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童年 下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十九章童年(下)
在这几年里,刘厚依然是不断将后世各种知识塞给左慈和葛玄。教到后面,已经没有具体的知识了,差不多就是展望美好的未来,在左慈两人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
因为这个时候,刘厚也没什么理论知识能告诉他们了,只能跟他们说类似于:电话,可以和远在万里之外通话,甚至有可以见到对方的可视电话;电视、电影,可以将录制好的节目放出来,是一种看到人像的电器;还有什么飞机、卫星、宇宙飞船、可以飞上天,甚至太空;可以打到千里之外甚至万里之外的导弹;还有什么潜水艇、原子弹、收音机、电冰箱等等之类的。
这些东西,能解释一下原理的就解释一下基本原理,解释不了的,就说说这个东西功能是什么就拉倒了。听在左慈和葛玄耳中,这简直就是梦话一般。
按他们的理解,这就是顺风耳、千里眼、飞剑千里之外杀人于无形、上天入海揽月等等神仙法术手段。刘厚不管他们理解不理解,让他们统统记下。
他们将刘厚的这些话编辑成册,起了个名字叫《天国见闻录》。刘厚看了之后,大笔一挥,加入“梦游“两个字,变成《梦游天国见闻录》。
好好一本展望未来科学发展方向的书,被他变成了科幻小说。左慈继化学祖师、电学祖师、科学始祖后,又得了个科幻祖师的名号。这本书后世又被称为“左慈猜想“,后世对这本书的研究一直持续了千年而热情不灭。
和后世人对鲁班祖师的一些神奇造物追求不断的热情一样,后世人也一样追寻着左慈这个祖师爷的足迹。不但是历史学家对他多有研究,科学界对他流传下来的著作也是非常好奇。
很多人都穷自己一生之力去探讨这本书上记载的神奇物事。越是研究,这些人就越是心惊。因为按照这本书的说的方向去研究,往往都是正确的,每隔数年,科学界就宣布,实现了这本书某某项猜想,这种消息往往就是一项震动科学界的大事件。
越往后,这本书就越受到科研界的重视,以至于后世很多人找不到科研方向时,就拿这本书出来,按照这本书的指引去做。
例如,对于半导体的研究,书里指明了用硅来做,虽然没有具体指明怎么去做,但是对于后世的研究人员来说,已经将范围缩的很小了,他们不用去试验其他材料,单单去研究硅已经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这本神奇的书,在后世几乎成为科研界的圣经。
由此也引起很多人对左慈身份的猜想,有说他是穿越者的,有说他是神仙的,也有说他是科学天才。无论哪种说法都好,隐藏在后面的刘厚竟然没有被人注意到,事实上,他才是一切的源泉。
刘厚这几年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明里暗里指导各大研究所开展研究。一开始的时候,各大研究所的研究员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去找左慈或葛玄请教。他们两人会的话当然会指点一番,但是有很多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他们也不懂得解答,就记录下来,再偷偷去请教刘厚。
刘厚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接近2千年的眼光和系统知识,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往往能给出解答或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样一来,可把左慈和葛玄烦死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研究项目,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老这样帮这班人转达来转达去各种问题,很浪费时间。
最让他们烦恼的是,有一些不是他们研究的领域,他们理解起来本身就有问题,这样转达的话,就必须要他们自己先将刘厚讲解的东西理解透,再解释给发问的人听,这样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到后来,等刘厚年长一点后,左慈干脆宣布,刘厚已经出师了,已经尽得自己真传,让这些研究所的研究员有难题先去找自己这个优秀弟子刘厚,弟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找他这个师傅。
开始时,各研究员们都对他意见很大,认为他是拿个小屁孩来敷衍他们。不过后来他们发现,刘厚的指导意见一点都不比左慈师徒差,而且很多时候给出答案或解决方案的速度比左慈还快。于是也就逐渐认可了刘厚的技术地位。
这几年当中,黄月英研制了降落伞,为热气球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加了一重保障,当然,这个项目也是在刘厚通过左慈的点化之下才开展的。
现在她正在研究的是滑翔机,这个东西在特定环境下还是有一定用处的。最重要的是,以后在滑翔机的基础上,加上动力,很容易就能将飞机搞出来了。所以现在必要的技术积累还是需要的。当然,这样的创意也是在刘厚的点醒下才出现的。
而马均终于成功改装了诸葛弩。原来的诸葛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马均将它改造之后,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其体积、重量也大大减轻,成为一种单兵武器。相应的,经过改造,这种弩机的射程也被缩短了,但是竟然还有50步,这令刘厚感到暗暗心惊,这东西,比得上他原来的那些火铳了。
刘厚将这种弩机被刘厚命名为马弩,这令马均开心了一阵。但是刘厚发现,这种弩机在这个时代属于精密机械了,其结构精巧,工艺很复杂,根本无法批量生产,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其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火铳高不少。
这样一来,其优势明显比不上火器,在这种情况下,刘厚仅让马均生产少量的这种弩机出来,打算将来小范围应用在不适宜使用火铳的场合(如偷袭等不宜发出声响的时候)。
马均完成这个弩机后,还想研制一种可以连发的转轮式抛石机。刘厚可是知道这种东西在大炮面前完全没有优势的,于是,就带他去看了一**炮发射表演,然后问他,觉得自己的抛石机和这个大炮的威力那个大?
