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夺兵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事不宜迟,侯爷当早作决断,再有拖延,或将生出其他变数!”
在位于延陵埠镇集中心的一座大宅之中,陈铭升作为削藩战事期间留守桃坞集屯营军府的都尉、护军府典军,也是信昌侯李普到金陵后征调兵户凑出七千精锐的主将,此时正昂首站在案前,青筋暴露的手按住腰间的佩刀,扬声劝信昌侯李普早作决断。
初夏时间,天色还刚刚有些炎意,夜色已深,大堂的门紧闭着,数支大烛正燃烧着,散发出蜂蜡的香气,不知从哪个缝隙里透进来的微风,吹得烛火微微晃动着,也令堂下诸将的脸色看上去颇为阴晴不定。
从金陵事变迄今已经过去五个多月,这期间发生的诸多事,仿佛有如铅般的阴云,压在他们的心头,令他们喘不过气来。
宝华山南麓原本位于京兆府所属的江乘县境内,设立桃坞集军府之后,南麓与赤山湖之间的土地便从江乘县划出来;宝华山往东则是润州治所所在的丹徒县境内,而东南则是另一个属于润州的大县丹阳。
过去五月时间内,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在桃坞集军府、江乘县、丹徒县、丹阳县四地。
最初时,看到安宁宫彻底掌握金陵城内外的禁军、侍卫亲军,信昌侯李普担心会陷入重围之中,毫不犹豫便放弃桃坞集军府(秋湖山)东进,先率部掩护家小东撤到丹徒城(润州城)。
楚州军前锋大将饶耿率八千楚州军精锐渡江南下,要为楚州军主力渡江挪开地方,信昌侯李普则让出临江的丹徒城,拖家带口撤到南五十余里外的丹阳城。
而待信王杨元演率八百银戟亲卫渡江进入丹徒城,便勒令李普率部出丹阳城,与楚州军前锋并行西进,与推进到宝华山东南麓的徐渚所部南衙禁军决战。
这一仗,信王杨元演是获得耀眼之极的大胜、大捷,杀得南衙禁军闻风丧胆,名闻天下,但信昌侯李普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近七千龙雀军精锐却被打溃、打残,被打得脊骨尽断。
更叫信昌侯李普难堪的,他率残部想要返回丹阳城休整时,楚州军将秦冉奉信王杨元演之命,已经率两千骑兵提前一步赶到丹阳城,控制四城城门。
信昌侯李普率残部被拒之城外,非但不敢强行夺回丹阳城,还眼睁睁的看着四万多老弱妇孺,被秦冉从丹阳城驱赶出来。
信昌侯李普只能带着四五万老弱妇孺及残兵,如丧家之犬般撤到丹阳城西南三十余里一座叫延陵的镇埠休整,也就是他们此时议事的地方所在。
延陵原为春秋时的吴国之地,为吴王之子季札封邑,春秋时期便筑城池,要远远早过周围现存的江乘、丹徒、丹阳、溧阳等城,但城池仅存三百余年便荒废了,目前仅存季子祠以及名为延陵墟的季子墓,在镇埠申浦河的西岸还能寻找到遗迹。
不过,延陵镇埠作为申浦河畔最重要的水陆码头,乃茅山东麓的水陆交会之地,越杭湖秀诸州的丝米纸墨等物,装船入太湖,大船走长江水道输往各地,小船则多走申浦河经赤山湖、秋浦河入金陵。
延陵虽是镇埠,却要比县城都要繁华数分。
除沿河镇埠屋舍鳞次栉比,镇外季子祠前些年乡贤募捐钱粮翻修,就建有六重院落、六十余间殿舍。
延陵与龙华埠等,并称金陵城二十四埠。
每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少则有上万艘次的大小商船途经延陵,这里也是金陵外围的米粮交易中心。
京兆府除了十一属县外,金陵城内就有六十余万人口,仅米粮一项,每年就需要从周围州县输入六七百万石之多,才能满足金陵城的消耗。
这么巨大的米粮消耗,一部分是通过田赋丁税从州县筹集纲粮,然后通过官员俸禄的形式发放下去,一部分则通过粮商从属县以及金陵以东盛产米粮的苏润常扬越杭秀湖等州贩运米粮进入金陵城,与其他炭布茶药等大宗物资一起,满足这座当世最为繁华的城市在物质上的需求。
延陵作为金陵外围的大宗物资交易集散地之一,昔时之繁荣,又岂是偏远县城能比的?
