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玩不起的工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s:不好意思,晚了点,下大雨停电。
回到村落后,陈健先去看望了一下老祖母。
老祖母这几天咳的厉害,榆钱儿正在旁边问一些过去的故事,引些老人家感兴趣的话题,果然如陈健叮嘱的一样,没有一句新鲜的词语。
老祖母的眼中闪烁着光泽,回忆着过去的种种,说给自己的孙辈们听,唠叨着一些说过好些遍的故事。
榆钱儿总是找到老祖母最想说的话接几句,甚至故意说些笨蛋的话,让老祖母有机会展示她的智慧和经验。
老人看到陈健,笑呵呵地问道:“你怎么不去忙你的事?我只是咳嗽,不用担心。”
陈健知道只有让老祖母觉得自己还有用,那才是最大的孝心,于是问道:“祖母,刚出生的孩子有多大呢?”
老祖母看着陈健,微笑着摇头道:“很小很小,浑身皱巴巴的。你刚出生的时候,不会哭,你妈妈吓得都身子都僵了,是我狠狠拍了你的屁股,才让你哭出来的。”
回忆起过去的事,露出了笑容,觉得身上也暖和了。
她最近总是冷,即便孩子们送来了很多毛皮,用兔子皮缝制了套鞋和手套,可血仍旧像是冰冷而粘稠的泥浆,她不喜欢看那些挖出的壕沟,因为刚下过雨,她想到自己逐渐变冷的血。
陈健听着老祖母说起自己出生的事,自己也笑了。
“对了,祖母,你让榆钱儿用泥巴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大小的泥人,尤其是脑袋也要差不多大。她还小没见过,您告诉她怎么捏。”
“好啊,榆钱儿,快去挖泥去。”
等到榆钱儿出去了,老祖母伸出手摸着外孙的手道:“健,麦子还要多久能黄?”
“几个月吧。”
“哦。”
老祖母仰着头想了一下,拍了拍陈健的手背道:“去忙你的吧,好孩子。那个泥人我会尽快捏出来的。”
陈健恭谨地退出了房间,回身看了一眼紧闭的屋子,叹了口气,默默祝祷了一番。
他知道老祖母为什么会问什么时候麦黄,可麦子黄了,还有菽豆、还有铜铁、还有木船马车呢,您还都没见过呢。
离开了这里,找到了正在给别的部族盘烟道的狸猫。
调整了一下情绪,问道:“换了多少鱼了?”
“五百斤。我们部族能分一百五十斤,我问过榆钱儿了。”
“带着人,先不干这些了,去垒个窑。”他想快一点让老祖母看到许多她还没见过的东西。
狸猫在墙壁上随意擦了擦手上的泥,带着自己的简易工具,叫上那几个脱产了三个月练习垒窑的人,跟着陈健到了河边。
陈健又叫上了那几个烧陶烧炭的,一共四十多人,他们知道陈健要是让他们停了手中的活,肯定是有更好的东西要出现了,一个个很是兴奋。
看了看河边的地形,将来要建一个小码头,为了运送货物方便。
铜矿石肯定不能用桦皮船运送,太容易倾覆,而且装满了矿石后吃水较深,要考虑到不能靠岸的情况。
拿着木棍探了探附近的水深,选了一处合适的地点,插下木棍作为标记。
回身看了看附近的河岸,铜炉的选址必须要高一些,防止被水淹没,而且也防止地下水上渗导致炉窑潮湿。
找了一处距离将来的码头有二百步远的地方,这里地势较高,地面结实,将来方便修路运送矿石。
他没见过炼铜炉什么样,不过大致猜想了一下,应该类似于一个有盖子的花盆。
铜矿熔炼后,融化成铜汁,剩余的矿渣也会融化,到时候打开“花盆”下面的孔,铜汁就会流出去。
铜的比重较大,融化的矿渣会漂浮在铜汁的上面,就像是花盆里堵上下面的孔,倒进去水和油分成两层。
水先流出后,油也会流出来,再重新装料。
估摸着大抵应该就是这么回事,矿渣融化好说,前置科技烧石灰已经点出来了,石灰可以作为炉渣的助熔剂,降低炉渣的熔点。
只有炉渣融化,才能顺利地排出去,否则的话,每炼一次就得浪费一个铜窑,就现在的生产力根本玩不起。
