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回家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梅秋萍今天提前做好了午饭,等太阳都到了正当中,父子两个还没回来,她从柜子里舀出几瓢花生,倒在在笸箩里,准备剥出花生米来。今年收的花生大部分都拿去榨油,除了留种,还留下几升,作为冯振昌的下酒菜,当然,有客人的时候,油炸花生米也能作为一道菜。
她坐在堂屋里,麻利的剥着花生,不时扬手赶走在旁边逡巡的鸡,一边留意着屋外的动静。以前从学校回家,在屋外的峨眉豆架子那,冯一平就会大声的喊“妈”,可今天左等不到,右等不到,花生米剥了约莫一碗的时候,门前一黑,她抬头一看,儿子回来了。
她接过儿子的书包,边把脏衣服丢在盆里,边问,“在学校住的惯吗?吃的惯吗?”
冯一平坐到凳子上剥起花生,剥出来的却先丢到嘴里,“住的惯,也吃的惯。和小学一样,还是四个人一张床,吃的比小学要好,早上的馒头蒸的好,饭也是好米煮的,不是小学经常吃的那种发黄的米。”
提到这个梅秋萍就骂,“小学那些昧良心的东西,家里送去的都是好米,还让你们吃那种陈米煮的饭。”
其实那不是陈米,参加工作后冯一平才知道,那应该是陈化米,饭粒发黄,而且还有很重的味道,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多半吃的就是这种米。
“不要剥了,我是闲着没事才拿出来,饿了吧,先吃饭。”梅秋萍把盆里加上洗衣粉,倒上水先泡着。
“不太饿,还是等爸回来一起吃吧。”冯一平说。
“那也行,他也快回来了,那我们先炒花生,好不好?”
“好,”冯一平放下笸箩,自己到杂物间,从地上的一个袋子里,舀出一大瓢花生,倒到灶上里面的那口大锅里。
这种花生,是瘪花生,是既不能榨油,也不能做种的,要么颗粒小,要么里面没有仁,平时就被炒来给孩子做零嘴的。
农村,除了正餐,没钱给孩子买零食,糖、饼干、水果之类的东西,只有在过年或者有人家办喜事时才能见到。孩子们平常能吃到的就是炒南瓜子、炒葫芦子,还有瘪花生,以及红薯干。
冯一平炒花生的水平不错,至少在塆后的这四家里面,他的水平是一等一的。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小火多炒一段时间,炒熟后放凉,再用小火回火一把,花生就熟透了,而且放些日子也不会返生。
他刚往灶堂里添了几次稻草,就有些香味散发出来。邻居冯家升的老婆端着碗就进来,找梅秋萍说话。邻里之间,端着碗串门很正常,说了几句,她就走进厨房,“一平,又炒花生呢,你怎么这么馋呢?”
对于这些大嫂开玩笑的话,最好就是避而言其它,“家升哥也回来了?”
她老公冯家升,在镇政府食堂上班。
“没有,要晚上吧。”
说着掀开早上罩在菜上的纱网,“啧,你妈他们还真爱你,是不是?你看,着前天换的豆腐,他们都舍不得吃,要着你回来才煮。”
冯一平笑着说,“是啊,你们对金枝姐不也一样,有好吃的都要留着等她,等我们张大了再孝顺你们呗!”
金枝是她女儿,比冯一平大5岁,初中毕业后,冯家升找关系,把她送进了县纺织厂。
“呵呵,那说的是,等我们老了,做不动,就只能靠你们咯!”
等冯振昌回家时,花生已经炒熟,等到吃完饭,再回把火就好。
菜有些凉,又热了一遍。梅秋萍埋怨丈夫,“明知道一平今天放假,还回来的这么晚!”
冯振昌边洗脸边说,“回来的路上,碰到冯明志在搭看板栗的棚子,就帮了把手。”
板栗是最值钱的经济林木,有些人家板栗树多,一年能收上千斤板栗,大多数人家,只有几百斤,但是遇上好的年份,能买上好价钱,比如两三块,那就是农民一年中最大的一笔现金收入。
所以,在板栗成熟前后,经常有人拎着个小篮子,四处地里走,捡那些早熟掉到地上的板栗球,甚至四周没人的时候,还会直接从树上打。
等到板栗熟了,有人甚至晚上抹黑,带着竹竿,挑那些板栗球多的树打,一晚上就会偷好几棵树。所以,近两年,塆里那些板栗树多的,都会搭个棚子,晚上安排人看着。
中午有三个菜,一个是炒豆腐,放了几天,豆腐有些霉,所以用了很多辣椒,还有自己晒的豆酱;一个是炒芹菜,这是在河边采的野生的芹菜;还有一个黄瓜。
父母把一半豆腐都夹到冯一平碗里,看着冯一平吃了三大碗,梅秋萍说,“你说学校四两米的饭怎么能吃饱?”
