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姓陆不姓赵!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http://www.klxsw.org/book/1/ 御少新宠女人要听话唐锦衣御戌赵佶很愤怒,收到童贯快马加鞭送到东京的奏折后,说真的他是先吐出一口气的。至少这陆贼是胸无远谋,目光短浅,只看到了齐鲁一隅之地,而没有看到整个中原万里江山。当然,赵大艺术家那聪明的脑壳也能想得到,这很有可能只是陆谦表现出的缓兵之计。
但这就好比一颗速效救心丸,先让他有了发怒的底气。而后赵佶便勃然大怒了。仁宗朝多出了一个西夏,已经叫大宋受尽掣肘,数十年中更不知道死难了多少将士,花费了多少钱粮,到今日才彻底看到战胜这批蛮贼的希望,却又被梁山泊一遭毁灭了。
本朝要是再出了个东贼,赵佶很担忧自己死后会怎么被盖棺定论。
他自己很清楚,如今的宋室碰到这般大的麻烦,即便最终平定下各地叛乱,赵宋也几乎要一撅不振。想象看,老赵家血洗了齐鲁、江南、荆湖西北和河东中南部后,国力受创要有多么重大吧。如此自己的身后名堪忧也。
这是一场堪比李唐安史之乱的大灾祸。
而陆谦在赵大艺术家的眼中,那便是罪魁祸首,没有之一。
如此一个乱臣贼子,竟然敢妄想他承认其立国,还求娶他闺女。
赵佶闺女很多,可他不觉得自己有哪个多余的要许给一乱臣贼子。且还是赵氏必须要打灭打平的乱臣贼子。
只不过,齐鲁之地可不比西北的党项贼子。西贼的地盘就在于河套一带,距离赵氏的统治重心,还很遥远。可齐鲁对于中原,近在咫尺。此议不成,梁山贼怕就会自立为王,正邪不两立,刀兵相见下,老赵家该紧跟着迁都了。
而至于迁都的目标,也只能是西京洛阳。
那江南大乱,荆湖也在乱,河北一马平川,河东还是再乱。京兆府【长安】又距离西夏太近,那只能是洛阳。
后者有着山川地理之势,比起一马平川的东京城来,防御上是方便的多了。
对此,陆谦想法是——王庆要倒霉了。
纵览眼下的天下大势,盘踞在荆湖西北,攻夺夔州——隔断三峡,又北进南阳盆地的淮西军,是在不断做大。王庆必会成为老赵家接下来的眼中钉、肉中刺。你说要是没有碍手碍脚的淮西军,赵佶不就可以轻松愉快的搬家去江陵府了么。那才是好地方。地处中央,上头荆北,襄阳城易守难攻;下有荆湖作为腹心。左边,川蜀可为依据;右边,千里长江岂是等闲?
可就是因为一个王庆,如此之佳的临时行在之所,变成了虚谈。
杨戬、梁师成始终闭口不言,但二人却都在小心的观察着赵佶的神情变幻。都已经‘追随’道君皇帝十几二十年的两奸宦,怎会不知道赵佶的性情?看到赵佶前后不一的表情和表现,二人就知道这位赵官家的选择是什么了。
童贯在奏折里说的很直白,也很明白。梁山泊需要时间,朝廷更需要时间。有了足够的时间,朝廷才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威力。而若是不议和,一味刚硬,来年梁山军打过来,再次杀到东京城下,朝廷用什么来解救?
靠各地州府聚集起来的民丁义勇?
且不提那般的诏书颁布下,地方上将会乱成什么模样,就只说效果,又如何能有朝廷出面招募兵马来的更快更强,更安全?
何况京东两路已经不保,江南又生大乱,荆湖、河东都有祸乱暴起,难道朝廷还能看着京畿路再乱下去么?
