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尚书左仆射应该换人了(为宗师无情无情加更2)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十二章尚书左仆射应该换人了
大唐主要钱币还是五铢钱,不过由于这个时代,商业兴起,特别是大宗交易越来越广泛,随着四年的发展,愿意接受钱钞交易的百姓或士绅越来越多,按照以往交易,涉及万贯钱财,仅万贯铜钱,就需要七万多斤,相当于三十五吨重。
如果采取五千斤载重的四轮马车,这也需要足足十二辆马车。就像现在买米,一石粮食高达八百钱,这些钱的重量就多达五斤多。
大唐通利钱庄的账目,许敬宗非常清楚。别看他现在是朝廷里的比部郎中,但是他是仅次马周第一副总管。大唐通利钱庄拥有多少存款,他非常清楚,以武德六年年末统计出来的数字,大唐通利钱庄共计有存款八百七十三万贯,其中借出去的贷款约六百万贯。
现在关中粮商们一次性就可贷出一百余万贯,这么以来,通利钱庄的存款只剩下一百余万贯,一百多万贯虽然听上去不少,可以要分摊下来,一个分部不过十万贯不到,那么一旦无法随时支出与拥有钱钞的商贾或世族兑换,很容易引起挤兑风潮。
银行的生存根本就是信用,一旦大唐通利钱庄失去信用,随时都有可能破产。这是许敬宗非常担忧的问题。
当听到许敬宗的担忧,陈应不以为然的笑道:“敬宗,你的担忧是多虑的,关中粮商的质押商铺实在太多,到时候,一旦他们到了偿还的时间,还不能还上贷款,按照契约,大唐通利钱庄就把他们质押的商铺、房产以及田地、矿产等等,全部公开拍卖。要知道,这些资源都是优质资源,像江南世族、河北世族以及巴蜀、辽东世族们,正愁着没有机会进行关中置业,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我们就可以及时将这些产业变得活钱!”
随着陈应解释,许敬宗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陈应所言不错,像早已没落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河内司马氏、洛阳陈氏、颍川陈氏、安定梁氏、南阳邓氏、北地傅氏等等,这些闻名于三国两晋时代的世族门阀,在唐朝的时候,早已兴奋不再。
不过,不代表他们不愿意重新崛起。关键是,要想崛起,这需要靠近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这就是后世为什么北上广成为人才的集中地一样。因为越靠近政治中心,机会越多。
可是,任何一个区域的世族和门阀,都有一个共性极度排外。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地方的世族想要进入关中,其实非常困难,更别提在关中买田置业了。关中的土地是有限的,他们只会在关中世族门阀中轮换,而不会轻易卖给关外世族。
当然,陈应利用这个机会,给关中世族洗牌,就是制造一个鲶鱼效应。只有关中,涌进大量的鲶鱼,关中这潭死水,才会瞬间活过来。
而不是他们像现在一样,站在李建成的对立面,与李建成明争暗斗,把主要的资源和力量,全部浪费在内斗中。
许敬宗想了想道:“即然主上以为可以放贷,门下这就与他们展开会谈!”
陈应点点头道:“不过,质押物估值一定要狠狠压价,特别是宅院、商铺,价值一万贯的商铺,最多可以贷款一千五百贯!”
陈应默默计算了一下,如果他自己吃下所有的商铺,他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长安半城了,因为这一次质押,仅商铺就占到了长安商铺总数的六成以上。
一旦这么大规模公开拍卖,商铺价格也会供大于求,随即下跌。
许敬宗想过陈应会狠宰一刀,然而他却没有想过陈应会如此之狠。
事实上,陈应对于做空粮市的奸商,这已经是够仁慈的了。毕竟他们都是用关中百姓的性命为游戏筹码。
许敬宗走后,陈应也随手离开了书房。
长孙无垢看着陈应摆放得凌乱的卷宗、文案,还有一些账薄,就收录在一起。突然有一个账薄掉在地上,长孙无垢附身拾起来。
就在她准备归置归位的时候,突然发现上面的账目隐隐不对。
长孙无垢把烛火点亮,拿起笔开始校对起来。
长孙无垢是秦王妃的时候,她喜欢擅长理财,只是非常可惜,她遇到了开挂了的陈应,无论她如何努力,始终无法把秦王府经营得不愁钱用。
长孙无垢校对完一个账薄,发现已经到了子夜时分。不过这个账薄上居然出现了将近四千贯的错漏。这让长孙无垢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陈应没有发现?
