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隐忧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快看报纸,今天特刊,快看!”
三里河附近,一个年轻人拿着报纸,飞奔,狂呼,满脸惊喜。
“蒙古投降了!”
“就是伪元,他们投降了!”
“我大明又增加了万里疆土,吾皇威武!”
“吾皇威武,大明威武!”
城南的皇家政院,军院沸腾了,无数人生员在狂呼,哪怕是博士教授都忍不住了,还有一些人跑去升国旗,在国旗下高声大唱。
蒙元一直是大明的一根刺,这根刺在土木堡之变就从未被拔除,而且越扎越深,现在,彻底拔除了!
哪怕是普通百姓都知道英宗年间的那场保卫战,这是一场将大明以往荣耀彻底打没了一场屈辱之战!
“吾皇万岁!”
东南西北四方,如海啸般沸腾,响天彻地,呼啸如飓风,席卷整座京城。
礼部,一群郎中,员外郎,侍郎走入尚书沈珣的班房中,每一个都神色激动,难以自抑。
“大人,我等想着给皇上……上奏,今年前往泰山封禅,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右侍郎姚啟郅上前,目光热切的说道。
泰山封禅,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历朝历代的皇帝前往封禅,只有两件事,一个是‘请罪’,另一个就是‘邀功’。
当今皇帝陛下的武功已经远超太祖太宗,自然不会是去‘请罪’,在这个时候,自然是奉天许愿,向天地邀功!
沈珣正在审阅‘景正大典’,抬头看着一群人挤进来,环视一圈,平静的道:“你们都是这个想法?”
左侍郎贺知舟抬起手,道“大人,我大明天灾连绵十多年,百姓士气低迷,正可利用此机会振奋人心,提升士气,实属一举多得……”
“是啊大人,皇上登基以来,还不曾正式的祭祀天地,礼法有缺,现在正好弥补。”
“大人,下官认为甚是。皇上不喜名利,但有些事不得不为,此事,还需皇上勉为其难……”
“孙阁老等不日将回京,不若我等乘机联名上奏,请皇上前往泰山封禅,也要祈上天垂帘我大明百姓,恩将雨露……”
沈珣神色不动,心里腹诽。你们从哪里看出当今皇帝陛下不好名利了?你们是真听不到外面那些流言吗?还什么勉为其难?
虽然心里腹诽,但沈珣没有开口,因为他很清楚,乾清宫的皇帝陛下比他们站的高远,手段也更高明,不会像这些人预想的,这么就迫不及待的去泰山封禅。
太露痕迹,太过拘泥于形式!
等这群人激动之情平静了,沈珣道:“嗯,你们联名吧,这件事,不能是我礼部的事情,我待会儿还要去工部走一趟。”
众人一愣,旋即醒悟过来,沈珣是尚书,自然是要与六部尚书一起联名。
“是,我等明白了。”姚啟郅等人抬起手,都是心照不宣的笑容。
沈珣看着这群人离开了,摇了摇头,有些无语。
随着‘新政’得到认可的人越来越多,朝野上下的情势变化虽然无声却也很快,不知道多少人上赶着拍朝廷,拍皇帝的马屁。
沈珣手边已经有一堆奏本了,都是在野的大家,名儒以及一些曾今的官员给他上的奏本,全是给皇帝歌功颂德,赞颂皇帝的英明睿智,武功盖世……这些溢美之词,让他看的都有些尴尬。
沈珣将这些奏本放到一边,他相信,不止他这里,六部尚书,内阁等估计收到的更多,然后就是最多的司礼监了。
内阁现在确实如沈珣所料,靖王拿着十几道奏本,出了班房,走到孙传庭班房,苦笑道:“白谷,你猜我收到的都是谁的奏本?”
孙传庭放下笔,抱起一堆放桌上,道:“万历年间的三个阁老,天启年间的四个尚书,咱们比比?”
