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封爵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美美地睡了一个回笼觉,醒过来之后神清气爽的樊伉, 嘴里叼着包子手里端着豆浆正吃得美滋滋的时候, 迎来了刘邦派来给他封赏的黄门太监。
于是樊伉就顶着一副睡眼惺忪的脸, 手指上的油都没有抹掉, 就跑去接旨。
两个戴着高高的纱冠小黄门站在樊府的院子里, 面白无须, 双手笼在袖子里,正面带微笑地和吕媭说话, 无一丝倨傲之态。
樊伉猜测这两个大监应该是高后一脉的,要不然态度不会这么好。
看见樊伉一副邋遢的模样跑出来,三人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那两个宣旨黄门脸上的笑意差点维持不住。
“小郎君, 快接旨吧。”其中一个年岁稍长的尽力语气温和地道。
樊伉摸不准这个旨要怎么接,上一回接旨的时候, 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 这回该怎么办?
吕媭笑吟吟地看着他,表情不变, 樊伉琢磨着要不要跪下的时候,就听另一个小黄门已经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哦!
原来这个时候接旨是不需要下跪的。
太好了!
樊伉立刻欣喜地躬着身子,作毕恭毕敬状接旨。
这个时候,樊伉才发现电视和历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至少这两个小黄门给他念的圣旨就很随便,既没有那种展开的明黄绸布做的书面圣旨, 也不像电视里演的那种开口就是什么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之类的开头, 反而就是那种非常口语化的口谕,至少樊伉这种古文小白都能听得很明白。
“汉七年十月,汉皇策书:临武侯世子樊伉为陛下分忧,先献高产作物红薯,又献汉皇传,发明造纸术,举国承惠,甚有功德,封樊伉五大夫,赐封邑三百户,赏五百金,绢十匹。”
樊伉:“……”
坑爹的!
去年冬天,他和刘盈冒着感染瘟疫的风险,风里来雪里去地安抚流民,那么大的功劳也只得了些钱物的赏赐,结果今天不过是献了一本汉皇传,奉承了刘邦一把,居然就得了一个爵位?
还是个素有大夫之尊的九等爵位?
原来这年头就已经开始流行干得好不如马屁拍得好的这一套歪风邪气了么?
果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樊伉摇头晃脑满脸感慨,简直不能更心塞。
看他一脸诧异的表情,宣旨的太监忍不住笑了起来,无奈地提醒道:“樊大夫,谢恩吧!”
“谢陛下隆恩!”樊伉拱手胡乱鞠了一躬,口号倒是喊得特别响亮。
今日是贺岁首的大日子,两个小黄门宣了旨意,照例收了吕媭塞过来的孝敬钱,就匆匆告辞了,留下新鲜出炉的樊大夫在原地摸着下巴十分无语。
有这样一位喜欢臣下阿谀奉承的皇帝,大汉国的未来委实堪忧啊!
吕媭倒是十分欢喜。
虽然五大夫只是个九等的微末爵位,但这个爵位可不是像别人那样靠着祖辈父辈的荫庇袭承下来的,而是樊伉凭着自己的本事挣来的,只要一想到这个,吕媭就禁不住非常的骄傲。
她的儿子果然是最好的!
樊伉吃饱喝足,又被方才两个宦官这么一惊吓,整个人彻底清醒过来了,喜滋滋地朝乘光招了招手。
乘光十分狗腿地噔噔噔跑过来。
“郎君,有何吩咐?”
