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问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何仁德并没有急于回答赵昺的问题,而是先从俚乱的根源说起。?? 大宋在夺取琼州后对俚硐实施羁縻政策进行治理,但当初这些俚硐却是要与汉民同样纳贡、缴税和接受征调服役的,不过接受朝廷敕封的土官却可以免除税赋和徭役。时间一长,那些俚酋便现政策中的漏洞,只要将自己的土地托于土官名下就可免缴税赋,逃避徭役,当然他们会向土官适当纳贡。
土官对于这种即可以以此控制手下的俚硐,又落得实惠的事情乐于接受。他们采用的方式是让肯依附自己的俚硐脱离州县管辖,归于自己统辖的范围之内,以此逃避出州粮差的责任。于是他们买通州县官员上下其手,串通一气,瞒天过海,篡改图志,从而达到目的。
然而这些土官和州县官员并不止于此,他们将矛头转向一些弱小或与官府不睦的俚硐,将其逃之粮差转嫁到这些人身上,由他们承担赋役。而对于那些仍不肯屈服的俚硐,与州县交好的土官便会向朝廷‘举报’,官府借此催征科敛。他们如此配合相逼,使一些俚硐不得不依附土官,可也有些俚硐不堪压迫奋起反抗,酿成俚乱。
大宋在连续爆与金蒙的战争后,无暇顾及琼州,而州县得不到官军的支持,只能依靠土官的俚兵维持地方,使得他们得已逐渐坐大,而其往往以官府之名向各个俚硐收取课税,却留为己用,不再上缴朝廷。如此一来矛盾转嫁使官府与俚人的关系更为紧张,可州县势微又对那些土官无可奈何。
不过谁也不是傻子,从前那些依附土官的俚硐现官府根本不敢招惹俚人后,就感觉自己吃亏了,明明凭借自己的实力就可以不必上缴课税,又何必要给那些土官纳贡,因而纷纷脱离曾依附的土官自立门户。但土官吃惯了嘴儿,又怎么肯罢休,对外称那些土地都是自己的,又凭什么白白让你们占据,便又假借官府的名义出动硐兵进行驱逐,于是双方冲突便不可避免。
吉阳军的俚乱起因也是如此,俚酋符日萍原本依附于土官马瑜,后来欲脱离其掌控,从而引双方冲突。而符日萍部落小人手少,根本不是马瑜的对手,为求生存便转而向势力更大的土官符雄求援,使得两个俚硐的矛盾上升为部族冲突。而官府的插手又导致更多的俚硐卷了进来,从而酿成了所谓的俚乱。
对此何仁德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只是遵守陛下先前制定的策略——不许州县向俚人征派劳役,介入俚硐之争,欲等他们斗的两败俱伤再从中取利。而6秀夫听闻后派军征剿,表面上看只是想迅平息俚乱。深层次里看却是对小皇帝的对俚政策不满,并试图予以修正。
不过6秀夫尚不敢对小皇帝指手画脚,只能将责任归结在何仁德身上,说他‘分裂我祖宗之土地人民,轻与土人,用济其私’,实乃是大奸大恶之行为,若非赵昺及时获得消息,并下旨制止了其进一步的行动,说不定何仁德已经被罢官下狱了,即便如此在行朝中间还是掀起轩然大波,导致地方和中央的对立……
“没想到看似小小的风波,其中却藏着这么多的东西!”赵昺听罢事情的原委摸摸下巴说道。他意识到事情演变到如此地步是有深层次的历史原因,而以现代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此次俚乱的爆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朝廷的插手只是起了催化的作用。
“陛下,情况确实如此,现在朝廷的到来,并有大量汉民移民上岛,使土官们和各俚硐都人心惶惶。担心朝廷会侵占他们的土地,收取重税,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便如惊弓之鸟。”蒋科点点头道。