然而在金陵事变后,江南繁华之地空气里都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息,除了当地人之外,商旅早就断绝,申浦河面上以往那遮天蔽日的舟楫帆桅骤然间稀稀落落下来。
剩下不多的几艘本地船,也在信昌侯李普率部撤来后直接征用了。
信昌侯李普率部撤到延陵休整,而不是直接撤到延陵以西仅二十里外的茅山据险以守,主要就是看中延陵水陆皆通、进退两宜的有利形势。
此外,延陵虽然从去年十一月之后便商旅中断,但之前是那样的繁华,镇埠及周边村庄里的存粮也多。
近五万眷属及残兵,被赶出丹阳城,那么多人就粮可不是什么易事,也只有延陵这样的大埠,才有可能相对容易的征集到足够供四五万老弱妇孺生存的粮秣。
虽说四五万人短时间内就粮还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被盟军如此算计,伤亡如此惨重,连同四万多老弱妇孺被驱赶出城池,士气之弱、军心涣散,也是不难想象的。
此时南衙禁军新败,正手忙脚乱的在秋湖山、江乘城组织新的防线。
而楚州军在楼船军水师收缩回金陵之后,主力正抓紧时间渡江经丹徒,沿宝华山南麓往西进逼秋湖山。
要不是两军暂时都无暇旁顾,他们这部残军,或许仅需要千余精锐骑兵过来,就能将他们杀得再次大败、大溃。
陈铭升心里很清楚,真要等到信王杨元演率楚州军主力攻陷秋湖山、江乘城,彻底控制住金陵城以东的地域之后,到时候绝对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
在陈铭升看来,此时将四万多老弱妇孺都抛弃掉,趁着安宁宫全力备防楚州军西进,无暇顾及他们之时,他们还是能率三千兵卒快速绕到金陵的西边,寻找机会登船撤往岳阳的。
关键是速度要快,决定要果断。
要不然的话,再拖延下去,军心进一步涣散、崩溃,拖到最后他们可能就只能带三五十人狼狈不堪的逃回岳阳去。
静山庵一战,直接表明他们此前联合楚州的策略彻底失败,而郑畅、韩道铭等人先一步护送太妃撤往岳阳,也无需为此承担多大的责任,但在岳阳威势一度无两的信昌侯府就太难堪了。
他们要是能带三千精锐回岳阳,多多少少还能保存一些颜面,更主要的还是能抓住更多的兵权——乱世之秋,三子争雄,诸州都纷纷招兵买马、以守地方,有哪个能比兵权更为重要?
倘若他们最后仅在三五十侍卫的护送下,如丧家之犬般逃回岳阳,不要说韩谦早就对他们恨之入骨了,沈漾、王琳、高承源、郭亮、周惮、陈景舟甚至李知诰一系的将臣,有谁不会落井下石,有哪个不会趁机对他们发难?
何况潭王看他们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即便信昌侯府在岳阳的根基还在,即便有太妃出面庇护,信昌侯李普及他们大概也会被殿下逼得蛰伏一阵时间,才有可能平息风议吧?
袁国维略显苍老的面容,在烛火的映照下,多少有些显得苍白无力,左肩的箭创都过去一个月了,还没有完全愈合,此时正隐隐作痛,他不得不承认年岁不饶人。
袁国维原本人留在岳阳,负责缙云楼在岳阳的事务,只是郑榆、郑畅、韩道铭等人护送太妃回岳阳时,他与林海峥苦劝潭王不可掉以轻心,却未想潭王未但没有听进去劝,还对他们狠狠的训斥了一番。
林海峥因为叙州的关系,职务没有变动,他却被遣到金陵。
袁国维名义上是眼前这支兵马的总哨官,但谁都清楚他因为什么被踢过来,李普及陈铭升等人怎么可能待见他,怎么可能将斥侦刺探之事真就交付给他?
袁国维地位虽高,行事时却完全被信昌侯李普牵着鼻子在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虽然陈铭升主张立时放弃将四万多家小眷属当成累赘抛弃掉,袁国维想到那一张张老弱妇孺的脸在脑海里闪现,于心也是不忍,也认为李普这么做会导致三千将卒的军心进一步涣散、崩溃,但他也想不出再拖延下去,还能有其他什么办法能想?
或许这就是令人无可选择的死局?
或许这就是令人无力挣扎的绝境?
袁国维悲哀的想到,也许放弃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家小眷属,是虽然残酷却务实的选择吧?
此时的李普,相比较与王文谦相会于秋湖山里,要苍老许多,这一刻脸色也是阴晴不定,却不敢轻易表态。
他何尝不想走,但问题在于三千将卒会轻易跟他走吗?
要是在走的过程中,军心彻底崩溃、将卒哗变怎么办?
“此时各级武官还都听侯爷的命令,但再拖延下去,各级武官恐怕再难以弹压将卒躁动了。”陈铭升能猜到李普心里在顾忌什么,但恰是如此,他才更要劝李普早作决断,不能因为优柔寡断,错过最后的时机。
桃坞集军府自都尉以下,以大小屯寨安置、管理兵户。
从收编饥民那一刻起,为达到控制龙雀军的目的,大小屯寨的屯田校尉、小校,几乎都是信昌侯府的家兵部曲出任。
潭王府护军府所管治的屯营军府,从最初的一座扩编到十座,新增的屯营军府主要位于均州、潭州境内,但信昌侯府最为核心的影响力始终都在桃坞集军府,包括韩谦前期所建的匠坊,事后也完全是由信昌侯府的嫡系亲信接手。
也就是说,信昌侯李普回金陵后,征调兵户集结的这支兵马,队率级以上的武官、将领,几乎都是出身于信昌侯府。
这也是信昌侯李普当初决定与楚州合谋放弃韩道勋之时,冯缭、姜获等人无力阻拦的关键原因,也是李普此时还能勉强掌握这支兵马的关键。
这些武官、将领的眷属,人数较少,都已经送到岳阳了。
在陈铭升看来,这也是他们掌握兵马撤往岳阳的最后凭仗,至少依仗这些武官、将领,他们还能弹压住底层将卒的躁动,强行命令他们听令行事。
这时候一名小校叩门进来,走到陈铭升身边耳语数句,又匆匆离开。
“发生什么事情?”李普抬起疲惫显得臃肿不堪的眼睛,看向陈铭升问道。
“有两名龙雀军兵卒从邵州逃回来,潜入延陵埠,想要将其家小接走,被巡营的兵卒发现,”陈铭升一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严重,但不管怎么说,从邵州过来的逃卒他们也是要扣押下来处以军法,更不可能让两三名逃卒进一步扰乱这边的军心,说道,“我吩咐人将他们关押起来,侯爷你看要如何处置?”