“赶紧回一趟栎阳,告诉闳乐,让他辛苦一点,连夜多烧几版《汉皇传》,回头我请大家吃饭。”
虽然在贺岁首之前,他就已经叫闳乐加紧印刷了一批《汉皇传》,不过看今天刘邦的反应,估计那里存货肯定不够。
眼下长安城几乎聚集了全大汉身份地位最高的那一批权贵们,他不趁这个机会大赚一笔都有点对不起自己。
听到郎君要请客吃饭,乘光二话不说,挑了几个身强体壮的部曲,赶着牛车急匆匆地走了,又连夜拖回了几牛车的书。
樊伉也没闲着,让人赶着布置铺子。
这个铺子他打算以后专门用来卖纸和书这类比较高大上的读书人的东西,所以参考了现代阅览室的作法,打了几套书桌椅子放在店,靠墙的那一面打了一排书架,将带过来的《汉皇传》摆上,再让人凿了一块匾,挂在门口。
一个古代简易版的X华书店就开起来了。
取名废的樊伉很不要脸地抄袭了某位大文豪曾经求学的私塾,取名三味书屋。
于是,朝会的第二天,人们发现长安城里悄咪咪地突然开了一个新铺子。
铺子里就卖一样东西——《汉皇传》。
没错,就是朝会上太子殿下献给陛下的那本据说是用一种比绢还薄的纸印出来的《汉皇传》。
这下子满长安城的人都疯了。
这年头的人不追星,但是粉皇帝啊!
还是脑残粉。
皇帝就是最好的明星,连皇帝陛下都赞不绝口的书,自然要跟风买一本啊。
不说内容,光是那光洁的从没有见过的纸张,那漂亮的包装就足以让所有不差钱的人珍藏一本,当作传家宝一样传给后代子孙。
满长安城的人疯了,三味书屋的《汉皇传》也卖疯了。
即使是一本《汉皇传》的价格非常昂贵,依然有不少人赶清早去排队抢购。
因为每天最多售出两百本《汉皇传》,要是去得迟了就没得买。
这并非是樊伉故意推行饥饿营销,而是作坊每天最多只能印出两百多本,他还要扣几十本留作备用,能出售的就更少了。
没办法,纸张供应不上。
栎阳城外的作坊园还未建成,刘邦派过来的少府丞还要参考樊伉的纸坊再建皇家纸坊,都没有投入生产,只靠樊伉自家那个小打小闹的半成品作坊,实在够呛。
就这还是闳乐他们日夜不休轮班倒连夜赶工的结果。
每天限售两百本,可全长安城现在有多少勋贵?更别提还有那几位富得流油,素有国中国之称的诸侯王了。
生意太火爆的结果就是樊伉不得不将在栎阳坐镇,有两个月实习经验的阿琅调到长安来帮忙打理书屋。
每天书屋开门营业的时候,就能见着外头里三层外三层排队等侯的人群,而且一个个的全是清一色的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身材太过矮小没力气的都挤不进去!
“两本《汉皇传》,承惠二十金。”
连着排了一天一晚队伍的大汉连忙摸出十金,朝着柜台上一扔,抱着书撞递过来的书快步挤了出去。
眼瞅着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少,而后面排队的人却不见少,反而越来越多时,有人忍不住了,掂起脚挥舞着双手道:“我乃高湖侯府家人,出二十金一本,购五本。”
《汉皇传》的定价是十金一本,二十金一本,价格翻了一翻。
人群沉默了一下,那人心中得意非凡,昂首挺胸正要挤上前去插队,却听身后此起彼伏的声音。
“乐平侯府,二十五金一本,购五本。”
“高陵侯府,二十五金,同购五本。”
“清河侯府,三十金,十本。”
一时间这个侯那个侯全冒了出来,最开始拿钱砸人的高湖侯府家人顿时哑了,悻悻地低下头去。
同样是侯,侯跟侯还是有区别的。
汉承秦制,爵分二十等。
樊伉的五大夫乃第九等,往上还有庶长、更、上造、关内侯、彻侯。
关内侯乃第十九等,最高一等则是彻侯。
方才第一个出声的高湖侯就是关内侯,而清河侯王吸却是汉皇亲封的十八彻侯中的一个。
高湖侯府的家人萎了,清河侯府的家人扬眉吐气,正要上前领取属于自己的战利品,却见边上突然挤出数名大汉,也不说话,径直往柜台前一挤,将抬着的数只箱子放地上一放。
“淮南王府,五十本!”
