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点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要说起对东京城的熟悉程度,兰若心这个地头蛇,恐怕不是杨怀仁这个外来者能够比拟的。
虽说在东京城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光,可杨怀仁除了随园附近的街道之外,其他的就不太熟了。
也许那些城内的主要街道他也知道大致的位置和方向,不至于一个人走失了,但要论起一些窄街曲巷,他就不熟悉了。
既然是偷偷进城,杨怀仁也不急于先行回到随园,而是直接寻找那些经验丰富的建筑工匠的工头们。
杨怀仁这样的装扮,要是在街上健步如飞,自是有些怪异,于是兰若心先跟他走进了一家茶馆,让他在此稍事等候,由兰若心先行去城北的端王府一趟,打听一下那些工匠的消息。
杨怀仁觉得这主意不错,妹子愿意跑腿,那他也乐得躲在茶馆里清闲一会儿。
这是一间座落在热闹的西市上的小茶馆,名字倒是清雅,叫做绿茗小肆。店面面积虽然不大,却是分了两层,店内的装饰也是上下楼有所不同。
一楼是些散座,每张方桌上都摆着一个大茶壶,一叠粗瓷的茶碗垒在茶壶旁边,却不见有小二哥招呼客人。
大茶壶里看来应该不是下的什么稀罕的茶叶,茶馆门前过路的人,如果走累了,便走进来随便一坐,自己动手倒上一两碗茶,咕咚咕咚喝下去,喝饱了便随意丢下一文钱,接着走出去继续赶路或者忙碌自己的生意。
而二楼则是另一番光景,首先不论桌椅板凳还是茶壶茶碗,比起一楼来,都精致讲究了许多。
尽管不是单间,供客人喝茶的每一张茶桌,却都摆放的稀疏宽敞了许多,茶桌与茶桌之间,都有一道折叠的木雕的屏风分隔,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幽静的空间。
这样的差别化经营,杨怀仁并不是觉得多么出奇,反而觉得茶馆的老板把店开在喧闹的西市之上,这么才真正把茶水生意做到了雅俗共赏。
楼上客人其实并不多,零星的几个衣着光鲜的富贵人模样的老头,舒服地倚坐在椅子上,悠闲的品着茶盏中的茶水。
杨怀仁选了一个临街靠窗的空桌子坐了下来,小二非常有眼色的走了过来。
“老先生,要喝点什么茶?”
说着随手递过来一片木牍,木牍上雕刻着茶馆里提供的上等的茶叶名称,或许是为了方便客人们分类,在不同茶叶名称的刻痕里,又填入了不同颜色的漆料,显得格外生动。
杨怀仁以前也不怎么喝茶,来到大宋之后,才渐渐喜欢上喝茶,特别是劳碌之后,一碗清凉的茶水,又解渴又解乏。
只不过他在家的时候,买茶煮茶的事情,都是莲儿吩咐丫鬟们在做,家中的茶水好喝,他却不太清楚到底是喝了什么样的茶叶。
看着许多陌生的茶叶的名字,他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笑呵呵的向小二问道,“小二哥,小老儿平日里在家喝茶也不曾讲究这茶的名称,今日乍一来到贵店,倒是露了怯了。
不如你随便选两样贵店里新上货的品种,冲上两壶便是了。”
小二听了有点挠头,这家店在西市上也是开了几十年了,他在这里干小二哥的营生,也有七八年的工夫。
店里的熟客,他自然是知道他们的喜好,经常都是不用客人们发话,见到客人上楼,便可以对着楼下煮茶的伙计吆喝上一声,要煮一壶什么样的茶。
这么做恰也迎合了老客们的心意,自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即便有些新客走上了二楼,把精致的茶牌给客人,客人也自会说出名称点上一两壶的茶水品尝。
倒是像面前这位老先生有些奇怪。看他的穿着打扮,要么是个教书的先生,要么是个老学究,这样的读书人对于茶叶的了解,自然是精熟于胸的。
可偏偏这位穿着这么斯文的老先生,似乎对茶叶一无所知似的,看过了茶牌,连那些大宋比较有名的茶叶都不认得一般,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不过能走上这二楼的客人,在小二哥的心里,都应该是不差钱的主,或许这位老先生是乡下来的呢,第一次进城,难免不太了解这些上好的茶叶罢了。
“老先生,咱家店里的茶,都是新茶。”
小二哥说着指了木牍上的一个名字介绍道,“比如这越州兰亭花坞,就是前几日才从江南运到京城的。”
兰亭花坞茶,杨怀仁自是知道名字的,心想原来北宋时就已经是名茶了,于是随着小二的介绍,微微点了点头。
只是他对小二说的“都是新茶”的说法应该还是不太认同的。如今才是五月里,大多数茶才刚刚采摘,东京城里又哪里来的今年的新茶?
