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三秋
推荐阅读:夜的命名术、天庭小主播、我和女主播的那些事、娱乐玩童、西游之问道长生、一符封仙、六零小娇妻、都市小世界、变身咸鱼少女、圣神传承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猫扑中文)“她们道歉了。”华老实看着华珺瑶问道,眼角余波瞥向院子里她们仨。
“嗯嗯!”她们三个忙不迭地点头。
“那走吧!”华老实看着她们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别整那些没有的。”
“是是!”三个人狼狈的跑了出去。
一路跑到补习班,上课了。
&*&
“爹,您威胁他们了。”华珺瑶笑眯眯地看着华老实问道。
“没有啊?我威胁他们干什么?至于她们为什么来道歉,可能是良心发现吧!”华老实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不去,补习班?”
“老头子,你快劝劝你闺女,这好好的补习班,她不去,非要自学。”年菊瑛赶紧说道。
“你娘说的是真的吗?”华老实皱着眉头道。
“是,我不想去。”华珺瑶抿了抿唇说道。
“其实他们不敢再乱嚼舌根了。”华老实说道。
“谢谢爹!”华珺瑶莞尔一笑道,“爹,您不怕他们嫉妒我啊?”
“嫉妒?”华老实不解地问道。
“嫉妒,全村的女孩子大概都会嫉妒我。爹、娘如此的维护!”华珺瑶心里暖暖的说道。
“爹,娘不疼自己的孩子,难不成疼那些外人啊?”华老实一本正经地说道。
“爹,我们进去说。”华珺瑶看着他们三个道。
“好好,咱们进去说,你要是不给我说清楚了,我把你压到补习班。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个村,还不知道有没有下一个店儿。跳出农门的机会。”华老实食指点着她道,一欠身,坐到了炕上。
其他人也跟着上了炕,一一盘腿坐下。
华珺瑶食指轻轻刮过眉头,“爹,不是我不去,而是他们教得我都会了。”然后直接从炕头柜上抽下一本书高中课本,递给了华鹤年道,“大哥,您随便说那一页,我都能一字不错背下来。”
“真的,假的。”华鹤年狐疑地看着她道。
“试试不就知道了。”华珺瑶挑眉轻轻一笑道。
带着怀疑华鹤年翻开了书,随便找了一页,读了开头,华珺瑶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怎么样?”华珺瑶得意洋洋的看着他们道。
“怎么样,背错了吗?”年菊瑛急切地问道。
“这个太简单了,我在找一个长一点儿的。”华鹤年翻着书道。
“翻吧?”华珺瑶伸手请道。
结果下来,华珺瑶震慑住了他们,“爹,我不去补习班中不!”华珺瑶唇角勾起,微微一笑道。
“老头子,你怎么说?”年菊瑛看向华老实征询道。
华老实深深地看着华珺瑶,最终道,“不去就不去吧!”
“谢谢爹,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华珺瑶高兴地说道。
&*&
年菊瑛见识了女儿的本事之后,就彻底的歇了劝她去补习班上课的心思,收拾好给小娃娃准备的包被,小衣服,装了大大一个包裹,擓着一篮子鸡蛋,就去了华松年的家。
二嫂预产期就在这几天了,她娘到了三天后,二嫂顺利的生下一个六斤重的儿子,取名华承峰,这下子华家的第三代都是男丁了,她爹娘盼望孙女的愿望又落空了。
十月份生孩子,天气还不是太冷,多盖些,真的冷了,有集体供暖,大人小孩都不受罪。
华珺瑶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的,时不时的给正在坐月子的柳金枝送去鸡蛋,老母鸡,鲫鱼,既补身子,又下奶。
&*&
为了让华珺瑶安心在家复习,缝纫社的工作就直接辞了。安心地在家里复习,她不去补习班了,华公社他们就把课堂笔记拿给华珺瑶,让她抄写。
华珺瑶只是翻看了一下,就扔到了书桌一角接灰去了。
也从他们的言语中知道了详情,华珺瑜毫不掩饰表达的嫉妒之情。
华珺瑶嘴角翘起,脸上泛起温暖的笑容,打心底涌出的感动,瞬间淹没了她。
却故作轻松地说道,“想不到爹骂人的水平这么高,出口成章。”
“姑姑,想笑就笑,憋着多难受。”华卫东轻笑道,“这嘴都咧到耳朵根儿了。”