“临阵而逃,以军法|论处,当斩!”李普皱着眉头,片晌后又毅然绝情的说道,他意识到这就有逃卒过来,再过几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逃卒从邵州、衡州、潭州以及岳阳潜回来,他要没有雷霆手段,事情就会变得更复杂、更棘手。
“这两人为保家小才逃归金陵?倘若如此,以军法|论处,怕是军心会更加不稳啊?”沉默半天的袁国维这时候见李普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斩杀来人,忙劝道。
“非常之时必用非常之法,唯有如此才能勉强维持军心,”李普也算是经过无数的大风大浪,这点见识还是要比袁国维、陈铭升强出一些,让陈铭升立即安排人对邵州逃卒用刑,同时加强延陵埠外围的巡营,说道,“明天就将所有将卒的家小眷属,都迁往茅山!”
袁国维沉默低下头,知道李普这时候是决心抛弃家小眷属了。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不可能公开将四万多家小眷属直接抛弃掉,那样的话,会叫军心直接崩溃掉。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家小眷属与三千将卒先分开来,到时候不管是威迫利诱,还是哄骗欺瞒,将三千将卒单独带去岳阳,都相对要容易一些。
现在的话,令三千将卒放弃他们的至亲之人,随他们逃往岳阳,只要有少数不愿意,就会引起极大的风波。
陈铭升安排人去对两名从邵州逃来的龙雀军兵卒照军法用刑,他们则继续留在大堂商议西撤的细节性问题,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隐隐传来喧哗之声,过了片晌,嘈杂声越来越大,似有无数人往他们这边拥来。
“怎么回事?”
大堂之上诸多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侯爷、陈都将,”这时候守在外面院子里的侍卫营小校仓皇跑进来禀道,“刚刚有二十个兵卒闯到法场,要将那两个邵州逃卒劫走,薛指挥使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退回来……”
袁国维愣怔了片半晌,没想到没等将家小迁往茅山,事情就捅大发了,他这时候才发现外面的天已经亮了,他们在大堂议事已经是整整一夜过去了,时间还真是快得如白马过隙。
“这些乱兵都快要反天了,真是气死我了!”这时候一名鼻青脸肿的校尉走进来,身材魁梧的他襟甲被人撕开半幅,狼狈不堪的走进大堂来,细禀他刚才带着人想要当众处斩那两个从邵州回来的逃卒震慑人心,未曾想其家人鼓躁冲击法场,他正命令手下将闹法事的逃卒家小乱棍打出去时,围观的兵卒及家属,又有更多的人参与鼓躁,他不得不先撤回来,但逃卒已经被劫走。
“胡闹,陈铭升,立即将诸将亲卫都集结起来!”李普拍案而起,知道这时候有半点的心慈手软,全军都将哗变,让陈铭升立时将诸将依重的亲卫都集结起来,将鼓躁骚动直接镇压下去。
诸将亲卫兵马都在大宅附近,陈铭升亲自出去,很快集结三百精锐,李普披甲执戟,骑马亲自率领三百精锐骑兵往此时尚有数百乱兵及家属集结躁动不息的法场冲过去。
各级武官都还是信昌侯府出去的人,即便遭受楚州的算计,将卒伤亡惨重,但李普此时在军中的威望还在。
看到李普披甲执戟乘马过来,沿路围观、迟疑着要不要参与鼓躁的兵卒家小都纷纷退避开,让出通往法场的通道。
这边也有一名营指挥使提前一步反应过来,带着百余将卒,将闹事的数十名将卒及家小围在一座院墙坍塌下来的宅子里,等着李普、陈铭升过来处置。
过来后看到场面已经控制住,李普稍稍安心,颇为欣赏的看了控制局面的将官一眼,然后驱马到坍塌出偌大缺口的院墙前,虎目虽老,但精芒还在,徐徐扫过院子里的乱卒以及四周围观的兵卒及家小一眼,扬声说道:
“临阵脱逃者,以军法|论处当斩;劫法场及鼓躁乱军心者,以军法|论处当斩——我李普在此,院中逃兵乱卒,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陈铭升示意两队弓箭手上前,聚集到院墙豁口前,准备直接将被围逼到院中的乱卒及家小射杀,想要用这种血腥手段,将随时都有可能崩溃的军心勉强维持下去。
“有人说侯爷想要再次将大家的家小都抛弃掉,独自逃跑,此事可真?”
围观的人群里终于有人不甘心的吼问道。
李普脸色一阴,他看得出这话问中诸多将卒心里最深的疑惑,虽然他从来都没有表态过要撤走,但不意味下面的武官、兵卒心里不会猜疑。
说到底祸根还是上次仓促撤出秋湖山所埋下,李普也根本无法辩解,他无需辩解,他厉眼扫向发声处,问道:“谁敢妖言惑众、乱我军心?”
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走出来,他不会当缩头乌龟,站出来说道:“我也只是听人在传这事,只想问一个明白。”
然而他刚站出来,左右便有数名彪形大汉在陈铭升的示意下如狼似虎扑出来,将其揪住,先是一顿老拳打出去,将这人打得鼻青眼肿,打断他好几颗牙齿带血吐出来,令他再难说出半句话。
李普说道:“妖言惑众、乱我军心,军法|论处当斩。”
听李普这么说,左右顿时将这名大汉从豁口扔入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院中。
“还有谁敢妖言惑众?我此时要将这些乱兵逃卒当场处死,有谁不服?”李普厉眼盯住四周,再次扬声问道,这一刻的威势令他多少产生一些错觉,似乎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
“李侯爷!”
