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朝中非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操想及杨彪种种,对刘备哪还有什么兴趣?话锋一转道:
“吾所虑者,杨彪也!此人对朝中之事了若执掌,又与袁术有姻亲关系,倘若成为袁家的内应,必为大患!”
袁术的女儿正是杨彪的正室,故而曹操如是说。
曹操虽如是说,但像荀氏叔侄、郭嘉等人自是都清楚曹操的话中内涵,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廷,又岂是一个杨彪?听得懂的自是明白其意,听不懂的却全道是曹操对杨彪有意见,这倒也可以解释的清,毕竟杨彪在献帝受难之时立下数功,深得献帝信任,而杨彪又不属于曹操阵营,曹操欲除之也并非说不过去。
程昱自是明白曹操之意,笑道:
“丞相无须担心,某有一计……”
次日,朝中大臣连名上奏,诬陷杨彪与袁术私信有不臣之心,于是将杨彪收监入狱。
当日,北海太守孔融正在许都,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杨彪是孔子的首席弟子,两人自是深感亲近,关系也一直很好,孔融非神非仙,自是不清楚这其间的种种,且此人素来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半点砂子,听闻杨彪被收监入狱,便去见曹操痛声道:
“杨公四世清德,丞相岂怎能因袁氏而定其罪?”
曹操其实一直都比较讨厌孔融,孔融不仅乐于多管闲事,说话还极没分寸往往冲怒曹操,虽然如此,但也拿他没有办法。
当年何进权倾朝野,董卓总揽朝政,此二人也自深恶孔融,但也都不敢动孔融,更何况此时的曹操面对的是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的乱世?
当年河南尹何进迁为大将军,那时的孔融是司徒杨赐下边的人,被杨赐派往何进府祝贺,却被府中家丁挡在门外。孔融怒起,当时留下弹劾状辞了职。当时的何进正直得意之时,何况本是一野猪精所化,哪受得这气?闻言十分生气,私自派遣剑客欲追杀孔融。不料,所派剑客却对何进说:
“孔文举声名远播,将军若如此,则四方名士必群起而攻之。不如以礼相待,正可展示将军心胸。”
何进忌惮孔融名声,辟举他为侍御史。后何进再辟举他为司空掾,北军中侯。在职三日,又升迁为虎贲中郎将。
后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孔融殿上与之言辞激辩,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怀恨在心,转任其为议郎,随后又将孔融派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相,当然也正是因此,孔融得以与陶谦相识,成为挚交。
孔融是愤青,典型的愤青,经常聚集一些人批判实事政治,就跟我们现在的一些屌丝愤青经常在网上批判现实一样。不同的是孔融所邀的都是当世名流朝中大员,曹操不敢迎其锋芒,孔子的正统传人不好惹啊(我们看看现在山东的苦逼考生就知道孔子有多猛了,山东考生的分数历来都是最高的,此均拜孔夫子所赐),曹操只得避其锋锐笑道:
“文举高看曹某了,此非曹某之意,此实为圣上之意。”
孔融虽然是愤青,但怎是这么好被唬弄的?那杨彪在献帝受难之时,屡次护持献帝,献帝感激都来不及,怎肯降罪与他?眼珠一转道:
“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
(孔融毕竟是孔子的后人,说话向来文诌诌的,待小生给诸位讲解一下)这周公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所以由周公摄政。孔融虽未明言,但是个人就能听出其中含意,何况饱读诗书的曹操,其语自是影射曹操摄政。
曹操闻言老脸一红,无可奈何下只得放了杨彪,饶他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当即免了他的官职。
一时间,朝中谏臣纷纷上疏弹劾曹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曹操闻言大怒,当即杀了谏臣赵彦。一时间百官都想起了当年反对董卓的后果,众皆惊悚,再不敢言。
但朝中人明面里不敢批判,不代表背地里不敢,背地里,不知有多少朝臣暗骂曹操专权,曹操自也是清楚的。
话说,这灵物与人不同,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和节操,一生只认一主,就像程昱与郭嘉。这两个人从来就不像荀氏叔侄一般处处引导曹操不要有不臣之心,因为他们是灵物所化,一旦认主,就只为主子好,故此这二人常劝曹操行王霸之道,成人皇之事。但曹操心里清楚,此时群雄并起,朝中非议甚多,不可行之草草。
何况曹操心中虽已有此种想法,但伐吕布时曾被陈宫逼迫立下重誓不敢称帝,王霸之事,再未想过,但求功盖千秋。眼见朝中非议甚多,曹操心中已有算计。
忽一日,想到古时有赵高指鹿为马之说,不由计上心头。
这日,众谋臣均在曹府,原本议论国事,却被程昱等人引到王霸之事上,却听程昱道:
“丞相,眼下朝中非议甚多,不可遏制,何不就此行王霸之道?”
