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 > 拆掉思维里的墙 > 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是否意识到,在你年轻的时候,买一套房子是在卖你的梦想?我们来做这样一个“人生试验”。

    假设有这么两个人,小强和小明,他们同年从同一个专业毕业,在同一家企业工作。2年后,他们月收入都是50,现在他们决定考虑买房子的事情。正好单位的班车通过北京五环的一个地方,房价12万一平方米,户型是80平方米的两居。(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这个价已经买不到五环的房子了,读者可以自动把五环改为六环或者七环,以此类推。)两个家庭都能够支持大概35万元,如果按照最长的30年贷款算下来,月供大概在30元左右。

    盘算下来,小强决定买房,而小明决定拿钱投资自己。

    半年以后,小强和小明的收入分配有了下列的不同。小强开始每天坐班车上班,而小明在单位附近花15元租了一间房子。现在我们来对比一下小强和小明每月的收入和支出。

    买房子的人(小强)   不买房子的人(小明)   收入   50   50   必须支出   30房贷     15房租 12 生活费 + 衣服日用品等  12 生活费+衣服日用品等   5机动费用   5 机动费用   共47 共32月剩余   3   18元 正现金流小强每个月只有3元节余,他小心翼翼地避免所有的大额消费,避免所有的出游活动。他心里这么想的:反正有房子了,熬一熬就能过去的!小明则开始把更多的钱花在自己身上,他觉得这个时候投资职业才是最重要的。他看上了几个认证和能力培训班,找经理要了一个书单,购买自己需要的书。同时他还拿出一部分钱作为活动基金,因为他知道,在课程中结识人脉的收获往往和课程一样重要,但是人脉需要持续的活动来维系。看看这个决定会让他们的职业有什么不同?

    买房子的人(小强) 不买房子的人(小明)   投资  投入2元/月进入学习   轻松投入12元/月学习   1年自我提升费用 24元   1年14万   能力   单位培训   单位培训   提升   认证培训上不起   1个认证培训40元   能力课程1个20元   2个能力课程40元   购书18本4元   购书 30本15元   活动基金无   活动基金4元/月   人脉   50人认证、培训课程平均认识 2人   无维护保持5%,5人通过活动费用维护,保持30%,60人小明的投资很快收到了成效。他的简历上每年都会稳定地增加一个认证,他的能力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机会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的人脉圈子每年是小强的12倍之多,这让他总是有一些行行业业的朋友,他成为公司资源的中心,甚至有时候上头需要什么渠道,都会问他一下。他还在准备读MBA,为自己再上一级做准备。当然小强也不差,为了自己的房贷,他也很努力地工作。只是他慢慢意识到学习真的很重要,往往自己一个多月时间工作的心得,小明课堂上一句话就听到了。但是囊中羞涩,他没有能力投入。而且自己精力也不足,因为房子离公司太远,每天回到家就已经九点多钟,稍微休息一下就该睡觉了。

    这样一个购房的选择,在升职加薪方面,会有什么影响?小明因为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更好的人脉,升职的速度几乎是小强的两倍。

    10年职业发展  3年/次(小强)  1.5年/次(小明)升职次数 升职3次      升职6次税后月薪15万     52万年薪195万   68万(假设职业每提升一级收入增加15倍,一年发13个月薪水)10年过去,现在小明和小强都有各自的发展。小强在自己的公司做到了经理,年薪大概20万。而小明5年后升到了经理,就跳到了另外一家企业,从经理做到了总监,然后与两个朋友开始一起创业,现在有股份,年薪大概68万。从职业发展理论来说:一个成功的职业发展人士,十年后一个月的收入是十年前一年收入的十倍。现在小强的房贷还得差不多了,但是小明一年的收入是他的三倍多,未来的平台和前景,远远不是他能够比拟的。因为小明的专业能力和交际面一直在上升期,慢慢进入资源层面的竞争,而小强却慢慢地进入体力下降的瓶颈期,他似乎已经能够看到天花板的靠近……小明与小强的另一个重大差距是,在这个期间小明做了两次重要的跳槽选择。小明很清楚地知道,在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期待一个公司或者行业连续10年都有最快的发展,怎么可能呢?自我的快速发展,也许需要通过调整职业方向的方式来实现。而小强则不敢冒这样的险——因为他的房贷让他不敢做任何的职业变动了。我们再帮他们算算账。

    小强和小明的收支项目表

    经济收支  购房者(小强)  租房者(小明)   月存款 3   18   月支出   47   32   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但前三个月试用期30,通过后60,两人分别需要准备的时间    17个月1个月

