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谁比谁‘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应节严和元妙两人本来是为昨日小皇帝擅自出城而兴师问罪而来的,可架不住小皇帝送的这些东西太吸引人了,以致无法在开口大加训斥,不过却也好言规劝了几句,赵昺当然也是一本正经的答应了,但大家都知道这都不知道其是第几次下保证,至于以后他会不会再犯谁也不知道。
说完了这点事儿,元妙知道陛下收集道不少寺中的故物,便早就不淡定了,见小皇帝再三保证不会再擅自出门便扛着棍子,捧着拳经告辞前去查看清点。而应节严比其要矜持些,此刻东西到手早就淡定下来,其实他也是还有事想问。
“陛下,我军连胜,可最近城中却有谣言传出,称敌四方大军云集,王师难以长期固守,也许就要撤军回琼。还有传言称忽必烈闻知蒲贼被杀,严令唆都破城后要尽屠泉州百姓,因而不免人心惶惶。臣以为当下应出榜安民,并追查制造、传播谣言者,应正视听,稳定军民之心!”应节严奏告道。
“先生也知,这话也算不上谣言,事实本是如此,咱们早有定议此战就为除蒲贼,筹钱粮。现在目的基本达到,待物资抢运完毕后就要撤军。”赵昺沉吟片刻言道,他当然知道这些谣言的出处,自己就是始作俑者,当然他不能自己查办自己了。
“呵呵,臣也明白事实如此,但是臣担心城中潜伏的细作会借机起事,从而与城外之敌里应外合不利于我们。”应节严已经猜到此事很可能是陛下在幕后指挥的,而现在其听说后没有任何惊异之相,也不愿意追查此事,他已然可以断定是陛下故意遣人放出的风声,有意制造恐怖气氛,可他也清楚看破不说破,否则岂不让陛下下不来台。
“嘻嘻,泉州百姓若是担心鞑子屠城,尽可以跟随大军撤往琼州,反正那里地广人稀,再去几十万人也不用担心无法安置!”明白人自然不用多说就能听出话外之音,赵昺笑嘻嘻地说道。
“陛下之言不假,无论是复国,还是要在琼州立足,我们都急需补充大量人口,但如此行事却多有不妥,容易引起百姓的误解,称我们是趁火打劫,有失仁义!”应节严点点说道。
“先生是已有可以一举两得之策喽!”赵昺听了眼睛一亮道,他当然也想既要里子又要面子,但只是苦无良策才不得不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陛下可知周公?”应节严捋捋胡子问道。
“周公……周公解梦中的那个周公?”赵昺还真知道周公这个人,但先想到的却是周公之礼,这在现代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还有点戏谑的意味。可想到自己还是个孩子,说出这么敏感的词汇实在是有伤大雅,于是赶紧改口道。
“嗯,陛下说的不错,但此乃是后人假周公之名附会之作!”应节严嗯了一声说道,“臣所言周公是指周文王的四子,武王之第……”
赵昺还是头一次听说这周公还不止一位,却不知道老头儿为何拿其当引子,只能细细的听讲,慢慢的弄明白了他还真是个人物。周公姬旦他妈妈很厉害,一口气生了他们十个兄弟:伯邑考、武王、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
周公排行第四,这位姬四爷,可是非常了得,不仅善用权谋,而且通晓军事,又兼多才多艺,其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如《金縢》《无逸》等。周公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以至于后来成了顶级的大政治家,儒家的元圣,孔夫子的前辈偶像,粉丝多多,拥虿无数。
可要说起来成长出一名大政治家也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都必须配套。有好苗,还要有好地,否则,就别指望有什么好收成。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事有,但是不多,更多的是鸡窝里飞出小母鸡。这也是社会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恰好,周公从小就是一棵好苗,又兼长在了一方沃土上,以致成长为参天大树,创造了奇迹。
他家是怎么家致富的呢?根本来说,就是靠的一张仁政之牌、道德之牌。回忆一下,从三世祖古公亶父,也就是西周的创始人那里开始,咱们姬家的道德牌就打的极好。三世祖亶父那时候,多难啊!穷的叮当乱响。那时的西周在豳地,大概是今天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不过是一个偏处西部的小邦。亶父呢,是后稷的嫡系传人,善于农耕,于是,就带着大伙种地,以修理地球为业。
亶父最擅长施仁政,爱民如子,每年打下粮食来,都分给老百姓吃,自己不多吃不多占,严防贪污浪费。老百姓都服气,认为跟着这样的当家人,有前途,有幸福。因此,历史上说亶父“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可当时亶父和西周子民守着恶邻,都挨邻居的欺负。
