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到楚王询问,屈原立即应道:“大王,要想与勋贵争夺人口,首先就要破除私田不交税的现状。百姓之所以纷纷投靠勋贵,就是因为私田无需交税,贵戚上交给国家的供奉,远远少于正常田地的税收,故而勋贵便可以在私田中,以比国家税收低出许多的田租来吸引百姓投靠他们。
所以,私田不交税,这才是贵戚与国家争夺人口的根基所在。
一旦国中所有私田,无分贵贱,全都需要交税,那么贵戚与国家争夺人口的优势,则会因为百姓除了正常向国家交税意外,还需向贵戚再交一次税,两次税后,贵戚的优势,则会变成劣势。
所以说,私田交税,这才是获取百姓的方法。”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
如今天下各国的税赋本来就重,楚国更是公认的税赋极重的国家,若是楚国的百姓除了交税以外,还需供养贵族。
如此,用不了几年,那些托身于贵戚的百姓,则难以承受沉重的税负,而纷纷逃亡。
屈原见楚王点头,再度开口道:“大王,天下各国,无论是我们楚国,还是其他国家,之所以只有破产逃亡的百姓才会投靠勋贵。那是因为投靠贵戚之后,他们便已经不再是国家的百姓,而是贵戚的私产,生死富贵全在贵戚一念之间,国家的法律同样也无法保护他们。遇到仁义之主还好,遇到残暴之主,则还不如逃亡成为盗贼。
所以说,投靠勋贵,这并非出于百姓的自愿,而是失去未来的无奈之举。”
说着,屈原拱手道:“大王,如今汉北诸地已经没有封君的封地,封君的权势,也已经无法影响地方,借此机会,大王可以派人清查土地人口,然后趁机在汉北率先对私田征税。”
熊槐点了点头,这本是应有之意,否则,他之前也不会费心费力的将汉北的封君全都转化为食邑封君。
之前那些勋贵的私田之所以不用交税,那是因为早在分封之初,封君对国家的供奉,就已经按照封地的当时的状况而相互约定好。
只是没想到,铁器的大量使用,让开垦便的容易,封君会为了在封地内开辟私田,而向国家的百姓伸出爪子,致使国家人口大量流失,以致国家越发虚弱。
现在,封君们失去了封地,那么他们开垦出来的私田,也再次变成王田。如此一来,国家向这些田地进行征税,也就是理所当然。
同样也是因为私田的财富巨大,封君们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能放弃这笔天大的财富,这才让熊槐下定决心,不惜自斩一刀,借秦韩两国之力,逼汉北的封君们交出封地。
此时,屈原拜道:“大王,正是因为汉北受到秦韩两国肆虐,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并已经成封君的真空之地,臣这才请求大王在汉北免税两年。其目的所在,便是在汉北率先实行,与封君争夺人口的两个关键所在:垦荒与招安。”
熊槐闻言,精神为之一振,看着屈原期待的问道:“贤卿的意思说是!”
