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魏晋南北朝的文会
魏晋时期除了盛行清谈,还有流行另一种活动,那就是文会。
清谈当然也是一种聚会,但那是学者的聚会,思想家的聚会;文会则是文人的聚会,诗人的聚会,作家的聚会。“文会”二字,来自《论语》,《论语·颜渊》有“君子以文会友”之语,文会文会,也就是以文会友。今日中国的文人聚会实在是太常见了,民间的不说,光官方的作家协会就遍布全国所有的省、市、县,除了定期开会以外,各种各样的聚会随时都有,还有数不清的杂志,多如牛毛的文集。但是在古代,事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交通不便,印刷更难,要想聚一次会编一个集子,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从历史记载看,中国最早的文人集团恐怕要算建安时代的“三曹七子”了。“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此外还有吴质、邯郸淳、繁钦、路粹、丁仪、丁廙、杨修、荀玮、应璩等人,也属于这个集团。除了曹操、孔融属于长一辈的,其他人都是与曹丕、曹植兄弟年龄差不多的文学青年,这些青年常常在一起游宴赋诗。现在读曹丕给吴质的信,我们还可以依稀想象当年他们才情焕发、豪气干云的情景: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
这里提到的“南皮之游”就是这群朋友的聚会。南皮是地名,当时属渤海郡,在今河北。这聚会中有清谈:“妙思六经,逍遥百氏”“高谈娱心”;有游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有音乐:“哀筝顺耳”“悲笳微吟”;还有创作,曹丕在给吴质的另一封信里就提到了: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仰而赋诗”显然是他们聚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南皮之游”大概是我们在历史记载中能见到的最早的文会。这封信中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这句话:“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文人为朋友的作品编集,使它们得以流传,不致散佚,曹丕恐怕是历史上第一人。
建安以后,文人结合成团体,举行文学性的集会,在团体内互相酬答,在集会中即兴创作,事后编集流传。这样一种新型的文学活动方式和新型的文学传播方式,就渐渐蔚成风气。
到西晋时就有以贾谧为中心的著名的“二十四友”。贾谧是皇家贵戚,他的母亲是贾午,即皇后贾南风的妹妹,他的父亲是韩寿。韩寿与贾午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1】,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前一句就是用的这个典故。贾谧本姓韩,因为贾充子早死,他过继到外家便跟母姓了。贾谧是贵戚,书读得不错,是个才子,又做到“秘书监”的大官,集富贵、才华于一身,所以在当时颇有号召力,成了文坛的领袖。同时的许多贵族文人便集聚在他周围,有二十多人,号称“二十四友”,简直成了作家协会。
这“二十四友”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一流的文学家,如陆机、陆云、左思、潘岳、挚虞、刘琨、石崇、欧阳建等人。这些人除在贾谧豪华的府邸里宴饮之外,还常常在石崇那著名的金谷园里集会【2】。他们在金谷园集会中究竟赋了些什么诗,现已不可考,但《文选》卷二十载有潘岳诗一首,题为《金谷集作》。此外,我们知道金谷诗人也曾将他们的诗编成一集,名曰《金谷诗》,石崇曾为之作叙(“叙”同“序”,古相通)。《世说新语·品藻》第五十七则刘孝标注曾引此叙,其文云: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这样看来,石崇之编《金谷诗》同当年曹丕之为徐、陈、应、刘等人编集,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文人为友朋编集作为纪念,为免于散失而广流传。而《金谷诗》比曹丕编的集子显然又进了一步。第一,曹丕是为死友编集,《金谷诗》编集时诸人都还健在;第二,曹丕编的是各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金谷诗》编的却是大家在同一个场合为同一个主题作的诗,而且看起来是在集会后很短的时间内就编好的。这不禁使我们想起现代的学术讨论会,大家在会上发表论文,会后很快就编成集子出版,我们自以为很现代化,其实我们的祖先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以想象,金谷园那次盛会中产生的作品通过这本集子的编辑,不仅得以保存,而且很快流传到社会上去了。这样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都是空前的。
金谷之会后五十余年,又有著名的兰亭集会。王羲之等四十一位东晋文人以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饮酒赋诗,事后亦将各人所赋之诗编为一集,王羲之曾为之作序,就是至今传诵的《兰亭集序》,又称《临河序》。