邻居是戎狄,少数民族,有时候连树叶都不穿,就跑出来裸奔,很影响市容。他们也不会种地,专靠抢劫为生。亶父带着西周子民,刚把粮食装进口袋,戎狄人就来了,背起来粮食口袋就走,连欠条都不打,年年如此。西周子民怒了,要跟戎狄拼命。亶父知道,自己人种地是把好手,打架都是外行,如果跟野蛮的戎狄人动手,就只有吃亏的份儿,丢掉的可能就不只是粮食了。
于是打掉牙,和血吞,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于是,亶父带着民众逃跑,远离戎狄,一直逃到了岐山之下,就是《诗经》上说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次逃跑,亶父仍然打出了一张道德牌。临逃时,亶父告诉自己的民众:我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们可以跟戎狄强盗决一死战,然而,必要伤亡惨重。我亶父如果带着大家去赌气,去死拼,去玩黑社会那一套,还算的什么好领导呢?还算是为人民服务吗?我不能让大家去牺牲,所以必须走。
西周人民继续感动,眼泪哗哗的,扶老携幼,跟着亶父一起逃跑。明明是败绩了,是逃跑了,却能跑的感动天下,跑的万民宾服。后来,亶父死了,即位的是季历,也就是周公的爷爷,仍然喜欢打道德牌。史料上说他“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对老百姓好上加好,民心大聚。这时,周边的诸侯也开始归顺他们。
当政权传到文王姬昌手里的时候,西周的道德牌打得就更好了。历史上说他“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季历之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还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读书明理,礼贤下士。宁愿自己不吃饭,不睡觉,也要花时间把贤士陪舒服了。这样一来,姜太公、散宜生、太颠、辛甲等高级人才,都归顺了文王。这使得西周越来越达,道德之名越来越高远。追忆祖宗三代,西周的成功经验,其实就四个字:道德、仁政。
而周公姬旦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除了基因好,家风好,还都是需要天赋的。据史料记载,周公早年时期,便显示出了做政治家的天赋。他非常聪明仁爱,刚够上幼儿园的年龄,就长的跟个小大人似的,属于早熟品种。司马迁在《史记》里,称赞周公“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就是说,周公从小就孝顺仁爱,聪明出众,与别的兄弟都大不一样。这可不容意啊!
要知道周公的爸爸周文王,基因好,身体壮,老婆多,是一个生孩子破纪录的级猛人。据《封神演义》里介绍,周文王有百子,几乎都是他老人家,亲自带着自己的妻妾们辛勤制造的,只有第一百个儿子,那个长翅膀会飞的著名鸟人——雷震子,是领养的。这虽是小说家言,不足取信,但实际上,文王的儿子也很不少,有史料可考的,至少就有十七个。周公能在这么多孩子里出类拔萃,异乎寻常,那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俗话说,兴趣儿是最好的老师。恰好,周公从小就对搞政治有浓厚的兴趣儿,以指点江山、平定天下为乐,而不是憋着邪劲,光想着上台贪污**,争夺什么优先进食权和优先交配权。仅凭这一点,周公就是棵好苗子。因此,周文王在位的时候,周公就已经崭露头角,和二哥武王姬一起“左右辅文王”,成为文王兴周的重要助手。
咱们还说过,周公这棵好苗子长在了好地上,这就更不是胡扯了。周公的爸爸西伯侯姬昌,是商朝的一大方诸侯,属于二号的天子。家里面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是当时一等一的水平,学习机会也多,接触的人也厉害,这且不在话下。单就他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就非常难得。什么历史时期呢?答曰: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好啊!自古乱世出英雄嘛。
对手当然是现成的——纣王帝辛啊!这小子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又需面对其因长年征战而日积月累有增无减的大批俘虏如何处理等问题而造成负担。
