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冲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未央宫,丞相府。
当蔡邕看到设在未央宫中的丞相府时,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
历经了无数蹉跎,他的确是变得比以前圆滑很多。但如果是触及了他底线的事情,依旧无法忍受。
董卓已经从长乐宫返回。
他看上去情绪不错,整个人也显得非常精神,所以在迎接蔡邕的时候,更格外热情。
可是,蔡邕却脸色阴沉。
“丞相莫非想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吗?”
他毫不客气,便厉声质问。
董卓一怔,旋即脸上青气一闪,心中格外别扭。
你一个过气的老家伙,我好心好意把你请来,更对你百般纵容,怎地如此对待我呢?
不过,毕竟是执掌了一段时间的朝政,董卓的养气功夫,确有进步。
“蔡公何出此言?”
“你可知,这未央宫所代表何意义?”
“这个,不就是平日里朝议、论政之地吗?”
“非也!”
蔡邕大声道:“此乃天子居所!”
“啊?”
“自高祖斩蛇,定都长安以来,帝王居右,以西为尊。
这未央宫正是在长乐宫以西,乃天子所居之地。丞相既然是要复兴汉室,又何以把丞相府设立在这未央宫之中,却让天子居住在长乐宫中?此岂不是大逆不道之举?”
董卓闻听,顿时就懵了。
说实话,他是真不太清楚这种礼仪问题。
他迁都长安之后,见未央宫残破,而长乐宫看上去尚完好,所以才让汉帝住在长乐宫中。把丞相府设立在未央宫,其实也有保护天子之意。毕竟当初南宫阿阁大火,让他记忆犹新。他住在未央宫中,至少可以令那些宵小,不敢轻举妄动……
可这怎么就牵扯到了大逆不道?
其实,这也难怪。
董卓生于凉州,喜欢和豪酋打交道,个性比较粗放,对这种礼仪典籍阅读也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士族对他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仅仅是因为他威望不够,他的学识和素养,更被那些名流名士做鄙薄。
在那些士大夫的眼中,董卓就是一个土包子。你一个土包子,居然想把持朝政?简直痴心妄想。
董卓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可是在他身后众人之中,确有一人变了脸色。
“伯喈此言差矣。”
一个老者站出来,沉声道:“丞相之所以居未央宫,乃是为陛下安全所虑。
伯喈久不在朝堂,所以这些时日来发生的事情,你并不清楚。今有乱党横行,年初时更发生了火焚阿阁的惨案,致使弘农王被害。迁都以来,长安颇有些混乱,城中游侠儿众多,更有不少居心叵测者,对陛下蠢蠢欲动,令丞相感到非常的不安全。
正因此,丞相才会住在这未央宫中,以期能引出乱党。”
听了这老者的话,董卓连忙道:“司徒所言极是,某正是这个想法。”
董卓不怕那居心叵测的小人,却害怕那种带有浩然正气的大儒。
蔡邕虽说这些年来闭门不出,几乎不与外界进行交道,可一旦发怒时,依旧很吓人。
说话的人,名叫王允,官拜司徒。
他与蔡邕相识,想当初党锢之祸时,王允便是河南尹。
按道理说,王允既然站出来说话,蔡邕若识相,就会顺坡下,称赞几句董卓,而后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
可是,这未央宫的主人,不仅仅关系到国体,更是礼仪之争。
哪怕蔡邕而今变得不愿惹事,但面对着原则问题,依旧是寸步不让。
“子师此言差矣。”
他大声道:“礼法,乃国之根本,焉能随意破坏?
丞相若有心复兴汉室,保护陛下,大可以加强宫中守卫,整治长安混乱,又为何要居于未央宫中?难道你王子师就不知道,这未央宫有天子气,你让丞相住在这里,岂非是让他为万人唾骂乎?”
“伯喈,今时不同往日,正所谓大丈夫不拘于小节,你又何苦如此死板?”
“在你王子师的眼中,莫非这礼法纲常,只是小节吗?”
王允的脸色阴沉下来,看着蔡邕的目光,也显得有些阴冷。
至于董卓,则面色铁青,凝视蔡邕。
而蔡邕却丝毫不惧,梗着脖子,对视董卓。
什么事情都可以退让,但是这礼法纲常,绝不能退让。
丁辰在一旁看情况不妙,也不禁为蔡邕叫好的同时,有隐隐有些担心。
董卓喜怒无常,万一老先生真的把他激怒了,到时候董卓一刀看了他,怎生是好?
想到这里,丁辰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抢身而出,大声道:“恭喜丞相,贺喜丞相。”
董卓本来有些压不住火了……说实话,他今天乘兴而来,却被蔡邕狠狠打脸。想他乃是朝中丞相,却连这最基本的礼法纲常都不明白。传扬出去,岂不是被人耻笑?