兰亭之会与金谷之会,后先媲美,犹有过之。而兰亭之会受金谷之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连不会作诗者罚酒三斗都是遵金谷之旧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固然远比石崇的《金谷诗叙》出名,也更有文采,但若取二者同读,王作显然有模仿石文的痕迹,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
《兰亭集序》有王羲之自己写的行书本传世,所以大家都熟悉,但原文最后还有两句话是行书本没有写进去的:……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3】三月三日临水修禊本是汉朝以来的风俗,但文人借此集会赋诗并编集流传,则似乎是从兰亭集会开始的。从此以后,每到三月三日,东晋南朝的文人好像就会例有集会赋诗的活动了。我们在《文选》卷四十六还可以读到颜延之和王融分别于宋元嘉十一年(434年)和齐永明九年(491年)所作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颜序题下李善注引裴子野《宋略》云:“文帝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于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阳王义季,有诏会者咸作诗,诏太子中庶子颜延年作序。”王序题下李善注引萧子显《齐书》曰:“武帝永明九年三月三日 ,幸芳林园,禊饮朝臣。敕王融为序,文藻富丽,当代称之。”可见两次都是文会,两次都编了诗集.这样的诗集当时一定不少,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
从兰亭集会开始的、习惯称之为“上巳会”或“曲水会”的聚会,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定期的文会,较之金谷园那种不定期的文会又进了一步,这对于文学传播的意义当然是不言自明的。
南朝以后,各种各样的文会便格外多起来,“文”“会”二字连缀成一个词,大约也就出现在这个时候。这正是新的现象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4】当时有一种较为特别的文会,是由在位的君主召集的。此风大盛于梁武帝时。《南史》卷七十二《文学传》序云:自中原沸腾,五马南渡,缀文之士,无乏于时。降及梁朝,其流弥盛。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于时武帝每所临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之善者,赐以金帛。是以缙绅之士,咸知自励。至有陈受命,运接乱离,虽加奖励,而向时之风流息矣。【5】这样的文会由于是君王发起,其声势与规模自然更大,虽不一定产生什么有价值的作品,但对于文学传播的作用却是不容低估的。
最后还要谈谈一种特别的文会,是一种以谈文赋诗为内容的家庭聚会。当时的大士族对子女的教育抓得很紧,诗文讨论和创作是必修课程,士族子弟能文者甚多。梁朝的王筠就曾经自诩王家“七叶之中”,文才相继,几乎“人人有集”。(见《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有人统计过,光王氏一族有文集者就有三十五人,共四百七十五部;无文集而有文章流传于世者计三十四人(见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谢家也不逊于王家,出的诗人比王家还多。下面这个故事见于《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不也是文会吗?谢家子弟自己就可以成立一个作家协会了。这里的“兄女”就是才女谢道韫,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
总之,魏晋南朝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年代,文人聚会活动也非常频繁,清谈与文会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
注释
【1】见《世说新语·惑溺》第五则: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跷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着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阖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2】见《晋书·刘琨传》:(琨)年二十六,为司隶从事。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文咏颇为当时所许。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
【3】见《世说新语·企羡》第三则刘孝标注所引《王羲之临河叙》,《临河叙》就是《兰亭集序》。
【4】见以下史料 :
