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屈原听到楚王询问,心中也有一些为难,他知道楚王对太学的学子并不放心。在他们没有得到变法的红利之前,他们首先是贵族子弟,然后才是楚王的臣子。唯有他们在楚王这里得到巨大的利益,自立门户,成为新的贵族之后,他们才是楚王的臣子,才会坚定不移的支持新法。
在成为新贵族以前,在自立门户以前,他们与家族联系太深,极有可能受到来自家族的压力。若是变法主力全是贵族子弟,一旦他们从中作梗,胡乱解释新法,那么变法的事情,十有八九要崩。
所以,推行新法,必须要有一大批与贵族牵扯不深的人。
此时,屈原想起了西北方向的那个秦国,当初商鞅变法,同样也是举步维艰。在秦国变法进行了十年,接下来继续深入变法,已经难以为继的时候,正是商鞅亲自率军攻打魏国,并不惜名声,不惜背上骂名,以叙旧为名绑架了魏军主将,才大败魏军,造就了一大批军功新贵族,这才让新法得以存续。
就在商鞅大败魏军的第二年,在这一批新贵族站稳脚跟后,在他们的支持下,变法才正式在秦国全面展开。
屈原之前每每从史籍上读到此处,不由深深的意识到,秦国变法的成功,不仅是商鞅本人为成就千古大功而不拘小节,更重要的是,变法还得有一大批支持者,以及受益者,否则,变法岂能长久。
人亡政息,不外如是。
一想到这,屈原看了看楚王,这已经是楚王第二次将变法的事情托付于他了。
而现在,第二次变法才刚刚进行一步,就遭遇到这样的挫折,屈原心中不禁沉甸甸的。
不过,在已经变法失败一次的情况下,又被楚王放在襄阳十年,此时屈原虽然感到压力极大,但同样也毫无惧意。
接着,屈原沉吟许久,心中已经有所决断,拱手道:“大王,这次各地举荐贤才的事情,已经就此夭折,若想获得足够的人才,臣以为还需另想办法。”
熊槐点头道:“贤卿所言甚是,只是不知人才从何而来?”
屈原一脸肃然道:“大王,楚国的人才众多,公门不少,私门更多。我楚国学派众多,学问岂独在贵族高第与大学太学。且不提老子学说,在楚国源远流长,儒墨农三大学派,亦在楚国声名赫赫。
太傅乃是道家大贤,老子嫡传,门人弟子无数。楚墨首领已齿乃是我楚国工尹,这些年我楚国一直在扶持楚墨,现在,是楚墨回报楚国的时候了。农家之持牛耳者,许子正在主持修建江汉的水渠,其诸多门人弟子,正在为其效力,这其中,也不乏可造之材。
大王只需向三人开口,哪里还怕人才不够?”
此言一出,一直在屈原对面旁听的陈轸顿时脸色一变,急忙行礼道:“大王,此举还需慎重,宜缓不宜急。”
熊槐闻言,看了看陈轸,然后又看了看屈原,露出迟疑之色。
令熊槐迟疑的不是屈原的建议不对,而是此刻这么做,是否会得不偿失。
虽然屈原的建议的确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此时去这几大学派要人,却有一个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动摇朝中政局。
如今楚国朝中的政局,一向是以公族为主,其他贵族为辅,再加上高高在上的楚王,三者共享权力。楚国虽然人才辈出,各大学派也都在楚国扎下了根。但是,这些人却无法大规模的参与到朝中来。
原因就是因为遭到公族与贵族的抵制。
熊槐也不愿意在这个收回地方权力的时候,打破郢都势力的平衡,导致地方与朝中同时出现动乱。
所以,之前之所以明知道各大学派有人,但熊槐却没有去要,就是对朝中的贵戚的妥协。免得既让地方离心,又跟朝中群臣闹翻,如此,那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更何况,这些来,楚国地方的势力虽然削弱了不少,但是,随着朝中权势的增强,无论是熊槐这个楚王,还是朝中大臣,权势都越发重了。
景翠昭雎等人,全都有了一块自己的封地,财力私兵都有所加强。
这种情况下,熊槐觉得自己去个各大学派要人,无疑是表明他这个楚王要借各大学派的实力,与群臣争权。
这个误会一旦形成,朝中群臣必然会出现恐慌,如此,郢都难以平静下来。
失去了实力强大的公族的支持,自己这个楚王与屈原等人,能否压服地方,让变法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熊槐心中没底···
此时,屈原见楚王犹豫不决,自然清楚楚王的顾虑在什么地方,想了想,开口道:“大王可是担心引入各大学派的人之后,会造成朝中大臣的恐慌?”