虽然有些绿茶的种类,是在清明前后就采摘的,不过这个时节采摘的嫩茶,清气是有了,却是少了许多香气,味道中略显青涩而且不耐冲泡。
不过他转念一想,当时这种交通运输的条件下,或许去年的茶叶,在今年喝,通俗的认知中,也就算是新茶的,所以小二哥这种说法,也不算欺瞒了他。
见杨怀仁只是点头没有作声,小二哥又介绍了另外一种茶,“要说最新的茶嘛,要属这荔浦修仁了,这可是今年刚下来的新茶。
桂州那边茶叶下的早,咱们这边还没开春呢,那边就可以采茶了。”
实际上,荔浦和修仁,是两个地名,都在桂州辖内。两地都产出一种比较特色的茶叶,运到北方来,人们便以两个产地来给它命名。
杨怀仁听了修仁茶的名字,似乎很感兴趣。他名字有个怀仁,这茶叶叫做修仁茶,大家都是仁义的代表,那不如就点上两壶尝尝味道。
小二见这个老先生光是尝尝味道就点了两壶每壶卖价五十文的茶水,忙恭敬的收回了木牍,笑滋滋地噔噔噔跑下了楼去。
忽然从楼梯上传来一个老汉的笑骂声,“你这小厮,看把你乐得,捡了银子还是怎么了?”
要说起对东京城的熟悉程度,兰若心这个地头蛇,恐怕不是杨怀仁这个外来者能够比拟的。
虽说在东京城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时光,可杨怀仁除了随园附近的街道之外,其他的就不太熟了。
也许那些城内的主要街道他也知道大致的位置和方向,不至于一个人走失了,但要论起一些窄街曲巷,他就不熟悉了。
既然是偷偷进城,杨怀仁也不急于先行回到随园,而是直接寻找那些经验丰富的建筑工匠的工头们。
杨怀仁这样的装扮,要是在街上健步如飞,自是有些怪异,于是兰若心先跟他走进了一家茶馆,让他在此稍事等候,由兰若心先行去城北的端王府一趟,打听一下那些工匠的消息。
杨怀仁觉得这主意不错,妹子愿意跑腿,那他也乐得躲在茶馆里清闲一会儿。
这是一间座落在热闹的西市上的小茶馆,名字倒是清雅,叫做绿茗小肆。店面面积虽然不大,却是分了两层,店内的装饰也是上下楼有所不同。
一楼是些散座,每张方桌上都摆着一个大茶壶,一叠粗瓷的茶碗垒在茶壶旁边,却不见有小二哥招呼客人。
大茶壶里看来应该不是下的什么稀罕的茶叶,茶馆门前过路的人,如果走累了,便走进来随便一坐,自己动手倒上一两碗茶,咕咚咕咚喝下去,喝饱了便随意丢下一文钱,接着走出去继续赶路或者忙碌自己的生意。
而二楼则是另一番光景,首先不论桌椅板凳还是茶壶茶碗,比起一楼来,都精致讲究了许多。
尽管不是单间,供客人喝茶的每一张茶桌,却都摆放的稀疏宽敞了许多,茶桌与茶桌之间,都有一道折叠的木雕的屏风分隔,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幽静的空间。
这样的差别化经营,杨怀仁并不是觉得多么出奇,反而觉得茶馆的老板把店开在喧闹的西市之上,这么才真正把茶水生意做到了雅俗共赏。
楼上客人其实并不多,零星的几个衣着光鲜的富贵人模样的老头,舒服地倚坐在椅子上,悠闲的品着茶盏中的茶水。
杨怀仁选了一个临街靠窗的空桌子坐了下来,小二非常有眼色的走了过来。
“老先生,要喝点什么茶?”