(1)《南史》卷十九《谢灵运传》:灵运既东,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2)《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晦、曜、弘微以文义赏会,常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诗所言“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姓”者也。
(3)《南史》卷七十一《顾越传》: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与吴兴沈炯、同郡张种、会稽孔奂等,每为文会。
(4)《南史》卷七十二《徐伯阳传》:太建初,与中记室李爽、记室张正见、左户郎贺彻、学士阮卓、黄门郎萧诠、三公郎王由礼、处士马枢、记室祖孙登、比部郎贺循、长史刘删等为文会友。后有蔡凝、刘助、陈暄、孔范亦预焉,皆一时士也。游宴赋诗,动成卷轴,伯阳为其集序,盛传于世。
(5)又同卷《阮卓传》:
(卓)还,除南海王府咨议参军,以目疾不之官,退居里舍,改构亭宇,修山池卉木,招致宾友,以文酒自娱。
(6)梁萧统《昭明太子集》卷三《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 昔时文会,长思风月之交。
(7)《梁书》卷四十九《庾肩吾传》:初,太宗在藩,雅好文章士,时肩吾与东海徐摛,吴郡陆杲,彭城刘遵、刘孝仪、仪弟孝威同被赏接。及居东宫,又开文德省,置学士,肩吾子信、摛子陵、吴郡张长公、北地傅弘、东海鲍至等充其选。
(8)《梁书》卷一《武帝纪上》: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为“八友”。
【5】见以下史料:
(1)《梁书》卷四十九《到沆传》:高祖宴华光殿,命群臣赋诗,独诏沆为二百字,三刻使成。沆于坐立奏,其文甚美。
(2)同卷《刘苞传》:
自高祖即位,引后进文学之士,苞及从兄孝绰,从弟孺,同郡到溉、溉弟洽、从弟沆、吴郡陆倕、张率,并以文藻见知,多预宴坐。
(3)同卷《丘迟传》:
时高祖著《连珠》,诏群臣继作者数十人,迟文最美。
(4)《陈书》卷三十四《文学·阮卓传附阴铿传》:天嘉中,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世祖尝宴群臣赋诗,徐陵言之于世祖,即日召铿预宴,使赋新成安乐宫。铿援笔便就,世祖甚叹赏之。
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魏晋南北朝的文会
魏晋时期除了盛行清谈,还有流行另一种活动,那就是文会。
清谈当然也是一种聚会,但那是学者的聚会,思想家的聚会;文会则是文人的聚会,诗人的聚会,作家的聚会。“文会”二字,来自《论语》,《论语·颜渊》有“君子以文会友”之语,文会文会,也就是以文会友。今日中国的文人聚会实在是太常见了,民间的不说,光官方的作家协会就遍布全国所有的省、市、县,除了定期开会以外,各种各样的聚会随时都有,还有数不清的杂志,多如牛毛的文集。但是在古代,事情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交通不便,印刷更难,要想聚一次会编一个集子,那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从历史记载看,中国最早的文人集团恐怕要算建安时代的“三曹七子”了。“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此外还有吴质、邯郸淳、繁钦、路粹、丁仪、丁廙、杨修、荀玮、应璩等人,也属于这个集团。除了曹操、孔融属于长一辈的,其他人都是与曹丕、曹植兄弟年龄差不多的文学青年,这些青年常常在一起游宴赋诗。现在读曹丕给吴质的信,我们还可以依稀想象当年他们才情焕发、豪气干云的情景:季重无恙。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足下所治僻左,书问致简,益用增劳。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元瑜长逝,化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
这里提到的“南皮之游”就是这群朋友的聚会。南皮是地名,当时属渤海郡,在今河北。这聚会中有清谈:“妙思六经,逍遥百氏”“高谈娱心”;有游戏:“弹棋间设,终以六博”;有音乐:“哀筝顺耳”“悲笳微吟”;还有创作,曹丕在给吴质的另一封信里就提到了: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已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仰而赋诗”显然是他们聚会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南皮之游”大概是我们在历史记载中能见到的最早的文会。这封信中特别值得注意的还有这句话:“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文人为朋友的作品编集,使它们得以流传,不致散佚,曹丕恐怕是历史上第一人。
建安以后,文人结合成团体,举行文学性的集会,在团体内互相酬答,在集会中即兴创作,事后编集流传。这样一种新型的文学活动方式和新型的文学传播方式,就渐渐蔚成风气。