“花盆”的侧壁上应该有两个通风口,利用鼓风机往里面吹空气,方便里面的木炭燃烧,提升温度,否则温度肯定不够。
鼓风机好说,四五个木环或者陶环,每隔一尺一个,外面崩上一层兽皮,每次抽拉的时候,木环们的距离由一尺变成极为接近,兽皮被压缩空气排出。
伸直后因为有木环和陶环当骨头,又会重新变成圆柱腔……大约想象成通厕所的皮椽子就行。
通风口的陶管橡子完全可以烧制出来,这个是最没有难度的。
叫来那几个多少有点专业眼光的泥瓦匠,在地上大致的画了一张草图,有点像是倒着的羊奶包的形状,上面尖下面大。
橡子围过来看了一眼道:“健,这个窑有多热?那几个烧炭的窑,里面的砖有些烧化了外皮,摸上去和冰差不多滑溜,要是太热,就不能用砖了。”
陈健没考虑材料问题,想了一下道:“估计比烧炭热。”
“那就得用黄泥和陶土了,夯起来。”
“嗯,听你的。”
商量好材料问题,陈健道:“那咱们先挖坑吧,要把地面夯结实了,要不然水会向上渗。下面最好留两个烟道,生火防止窑受潮。”
“烟道没问题,石头砖头我们都能垒。你是说把窑建在烟道的上面?”
“对,能撑住吗?”
“应该可以。”
几个新“学徒”飞奔回去取来了各种工具,开始挖坑。陈健和其余“大工”则往这里搬运石块和砖。
在挖出的坑里先垒出两个烟道,上面盖上石板,然后再将黄土回填,三四十个人一同夯实,点上火烧的结实坚硬。
这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一天后确定下面的夯土层很结实后,便开始和黄泥和陶泥,这两种土的黏性极大,和起来十分吃力,好在人多。
用黄泥和陶土制成泥坯,先把底部盘出来。虽然原理和花盆差不多,但是开孔肯定不能在下面,而是在侧面靠近底部的地方。弄出两个向下倾斜的孔洞,一高一低。
高的往外流矿渣,低的往外流铜汁。尽可能将这两个孔洞刮的平滑,以方便流动性不佳的金属液向外流淌。
出铜的下面也提前挖了一个深坑,方便在坑里用陶罐子接铜汁;出矿渣的那边直接就是山坡,矿渣可以直接扔到山坡下面,可能矿渣里会有金银之类的金属,不过现在而言这两种金属都是没有意义的,也提炼不出来,所以直接当成废料——金子是人赋予的价值,对现在的部族来说还不如一把镰刀。
底部垒好后上面的就好说了,倾斜的拱顶对狸猫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这个直径只有一步左右的圆顶可比炭窑的简单多了。
怎么说也脱产练了三个月的手,熟能生巧,也有心让几个“学徒”们看看自己的本事,垒的飞快。
提前将鼓风的陶管向下斜插在中间位置上,最顶上留出加料口和废气孔,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玩意。
至于是否好用,那就得等烧制出第一炉铜后看看效果了。
铜炉的厚度大约在一尺半,这个厚度足以隔绝温度了。
通风孔的陶管多出来一尺,陶的导热性很差,不用担心把鼓风机的皮子烧焦。
几张硝制好的皮子拿来,找了部族中缝纫的好手,将皮子缝好,将可能漏气的地方抹上鱼鳔胶,贴上皮补丁堵住。
做成后陈健拉了一下,觉得效果还不错,需要用不小的力气,证明气密性还行。
这样算起来,冶炼一炉铜,不算矿石和轮休的问题,至少需要六个人:两个推鼓风机的,一个掏矿渣的,一个接铜汁的,一个负责开关铜汁阀门的,一个在上面随时准备加料的。
而算上矿石问题就更多了:需要有两个人选料,有两个人负责将铜矿石砸碎,一个人往这背木炭。烧炭又需要两个人,砍柴需要七个人,背矿采矿也需要每天至少十个人能够满足。
算起来这个小小的铜炉,整个产业线需要三十个轻壮男性完全脱离农业生产。
以现在部族的水平,靠着交换来的食物,也就能供的起这么一个炉子。
这么炼出的是粗铜,很柔软只能熔铸钝器,还没石头硬。所以还需要再建两个炉子,一个是为了炼锡矿,另一个是用陶坩埚在炉子里将粗铜和锡融化混合,形成青铜合金。