熊槐点了点头。
屈原见此,笑着拱手道:“大王,请给臣三天时间,臣必说服令尹,让令尹亲自向大王请求,引进各大学派的人才,以充斥地方。”
“哦!”熊槐一听不用自己主动开口,而是让景翠出面,顿时精神一振。接着,点了笑道:“好,三天时间,寡人还是等的起的。”
······
翌日。
为迎接接子,熊槐一大早便带着群臣在宫外相候,并命人清扫从东门到楚宫的街道,以等候接子。
等候了大半个时辰后,熊槐远远的就望见一辆马车疾驰而来,马车到了近前,熊槐见是在城外相迎的屈原亲自驾车,顿知接子已到。
待马车停在不远处后,熊槐不等接子下车,便主动迈步向前。
此时,接子等马车停下,正欲下车,却听见屈原道:“先生,大王走过来了。”
接子闻言微微一愣,顿时想起昔日齐王的两件事迹来。
昔日王斗见齐王,齐王派人请王斗入宫一会,结果,王斗却说:
我去见大王是趋炎附势,而大王前来见我则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背上趋炎附势的恶名,败坏齐王不爱大贤的名声,还不如让大王主动来见我,如此,还可成就齐王的美名,并成全了我。
齐王听到这话,立即主动前去迎接王斗。
另一件事,则是齐王见颜斶,齐王被颜斶狠狠的说了一顿,这才主动上前拜会。
此刻,接子一听自己还没有下车,楚王便主动前来相见,心中顿时一热。
这次楚王可是与之前齐王不同,齐王是被说服的,也是被逼的。但是,自己可是什么也没有说,甚至还没有下马车。
而且,现在的楚王,可是名震天下的霸主,地位远不是刚刚即位的齐王所比。而楚王给他的礼遇,已经超过齐王给他的礼遇。
如此,足见楚王的诚意。
屈原听到楚王询问,心中也有一些为难,他知道楚王对太学的学子并不放心。在他们没有得到变法的红利之前,他们首先是贵族子弟,然后才是楚王的臣子。唯有他们在楚王这里得到巨大的利益,自立门户,成为新的贵族之后,他们才是楚王的臣子,才会坚定不移的支持新法。
在成为新贵族以前,在自立门户以前,他们与家族联系太深,极有可能受到来自家族的压力。若是变法主力全是贵族子弟,一旦他们从中作梗,胡乱解释新法,那么变法的事情,十有八九要崩。
所以,推行新法,必须要有一大批与贵族牵扯不深的人。
此时,屈原想起了西北方向的那个秦国,当初商鞅变法,同样也是举步维艰。在秦国变法进行了十年,接下来继续深入变法,已经难以为继的时候,正是商鞅亲自率军攻打魏国,并不惜名声,不惜背上骂名,以叙旧为名绑架了魏军主将,才大败魏军,造就了一大批军功新贵族,这才让新法得以存续。
就在商鞅大败魏军的第二年,在这一批新贵族站稳脚跟后,在他们的支持下,变法才正式在秦国全面展开。
屈原之前每每从史籍上读到此处,不由深深的意识到,秦国变法的成功,不仅是商鞅本人为成就千古大功而不拘小节,更重要的是,变法还得有一大批支持者,以及受益者,否则,变法岂能长久。
人亡政息,不外如是。
一想到这,屈原看了看楚王,这已经是楚王第二次将变法的事情托付于他了。
而现在,第二次变法才刚刚进行一步,就遭遇到这样的挫折,屈原心中不禁沉甸甸的。
不过,在已经变法失败一次的情况下,又被楚王放在襄阳十年,此时屈原虽然感到压力极大,但同样也毫无惧意。
接着,屈原沉吟许久,心中已经有所决断,拱手道:“大王,这次各地举荐贤才的事情,已经就此夭折,若想获得足够的人才,臣以为还需另想办法。”
熊槐点头道:“贤卿所言甚是,只是不知人才从何而来?”