这时候从角落里传出来一声轻唤,声音熟悉到令李普怀疑这一刻产生幻觉。
看到熟悉的身影穿着一袭灰白色的麻衣孝袍,从一间院落里推门走出来,袁国维这一刻的心都颤抖起来。
韩谦!
袁国维在此之前,就算是将脑子劈开来,都不可能想到韩谦这一刻在润州、在延陵埠。
怎么可能?
袁国维下意识伸手去抹浑浊的老眼,以为自己对当前的处境太过灰心失望以致产生幻觉。
韩谦不是在叙州为韩道勋服丧守孝,从蜀国回来后连岳阳都不愿去,怎么可能会在润州?
“韩谦!”李普也难以置信的盯住身穿孝衣出现在延陵的韩谦,下意识惊叫出来。
他这一叫,仿佛雷霆劈下来,令左右围观的兵卒及家小都惊醒过来,齐刷刷的朝韩谦所走出来的院子门口看过来,不是韩谦是谁?
从收编饥民始,韩谦就在秋湖山建造匠坊,一边征募饥民做工,一边辅助沈漾建造屯营军府;荆襄战事期间,韩谦甚至要比杨元溥更勤的出没城墙,确保没有一个地方会出纰漏。
而守淅川之功以及火速削藩之功,韩谦虽然不欲太过彰显以免引起嫉恨,但龙雀军普通将卒的认知却朴素而真实。
何况韩谦还亲自掌握着潭王府、龙雀军最为核心的情报搜集及侦察部门缙云楼。
荆襄及削藩战事之后,作为俘兵收编进来的兵户,或许对韩谦还有些陌生,但桃坞集屯营军府出身的将卒及家小,有谁不认得韩谦?
“是韩大人,是韩从事,是韩参军!”众人欢呼起来,声浪之强,令李普脸色阴沉,甚至都无法开口质问韩谦身穿孝袍此时出现在润州意欲何为?
赵无忌、孔熙荣带着人从院子走出来,想要将韩谦护在身后,以防李普狗急跳墙对韩谦不利。
韩谦却是夷然无惧的往李普面前走去,挥手示意左右的兵卒及家小安静下来,站在晨曦之中,看着李普、陈铭升等人说道:
“信昌侯李普及护军府典军都尉陈铭升,怯战无勇,先弃秋湖山,致将卒家小万人被安宁宫叛军俘杀,又轻信无能,为楚州用为诱饵,损兵四千又失丹阳城池。殿下对你二人失望之极,特下口谕令韩谦赶到润州,撤去你们二人的统兵之权,代掌之,着你们二人速归岳阳接受惩处!”
李普老脸涨得通红,他知道韩谦是胡说八道,这么重要的人事变动,即便韩谦行动火速,他无法提前得到消息,杨元溥也不可能没有手谕给韩谦。
陈铭升可不甘心这么轻易就被所谓的“口谕”夺走兵权,将佩刀横在身前,厉声质问道:“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你没有行枢密院的令旨,没有殿下的手令,凭什么撤换我们?”
“信我者,请站长街之东!”韩谦无视李普、陈铭升的质疑,看向左右将卒,扬声说道,“我虽然没有把握一定将大家带出这困局,但韩谦只要不死,绝不先逃,有违此誓,愿受五马分尸之刑!”
五马分尸是一个在场大多数人不愿意提起、也被严令禁止提起的词,却像一道闪电劈入无数人的灵魂深处。
韩道勋死得是何等之冤,即便目不识丁的底层将卒心里都清清楚楚。
“信韩大人者,请站长街之东!”
“信韩大人者,请站长街之东!”
“信韩大人者,请站长街之东!”
赵无忌、孔熙荣、魏常、施绩等鼓躁大叫起来,在还没有彻底亮起来的晨曦之中,将卒及家小身影多少还有些黑黢黢的,仿佛潮水一般,都往街东涌过去,镇埠沿河长街,西面临河的一侧要更开阔一些,稀稀落落就剩下那些出身信昌侯府的武官将领,甚至还有不少武官将领,内心涌动着站到长街之东的冲动。
“侯爷,老宁对不住侯爷您!”一个轩然大汉从街西走到长街上,朝信昌侯砰砰叩了三个响头,随后麻利的爬起来,站到长街东侧。
随后又是二十多人纷纷站出来给信昌侯李普叩头,然后走到长街东侧。
李普脸色难看到极点,没想到他信昌侯府培养出来的精锐,在这一刻竟然会背叛他。
袁国维看得出这些人都是队率一级的基层武官,他们在长期征伐岁月里,跟底层将卒在血与火中所结成的生死之情更加浓厚,而且他们作为信昌侯府的嫡系也更清楚李普、陈铭升要放弃家小眷属的心思,他们在过去这些天其实是最挣扎跟矛盾,韩谦的出现,则叫他们坚定了与信昌侯府决裂的决心。
这便是人心所向。
“李侯爷、陈都尉,你们现在信还是不信?”韩谦再次看向信昌侯李普及陈铭升,问道。
信昌侯李普看向身边稀稀落落剩下不到二百人的亲卫,脸色阴晴不定。
“李侯爷,韩大人估计也是好不容易才克制住杀你的心思。”袁国维压着声音劝说道。
信昌侯李普闻言一惊,虽然韩谦脸色平静得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但韩谦身后的孔熙荣、赵无忌等人,可是杀气腾腾啊,他真要跟韩谦争辩下去,逼得韩谦不得不出辣手夺兵权,他凭身后不到二百人的亲卫,能杀出重围吗?
“事不宜迟,侯爷当早作决断,再有拖延,或将生出其他变数!”