此时诸谋士都在,荀或、郭嘉,刘晔、董昭、荀尤,诸谋士闻言都没有言语,暗中观看各人神色,最终众谋臣均将目光落在曹操身上,此时也却是曹操表态之时,曹操见众人目光纷纷落在自己身上,环顾诸谋士笑道:
“诸位也是这么想的吗?”
董昭等众同声道:
“丞相当一统天下,效始皇之伟绩!”
诸臣之中独荀或、荀攸没有言语,相视一眼,眉头深锁。曹操环顾众谋臣叹道:
“诸臣再勿要做此想,我曹操一心只望一统天下,却非为一己之私,汉室是刘家的,不是曹家的,诸君勿要再作他想,此事切勿再提!”
众臣闻言,神色各异,程昱与郭嘉相视一眼再无言语,荀攸叔侄也是面无表情,只有董昭欲言又止,董昭乃李斯转世,前世便功败垂成,此生更是踌躇满志,想着立那当年不世之功,可如今曹操不兴王道,难成大事,岂为不美?本欲出言说服,但见曹操心志坚定,当下收了话锋,略一寻思便心生一计。
曹操想及杨彪种种,对刘备哪还有什么兴趣?话锋一转道:
“吾所虑者,杨彪也!此人对朝中之事了若执掌,又与袁术有姻亲关系,倘若成为袁家的内应,必为大患!”
袁术的女儿正是杨彪的正室,故而曹操如是说。
曹操虽如是说,但像荀氏叔侄、郭嘉等人自是都清楚曹操的话中内涵,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廷,又岂是一个杨彪?听得懂的自是明白其意,听不懂的却全道是曹操对杨彪有意见,这倒也可以解释的清,毕竟杨彪在献帝受难之时立下数功,深得献帝信任,而杨彪又不属于曹操阵营,曹操欲除之也并非说不过去。
程昱自是明白曹操之意,笑道:
“丞相无须担心,某有一计……”
次日,朝中大臣连名上奏,诬陷杨彪与袁术私信有不臣之心,于是将杨彪收监入狱。
当日,北海太守孔融正在许都,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杨彪是孔子的首席弟子,两人自是深感亲近,关系也一直很好,孔融非神非仙,自是不清楚这其间的种种,且此人素来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半点砂子,听闻杨彪被收监入狱,便去见曹操痛声道:
“杨公四世清德,丞相岂怎能因袁氏而定其罪?”
曹操其实一直都比较讨厌孔融,孔融不仅乐于多管闲事,说话还极没分寸往往冲怒曹操,虽然如此,但也拿他没有办法。
当年何进权倾朝野,董卓总揽朝政,此二人也自深恶孔融,但也都不敢动孔融,更何况此时的曹操面对的是诸侯割据群雄并起的乱世?