“咳咳……”华珺瑶握拳轻咳道,“还不赶紧学习。”长辈的范儿端的足足的。
“哦哦!”抓紧时间赶紧复习。
&*&
一年一度的“三秋”(秋收、秋耕、秋种)季节到来了,来往于田间的农民们打破了昔日平静的田野,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梨树沟秋收种类很多,中秋前后,正是棉花集中绽放的季节。看到遍地白花花的棉花,人们自是乐得收不拢嘴儿。可这阴晴不定的天气,总是焦灼着人们的心情,于是大人孩子齐上阵,抓紧收获这头排花。
大人们都是采摘棉花的好手,他们把棉花包袱系在腰间,一边采一边说着家长里短,说到兴奋时,总是笑声不断,一包包的棉花不断地装进地头的棉包里。孩子们有时乘大人不注意偷个懒儿,有的坐在地上休息,有的顺着蛐蛐的叫声捉蛐蛐,等到大人们催促时,便从棉花棵下面钻出来,继续着刚才的活儿。
收割玉米可不是什么好活儿,还没有玉米收割机之类的农业机械,一切劳作全靠人力和畜力完成,往往是时间紧,干活累。在玉米成熟之前,人们要将镰刀、镢、耙之类的农具全部整理维修完毕,同时还要将捆绑玉米秸秆的草绳准备好(一般在农闲时用稻草搓好)。
玉米成熟以后,人们首先要用镰刀将玉米秸秆割倒,再将玉米棒子从秸秆上掰下来,收集成堆,然后分批将玉米棒子运回村里的大场院里。
到晚上则大人小孩一起在月光下剥玉米,欢声笑语弥漫在场院的夜空中。之后人们将剥去皮的玉米棒子悬挂在房檐下或木桩之上晾干,到农闲时再将玉米粒一粒粒从玉米棒子上刻下来。
剥玉米的工具,有改锥先在玉米棒子上冲开两道,拿着玉米芯利用摩擦剥玉米粒。
另一种方法就是到山上砍来手腕粗大小的竹子,竖着破开一半儿,利用竹节的横断,还是利用摩擦脱粒。
反正都是最原始,最废手,最没有效率的脱粒。
而玉米秸秆则在晒干后运回场院里作为牲口的饲料,留在地里的秸秆残渣则要用铁镢挖出来运回家里作为做饭的燃料。(未完待续。)猫扑中文
(猫扑中文)“她们道歉了。”华老实看着华珺瑶问道,眼角余波瞥向院子里她们仨。
“嗯嗯!”她们三个忙不迭地点头。
“那走吧!”华老实看着她们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别整那些没有的。”
“是是!”三个人狼狈的跑了出去。
一路跑到补习班,上课了。
&*&
“爹,您威胁他们了。”华珺瑶笑眯眯地看着华老实问道。
“没有啊?我威胁他们干什么?至于她们为什么来道歉,可能是良心发现吧!”华老实一本正经地说道,“你不去,补习班?”
“老头子,你快劝劝你闺女,这好好的补习班,她不去,非要自学。”年菊瑛赶紧说道。
“你娘说的是真的吗?”华老实皱着眉头道。
“是,我不想去。”华珺瑶抿了抿唇说道。
“其实他们不敢再乱嚼舌根了。”华老实说道。
“谢谢爹!”华珺瑶莞尔一笑道,“爹,您不怕他们嫉妒我啊?”
“嫉妒?”华老实不解地问道。
“嫉妒,全村的女孩子大概都会嫉妒我。爹、娘如此的维护!”华珺瑶心里暖暖的说道。
“爹,娘不疼自己的孩子,难不成疼那些外人啊?”华老实一本正经地说道。
“爹,我们进去说。”华珺瑶看着他们三个道。
“好好,咱们进去说,你要是不给我说清楚了,我把你压到补习班。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过了这个村,还不知道有没有下一个店儿。跳出农门的机会。”华老实食指点着她道,一欠身,坐到了炕上。
其他人也跟着上了炕,一一盘腿坐下。
华珺瑶食指轻轻刮过眉头,“爹,不是我不去,而是他们教得我都会了。”然后直接从炕头柜上抽下一本书高中课本,递给了华鹤年道,“大哥,您随便说那一页,我都能一字不错背下来。”
“真的,假的。”华鹤年狐疑地看着她道。
“试试不就知道了。”华珺瑶挑眉轻轻一笑道。
带着怀疑华鹤年翻开了书,随便找了一页,读了开头,华珺瑶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
“怎么样?”华珺瑶得意洋洋的看着他们道。
“怎么样,背错了吗?”年菊瑛急切地问道。
“这个太简单了,我在找一个长一点儿的。”华鹤年翻着书道。
“翻吧?”华珺瑶伸手请道。
结果下来,华珺瑶震慑住了他们,“爹,我不去补习班中不!”华珺瑶唇角勾起,微微一笑道。
“老头子,你怎么说?”年菊瑛看向华老实征询道。
华老实深深地看着华珺瑶,最终道,“不去就不去吧!”
