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品茗论道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楼的房间分割成了大小两个房间,大的房间差不多三十平米左右,是专门用来接待贵客的场所。其实这样分开来也有一个好处,像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这茶水的水气虽然微乎其微,不过古玩可是娇气的很,就算是一点点水气积累起来的量,还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小点儿的房间就是孔叔和柳亦辰日常办公的地方。
柳亦辰来到二楼看到孔叔和一个中年男子正在那里谈笑风生,桌子上还放着一套茶具,这套茶具也很考究,是宜兴紫砂壶,整个壶大约有拳头般大小,呈古铁栗色,四边分布着六个小巧的茶杯,色白如玉,质薄如纸。
一边还放着一个红泥小火炉,上面正在烧着热水,那个红泥小火炉是长形,高六、七寸左右,炉内的炭火已经点燃,小炉还有盖和门,制作的十分精致,看起来应该是准备品茶。
听到楼梯有声音,孔叔和那个中年男子起身来看,柳亦辰看到那个中年男子后有些愕然,这个人他认识,就是昨天买他玉牌的那位司徒枫。司徒枫看到柳亦辰后,向他招手道:“亦辰老弟,来啦!这有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起来品茶如何。”
“这恭敬就不如从命,孔叔您老没意见吧。”柳亦辰笑呵呵的向着孔叔说道。孔叔笑着让他一起坐下,此时火炉上的水已经烧开了,孔叔开口说道:“小柳啊,这品茶的门道你了解多少啊,不妨说来听听,怎么样?”
柳亦辰见盛情难却,于是就道:“那行,我就为大家说道说道。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茶道,这茶道,其实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说到品茶上来。
明代许次纾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湏,缺一则废。”所以说,这品茶最重要的三项就是水,茶叶,还有茶具。
还有就是这泡茶所用的水,最好是取自云龙山上的天然山泉水,苏东坡曾经说过,“活水还须活火烹”,就是指要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其次是茶叶,这次咱们使用的是武夷山大红袍,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最珍贵的当属三棵母树上的大红袍,不过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喝的到的。
再说茶具,其实按古代茶道来说,一共有27种茶具之多,咱们现在当然也没这个条件,其实不说备不备的齐这些茶具,咱们平时品茶交友也没必要真的像古人一般,只要意境到了就足够了。”
说完这三个方面,柳亦辰也备好了茶具,然后开始泡茶。柳亦辰先是用茶匙取了适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之中,然后将之端给孔叔和司徒枫一一品鉴,并介绍着武夷山大红袍的来历。
待到看过一圈之后,柳亦辰却没有把茶叶放入到紫砂壶中,而是提起水壶,用沸水浇空壶,按照柳亦辰的话来说,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在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当然这也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名字叫孟臣淋霖。
“温壶”过后,柳亦辰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到紫砂壶内,先细再粗后茶梗,这叫做乌龙入宫,然后沸水冲入茶壶中,从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这叫“高山流水”,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这个过程叫“春风拂面。”
柳亦辰重新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叫做“重洗仙颜”,第一壶茶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
