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迈出选择的脚步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拿走你的梦想,谁都甭想

    1910年8月26日,德蕾莎修女在塞尔维亚出生。12岁,她立志要当修女;19岁,她进入修道院被命名为“德蕾莎修女”。后来她被派往印度,在教会附属的学校里教书近20年。

    1946年9月10日,她听到上帝的召唤,决心“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并在几年内建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1952年夏,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建立“垂死者之家”,目的在于让穷人找到爱与尊严。她在全世界127个国家有600多个分支机构,她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在全世界发展自己的慈善机构。仅1960年一年的时间,她就在印度建起了26所收容中心和儿童之家。

    她的总部只有两个修女,一台老式打字机。她的办公室只有一个桌子、一把椅子。她接待全世界的来访者总是在她的工作岗位——贫民窟、弃婴院、临终医院、麻风病院、收容院、艾滋病收容所……1985年,她访问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在香港深水设立“仁爱之家”,为无家可归的人及患病者提供栖身之所;在台湾建立“仁爱传教修女会”,早期收容未婚妈妈,后来着重收容无家可归的老人与行动不便的智障者。

    1979年,德蕾莎修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她穿着一件价值1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领奖台,不管是和总统会见还是救济穷人,她都穿着这件衣服,因为她没有别的衣服。

    她是那么瘦小,岁月的沧桑尽显在她的脸上。当她讲话的时候,台下立即鸦雀无声。“这个荣誉,我个人不配,我是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领奖的,因为我相信,你们愿意借着颁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 。

    她本来不想领这个奖,但是她还是去了,为了那些饥寒交迫、流落街头和伤残疾病的人们,以及那些被忽略、未被关怀的人们。她告诉我们,所有的人,包括穷人都不仅需要活着,还需要爱,需要有尊严。

    1997年9月5日,德蕾莎修女在印度加尔各答去世,享年87岁。

    由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全世界最有钱的公司都争相给她捐款。但是她一生坚守贫困,她住的地方只有两样电器,一个是电灯,一个是电话。她的全部财产是一个耶稣像,三套衣服,一双凉鞋,她从来不穿袜子。

    像照顾恋人一样认真照顾工作

    这是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对老夫妇走进一间旅馆的大厅,想要住宿一晚。饭店的夜班服务生无奈地说:“十分抱歉,今天客房已经满了。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到我的房间凑合一晚上,我可以待在办公室休息。” 这位年轻人很诚恳地提出这个建议。 老夫妇接受了他的建议,并连连道谢。

    第二天,雨过天晴,老先生去结账的时候,柜台前仍是昨晚的那位服务生。这位服务生拒绝收老先生的房钱,称只是举手之劳。老先生点头称赞:“你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员工,或许某天我可以为你盖一栋酒店。”

    几年后,他收到一位先生寄来的挂号信,信中说了那个风雨夜晚所发生的事,另外还附一张邀请函和一张去纽约的机票。这个年轻人在抵达曼哈顿几天后,他遇到了这位当年的旅客。老先生带着他来到一座新建的酒店前,老先生说:“这是我为你建的酒店,希望你来为我经营!”这位年轻人惊讶之极,说话突然变得结结巴巴:“您为什么选择我呢?”“我叫威廉·阿斯特。我没有任何条件,我说过,你是我梦寐以求的员工。”

    这个酒店就是纽约的Waldorf(华尔道夫)饭店,这家饭店在1931年启用,是纽约极致尊荣的地位象征,也是各国的高层政要造访纽约下榻的首选。当时接下这份工作的服务生就是乔治·波特,一位奠定华尔道夫世纪地位的推手。

    是什么让这位服务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毋庸置疑是他遇到了“贵人”,但是更关键的是,他选对了自己的工作态度,是他的工作态度为自己等来了这个“贵人”。其实,“贵人”无处不在,人间充满着许多因缘,每一个因缘都可能将自己推向另一个高峰。然而怎样才能碰到这样的机缘呢?只有选择良好的工作态度,用心去做工作中的每件事,你自己会成为助你成功的“贵人”。