顿时,所有不满的声音全都压了下来,只看见那几个淮南王府的家人昂着脑袋,财大气粗地甩下将近千斤的铜钱,换了五十本精美的《汉皇传》之后得意地扬长而去。
类似此等装逼打脸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至于那些从外地初来乍到不知内情的纨绔凑热闹仗着父辈荫庇装逼结果脸被打肿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每天樊伉都要听到好几个版本,甚是可乐。
书屋的热闹一直持续到朝会完毕,诸侯王各自归国,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即使如此,书屋的生意却不减反增。
樊伉一点儿也不着急。
在他看来这个时候卖书就跟割韭菜一样,第一茬是新派的各诸侯王勋贵们,第二茬就是诸如卓式孔氏这般旧派的豪门大阀。
等到这茬收割完毕,才轮得到城中之前那些连边都沾不上的商人。
总而言之,是绝对不愁卖的。
赚了钱,樊伉每天看人都乐呵呵的。
自从见过他老爹早上两三点起床去朝会的辛苦之后,樊伉就对做官完全失去了兴趣。
那么辛苦还赚不了几个钱,不如像现在这样闷声发大财来得舒服。
横竖他也是个有资格纨绔的皇亲国戚呢!
像他这样既不欺男霸女又作奸犯科,做个买卖还总老老实实念着交税的外戚实在是再也寻不到了。
唯一需要他忧心的就是脑袋里那个无师自通点亮了羊教授之吻技能的系统,其他一切安好,而且这种便利又安好的环境可以预见地还能再享受二十年。
至于二十年后,樊伉叹了口气,不知道从现在开始培养刘盈还来不来得及?
可是培养一个皇帝也不一件容易的事。
能不能培养出来还两说,就算运气好培养出了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到时候这个皇帝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对他心无芥蒂地好又是另一回事。
对皇帝这个生物,樊伉实在无感啊!
就在樊伉既忙碌又纠结的时候,刘盈来了。
今天刘盈的情绪似乎不太好,脸上还带着淤青,显是被人揍过。
樊伉吃了一惊,道:“陛下揍你了?”
刘盈看了他一眼,闷闷地道:“阿母揍的。”
刘盈这个人也非常有意思。
他叫刘邦会叫父皇,私下里的时候却从不称吕雉为母后,还是跟平头百姓那样只叫阿母,亲疏一目了然。
也许在他心里,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对于刘邦和吕雉的态度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刘邦也许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太子,但吕雉却这个儿子却是十二万分地上心。
一听是吕雉打的,樊伉琢磨着这里头肯定有故事。
樊伉对这个虽然略有些蠢萌但三观端正的表兄还是很有好感的,而且刚才还在心里琢磨着好好培养刘盈,现在刘盈明显心里有事,自然不好摆出一副冷漠脸置之不理,随口问了一句:“姨母为何要揍你?”
刘盈道:“因为我对阿母说,要随军去征讨匈奴。”
“啥?”樊伉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幻听了,“你说啥?”
“征讨匈奴啊!”
“说说,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征讨匈奴了?”樊伉把手里忙到一半的事情放下,开启了知心弟弟模式。
“自去岁起,匈奴围困马邑,韩王韩信数次遣使上书,向父皇求救。父皇决意亲征,我身为太子,岂可贪生怕死,和妇孺一般困于京城,看父皇和诸将与匈奴人厮杀。”
你现在其实也是妇孺之一啊!
樊伉了解了事情的大体的来龙去脉,很想吼他一顿。
这糟心的熊孩子哦!
怪不得向来疼爱刘盈的吕雉会一反常态揍人了。
因为刘盈这回实在是欠揍!