在位于延陵埠镇集中心的一座大宅之中,陈铭升作为削藩战事期间留守桃坞集屯营军府的都尉、护军府典军,也是信昌侯李普到金陵后征调兵户凑出七千精锐的主将,此时正昂首站在案前,青筋暴露的手按住腰间的佩刀,扬声劝信昌侯李普早作决断。
初夏时间,天色还刚刚有些炎意,夜色已深,大堂的门紧闭着,数支大烛正燃烧着,散发出蜂蜡的香气,不知从哪个缝隙里透进来的微风,吹得烛火微微晃动着,也令堂下诸将的脸色看上去颇为阴晴不定。
从金陵事变迄今已经过去五个多月,这期间发生的诸多事,仿佛有如铅般的阴云,压在他们的心头,令他们喘不过气来。
宝华山南麓原本位于京兆府所属的江乘县境内,设立桃坞集军府之后,南麓与赤山湖之间的土地便从江乘县划出来;宝华山往东则是润州治所所在的丹徒县境内,而东南则是另一个属于润州的大县丹阳。
过去五月时间内,他们的活动范围就在桃坞集军府、江乘县、丹徒县、丹阳县四地。
最初时,看到安宁宫彻底掌握金陵城内外的禁军、侍卫亲军,信昌侯李普担心会陷入重围之中,毫不犹豫便放弃桃坞集军府(秋湖山)东进,先率部掩护家小东撤到丹徒城(润州城)。
楚州军前锋大将饶耿率八千楚州军精锐渡江南下,要为楚州军主力渡江挪开地方,信昌侯李普则让出临江的丹徒城,拖家带口撤到南五十余里外的丹阳城。
而待信王杨元演率八百银戟亲卫渡江进入丹徒城,便勒令李普率部出丹阳城,与楚州军前锋并行西进,与推进到宝华山东南麓的徐渚所部南衙禁军决战。
这一仗,信王杨元演是获得耀眼之极的大胜、大捷,杀得南衙禁军闻风丧胆,名闻天下,但信昌侯李普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近七千龙雀军精锐却被打溃、打残,被打得脊骨尽断。
更叫信昌侯李普难堪的,他率残部想要返回丹阳城休整时,楚州军将秦冉奉信王杨元演之命,已经率两千骑兵提前一步赶到丹阳城,控制四城城门。
信昌侯李普率残部被拒之城外,非但不敢强行夺回丹阳城,还眼睁睁的看着四万多老弱妇孺,被秦冉从丹阳城驱赶出来。
信昌侯李普只能带着四五万老弱妇孺及残兵,如丧家之犬般撤到丹阳城西南三十余里一座叫延陵的镇埠休整,也就是他们此时议事的地方所在。
延陵原为春秋时的吴国之地,为吴王之子季札封邑,春秋时期便筑城池,要远远早过周围现存的江乘、丹徒、丹阳、溧阳等城,但城池仅存三百余年便荒废了,目前仅存季子祠以及名为延陵墟的季子墓,在镇埠申浦河的西岸还能寻找到遗迹。
不过,延陵镇埠作为申浦河畔最重要的水陆码头,乃茅山东麓的水陆交会之地,越杭湖秀诸州的丝米纸墨等物,装船入太湖,大船走长江水道输往各地,小船则多走申浦河经赤山湖、秋浦河入金陵。
延陵虽是镇埠,却要比县城都要繁华数分。
除沿河镇埠屋舍鳞次栉比,镇外季子祠前些年乡贤募捐钱粮翻修,就建有六重院落、六十余间殿舍。
延陵与龙华埠等,并称金陵城二十四埠。
每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少则有上万艘次的大小商船途经延陵,这里也是金陵外围的米粮交易中心。
京兆府除了十一属县外,金陵城内就有六十余万人口,仅米粮一项,每年就需要从周围州县输入六七百万石之多,才能满足金陵城的消耗。
这么巨大的米粮消耗,一部分是通过田赋丁税从州县筹集纲粮,然后通过官员俸禄的形式发放下去,一部分则通过粮商从属县以及金陵以东盛产米粮的苏润常扬越杭秀湖等州贩运米粮进入金陵城,与其他炭布茶药等大宗物资一起,满足这座当世最为繁华的城市在物质上的需求。
延陵作为金陵外围的大宗物资交易集散地之一,昔时之繁荣,又岂是偏远县城能比的?