马均震慑于大炮的威力,自知自己的抛石机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这些大炮,终于决定放弃了连发抛石机的研发。
接着,刘厚又忽悠他去改进纺织机,想让他去研发一个可以提高效率的纺织机。刘厚记得以前学世界历史,其中有讲到,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可惜的是,刘厚也不知道珍妮纺纱机的结构,只记得书上曾经说过什么“将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并排多个直立的纱锭”等对珍妮纺纱机寥寥数语的介绍。
刘厚将这些简单的描述跟马均说了一下,并要求他研制出可以一次纺出许多根棉线的纺纱机来。
本来他也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马均听到刘厚这寥寥数语的介绍后,眼前一亮,竟然像是找到了灵感一样,马上投入研发当中。所以说,天才就是天才,他们往往只缺乏一点火花,只要有一点火花,他们思想一点就着,迅速成燎原之势。
没多久,他果然研制出生产效率是原来10倍的纺纱机。刘厚又让他改良织布机,并让他进一步研制出可以用水力或风力或畜力驱动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如果能成功的话可就是划时代的进步了,从此机械动力代替人力,生产效率将会得到质的飞跃。如果能换上蒸汽机或其他什么的动力机械,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布工业革命的到来了。
不过蒸汽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了机械还有材料的问题。其实刘厚早就将蒸汽机的原理告诉了左慈师徒,不过他自己也认为现在研发蒸汽机的时机未成熟,也就没让他们去组织研发。
毕竟蒸汽机除了复杂的机械问题外,还需要活塞不漏气,这样才能保证活塞做功的效率。而解决漏气问题可没那么容易,尤其是在高温的环境下。
瓦特当年从开始改良蒸汽机到最后研制成复动式蒸汽机,前后花了30多年,仅在解决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漏气问题上,瓦特就反复试验了很长时间。所以,刘厚理智地没有在这个时候就将这么难搞的东西抛出来,占用了宝贵的研究资源。
他的计划是,等马均、黄月英他们将一些急需的东西搞出来后,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都比较安稳时,再集中一些高端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起攻坚,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拿下来。
时间如白马过隙,一眨眼就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厚终于到了12岁,虚岁15了,预示着刘厚告别了童年,进入少年时期。
在古代,这个年龄已经可以做很多东西了。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在古代,放在贫苦人家,12岁的孩子很多都已经需要出来像大人一样做事了,甚至为生活所迫,担起一头家的也不少见。
在古代,12岁,有些人已经成亲了。而刘厚,虽然不是生于穷苦人家,但是身处乱世,还是让他有机会承担一些责任的。现在的他已经逐渐走上台面,接管“工业部”的大权。
费祎、董和、蒋斌等各个区域的主官逐渐养成习惯,一些大事要找刘厚商议过才做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独自决定所有事务,顶多知会刘厚一声。赵云也逐渐将兵权转交给刘厚,使刘厚能自如地指挥hong军。加上在科技上的权威地位,刘厚已经越来越像“工业部”的首脑人物了。
不过,这一切全赖于各部主管的无私精神,全靠他们不揽权,并特意栽培刘厚的做法。
人最难放手的是已经到手的权利。换做其他一批人,见刘厚年幼,分分钟架空刘厚、独揽自己区域的大权,最终走上以权谋私的不归路。
但是,这是刘备集团的人,受刘备影响,他们都比较“仁厚”、“无私”,都比较一心为公的人。当然,还有个原因是,估计刘备也有打招呼,让这些“工业部”的属官多培养刘厚。
逐渐告别童年的刘厚,也逐渐走上世界的政治舞台和战争舞台,并必将成为这两个舞台一颗璀璨的明星。
(第二卷完,欢迎阅读第三卷,刘厚正式走到台上,开始征战天下。)
第二十九章童年(下)
在这几年里,刘厚依然是不断将后世各种知识塞给左慈和葛玄。教到后面,已经没有具体的知识了,差不多就是展望美好的未来,在左慈两人听起来就像是天方夜谭。
因为这个时候,刘厚也没什么理论知识能告诉他们了,只能跟他们说类似于:电话,可以和远在万里之外通话,甚至有可以见到对方的可视电话;电视、电影,可以将录制好的节目放出来,是一种看到人像的电器;还有什么飞机、卫星、宇宙飞船、可以飞上天,甚至太空;可以打到千里之外甚至万里之外的导弹;还有什么潜水艇、原子弹、收音机、电冰箱等等之类的。
这些东西,能解释一下原理的就解释一下基本原理,解释不了的,就说说这个东西功能是什么就拉倒了。听在左慈和葛玄耳中,这简直就是梦话一般。