“父皇以亭长起事,和西楚王争天下,一生历经战事无数,材力武勇,方能打下汉室江山,我身为太子,自当向先辈学习。匈奴屡犯边境,伉儿,你说我想效法父皇,随军出征,有何不对?”
有何不对?
从头到尾完全就没有一点是对的地方好吧!
你一个十二岁的小屁孩去战场干么?给匈奴送人头么?
樊伉见到此刻已然化身热身少年的刘盈,顿感头痛。
他写《汉皇传》一来是为了刷刘邦好感,二来也是争取一下自己的权益,从刘邦口下夺得两分造纸的利益。
没想到一个无意之举,居然会催生出一个熊孩子。
樊伉十分无语。
熊孩子要怎么办?
如果是他家的后辈,自然跟吕雉一样,先狠揍一顿没商量,揍得他一脸猪头屁股开花起不来床,自然不不会再瞎嚷着要上战场去送死了。
可惜这个熊孩子不是自家的,别说打,连一句重话都不能说,只能徐徐图之。
“表兄心怀天下,有此豪情壮志自是好的。”熊孩子嘛,不管怎么说先夸一顿再说。
果然,听樊伉没有反对他的意思,刘盈的心情顿时好转了许多。
“而且匈奴一介蛮夷居然胆敢冒犯我大汉天威,简直不能忍……”
“还是伉儿最知我意!”刘盈点头道,“匈奴自冒顿弑父,自立单于,并东胡,西破月氏,南破楼烦白羊、尽夺蒙恬所得故地,又屡次侵我燕、代等地,与我大汉边境有过多次冲突,此次更最围困马邑数月,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昨日朝会上,父皇已下旨亲征,朝中诸将亦纷纷出班请战。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戍卫边疆,死而后已。”
樊伉:“……”
果然有代沟么?
若是换了他,宁可窝在京城当个窝囊废也好过北上跟匈奴拼刀枪啊!
“若陛下和表兄都随军出征,朝中无人,又怎么办?”樊伉问出一个实际问题。
“还有丞相在啊。”刘盈理所当然地道。
“可丞相只有一个人啊,那么多大军的粮草要筹备,还有各种繁杂的国事都需要他决策,表兄难道不觉得舍弃去战场上奋勇杀敌的风光,留下来帮助丞相一起稳定内政,为大军筹备后勤,让陛下没有丝毫后顾之忧地征讨匈奴更重要?还是说表兄只想着自己去战场上逞英豪,却把朝中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丞相一人吗?”
“这……”刘盈犹豫了。
为什么这事被伉儿这么一说,仿佛就成了一件刻薄老臣非常自私的行为了呢?
话说丞相确实也上了年岁,老胳膊老腿的,不容易。
“越是这个时候,陛下越是需要一个可靠的人为他排忧解难,处理后方一切事务,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一往直前,将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再不敢觊觎我大汉边疆。”
“杀匈奴只要是个人,拿得动刀枪都会,但是表兄要做的事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啊!为了汉室天下,表兄难道都不愿意牺牲小我一次吗?”
“伉儿你说的是真的吗?”刘盈此刻内心已是摇摇动。
“那是自然。你看萧丞相不曾亲自领兵打仗,但是他的功劳谁敢小觑?朝中将领无数,萧丞相却只有一个,不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么?”
樊伉本来就不善劝人,绞尽脑汁好说歹说总算将刘盈劝住,让他打消了给匈奴送人头的念头,头一回从樊家出来,蔫嗒嗒地回宫了。
再乖巧的孩子也有犯熊的时候啊!
送走了犯熊的刘盈,樊伉只觉得无比心累,眉头皱得几乎要打结。
要打仗了!
刘邦都要亲征,身为刘邦军事集团一员的樊哙,他的老爹只怕也是要随军出征的。
怎么办?