而此刻文王姬昌在巩固自己的地盘西岐的基础上,慢慢积蓄反商力量,拉拢诸侯,重用了一名神仙级的人才——姜吕望,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姜尚姜子牙,娶妻扫帚星、跨骑四不象、身背打神鞭、主管斩将封神工作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儿。他们君臣“阴谋修德,以倾商政”,也就是暗暗地施行仁政,或者说运用道德魔法,笼络人心,蓄机把商纣王的统治推倒。
这样一来,周文王威望日隆,以至于诸侯之间有了纠纷,都来找他评判是非,俨然一副江湖老大的样子。周文王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即开始着手灭商大业。他先灭犬戎,稳定了后方,随后又灭掉密、黎两个小国,接着借机灭了崇侯虎,移都到丰地,是为镐京,就是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灭了一个又一个,而且都是打着道德和仁政的旗号,因此周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增大。
那时,文王强到什么程度了呢?史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人口多了,地盘大了,人的野心自然也就大了,自然不甘心屈居于人下,偏守在那贫瘠的大西北,而是希望能穿上龙袍,坐拥中原千里沃野。可是出师必须有名,否则几辈子积累的英名就要付之东流。
但是纣王当时的威望同样不低,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其继位后,定都于沫,后改沬邑为朝歌。帝辛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展,国力强盛。他继续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在其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展,促进民族融合,可以说名声比周文王要响亮的多,实力也强悍的多,若想把他拉下马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这难不到周公姬旦,他想到了好办法。可赵昺听到这里眉头直皱,觉得这家伙怎么比自己也白不了多少啊,甚至比他还能忽悠,嘴里不仅能跑火车,航空母舰停在里边都显宽敞……(未完待续。)
应节严和元妙两人本来是为昨日小皇帝擅自出城而兴师问罪而来的,可架不住小皇帝送的这些东西太吸引人了,以致无法在开口大加训斥,不过却也好言规劝了几句,赵昺当然也是一本正经的答应了,但大家都知道这都不知道其是第几次下保证,至于以后他会不会再犯谁也不知道。
说完了这点事儿,元妙知道陛下收集道不少寺中的故物,便早就不淡定了,见小皇帝再三保证不会再擅自出门便扛着棍子,捧着拳经告辞前去查看清点。而应节严比其要矜持些,此刻东西到手早就淡定下来,其实他也是还有事想问。
“陛下,我军连胜,可最近城中却有谣言传出,称敌四方大军云集,王师难以长期固守,也许就要撤军回琼。还有传言称忽必烈闻知蒲贼被杀,严令唆都破城后要尽屠泉州百姓,因而不免人心惶惶。臣以为当下应出榜安民,并追查制造、传播谣言者,应正视听,稳定军民之心!”应节严奏告道。
“先生也知,这话也算不上谣言,事实本是如此,咱们早有定议此战就为除蒲贼,筹钱粮。现在目的基本达到,待物资抢运完毕后就要撤军。”赵昺沉吟片刻言道,他当然知道这些谣言的出处,自己就是始作俑者,当然他不能自己查办自己了。
“呵呵,臣也明白事实如此,但是臣担心城中潜伏的细作会借机起事,从而与城外之敌里应外合不利于我们。”应节严已经猜到此事很可能是陛下在幕后指挥的,而现在其听说后没有任何惊异之相,也不愿意追查此事,他已然可以断定是陛下故意遣人放出的风声,有意制造恐怖气氛,可他也清楚看破不说破,否则岂不让陛下下不来台。
“嘻嘻,泉州百姓若是担心鞑子屠城,尽可以跟随大军撤往琼州,反正那里地广人稀,再去几十万人也不用担心无法安置!”明白人自然不用多说就能听出话外之音,赵昺笑嘻嘻地说道。
“陛下之言不假,无论是复国,还是要在琼州立足,我们都急需补充大量人口,但如此行事却多有不妥,容易引起百姓的误解,称我们是趁火打劫,有失仁义!”应节严点点说道。
“先生是已有可以一举两得之策喽!”赵昺听了眼睛一亮道,他当然也想既要里子又要面子,但只是苦无良策才不得不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陛下可知周公?”应节严捋捋胡子问道。
“周公……周公解梦中的那个周公?”赵昺还真知道周公这个人,但先想到的却是周公之礼,这在现代汉语中关于性关系的一种委婉说法,还有点戏谑的意味。可想到自己还是个孩子,说出这么敏感的词汇实在是有伤大雅,于是赶紧改口道。
“嗯,陛下说的不错,但此乃是后人假周公之名附会之作!”应节严嗯了一声说道,“臣所言周公是指周文王的四子,武王之第……”