“学校吃的饱,妈,今天是中午饭吃的迟了,有些饿,才吃这么多的。”冯一平倒了一碗开水,有些烫,边吹边说。
他也没等父母吃完饭,把身上的衣服换下,抓了几把花生,装在口袋里,带上草帽,拿起镰刀,问清楚栓牛的地方,继续去当他的牛倌。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问他学习怎么样,能不能像小学一样,年纪前几名。冯一平说,当然没问题。
吃完饭,他尝试着和父母商量,“父,妈,这个星期我把主要几科的课本都翻了一遍,感觉都不难。我觉得将来考上县一中应该不是问题,将来大学也一定考的上,就是好大学还是一般大学的问题。”
冯振昌晚上喝了点酒,闻言很高兴,“你要考上了大学,就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梅秋萍在擦桌子,这时也坐下来,高兴的说,“在小学,你就没有让我们操心,成绩一直是最好的,当时陈校长就对我说,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陈校长是他们小学校长,一次村里人办喜事,把他也请来,遇上梅秋萍,就夸了冯一平几句,到现在她还记得。
“父,妈,我想说的是,现在家里还欠着外债,现在学费年年涨,这学期45,到三年级估计上百,高中更高,将来如果考上大学,一年至少要好几千,”
冯振昌打断了他,“这些你不用管,你好好读书,学费我跟你妈来操心。不说上大学,哪怕将来读什么博士,我们也供你。”
冯一平说,“我清楚,将来如果我考上了大学,你们肯定会想尽办法让我读下去,我晓得。”他认真的看着父母。
“这两天,我算了下,姐虽然出去打工,但她初中文凭都没有,年纪又轻,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她也是大姑娘,自己花钱的地方也多,怕是指望不上。”
听到这里冯振昌有些生气,“一起出去的姑娘,其它家的都有钱寄回来,玉萱是一分没有。”
梅秋萍知道女儿去了其它地方,怕丈夫生气,没有跟他说,小声说,“玉萱15岁就出去打工,也不容易。”
冯一平把话接过去,“我算了下,家里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一千多块钱,每年总要还些债,加上日用开支,每年余不下什么钱。”
梅秋萍叹道,“要是年份不好,养的猪得病,板栗又便宜,说不定又要扯帐。”冯振昌坐在凳子上,沉着脸,抽着烟不说话。
“所以我想,还是要趁早想些办法,不然到时就太难。”虽然这个话题很沉重,冯一平还是要继续下去。
冯振昌还是没说话,梅秋萍说,“赚钱难啊,我身体不好,你父亲呢,年纪又大,现在出去打工也找不到好地方,一年地里种的,树上结的,还有养猪,养鸡,实在是变不出来多少钱,要是能找个厂子,一个月能有百多块的工资,那就好了。”
这个时候,村里包括附近的乡村,出去打工的,都以女孩子居多,大多数都是在服装、纺织之类的行业上班。壮劳力出去找个在建筑工地上打小工的机会都难,经常是去外面撞上个把月,生活费、来回路费花了几百块,却找不到事做。地域呢,也都集中在省内,暂时,还没有形成到江、浙、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打工的大潮。
冯一平接着说,“我看今年板栗都结的不错,估计又买不上什么好价钱。”
冯振昌弹弹烟灰,闷声说,“志明他们去打听过,估计不会高过两块。”
大家都有些沉默,他们家一般也就收三四百斤板栗,这样算,也就最多不超过八百块钱。
冯一平说,“我们班有个镇上的同学,跟我说他爸爸带他去省城玩,买了很好吃的糖炒板栗给他吃,一斤要6块钱,我就留心了,问他那个板栗是怎么炒的,然后又找了其它同学,和从省师范学院毕业的老师,大概问出了糖炒板栗的做法。”他掏出一张纸来递给父母。
非常感谢您的点击!新人新书,出头大不易,可以的话,能收藏,投推荐票吗?