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玉液回壶”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柳亦辰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这个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最后,柳亦辰将品茗杯复在闻香杯中,右手心朝上,用食指、中指夹住闻香杯两侧,拇指抵住品茗杯的杯底,向左侧转动手腕,使手掌朝下,将品茗杯的杯底放在茶托上,端茶托放入左侧中茶盘中。
柳亦辰把两杯茶分别递给了孔叔和司徒枫,做了个请势之后,大家纷纷开始品起茶来。司徒枫按刚才柳亦辰所说,用拇指、食指夹住闻香杯两侧,旋转闻香杯边并向上提,使茶汤都流入品茗杯中,双手合掌捧住闻香杯搓动数下,而后举手到鼻前,将拇指处分开一条缝,用力吸嗅杯底香气。
“亦辰老弟好功夫啊,没想到你对茶道的了解也是这么高深,真是佩服啊!”说话间司徒枫小心的啜了一小口茶汤,一入口就是一股醇厚甘滑的味道,用舌尖细细品尝,一开始是苦味,过了一会就品出了甜味。接着司徒枫又喝下了第二口,这一口是用舌身品尝茶汤的涩味,第三口茶汤,是用舌根尝茶汤的苦味,回过味来又带有些甘甜。
有道是茶分三口品,一口为喝,二口为饮,三口才称之为品。三口茶喝完,司徒枫心中不禁大喝一声好,真是那“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个在人群中那么不起眼的年轻人,想必日后一定有很大的作为,现在他就像是一条沉睡中的卧龙,以后肯定有腾飞的那天。
柳亦辰也拿起一杯,用三根手指捏住茶杯,端至鼻尖轻轻嗅了一下,一股氤氲着茶的清气顿时直达肺腑,先前等待的烦躁也一扫而空,代之的是头脑清明,就连心中那些纷扰的念头仿佛也通达了许多。
柳亦辰小心的在杯边啜了一小口,一股苦涩的味道顿时充斥在味蕾之间,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刚刚毕业初到宁海的那番岁月,虽然辛苦,但过的非常充实,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柳亦辰又紧接着喝下了第二口,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先前的那苦涩似乎变得甘甜起来,等到第三口饮尽,柳亦辰只感觉到唇齿之间余香满口,不由得闭上眼睛,细细的体会了起来。
“小柳,怎么样,我这茶还不错吧……还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茶道的功夫也是了得,深藏不露啊!”孔叔的话打破了房间中的宁静。
“茶不错,水也很好,我今天也是赶巧了,托了您二位的福,才能喝到这香如兰桂,味如甘霖的好茶。不过我也是第一次给别人泡茶,之前在家里都是自己小打小闹,还请孔叔你以后多多教导啊。”柳亦辰在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孔叔笑着点头道:“请教谈不上,以后咱们可以相互探讨,说实在的,现在的年经人对茶道感兴趣的不多了,都静不下心来,觉得太麻烦。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十分少啊,真正能静下心来去钻研的又能有多少呢。”
司徒枫听闻之后,也点头道:“的确啊,现在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了,满脑子以金钱为目标,不要说茶道,就说琴、棋、书、画,又有多少年轻人肯真的全身心投入到里面,不过也有例外,眼前就有一个另类。”
柳亦辰听到后摸着头发说道:“我觉得吧,这一方面是因为毅力不足,同时也是因为现在生活压力大的关系。能轻松谁不愿意轻松啊,但是没办法,总要先满足生活所需吧,就说这房价,今年和去年比,就涨了好多了。”
孔叔在一旁感慨的说:“这茶道亦如人道,古往今来,国人引以为傲者,茶属其一。一个茶字,何等了得!君王黎民,同胞异族,自古及今,无论文武,皆有品茶论人生的心旷神怡。可见,茶之所以能够提升为道的境界,是因其与人生真谛相关联。
曾经有位智者说,火为父,水为母,养育了茶的家族。华人足迹满天涯,一脉相承以茶会友。茶道之所以称为“道”,其历史、其特质、其文化、其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确实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茶者,乃中华民族推崇之高风亮节,清雅雍容人生哲理之象征。
当年,欧洲的冒险家说动皇室造船派员,跨越海洋,敲响亚洲富饶之门。其目的,乃为获取生长于东方的神奇香料和植物精华绿牡丹——茶叶!一杯中国茶,足以缘结天下。”