按他们的理解,这就是顺风耳、千里眼、飞剑千里之外杀人于无形、上天入海揽月等等神仙法术手段。刘厚不管他们理解不理解,让他们统统记下。
他们将刘厚的这些话编辑成册,起了个名字叫《天国见闻录》。刘厚看了之后,大笔一挥,加入“梦游“两个字,变成《梦游天国见闻录》。
好好一本展望未来科学发展方向的书,被他变成了科幻小说。左慈继化学祖师、电学祖师、科学始祖后,又得了个科幻祖师的名号。这本书后世又被称为“左慈猜想“,后世对这本书的研究一直持续了千年而热情不灭。
和后世人对鲁班祖师的一些神奇造物追求不断的热情一样,后世人也一样追寻着左慈这个祖师爷的足迹。不但是历史学家对他多有研究,科学界对他流传下来的著作也是非常好奇。
很多人都穷自己一生之力去探讨这本书上记载的神奇物事。越是研究,这些人就越是心惊。因为按照这本书的说的方向去研究,往往都是正确的,每隔数年,科学界就宣布,实现了这本书某某项猜想,这种消息往往就是一项震动科学界的大事件。
越往后,这本书就越受到科研界的重视,以至于后世很多人找不到科研方向时,就拿这本书出来,按照这本书的指引去做。
例如,对于半导体的研究,书里指明了用硅来做,虽然没有具体指明怎么去做,但是对于后世的研究人员来说,已经将范围缩的很小了,他们不用去试验其他材料,单单去研究硅已经让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所以,这本神奇的书,在后世几乎成为科研界的圣经。
由此也引起很多人对左慈身份的猜想,有说他是穿越者的,有说他是神仙的,也有说他是科学天才。无论哪种说法都好,隐藏在后面的刘厚竟然没有被人注意到,事实上,他才是一切的源泉。
刘厚这几年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明里暗里指导各大研究所开展研究。一开始的时候,各大研究所的研究员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去找左慈或葛玄请教。他们两人会的话当然会指点一番,但是有很多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他们也不懂得解答,就记录下来,再偷偷去请教刘厚。
刘厚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接近2千年的眼光和系统知识,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往往能给出解答或很好的解决方案。
不过这样一来,可把左慈和葛玄烦死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研究项目,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用,老这样帮这班人转达来转达去各种问题,很浪费时间。
最让他们烦恼的是,有一些不是他们研究的领域,他们理解起来本身就有问题,这样转达的话,就必须要他们自己先将刘厚讲解的东西理解透,再解释给发问的人听,这样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到后来,等刘厚年长一点后,左慈干脆宣布,刘厚已经出师了,已经尽得自己真传,让这些研究所的研究员有难题先去找自己这个优秀弟子刘厚,弟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再找他这个师傅。
开始时,各研究员们都对他意见很大,认为他是拿个小屁孩来敷衍他们。不过后来他们发现,刘厚的指导意见一点都不比左慈师徒差,而且很多时候给出答案或解决方案的速度比左慈还快。于是也就逐渐认可了刘厚的技术地位。
这几年当中,黄月英研制了降落伞,为热气球飞行员的生命安全加了一重保障,当然,这个项目也是在刘厚通过左慈的点化之下才开展的。
现在她正在研究的是滑翔机,这个东西在特定环境下还是有一定用处的。最重要的是,以后在滑翔机的基础上,加上动力,很容易就能将飞机搞出来了。所以现在必要的技术积累还是需要的。当然,这样的创意也是在刘厚的点醒下才出现的。
而马均终于成功改装了诸葛弩。原来的诸葛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马均将它改造之后,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其体积、重量也大大减轻,成为一种单兵武器。相应的,经过改造,这种弩机的射程也被缩短了,但是竟然还有50步,这令刘厚感到暗暗心惊,这东西,比得上他原来的那些火铳了。
刘厚将这种弩机被刘厚命名为马弩,这令马均开心了一阵。但是刘厚发现,这种弩机在这个时代属于精密机械了,其结构精巧,工艺很复杂,根本无法批量生产,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其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比火铳高不少。
这样一来,其优势明显比不上火器,在这种情况下,刘厚仅让马均生产少量的这种弩机出来,打算将来小范围应用在不适宜使用火铳的场合(如偷袭等不宜发出声响的时候)。
马均完成这个弩机后,还想研制一种可以连发的转轮式抛石机。刘厚可是知道这种东西在大炮面前完全没有优势的,于是,就带他去看了一**炮发射表演,然后问他,觉得自己的抛石机和这个大炮的威力那个大?
