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出路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距离赣州城约莫十里地,有一处村落,名唤菇皮寨,村民不过几十人,数十年前整个村子都种菜,后来皆以培栽香菇为生。
自吴三公发明砍花法,大晋的香菇便有两种栽法,一是春播夏出,二是秋播冬春出。
菇皮寨的香菇惯来用的是后一种栽法,这样一来,村里头的劳力夏日时间便空了出来。往年,这些闲下来的青壮年们,多半不是去赣州城里寻个兼职,便是去其他种赣橙的村子里应募,做个短雇。
今岁也是一般。
菇皮寨又有一个别名,唤作张家村,因得村民们皆是一个姓,一个族的。
自古越是同宗同族,越是人少,便越容易齐心。菇皮寨里头做事一惯同进同退,原本种菜的时候,就一起种菜,后来村中一人去庆元县龙岩村学了砍花法回来,教给同村之人,便一起改栽香菇起来。
然而砍花法毕竟不仅菇皮寨一个村子会,随着香菇价钱居高不下,引得许多外来商人前来采买,也越来越多的人看出了其中有利可图,纷纷去学了回来,个个砍花栽菇。
香菇想要栽得好,并不容易,砍花法要学起来,也极讲究手法天赋,可要栽出来,却并不难。栽的人越多,香菇的价钱也就越低,菇皮寨刚开始栽香菇的时候,简直是供不应求,好品相的,能卖到二百贯一担,便是一般品相的,也能得个七八十贯。
然而这三四年间,香菇价格大跌,已是跌到了好品相的三五十贯一担,一般品相的十几二十贯一担。
香菇是菇皮寨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年卖不好,还能安慰自己是行情不好,二年卖不好,心中免不了就要犯嘀咕,等到第三年,村里头人人都觉得不对劲起来。
今年已经是香菇价钱低的第四年,价格一如前几年,并没有往回涨不说,还又往下降了一二贯。为了补贴家用,村里的劳力们只得早早去寻活计来补贴家用。
这一日,张五七跌着一张脸走进了村,还没到家,便见隔壁的张阿富抱着个碗,里头装着稀粥并几丁酸豆角,蹲在外头吃晚饭。
张五七有点吃惊,同对方打了个招呼,问道:“你不是在会昌县里头做短雇?怎的今日回来了?”
张阿富三口两口把粥喝完,将碗撂到了一边,这才抹着嘴巴,回道:“别提了,北边抚州来了一堆子的流民,听说是闹了蝗灾,又旱了大半年了,一窝蜂往江东那边跑,走到这一处,个个瘦得跟骨头似的,身上穷得精打光,路过会昌,抢着去做工,也不要工钱,只要吃个饱饭。”
他说到此处,似是喉咙里头有些痒,便停了停,先是咳了两声,往地上吐一口痰,又把那痰踩了踩,才继续道:“原本说得好好的,说要做到过了重阳,如今这还差着好几个月,那主家就变了卦,招了七八个流民在家里头帮着打理橙子树,哪里还有我站的地方!”
张阿富说完,唉声叹气了一会,这才回过神来似的,问道:“你不是在赣州城里头做事,怎的也回来了?”
他猛地醒过神来,恍然道:“怕不是流民也在城里头跟咱们本地人抢饭碗罢?”
张五七摇了摇头,道:“赣州城里头倒是还好,进出都有数,州中管得死紧,听说能干得动活的都被叫去挖沟渠了,其余尽在城外住着——你去瞧瞧,那营地怕不有十来顷,来个三四万人都能住得下。”
张阿富这便不明白了,问道:“那你不做你的活,跑回来作甚?”
张五七一愣,也问道:“你爹没同你说?不是舅公让离得近的都回来?”