柳亦辰点了点头在心里沉思到:沏上一壶淡茶,喝的是一种心情,让味道凝聚在陈香里,感觉到是身心净化,让你享乐几多人生。放几片香茗,待煮沸后才有浓香,或许能融化一个四季,或许剩下的便只会是心悦。
人比茶,人所处的环境可比那泡茶之水,茶道如此,人道焉得不是如此?茶道亦如人道,好茶配好水,好人要好德。一个人,若能有茶的这般修为,也该算是真正地化茶道为人道了吧。
二楼的房间分割成了大小两个房间,大的房间差不多三十平米左右,是专门用来接待贵客的场所。其实这样分开来也有一个好处,像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这茶水的水气虽然微乎其微,不过古玩可是娇气的很,就算是一点点水气积累起来的量,还是可能会带来一定的伤害。小点儿的房间就是孔叔和柳亦辰日常办公的地方。
柳亦辰来到二楼看到孔叔和一个中年男子正在那里谈笑风生,桌子上还放着一套茶具,这套茶具也很考究,是宜兴紫砂壶,整个壶大约有拳头般大小,呈古铁栗色,四边分布着六个小巧的茶杯,色白如玉,质薄如纸。
一边还放着一个红泥小火炉,上面正在烧着热水,那个红泥小火炉是长形,高六、七寸左右,炉内的炭火已经点燃,小炉还有盖和门,制作的十分精致,看起来应该是准备品茶。
听到楼梯有声音,孔叔和那个中年男子起身来看,柳亦辰看到那个中年男子后有些愕然,这个人他认识,就是昨天买他玉牌的那位司徒枫。司徒枫看到柳亦辰后,向他招手道:“亦辰老弟,来啦!这有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起来品茶如何。”
“这恭敬就不如从命,孔叔您老没意见吧。”柳亦辰笑呵呵的向着孔叔说道。孔叔笑着让他一起坐下,此时火炉上的水已经烧开了,孔叔开口说道:“小柳啊,这品茶的门道你了解多少啊,不妨说来听听,怎么样?”
柳亦辰见盛情难却,于是就道:“那行,我就为大家说道说道。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茶道,这茶道,其实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说到品茶上来。
明代许次纾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湏,缺一则废。”所以说,这品茶最重要的三项就是水,茶叶,还有茶具。
还有就是这泡茶所用的水,最好是取自云龙山上的天然山泉水,苏东坡曾经说过,“活水还须活火烹”,就是指要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其次是茶叶,这次咱们使用的是武夷山大红袍,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最珍贵的当属三棵母树上的大红袍,不过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喝的到的。
再说茶具,其实按古代茶道来说,一共有27种茶具之多,咱们现在当然也没这个条件,其实不说备不备的齐这些茶具,咱们平时品茶交友也没必要真的像古人一般,只要意境到了就足够了。”
说完这三个方面,柳亦辰也备好了茶具,然后开始泡茶。柳亦辰先是用茶匙取了适量的茶叶放在赏茶盘之中,然后将之端给孔叔和司徒枫一一品鉴,并介绍着武夷山大红袍的来历。
待到看过一圈之后,柳亦辰却没有把茶叶放入到紫砂壶中,而是提起水壶,用沸水浇空壶,按照柳亦辰的话来说,这个行为的目的,是在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当然这也有一个非常文雅的名字叫孟臣淋霖。
“温壶”过后,柳亦辰用茶匙将茶叶拨入到紫砂壶内,先细再粗后茶梗,这叫做乌龙入宫,然后沸水冲入茶壶中,从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这叫“高山流水”,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这个过程叫“春风拂面。”
柳亦辰重新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叫做“重洗仙颜”,第一壶茶为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