就在他快要爆发的时候,丁辰出现了。
董卓怒道:“子阳,莫非耻笑我乎?”
“丞相,末将绝无耻笑丞相之意,乃是为丞相真心道喜。”
“喜从何来?”
“丞相,有道是直臣出,天下兴。
这世上不缺忠臣,却少直臣。直臣者,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犯上,却无半点私心。
蔡公正是那直臣,方才的话虽有些不妥,确发自肺腑。
有道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有蔡公如此正直之人在身边,岂不是天助丞相,复兴汉室吗?”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董卓不禁眼睛一亮,心中的怒气顿时减少了许多,看蔡邕的目光,也柔和了不少。
他嘴角微微一翘,向蔡邕拱手一揖道:“若非蔡公秉公直言,卓险些犯了大忌。
卓自幼长于边塞,多与塞外豪酋结交,身边少有人与卓提及礼仪纲常。
可是刚才蔡公一番言语,却让卓深感浅薄。故,卓有意请蔡公为师,能时常指点,不知可否?”
董卓粗豪没错,却不是一个愚蠢之人。
真正的蠢人,是不可能成为一方诸侯,更不可能稳坐中枢。
他非常干脆利索的承认了自己学识不高,不仅让蔡邕缓和了脸色,也让他身后的一些大臣,对他感官大好。不怕你你没文化,就怕你没了文化,还装作学富五车。
至少,你承认自己没文化,就代表着你还有挽救的余地。
甚至连董卓都不会想到,他这灵机一动,会有如此好处。
只是,谁都没有看到,在一旁的王允面带尴尬之色,同时看蔡邕的目光中,更带着一丝丝的恨意。
他王允就不知道帝王尚右,以西为尊的道理?
你蔡邕一来,就指出了错误。
还有哪个曹家的小混蛋,更还说什么直臣出,天下兴……这,又让他王允如何自处?
“丞相既然知错,何不迁出未央宫,还与陛下?”
蔡邕依旧不肯退让,大声问道。
董卓则道:“蔡公所言极是,未央宫有天子气,是非董某可以居住。
董某这就让人把丞相府迁出未央宫,择他处重建。不过,今日乃是为蔡公接风洗尘,不若请蔡公移步凤阙。代为蔡公接风之后,便立刻搬出未央宫,不知蔡公意下如何?”
凤阙,又名柏梁台,是汉武帝元鼎二年所建。
柏梁台铸铜为柱,是一座高大二十丈的高台建筑。因此台建筑是以香柏木为梁架,建成之后,香闻数十里,所以叫做柏梁台。又因台顶置有铜凤凰,也唤作‘凤阙’。
以董卓的性子,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致了!
蔡邕也并非那种不知进退之人,所以听了董卓的话语后,更显得格外开心。
他觉得,他做了一件好事!
对于读书人而言,能够指点他人的错误,让人改恶从善,便是善莫大焉。
不过,丁辰在一旁,却暗自替蔡邕感到担心。
董卓不明白未央宫的含义,他身边的人,就一个都不知道吗?
且不说那些汉室老臣,就算是李儒,也应该清楚这一点。可是,却无人愿意提醒董卓,真的只是疏忽?亦或者,是有别的缘故?蔡邕如此,克就等于是得罪了人。
才一到洛阳,就得罪了一大群莫名其妙的人。
怪不得蔡邕自己都说,他脾气不好,容易得罪人……在渑池的时候,丁辰感觉着蔡邕脾气不错,为人温文儒雅,和他说话时,更极为亲切,看不出他脾气有甚不好。
可是现在,丁辰明白了那‘脾气不好’的含义。
他也知道自己的毛病,读书人的倔强,让他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嫉恨。
可是,这位老先生怕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怪不得他不愿意来长安,宁可躲在那渑池军营旁边的简陋房舍里。说穿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毛病,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前,更不会退让。
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名士应该具有的风骨,但同时更容易被人记恨。
不过,丁辰对蔡邕倒是挺敬佩的。
不说别的,只说他那两根硬骨头,足以羞煞无数人。
“今日董某得遇高士,乃一大喜事。
待一会儿柏梁台上,某与诸公一醉方休……蔡邕,请!”
“丞相请。”
董卓前方领路,与蔡邕并肩而行。
诸位大臣则跟随董卓身后,亦步亦趋。
丁辰这时候,才算是松了口气,轻轻擦拭额头上的冷汗。
他正要跟上去,却见王允走过来,看了他两眼,突然笑道:“久闻子阳之名,未曾想今日方得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气宇轩扬的紧呢。”
他说到这里,停顿一下,笑道:“我与孟德交情甚厚,若他日子阳闲暇,不妨多多走动。”
未央宫,丞相府。
当蔡邕看到设在未央宫中的丞相府时,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
历经了无数蹉跎,他的确是变得比以前圆滑很多。但如果是触及了他底线的事情,依旧无法忍受。
董卓已经从长乐宫返回。
他看上去情绪不错,整个人也显得非常精神,所以在迎接蔡邕的时候,更格外热情。
可是,蔡邕却脸色阴沉。
“丞相莫非想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吗?”