美美地睡了一个回笼觉,醒过来之后神清气爽的樊伉, 嘴里叼着包子手里端着豆浆正吃得美滋滋的时候, 迎来了刘邦派来给他封赏的黄门太监。
于是樊伉就顶着一副睡眼惺忪的脸, 手指上的油都没有抹掉, 就跑去接旨。
两个戴着高高的纱冠小黄门站在樊府的院子里, 面白无须, 双手笼在袖子里,正面带微笑地和吕媭说话, 无一丝倨傲之态。
樊伉猜测这两个大监应该是高后一脉的,要不然态度不会这么好。
看见樊伉一副邋遢的模样跑出来,三人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那两个宣旨黄门脸上的笑意差点维持不住。
“小郎君, 快接旨吧。”其中一个年岁稍长的尽力语气温和地道。
樊伉摸不准这个旨要怎么接,上一回接旨的时候, 稀里糊涂的就过去了, 这回该怎么办?
吕媭笑吟吟地看着他,表情不变, 樊伉琢磨着要不要跪下的时候,就听另一个小黄门已经抑扬顿挫地念了起来。
哦!
原来这个时候接旨是不需要下跪的。
太好了!
樊伉立刻欣喜地躬着身子,作毕恭毕敬状接旨。
这个时候,樊伉才发现电视和历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至少这两个小黄门给他念的圣旨就很随便,既没有那种展开的明黄绸布做的书面圣旨, 也不像电视里演的那种开口就是什么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之类的开头, 反而就是那种非常口语化的口谕,至少樊伉这种古文小白都能听得很明白。
“汉七年十月,汉皇策书:临武侯世子樊伉为陛下分忧,先献高产作物红薯,又献汉皇传,发明造纸术,举国承惠,甚有功德,封樊伉五大夫,赐封邑三百户,赏五百金,绢十匹。”
樊伉:“……”
坑爹的!
去年冬天,他和刘盈冒着感染瘟疫的风险,风里来雪里去地安抚流民,那么大的功劳也只得了些钱物的赏赐,结果今天不过是献了一本汉皇传,奉承了刘邦一把,居然就得了一个爵位?
还是个素有大夫之尊的九等爵位?
原来这年头就已经开始流行干得好不如马屁拍得好的这一套歪风邪气了么?
果然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樊伉摇头晃脑满脸感慨,简直不能更心塞。
看他一脸诧异的表情,宣旨的太监忍不住笑了起来,无奈地提醒道:“樊大夫,谢恩吧!”
“谢陛下隆恩!”樊伉拱手胡乱鞠了一躬,口号倒是喊得特别响亮。
今日是贺岁首的大日子,两个小黄门宣了旨意,照例收了吕媭塞过来的孝敬钱,就匆匆告辞了,留下新鲜出炉的樊大夫在原地摸着下巴十分无语。
有这样一位喜欢臣下阿谀奉承的皇帝,大汉国的未来委实堪忧啊!
吕媭倒是十分欢喜。
虽然五大夫只是个九等的微末爵位,但这个爵位可不是像别人那样靠着祖辈父辈的荫庇袭承下来的,而是樊伉凭着自己的本事挣来的,只要一想到这个,吕媭就禁不住非常的骄傲。
她的儿子果然是最好的!
樊伉吃饱喝足,又被方才两个宦官这么一惊吓,整个人彻底清醒过来了,喜滋滋地朝乘光招了招手。
乘光十分狗腿地噔噔噔跑过来。
“郎君,有何吩咐?”