赵昺还是头一次听说这周公还不止一位,却不知道老头儿为何拿其当引子,只能细细的听讲,慢慢的弄明白了他还真是个人物。周公姬旦他妈妈很厉害,一口气生了他们十个兄弟:伯邑考、武王、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
周公排行第四,这位姬四爷,可是非常了得,不仅善用权谋,而且通晓军事,又兼多才多艺,其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如《金縢》《无逸》等。周公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以至于后来成了顶级的大政治家,儒家的元圣,孔夫子的前辈偶像,粉丝多多,拥虿无数。
可要说起来成长出一名大政治家也不容易,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都必须配套。有好苗,还要有好地,否则,就别指望有什么好收成。鸡窝里飞出金凤凰的事有,但是不多,更多的是鸡窝里飞出小母鸡。这也是社会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恰好,周公从小就是一棵好苗,又兼长在了一方沃土上,以致成长为参天大树,创造了奇迹。
他家是怎么家致富的呢?根本来说,就是靠的一张仁政之牌、道德之牌。回忆一下,从三世祖古公亶父,也就是西周的创始人那里开始,咱们姬家的道德牌就打的极好。三世祖亶父那时候,多难啊!穷的叮当乱响。那时的西周在豳地,大概是今天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不过是一个偏处西部的小邦。亶父呢,是后稷的嫡系传人,善于农耕,于是,就带着大伙种地,以修理地球为业。
亶父最擅长施仁政,爱民如子,每年打下粮食来,都分给老百姓吃,自己不多吃不多占,严防贪污浪费。老百姓都服气,认为跟着这样的当家人,有前途,有幸福。因此,历史上说亶父“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可当时亶父和西周子民守着恶邻,都挨邻居的欺负。
邻居是戎狄,少数民族,有时候连树叶都不穿,就跑出来裸奔,很影响市容。他们也不会种地,专靠抢劫为生。亶父带着西周子民,刚把粮食装进口袋,戎狄人就来了,背起来粮食口袋就走,连欠条都不打,年年如此。西周子民怒了,要跟戎狄拼命。亶父知道,自己人种地是把好手,打架都是外行,如果跟野蛮的戎狄人动手,就只有吃亏的份儿,丢掉的可能就不只是粮食了。
于是打掉牙,和血吞,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于是,亶父带着民众逃跑,远离戎狄,一直逃到了岐山之下,就是《诗经》上说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次逃跑,亶父仍然打出了一张道德牌。临逃时,亶父告诉自己的民众:我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现在,我们可以跟戎狄强盗决一死战,然而,必要伤亡惨重。我亶父如果带着大家去赌气,去死拼,去玩黑社会那一套,还算的什么好领导呢?还算是为人民服务吗?我不能让大家去牺牲,所以必须走。
西周人民继续感动,眼泪哗哗的,扶老携幼,跟着亶父一起逃跑。明明是败绩了,是逃跑了,却能跑的感动天下,跑的万民宾服。后来,亶父死了,即位的是季历,也就是周公的爷爷,仍然喜欢打道德牌。史料上说他“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对老百姓好上加好,民心大聚。这时,周边的诸侯也开始归顺他们。
当政权传到文王姬昌手里的时候,西周的道德牌打得就更好了。历史上说他“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季历之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还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读书明理,礼贤下士。宁愿自己不吃饭,不睡觉,也要花时间把贤士陪舒服了。这样一来,姜太公、散宜生、太颠、辛甲等高级人才,都归顺了文王。这使得西周越来越达,道德之名越来越高远。追忆祖宗三代,西周的成功经验,其实就四个字:道德、仁政。
而周公姬旦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除了基因好,家风好,还都是需要天赋的。据史料记载,周公早年时期,便显示出了做政治家的天赋。他非常聪明仁爱,刚够上幼儿园的年龄,就长的跟个小大人似的,属于早熟品种。司马迁在《史记》里,称赞周公“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就是说,周公从小就孝顺仁爱,聪明出众,与别的兄弟都大不一样。这可不容意啊!