当年河南尹何进迁为大将军,那时的孔融是司徒杨赐下边的人,被杨赐派往何进府祝贺,却被府中家丁挡在门外。孔融怒起,当时留下弹劾状辞了职。当时的何进正直得意之时,何况本是一野猪精所化,哪受得这气?闻言十分生气,私自派遣剑客欲追杀孔融。不料,所派剑客却对何进说:
“孔文举声名远播,将军若如此,则四方名士必群起而攻之。不如以礼相待,正可展示将军心胸。”
何进忌惮孔融名声,辟举他为侍御史。后何进再辟举他为司空掾,北军中侯。在职三日,又升迁为虎贲中郎将。
后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孔融殿上与之言辞激辩,常有匡正之言。董卓怀恨在心,转任其为议郎,随后又将孔融派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相,当然也正是因此,孔融得以与陶谦相识,成为挚交。
孔融是愤青,典型的愤青,经常聚集一些人批判实事政治,就跟我们现在的一些屌丝愤青经常在网上批判现实一样。不同的是孔融所邀的都是当世名流朝中大员,曹操不敢迎其锋芒,孔子的正统传人不好惹啊(我们看看现在山东的苦逼考生就知道孔子有多猛了,山东考生的分数历来都是最高的,此均拜孔夫子所赐),曹操只得避其锋锐笑道:
“文举高看曹某了,此非曹某之意,此实为圣上之意。”
孔融虽然是愤青,但怎是这么好被唬弄的?那杨彪在献帝受难之时,屡次护持献帝,献帝感激都来不及,怎肯降罪与他?眼珠一转道:
“使成王杀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
(孔融毕竟是孔子的后人,说话向来文诌诌的,待小生给诸位讲解一下)这周公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周武王病死,其子成王年幼,所以由周公摄政。孔融虽未明言,但是个人就能听出其中含意,何况饱读诗书的曹操,其语自是影射曹操摄政。
曹操闻言老脸一红,无可奈何下只得放了杨彪,饶他一命,但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当即免了他的官职。
一时间,朝中谏臣纷纷上疏弹劾曹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曹操闻言大怒,当即杀了谏臣赵彦。一时间百官都想起了当年反对董卓的后果,众皆惊悚,再不敢言。
但朝中人明面里不敢批判,不代表背地里不敢,背地里,不知有多少朝臣暗骂曹操专权,曹操自也是清楚的。
话说,这灵物与人不同,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思想和节操,一生只认一主,就像程昱与郭嘉。这两个人从来就不像荀氏叔侄一般处处引导曹操不要有不臣之心,因为他们是灵物所化,一旦认主,就只为主子好,故此这二人常劝曹操行王霸之道,成人皇之事。但曹操心里清楚,此时群雄并起,朝中非议甚多,不可行之草草。
何况曹操心中虽已有此种想法,但伐吕布时曾被陈宫逼迫立下重誓不敢称帝,王霸之事,再未想过,但求功盖千秋。眼见朝中非议甚多,曹操心中已有算计。
忽一日,想到古时有赵高指鹿为马之说,不由计上心头。
这日,众谋臣均在曹府,原本议论国事,却被程昱等人引到王霸之事上,却听程昱道:
“丞相,眼下朝中非议甚多,不可遏制,何不就此行王霸之道?”
此时诸谋士都在,荀或、郭嘉,刘晔、董昭、荀尤,诸谋士闻言都没有言语,暗中观看各人神色,最终众谋臣均将目光落在曹操身上,此时也却是曹操表态之时,曹操见众人目光纷纷落在自己身上,环顾诸谋士笑道:
“诸位也是这么想的吗?”
董昭等众同声道:
“丞相当一统天下,效始皇之伟绩!”
诸臣之中独荀或、荀攸没有言语,相视一眼,眉头深锁。曹操环顾众谋臣叹道:
“诸臣再勿要做此想,我曹操一心只望一统天下,却非为一己之私,汉室是刘家的,不是曹家的,诸君勿要再作他想,此事切勿再提!”
众臣闻言,神色各异,程昱与郭嘉相视一眼再无言语,荀攸叔侄也是面无表情,只有董昭欲言又止,董昭乃李斯转世,前世便功败垂成,此生更是踌躇满志,想着立那当年不世之功,可如今曹操不兴王道,难成大事,岂为不美?本欲出言说服,但见曹操心志坚定,当下收了话锋,略一寻思便心生一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