门为辅。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让人明白了李靖所说的对策,同时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陛下早在两年前便已经为此进行了布局。
在玉门派出十七万大军进逼吐蕃,吐蕃不可能不调遣主力进行阻击,而这个时候,李靖便可率领蜀道四万大军从东部直接进攻,吐蕃有多少人?
全国上下加起来百万人口也就顶天了,能动用的战兵有多少?
三十万?算上那些叛乱的,实际上怕是连十万都不到。
加上吐蕃依旧是农奴制度,真正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人数并不多,而那些临时武装起来的农奴,则根本不是唐军的对手。
所以,只要玉门方向能够完成牵制敌军主力的任务,李靖率领的四万蜀道大军,完全可以轻易的打穿整个吐蕃。
四万大军,在中原或许翻不起什么大浪,但是在除了大唐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那都是可以轻易毁灭他们的存在,就连突厥,面对面的跟四万唐军打,他们也占不了什么便宜。
当然,前提是都是蜀道那种配置的唐军。
“不错,朕也是这么想的,苏定方率领十七万大军,在灭掉吐谷浑之后,一步步的南下紧逼吐蕃,步步蚕食,牵制吐蕃主力的同时,也让部队适应那里的环境,而主力则为药师的四万蜀道大军,而这一次,大唐要打出的口号便是,对吐蕃进攻大唐进行反击,解放数以百万的吐蕃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