说着随手递过来一片木牍,木牍上雕刻着茶馆里提供的上等的茶叶名称,或许是为了方便客人们分类,在不同茶叶名称的刻痕里,又填入了不同颜色的漆料,显得格外生动。
杨怀仁以前也不怎么喝茶,来到大宋之后,才渐渐喜欢上喝茶,特别是劳碌之后,一碗清凉的茶水,又解渴又解乏。
只不过他在家的时候,买茶煮茶的事情,都是莲儿吩咐丫鬟们在做,家中的茶水好喝,他却不太清楚到底是喝了什么样的茶叶。
看着许多陌生的茶叶的名字,他稍稍犹豫了一下,便笑呵呵的向小二问道,“小二哥,小老儿平日里在家喝茶也不曾讲究这茶的名称,今日乍一来到贵店,倒是露了怯了。
不如你随便选两样贵店里新上货的品种,冲上两壶便是了。”
小二听了有点挠头,这家店在西市上也是开了几十年了,他在这里干小二哥的营生,也有七八年的工夫。
店里的熟客,他自然是知道他们的喜好,经常都是不用客人们发话,见到客人上楼,便可以对着楼下煮茶的伙计吆喝上一声,要煮一壶什么样的茶。
这么做恰也迎合了老客们的心意,自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即便有些新客走上了二楼,把精致的茶牌给客人,客人也自会说出名称点上一两壶的茶水品尝。
倒是像面前这位老先生有些奇怪。看他的穿着打扮,要么是个教书的先生,要么是个老学究,这样的读书人对于茶叶的了解,自然是精熟于胸的。
可偏偏这位穿着这么斯文的老先生,似乎对茶叶一无所知似的,看过了茶牌,连那些大宋比较有名的茶叶都不认得一般,真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不过能走上这二楼的客人,在小二哥的心里,都应该是不差钱的主,或许这位老先生是乡下来的呢,第一次进城,难免不太了解这些上好的茶叶罢了。
“老先生,咱家店里的茶,都是新茶。”
小二哥说着指了木牍上的一个名字介绍道,“比如这越州兰亭花坞,就是前几日才从江南运到京城的。”
兰亭花坞茶,杨怀仁自是知道名字的,心想原来北宋时就已经是名茶了,于是随着小二的介绍,微微点了点头。
只是他对小二说的“都是新茶”的说法应该还是不太认同的。如今才是五月里,大多数茶才刚刚采摘,东京城里又哪里来的今年的新茶?
虽然有些绿茶的种类,是在清明前后就采摘的,不过这个时节采摘的嫩茶,清气是有了,却是少了许多香气,味道中略显青涩而且不耐冲泡。
不过他转念一想,当时这种交通运输的条件下,或许去年的茶叶,在今年喝,通俗的认知中,也就算是新茶的,所以小二哥这种说法,也不算欺瞒了他。
见杨怀仁只是点头没有作声,小二哥又介绍了另外一种茶,“要说最新的茶嘛,要属这荔浦修仁了,这可是今年刚下来的新茶。
桂州那边茶叶下的早,咱们这边还没开春呢,那边就可以采茶了。”
实际上,荔浦和修仁,是两个地名,都在桂州辖内。两地都产出一种比较特色的茶叶,运到北方来,人们便以两个产地来给它命名。
杨怀仁听了修仁茶的名字,似乎很感兴趣。他名字有个怀仁,这茶叶叫做修仁茶,大家都是仁义的代表,那不如就点上两壶尝尝味道。
小二见这个老先生光是尝尝味道就点了两壶每壶卖价五十文的茶水,忙恭敬的收回了木牍,笑滋滋地噔噔噔跑下了楼去。
忽然从楼梯上传来一个老汉的笑骂声,“你这小厮,看把你乐得,捡了银子还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