想要全面开工需要七十个人脱离农业生产,部族现在根本负担不起,也只能分成三天:第一天炼铜,第二天炼锡,第三天浇筑。
只是个原始的工业,就不是任何部族都能玩得起的,反正换了村落里别的部族肯定不行。
一次成功肯定可以用来换粮食,但别的部族不可能几次内成功。
陈健估计,换了别的部族,一个月整个部族就饿死了。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哪怕它是原始的、简陋的工业。
ps:有朋友建议我写民族主义,嗯,那太超脱时代了。民族主义在大一统之前就开始扯,什么后果?
玩个梗:秦魏因为河西百年世仇,然后河西上演最后一课,孩子们痛哭再也学不到秦语了;晋国诗人痛哭晋国在哪里?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她,血与火统一后,怒喊晋国才是高等民族其余民族都要炼肥皂;曾经平齐镇楚的宋国人民又一次起义复国了,墨子发明了风筝为了纪念他的祖国取名为宋;著名诗人屈原投身巴蜀人民反抗秦国侵略的战争中病亡,留下未完结的长诗;齐国被燕国下七十二城,将要亡国之际,一个叫钟离春的农家丑女孩站出来,声称受到了先祖的指引,举起齐国的火德红旗赶走了燕国人,却被族人出卖绑在了火刑架上污蔑为女妖精;楚庄王三年不鸣,实际上是化装成学徒去镐京考察,回来后一鸣惊人组建新军束发右衽;赵武灵王改革军制,声称三晋只有靠铁和血才能统一……
貌似不好玩,所以民族主义这东西还是大一统之后吧。
在交通、通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学西周分封抢占真空地盘,国野之别殖民同化,这是证明过的最有效的办法,生产力发展了才能统一。
在人口稀疏、生产力类似商朝的情况下搞千万平方公里的大一统,搞种族主义就靠这一两百人,别的部族通通杀光,我觉得我是写不出来,实在没那本事。
****方国上万,西周诸侯八百,不统一,不是因为老祖宗们傻,而是因为做不到。
以上:该写民族战争鲜血化碧浩气长存的时候,会写的。
另:我有母亲,怎么可能歧视女性?
女性的自由,源于工业社会她们可以挣钱养活自己,而不是主角说一句:要男女平等,于是男女就平等了。
原始纺织厂的三年寿命、现代鞋厂的五年白血病、蒸汽时代被绞碎进机器的头皮、世界大战中代替填壕沟的男人劳动,这些才是她们站起来的原因,而不是靠谁一句话。
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大家可以看到都是双份的。
种地的同时纺麻;狩猎的同时捕鱼;冶铜首先想到的不是斧戎刀剑,而是产钳,让女性成为妇产医生。三次,真的不是随便写的,真的是提前考虑过的。
每一次男人能做的事出现,都会弄出一个适合女性的工作,主角是在实实在在地保障女性的地位,只不过没空喊嘴炮罢了,唯物嘛,嘴炮没用。
所以呢说我歧视女性,我不开心啦~我冤啊,不过没喊嘴炮而已。
多谢各位书友支持,最近大雨太忙,恕我没时间看书评区,不是不想和大家互动,下雨没时间。
祝南方洪区书友安安全全。
ps:不好意思,晚了点,下大雨停电。
回到村落后,陈健先去看望了一下老祖母。
老祖母这几天咳的厉害,榆钱儿正在旁边问一些过去的故事,引些老人家感兴趣的话题,果然如陈健叮嘱的一样,没有一句新鲜的词语。
老祖母的眼中闪烁着光泽,回忆着过去的种种,说给自己的孙辈们听,唠叨着一些说过好些遍的故事。
榆钱儿总是找到老祖母最想说的话接几句,甚至故意说些笨蛋的话,让老祖母有机会展示她的智慧和经验。
老人看到陈健,笑呵呵地问道:“你怎么不去忙你的事?我只是咳嗽,不用担心。”
陈健知道只有让老祖母觉得自己还有用,那才是最大的孝心,于是问道:“祖母,刚出生的孩子有多大呢?”