可朝廷又不可能让梁山贼例比西贼。
如此,不战不和,方为妙计。
不过此事也不是光赵佶一人认可就能定下的,朝堂上必然还有N多揪扯。随着高俅、童贯的连续败阵,蔡京、杨戬、梁师成等已经明显压制不住朝中的反对力量,那做马前卒的便是张克公。
其人是张叔夜从弟,大观三年蔡京被弹劾罢相,出力之人就有张克公。虽然在蔡京复相之后,张克公被整得很惨,整个官宦前途呈断崖式下跌,几被闲职,现今挂在吏部已经整整六年。可是这张克公一副硬骨头,依旧没半点服软的意思。随着早前高俅大败时候,这病恹恹的张克公就如同吃了十补大全丹,变得生龙活虎起来,连番上折子弹劾蔡京等人,还与陈东等朝野呼应。成为了现今东京城内,蔡京及其盟友的头号反对党。
赵宋要在实质上暂时对梁山泊妥协,纵然谁都知道此事是东京最为正确的选择,但是尊严呢?大宋朝的尊严,满朝臣工的尊严,这时候不叫喊几句,岂不是当着天下百姓的面自打耳光?即便那是暗中苟且,可别以为天下之人尽是白痴。
这一瞬间,杨戬与梁师成都可怜起了蔡京来。因为这等事儿,最终必然会有一个背黑锅的,而怎么看,这黑锅都会落在蔡京的背上。
“来人,宣林先生觐见。”
赵佶气冲冲的去了万岁山,朝政如此败坏,叫他更愿意沉浸在虚幻之中。而林灵素无疑是很合他胃口之人。在林灵素的忽悠中,赵佶能够尽可能的忘记掉国事的烦恼。
大步走去的赵佶并没发现背后杨戬和梁师成听到‘林先生’三字时,脸上的不甘。
这林灵素,也不知道是什么心肠,与蔡京、童贯就是不对。早几年京师大旱,蔡京命他祈雨,林灵素未应,蔡京参奏他行为狂妄,请皇帝治罪。而林灵素刚在京师里站稳脚跟,就露出不同凡俗的模样,丝毫不惧怕蔡京、童贯的威势。反奏童贯、蔡京,是“飞天大鬼母”、“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头”转世祸国,劝请官家斩决。
些许年里,杨、梁二人也多番在赵佶面前谄陷林灵素,只是都不能如愿。
此刻的蔡京府中,一脸苦涩浮现在他的脸上,聪明如他则,怎会不知道背黑锅的时候又到了。
“父亲!”危难之中,仕途远没有正史顺畅的蔡攸,也因此避免了跟老爹父子成仇人的局面,此刻还是蔡京最看重的儿子,是他政治衣钵的传人。
蔡攸实质上并非一个聪明绝顶之人,也没有他老爹那一肚子墨水。人蔡京再被褒贬,你都不能否认他那过人的才干不是?早前被王安石列为天下仅有的三个宰相之才之一,其才能就可见一斑。只是没有用在正道。
摆了摆手,蔡京转而褪去苦涩,说道:“世间事,难两全。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人生在世,一如此理。”在他的眼中,人生这本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
你得到钱财,失去清名;你得到君王青垂,便也要准备着时刻给帝王背锅。
……
视线再转向青州益都。闻府中的气压,这几日猛地变得压抑起来。闻焕章本人长板着一张脸,叫府内新归附来的仆人们都噤若寒蝉,不敢高声语了。
如此之气氛里,闻家迎来了二公子闻成业回归。
闻成业一见到父亲,人便直接跪了下来,双手捧起包裹,虽然最后一封信处于密封,他看不到文字。但用脚底板来想,闻成业也知道事情不妙,自己闯祸,还连累到了他爹了。
闻焕章对儿子手中捧着的书袋很疑惑,对于儿子的表情更是不解。他是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性格上有些执拗,即便是主动犯错而不得不离开秘书少监这般的要职,只要是陆谦有错在先,那闻成业应当是‘强项令’模样。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嘛。
可现在看,后者却是一副后悔莫及的羞惭样。
闻焕章的不解很快就有了答案,看着如此证据,气的只想破口大骂。对于秦桧,他只能用一个‘无耻之徒’来形容。但很快的,闻焕章就产生出了一与闻成业一样的疑惑。陆谦拿着有秦桧罪证,光明正大的杀他不是更好,何以生出这般波澜?
陆谦先前在闻焕章心目中的信誉值还是很有保障的,并不认为那些罪状,以及出自萧让、金大坚之手的伪造书信是假的,事实上那些罪状也确实是真的。
秦桧在濮州城的确贪墨不少钱粮,虽然做的隐蔽,可哪里能彻底扫清痕迹,虽然其中不少都只是‘惯例’。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言辞之中仅仅是调换几个字眼,便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从被动犯罪变成主动犯罪,这性质便不同了。
闻成业也看着父亲手中的书信,拆开火漆,打开陆谦亲笔所书,即便是闻焕章的城府,一下子都跳了起来:“君子群而不党,公真君子。”
闻成业搞不懂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闻焕章岂能不明白。尤其他看到随后一页纸上附属的几个人的劣迹。
“父亲,大都督莫不是怀疑您……,结党营私?”