“嗯,蒋知府所言有理,俚汉之间的冲突持续数百年,仇怨已深,彼此互不信任,反应过度也在情理之中。”赵昺表示同意道。他清楚随着朝廷的迁入,汉人的大规模移民,改变的不仅是人口数量的对比,还有对有限资源和土地的争夺,从而威胁到土官们的地位和利益。当看到朝廷欲插手他们族间事务就想当然的认为要拿他们开刀了,共同的利益和想法又迫使他们暂时放下了彼此间的私怨。
“陛下一言中的,臣亦以为此次俚乱是对朝廷失信,加上其中有人挑拨终酿成大乱。”何仁德听了十分吃惊的看看小皇帝,他早已听说陛下虽小却聪慧异常,却也没想到其竟然能从自己几句话语中听出问题关键所在,急忙起身施礼道。
“陛下圣明,俚汉之事若依陛下之计缓缓图之,将各俚硐分化瓦解,不需数载俚人便会臣服于朝廷。唉……”蒋科也起身道,可说到最后却摇摇头叹了口气。
“两位爱卿且坐!当下之重不是追究某些人的责任,而是如何快平息俚乱,以防因小失大。”赵昺再次压手让他们坐下,他此刻十分理解二人的心情,好好的计划被那些不明就里的人搞的一团糟,说实在的自己心里也很恼火。但事情已经生,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臣冒昧,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两人落座后相互对视一眼后,蒋科挺挺身子问道。
“爱卿有话尽管说,朕虽小却非不讲理的人,只要是真话,即便不妥朕也绝不会怪罪!”赵昺一直留神两人的神色,从他们的小动作已经看出二人此前似料到自己会向他们询问有关俚乱之事,他们事先已经过探讨,至少在听传入宫的途中做过交流。而两人都是经历过官场争斗的失败者,说话自然要谨慎些,因此想先讨个心安。
“谢陛下!”蒋科沉吟片刻拱拱手道,“臣想知陛下是欲通过此事一举解决俚乱,还是仍遵循前时之意?”
“哦,这其中有何不同吗?”赵昺笑着看看二人说道,自己既然是问计于二人,当然要听个仔细再做定夺了……
谢谢各位书友的关心。窝心绝非有意断更或是失联,而是确有原因,先是一位相交三十多年的兄弟猝然离世,接着一位在外地的长辈突疾病,急忙前去探望,昨日才返回。两件突事件搞的我措手不及,心力憔悴,也忘了对大家说一声,实在是抱歉!
何仁德并没有急于回答赵昺的问题,而是先从俚乱的根源说起。?? 大宋在夺取琼州后对俚硐实施羁縻政策进行治理,但当初这些俚硐却是要与汉民同样纳贡、缴税和接受征调服役的,不过接受朝廷敕封的土官却可以免除税赋和徭役。时间一长,那些俚酋便现政策中的漏洞,只要将自己的土地托于土官名下就可免缴税赋,逃避徭役,当然他们会向土官适当纳贡。
土官对于这种即可以以此控制手下的俚硐,又落得实惠的事情乐于接受。他们采用的方式是让肯依附自己的俚硐脱离州县管辖,归于自己统辖的范围之内,以此逃避出州粮差的责任。于是他们买通州县官员上下其手,串通一气,瞒天过海,篡改图志,从而达到目的。
然而这些土官和州县官员并不止于此,他们将矛头转向一些弱小或与官府不睦的俚硐,将其逃之粮差转嫁到这些人身上,由他们承担赋役。而对于那些仍不肯屈服的俚硐,与州县交好的土官便会向朝廷‘举报’,官府借此催征科敛。他们如此配合相逼,使一些俚硐不得不依附土官,可也有些俚硐不堪压迫奋起反抗,酿成俚乱。
大宋在连续爆与金蒙的战争后,无暇顾及琼州,而州县得不到官军的支持,只能依靠土官的俚兵维持地方,使得他们得已逐渐坐大,而其往往以官府之名向各个俚硐收取课税,却留为己用,不再上缴朝廷。如此一来矛盾转嫁使官府与俚人的关系更为紧张,可州县势微又对那些土官无可奈何。
不过谁也不是傻子,从前那些依附土官的俚硐现官府根本不敢招惹俚人后,就感觉自己吃亏了,明明凭借自己的实力就可以不必上缴课税,又何必要给那些土官纳贡,因而纷纷脱离曾依附的土官自立门户。但土官吃惯了嘴儿,又怎么肯罢休,对外称那些土地都是自己的,又凭什么白白让你们占据,便又假借官府的名义出动硐兵进行驱逐,于是双方冲突便不可避免。