随即,她又拿起另外一个账薄,进行校对起来。
……
翌日清辰,李建成与王珪、魏征等人一身便服,来到长安城外的一处施粥地点。
魏征向李建成解释道:“陛下仁德,臣等以陛下的名义在关中各县设立粥棚共计一千三百余座,仅长安城就多达三百七十三座。”
李建成看着百姓喝粥时,都露出难以下咽的神色,微微皱起眉头,他指着大铁锅道:“给朕盛一碗!”
负责的小吏听到“朕”这个字,吓得脸色大变。
魏征喝道:“快盛!”
李建成一脸愤愤的道:“快!”
小吏无奈,指挥伙夫给李建成盛了一碗白粥。
李建成也顾不得烫嘴,张口就喝。
然而,这些白粥到了嘴里却让李建成差点吐了出来,白粥里居然放了盐,而且放得极多,咸得他脸都抽搐起来了。
李建成良久,费了好大的劲儿,这才把嘴里的白粥咽下去,不过他没有兴趣再喝第二口了。
李建成气得脸色铁青,一脸愤愤的吼道:“这是怎么回事?”
小吏不敢不回答,他期期艾艾的道:“这是陈大将军吩咐的,每一锅内加入二十斤盐!”
李建成望着那一口大锅,充其量也就是三百斤左右的量,加入二十斤盐,这几乎是海水里的含盐量。怪不得咸得难以下咽。
李建成听到是陈应吩咐的,他顿时生气了。
李建成望着身边的随从道:“去把陈大将军请来,朕要听听他还有什么说辞!”
李建成真的很生气,灾民已经是够可怜的了,陈应居然还让他们吃大量的盐,难道陈应把人当牲口了?
扈从骑士骑着战马奔上陈家堡,不过当陈应抵达粥棚的时候,李建成快要爆发了。
李建成指着一边吃粥,一边痛苦不堪的百姓道:“陈大将军,你给朕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陈应躬身道:“回禀陛下,臣在救人!”
李建成听到这话,不由得脸上浮现一抹冷意,不过,望着陈应的目光,就有点不善了。
李建成眼中流露着失望,绝望。
李建成是一个感恩的人,当然陈应在这些年对他的帮助极大,最重要的是,玄武门之变,如果没有陈应力挽狂澜,他肯定悲剧,不仅会被李世民逼出长安,甚至可能成为第二个杨勇!
当然,陈应其实发现这些粮商,为了坐中关中粮市,无所不用其及。因为粮商背后站着关中世族门阀,他们有的是人,所以,官府出面开设的粥棚,几乎三分之一,甚至将近一半都是粮商派出的人。
他们打扮成灾民,冒领赈灾粥。
朝廷发放的粥是有限的,他们多吃一口,灾民就会少吃一口。
同时,粮商也会加剧消耗官府手中的粮食。
陈应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了后世有名的大贪官和绅。有一次乾隆让和绅负责赈灾,和绅就让人往粥里加沙子。有很多人痛骂和绅,认为和绅不仅贪,而且德道败坏。可是,陈应却知道和绅是这么做是为了救人。
陈应始终相信人性本恶,贪婪、自私是人类的本能。一旦有了免费的粥吃,有些人明明家里有粮,他们也要挤破头皮,与灾民抢饭吃。再加上粮商派出来的人,真正的灾民,反而吃不到朝廷发放的赈济粥。
但是,和绅把沙子加入粥里,普通人只要能吃上饭,他们绝对不会吃带沙子的粥,除非是饿极的人。
当然,陈应不会那么无耻。不过陈应想到了多加盐,反正他坐拥着灵州盐矿,有的是食盐,所以他把盐掺入粥内,这种咸得发苦的粥,不是饿极了,绝对没有人愿意吃。所以前来领粥的人,几乎都是真灾民,绝对没有几个冒充的灾民。
听完陈应的解释,李建成这才明白陈应用心良苦,而且加了巨量的盐,盐本身就比粮食贵,这些盐还是陈应自掏腰包贡献出来了。
李建成朝着陈应深深鞠躬道:“是朕错怪陈卿了!”
陈应连连摆手道:“这个法子马上就要失效了,因为我的存盐也快消耗干净了!”
正在这时,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
尚书左仆射封德彝怒气冲冲地将匣子放在李建成面前,怒道:“陛下,臣要参劾门下省给事中房玄龄,抗旨不尊,大逆不道,请陛下将房玄龄明正典刑。
李建成盯着匣子里的敕书,看着上面大红的红叉,狠狠地咬牙道:“来人,摆驾回宫!”