他毫不客气,便厉声质问。
董卓一怔,旋即脸上青气一闪,心中格外别扭。
你一个过气的老家伙,我好心好意把你请来,更对你百般纵容,怎地如此对待我呢?
不过,毕竟是执掌了一段时间的朝政,董卓的养气功夫,确有进步。
“蔡公何出此言?”
“你可知,这未央宫所代表何意义?”
“这个,不就是平日里朝议、论政之地吗?”
“非也!”
蔡邕大声道:“此乃天子居所!”
“啊?”
“自高祖斩蛇,定都长安以来,帝王居右,以西为尊。
这未央宫正是在长乐宫以西,乃天子所居之地。丞相既然是要复兴汉室,又何以把丞相府设立在这未央宫之中,却让天子居住在长乐宫中?此岂不是大逆不道之举?”
董卓闻听,顿时就懵了。
说实话,他是真不太清楚这种礼仪问题。
他迁都长安之后,见未央宫残破,而长乐宫看上去尚完好,所以才让汉帝住在长乐宫中。把丞相府设立在未央宫,其实也有保护天子之意。毕竟当初南宫阿阁大火,让他记忆犹新。他住在未央宫中,至少可以令那些宵小,不敢轻举妄动……
可这怎么就牵扯到了大逆不道?
其实,这也难怪。
董卓生于凉州,喜欢和豪酋打交道,个性比较粗放,对这种礼仪典籍阅读也不多。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士族对他排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仅仅是因为他威望不够,他的学识和素养,更被那些名流名士做鄙薄。
在那些士大夫的眼中,董卓就是一个土包子。你一个土包子,居然想把持朝政?简直痴心妄想。
董卓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可是在他身后众人之中,确有一人变了脸色。
“伯喈此言差矣。”
一个老者站出来,沉声道:“丞相之所以居未央宫,乃是为陛下安全所虑。
伯喈久不在朝堂,所以这些时日来发生的事情,你并不清楚。今有乱党横行,年初时更发生了火焚阿阁的惨案,致使弘农王被害。迁都以来,长安颇有些混乱,城中游侠儿众多,更有不少居心叵测者,对陛下蠢蠢欲动,令丞相感到非常的不安全。
正因此,丞相才会住在这未央宫中,以期能引出乱党。”
听了这老者的话,董卓连忙道:“司徒所言极是,某正是这个想法。”
董卓不怕那居心叵测的小人,却害怕那种带有浩然正气的大儒。
蔡邕虽说这些年来闭门不出,几乎不与外界进行交道,可一旦发怒时,依旧很吓人。
说话的人,名叫王允,官拜司徒。
他与蔡邕相识,想当初党锢之祸时,王允便是河南尹。
按道理说,王允既然站出来说话,蔡邕若识相,就会顺坡下,称赞几句董卓,而后你好我好大家好,皆大欢喜。
可是,这未央宫的主人,不仅仅关系到国体,更是礼仪之争。
哪怕蔡邕而今变得不愿惹事,但面对着原则问题,依旧是寸步不让。
“子师此言差矣。”
他大声道:“礼法,乃国之根本,焉能随意破坏?
丞相若有心复兴汉室,保护陛下,大可以加强宫中守卫,整治长安混乱,又为何要居于未央宫中?难道你王子师就不知道,这未央宫有天子气,你让丞相住在这里,岂非是让他为万人唾骂乎?”
“伯喈,今时不同往日,正所谓大丈夫不拘于小节,你又何苦如此死板?”
“在你王子师的眼中,莫非这礼法纲常,只是小节吗?”
王允的脸色阴沉下来,看着蔡邕的目光,也显得有些阴冷。
至于董卓,则面色铁青,凝视蔡邕。
而蔡邕却丝毫不惧,梗着脖子,对视董卓。
什么事情都可以退让,但是这礼法纲常,绝不能退让。
丁辰在一旁看情况不妙,也不禁为蔡邕叫好的同时,有隐隐有些担心。
董卓喜怒无常,万一老先生真的把他激怒了,到时候董卓一刀看了他,怎生是好?
想到这里,丁辰在心里叹了口气。
他抢身而出,大声道:“恭喜丞相,贺喜丞相。”
董卓本来有些压不住火了……说实话,他今天乘兴而来,却被蔡邕狠狠打脸。想他乃是朝中丞相,却连这最基本的礼法纲常都不明白。传扬出去,岂不是被人耻笑?