靖王笑了声,道:“我的也不差,宗室十六位王爷的联名奏本,十三位公侯的联名奏本,还有皇后娘娘的大伯父,李娘娘的族叔……”
孙传庭眉头跳了跳,这还真比他厉害。
汪乔年出现在靖王身后,道:“白谷,王爷,大理寺除我之外,所有四品以上官员的联名,上奏请求皇上厉行‘新政’,推动大理寺改革完善……”
孙传庭微怔了下,点头道:“还是你们大理寺高明。”
汪乔年苦笑摇头,现在朝廷各部门都被这些大同小异的奏本淹没,让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靖王微笑着,道“没什么在意的,皇上那边肯定早就知道了,待会儿咱们挑几个比较好的,送去司礼监,刘公公,曹公公自然清楚怎么做。”
孙传庭赞同,道:“这些事情先放着,皇上想必也不会去泰山封禅,眼下还是今年的夏粮之事。”
说到这里,靖王与汪乔年都神色微沉,今年是‘新政’落实的第一年,‘官绅一体纳粮’,这件事在地方已经引起乱子,随着夏收逼近,将会越来越大。
汪乔年道:“我已经收到上百封书信,都是各地大理寺主事的,他们言称一些地主巧用手段,开始避税。有的佃户状告地主欠粮,有的府县以历年欠粮为借口,有的甚至还放火烧毁农田……这还是江南富庶之地,在陕川等府县,地方上要么以青壮不足为由,请求减免,有的就是勾结盗匪,抢掠一空,以此要求朝廷赈灾……当真是花样百出,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都是各种理由告到大理寺,在打官司,拖延塞着,所以被收集起来,集体上报的。
靖王神色凝重,道:“督政院那边也是,各地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奏本,书信,都是言称今年天灾严重,粮谷减产严重,希望朝廷暂时不要征税。我派出了一些官员去查看,上报上来,都是千里干涸,百里无一苗,甚至还有不惜提前收割,欺瞒督查……”
这些孙传庭自然也收到了汇报,面色沉着,道:“皇上登基以来,减免粮税的府县高达数百,朝廷的国库早就见底,这些人丝毫不体谅上心,为了蝇头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真当朝廷是摆设不成!”
这个时候,毕自严从靖王,汪乔年身后走出,道:“各地巡抚的奏本怎么说?”
孙传庭等人见毕自严来了,都转向他,孙传庭道:“江.苏,浙.江,湖广等地的奏本早就上来了,他们还是有些有心无力,对于府县控制力有所不逮。有几个参议还上奏,希望朝廷缓个两三年,等‘新政’推行到下面,对地方控制力大增,再完善赋税,到时候必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
这样的理由看似很对,何尝不是另一种的拖延塞着,几年后必然还会有新的借口!
毕自严脸色淡漠,道:“皇上之前与我言,准备在督政院之下组建执法队,专门用来应对抗税。先看看再说,如果有必要,就组建!”
明朝近年天灾连绵,地上长不出东西,百姓抗税的相当多,可以说,绝大部分民变都由此而来。但现在他们说的执法队,却不是,他是针对‘士绅’阶层的。
可以预见,这个机构在组成前后,都将引来狂风暴雨。
孙传庭自然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思索一番,道:“那就先看看,孙阁老已经带兵入关,‘军改’必然会迅速推进,若是有人闹出大动静,可以借此狠狠震慑一番!”
毕自严点头,旋即又道“税务总局那边你盯着,他们给了我一个清单,据说今年能有五万白银的收入,日后几年还会更多,你觉得真假几何?”
孙传庭知道毕自严不喜欢商人,除了对商人‘低买高卖,不劳而获’的厌恶,还有就是他认为东林党与这些商人关系千丝万缕,腐朽由此而来,深为恶痛,。
孙传庭稍做沉吟,道“这个是在国贸寺之外,以国贸寺历年的上缴的税银来看,多半是真的。”
国贸寺也就是惠通商行,现在受到了严厉的压制,已经‘行政化’,盈利能力被大大的缩减。
毕自严神色平静的点头,道:“国库在日渐减少,若是能有个补充,对商人有所规范也是好事,不过还是要看着,莫要让他们太过纵容。”
孙传庭会意,道:“现在外面沸沸扬扬,给皇上颂功,内阁是否要有所表示?”
毕自严果断摆手,道:“皇上不是好虚名的人,你将近来‘新政’的进度汇总一下,晚上我去乾清宫与皇上再谈谈。”
“快看报纸,今天特刊,快看!”