魏征赶紧道:“陛下息怒!”
魏征示意陈应。
别看魏征是李建成的心腹,可是关键时刻陈应的话,反而更让李建成能听得进去。
陈应上前道:“陛下息怒!”
其实,陈应比魏征更加紧张房玄龄。
毕竟,历史上,房玄龄可是一代贤相。拥有房玄龄辅佐,李建成更能开创一代盛唐。
……
李建成、魏征、王珪以及封德彝等人返回太极宫,此时房玄龄已经被两名站殿武士请到太极宫立政殿中等待着。
李建成怒气冲冲地盯着房玄龄道:“朕将国事托付给你,可是你为何,要拿着给事中的职权,刁难于朕?”
魏征一脸惶急,连连朝着房玄龄使着眼色。
可是,房玄龄根本就没有理会魏征的眼神,反而异常淡定的说道:“陛下,因为这两道诏令,都是错的。”
封德彝怒极反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朝中国策大政,难道还要你这个小小的给事中,来评判对错么?”
魏征望着陈应,使意陈应打着圆场。
陈应却没有紧张,毕竟房玄龄如果只有这点能耐,如何成为国之贤相?
陈应比魏征对房玄龄更有信心。
看着陈应无动于衷,魏征大急道:“真是天下怪事多,这大概是设三省六部以来,第一例给事中封驳诏令的事件。如此桀骜不驯之人,我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看着陈应沉默不语,魏征又道:“封相公的中男之策,大将军以为如何?”
陈应淡淡的笑道:“书生之见!”
还好,陈应声音极低,否则封德彝恐怕就会调转炮口,对准陈应了。
封德彝望着房玄龄冷冷的喝道:“十二卫大军,人员缺额,最为严重,仅有一半;余下各军,兵员最多的也有两成缺额,原本关中十二军,应有十五万人马,现在却只有不到十一万。
李建成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封德彝又道:“此番突厥异动,各部落纠集了二十万余万骑兵,南下意图明显,我大唐若想,战而胜之,维持十二军满员,乃是最起码的要求。”
房玄龄不屑一顾的撇着嘴角。
封德彝声音尖锐的吼道:“除了征召中男,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房玄龄,你不肯奉诏,形同资敌,莫非,你要替突厥张目?”
文官斗嘴,都是这个套路。先一顶大帽子扣上去,只是房玄龄不理会封德彝,只管看着李建成道:“陛下可知,关中如今账面上,有多少户口,实际上,又有多少户口?而这些户口当中,符合标准的中男,又占到多大比例?”
李建成摇摇头道:“朕不知道。”
房玄龄转而望着封德彝道:“封相国,你可知道?”
封德彝想了想道:“老夫不知。”
房玄龄道:“那么,谁又知道,关中有多少亩田土,平均亩产是多少?需要多少人耕种?
李建成与封德彝面面相觑。
陈应却道:“我知道,关中共余二十五万又七千三百倾田地,按照租庸调制,共需要二十五万七千三百余丁,关中田亩亩产上田一石七斗,下田八斗,中田一石两斗,平均一石两斗三千,实际耕地田亩共八百九十万亩左右,现如今三年一轮耕,若是丰年,可岁收入一千一百万石粮食!”
房玄龄非常惊讶的望着陈应,他没有想到陈应居然会知道他调查过的数据,更没有想到陈应所知的数据居然与他调查的数据吻合。
房玄龄感叹道:“满朝高士比不了一介武夫!”
魏征将一叠奏章,递给李建成道:“陛下,关中各郡县,武德四年统计,共有四十三万户,但目前,从各郡县上报来看,仅有半数。成年男丁数目,较武德四年相比,不到三成。”
李建成吃惊地抬头,看着魏征道:“为何如此?”
房玄龄叹口气,道:“从武德元年到现在,年年征战,每打一次仗,就要征发一次兵。情况最严重的郡县,有的男丁,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若是强行征召中男,明年整个关中,将面临颗粒无收的绝境。”
李建成忧心忡忡地站起身来道:“玄成,关中形势如此糟糕,你为何不早点向朕禀报?
魏征朝李建成深深一稽道:“臣有罪!”