然而在金陵事变后,江南繁华之地空气里都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息,除了当地人之外,商旅早就断绝,申浦河面上以往那遮天蔽日的舟楫帆桅骤然间稀稀落落下来。
剩下不多的几艘本地船,也在信昌侯李普率部撤来后直接征用了。
信昌侯李普率部撤到延陵休整,而不是直接撤到延陵以西仅二十里外的茅山据险以守,主要就是看中延陵水陆皆通、进退两宜的有利形势。
此外,延陵虽然从去年十一月之后便商旅中断,但之前是那样的繁华,镇埠及周边村庄里的存粮也多。
近五万眷属及残兵,被赶出丹阳城,那么多人就粮可不是什么易事,也只有延陵这样的大埠,才有可能相对容易的征集到足够供四五万老弱妇孺生存的粮秣。
虽说四五万人短时间内就粮还没有什么大问题,但被盟军如此算计,伤亡如此惨重,连同四万多老弱妇孺被驱赶出城池,士气之弱、军心涣散,也是不难想象的。
此时南衙禁军新败,正手忙脚乱的在秋湖山、江乘城组织新的防线。
而楚州军在楼船军水师收缩回金陵之后,主力正抓紧时间渡江经丹徒,沿宝华山南麓往西进逼秋湖山。
要不是两军暂时都无暇旁顾,他们这部残军,或许仅需要千余精锐骑兵过来,就能将他们杀得再次大败、大溃。
陈铭升心里很清楚,真要等到信王杨元演率楚州军主力攻陷秋湖山、江乘城,彻底控制住金陵城以东的地域之后,到时候绝对不会轻易放他们离开。
在陈铭升看来,此时将四万多老弱妇孺都抛弃掉,趁着安宁宫全力备防楚州军西进,无暇顾及他们之时,他们还是能率三千兵卒快速绕到金陵的西边,寻找机会登船撤往岳阳的。
关键是速度要快,决定要果断。
要不然的话,再拖延下去,军心进一步涣散、崩溃,拖到最后他们可能就只能带三五十人狼狈不堪的逃回岳阳去。
静山庵一战,直接表明他们此前联合楚州的策略彻底失败,而郑畅、韩道铭等人先一步护送太妃撤往岳阳,也无需为此承担多大的责任,但在岳阳威势一度无两的信昌侯府就太难堪了。
他们要是能带三千精锐回岳阳,多多少少还能保存一些颜面,更主要的还是能抓住更多的兵权——乱世之秋,三子争雄,诸州都纷纷招兵买马、以守地方,有哪个能比兵权更为重要?
倘若他们最后仅在三五十侍卫的护送下,如丧家之犬般逃回岳阳,不要说韩谦早就对他们恨之入骨了,沈漾、王琳、高承源、郭亮、周惮、陈景舟甚至李知诰一系的将臣,有谁不会落井下石,有哪个不会趁机对他们发难?
何况潭王看他们不顺眼,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即便信昌侯府在岳阳的根基还在,即便有太妃出面庇护,信昌侯李普及他们大概也会被殿下逼得蛰伏一阵时间,才有可能平息风议吧?
袁国维略显苍老的面容,在烛火的映照下,多少有些显得苍白无力,左肩的箭创都过去一个月了,还没有完全愈合,此时正隐隐作痛,他不得不承认年岁不饶人。
袁国维原本人留在岳阳,负责缙云楼在岳阳的事务,只是郑榆、郑畅、韩道铭等人护送太妃回岳阳时,他与林海峥苦劝潭王不可掉以轻心,却未想潭王未但没有听进去劝,还对他们狠狠的训斥了一番。
林海峥因为叙州的关系,职务没有变动,他却被遣到金陵。
袁国维名义上是眼前这支兵马的总哨官,但谁都清楚他因为什么被踢过来,李普及陈铭升等人怎么可能待见他,怎么可能将斥侦刺探之事真就交付给他?
袁国维地位虽高,行事时却完全被信昌侯李普牵着鼻子在走。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虽然陈铭升主张立时放弃将四万多家小眷属当成累赘抛弃掉,袁国维想到那一张张老弱妇孺的脸在脑海里闪现,于心也是不忍,也认为李普这么做会导致三千将卒的军心进一步涣散、崩溃,但他也想不出再拖延下去,还能有其他什么办法能想?
或许这就是令人无可选择的死局?
或许这就是令人无力挣扎的绝境?
袁国维悲哀的想到,也许放弃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家小眷属,是虽然残酷却务实的选择吧?
此时的李普,相比较与王文谦相会于秋湖山里,要苍老许多,这一刻脸色也是阴晴不定,却不敢轻易表态。
他何尝不想走,但问题在于三千将卒会轻易跟他走吗?
要是在走的过程中,军心彻底崩溃、将卒哗变怎么办?
“此时各级武官还都听侯爷的命令,但再拖延下去,各级武官恐怕再难以弹压将卒躁动了。”陈铭升能猜到李普心里在顾忌什么,但恰是如此,他才更要劝李普早作决断,不能因为优柔寡断,错过最后的时机。
桃坞集军府自都尉以下,以大小屯寨安置、管理兵户。
从收编饥民那一刻起,为达到控制龙雀军的目的,大小屯寨的屯田校尉、小校,几乎都是信昌侯府的家兵部曲出任。
潭王府护军府所管治的屯营军府,从最初的一座扩编到十座,新增的屯营军府主要位于均州、潭州境内,但信昌侯府最为核心的影响力始终都在桃坞集军府,包括韩谦前期所建的匠坊,事后也完全是由信昌侯府的嫡系亲信接手。
也就是说,信昌侯李普回金陵后,征调兵户集结的这支兵马,队率级以上的武官、将领,几乎都是出身于信昌侯府。
这也是信昌侯李普当初决定与楚州合谋放弃韩道勋之时,冯缭、姜获等人无力阻拦的关键原因,也是李普此时还能勉强掌握这支兵马的关键。
这些武官、将领的眷属,人数较少,都已经送到岳阳了。
在陈铭升看来,这也是他们掌握兵马撤往岳阳的最后凭仗,至少依仗这些武官、将领,他们还能弹压住底层将卒的躁动,强行命令他们听令行事。
这时候一名小校叩门进来,走到陈铭升身边耳语数句,又匆匆离开。
“发生什么事情?”李普抬起疲惫显得臃肿不堪的眼睛,看向陈铭升问道。
“有两名龙雀军兵卒从邵州逃回来,潜入延陵埠,想要将其家小接走,被巡营的兵卒发现,”陈铭升一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严重,但不管怎么说,从邵州过来的逃卒他们也是要扣押下来处以军法,更不可能让两三名逃卒进一步扰乱这边的军心,说道,“我吩咐人将他们关押起来,侯爷你看要如何处置?”