屈原一脸肃然道:“大王,楚国的人才众多,公门不少,私门更多。我楚国学派众多,学问岂独在贵族高第与大学太学。且不提老子学说,在楚国源远流长,儒墨农三大学派,亦在楚国声名赫赫。
太傅乃是道家大贤,老子嫡传,门人弟子无数。楚墨首领已齿乃是我楚国工尹,这些年我楚国一直在扶持楚墨,现在,是楚墨回报楚国的时候了。农家之持牛耳者,许子正在主持修建江汉的水渠,其诸多门人弟子,正在为其效力,这其中,也不乏可造之材。
大王只需向三人开口,哪里还怕人才不够?”
此言一出,一直在屈原对面旁听的陈轸顿时脸色一变,急忙行礼道:“大王,此举还需慎重,宜缓不宜急。”
熊槐闻言,看了看陈轸,然后又看了看屈原,露出迟疑之色。
令熊槐迟疑的不是屈原的建议不对,而是此刻这么做,是否会得不偿失。
虽然屈原的建议的确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此时去这几大学派要人,却有一个严重的弊端,那就是动摇朝中政局。
如今楚国朝中的政局,一向是以公族为主,其他贵族为辅,再加上高高在上的楚王,三者共享权力。楚国虽然人才辈出,各大学派也都在楚国扎下了根。但是,这些人却无法大规模的参与到朝中来。
原因就是因为遭到公族与贵族的抵制。
熊槐也不愿意在这个收回地方权力的时候,打破郢都势力的平衡,导致地方与朝中同时出现动乱。
所以,之前之所以明知道各大学派有人,但熊槐却没有去要,就是对朝中的贵戚的妥协。免得既让地方离心,又跟朝中群臣闹翻,如此,那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更何况,这些来,楚国地方的势力虽然削弱了不少,但是,随着朝中权势的增强,无论是熊槐这个楚王,还是朝中大臣,权势都越发重了。
景翠昭雎等人,全都有了一块自己的封地,财力私兵都有所加强。
这种情况下,熊槐觉得自己去个各大学派要人,无疑是表明他这个楚王要借各大学派的实力,与群臣争权。
这个误会一旦形成,朝中群臣必然会出现恐慌,如此,郢都难以平静下来。
失去了实力强大的公族的支持,自己这个楚王与屈原等人,能否压服地方,让变法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熊槐心中没底···
此时,屈原见楚王犹豫不决,自然清楚楚王的顾虑在什么地方,想了想,开口道:“大王可是担心引入各大学派的人之后,会造成朝中大臣的恐慌?”
熊槐点了点头。
屈原见此,笑着拱手道:“大王,请给臣三天时间,臣必说服令尹,让令尹亲自向大王请求,引进各大学派的人才,以充斥地方。”
“哦!”熊槐一听不用自己主动开口,而是让景翠出面,顿时精神一振。接着,点了笑道:“好,三天时间,寡人还是等的起的。”
······
翌日。
为迎接接子,熊槐一大早便带着群臣在宫外相候,并命人清扫从东门到楚宫的街道,以等候接子。
等候了大半个时辰后,熊槐远远的就望见一辆马车疾驰而来,马车到了近前,熊槐见是在城外相迎的屈原亲自驾车,顿知接子已到。
待马车停在不远处后,熊槐不等接子下车,便主动迈步向前。
此时,接子等马车停下,正欲下车,却听见屈原道:“先生,大王走过来了。”
接子闻言微微一愣,顿时想起昔日齐王的两件事迹来。
昔日王斗见齐王,齐王派人请王斗入宫一会,结果,王斗却说:
我去见大王是趋炎附势,而大王前来见我则是礼贤下士,与其让我背上趋炎附势的恶名,败坏齐王不爱大贤的名声,还不如让大王主动来见我,如此,还可成就齐王的美名,并成全了我。
齐王听到这话,立即主动前去迎接王斗。
另一件事,则是齐王见颜斶,齐王被颜斶狠狠的说了一顿,这才主动上前拜会。
此刻,接子一听自己还没有下车,楚王便主动前来相见,心中顿时一热。
这次楚王可是与之前齐王不同,齐王是被说服的,也是被逼的。但是,自己可是什么也没有说,甚至还没有下马车。
而且,现在的楚王,可是名震天下的霸主,地位远不是刚刚即位的齐王所比。而楚王给他的礼遇,已经超过齐王给他的礼遇。
如此,足见楚王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