PS:今天稍晚了些,非常抱歉。堂主月皇台的打赏加更,只能等我睡醒以后再加更,老程不怕欠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十二章尚书左仆射应该换人了
大唐主要钱币还是五铢钱,不过由于这个时代,商业兴起,特别是大宗交易越来越广泛,随着四年的发展,愿意接受钱钞交易的百姓或士绅越来越多,按照以往交易,涉及万贯钱财,仅万贯铜钱,就需要七万多斤,相当于三十五吨重。
如果采取五千斤载重的四轮马车,这也需要足足十二辆马车。就像现在买米,一石粮食高达八百钱,这些钱的重量就多达五斤多。
大唐通利钱庄的账目,许敬宗非常清楚。别看他现在是朝廷里的比部郎中,但是他是仅次马周第一副总管。大唐通利钱庄拥有多少存款,他非常清楚,以武德六年年末统计出来的数字,大唐通利钱庄共计有存款八百七十三万贯,其中借出去的贷款约六百万贯。
现在关中粮商们一次性就可贷出一百余万贯,这么以来,通利钱庄的存款只剩下一百余万贯,一百多万贯虽然听上去不少,可以要分摊下来,一个分部不过十万贯不到,那么一旦无法随时支出与拥有钱钞的商贾或世族兑换,很容易引起挤兑风潮。
银行的生存根本就是信用,一旦大唐通利钱庄失去信用,随时都有可能破产。这是许敬宗非常担忧的问题。
当听到许敬宗的担忧,陈应不以为然的笑道:“敬宗,你的担忧是多虑的,关中粮商的质押商铺实在太多,到时候,一旦他们到了偿还的时间,还不能还上贷款,按照契约,大唐通利钱庄就把他们质押的商铺、房产以及田地、矿产等等,全部公开拍卖。要知道,这些资源都是优质资源,像江南世族、河北世族以及巴蜀、辽东世族们,正愁着没有机会进行关中置业,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我们就可以及时将这些产业变得活钱!”
随着陈应解释,许敬宗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
陈应所言不错,像早已没落的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河内司马氏、洛阳陈氏、颍川陈氏、安定梁氏、南阳邓氏、北地傅氏等等,这些闻名于三国两晋时代的世族门阀,在唐朝的时候,早已兴奋不再。
不过,不代表他们不愿意重新崛起。关键是,要想崛起,这需要靠近政治中心或经济中心,这就是后世为什么北上广成为人才的集中地一样。因为越靠近政治中心,机会越多。
可是,任何一个区域的世族和门阀,都有一个共性极度排外。在正常情况下,其他地方的世族想要进入关中,其实非常困难,更别提在关中买田置业了。关中的土地是有限的,他们只会在关中世族门阀中轮换,而不会轻易卖给关外世族。
当然,陈应利用这个机会,给关中世族洗牌,就是制造一个鲶鱼效应。只有关中,涌进大量的鲶鱼,关中这潭死水,才会瞬间活过来。
而不是他们像现在一样,站在李建成的对立面,与李建成明争暗斗,把主要的资源和力量,全部浪费在内斗中。
许敬宗想了想道:“即然主上以为可以放贷,门下这就与他们展开会谈!”
陈应点点头道:“不过,质押物估值一定要狠狠压价,特别是宅院、商铺,价值一万贯的商铺,最多可以贷款一千五百贯!”
陈应默默计算了一下,如果他自己吃下所有的商铺,他可以成为当之无愧的长安半城了,因为这一次质押,仅商铺就占到了长安商铺总数的六成以上。
一旦这么大规模公开拍卖,商铺价格也会供大于求,随即下跌。
许敬宗想过陈应会狠宰一刀,然而他却没有想过陈应会如此之狠。
事实上,陈应对于做空粮市的奸商,这已经是够仁慈的了。毕竟他们都是用关中百姓的性命为游戏筹码。
许敬宗走后,陈应也随手离开了书房。
长孙无垢看着陈应摆放得凌乱的卷宗、文案,还有一些账薄,就收录在一起。突然有一个账薄掉在地上,长孙无垢附身拾起来。
就在她准备归置归位的时候,突然发现上面的账目隐隐不对。
长孙无垢把烛火点亮,拿起笔开始校对起来。
长孙无垢是秦王妃的时候,她喜欢擅长理财,只是非常可惜,她遇到了开挂了的陈应,无论她如何努力,始终无法把秦王府经营得不愁钱用。
长孙无垢校对完一个账薄,发现已经到了子夜时分。不过这个账薄上居然出现了将近四千贯的错漏。这让长孙无垢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陈应没有发现?