梅秋萍今天提前做好了午饭,等太阳都到了正当中,父子两个还没回来,她从柜子里舀出几瓢花生,倒在在笸箩里,准备剥出花生米来。今年收的花生大部分都拿去榨油,除了留种,还留下几升,作为冯振昌的下酒菜,当然,有客人的时候,油炸花生米也能作为一道菜。
她坐在堂屋里,麻利的剥着花生,不时扬手赶走在旁边逡巡的鸡,一边留意着屋外的动静。以前从学校回家,在屋外的峨眉豆架子那,冯一平就会大声的喊“妈”,可今天左等不到,右等不到,花生米剥了约莫一碗的时候,门前一黑,她抬头一看,儿子回来了。
她接过儿子的书包,边把脏衣服丢在盆里,边问,“在学校住的惯吗?吃的惯吗?”
冯一平坐到凳子上剥起花生,剥出来的却先丢到嘴里,“住的惯,也吃的惯。和小学一样,还是四个人一张床,吃的比小学要好,早上的馒头蒸的好,饭也是好米煮的,不是小学经常吃的那种发黄的米。”
提到这个梅秋萍就骂,“小学那些昧良心的东西,家里送去的都是好米,还让你们吃那种陈米煮的饭。”
其实那不是陈米,参加工作后冯一平才知道,那应该是陈化米,饭粒发黄,而且还有很重的味道,他们在小学的时候,多半吃的就是这种米。
“不要剥了,我是闲着没事才拿出来,饿了吧,先吃饭。”梅秋萍把盆里加上洗衣粉,倒上水先泡着。
“不太饿,还是等爸回来一起吃吧。”冯一平说。
“那也行,他也快回来了,那我们先炒花生,好不好?”
“好,”冯一平放下笸箩,自己到杂物间,从地上的一个袋子里,舀出一大瓢花生,倒到灶上里面的那口大锅里。
这种花生,是瘪花生,是既不能榨油,也不能做种的,要么颗粒小,要么里面没有仁,平时就被炒来给孩子做零嘴的。
农村,除了正餐,没钱给孩子买零食,糖、饼干、水果之类的东西,只有在过年或者有人家办喜事时才能见到。孩子们平常能吃到的就是炒南瓜子、炒葫芦子,还有瘪花生,以及红薯干。
冯一平炒花生的水平不错,至少在塆后的这四家里面,他的水平是一等一的。其实没有什么诀窍,小火多炒一段时间,炒熟后放凉,再用小火回火一把,花生就熟透了,而且放些日子也不会返生。
他刚往灶堂里添了几次稻草,就有些香味散发出来。邻居冯家升的老婆端着碗就进来,找梅秋萍说话。邻里之间,端着碗串门很正常,说了几句,她就走进厨房,“一平,又炒花生呢,你怎么这么馋呢?”
对于这些大嫂开玩笑的话,最好就是避而言其它,“家升哥也回来了?”
她老公冯家升,在镇政府食堂上班。
“没有,要晚上吧。”
说着掀开早上罩在菜上的纱网,“啧,你妈他们还真爱你,是不是?你看,着前天换的豆腐,他们都舍不得吃,要着你回来才煮。”
冯一平笑着说,“是啊,你们对金枝姐不也一样,有好吃的都要留着等她,等我们张大了再孝顺你们呗!”
金枝是她女儿,比冯一平大5岁,初中毕业后,冯家升找关系,把她送进了县纺织厂。
“呵呵,那说的是,等我们老了,做不动,就只能靠你们咯!”
等冯振昌回家时,花生已经炒熟,等到吃完饭,再回把火就好。
菜有些凉,又热了一遍。梅秋萍埋怨丈夫,“明知道一平今天放假,还回来的这么晚!”
冯振昌边洗脸边说,“回来的路上,碰到冯明志在搭看板栗的棚子,就帮了把手。”
板栗是最值钱的经济林木,有些人家板栗树多,一年能收上千斤板栗,大多数人家,只有几百斤,但是遇上好的年份,能买上好价钱,比如两三块,那就是农民一年中最大的一笔现金收入。
所以,在板栗成熟前后,经常有人拎着个小篮子,四处地里走,捡那些早熟掉到地上的板栗球,甚至四周没人的时候,还会直接从树上打。
等到板栗熟了,有人甚至晚上抹黑,带着竹竿,挑那些板栗球多的树打,一晚上就会偷好几棵树。所以,近两年,塆里那些板栗树多的,都会搭个棚子,晚上安排人看着。
中午有三个菜,一个是炒豆腐,放了几天,豆腐有些霉,所以用了很多辣椒,还有自己晒的豆酱;一个是炒芹菜,这是在河边采的野生的芹菜;还有一个黄瓜。
父母把一半豆腐都夹到冯一平碗里,看着冯一平吃了三大碗,梅秋萍说,“你说学校四两米的饭怎么能吃饱?”