吉阳军的俚乱起因也是如此,俚酋符日萍原本依附于土官马瑜,后来欲脱离其掌控,从而引双方冲突。而符日萍部落小人手少,根本不是马瑜的对手,为求生存便转而向势力更大的土官符雄求援,使得两个俚硐的矛盾上升为部族冲突。而官府的插手又导致更多的俚硐卷了进来,从而酿成了所谓的俚乱。
对此何仁德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他只是遵守陛下先前制定的策略——不许州县向俚人征派劳役,介入俚硐之争,欲等他们斗的两败俱伤再从中取利。而6秀夫听闻后派军征剿,表面上看只是想迅平息俚乱。深层次里看却是对小皇帝的对俚政策不满,并试图予以修正。
不过6秀夫尚不敢对小皇帝指手画脚,只能将责任归结在何仁德身上,说他‘分裂我祖宗之土地人民,轻与土人,用济其私’,实乃是大奸大恶之行为,若非赵昺及时获得消息,并下旨制止了其进一步的行动,说不定何仁德已经被罢官下狱了,即便如此在行朝中间还是掀起轩然大波,导致地方和中央的对立……
“没想到看似小小的风波,其中却藏着这么多的东西!”赵昺听罢事情的原委摸摸下巴说道。他意识到事情演变到如此地步是有深层次的历史原因,而以现代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此次俚乱的爆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朝廷的插手只是起了催化的作用。
“陛下,情况确实如此,现在朝廷的到来,并有大量汉民移民上岛,使土官们和各俚硐都人心惶惶。担心朝廷会侵占他们的土地,收取重税,所以一有风吹草动便如惊弓之鸟。”蒋科点点头道。
“嗯,蒋知府所言有理,俚汉之间的冲突持续数百年,仇怨已深,彼此互不信任,反应过度也在情理之中。”赵昺表示同意道。他清楚随着朝廷的迁入,汉人的大规模移民,改变的不仅是人口数量的对比,还有对有限资源和土地的争夺,从而威胁到土官们的地位和利益。当看到朝廷欲插手他们族间事务就想当然的认为要拿他们开刀了,共同的利益和想法又迫使他们暂时放下了彼此间的私怨。
“陛下一言中的,臣亦以为此次俚乱是对朝廷失信,加上其中有人挑拨终酿成大乱。”何仁德听了十分吃惊的看看小皇帝,他早已听说陛下虽小却聪慧异常,却也没想到其竟然能从自己几句话语中听出问题关键所在,急忙起身施礼道。
“陛下圣明,俚汉之事若依陛下之计缓缓图之,将各俚硐分化瓦解,不需数载俚人便会臣服于朝廷。唉……”蒋科也起身道,可说到最后却摇摇头叹了口气。
“两位爱卿且坐!当下之重不是追究某些人的责任,而是如何快平息俚乱,以防因小失大。”赵昺再次压手让他们坐下,他此刻十分理解二人的心情,好好的计划被那些不明就里的人搞的一团糟,说实在的自己心里也很恼火。但事情已经生,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臣冒昧,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两人落座后相互对视一眼后,蒋科挺挺身子问道。
“爱卿有话尽管说,朕虽小却非不讲理的人,只要是真话,即便不妥朕也绝不会怪罪!”赵昺一直留神两人的神色,从他们的小动作已经看出二人此前似料到自己会向他们询问有关俚乱之事,他们事先已经过探讨,至少在听传入宫的途中做过交流。而两人都是经历过官场争斗的失败者,说话自然要谨慎些,因此想先讨个心安。
“谢陛下!”蒋科沉吟片刻拱拱手道,“臣想知陛下是欲通过此事一举解决俚乱,还是仍遵循前时之意?”
“哦,这其中有何不同吗?”赵昺笑着看看二人说道,自己既然是问计于二人,当然要听个仔细再做定夺了……
谢谢各位书友的关心。窝心绝非有意断更或是失联,而是确有原因,先是一位相交三十多年的兄弟猝然离世,接着一位在外地的长辈突疾病,急忙前去探望,昨日才返回。两件突事件搞的我措手不及,心力憔悴,也忘了对大家说一声,实在是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