“临阵而逃,以军法|论处,当斩!”李普皱着眉头,片晌后又毅然绝情的说道,他意识到这就有逃卒过来,再过几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逃卒从邵州、衡州、潭州以及岳阳潜回来,他要没有雷霆手段,事情就会变得更复杂、更棘手。
“这两人为保家小才逃归金陵?倘若如此,以军法|论处,怕是军心会更加不稳啊?”沉默半天的袁国维这时候见李普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斩杀来人,忙劝道。
“非常之时必用非常之法,唯有如此才能勉强维持军心,”李普也算是经过无数的大风大浪,这点见识还是要比袁国维、陈铭升强出一些,让陈铭升立即安排人对邵州逃卒用刑,同时加强延陵埠外围的巡营,说道,“明天就将所有将卒的家小眷属,都迁往茅山!”
袁国维沉默低下头,知道李普这时候是决心抛弃家小眷属了。
不管怎么说,他们都不可能公开将四万多家小眷属直接抛弃掉,那样的话,会叫军心直接崩溃掉。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家小眷属与三千将卒先分开来,到时候不管是威迫利诱,还是哄骗欺瞒,将三千将卒单独带去岳阳,都相对要容易一些。
现在的话,令三千将卒放弃他们的至亲之人,随他们逃往岳阳,只要有少数不愿意,就会引起极大的风波。
陈铭升安排人去对两名从邵州逃来的龙雀军兵卒照军法用刑,他们则继续留在大堂商议西撤的细节性问题,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隐隐传来喧哗之声,过了片晌,嘈杂声越来越大,似有无数人往他们这边拥来。
“怎么回事?”
大堂之上诸多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侯爷、陈都将,”这时候守在外面院子里的侍卫营小校仓皇跑进来禀道,“刚刚有二十个兵卒闯到法场,要将那两个邵州逃卒劫走,薛指挥使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退回来……”
袁国维愣怔了片半晌,没想到没等将家小迁往茅山,事情就捅大发了,他这时候才发现外面的天已经亮了,他们在大堂议事已经是整整一夜过去了,时间还真是快得如白马过隙。
“这些乱兵都快要反天了,真是气死我了!”这时候一名鼻青脸肿的校尉走进来,身材魁梧的他襟甲被人撕开半幅,狼狈不堪的走进大堂来,细禀他刚才带着人想要当众处斩那两个从邵州回来的逃卒震慑人心,未曾想其家人鼓躁冲击法场,他正命令手下将闹法事的逃卒家小乱棍打出去时,围观的兵卒及家属,又有更多的人参与鼓躁,他不得不先撤回来,但逃卒已经被劫走。
“胡闹,陈铭升,立即将诸将亲卫都集结起来!”李普拍案而起,知道这时候有半点的心慈手软,全军都将哗变,让陈铭升立时将诸将依重的亲卫都集结起来,将鼓躁骚动直接镇压下去。
诸将亲卫兵马都在大宅附近,陈铭升亲自出去,很快集结三百精锐,李普披甲执戟,骑马亲自率领三百精锐骑兵往此时尚有数百乱兵及家属集结躁动不息的法场冲过去。
各级武官都还是信昌侯府出去的人,即便遭受楚州的算计,将卒伤亡惨重,但李普此时在军中的威望还在。
看到李普披甲执戟乘马过来,沿路围观、迟疑着要不要参与鼓躁的兵卒家小都纷纷退避开,让出通往法场的通道。
这边也有一名营指挥使提前一步反应过来,带着百余将卒,将闹事的数十名将卒及家小围在一座院墙坍塌下来的宅子里,等着李普、陈铭升过来处置。
过来后看到场面已经控制住,李普稍稍安心,颇为欣赏的看了控制局面的将官一眼,然后驱马到坍塌出偌大缺口的院墙前,虎目虽老,但精芒还在,徐徐扫过院子里的乱卒以及四周围观的兵卒及家小一眼,扬声说道:
“临阵脱逃者,以军法|论处当斩;劫法场及鼓躁乱军心者,以军法|论处当斩——我李普在此,院中逃兵乱卒,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陈铭升示意两队弓箭手上前,聚集到院墙豁口前,准备直接将被围逼到院中的乱卒及家小射杀,想要用这种血腥手段,将随时都有可能崩溃的军心勉强维持下去。
“有人说侯爷想要再次将大家的家小都抛弃掉,独自逃跑,此事可真?”
围观的人群里终于有人不甘心的吼问道。
李普脸色一阴,他看得出这话问中诸多将卒心里最深的疑惑,虽然他从来都没有表态过要撤走,但不意味下面的武官、兵卒心里不会猜疑。
说到底祸根还是上次仓促撤出秋湖山所埋下,李普也根本无法辩解,他无需辩解,他厉眼扫向发声处,问道:“谁敢妖言惑众、乱我军心?”
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走出来,他不会当缩头乌龟,站出来说道:“我也只是听人在传这事,只想问一个明白。”
然而他刚站出来,左右便有数名彪形大汉在陈铭升的示意下如狼似虎扑出来,将其揪住,先是一顿老拳打出去,将这人打得鼻青眼肿,打断他好几颗牙齿带血吐出来,令他再难说出半句话。
李普说道:“妖言惑众、乱我军心,军法|论处当斩。”
听李普这么说,左右顿时将这名大汉从豁口扔入被围得水泄不通的院中。
“还有谁敢妖言惑众?我此时要将这些乱兵逃卒当场处死,有谁不服?”李普厉眼盯住四周,再次扬声问道,这一刻的威势令他多少产生一些错觉,似乎一切都还在他的掌握。
“李侯爷!”