随即,她又拿起另外一个账薄,进行校对起来。
……
翌日清辰,李建成与王珪、魏征等人一身便服,来到长安城外的一处施粥地点。
魏征向李建成解释道:“陛下仁德,臣等以陛下的名义在关中各县设立粥棚共计一千三百余座,仅长安城就多达三百七十三座。”
李建成看着百姓喝粥时,都露出难以下咽的神色,微微皱起眉头,他指着大铁锅道:“给朕盛一碗!”
负责的小吏听到“朕”这个字,吓得脸色大变。
魏征喝道:“快盛!”
李建成一脸愤愤的道:“快!”
小吏无奈,指挥伙夫给李建成盛了一碗白粥。
李建成也顾不得烫嘴,张口就喝。
然而,这些白粥到了嘴里却让李建成差点吐了出来,白粥里居然放了盐,而且放得极多,咸得他脸都抽搐起来了。
李建成良久,费了好大的劲儿,这才把嘴里的白粥咽下去,不过他没有兴趣再喝第二口了。
李建成气得脸色铁青,一脸愤愤的吼道:“这是怎么回事?”
小吏不敢不回答,他期期艾艾的道:“这是陈大将军吩咐的,每一锅内加入二十斤盐!”
李建成望着那一口大锅,充其量也就是三百斤左右的量,加入二十斤盐,这几乎是海水里的含盐量。怪不得咸得难以下咽。
李建成听到是陈应吩咐的,他顿时生气了。
李建成望着身边的随从道:“去把陈大将军请来,朕要听听他还有什么说辞!”
李建成真的很生气,灾民已经是够可怜的了,陈应居然还让他们吃大量的盐,难道陈应把人当牲口了?
扈从骑士骑着战马奔上陈家堡,不过当陈应抵达粥棚的时候,李建成快要爆发了。
李建成指着一边吃粥,一边痛苦不堪的百姓道:“陈大将军,你给朕解释解释这是怎么回事?”
陈应躬身道:“回禀陛下,臣在救人!”
李建成听到这话,不由得脸上浮现一抹冷意,不过,望着陈应的目光,就有点不善了。
李建成眼中流露着失望,绝望。
李建成是一个感恩的人,当然陈应在这些年对他的帮助极大,最重要的是,玄武门之变,如果没有陈应力挽狂澜,他肯定悲剧,不仅会被李世民逼出长安,甚至可能成为第二个杨勇!
当然,陈应其实发现这些粮商,为了坐中关中粮市,无所不用其及。因为粮商背后站着关中世族门阀,他们有的是人,所以,官府出面开设的粥棚,几乎三分之一,甚至将近一半都是粮商派出的人。
他们打扮成灾民,冒领赈灾粥。
朝廷发放的粥是有限的,他们多吃一口,灾民就会少吃一口。
同时,粮商也会加剧消耗官府手中的粮食。
陈应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马上就想到了后世有名的大贪官和绅。有一次乾隆让和绅负责赈灾,和绅就让人往粥里加沙子。有很多人痛骂和绅,认为和绅不仅贪,而且德道败坏。可是,陈应却知道和绅是这么做是为了救人。
陈应始终相信人性本恶,贪婪、自私是人类的本能。一旦有了免费的粥吃,有些人明明家里有粮,他们也要挤破头皮,与灾民抢饭吃。再加上粮商派出来的人,真正的灾民,反而吃不到朝廷发放的赈济粥。
但是,和绅把沙子加入粥里,普通人只要能吃上饭,他们绝对不会吃带沙子的粥,除非是饿极的人。
当然,陈应不会那么无耻。不过陈应想到了多加盐,反正他坐拥着灵州盐矿,有的是食盐,所以他把盐掺入粥内,这种咸得发苦的粥,不是饿极了,绝对没有人愿意吃。所以前来领粥的人,几乎都是真灾民,绝对没有几个冒充的灾民。
听完陈应的解释,李建成这才明白陈应用心良苦,而且加了巨量的盐,盐本身就比粮食贵,这些盐还是陈应自掏腰包贡献出来了。
李建成朝着陈应深深鞠躬道:“是朕错怪陈卿了!”
陈应连连摆手道:“这个法子马上就要失效了,因为我的存盐也快消耗干净了!”
正在这时,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而来。
尚书左仆射封德彝怒气冲冲地将匣子放在李建成面前,怒道:“陛下,臣要参劾门下省给事中房玄龄,抗旨不尊,大逆不道,请陛下将房玄龄明正典刑。
李建成盯着匣子里的敕书,看着上面大红的红叉,狠狠地咬牙道:“来人,摆驾回宫!”