老祖母看着陈健,微笑着摇头道:“很小很小,浑身皱巴巴的。你刚出生的时候,不会哭,你妈妈吓得都身子都僵了,是我狠狠拍了你的屁股,才让你哭出来的。”
回忆起过去的事,露出了笑容,觉得身上也暖和了。
她最近总是冷,即便孩子们送来了很多毛皮,用兔子皮缝制了套鞋和手套,可血仍旧像是冰冷而粘稠的泥浆,她不喜欢看那些挖出的壕沟,因为刚下过雨,她想到自己逐渐变冷的血。
陈健听着老祖母说起自己出生的事,自己也笑了。
“对了,祖母,你让榆钱儿用泥巴捏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大小的泥人,尤其是脑袋也要差不多大。她还小没见过,您告诉她怎么捏。”
“好啊,榆钱儿,快去挖泥去。”
等到榆钱儿出去了,老祖母伸出手摸着外孙的手道:“健,麦子还要多久能黄?”
“几个月吧。”
“哦。”
老祖母仰着头想了一下,拍了拍陈健的手背道:“去忙你的吧,好孩子。那个泥人我会尽快捏出来的。”
陈健恭谨地退出了房间,回身看了一眼紧闭的屋子,叹了口气,默默祝祷了一番。
他知道老祖母为什么会问什么时候麦黄,可麦子黄了,还有菽豆、还有铜铁、还有木船马车呢,您还都没见过呢。
离开了这里,找到了正在给别的部族盘烟道的狸猫。
调整了一下情绪,问道:“换了多少鱼了?”
“五百斤。我们部族能分一百五十斤,我问过榆钱儿了。”
“带着人,先不干这些了,去垒个窑。”他想快一点让老祖母看到许多她还没见过的东西。
狸猫在墙壁上随意擦了擦手上的泥,带着自己的简易工具,叫上那几个脱产了三个月练习垒窑的人,跟着陈健到了河边。
陈健又叫上了那几个烧陶烧炭的,一共四十多人,他们知道陈健要是让他们停了手中的活,肯定是有更好的东西要出现了,一个个很是兴奋。
看了看河边的地形,将来要建一个小码头,为了运送货物方便。
铜矿石肯定不能用桦皮船运送,太容易倾覆,而且装满了矿石后吃水较深,要考虑到不能靠岸的情况。
拿着木棍探了探附近的水深,选了一处合适的地点,插下木棍作为标记。
回身看了看附近的河岸,铜炉的选址必须要高一些,防止被水淹没,而且也防止地下水上渗导致炉窑潮湿。
找了一处距离将来的码头有二百步远的地方,这里地势较高,地面结实,将来方便修路运送矿石。
他没见过炼铜炉什么样,不过大致猜想了一下,应该类似于一个有盖子的花盆。
铜矿熔炼后,融化成铜汁,剩余的矿渣也会融化,到时候打开“花盆”下面的孔,铜汁就会流出去。
铜的比重较大,融化的矿渣会漂浮在铜汁的上面,就像是花盆里堵上下面的孔,倒进去水和油分成两层。
水先流出后,油也会流出来,再重新装料。
估摸着大抵应该就是这么回事,矿渣融化好说,前置科技烧石灰已经点出来了,石灰可以作为炉渣的助熔剂,降低炉渣的熔点。
只有炉渣融化,才能顺利地排出去,否则的话,每炼一次就得浪费一个铜窑,就现在的生产力根本玩不起。
“花盆”的侧壁上应该有两个通风口,利用鼓风机往里面吹空气,方便里面的木炭燃烧,提升温度,否则温度肯定不够。
鼓风机好说,四五个木环或者陶环,每隔一尺一个,外面崩上一层兽皮,每次抽拉的时候,木环们的距离由一尺变成极为接近,兽皮被压缩空气排出。
伸直后因为有木环和陶环当骨头,又会重新变成圆柱腔……大约想象成通厕所的皮椽子就行。