要知道周公的爸爸周文王,基因好,身体壮,老婆多,是一个生孩子破纪录的级猛人。据《封神演义》里介绍,周文王有百子,几乎都是他老人家,亲自带着自己的妻妾们辛勤制造的,只有第一百个儿子,那个长翅膀会飞的著名鸟人——雷震子,是领养的。这虽是小说家言,不足取信,但实际上,文王的儿子也很不少,有史料可考的,至少就有十七个。周公能在这么多孩子里出类拔萃,异乎寻常,那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
俗话说,兴趣儿是最好的老师。恰好,周公从小就对搞政治有浓厚的兴趣儿,以指点江山、平定天下为乐,而不是憋着邪劲,光想着上台贪污**,争夺什么优先进食权和优先交配权。仅凭这一点,周公就是棵好苗子。因此,周文王在位的时候,周公就已经崭露头角,和二哥武王姬一起“左右辅文王”,成为文王兴周的重要助手。
咱们还说过,周公这棵好苗子长在了好地上,这就更不是胡扯了。周公的爸爸西伯侯姬昌,是商朝的一大方诸侯,属于二号的天子。家里面的物质、文化生活,都是当时一等一的水平,学习机会也多,接触的人也厉害,这且不在话下。单就他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就非常难得。什么历史时期呢?答曰:社会动荡,改朝换代。好啊!自古乱世出英雄嘛。
对手当然是现成的——纣王帝辛啊!这小子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国库空虚。他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在上层形成反对派,使用炮烙等酷刑,镇压人民。杀比干,囚箕子,年年征战,失去人心。他在讨伐东夷之时,没有注意对西方族的防范,连年用兵,国力衰竭,又需面对其因长年征战而日积月累有增无减的大批俘虏如何处理等问题而造成负担。
而此刻文王姬昌在巩固自己的地盘西岐的基础上,慢慢积蓄反商力量,拉拢诸侯,重用了一名神仙级的人才——姜吕望,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姜尚姜子牙,娶妻扫帚星、跨骑四不象、身背打神鞭、主管斩将封神工作的那个白胡子老头儿。他们君臣“阴谋修德,以倾商政”,也就是暗暗地施行仁政,或者说运用道德魔法,笼络人心,蓄机把商纣王的统治推倒。
这样一来,周文王威望日隆,以至于诸侯之间有了纠纷,都来找他评判是非,俨然一副江湖老大的样子。周文王在经过精心准备之后,即开始着手灭商大业。他先灭犬戎,稳定了后方,随后又灭掉密、黎两个小国,接着借机灭了崇侯虎,移都到丰地,是为镐京,就是今天的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灭了一个又一个,而且都是打着道德和仁政的旗号,因此周的实力一天比一天增大。
那时,文王强到什么程度了呢?史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人口多了,地盘大了,人的野心自然也就大了,自然不甘心屈居于人下,偏守在那贫瘠的大西北,而是希望能穿上龙袍,坐拥中原千里沃野。可是出师必须有名,否则几辈子积累的英名就要付之东流。
但是纣王当时的威望同样不低,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其继位后,定都于沫,后改沬邑为朝歌。帝辛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展,国力强盛。他继续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在其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展,促进民族融合,可以说名声比周文王要响亮的多,实力也强悍的多,若想把他拉下马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这难不到周公姬旦,他想到了好办法。可赵昺听到这里眉头直皱,觉得这家伙怎么比自己也白不了多少啊,甚至比他还能忽悠,嘴里不仅能跑火车,航空母舰停在里边都显宽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