屈原笑道:“大王,顾名思义,这垦荒与招安,便是招募百姓垦荒,招安便是招募盗贼。
如今我楚国之内,除了国家的王田,便是贵族的私田,因为国家并不承认土地私有,故而百姓私自开垦土地,视为盗窃国家财富的盗贼。
故而,臣请大王下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百姓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田地,为百姓自有,但需要向国家交纳税赋,私田的所有税赋,全都与王田等同。同时,为了鼓励百姓垦荒,可以在开垦田地的头两年免除税负。
而招募盗贼,正是向国中各地宣布,不再抓捕盗贼,而是转为招募盗贼垦荒。只要盗贼愿意改过自新,自动向地方各县投诚,只要盗贼在国家这里没有案底,各地就应该本着人之父母之心,主动安置盗贼。
至于如何安置盗贼,则可参照垦荒令,让盗贼去垦荒。若是盗贼贫困,一无所有,各地还需无偿借给农具,只需五年内归还购买农具的钱便可。
如此一来,那些因为破产逃亡,流落各地的盗贼,便有了重新成为国家百姓的机会。两年后,国家不仅再次有了兵役徭役税收的来援,而且还会多出十几亩乃至上百亩田地,此外,大王还会收获仁义之名。这正是一举数得的方法。”
熊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而且,除了屈原刚刚所说的好处外,更大的好处,还是之前所说的与封君争夺人口。
百姓之所以逃亡,除了因为税负太重外,更多的则是因为天灾人祸。一旦百姓破产,就只能逃亡。
但是,垦荒与招安一出,则百姓将没有逃亡的必有了。
若是遇到灾难,一时难以承受税负,便可迅速开垦一些田地,进行补种,数月之后便会有获得收成,关键是这些还无需交税,这一笔收入,足以解一时之急。
若是彻底破产,还可效仿盗贼,去其他地方开垦土地,两年不交税,足以让一个家庭缓过劲来。
至于土地的问题,熊槐丝毫不担心,楚国地方五千里,典型的地多人少,无论百姓怎么开垦,百年甚至两百年内,地都多的用不完。
毕竟,在后世,江南的开发,可是整整持续了近千年,从汉代一直持续到唐宋。现在,连洞庭都是楚国流放百姓的地方,更别说其他了。
至于百姓为了躲避税负,不断换地的问题,熊槐同样也不担心。
因为现在不是数百年的刀耕火种,以前开垦一块土地后,地力数年内就会枯竭,只得另寻他处。但是随着耕种技术的进步,土地开垦出来后,随着耕种的不断持续,地力只会越来越肥,收成也比开垦之初还要多,而不会出现收成越来越少的情况。
这不仅让国人形成了故土难离的思想,也让百姓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土地。
所以,这两道政令一旦实施,百姓也就无需因为破产,而卖身贵族。如此,便堵住了百姓流向贵族的通道。
听到楚王询问,屈原立即应道:“大王,要想与勋贵争夺人口,首先就要破除私田不交税的现状。百姓之所以纷纷投靠勋贵,就是因为私田无需交税,贵戚上交给国家的供奉,远远少于正常田地的税收,故而勋贵便可以在私田中,以比国家税收低出许多的田租来吸引百姓投靠他们。
所以,私田不交税,这才是贵戚与国家争夺人口的根基所在。
一旦国中所有私田,无分贵贱,全都需要交税,那么贵戚与国家争夺人口的优势,则会因为百姓除了正常向国家交税意外,还需向贵戚再交一次税,两次税后,贵戚的优势,则会变成劣势。
所以说,私田交税,这才是获取百姓的方法。”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
如今天下各国的税赋本来就重,楚国更是公认的税赋极重的国家,若是楚国的百姓除了交税以外,还需供养贵族。
如此,用不了几年,那些托身于贵戚的百姓,则难以承受沉重的税负,而纷纷逃亡。
屈原见楚王点头,再度开口道:“大王,天下各国,无论是我们楚国,还是其他国家,之所以只有破产逃亡的百姓才会投靠勋贵。那是因为投靠贵戚之后,他们便已经不再是国家的百姓,而是贵戚的私产,生死富贵全在贵戚一念之间,国家的法律同样也无法保护他们。遇到仁义之主还好,遇到残暴之主,则还不如逃亡成为盗贼。
所以说,投靠勋贵,这并非出于百姓的自愿,而是失去未来的无奈之举。”
说着,屈原拱手道:“大王,如今汉北诸地已经没有封君的封地,封君的权势,也已经无法影响地方,借此机会,大王可以派人清查土地人口,然后趁机在汉北率先对私田征税。”
熊槐点了点头,这本是应有之意,否则,他之前也不会费心费力的将汉北的封君全都转化为食邑封君。
之前那些勋贵的私田之所以不用交税,那是因为早在分封之初,封君对国家的供奉,就已经按照封地的当时的状况而相互约定好。
只是没想到,铁器的大量使用,让开垦便的容易,封君会为了在封地内开辟私田,而向国家的百姓伸出爪子,致使国家人口大量流失,以致国家越发虚弱。
现在,封君们失去了封地,那么他们开垦出来的私田,也再次变成王田。如此一来,国家向这些田地进行征税,也就是理所当然。
同样也是因为私田的财富巨大,封君们不到万不得已,万万不可能放弃这笔天大的财富,这才让熊槐下定决心,不惜自斩一刀,借秦韩两国之力,逼汉北的封君们交出封地。
此时,屈原拜道:“大王,正是因为汉北受到秦韩两国肆虐,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并已经成封君的真空之地,臣这才请求大王在汉北免税两年。其目的所在,便是在汉北率先实行,与封君争夺人口的两个关键所在:垦荒与招安。”
熊槐闻言,精神为之一振,看着屈原期待的问道:“贤卿的意思说是!”