“赶紧回一趟栎阳,告诉闳乐,让他辛苦一点,连夜多烧几版《汉皇传》,回头我请大家吃饭。”
虽然在贺岁首之前,他就已经叫闳乐加紧印刷了一批《汉皇传》,不过看今天刘邦的反应,估计那里存货肯定不够。
眼下长安城几乎聚集了全大汉身份地位最高的那一批权贵们,他不趁这个机会大赚一笔都有点对不起自己。
听到郎君要请客吃饭,乘光二话不说,挑了几个身强体壮的部曲,赶着牛车急匆匆地走了,又连夜拖回了几牛车的书。
樊伉也没闲着,让人赶着布置铺子。
这个铺子他打算以后专门用来卖纸和书这类比较高大上的读书人的东西,所以参考了现代阅览室的作法,打了几套书桌椅子放在店,靠墙的那一面打了一排书架,将带过来的《汉皇传》摆上,再让人凿了一块匾,挂在门口。
一个古代简易版的X华书店就开起来了。
取名废的樊伉很不要脸地抄袭了某位大文豪曾经求学的私塾,取名三味书屋。
于是,朝会的第二天,人们发现长安城里悄咪咪地突然开了一个新铺子。
铺子里就卖一样东西——《汉皇传》。
没错,就是朝会上太子殿下献给陛下的那本据说是用一种比绢还薄的纸印出来的《汉皇传》。
这下子满长安城的人都疯了。
这年头的人不追星,但是粉皇帝啊!
还是脑残粉。
皇帝就是最好的明星,连皇帝陛下都赞不绝口的书,自然要跟风买一本啊。
不说内容,光是那光洁的从没有见过的纸张,那漂亮的包装就足以让所有不差钱的人珍藏一本,当作传家宝一样传给后代子孙。
满长安城的人疯了,三味书屋的《汉皇传》也卖疯了。
即使是一本《汉皇传》的价格非常昂贵,依然有不少人赶清早去排队抢购。
因为每天最多售出两百本《汉皇传》,要是去得迟了就没得买。
这并非是樊伉故意推行饥饿营销,而是作坊每天最多只能印出两百多本,他还要扣几十本留作备用,能出售的就更少了。
没办法,纸张供应不上。
栎阳城外的作坊园还未建成,刘邦派过来的少府丞还要参考樊伉的纸坊再建皇家纸坊,都没有投入生产,只靠樊伉自家那个小打小闹的半成品作坊,实在够呛。
就这还是闳乐他们日夜不休轮班倒连夜赶工的结果。
每天限售两百本,可全长安城现在有多少勋贵?更别提还有那几位富得流油,素有国中国之称的诸侯王了。
生意太火爆的结果就是樊伉不得不将在栎阳坐镇,有两个月实习经验的阿琅调到长安来帮忙打理书屋。
每天书屋开门营业的时候,就能见着外头里三层外三层排队等侯的人群,而且一个个的全是清一色的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身材太过矮小没力气的都挤不进去!
“两本《汉皇传》,承惠二十金。”
连着排了一天一晚队伍的大汉连忙摸出十金,朝着柜台上一扔,抱着书撞递过来的书快步挤了出去。
眼瞅着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少,而后面排队的人却不见少,反而越来越多时,有人忍不住了,掂起脚挥舞着双手道:“我乃高湖侯府家人,出二十金一本,购五本。”
《汉皇传》的定价是十金一本,二十金一本,价格翻了一翻。
人群沉默了一下,那人心中得意非凡,昂首挺胸正要挤上前去插队,却听身后此起彼伏的声音。
“乐平侯府,二十五金一本,购五本。”
“高陵侯府,二十五金,同购五本。”
“清河侯府,三十金,十本。”
一时间这个侯那个侯全冒了出来,最开始拿钱砸人的高湖侯府家人顿时哑了,悻悻地低下头去。
同样是侯,侯跟侯还是有区别的。
汉承秦制,爵分二十等。
樊伉的五大夫乃第九等,往上还有庶长、更、上造、关内侯、彻侯。
关内侯乃第十九等,最高一等则是彻侯。
方才第一个出声的高湖侯就是关内侯,而清河侯王吸却是汉皇亲封的十八彻侯中的一个。
高湖侯府的家人萎了,清河侯府的家人扬眉吐气,正要上前领取属于自己的战利品,却见边上突然挤出数名大汉,也不说话,径直往柜台前一挤,将抬着的数只箱子放地上一放。
“淮南王府,五十本!”