    有一个创业机会,前景很好,但1年内每月只有20,两人面临的选择   永远无法跳8个月准备期

    看看上面,不购房的人一个月之内就可以跳槽到新的行业和公司,承担转换行业与职位的短暂压力,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要准备8个月就可以尝试创业。而购房者则永远与这些机会远离了。

    简单来说,如果你有一份50元的工作,用20年的贷款买着一栋最一般的房子,那么在接下来10年时间中,在我们最有旺盛的学习力与拼劲的年代,在我们最需要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目标,最有机会开始尝试创业的年代,大部分购房者永远与这些机会阴阳相隔。

    这些过早的购房者几乎与创业、转换行业和快速升值无关。

    从职业发展来看,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

    我们尝试翻阅国内大部分创业者的成功档案,发现他们都在最适合开始创业的年代,选择创业而不是买房。

    1998年,马化腾等五人凑了50万,创办腾讯没买房;1998年,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万搞脑白金没买房;1999年,漂在广州的丁磊用50万创办163没买房;1999年,陈天桥炒股赚了50万,创办盛大没买房;1999年,马云团队18人凑了50万,注册阿里巴巴没买房。他们的成功不是由买房来决定的。

    为什么是50万?因为当时的《公司法》规定,要注册必须是50万。马化腾的股份是475%,也就是238万元。1998年,深圳市平均房价在30元左右,应该可以支付一个约80平米的房子。当年的马化腾做出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买房,买梦想。

    无独有偶,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投资大鳄罗杰斯也是在量子基金成功运转第七年后才耗资10万美元买下了一栋百年老宅。

    有人问音乐人高晓松,为什么结了婚还租房住,不买房?高晓松回答:“我不买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儿就住哪儿,买了房就只剩一个角落是我的。我妹也没买房,但我俩都走遍了全世界。”

    与他们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国内房产业大佬王石。28年初,国内楼市初现调整之时,王石抛出了惊人之语:“对于那些事业没有最后定型,还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来说,40岁之前租房为好。”

    在我看来,以今天的房价,排除那些富二代不说,普通人买房卖梦想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的前途和发展基本上被父母控股。经济不独立就一定意味着梦想不独立——你住着别人的房子,还有什么好说的?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

    美国人平均31岁才第一次购房,德国人42岁,比利时人37岁,香港人是32岁,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的人都是租房。我们凭什么要一毕业就结婚?一结婚就买房?而且还要为之卖出我们的发展与梦想?

    我曾经分别在23年的深圳、26年底的北京看上过两套房子。第一次我无力支付,不愿意让父母给我出钱。26年那次,因为有了一点积蓄,我大概能付得起40万的首付。那天看完房子,那种拥有一个自己的房子的想法让我兴奋,开车回家的路上,我特别激动地给我的朋友挨个打电话。直到有一个朋友对我说:“古典,你准备好安定了吗?如果你买了房子,这一辈子基本上就定下来了。你的房子会驱使你找人结婚、生子……因为那就是在房子里面该干的事情。当然,那其实很好。”

    我放下电话,那种兴奋感慢慢褪去,我内心做了一个决定,我不要过有房人的“安定”生活,我的生命不仅仅至此。(友情提示:开车打电话是坏习惯,不要学!交警叔叔请自动跳过这一段!)这些年来,每次开车经过那个楼盘,我都深深地感谢我当天的决定。因为如果我每个月有着60多块钱的月供,我绝对不敢开始思考离开新东方这个对我待遇优厚的地方,创办新精英生涯,这样我将错过我这一辈子最想要过的生活、最希望一起共事的一群人和一个最大的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房子所无法比拟的。

    回头看看这群过早的购房者:他们花掉了自己未来10年转换工作方向与创业的机会,花掉了年薪高3倍的机会,他们到底买回来什么?

    他们购买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安全感”。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觉得有一套房子,会让自己内心安全一点。毕竟,在这个大城市,有一个栖身之地,会让人觉得心里踏实。

    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来自于一套房子吗?这正是我们要拆掉的“思维之墙”。在这个房价、股票日益动荡的社会,在这个跌跌碰碰加速进入信息时代的社会,我们的安全感真的可以安全地来自于一件物品吗?即使说房子真的可以换回来安全感,那么出卖梦想来换,真的值么?

    为了消费安全感,我们付出了这么大代价,典当自己的梦想,典当自己最快发展的时光。

    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看看,这堵墙背后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