魏征赶紧道:“陛下息怒!”
魏征示意陈应。
别看魏征是李建成的心腹,可是关键时刻陈应的话,反而更让李建成能听得进去。
陈应上前道:“陛下息怒!”
其实,陈应比魏征更加紧张房玄龄。
毕竟,历史上,房玄龄可是一代贤相。拥有房玄龄辅佐,李建成更能开创一代盛唐。
……
李建成、魏征、王珪以及封德彝等人返回太极宫,此时房玄龄已经被两名站殿武士请到太极宫立政殿中等待着。
李建成怒气冲冲地盯着房玄龄道:“朕将国事托付给你,可是你为何,要拿着给事中的职权,刁难于朕?”
魏征一脸惶急,连连朝着房玄龄使着眼色。
可是,房玄龄根本就没有理会魏征的眼神,反而异常淡定的说道:“陛下,因为这两道诏令,都是错的。”
封德彝怒极反笑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朝中国策大政,难道还要你这个小小的给事中,来评判对错么?”
魏征望着陈应,使意陈应打着圆场。
陈应却没有紧张,毕竟房玄龄如果只有这点能耐,如何成为国之贤相?
陈应比魏征对房玄龄更有信心。
看着陈应无动于衷,魏征大急道:“真是天下怪事多,这大概是设三省六部以来,第一例给事中封驳诏令的事件。如此桀骜不驯之人,我也算是大开眼界了。”
看着陈应沉默不语,魏征又道:“封相公的中男之策,大将军以为如何?”
陈应淡淡的笑道:“书生之见!”
还好,陈应声音极低,否则封德彝恐怕就会调转炮口,对准陈应了。
封德彝望着房玄龄冷冷的喝道:“十二卫大军,人员缺额,最为严重,仅有一半;余下各军,兵员最多的也有两成缺额,原本关中十二军,应有十五万人马,现在却只有不到十一万。
李建成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封德彝又道:“此番突厥异动,各部落纠集了二十万余万骑兵,南下意图明显,我大唐若想,战而胜之,维持十二军满员,乃是最起码的要求。”
房玄龄不屑一顾的撇着嘴角。
封德彝声音尖锐的吼道:“除了征召中男,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房玄龄,你不肯奉诏,形同资敌,莫非,你要替突厥张目?”
文官斗嘴,都是这个套路。先一顶大帽子扣上去,只是房玄龄不理会封德彝,只管看着李建成道:“陛下可知,关中如今账面上,有多少户口,实际上,又有多少户口?而这些户口当中,符合标准的中男,又占到多大比例?”
李建成摇摇头道:“朕不知道。”
房玄龄转而望着封德彝道:“封相国,你可知道?”
封德彝想了想道:“老夫不知。”
房玄龄道:“那么,谁又知道,关中有多少亩田土,平均亩产是多少?需要多少人耕种?
李建成与封德彝面面相觑。
陈应却道:“我知道,关中共余二十五万又七千三百倾田地,按照租庸调制,共需要二十五万七千三百余丁,关中田亩亩产上田一石七斗,下田八斗,中田一石两斗,平均一石两斗三千,实际耕地田亩共八百九十万亩左右,现如今三年一轮耕,若是丰年,可岁收入一千一百万石粮食!”
房玄龄非常惊讶的望着陈应,他没有想到陈应居然会知道他调查过的数据,更没有想到陈应所知的数据居然与他调查的数据吻合。
房玄龄感叹道:“满朝高士比不了一介武夫!”
魏征将一叠奏章,递给李建成道:“陛下,关中各郡县,武德四年统计,共有四十三万户,但目前,从各郡县上报来看,仅有半数。成年男丁数目,较武德四年相比,不到三成。”
李建成吃惊地抬头,看着魏征道:“为何如此?”
房玄龄叹口气,道:“从武德元年到现在,年年征战,每打一次仗,就要征发一次兵。情况最严重的郡县,有的男丁,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若是强行征召中男,明年整个关中,将面临颗粒无收的绝境。”
李建成忧心忡忡地站起身来道:“玄成,关中形势如此糟糕,你为何不早点向朕禀报?
魏征朝李建成深深一稽道:“臣有罪!”
PS:今天稍晚了些,非常抱歉。堂主月皇台的打赏加更,只能等我睡醒以后再加更,老程不怕欠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