顿时,所有不满的声音全都压了下来,只看见那几个淮南王府的家人昂着脑袋,财大气粗地甩下将近千斤的铜钱,换了五十本精美的《汉皇传》之后得意地扬长而去。
类似此等装逼打脸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至于那些从外地初来乍到不知内情的纨绔凑热闹仗着父辈荫庇装逼结果脸被打肿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每天樊伉都要听到好几个版本,甚是可乐。
书屋的热闹一直持续到朝会完毕,诸侯王各自归国,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即使如此,书屋的生意却不减反增。
樊伉一点儿也不着急。
在他看来这个时候卖书就跟割韭菜一样,第一茬是新派的各诸侯王勋贵们,第二茬就是诸如卓式孔氏这般旧派的豪门大阀。
等到这茬收割完毕,才轮得到城中之前那些连边都沾不上的商人。
总而言之,是绝对不愁卖的。
赚了钱,樊伉每天看人都乐呵呵的。
自从见过他老爹早上两三点起床去朝会的辛苦之后,樊伉就对做官完全失去了兴趣。
那么辛苦还赚不了几个钱,不如像现在这样闷声发大财来得舒服。
横竖他也是个有资格纨绔的皇亲国戚呢!
像他这样既不欺男霸女又作奸犯科,做个买卖还总老老实实念着交税的外戚实在是再也寻不到了。
唯一需要他忧心的就是脑袋里那个无师自通点亮了羊教授之吻技能的系统,其他一切安好,而且这种便利又安好的环境可以预见地还能再享受二十年。
至于二十年后,樊伉叹了口气,不知道从现在开始培养刘盈还来不来得及?
可是培养一个皇帝也不一件容易的事。
能不能培养出来还两说,就算运气好培养出了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到时候这个皇帝还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对他心无芥蒂地好又是另一回事。
对皇帝这个生物,樊伉实在无感啊!
就在樊伉既忙碌又纠结的时候,刘盈来了。
今天刘盈的情绪似乎不太好,脸上还带着淤青,显是被人揍过。
樊伉吃了一惊,道:“陛下揍你了?”
刘盈看了他一眼,闷闷地道:“阿母揍的。”
刘盈这个人也非常有意思。
他叫刘邦会叫父皇,私下里的时候却从不称吕雉为母后,还是跟平头百姓那样只叫阿母,亲疏一目了然。
也许在他心里,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对于刘邦和吕雉的态度从根本上就不一样。
刘邦也许不喜欢自己的这个太子,但吕雉却这个儿子却是十二万分地上心。
一听是吕雉打的,樊伉琢磨着这里头肯定有故事。
樊伉对这个虽然略有些蠢萌但三观端正的表兄还是很有好感的,而且刚才还在心里琢磨着好好培养刘盈,现在刘盈明显心里有事,自然不好摆出一副冷漠脸置之不理,随口问了一句:“姨母为何要揍你?”
刘盈道:“因为我对阿母说,要随军去征讨匈奴。”
“啥?”樊伉掏了掏耳朵,以为自己幻听了,“你说啥?”
“征讨匈奴啊!”
“说说,你怎么突然想到要去征讨匈奴了?”樊伉把手里忙到一半的事情放下,开启了知心弟弟模式。
“自去岁起,匈奴围困马邑,韩王韩信数次遣使上书,向父皇求救。父皇决意亲征,我身为太子,岂可贪生怕死,和妇孺一般困于京城,看父皇和诸将与匈奴人厮杀。”
你现在其实也是妇孺之一啊!
樊伉了解了事情的大体的来龙去脉,很想吼他一顿。
这糟心的熊孩子哦!
怪不得向来疼爱刘盈的吕雉会一反常态揍人了。
因为刘盈这回实在是欠揍!