三里河附近,一个年轻人拿着报纸,飞奔,狂呼,满脸惊喜。
“蒙古投降了!”
“就是伪元,他们投降了!”
“我大明又增加了万里疆土,吾皇威武!”
“吾皇威武,大明威武!”
城南的皇家政院,军院沸腾了,无数人生员在狂呼,哪怕是博士教授都忍不住了,还有一些人跑去升国旗,在国旗下高声大唱。
蒙元一直是大明的一根刺,这根刺在土木堡之变就从未被拔除,而且越扎越深,现在,彻底拔除了!
哪怕是普通百姓都知道英宗年间的那场保卫战,这是一场将大明以往荣耀彻底打没了一场屈辱之战!
“吾皇万岁!”
东南西北四方,如海啸般沸腾,响天彻地,呼啸如飓风,席卷整座京城。
礼部,一群郎中,员外郎,侍郎走入尚书沈珣的班房中,每一个都神色激动,难以自抑。
“大人,我等想着给皇上……上奏,今年前往泰山封禅,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右侍郎姚啟郅上前,目光热切的说道。
泰山封禅,这不是一件小事情,历朝历代的皇帝前往封禅,只有两件事,一个是‘请罪’,另一个就是‘邀功’。
当今皇帝陛下的武功已经远超太祖太宗,自然不会是去‘请罪’,在这个时候,自然是奉天许愿,向天地邀功!
沈珣正在审阅‘景正大典’,抬头看着一群人挤进来,环视一圈,平静的道:“你们都是这个想法?”
左侍郎贺知舟抬起手,道“大人,我大明天灾连绵十多年,百姓士气低迷,正可利用此机会振奋人心,提升士气,实属一举多得……”
“是啊大人,皇上登基以来,还不曾正式的祭祀天地,礼法有缺,现在正好弥补。”
“大人,下官认为甚是。皇上不喜名利,但有些事不得不为,此事,还需皇上勉为其难……”
“孙阁老等不日将回京,不若我等乘机联名上奏,请皇上前往泰山封禅,也要祈上天垂帘我大明百姓,恩将雨露……”
沈珣神色不动,心里腹诽。你们从哪里看出当今皇帝陛下不好名利了?你们是真听不到外面那些流言吗?还什么勉为其难?
虽然心里腹诽,但沈珣没有开口,因为他很清楚,乾清宫的皇帝陛下比他们站的高远,手段也更高明,不会像这些人预想的,这么就迫不及待的去泰山封禅。
太露痕迹,太过拘泥于形式!
等这群人激动之情平静了,沈珣道:“嗯,你们联名吧,这件事,不能是我礼部的事情,我待会儿还要去工部走一趟。”
众人一愣,旋即醒悟过来,沈珣是尚书,自然是要与六部尚书一起联名。
“是,我等明白了。”姚啟郅等人抬起手,都是心照不宣的笑容。
沈珣看着这群人离开了,摇了摇头,有些无语。
随着‘新政’得到认可的人越来越多,朝野上下的情势变化虽然无声却也很快,不知道多少人上赶着拍朝廷,拍皇帝的马屁。
沈珣手边已经有一堆奏本了,都是在野的大家,名儒以及一些曾今的官员给他上的奏本,全是给皇帝歌功颂德,赞颂皇帝的英明睿智,武功盖世……这些溢美之词,让他看的都有些尴尬。
沈珣将这些奏本放到一边,他相信,不止他这里,六部尚书,内阁等估计收到的更多,然后就是最多的司礼监了。
内阁现在确实如沈珣所料,靖王拿着十几道奏本,出了班房,走到孙传庭班房,苦笑道:“白谷,你猜我收到的都是谁的奏本?”
孙传庭放下笔,抱起一堆放桌上,道:“万历年间的三个阁老,天启年间的四个尚书,咱们比比?”