马均震慑于大炮的威力,自知自己的抛石机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这些大炮,终于决定放弃了连发抛石机的研发。
接着,刘厚又忽悠他去改进纺织机,想让他去研发一个可以提高效率的纺织机。刘厚记得以前学世界历史,其中有讲到,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就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可惜的是,刘厚也不知道珍妮纺纱机的结构,只记得书上曾经说过什么“将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并排多个直立的纱锭”等对珍妮纺纱机寥寥数语的介绍。
刘厚将这些简单的描述跟马均说了一下,并要求他研制出可以一次纺出许多根棉线的纺纱机来。
本来他也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马均听到刘厚这寥寥数语的介绍后,眼前一亮,竟然像是找到了灵感一样,马上投入研发当中。所以说,天才就是天才,他们往往只缺乏一点火花,只要有一点火花,他们思想一点就着,迅速成燎原之势。
没多久,他果然研制出生产效率是原来10倍的纺纱机。刘厚又让他改良织布机,并让他进一步研制出可以用水力或风力或畜力驱动的纺纱机和织布机。
如果能成功的话可就是划时代的进步了,从此机械动力代替人力,生产效率将会得到质的飞跃。如果能换上蒸汽机或其他什么的动力机械,那基本上就可以宣布工业革命的到来了。
不过蒸汽机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除了机械还有材料的问题。其实刘厚早就将蒸汽机的原理告诉了左慈师徒,不过他自己也认为现在研发蒸汽机的时机未成熟,也就没让他们去组织研发。
毕竟蒸汽机除了复杂的机械问题外,还需要活塞不漏气,这样才能保证活塞做功的效率。而解决漏气问题可没那么容易,尤其是在高温的环境下。
瓦特当年从开始改良蒸汽机到最后研制成复动式蒸汽机,前后花了30多年,仅在解决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漏气问题上,瓦特就反复试验了很长时间。所以,刘厚理智地没有在这个时候就将这么难搞的东西抛出来,占用了宝贵的研究资源。
他的计划是,等马均、黄月英他们将一些急需的东西搞出来后,经济条件和政治环境都比较安稳时,再集中一些高端研究人员组成研究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起攻坚,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拿下来。
时间如白马过隙,一眨眼就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厚终于到了12岁,虚岁15了,预示着刘厚告别了童年,进入少年时期。
在古代,这个年龄已经可以做很多东西了。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所以,在古代,放在贫苦人家,12岁的孩子很多都已经需要出来像大人一样做事了,甚至为生活所迫,担起一头家的也不少见。
在古代,12岁,有些人已经成亲了。而刘厚,虽然不是生于穷苦人家,但是身处乱世,还是让他有机会承担一些责任的。现在的他已经逐渐走上台面,接管“工业部”的大权。
费祎、董和、蒋斌等各个区域的主官逐渐养成习惯,一些大事要找刘厚商议过才做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独自决定所有事务,顶多知会刘厚一声。赵云也逐渐将兵权转交给刘厚,使刘厚能自如地指挥hong军。加上在科技上的权威地位,刘厚已经越来越像“工业部”的首脑人物了。
不过,这一切全赖于各部主管的无私精神,全靠他们不揽权,并特意栽培刘厚的做法。
人最难放手的是已经到手的权利。换做其他一批人,见刘厚年幼,分分钟架空刘厚、独揽自己区域的大权,最终走上以权谋私的不归路。
但是,这是刘备集团的人,受刘备影响,他们都比较“仁厚”、“无私”,都比较一心为公的人。当然,还有个原因是,估计刘备也有打招呼,让这些“工业部”的属官多培养刘厚。
逐渐告别童年的刘厚,也逐渐走上世界的政治舞台和战争舞台,并必将成为这两个舞台一颗璀璨的明星。
(第二卷完,欢迎阅读第三卷,刘厚正式走到台上,开始征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