“学校吃的饱,妈,今天是中午饭吃的迟了,有些饿,才吃这么多的。”冯一平倒了一碗开水,有些烫,边吹边说。
他也没等父母吃完饭,把身上的衣服换下,抓了几把花生,装在口袋里,带上草帽,拿起镰刀,问清楚栓牛的地方,继续去当他的牛倌。
晚上吃饭的时候,父亲问他学习怎么样,能不能像小学一样,年纪前几名。冯一平说,当然没问题。
吃完饭,他尝试着和父母商量,“父,妈,这个星期我把主要几科的课本都翻了一遍,感觉都不难。我觉得将来考上县一中应该不是问题,将来大学也一定考的上,就是好大学还是一般大学的问题。”
冯振昌晚上喝了点酒,闻言很高兴,“你要考上了大学,就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梅秋萍在擦桌子,这时也坐下来,高兴的说,“在小学,你就没有让我们操心,成绩一直是最好的,当时陈校长就对我说,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陈校长是他们小学校长,一次村里人办喜事,把他也请来,遇上梅秋萍,就夸了冯一平几句,到现在她还记得。
“父,妈,我想说的是,现在家里还欠着外债,现在学费年年涨,这学期45,到三年级估计上百,高中更高,将来如果考上大学,一年至少要好几千,”
冯振昌打断了他,“这些你不用管,你好好读书,学费我跟你妈来操心。不说上大学,哪怕将来读什么博士,我们也供你。”
冯一平说,“我清楚,将来如果我考上了大学,你们肯定会想尽办法让我读下去,我晓得。”他认真的看着父母。
“这两天,我算了下,姐虽然出去打工,但她初中文凭都没有,年纪又轻,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钱,她也是大姑娘,自己花钱的地方也多,怕是指望不上。”
听到这里冯振昌有些生气,“一起出去的姑娘,其它家的都有钱寄回来,玉萱是一分没有。”
梅秋萍知道女儿去了其它地方,怕丈夫生气,没有跟他说,小声说,“玉萱15岁就出去打工,也不容易。”
冯一平把话接过去,“我算了下,家里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一千多块钱,每年总要还些债,加上日用开支,每年余不下什么钱。”
梅秋萍叹道,“要是年份不好,养的猪得病,板栗又便宜,说不定又要扯帐。”冯振昌坐在凳子上,沉着脸,抽着烟不说话。
“所以我想,还是要趁早想些办法,不然到时就太难。”虽然这个话题很沉重,冯一平还是要继续下去。
冯振昌还是没说话,梅秋萍说,“赚钱难啊,我身体不好,你父亲呢,年纪又大,现在出去打工也找不到好地方,一年地里种的,树上结的,还有养猪,养鸡,实在是变不出来多少钱,要是能找个厂子,一个月能有百多块的工资,那就好了。”
这个时候,村里包括附近的乡村,出去打工的,都以女孩子居多,大多数都是在服装、纺织之类的行业上班。壮劳力出去找个在建筑工地上打小工的机会都难,经常是去外面撞上个把月,生活费、来回路费花了几百块,却找不到事做。地域呢,也都集中在省内,暂时,还没有形成到江、浙、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打工的大潮。
冯一平接着说,“我看今年板栗都结的不错,估计又买不上什么好价钱。”
冯振昌弹弹烟灰,闷声说,“志明他们去打听过,估计不会高过两块。”
大家都有些沉默,他们家一般也就收三四百斤板栗,这样算,也就最多不超过八百块钱。
冯一平说,“我们班有个镇上的同学,跟我说他爸爸带他去省城玩,买了很好吃的糖炒板栗给他吃,一斤要6块钱,我就留心了,问他那个板栗是怎么炒的,然后又找了其它同学,和从省师范学院毕业的老师,大概问出了糖炒板栗的做法。”他掏出一张纸来递给父母。
非常感谢您的点击!新人新书,出头大不易,可以的话,能收藏,投推荐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