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正名之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因为如此,孙权才对诸葛恪是刮目相看,将其调往了江北,进入和魏国交战的第一战线,以考验其外战的能力。
此番四路大军伐魏,诸葛恪被孙权提升到了独自指挥一路人马的位置上来,和东吴重臣诸葛瑾、全琮、朱然等并驾齐驱,不可谓不位重。
而诸葛恪的表现也超乎孙权的想象,安风渡一战,正是出自诸葛恪的手笔。
当时听闻司马懿出兵来援,大多数的吴将是萌生了退意,唯有诸葛恪挺身而出,设定了一个半渡而击的计划。
这个计划执行下来,吴军果然是大败魏军,不但粉碎了司马懿的渡河企图,而且将魏军夏侯玄包围起来,予以重创,夏侯玄部总计三万余人,硬是被吴军斩杀和歼灭了近半数,可谓是战果辉煌。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未能擒获魏军的主将夏侯玄和杀父仇人曹亮,否则这一役是堪称完美。
但尽管如此,此次在安风渡之战斩杀敌军的数目,是远超其他各次进攻淮南的战果的,此次安风之战,一时令东吴上下为之沸腾,除了赤壁之战和石亭之战,还真没那次出征可以和这一次相提并论的。
经此一役,诸葛恪在孙权的眼里,又拨高了一位,孙权认为诸葛恪可以委以重任,甚至可以接替上大将军陆逊的位置。
不过此后的安风城之战,诸葛恪的表现则是略显急躁,损失虚耗了不少兵马,却始终未能拿下安风城来,让人颇多诟病。
孙权知道,这和诸葛瑾的意外身亡有着莫大的关系,诸葛恪为父报仇心切,做出一些急功尽利之事,也在所难免,这也反应了诸葛恪不成熟的一面,身为统兵大将,理应做到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声色,显然诸葛恪做不到这一点。
诸葛恪终归还是年轻了些,稚嫩了些,不过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一点孙权还是明白的,毕竟象诸葛恪这样的年轻的一辈,还真没有什么人可以上得了台面,更别说统兵一方,对抗强魏了。
所以,此次孙权下令诸葛恪为都督,总揽征北诸军务,就是要看看诸葛恪究竟几斤几两,能不能挑起东吴未来的大旗。
诸葛恪接到圣旨之后,大喜过望,原本他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他清楚,孙权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言出必行,别人很难改变他的心迹,如果孙权也铁了心要退兵的话,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劝谏了。
没想到这次孙权答应的竟然是如此地爽快,令诸葛恪喜出望外。如果一旦退兵,报仇之事将会变得遥遥无期,这让诸葛恪心底之中的那道坎很难迈得过去。
其次,诸葛恪想要出人头地,想要位极人臣,就必须要建功立业,拿功勋来打动孙权。
在江东,像他这样的官二代,那至少也是如过江之鲫,多的不可胜数,大多的官二代都是躺着父辈们的功劳薄上成长起来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真正有才华也有担当的人,却是廖廖无几。
诸葛恪想要证明自己不是那种混吃等死的官二代,他就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来,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孙权的信任。
指挥打夹石之战,诸葛恪还是有充分的信心的,他在任丹阳太守其间,就一直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所以对夹石一带的险峻的地势,诸葛恪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反而是变得更加的兴奋了。
丹阳兵最为擅长的就是山地作战,回到大别山,就等于是回到了丹阳兵的主场,这样的地理环境,丹阳兵完全可以发挥其特长,打出他们应有的风采来。
安风城一战可以说是丹阳兵最为窝囊的一战了,虽然丹阳兵打得十分的英勇,但奈何安风城的防守太过于坚固了,就算丹阳兵竭尽全力,也未能突破安风城的防御。
世间都例来都是以成败来论英雄的,丹阳兵背负着天下第一骁勇的名声,连战数日,却是折戟沉沙,以致于人们甚至都怀疑这么一支丹阳兵有些名不副实。
所以夹石之战,也成为了丹阳兵证明自己实力的一次机会,只有这一战打好了,才能恢复丹阳兵的声誉。
为了给自己证名,丹阳兵上下也是群情激愤,发誓要把在安风城丢掉的面子,在夹石给找回来。
对于诸葛恪来说,报仇是最为重要的,只要留在淮南,他才有报仇的机会,尤其是听到曹亮及征南军离开了安风城,重新加入到魏军战斗序列之后,诸葛恪更是急盼着与曹亮的再战机会。
如果不能手刃仇人,诸葛恪将何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当然为父报仇是极为重要的,但却不是排在第一位的东西,真正排在第一位的,是诸葛恪的那一颗野心。
明珠蒙尘的事发生的太多了,再有才能的人,遇不到伯乐一般的相士,也终究会明珠蒙尘,难有出头之日。
诸葛恪已经得到了孙权的赏识,那么接下来诸葛恪的表现,将会是他在未来几年是否可以登上的吴国朝堂的关键,想走一步登天的捷径,那至少要获得拿得出手来的战绩和功勋。
既然这是一个以成败来论英雄的时代,那么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就必须要把握机会,用赫赫战功来征服天下之人。
其次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出机会了。
如今孙权已经采纳了他的建议,可以说这个机会就是诸葛恪自己争取得来的。
创造机会,不等于是把握机会,诸葛恪清楚,此番他面对的可不是那些有勇无谋的山越人,而是狡猾多智的司马懿,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他渴求一胜的机会并不太多,想要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比常人多的多的代价。