作为秘书少监,闻成业一肚子梁山泊机密,如何不知道他爹前后向陆谦举荐了二十多人。可是他爹此举于梁山泊是出于一片赤诚啊。虽说内中有南苑的两个哥哥。这俩人也跟着他爹一同被俘。
“二郎都想到此端,可见为父确实失了分寸。”
闻焕章是个聪明人,看着那半张纸里都用来记载二程劣迹,闻焕章自觉的是看透了真正原因。这事儿就重在脑补!
陆谦这怕不是对他举荐的人才有看法,而是对他沟通程家有一些看法啊。
看到他从内到外一条龙了,生出了警惕。
秦桧那个无耻之徒就是对他的一次试探,若闻焕章也‘一时激动’把秦桧之事散播开来,甚至连同人联名上奏,最后的结局怕是更糟糕。
这梁山泊可不是大宋朝,大都督也姓陆不姓赵。
现在,他承受住了考验,也可以说是过关了。但闻焕章心头却猛地对陆谦生出一股惧意。再也不敢单单将他视为可辅助之对象,那是他的君主。而伴君如伴虎!
再看着懵懂的儿子,闻焕章大体解说来,闻成业额头都渗出一层汗水。此间竟凶恶若斯。
只是陆谦此举,此举……,有些伤人心了。陆谦若在场,就可以发现闻成业头顶气柱又有了新变化。
闻焕章则是哈哈大笑,“这方是好主公,真雄主。为父本还担忧大都督兄弟情义为重,日后乱了纲常,如今看来,却是多虑了。”
“你且起来,下去梳洗进食。”
闻焕章看着儿子退去的背影,脸上忽的闪过苦涩。这儿子还是不明白啊。自家与山寨原先的那些头领们不一样。
前者与大都督都有三分结义之情,而他们父子与大都督就只是君臣。
最初是如此,今后也是如此。毕竟他们父子投效之时,梁山泊早非草创。
那伤心什么的都休提。岂不闻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们父子的大名早就上了赵家的黑名单,不一条道走到黑,还能怎样呢?
如此,闻焕章做梦也不知道,这一切都只是陆谦一时爽快后为了保持形象而挖出来的大坑。
谁叫陆谦能看忠诚度,闻成业的剧烈反应叫他不高兴,闻焕章近来的做派又叫他有点不满意。从后宫到前朝,闻焕章的影响力膨胀的太多了。这个坑最后就坑到了闻焕章的头上。
谁叫他蹦跶的有点欢快了,给他提个醒。
http://www.klxsw.org/book/1/ 御少新宠女人要听话唐锦衣御戌赵佶很愤怒,收到童贯快马加鞭送到东京的奏折后,说真的他是先吐出一口气的。至少这陆贼是胸无远谋,目光短浅,只看到了齐鲁一隅之地,而没有看到整个中原万里江山。当然,赵大艺术家那聪明的脑壳也能想得到,这很有可能只是陆谦表现出的缓兵之计。
但这就好比一颗速效救心丸,先让他有了发怒的底气。而后赵佶便勃然大怒了。仁宗朝多出了一个西夏,已经叫大宋受尽掣肘,数十年中更不知道死难了多少将士,花费了多少钱粮,到今日才彻底看到战胜这批蛮贼的希望,却又被梁山泊一遭毁灭了。
本朝要是再出了个东贼,赵佶很担忧自己死后会怎么被盖棺定论。
他自己很清楚,如今的宋室碰到这般大的麻烦,即便最终平定下各地叛乱,赵宋也几乎要一撅不振。想象看,老赵家血洗了齐鲁、江南、荆湖西北和河东中南部后,国力受创要有多么重大吧。如此自己的身后名堪忧也。
这是一场堪比李唐安史之乱的大灾祸。
而陆谦在赵大艺术家的眼中,那便是罪魁祸首,没有之一。
如此一个乱臣贼子,竟然敢妄想他承认其立国,还求娶他闺女。
赵佶闺女很多,可他不觉得自己有哪个多余的要许给一乱臣贼子。且还是赵氏必须要打灭打平的乱臣贼子。
只不过,齐鲁之地可不比西北的党项贼子。西贼的地盘就在于河套一带,距离赵氏的统治重心,还很遥远。可齐鲁对于中原,近在咫尺。此议不成,梁山贼怕就会自立为王,正邪不两立,刀兵相见下,老赵家该紧跟着迁都了。
而至于迁都的目标,也只能是西京洛阳。
那江南大乱,荆湖也在乱,河北一马平川,河东还是再乱。京兆府【长安】又距离西夏太近,那只能是洛阳。
后者有着山川地理之势,比起一马平川的东京城来,防御上是方便的多了。
对此,陆谦想法是——王庆要倒霉了。
纵览眼下的天下大势,盘踞在荆湖西北,攻夺夔州——隔断三峡,又北进南阳盆地的淮西军,是在不断做大。王庆必会成为老赵家接下来的眼中钉、肉中刺。你说要是没有碍手碍脚的淮西军,赵佶不就可以轻松愉快的搬家去江陵府了么。那才是好地方。地处中央,上头荆北,襄阳城易守难攻;下有荆湖作为腹心。左边,川蜀可为依据;右边,千里长江岂是等闲?