    台湾财经和教育界的典范人物李模,他在日本侵华战争时离开家园,当时的他连高中的学业都没完成,在一个税务机关当临时工读生。他从收文的工作做起,认真工作,努力学习,之后并不断扩大工作范围,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兼了7项工作。李模先生说:“我在工作中学到了好多本事,不但不要缴学费,竟然还有人付我薪水。因此就努力多学多做,因为这是拿别人给的薪水,学到的是我自己的本事。”

    耕牛也可以跳舞

    北京的地铁里总会遇到卖北京市地图的人,但大多数情况买的人并不多,尽管地图很便宜。经过观察,大部分情况是这样的:卖地图的人都是一身邋遢装扮、面无表情,嘴里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卖北京地图!”他们给人的印象很容易让人产生距离感,他们的生意并不怎么好。

    有一位50岁左右的大妈同样在地铁里穿梭着卖地图,不过她的销售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她穿着一身干净的衣裳,肩部斜挎着装满地图的帆布包。只见她一边慢慢地移动着脚步,一边面带微笑地叫卖着:“2010年新出版的地图哦,北京十大旅游景点,火车站、汽车站的位置,还有价格便宜的宾馆酒店简介,最重要还有新建地铁以及未来地铁示意图。来北京旅游的您要来一份,想在北京买房的您更要来一份……”大妈爽朗的笑声一直持续着,一块钱一份的北京市地图,在一个车厢内就卖了十几份。

    同样是卖地图,为何人们的销售业绩差距就那么大呢?因为这位可爱的大妈知道自己往哪里走,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卖地图。她没有步履匆匆地去搜寻庞大的潜在客户群,而是锁定了最大可能购买的实质性客户群体:外地旅游的、商务出差的、置地买房的,就是这样务实的销售思维成就了她与众不同的业绩!既然卖地图是自己的谋生工具,为什么不替自己选择一种既高效又快乐的工作方式呢?这个大妈把自己这种快乐的工作热情传达给每一个人,让大家愿意从口袋里掏出钱来。

    有类似一个案例,在厦门的塘边站,有一个卖报纸的大叔。这位大叔看起来50岁左右,每天穿着一件深绿色的马甲,手上拿着一些报纸,身边的凳子上堆着高高一叠报纸。在他身上挂着一个可以重复播放录音的喇叭。这个喇叭总是在播放当天的头条新闻,播放的内容也就一句话。这些话都是大叔事先精心录好的,就这么一句话,往往能吸引很多人来买报纸看个究竟。

    有人需要买报纸时,就把钱给这位大叔,然后自己去凳子上拿一份。大叔除了卖报纸,还主动给等车人换坐车的零钱。就这样,这位大叔每天不到九点就能收工,因为报纸都卖完了。这位大叔正是选择了一种服务型的心态,给匆匆忙忙赶车的人带来了一丝轻松。

    张师傅是个收废品的。一天,有个陌生男人打来电话,说有两百多公斤铝要卖。张师傅和徒弟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陌生人的家里,只见中间堆着一小堆铝锭。没想到,这个陌生人还要他们加钱。徒弟当时鼻子差点气歪了,破口大骂。这时,屋里传出婴儿的啼哭声,陌生人抛下他们,赶紧钻进屋里,只听见他和一个女人说话。张师傅低着头想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叫徒弟装车。陌生人很满意,帮忙把铝锭装上车。在回去的路上,徒弟问师傅为什么同意加钱给他。张师傅说:“他是为了多赚点婴儿的奶粉钱,我们少几十块钱也没什么,也许会多交个朋友。”

    每个月,张师傅都要到一个驼背老太太那里收废纸箱。货不多,但路很远,利润也不高,可他一直坚持去。徒弟有些不解:“这样的生意为什么不推掉?”张师傅摇摇头,微笑着说:“老太太信任我,虽然利润不高,可赚到了信任。她每天挨家挨户地收破烂,也不容易。”