屈原笑道:“大王,顾名思义,这垦荒与招安,便是招募百姓垦荒,招安便是招募盗贼。
如今我楚国之内,除了国家的王田,便是贵族的私田,因为国家并不承认土地私有,故而百姓私自开垦土地,视为盗窃国家财富的盗贼。
故而,臣请大王下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百姓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田地,为百姓自有,但需要向国家交纳税赋,私田的所有税赋,全都与王田等同。同时,为了鼓励百姓垦荒,可以在开垦田地的头两年免除税负。
而招募盗贼,正是向国中各地宣布,不再抓捕盗贼,而是转为招募盗贼垦荒。只要盗贼愿意改过自新,自动向地方各县投诚,只要盗贼在国家这里没有案底,各地就应该本着人之父母之心,主动安置盗贼。
至于如何安置盗贼,则可参照垦荒令,让盗贼去垦荒。若是盗贼贫困,一无所有,各地还需无偿借给农具,只需五年内归还购买农具的钱便可。
如此一来,那些因为破产逃亡,流落各地的盗贼,便有了重新成为国家百姓的机会。两年后,国家不仅再次有了兵役徭役税收的来援,而且还会多出十几亩乃至上百亩田地,此外,大王还会收获仁义之名。这正是一举数得的方法。”
熊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而且,除了屈原刚刚所说的好处外,更大的好处,还是之前所说的与封君争夺人口。
百姓之所以逃亡,除了因为税负太重外,更多的则是因为天灾人祸。一旦百姓破产,就只能逃亡。
但是,垦荒与招安一出,则百姓将没有逃亡的必有了。
若是遇到灾难,一时难以承受税负,便可迅速开垦一些田地,进行补种,数月之后便会有获得收成,关键是这些还无需交税,这一笔收入,足以解一时之急。
若是彻底破产,还可效仿盗贼,去其他地方开垦土地,两年不交税,足以让一个家庭缓过劲来。
至于土地的问题,熊槐丝毫不担心,楚国地方五千里,典型的地多人少,无论百姓怎么开垦,百年甚至两百年内,地都多的用不完。
毕竟,在后世,江南的开发,可是整整持续了近千年,从汉代一直持续到唐宋。现在,连洞庭都是楚国流放百姓的地方,更别说其他了。
至于百姓为了躲避税负,不断换地的问题,熊槐同样也不担心。
因为现在不是数百年的刀耕火种,以前开垦一块土地后,地力数年内就会枯竭,只得另寻他处。但是随着耕种技术的进步,土地开垦出来后,随着耕种的不断持续,地力只会越来越肥,收成也比开垦之初还要多,而不会出现收成越来越少的情况。
这不仅让国人形成了故土难离的思想,也让百姓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土地。
所以,这两道政令一旦实施,百姓也就无需因为破产,而卖身贵族。如此,便堵住了百姓流向贵族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