这时候从角落里传出来一声轻唤,声音熟悉到令李普怀疑这一刻产生幻觉。
看到熟悉的身影穿着一袭灰白色的麻衣孝袍,从一间院落里推门走出来,袁国维这一刻的心都颤抖起来。
韩谦!
袁国维在此之前,就算是将脑子劈开来,都不可能想到韩谦这一刻在润州、在延陵埠。
怎么可能?
袁国维下意识伸手去抹浑浊的老眼,以为自己对当前的处境太过灰心失望以致产生幻觉。
韩谦不是在叙州为韩道勋服丧守孝,从蜀国回来后连岳阳都不愿去,怎么可能会在润州?
“韩谦!”李普也难以置信的盯住身穿孝衣出现在延陵的韩谦,下意识惊叫出来。
他这一叫,仿佛雷霆劈下来,令左右围观的兵卒及家小都惊醒过来,齐刷刷的朝韩谦所走出来的院子门口看过来,不是韩谦是谁?
从收编饥民始,韩谦就在秋湖山建造匠坊,一边征募饥民做工,一边辅助沈漾建造屯营军府;荆襄战事期间,韩谦甚至要比杨元溥更勤的出没城墙,确保没有一个地方会出纰漏。
而守淅川之功以及火速削藩之功,韩谦虽然不欲太过彰显以免引起嫉恨,但龙雀军普通将卒的认知却朴素而真实。
何况韩谦还亲自掌握着潭王府、龙雀军最为核心的情报搜集及侦察部门缙云楼。
荆襄及削藩战事之后,作为俘兵收编进来的兵户,或许对韩谦还有些陌生,但桃坞集屯营军府出身的将卒及家小,有谁不认得韩谦?
“是韩大人,是韩从事,是韩参军!”众人欢呼起来,声浪之强,令李普脸色阴沉,甚至都无法开口质问韩谦身穿孝袍此时出现在润州意欲何为?
赵无忌、孔熙荣带着人从院子走出来,想要将韩谦护在身后,以防李普狗急跳墙对韩谦不利。
韩谦却是夷然无惧的往李普面前走去,挥手示意左右的兵卒及家小安静下来,站在晨曦之中,看着李普、陈铭升等人说道:
“信昌侯李普及护军府典军都尉陈铭升,怯战无勇,先弃秋湖山,致将卒家小万人被安宁宫叛军俘杀,又轻信无能,为楚州用为诱饵,损兵四千又失丹阳城池。殿下对你二人失望之极,特下口谕令韩谦赶到润州,撤去你们二人的统兵之权,代掌之,着你们二人速归岳阳接受惩处!”
李普老脸涨得通红,他知道韩谦是胡说八道,这么重要的人事变动,即便韩谦行动火速,他无法提前得到消息,杨元溥也不可能没有手谕给韩谦。
陈铭升可不甘心这么轻易就被所谓的“口谕”夺走兵权,将佩刀横在身前,厉声质问道:“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你没有行枢密院的令旨,没有殿下的手令,凭什么撤换我们?”
“信我者,请站长街之东!”韩谦无视李普、陈铭升的质疑,看向左右将卒,扬声说道,“我虽然没有把握一定将大家带出这困局,但韩谦只要不死,绝不先逃,有违此誓,愿受五马分尸之刑!”
五马分尸是一个在场大多数人不愿意提起、也被严令禁止提起的词,却像一道闪电劈入无数人的灵魂深处。
韩道勋死得是何等之冤,即便目不识丁的底层将卒心里都清清楚楚。
“信韩大人者,请站长街之东!”
“信韩大人者,请站长街之东!”
“信韩大人者,请站长街之东!”
赵无忌、孔熙荣、魏常、施绩等鼓躁大叫起来,在还没有彻底亮起来的晨曦之中,将卒及家小身影多少还有些黑黢黢的,仿佛潮水一般,都往街东涌过去,镇埠沿河长街,西面临河的一侧要更开阔一些,稀稀落落就剩下那些出身信昌侯府的武官将领,甚至还有不少武官将领,内心涌动着站到长街之东的冲动。
“侯爷,老宁对不住侯爷您!”一个轩然大汉从街西走到长街上,朝信昌侯砰砰叩了三个响头,随后麻利的爬起来,站到长街东侧。
随后又是二十多人纷纷站出来给信昌侯李普叩头,然后走到长街东侧。
李普脸色难看到极点,没想到他信昌侯府培养出来的精锐,在这一刻竟然会背叛他。
袁国维看得出这些人都是队率一级的基层武官,他们在长期征伐岁月里,跟底层将卒在血与火中所结成的生死之情更加浓厚,而且他们作为信昌侯府的嫡系也更清楚李普、陈铭升要放弃家小眷属的心思,他们在过去这些天其实是最挣扎跟矛盾,韩谦的出现,则叫他们坚定了与信昌侯府决裂的决心。
这便是人心所向。
“李侯爷、陈都尉,你们现在信还是不信?”韩谦再次看向信昌侯李普及陈铭升,问道。
信昌侯李普看向身边稀稀落落剩下不到二百人的亲卫,脸色阴晴不定。
“李侯爷,韩大人估计也是好不容易才克制住杀你的心思。”袁国维压着声音劝说道。
信昌侯李普闻言一惊,虽然韩谦脸色平静得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但韩谦身后的孔熙荣、赵无忌等人,可是杀气腾腾啊,他真要跟韩谦争辩下去,逼得韩谦不得不出辣手夺兵权,他凭身后不到二百人的亲卫,能杀出重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