    后来,那个欺骗他们的陌生人成了他们最大的废品铝客户。驼背老太太去世后,她家附近的机械厂成了他们的废铁大客户,而且,这个客户竟然是驼背老太太给争取的。机械厂负责废品处理的人和老太太同村,老太太总对他说:“为什么不把废品卖给老张呢?他是个实诚人。”这个负责人想起了老太太说过多次的话,便联系了张师傅。

    短短几年,张师傅的公司利润成倍地增长。当他成为财富人物,被问及致富之路时,他说:“在我眼里,每个客户都可能会成为长期的朋友。生意场上,诚信和友谊带给你的财富,往往会比你付出的多出许多倍。”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

    凡是拥有的少的,就连他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拥有的多的,还要给他更多,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反映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而言,“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想在某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迅速做大。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时,即便投资回报率相同,你也能轻易地获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若没有实力迅速在某个领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寻找新的发展领域,才能保证获得较好的效益。

    工作怕“慢”,成功怕“急”

    老林,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年轻时在福建一个小城市的地质队里当工人。到了90年代,老林同志成为了该地质队的技术员,工作稳定,定期拿工资。当时地质队的工作虽说是“铁饭碗”,但是工资不高,所以老林一家的生活状况一直很普通,和当时每个工薪家庭没有什么区别。何况地质队里像老林这样的技术员,老老少少百八十号人,在当时“晋升挂钩工龄”的年代,大家想往上一级,除了等,几乎没有其他捷径。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像老林这样的技术员,接二连三地下海做生意了。有的人走走关系或捞点油水,每天的生活很惬意。安分守己的人只能“傻”到每天按时上班,忙着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而老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既不会争,也不会抢,不懂得走关系,也不懂得偷懒,就连向上级抱怨他也不会。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怎么看都只是一个老老实实的知识分子。

    于是,别人喝茶看报纸的时候,他在处理数据;别人上班早退,而他连续几年坚持学习专业外语;旅游的机会总被别人争去,出差的名额总是会有他;年底工作汇报,别人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而他却一板一眼每年坚持写论文。当时在地质队,提到老林,大家都说“老林真不错,知识分子,技术过硬,能说一口好外语,会写一首好文章”。可是私下里,大家对老林的评价就是“书呆子,不懂变通”。

    1999年,一个消息传到了地质队。省地质机构要在各个地区挑选一批精英干部,挑选标准主要考核工作业绩和实际能力。这个消息让一批人兴奋起来,然而这一次的选拔不是花拳绣腿的形式,而是真刀真枪的考核。于是投机的方式便不好使了,很多人纷纷败下阵来,而老林却“意外”被选中了。大家马上找出了老林成功的原因:工作经验丰富;十几年从没有落下地汇报论文;完全可以对外商谈业务的口语。

    后来,老林又连续升了两级,经常受委托往返于欧美、非洲等地开展工作。随着职位的晋升,老林家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改善。有时跟老林聊天,得知原来一个单位的那些老同事,现在基本都过着养老的日子,他庆幸自己还能处在事业的高峰期。有时会有人不解地问老林:“你这样坚持那么多年,就不怕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老林的回答是:“在工作上我怕慢,在成功上我怕急。”

    成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如同种植一棵树,你需要持续地浇灌、除草、杀虫、施肥,但是它却不会一夜之间从一株小苗变成一棵参天大树。“工作慢”的人,发现培育不培育都差不多,于是对“人生之树”疏于管理,任由它自生自灭;“成功急”的人一天看三回,发现“人生之树”生长缓慢,索性来个揠苗助长。只有真正领会人生智慧的人,才懂得“人生之树”只会慢慢生长来报答你的培育之恩。终有一日,大树会结满果实,你还可以舒服地在它的树荫下乘凉。

    工作怕“慢”,成功怕“急”,讲的是工作要有效率,虽然速度要快、进度要赶,但是对于成功的态度上却不能急躁。一急躁就会想:“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却没有看到收获?”这么一来,怎么还有心思踏实做事呢?