可就是因为一个王庆,如此之佳的临时行在之所,变成了虚谈。
杨戬、梁师成始终闭口不言,但二人却都在小心的观察着赵佶的神情变幻。都已经‘追随’道君皇帝十几二十年的两奸宦,怎会不知道赵佶的性情?看到赵佶前后不一的表情和表现,二人就知道这位赵官家的选择是什么了。
童贯在奏折里说的很直白,也很明白。梁山泊需要时间,朝廷更需要时间。有了足够的时间,朝廷才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威力。而若是不议和,一味刚硬,来年梁山军打过来,再次杀到东京城下,朝廷用什么来解救?
靠各地州府聚集起来的民丁义勇?
且不提那般的诏书颁布下,地方上将会乱成什么模样,就只说效果,又如何能有朝廷出面招募兵马来的更快更强,更安全?
何况京东两路已经不保,江南又生大乱,荆湖、河东都有祸乱暴起,难道朝廷还能看着京畿路再乱下去么?
可朝廷又不可能让梁山贼例比西贼。
如此,不战不和,方为妙计。
不过此事也不是光赵佶一人认可就能定下的,朝堂上必然还有N多揪扯。随着高俅、童贯的连续败阵,蔡京、杨戬、梁师成等已经明显压制不住朝中的反对力量,那做马前卒的便是张克公。
其人是张叔夜从弟,大观三年蔡京被弹劾罢相,出力之人就有张克公。虽然在蔡京复相之后,张克公被整得很惨,整个官宦前途呈断崖式下跌,几被闲职,现今挂在吏部已经整整六年。可是这张克公一副硬骨头,依旧没半点服软的意思。随着早前高俅大败时候,这病恹恹的张克公就如同吃了十补大全丹,变得生龙活虎起来,连番上折子弹劾蔡京等人,还与陈东等朝野呼应。成为了现今东京城内,蔡京及其盟友的头号反对党。
赵宋要在实质上暂时对梁山泊妥协,纵然谁都知道此事是东京最为正确的选择,但是尊严呢?大宋朝的尊严,满朝臣工的尊严,这时候不叫喊几句,岂不是当着天下百姓的面自打耳光?即便那是暗中苟且,可别以为天下之人尽是白痴。
这一瞬间,杨戬与梁师成都可怜起了蔡京来。因为这等事儿,最终必然会有一个背黑锅的,而怎么看,这黑锅都会落在蔡京的背上。
“来人,宣林先生觐见。”
赵佶气冲冲的去了万岁山,朝政如此败坏,叫他更愿意沉浸在虚幻之中。而林灵素无疑是很合他胃口之人。在林灵素的忽悠中,赵佶能够尽可能的忘记掉国事的烦恼。
大步走去的赵佶并没发现背后杨戬和梁师成听到‘林先生’三字时,脸上的不甘。
这林灵素,也不知道是什么心肠,与蔡京、童贯就是不对。早几年京师大旱,蔡京命他祈雨,林灵素未应,蔡京参奏他行为狂妄,请皇帝治罪。而林灵素刚在京师里站稳脚跟,就露出不同凡俗的模样,丝毫不惧怕蔡京、童贯的威势。反奏童贯、蔡京,是“飞天大鬼母”、“北都六洞魔王第二洞大鬼头”转世祸国,劝请官家斩决。
些许年里,杨、梁二人也多番在赵佶面前谄陷林灵素,只是都不能如愿。
此刻的蔡京府中,一脸苦涩浮现在他的脸上,聪明如他则,怎会不知道背黑锅的时候又到了。
“父亲!”危难之中,仕途远没有正史顺畅的蔡攸,也因此避免了跟老爹父子成仇人的局面,此刻还是蔡京最看重的儿子,是他政治衣钵的传人。
蔡攸实质上并非一个聪明绝顶之人,也没有他老爹那一肚子墨水。人蔡京再被褒贬,你都不能否认他那过人的才干不是?早前被王安石列为天下仅有的三个宰相之才之一,其才能就可见一斑。只是没有用在正道。
摆了摆手,蔡京转而褪去苦涩,说道:“世间事,难两全。凡有一得必有一失;凡有一失必有一得。人生在世,一如此理。”在他的眼中,人生这本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
你得到钱财,失去清名;你得到君王青垂,便也要准备着时刻给帝王背锅。
……
视线再转向青州益都。闻府中的气压,这几日猛地变得压抑起来。闻焕章本人长板着一张脸,叫府内新归附来的仆人们都噤若寒蝉,不敢高声语了。
如此之气氛里,闻家迎来了二公子闻成业回归。
闻成业一见到父亲,人便直接跪了下来,双手捧起包裹,虽然最后一封信处于密封,他看不到文字。但用脚底板来想,闻成业也知道事情不妙,自己闯祸,还连累到了他爹了。
闻焕章对儿子手中捧着的书袋很疑惑,对于儿子的表情更是不解。他是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的,性格上有些执拗,即便是主动犯错而不得不离开秘书少监这般的要职,只要是陆谦有错在先,那闻成业应当是‘强项令’模样。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嘛。
可现在看,后者却是一副后悔莫及的羞惭样。
闻焕章的不解很快就有了答案,看着如此证据,气的只想破口大骂。对于秦桧,他只能用一个‘无耻之徒’来形容。但很快的,闻焕章就产生出了一与闻成业一样的疑惑。陆谦拿着有秦桧罪证,光明正大的杀他不是更好,何以生出这般波澜?