就在他快要爆发的时候,丁辰出现了。
董卓怒道:“子阳,莫非耻笑我乎?”
“丞相,末将绝无耻笑丞相之意,乃是为丞相真心道喜。”
“喜从何来?”
“丞相,有道是直臣出,天下兴。
这世上不缺忠臣,却少直臣。直臣者,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犯上,却无半点私心。
蔡公正是那直臣,方才的话虽有些不妥,确发自肺腑。
有道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有蔡公如此正直之人在身边,岂不是天助丞相,复兴汉室吗?”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董卓不禁眼睛一亮,心中的怒气顿时减少了许多,看蔡邕的目光,也柔和了不少。
他嘴角微微一翘,向蔡邕拱手一揖道:“若非蔡公秉公直言,卓险些犯了大忌。
卓自幼长于边塞,多与塞外豪酋结交,身边少有人与卓提及礼仪纲常。
可是刚才蔡公一番言语,却让卓深感浅薄。故,卓有意请蔡公为师,能时常指点,不知可否?”
董卓粗豪没错,却不是一个愚蠢之人。
真正的蠢人,是不可能成为一方诸侯,更不可能稳坐中枢。
他非常干脆利索的承认了自己学识不高,不仅让蔡邕缓和了脸色,也让他身后的一些大臣,对他感官大好。不怕你你没文化,就怕你没了文化,还装作学富五车。
至少,你承认自己没文化,就代表着你还有挽救的余地。
甚至连董卓都不会想到,他这灵机一动,会有如此好处。
只是,谁都没有看到,在一旁的王允面带尴尬之色,同时看蔡邕的目光中,更带着一丝丝的恨意。
他王允就不知道帝王尚右,以西为尊的道理?
你蔡邕一来,就指出了错误。
还有哪个曹家的小混蛋,更还说什么直臣出,天下兴……这,又让他王允如何自处?
“丞相既然知错,何不迁出未央宫,还与陛下?”
蔡邕依旧不肯退让,大声问道。
董卓则道:“蔡公所言极是,未央宫有天子气,是非董某可以居住。
董某这就让人把丞相府迁出未央宫,择他处重建。不过,今日乃是为蔡公接风洗尘,不若请蔡公移步凤阙。代为蔡公接风之后,便立刻搬出未央宫,不知蔡公意下如何?”
凤阙,又名柏梁台,是汉武帝元鼎二年所建。
柏梁台铸铜为柱,是一座高大二十丈的高台建筑。因此台建筑是以香柏木为梁架,建成之后,香闻数十里,所以叫做柏梁台。又因台顶置有铜凤凰,也唤作‘凤阙’。
以董卓的性子,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极致了!
蔡邕也并非那种不知进退之人,所以听了董卓的话语后,更显得格外开心。
他觉得,他做了一件好事!
对于读书人而言,能够指点他人的错误,让人改恶从善,便是善莫大焉。
不过,丁辰在一旁,却暗自替蔡邕感到担心。
董卓不明白未央宫的含义,他身边的人,就一个都不知道吗?
且不说那些汉室老臣,就算是李儒,也应该清楚这一点。可是,却无人愿意提醒董卓,真的只是疏忽?亦或者,是有别的缘故?蔡邕如此,克就等于是得罪了人。
才一到洛阳,就得罪了一大群莫名其妙的人。
怪不得蔡邕自己都说,他脾气不好,容易得罪人……在渑池的时候,丁辰感觉着蔡邕脾气不错,为人温文儒雅,和他说话时,更极为亲切,看不出他脾气有甚不好。
可是现在,丁辰明白了那‘脾气不好’的含义。
他也知道自己的毛病,读书人的倔强,让他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嫉恨。
可是,这位老先生怕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怪不得他不愿意来长安,宁可躲在那渑池军营旁边的简陋房舍里。说穿了,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毛病,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前,更不会退让。
没错,这的确是一个名士应该具有的风骨,但同时更容易被人记恨。
不过,丁辰对蔡邕倒是挺敬佩的。
不说别的,只说他那两根硬骨头,足以羞煞无数人。
“今日董某得遇高士,乃一大喜事。
待一会儿柏梁台上,某与诸公一醉方休……蔡邕,请!”
“丞相请。”
董卓前方领路,与蔡邕并肩而行。
诸位大臣则跟随董卓身后,亦步亦趋。
丁辰这时候,才算是松了口气,轻轻擦拭额头上的冷汗。
他正要跟上去,却见王允走过来,看了他两眼,突然笑道:“久闻子阳之名,未曾想今日方得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气宇轩扬的紧呢。”
他说到这里,停顿一下,笑道:“我与孟德交情甚厚,若他日子阳闲暇,不妨多多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