通风口的陶管橡子完全可以烧制出来,这个是最没有难度的。
叫来那几个多少有点专业眼光的泥瓦匠,在地上大致的画了一张草图,有点像是倒着的羊奶包的形状,上面尖下面大。
橡子围过来看了一眼道:“健,这个窑有多热?那几个烧炭的窑,里面的砖有些烧化了外皮,摸上去和冰差不多滑溜,要是太热,就不能用砖了。”
陈健没考虑材料问题,想了一下道:“估计比烧炭热。”
“那就得用黄泥和陶土了,夯起来。”
“嗯,听你的。”
商量好材料问题,陈健道:“那咱们先挖坑吧,要把地面夯结实了,要不然水会向上渗。下面最好留两个烟道,生火防止窑受潮。”
“烟道没问题,石头砖头我们都能垒。你是说把窑建在烟道的上面?”
“对,能撑住吗?”
“应该可以。”
几个新“学徒”飞奔回去取来了各种工具,开始挖坑。陈健和其余“大工”则往这里搬运石块和砖。
在挖出的坑里先垒出两个烟道,上面盖上石板,然后再将黄土回填,三四十个人一同夯实,点上火烧的结实坚硬。
这花了一整天的时间,一天后确定下面的夯土层很结实后,便开始和黄泥和陶泥,这两种土的黏性极大,和起来十分吃力,好在人多。
用黄泥和陶土制成泥坯,先把底部盘出来。虽然原理和花盆差不多,但是开孔肯定不能在下面,而是在侧面靠近底部的地方。弄出两个向下倾斜的孔洞,一高一低。
高的往外流矿渣,低的往外流铜汁。尽可能将这两个孔洞刮的平滑,以方便流动性不佳的金属液向外流淌。
出铜的下面也提前挖了一个深坑,方便在坑里用陶罐子接铜汁;出矿渣的那边直接就是山坡,矿渣可以直接扔到山坡下面,可能矿渣里会有金银之类的金属,不过现在而言这两种金属都是没有意义的,也提炼不出来,所以直接当成废料——金子是人赋予的价值,对现在的部族来说还不如一把镰刀。
底部垒好后上面的就好说了,倾斜的拱顶对狸猫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这个直径只有一步左右的圆顶可比炭窑的简单多了。
怎么说也脱产练了三个月的手,熟能生巧,也有心让几个“学徒”们看看自己的本事,垒的飞快。
提前将鼓风的陶管向下斜插在中间位置上,最顶上留出加料口和废气孔,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玩意。
至于是否好用,那就得等烧制出第一炉铜后看看效果了。
铜炉的厚度大约在一尺半,这个厚度足以隔绝温度了。
通风孔的陶管多出来一尺,陶的导热性很差,不用担心把鼓风机的皮子烧焦。
几张硝制好的皮子拿来,找了部族中缝纫的好手,将皮子缝好,将可能漏气的地方抹上鱼鳔胶,贴上皮补丁堵住。
做成后陈健拉了一下,觉得效果还不错,需要用不小的力气,证明气密性还行。
这样算起来,冶炼一炉铜,不算矿石和轮休的问题,至少需要六个人:两个推鼓风机的,一个掏矿渣的,一个接铜汁的,一个负责开关铜汁阀门的,一个在上面随时准备加料的。
而算上矿石问题就更多了:需要有两个人选料,有两个人负责将铜矿石砸碎,一个人往这背木炭。烧炭又需要两个人,砍柴需要七个人,背矿采矿也需要每天至少十个人能够满足。
算起来这个小小的铜炉,整个产业线需要三十个轻壮男性完全脱离农业生产。
以现在部族的水平,靠着交换来的食物,也就能供的起这么一个炉子。