陆谦先前在闻焕章心目中的信誉值还是很有保障的,并不认为那些罪状,以及出自萧让、金大坚之手的伪造书信是假的,事实上那些罪状也确实是真的。
秦桧在濮州城的确贪墨不少钱粮,虽然做的隐蔽,可哪里能彻底扫清痕迹,虽然其中不少都只是‘惯例’。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言辞之中仅仅是调换几个字眼,便就是另外一个意思。从被动犯罪变成主动犯罪,这性质便不同了。
闻成业也看着父亲手中的书信,拆开火漆,打开陆谦亲笔所书,即便是闻焕章的城府,一下子都跳了起来:“君子群而不党,公真君子。”
闻成业搞不懂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闻焕章岂能不明白。尤其他看到随后一页纸上附属的几个人的劣迹。
“父亲,大都督莫不是怀疑您……,结党营私?”
作为秘书少监,闻成业一肚子梁山泊机密,如何不知道他爹前后向陆谦举荐了二十多人。可是他爹此举于梁山泊是出于一片赤诚啊。虽说内中有南苑的两个哥哥。这俩人也跟着他爹一同被俘。
“二郎都想到此端,可见为父确实失了分寸。”
闻焕章是个聪明人,看着那半张纸里都用来记载二程劣迹,闻焕章自觉的是看透了真正原因。这事儿就重在脑补!
陆谦这怕不是对他举荐的人才有看法,而是对他沟通程家有一些看法啊。
看到他从内到外一条龙了,生出了警惕。
秦桧那个无耻之徒就是对他的一次试探,若闻焕章也‘一时激动’把秦桧之事散播开来,甚至连同人联名上奏,最后的结局怕是更糟糕。
这梁山泊可不是大宋朝,大都督也姓陆不姓赵。
现在,他承受住了考验,也可以说是过关了。但闻焕章心头却猛地对陆谦生出一股惧意。再也不敢单单将他视为可辅助之对象,那是他的君主。而伴君如伴虎!
再看着懵懂的儿子,闻焕章大体解说来,闻成业额头都渗出一层汗水。此间竟凶恶若斯。
只是陆谦此举,此举……,有些伤人心了。陆谦若在场,就可以发现闻成业头顶气柱又有了新变化。
闻焕章则是哈哈大笑,“这方是好主公,真雄主。为父本还担忧大都督兄弟情义为重,日后乱了纲常,如今看来,却是多虑了。”
“你且起来,下去梳洗进食。”
闻焕章看着儿子退去的背影,脸上忽的闪过苦涩。这儿子还是不明白啊。自家与山寨原先的那些头领们不一样。
前者与大都督都有三分结义之情,而他们父子与大都督就只是君臣。
最初是如此,今后也是如此。毕竟他们父子投效之时,梁山泊早非草创。
那伤心什么的都休提。岂不闻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他们父子的大名早就上了赵家的黑名单,不一条道走到黑,还能怎样呢?
如此,闻焕章做梦也不知道,这一切都只是陆谦一时爽快后为了保持形象而挖出来的大坑。
谁叫陆谦能看忠诚度,闻成业的剧烈反应叫他不高兴,闻焕章近来的做派又叫他有点不满意。从后宫到前朝,闻焕章的影响力膨胀的太多了。这个坑最后就坑到了闻焕章的头上。
谁叫他蹦跶的有点欢快了,给他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