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5 悲凉的评价: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0145 悲凉的评价: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
小雨本色扮演妹妹和哥哥并负责旁白,王亮则担任起了爸爸的角色。
“爸爸。”哥哥摇着爸爸的腿,对他道:“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哥哥:“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疆省工作,妈妈也在疆省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疆省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疆省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疆省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ps:小学的时候的一篇课文,现在读起来感慨万分,心中五味杂陈。)
——
在王亮的配合之下,小雨出色地完成了朗读。
评论区很是安静,网友们还沉浸在火车上,还沉浸在父亲同女儿和儿子的对话当中。
《白杨》这篇课文非常简单,写的是在通往疆省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树展开讨论的事。
借着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由树及人,从孩子们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
继而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文中并没有直接歌颂那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直。
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难,茁壮成长。
父亲心目中的白杨──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描写非常传神。
王亮和小雨配合,把父子三人的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
课文在人物心理上没有太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通过人物的神态变化来表现感情的波澜。
这些浅显直白的东西,不需要王亮去讲,网友们能够自己领悟得到。
这只是一篇不起眼的小学课文,但意味悠长而又深远。
沉寂片刻之后的评论区炸了。
“刚开始还好好的呢,越往下听心里越不得劲,不知道为啥,有种感怀伤悲的调调。”
“我马不停蹄地翻箱底找出了小学的课本,找到了这篇课文,上面有我写得扭扭捏捏的一行字:我长大了要做一颗白杨树,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眼泪哗的一下子就流了下来,现在的我活成了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样子。”
“是啊,小学的时候我也学过这篇课文。五十年代的故事,大批内地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谁还记得当年的那些内地青年们?”
“我还想着当年的几条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那是时代号召,全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随着话题的展开,网友们的讨论变得更加热烈。
“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的一场浩浩荡荡的战略转移,造就了近十七年时间的大移民。数以千万计的热血男女,怀着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从京城、沪市、沈市、海城等工业重镇到穷乡僻壤,像蒲公英般在深山里扎下了根。”
“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老迈的身躯已经放弃了对故乡的眷恋,而标志着他们壮举的子女们,却承受着来自三线建设战略调整的重负,还有历史对他们的遗忘。”
“就问一句,谁还记得当年的三线人?!”
“我记得,和传统意义上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同,三线移民遵从“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倡导了一种好人好马进山来的精神,从东部沿海及北部工业城市,调动大批人力、物力往西部偏僻深山里转移。除了在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外,十七年的时间里拉来的两千多亿元的投资,也使三线建设带动了地方经济甚至是城市建设。”
“可惜啊,大批曾经的三线企业已经搬迁,亦或是合并、破产、重组、转让、倒闭,都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啊!”
“三线人老泪纵横!”
“三线人的后代路过,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谢谢老首长和小甜心朗诵的这篇课文,听完心里非常暖。还能有人记得我们,真好!”
王亮长叹了一口气,朗诵《白杨》,意在于此。
王亮:“三线建设不仅仅是新中国处在各强大敌对势力包围下的一场伟大的成功的自我救赎,在客观上,也算是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
0145 悲凉的评价: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
小雨本色扮演妹妹和哥哥并负责旁白,王亮则担任起了爸爸的角色。
“爸爸。”哥哥摇着爸爸的腿,对他道:“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哥哥:“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疆省工作,妈妈也在疆省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疆省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他们只知道疆省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
在通向疆省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ps:小学的时候的一篇课文,现在读起来感慨万分,心中五味杂陈。)
——
在王亮的配合之下,小雨出色地完成了朗读。
评论区很是安静,网友们还沉浸在火车上,还沉浸在父亲同女儿和儿子的对话当中。
《白杨》这篇课文非常简单,写的是在通往疆省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树展开讨论的事。
借着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
由树及人,从孩子们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
继而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
文中并没有直接歌颂那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
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直。
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难,茁壮成长。
父亲心目中的白杨──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描写非常传神。
王亮和小雨配合,把父子三人的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
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
课文在人物心理上没有太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通过人物的神态变化来表现感情的波澜。
这些浅显直白的东西,不需要王亮去讲,网友们能够自己领悟得到。
这只是一篇不起眼的小学课文,但意味悠长而又深远。
沉寂片刻之后的评论区炸了。
“刚开始还好好的呢,越往下听心里越不得劲,不知道为啥,有种感怀伤悲的调调。”
“我马不停蹄地翻箱底找出了小学的课本,找到了这篇课文,上面有我写得扭扭捏捏的一行字:我长大了要做一颗白杨树,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眼泪哗的一下子就流了下来,现在的我活成了自己不愿意看到的样子。”
“是啊,小学的时候我也学过这篇课文。五十年代的故事,大批内地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奔赴新疆,开发大西北,艰苦创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谁还记得当年的那些内地青年们?”
“我还想着当年的几条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那是时代号召,全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随着话题的展开,网友们的讨论变得更加热烈。
“从一九六四年开始的一场浩浩荡荡的战略转移,造就了近十七年时间的大移民。数以千万计的热血男女,怀着为中国国防军工事业奉献青春与生命的热情,从京城、沪市、沈市、海城等工业重镇到穷乡僻壤,像蒲公英般在深山里扎下了根。”
“四十多年过去了,他们老迈的身躯已经放弃了对故乡的眷恋,而标志着他们壮举的子女们,却承受着来自三线建设战略调整的重负,还有历史对他们的遗忘。”
“就问一句,谁还记得当年的三线人?!”
“我记得,和传统意义上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同,三线移民遵从“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倡导了一种好人好马进山来的精神,从东部沿海及北部工业城市,调动大批人力、物力往西部偏僻深山里转移。除了在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外,十七年的时间里拉来的两千多亿元的投资,也使三线建设带动了地方经济甚至是城市建设。”
“可惜啊,大批曾经的三线企业已经搬迁,亦或是合并、破产、重组、转让、倒闭,都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啊!”
“三线人老泪纵横!”
“三线人的后代路过,谢谢大家还记得我们,谢谢老首长和小甜心朗诵的这篇课文,听完心里非常暖。还能有人记得我们,真好!”
王亮长叹了一口气,朗诵《白杨》,意在于此。
王亮:“三线建设不仅仅是新中国处在各强大敌对势力包围下的一场伟大的成功的自我救赎,在客观上,也算是新中国第一次对西部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