到西晋时就有以贾谧为中心的著名的“二十四友”。贾谧是皇家贵戚,他的母亲是贾午,即皇后贾南风的妹妹,他的父亲是韩寿。韩寿与贾午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1】,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前一句就是用的这个典故。贾谧本姓韩,因为贾充子早死,他过继到外家便跟母姓了。贾谧是贵戚,书读得不错,是个才子,又做到“秘书监”的大官,集富贵、才华于一身,所以在当时颇有号召力,成了文坛的领袖。同时的许多贵族文人便集聚在他周围,有二十多人,号称“二十四友”,简直成了作家协会。
这“二十四友”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一流的文学家,如陆机、陆云、左思、潘岳、挚虞、刘琨、石崇、欧阳建等人。这些人除在贾谧豪华的府邸里宴饮之外,还常常在石崇那著名的金谷园里集会【2】。他们在金谷园集会中究竟赋了些什么诗,现已不可考,但《文选》卷二十载有潘岳诗一首,题为《金谷集作》。此外,我们知道金谷诗人也曾将他们的诗编成一集,名曰《金谷诗》,石崇曾为之作叙(“叙”同“序”,古相通)。《世说新语·品藻》第五十七则刘孝标注曾引此叙,其文云: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这样看来,石崇之编《金谷诗》同当年曹丕之为徐、陈、应、刘等人编集,动机都是一样的,都是文人为友朋编集作为纪念,为免于散失而广流传。而《金谷诗》比曹丕编的集子显然又进了一步。第一,曹丕是为死友编集,《金谷诗》编集时诸人都还健在;第二,曹丕编的是各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金谷诗》编的却是大家在同一个场合为同一个主题作的诗,而且看起来是在集会后很短的时间内就编好的。这不禁使我们想起现代的学术讨论会,大家在会上发表论文,会后很快就编成集子出版,我们自以为很现代化,其实我们的祖先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可以想象,金谷园那次盛会中产生的作品通过这本集子的编辑,不仅得以保存,而且很快流传到社会上去了。这样的传播方式与传播速度都是空前的。
金谷之会后五十余年,又有著名的兰亭集会。王羲之等四十一位东晋文人以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饮酒赋诗,事后亦将各人所赋之诗编为一集,王羲之曾为之作序,就是至今传诵的《兰亭集序》,又称《临河序》。
兰亭之会与金谷之会,后先媲美,犹有过之。而兰亭之会受金谷之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连不会作诗者罚酒三斗都是遵金谷之旧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固然远比石崇的《金谷诗叙》出名,也更有文采,但若取二者同读,王作显然有模仿石文的痕迹,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罢了。
《兰亭集序》有王羲之自己写的行书本传世,所以大家都熟悉,但原文最后还有两句话是行书本没有写进去的:……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赋诗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3】三月三日临水修禊本是汉朝以来的风俗,但文人借此集会赋诗并编集流传,则似乎是从兰亭集会开始的。从此以后,每到三月三日,东晋南朝的文人好像就会例有集会赋诗的活动了。我们在《文选》卷四十六还可以读到颜延之和王融分别于宋元嘉十一年(434年)和齐永明九年(491年)所作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颜序题下李善注引裴子野《宋略》云:“文帝元嘉十一年三月丙申,禊饮于乐游苑,且祖道江夏王义恭、衡阳王义季,有诏会者咸作诗,诏太子中庶子颜延年作序。”王序题下李善注引萧子显《齐书》曰:“武帝永明九年三月三日 ,幸芳林园,禊饮朝臣。敕王融为序,文藻富丽,当代称之。”可见两次都是文会,两次都编了诗集.这样的诗集当时一定不少,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
从兰亭集会开始的、习惯称之为“上巳会”或“曲水会”的聚会,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种定期的文会,较之金谷园那种不定期的文会又进了一步,这对于文学传播的意义当然是不言自明的。
南朝以后,各种各样的文会便格外多起来,“文”“会”二字连缀成一个词,大约也就出现在这个时候。这正是新的现象在人们观念上的反映。【4】当时有一种较为特别的文会,是由在位的君主召集的。此风大盛于梁武帝时。《南史》卷七十二《文学传》序云:自中原沸腾,五马南渡,缀文之士,无乏于时。降及梁朝,其流弥盛。盖由时主儒雅,笃好文章,故才秀之士,焕乎俱集。于时武帝每所临幸,辄命群臣赋诗,其文之善者,赐以金帛。是以缙绅之士,咸知自励。至有陈受命,运接乱离,虽加奖励,而向时之风流息矣。【5】这样的文会由于是君王发起,其声势与规模自然更大,虽不一定产生什么有价值的作品,但对于文学传播的作用却是不容低估的。