“谢谢爹,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华珺瑶高兴地说道。
&*&
年菊瑛见识了女儿的本事之后,就彻底的歇了劝她去补习班上课的心思,收拾好给小娃娃准备的包被,小衣服,装了大大一个包裹,擓着一篮子鸡蛋,就去了华松年的家。
二嫂预产期就在这几天了,她娘到了三天后,二嫂顺利的生下一个六斤重的儿子,取名华承峰,这下子华家的第三代都是男丁了,她爹娘盼望孙女的愿望又落空了。
十月份生孩子,天气还不是太冷,多盖些,真的冷了,有集体供暖,大人小孩都不受罪。
华珺瑶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的,时不时的给正在坐月子的柳金枝送去鸡蛋,老母鸡,鲫鱼,既补身子,又下奶。
&*&
为了让华珺瑶安心在家复习,缝纫社的工作就直接辞了。安心地在家里复习,她不去补习班了,华公社他们就把课堂笔记拿给华珺瑶,让她抄写。
华珺瑶只是翻看了一下,就扔到了书桌一角接灰去了。
也从他们的言语中知道了详情,华珺瑜毫不掩饰表达的嫉妒之情。
华珺瑶嘴角翘起,脸上泛起温暖的笑容,打心底涌出的感动,瞬间淹没了她。
却故作轻松地说道,“想不到爹骂人的水平这么高,出口成章。”
“姑姑,想笑就笑,憋着多难受。”华卫东轻笑道,“这嘴都咧到耳朵根儿了。”
“咳咳……”华珺瑶握拳轻咳道,“还不赶紧学习。”长辈的范儿端的足足的。
“哦哦!”抓紧时间赶紧复习。
&*&
一年一度的“三秋”(秋收、秋耕、秋种)季节到来了,来往于田间的农民们打破了昔日平静的田野,人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梨树沟秋收种类很多,中秋前后,正是棉花集中绽放的季节。看到遍地白花花的棉花,人们自是乐得收不拢嘴儿。可这阴晴不定的天气,总是焦灼着人们的心情,于是大人孩子齐上阵,抓紧收获这头排花。
大人们都是采摘棉花的好手,他们把棉花包袱系在腰间,一边采一边说着家长里短,说到兴奋时,总是笑声不断,一包包的棉花不断地装进地头的棉包里。孩子们有时乘大人不注意偷个懒儿,有的坐在地上休息,有的顺着蛐蛐的叫声捉蛐蛐,等到大人们催促时,便从棉花棵下面钻出来,继续着刚才的活儿。
收割玉米可不是什么好活儿,还没有玉米收割机之类的农业机械,一切劳作全靠人力和畜力完成,往往是时间紧,干活累。在玉米成熟之前,人们要将镰刀、镢、耙之类的农具全部整理维修完毕,同时还要将捆绑玉米秸秆的草绳准备好(一般在农闲时用稻草搓好)。
玉米成熟以后,人们首先要用镰刀将玉米秸秆割倒,再将玉米棒子从秸秆上掰下来,收集成堆,然后分批将玉米棒子运回村里的大场院里。
到晚上则大人小孩一起在月光下剥玉米,欢声笑语弥漫在场院的夜空中。之后人们将剥去皮的玉米棒子悬挂在房檐下或木桩之上晾干,到农闲时再将玉米粒一粒粒从玉米棒子上刻下来。
剥玉米的工具,有改锥先在玉米棒子上冲开两道,拿着玉米芯利用摩擦剥玉米粒。
另一种方法就是到山上砍来手腕粗大小的竹子,竖着破开一半儿,利用竹节的横断,还是利用摩擦脱粒。
反正都是最原始,最废手,最没有效率的脱粒。
而玉米秸秆则在晒干后运回场院里作为牲口的饲料,留在地里的秸秆残渣则要用铁镢挖出来运回家里作为做饭的燃料。(未完待续。)猫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