机遇已经摆在了面前,这一次不光是丹阳兵的正名之战,而且也将会是诸葛恪的扬名之战,只有打得好这一仗,诸葛恪才有机会能够像他的父亲和叔父那样真正地扬名于世。
正因为如此,孙权才对诸葛恪是刮目相看,将其调往了江北,进入和魏国交战的第一战线,以考验其外战的能力。
此番四路大军伐魏,诸葛恪被孙权提升到了独自指挥一路人马的位置上来,和东吴重臣诸葛瑾、全琮、朱然等并驾齐驱,不可谓不位重。
而诸葛恪的表现也超乎孙权的想象,安风渡一战,正是出自诸葛恪的手笔。
当时听闻司马懿出兵来援,大多数的吴将是萌生了退意,唯有诸葛恪挺身而出,设定了一个半渡而击的计划。
这个计划执行下来,吴军果然是大败魏军,不但粉碎了司马懿的渡河企图,而且将魏军夏侯玄包围起来,予以重创,夏侯玄部总计三万余人,硬是被吴军斩杀和歼灭了近半数,可谓是战果辉煌。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未能擒获魏军的主将夏侯玄和杀父仇人曹亮,否则这一役是堪称完美。
但尽管如此,此次在安风渡之战斩杀敌军的数目,是远超其他各次进攻淮南的战果的,此次安风之战,一时令东吴上下为之沸腾,除了赤壁之战和石亭之战,还真没那次出征可以和这一次相提并论的。
经此一役,诸葛恪在孙权的眼里,又拨高了一位,孙权认为诸葛恪可以委以重任,甚至可以接替上大将军陆逊的位置。
不过此后的安风城之战,诸葛恪的表现则是略显急躁,损失虚耗了不少兵马,却始终未能拿下安风城来,让人颇多诟病。
孙权知道,这和诸葛瑾的意外身亡有着莫大的关系,诸葛恪为父报仇心切,做出一些急功尽利之事,也在所难免,这也反应了诸葛恪不成熟的一面,身为统兵大将,理应做到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动声色,显然诸葛恪做不到这一点。
诸葛恪终归还是年轻了些,稚嫩了些,不过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一点孙权还是明白的,毕竟象诸葛恪这样的年轻的一辈,还真没有什么人可以上得了台面,更别说统兵一方,对抗强魏了。
所以,此次孙权下令诸葛恪为都督,总揽征北诸军务,就是要看看诸葛恪究竟几斤几两,能不能挑起东吴未来的大旗。
诸葛恪接到圣旨之后,大喜过望,原本他并没有抱什么希望,因为他清楚,孙权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言出必行,别人很难改变他的心迹,如果孙权也铁了心要退兵的话,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劝谏了。
没想到这次孙权答应的竟然是如此地爽快,令诸葛恪喜出望外。如果一旦退兵,报仇之事将会变得遥遥无期,这让诸葛恪心底之中的那道坎很难迈得过去。
其次,诸葛恪想要出人头地,想要位极人臣,就必须要建功立业,拿功勋来打动孙权。
在江东,像他这样的官二代,那至少也是如过江之鲫,多的不可胜数,大多的官二代都是躺着父辈们的功劳薄上成长起来的,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真正有才华也有担当的人,却是廖廖无几。
诸葛恪想要证明自己不是那种混吃等死的官二代,他就必须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来,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孙权的信任。
指挥打夹石之战,诸葛恪还是有充分的信心的,他在任丹阳太守其间,就一直是生活在崇山峻岭之间,所以对夹石一带的险峻的地势,诸葛恪并没有感到什么不适,反而是变得更加的兴奋了。
丹阳兵最为擅长的就是山地作战,回到大别山,就等于是回到了丹阳兵的主场,这样的地理环境,丹阳兵完全可以发挥其特长,打出他们应有的风采来。
安风城一战可以说是丹阳兵最为窝囊的一战了,虽然丹阳兵打得十分的英勇,但奈何安风城的防守太过于坚固了,就算丹阳兵竭尽全力,也未能突破安风城的防御。
世间都例来都是以成败来论英雄的,丹阳兵背负着天下第一骁勇的名声,连战数日,却是折戟沉沙,以致于人们甚至都怀疑这么一支丹阳兵有些名不副实。
所以夹石之战,也成为了丹阳兵证明自己实力的一次机会,只有这一战打好了,才能恢复丹阳兵的声誉。
为了给自己证名,丹阳兵上下也是群情激愤,发誓要把在安风城丢掉的面子,在夹石给找回来。
对于诸葛恪来说,报仇是最为重要的,只要留在淮南,他才有报仇的机会,尤其是听到曹亮及征南军离开了安风城,重新加入到魏军战斗序列之后,诸葛恪更是急盼着与曹亮的再战机会。
如果不能手刃仇人,诸葛恪将何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当然为父报仇是极为重要的,但却不是排在第一位的东西,真正排在第一位的,是诸葛恪的那一颗野心。
明珠蒙尘的事发生的太多了,再有才能的人,遇不到伯乐一般的相士,也终究会明珠蒙尘,难有出头之日。
诸葛恪已经得到了孙权的赏识,那么接下来诸葛恪的表现,将会是他在未来几年是否可以登上的吴国朝堂的关键,想走一步登天的捷径,那至少要获得拿得出手来的战绩和功勋。
既然这是一个以成败来论英雄的时代,那么想要获得成功,首先就必须要把握机会,用赫赫战功来征服天下之人。
其次是,没有机会,也要创造出机会了。
如今孙权已经采纳了他的建议,可以说这个机会就是诸葛恪自己争取得来的。
创造机会,不等于是把握机会,诸葛恪清楚,此番他面对的可不是那些有勇无谋的山越人,而是狡猾多智的司马懿,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他渴求一胜的机会并不太多,想要成功,就必须要付出比常人多的多的代价。
机遇已经摆在了面前,这一次不光是丹阳兵的正名之战,而且也将会是诸葛恪的扬名之战,只有打得好这一仗,诸葛恪才有机会能够像他的父亲和叔父那样真正地扬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