张五七口中的舅公,便是菇皮寨里头顶有声望的族老,当年便是他从庆元县学了砍花法回来,教给了村中诸人,才让大家能趁势多赚了点钱米,不至于每日靠着种菜,仅仅图个温饱。
张阿富摇了摇头,正要说话,便见不远处自家老爹走了过来,一面走,一面冲着自己招呼,口中喊道:“老三,不是让大丫回来喊你,怎的半日不过去,阿舅在点人头了!”又看到张五七站在一旁,跟着招呼道,“五七回来了?赶紧的,把东西放了就去晒坪,阿舅有事情要跟大家商量。”
张五七连忙喊了人,又应了一声,匆匆回家把东西丢下,就跟着张阿富父子一同去了村西晒坪处。
这里原是村里头用来晒稻谷的,如今秋粮未出,往常都是空荡荡的,此时却已经人头攒动,隔得老远,张五七便听到嗡嗡嗡的人声此起彼伏。
一个须发白黑相夹的老者站在高处,大声点着人名。
菇皮寨不过二十来户人家,很快就点齐了,各家都有了能主事的人过来。
张五七便听得舅公在上头道:“今天叫你们来,是说个事。”
“香菇这两年都卖不上价钱,大家也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指望以后这东西能涨上去,也没啥可能,我家二郎四处去问过了,如今便是赣县、岳城,都处处有栽香菇的。”
“若是不想将来打饥荒,咱们便要想着谋点其他出路。”
舅公才说到这,下头便有人喊道:“舅老爷,除了砍花栽香菇,咱们也不会别的啊!”
舅公比了个手势,不一会,一个瘦高个的中年人便手中捧着几丛树枝走了过来,那树枝足有大半人高,枝干的叶子处,还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一时也看不出里头有什么玄机。
张五七认出那是舅公家行二的儿子,人人都唤他二郎。
舅公叫道:“二郎上来说话。”
果然那张二郎便跟着站在了舅公身旁,先同场中各人叔叔婶婶阿伯阿舅地打了个招呼,这才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上回咱们隔壁村卖了两个山头给赣州城里头的人?”
张阿富捅了捅张五七的背,道:“他二郎不是就在那山头里面做短雇吗?”
张五七想了想,果然忆起有这回事,那买山头的人据说在赣州城里有些根基,出得价钱挺高的,还来过村里找人,说是要养虫,想请人去照看。
距离赣州城约莫十里地,有一处村落,名唤菇皮寨,村民不过几十人,数十年前整个村子都种菜,后来皆以培栽香菇为生。
自吴三公发明砍花法,大晋的香菇便有两种栽法,一是春播夏出,二是秋播冬春出。
菇皮寨的香菇惯来用的是后一种栽法,这样一来,村里头的劳力夏日时间便空了出来。往年,这些闲下来的青壮年们,多半不是去赣州城里寻个兼职,便是去其他种赣橙的村子里应募,做个短雇。
今岁也是一般。
菇皮寨又有一个别名,唤作张家村,因得村民们皆是一个姓,一个族的。
自古越是同宗同族,越是人少,便越容易齐心。菇皮寨里头做事一惯同进同退,原本种菜的时候,就一起种菜,后来村中一人去庆元县龙岩村学了砍花法回来,教给同村之人,便一起改栽香菇起来。
然而砍花法毕竟不仅菇皮寨一个村子会,随着香菇价钱居高不下,引得许多外来商人前来采买,也越来越多的人看出了其中有利可图,纷纷去学了回来,个个砍花栽菇。
香菇想要栽得好,并不容易,砍花法要学起来,也极讲究手法天赋,可要栽出来,却并不难。栽的人越多,香菇的价钱也就越低,菇皮寨刚开始栽香菇的时候,简直是供不应求,好品相的,能卖到二百贯一担,便是一般品相的,也能得个七八十贯。
然而这三四年间,香菇价格大跌,已是跌到了好品相的三五十贯一担,一般品相的十几二十贯一担。
香菇是菇皮寨的主要收入来源,一年卖不好,还能安慰自己是行情不好,二年卖不好,心中免不了就要犯嘀咕,等到第三年,村里头人人都觉得不对劲起来。
今年已经是香菇价钱低的第四年,价格一如前几年,并没有往回涨不说,还又往下降了一二贯。为了补贴家用,村里的劳力们只得早早去寻活计来补贴家用。
这一日,张五七跌着一张脸走进了村,还没到家,便见隔壁的张阿富抱着个碗,里头装着稀粥并几丁酸豆角,蹲在外头吃晚饭。
张五七有点吃惊,同对方打了个招呼,问道:“你不是在会昌县里头做短雇?怎的今日回来了?”