靖王笑了声,道:“我的也不差,宗室十六位王爷的联名奏本,十三位公侯的联名奏本,还有皇后娘娘的大伯父,李娘娘的族叔……”
孙传庭眉头跳了跳,这还真比他厉害。
汪乔年出现在靖王身后,道:“白谷,王爷,大理寺除我之外,所有四品以上官员的联名,上奏请求皇上厉行‘新政’,推动大理寺改革完善……”
孙传庭微怔了下,点头道:“还是你们大理寺高明。”
汪乔年苦笑摇头,现在朝廷各部门都被这些大同小异的奏本淹没,让他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靖王微笑着,道“没什么在意的,皇上那边肯定早就知道了,待会儿咱们挑几个比较好的,送去司礼监,刘公公,曹公公自然清楚怎么做。”
孙传庭赞同,道:“这些事情先放着,皇上想必也不会去泰山封禅,眼下还是今年的夏粮之事。”
说到这里,靖王与汪乔年都神色微沉,今年是‘新政’落实的第一年,‘官绅一体纳粮’,这件事在地方已经引起乱子,随着夏收逼近,将会越来越大。
汪乔年道:“我已经收到上百封书信,都是各地大理寺主事的,他们言称一些地主巧用手段,开始避税。有的佃户状告地主欠粮,有的府县以历年欠粮为借口,有的甚至还放火烧毁农田……这还是江南富庶之地,在陕川等府县,地方上要么以青壮不足为由,请求减免,有的就是勾结盗匪,抢掠一空,以此要求朝廷赈灾……当真是花样百出,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都是各种理由告到大理寺,在打官司,拖延塞着,所以被收集起来,集体上报的。
靖王神色凝重,道:“督政院那边也是,各地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奏本,书信,都是言称今年天灾严重,粮谷减产严重,希望朝廷暂时不要征税。我派出了一些官员去查看,上报上来,都是千里干涸,百里无一苗,甚至还有不惜提前收割,欺瞒督查……”
这些孙传庭自然也收到了汇报,面色沉着,道:“皇上登基以来,减免粮税的府县高达数百,朝廷的国库早就见底,这些人丝毫不体谅上心,为了蝇头小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真当朝廷是摆设不成!”
这个时候,毕自严从靖王,汪乔年身后走出,道:“各地巡抚的奏本怎么说?”
孙传庭等人见毕自严来了,都转向他,孙传庭道:“江.苏,浙.江,湖广等地的奏本早就上来了,他们还是有些有心无力,对于府县控制力有所不逮。有几个参议还上奏,希望朝廷缓个两三年,等‘新政’推行到下面,对地方控制力大增,再完善赋税,到时候必然水到渠成,轻而易举……”
这样的理由看似很对,何尝不是另一种的拖延塞着,几年后必然还会有新的借口!
毕自严脸色淡漠,道:“皇上之前与我言,准备在督政院之下组建执法队,专门用来应对抗税。先看看再说,如果有必要,就组建!”
明朝近年天灾连绵,地上长不出东西,百姓抗税的相当多,可以说,绝大部分民变都由此而来。但现在他们说的执法队,却不是,他是针对‘士绅’阶层的。
可以预见,这个机构在组成前后,都将引来狂风暴雨。
孙传庭自然意识到其中的危险性,思索一番,道:“那就先看看,孙阁老已经带兵入关,‘军改’必然会迅速推进,若是有人闹出大动静,可以借此狠狠震慑一番!”
毕自严点头,旋即又道“税务总局那边你盯着,他们给了我一个清单,据说今年能有五万白银的收入,日后几年还会更多,你觉得真假几何?”
孙传庭知道毕自严不喜欢商人,除了对商人‘低买高卖,不劳而获’的厌恶,还有就是他认为东林党与这些商人关系千丝万缕,腐朽由此而来,深为恶痛,。
孙传庭稍做沉吟,道“这个是在国贸寺之外,以国贸寺历年的上缴的税银来看,多半是真的。”
国贸寺也就是惠通商行,现在受到了严厉的压制,已经‘行政化’,盈利能力被大大的缩减。
毕自严神色平静的点头,道:“国库在日渐减少,若是能有个补充,对商人有所规范也是好事,不过还是要看着,莫要让他们太过纵容。”
孙传庭会意,道:“现在外面沸沸扬扬,给皇上颂功,内阁是否要有所表示?”
毕自严果断摆手,道:“皇上不是好虚名的人,你将近来‘新政’的进度汇总一下,晚上我去乾清宫与皇上再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