    吾日三省吾身

    1981年5月5日,松下电器迎来了创立50周年的纪念日,松下幸之助也以86岁高龄迎来了他创业63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纪念日里,松下幸之助对员工们说:“从今天起,我们已经走过了250年计划的1/5,现在彻底回顾并检讨这50年。我认为我们过去走的路没有错,是成功的,而各位也非常热心和努力。可是详细研究这50年的内容时,我发现似乎存在着失败,即使不能算是失败,似乎也有考虑不充分之处,做得并不完善之处,以及疏忽大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年代里,就要消灭那些错误,即使是只能往前推进一步也好,希望大家能和我一同在这有意义的一天里,深深反省。我发觉,不论国家或个人,没有反省就没有进步。同样的道理,没有反省的公司,也会停步不前。从这个意义上说,进步是由反省诞生的。不能因为业绩上升,就认定昨天和以前的做法是对的。一定要知道,今天的做法并不能得到满分,一定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然后每个人都以100分为目标去努力。即使做不到,也要经常保持这种反省的态度。我认为我们的今后会有大的发展,不过,希望各位能认清这一点,即是否成功,完全系于这一年的反省上面!”

    不断的反省,是松下走向辉煌的立足点;不断反省自身,反省自己的企业,反省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也使松下幸之助超越企业家的身份,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领导者和哲学家。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自省的生命不值得存在。”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反思自己言行的过程,其目的正如朱熹所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古以来,凡是成就大业的人,无不把反省作为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

    有一句名言说得非常好:“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常常反省自己的错处,是很大的善举;常常去看别人的不是,是很大的恶念。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没有人能保证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对,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足和错误。

    一个具备反省能力的人一定要有自我否定精神,就是要勇于认错。每个人都有错误和缺点,有了错误就要主动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反省自身缺点,不断改进自己。反省的过程是一个人心智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人心灵不断升华的过程,也是我们对所遵循的标准不断反思和不断提高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决定自己的行为,然而,这些行为却会让我们经历种种失败和挫折。在不断的失败和挫折中,我们逐渐明白哪些地方需要纠正,哪些地方需要不断改善。自省是种最简单的减法,减去一切对你不利的东西。

    职场人需要反省什么?

    反省我们的职业态度:我是否热爱我的工作?我是否认真对待每一天?

    反省我们的工作状态:今天的工作,我是否有偷懒?有没有浪费时间?

    反省我们的做事方法:这个事情是否有更好地处理方法?

    反省我们的自我成长:我这个月学到了什么?下个月新目标是什么?

    反省我们的人际交往:我是否说过不当的话?是否做过损害别人的事?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停地进行自我总结,自我反省。不反省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不悔悟就无从改进自己的工作。反省是一种学习能力,反省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如果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领悟到失败的教训和不完美的根源,全力做出纠正,这样就可以在反省中清醒,在反省中明辨是非,在反省中变得更加睿智。

    关于自省还需要明确两点:第一,自省不一定全部是错误,有时候正面的东西也需要加以总结巩固。错误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清醒,正确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加自信。自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心平气和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省自己,既是一个人修身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生存实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二,反省并没有一个既定的形式,你可以在静坐时自省,可以一个人独处时自省。可以在深夜醒来时自省,也可以和朋友交谈中自省,甚至可以像当年失败时的史玉柱那样开一个三天三夜的自我批判会。方式多种多样,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晚上临睡前躺在床上,把自省当作一种虔诚的祷告,当作一种放松的习惯,对自己一天的行为做一个深层次的检查,不断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认识和发扬自己的长处,并不断激励自己,超越自己,从而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稳、更好,也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