“父皇以亭长起事,和西楚王争天下,一生历经战事无数,材力武勇,方能打下汉室江山,我身为太子,自当向先辈学习。匈奴屡犯边境,伉儿,你说我想效法父皇,随军出征,有何不对?”
有何不对?
从头到尾完全就没有一点是对的地方好吧!
你一个十二岁的小屁孩去战场干么?给匈奴送人头么?
樊伉见到此刻已然化身热身少年的刘盈,顿感头痛。
他写《汉皇传》一来是为了刷刘邦好感,二来也是争取一下自己的权益,从刘邦口下夺得两分造纸的利益。
没想到一个无意之举,居然会催生出一个熊孩子。
樊伉十分无语。
熊孩子要怎么办?
如果是他家的后辈,自然跟吕雉一样,先狠揍一顿没商量,揍得他一脸猪头屁股开花起不来床,自然不不会再瞎嚷着要上战场去送死了。
可惜这个熊孩子不是自家的,别说打,连一句重话都不能说,只能徐徐图之。
“表兄心怀天下,有此豪情壮志自是好的。”熊孩子嘛,不管怎么说先夸一顿再说。
果然,听樊伉没有反对他的意思,刘盈的心情顿时好转了许多。
“而且匈奴一介蛮夷居然胆敢冒犯我大汉天威,简直不能忍……”
“还是伉儿最知我意!”刘盈点头道,“匈奴自冒顿弑父,自立单于,并东胡,西破月氏,南破楼烦白羊、尽夺蒙恬所得故地,又屡次侵我燕、代等地,与我大汉边境有过多次冲突,此次更最围困马邑数月,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昨日朝会上,父皇已下旨亲征,朝中诸将亦纷纷出班请战。男子汉大丈夫,就该戍卫边疆,死而后已。”
樊伉:“……”
果然有代沟么?
若是换了他,宁可窝在京城当个窝囊废也好过北上跟匈奴拼刀枪啊!
“若陛下和表兄都随军出征,朝中无人,又怎么办?”樊伉问出一个实际问题。
“还有丞相在啊。”刘盈理所当然地道。
“可丞相只有一个人啊,那么多大军的粮草要筹备,还有各种繁杂的国事都需要他决策,表兄难道不觉得舍弃去战场上奋勇杀敌的风光,留下来帮助丞相一起稳定内政,为大军筹备后勤,让陛下没有丝毫后顾之忧地征讨匈奴更重要?还是说表兄只想着自己去战场上逞英豪,却把朝中所有的事情都推给丞相一人吗?”
“这……”刘盈犹豫了。
为什么这事被伉儿这么一说,仿佛就成了一件刻薄老臣非常自私的行为了呢?
话说丞相确实也上了年岁,老胳膊老腿的,不容易。
“越是这个时候,陛下越是需要一个可靠的人为他排忧解难,处理后方一切事务,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一往直前,将匈奴打得落花流水,再不敢觊觎我大汉边疆。”
“杀匈奴只要是个人,拿得动刀枪都会,但是表兄要做的事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啊!为了汉室天下,表兄难道都不愿意牺牲小我一次吗?”
“伉儿你说的是真的吗?”刘盈此刻内心已是摇摇动。
“那是自然。你看萧丞相不曾亲自领兵打仗,但是他的功劳谁敢小觑?朝中将领无数,萧丞相却只有一个,不正是说明了这一道理么?”
樊伉本来就不善劝人,绞尽脑汁好说歹说总算将刘盈劝住,让他打消了给匈奴送人头的念头,头一回从樊家出来,蔫嗒嗒地回宫了。
再乖巧的孩子也有犯熊的时候啊!
送走了犯熊的刘盈,樊伉只觉得无比心累,眉头皱得几乎要打结。
要打仗了!
刘邦都要亲征,身为刘邦军事集团一员的樊哙,他的老爹只怕也是要随军出征的。
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