最后还要谈谈一种特别的文会,是一种以谈文赋诗为内容的家庭聚会。当时的大士族对子女的教育抓得很紧,诗文讨论和创作是必修课程,士族子弟能文者甚多。梁朝的王筠就曾经自诩王家“七叶之中”,文才相继,几乎“人人有集”。(见《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有人统计过,光王氏一族有文集者就有三十五人,共四百七十五部;无文集而有文章流传于世者计三十四人(见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谢家也不逊于王家,出的诗人比王家还多。下面这个故事见于《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不也是文会吗?谢家子弟自己就可以成立一个作家协会了。这里的“兄女”就是才女谢道韫,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
总之,魏晋南朝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年代,文人聚会活动也非常频繁,清谈与文会是其中最主要的形式。
注释
【1】见《世说新语·惑溺》第五则: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往宿。寿跷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着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唯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阖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唯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逾。”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问,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2】见《晋书·刘琨传》:(琨)年二十六,为司隶从事。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有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琨预其间,文咏颇为当时所许。秘书监贾谧参管朝政,京师人士无不倾心。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之徒,并以文才,降节事谧,琨兄弟亦在其间,号曰“二十四友”。
【3】见《世说新语·企羡》第三则刘孝标注所引《王羲之临河叙》,《临河叙》就是《兰亭集序》。
【4】见以下史料 :
(1)《南史》卷十九《谢灵运传》:灵运既东,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颍川荀雍、泰山羊璿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2)《南史》卷二十《谢弘微传》:(谢)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晦、曜、弘微以文义赏会,常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混诗所言“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姓”者也。
(3)《南史》卷七十一《顾越传》:越以世路未平,无心仕进,因归乡,栖隐于武丘山,与吴兴沈炯、同郡张种、会稽孔奂等,每为文会。
(4)《南史》卷七十二《徐伯阳传》:太建初,与中记室李爽、记室张正见、左户郎贺彻、学士阮卓、黄门郎萧诠、三公郎王由礼、处士马枢、记室祖孙登、比部郎贺循、长史刘删等为文会友。后有蔡凝、刘助、陈暄、孔范亦预焉,皆一时士也。游宴赋诗,动成卷轴,伯阳为其集序,盛传于世。
(5)又同卷《阮卓传》:
(卓)还,除南海王府咨议参军,以目疾不之官,退居里舍,改构亭宇,修山池卉木,招致宾友,以文酒自娱。
(6)梁萧统《昭明太子集》卷三《锦带书十二月启太簇正月》: 昔时文会,长思风月之交。
(7)《梁书》卷四十九《庾肩吾传》:初,太宗在藩,雅好文章士,时肩吾与东海徐摛,吴郡陆杲,彭城刘遵、刘孝仪、仪弟孝威同被赏接。及居东宫,又开文德省,置学士,肩吾子信、摛子陵、吴郡张长公、北地傅弘、东海鲍至等充其选。
(8)《梁书》卷一《武帝纪上》: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与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为“八友”。
【5】见以下史料:
(1)《梁书》卷四十九《到沆传》:高祖宴华光殿,命群臣赋诗,独诏沆为二百字,三刻使成。沆于坐立奏,其文甚美。
(2)同卷《刘苞传》:
自高祖即位,引后进文学之士,苞及从兄孝绰,从弟孺,同郡到溉、溉弟洽、从弟沆、吴郡陆倕、张率,并以文藻见知,多预宴坐。
(3)同卷《丘迟传》:
时高祖著《连珠》,诏群臣继作者数十人,迟文最美。
(4)《陈书》卷三十四《文学·阮卓传附阴铿传》:天嘉中,为始兴王府中录事参军。世祖尝宴群臣赋诗,徐陵言之于世祖,即日召铿预宴,使赋新成安乐宫。铿援笔便就,世祖甚叹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