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玉液回壶”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柳亦辰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四杯之中。这个过程称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最后,柳亦辰将品茗杯复在闻香杯中,右手心朝上,用食指、中指夹住闻香杯两侧,拇指抵住品茗杯的杯底,向左侧转动手腕,使手掌朝下,将品茗杯的杯底放在茶托上,端茶托放入左侧中茶盘中。
柳亦辰把两杯茶分别递给了孔叔和司徒枫,做了个请势之后,大家纷纷开始品起茶来。司徒枫按刚才柳亦辰所说,用拇指、食指夹住闻香杯两侧,旋转闻香杯边并向上提,使茶汤都流入品茗杯中,双手合掌捧住闻香杯搓动数下,而后举手到鼻前,将拇指处分开一条缝,用力吸嗅杯底香气。
“亦辰老弟好功夫啊,没想到你对茶道的了解也是这么高深,真是佩服啊!”说话间司徒枫小心的啜了一小口茶汤,一入口就是一股醇厚甘滑的味道,用舌尖细细品尝,一开始是苦味,过了一会就品出了甜味。接着司徒枫又喝下了第二口,这一口是用舌身品尝茶汤的涩味,第三口茶汤,是用舌根尝茶汤的苦味,回过味来又带有些甘甜。
有道是茶分三口品,一口为喝,二口为饮,三口才称之为品。三口茶喝完,司徒枫心中不禁大喝一声好,真是那“茶味人生随意过,淡泊知足苦后甘”。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个在人群中那么不起眼的年轻人,想必日后一定有很大的作为,现在他就像是一条沉睡中的卧龙,以后肯定有腾飞的那天。
柳亦辰也拿起一杯,用三根手指捏住茶杯,端至鼻尖轻轻嗅了一下,一股氤氲着茶的清气顿时直达肺腑,先前等待的烦躁也一扫而空,代之的是头脑清明,就连心中那些纷扰的念头仿佛也通达了许多。
柳亦辰小心的在杯边啜了一小口,一股苦涩的味道顿时充斥在味蕾之间,这不禁让他想起了刚刚毕业初到宁海的那番岁月,虽然辛苦,但过的非常充实,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柳亦辰又紧接着喝下了第二口,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先前的那苦涩似乎变得甘甜起来,等到第三口饮尽,柳亦辰只感觉到唇齿之间余香满口,不由得闭上眼睛,细细的体会了起来。
“小柳,怎么样,我这茶还不错吧……还真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茶道的功夫也是了得,深藏不露啊!”孔叔的话打破了房间中的宁静。
“茶不错,水也很好,我今天也是赶巧了,托了您二位的福,才能喝到这香如兰桂,味如甘霖的好茶。不过我也是第一次给别人泡茶,之前在家里都是自己小打小闹,还请孔叔你以后多多教导啊。”柳亦辰在一边笑着一边说道。
孔叔笑着点头道:“请教谈不上,以后咱们可以相互探讨,说实在的,现在的年经人对茶道感兴趣的不多了,都静不下心来,觉得太麻烦。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十分少啊,真正能静下心来去钻研的又能有多少呢。”
司徒枫听闻之后,也点头道:“的确啊,现在的人越来越急功近利了,满脑子以金钱为目标,不要说茶道,就说琴、棋、书、画,又有多少年轻人肯真的全身心投入到里面,不过也有例外,眼前就有一个另类。”
柳亦辰听到后摸着头发说道:“我觉得吧,这一方面是因为毅力不足,同时也是因为现在生活压力大的关系。能轻松谁不愿意轻松啊,但是没办法,总要先满足生活所需吧,就说这房价,今年和去年比,就涨了好多了。”
孔叔在一旁感慨的说:“这茶道亦如人道,古往今来,国人引以为傲者,茶属其一。一个茶字,何等了得!君王黎民,同胞异族,自古及今,无论文武,皆有品茶论人生的心旷神怡。可见,茶之所以能够提升为道的境界,是因其与人生真谛相关联。
曾经有位智者说,火为父,水为母,养育了茶的家族。华人足迹满天涯,一脉相承以茶会友。茶道之所以称为“道”,其历史、其特质、其文化、其科学价值和社会意义,确实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茶者,乃中华民族推崇之高风亮节,清雅雍容人生哲理之象征。
当年,欧洲的冒险家说动皇室造船派员,跨越海洋,敲响亚洲富饶之门。其目的,乃为获取生长于东方的神奇香料和植物精华绿牡丹——茶叶!一杯中国茶,足以缘结天下。”
柳亦辰点了点头在心里沉思到:沏上一壶淡茶,喝的是一种心情,让味道凝聚在陈香里,感觉到是身心净化,让你享乐几多人生。放几片香茗,待煮沸后才有浓香,或许能融化一个四季,或许剩下的便只会是心悦。
人比茶,人所处的环境可比那泡茶之水,茶道如此,人道焉得不是如此?茶道亦如人道,好茶配好水,好人要好德。一个人,若能有茶的这般修为,也该算是真正地化茶道为人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