这么炼出的是粗铜,很柔软只能熔铸钝器,还没石头硬。所以还需要再建两个炉子,一个是为了炼锡矿,另一个是用陶坩埚在炉子里将粗铜和锡融化混合,形成青铜合金。
想要全面开工需要七十个人脱离农业生产,部族现在根本负担不起,也只能分成三天:第一天炼铜,第二天炼锡,第三天浇筑。
只是个原始的工业,就不是任何部族都能玩得起的,反正换了村落里别的部族肯定不行。
一次成功肯定可以用来换粮食,但别的部族不可能几次内成功。
陈健估计,换了别的部族,一个月整个部族就饿死了。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哪怕它是原始的、简陋的工业。
ps:有朋友建议我写民族主义,嗯,那太超脱时代了。民族主义在大一统之前就开始扯,什么后果?
玩个梗:秦魏因为河西百年世仇,然后河西上演最后一课,孩子们痛哭再也学不到秦语了;晋国诗人痛哭晋国在哪里?我在地图上找不到她,血与火统一后,怒喊晋国才是高等民族其余民族都要炼肥皂;曾经平齐镇楚的宋国人民又一次起义复国了,墨子发明了风筝为了纪念他的祖国取名为宋;著名诗人屈原投身巴蜀人民反抗秦国侵略的战争中病亡,留下未完结的长诗;齐国被燕国下七十二城,将要亡国之际,一个叫钟离春的农家丑女孩站出来,声称受到了先祖的指引,举起齐国的火德红旗赶走了燕国人,却被族人出卖绑在了火刑架上污蔑为女妖精;楚庄王三年不鸣,实际上是化装成学徒去镐京考察,回来后一鸣惊人组建新军束发右衽;赵武灵王改革军制,声称三晋只有靠铁和血才能统一……
貌似不好玩,所以民族主义这东西还是大一统之后吧。
在交通、通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学西周分封抢占真空地盘,国野之别殖民同化,这是证明过的最有效的办法,生产力发展了才能统一。
在人口稀疏、生产力类似商朝的情况下搞千万平方公里的大一统,搞种族主义就靠这一两百人,别的部族通通杀光,我觉得我是写不出来,实在没那本事。
****方国上万,西周诸侯八百,不统一,不是因为老祖宗们傻,而是因为做不到。
以上:该写民族战争鲜血化碧浩气长存的时候,会写的。
另:我有母亲,怎么可能歧视女性?
女性的自由,源于工业社会她们可以挣钱养活自己,而不是主角说一句:要男女平等,于是男女就平等了。
原始纺织厂的三年寿命、现代鞋厂的五年白血病、蒸汽时代被绞碎进机器的头皮、世界大战中代替填壕沟的男人劳动,这些才是她们站起来的原因,而不是靠谁一句话。
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大家可以看到都是双份的。
种地的同时纺麻;狩猎的同时捕鱼;冶铜首先想到的不是斧戎刀剑,而是产钳,让女性成为妇产医生。三次,真的不是随便写的,真的是提前考虑过的。
每一次男人能做的事出现,都会弄出一个适合女性的工作,主角是在实实在在地保障女性的地位,只不过没空喊嘴炮罢了,唯物嘛,嘴炮没用。
所以呢说我歧视女性,我不开心啦~我冤啊,不过没喊嘴炮而已。
多谢各位书友支持,最近大雨太忙,恕我没时间看书评区,不是不想和大家互动,下雨没时间。
祝南方洪区书友安安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