张阿富三口两口把粥喝完,将碗撂到了一边,这才抹着嘴巴,回道:“别提了,北边抚州来了一堆子的流民,听说是闹了蝗灾,又旱了大半年了,一窝蜂往江东那边跑,走到这一处,个个瘦得跟骨头似的,身上穷得精打光,路过会昌,抢着去做工,也不要工钱,只要吃个饱饭。”
他说到此处,似是喉咙里头有些痒,便停了停,先是咳了两声,往地上吐一口痰,又把那痰踩了踩,才继续道:“原本说得好好的,说要做到过了重阳,如今这还差着好几个月,那主家就变了卦,招了七八个流民在家里头帮着打理橙子树,哪里还有我站的地方!”
张阿富说完,唉声叹气了一会,这才回过神来似的,问道:“你不是在赣州城里头做事,怎的也回来了?”
他猛地醒过神来,恍然道:“怕不是流民也在城里头跟咱们本地人抢饭碗罢?”
张五七摇了摇头,道:“赣州城里头倒是还好,进出都有数,州中管得死紧,听说能干得动活的都被叫去挖沟渠了,其余尽在城外住着——你去瞧瞧,那营地怕不有十来顷,来个三四万人都能住得下。”
张阿富这便不明白了,问道:“那你不做你的活,跑回来作甚?”
张五七一愣,也问道:“你爹没同你说?不是舅公让离得近的都回来?”
张五七口中的舅公,便是菇皮寨里头顶有声望的族老,当年便是他从庆元县学了砍花法回来,教给了村中诸人,才让大家能趁势多赚了点钱米,不至于每日靠着种菜,仅仅图个温饱。
张阿富摇了摇头,正要说话,便见不远处自家老爹走了过来,一面走,一面冲着自己招呼,口中喊道:“老三,不是让大丫回来喊你,怎的半日不过去,阿舅在点人头了!”又看到张五七站在一旁,跟着招呼道,“五七回来了?赶紧的,把东西放了就去晒坪,阿舅有事情要跟大家商量。”
张五七连忙喊了人,又应了一声,匆匆回家把东西丢下,就跟着张阿富父子一同去了村西晒坪处。
这里原是村里头用来晒稻谷的,如今秋粮未出,往常都是空荡荡的,此时却已经人头攒动,隔得老远,张五七便听到嗡嗡嗡的人声此起彼伏。
一个须发白黑相夹的老者站在高处,大声点着人名。
菇皮寨不过二十来户人家,很快就点齐了,各家都有了能主事的人过来。
张五七便听得舅公在上头道:“今天叫你们来,是说个事。”
“香菇这两年都卖不上价钱,大家也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指望以后这东西能涨上去,也没啥可能,我家二郎四处去问过了,如今便是赣县、岳城,都处处有栽香菇的。”
“若是不想将来打饥荒,咱们便要想着谋点其他出路。”
舅公才说到这,下头便有人喊道:“舅老爷,除了砍花栽香菇,咱们也不会别的啊!”
舅公比了个手势,不一会,一个瘦高个的中年人便手中捧着几丛树枝走了过来,那树枝足有大半人高,枝干的叶子处,还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一时也看不出里头有什么玄机。
张五七认出那是舅公家行二的儿子,人人都唤他二郎。
舅公叫道:“二郎上来说话。”
果然那张二郎便跟着站在了舅公身旁,先同场中各人叔叔婶婶阿伯阿舅地打了个招呼,这才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上回咱们隔壁村卖了两个山头给赣州城里头的人?”
张阿富捅了捅张五七的背,道:“他二郎不是就在那山头里面做短雇吗?”
张五七想了想,果然忆起有这回事,那买山头的人据说在赣州城里有些根基,出得价钱挺高的,还来过村里找人,说是要养虫,想请人去照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