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1章 作家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回到岗集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街道上的路灯都亮了起来。没办法,没有直通车,要绕路合淝市,特别耽误时间。
张谭记忆里,冬天的时候,上完下午的三节课,放假回家,都是天黑透了才能到家。
而他应对的办法,就是周五在双墩镇包夜上网,第二天早上再回家。
当然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车子停下来。
拎着大包小包走下车,张谭一眼就看见了父亲张全顺,正靠在车站站牌旁的电线杆上,嘴里抽着烟。
中巴车停下来的时候,他就开始往这边张望。
但是并没有移动脚步,显然前面几辆车没等到张谭,让他有些失望,对这班车也不敢抱期待。
“爸。”张谭大喊。
张全顺赶紧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这才快步走过来:“回来了。”
平时谭明霞管得严,他很少抽烟。
风吹过,张谭感觉有沙子迷进了眼里,涩涩的又润润的,他狠狠地挤了一下眼睛,迎了过去:“在市里面逛了一趟,迟了点。不是电话里说过,让你不要来接我吗?怎么开始抽烟了,不是戒了吗?”
“你妈不放心。”张全顺过来要接张谭手里的东西,没说抽烟的事,“怎么这么多?”
“买了点礼品带回来。”
“哪来的钱?”
“我自己赚的。”
“你赚的?”
回去的路上,父子两很少见的聊着天,当然,是张谭主动带起话题:“爸,大好消息啊,我们家出了一个作家。”
“谁?”张全顺没反应过来。
张谭笑笑:“当然是您儿子我。”
张全顺惊讶的看着张谭:“你当作家了?”
张谭看了看自己的样子,他身上的这套t恤衫加牛仔裤,是新买的,品味偏向成熟,穿在身上还是很提升气质的:“爸,你不觉得我现在很有作家的气质么。”
张全顺认真的打量了张谭一会,点点头:“是有点不同了,像城市人,对了,你头发怎么理成这个样?”
“这是卡尺头,大球星贝克汉姆就是这个发型,很爽利很精神。”
“感觉有点痞。”
“呵呵。”张谭将发型的话题岔过去,“爸,这一个月,家里可好?”
“都好。”
“粮站那边呢,听说在闹下岗?”
“没事。”
张全顺说着没事,但张谭还是听出来了他语气中的一丝沮丧和迷茫,很显然粮站并不像他说的那样没事,而是真的在闹下岗了。参军退伍之后,张全顺就被分配到岗集粮站工作,干了十几年,现在要下岗了,可想而知他的心里,有多少苦闷与担忧。
“爸,下岗是必然会发生的事,现在全国都在大下岗,解决国企的问题。粮站的工作丢了就丢了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或许也是一个机会呢,不用舍不得。”张谭想安慰,但发现自己就算两辈子为人,还是不太会安慰人。
张全顺忽然提高了嗓音:“不是舍不得,是不理解,粮站的效益明明还不错,为什么也要承包给私人老板!”
张谭默然,下岗这个问题,很深奥,他也不是很懂。
身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渺小的个人,他无力去改变任何局面,只能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粮站的事别去操心了,爸,还是想想下岗后做什么吧。对了,粮站下岗给多少钱买断,两三万有吧?”
“说是给三万块钱把工龄买断,不过大家都不同意……你怎么知道的?”
张全顺感觉到十分的诧异,知子莫若父,自家的混小子连念书都是难题,更别说操心家里了。结果现在,儿子竟然跟自己聊起了下岗,这让他有些跟不上节奏。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张谭一句“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就将张全顺的疑惑,打消了回去。
儿子是高中生了,正儿八经的文化人,知道下岗,似乎也不足为奇。
张全顺自己找了个理由。
……
“什么!作家!稿费就给了七八千?”
谭明霞的反应,比张全顺大多了。
回到家中,可以想象的到,在得知儿子乱花钱买了一大堆东西之后,谭明霞有多暴怒。但是当张谭解释说,这是他写作挣来的钱,谭明霞又有多么的震惊。
之前还让人操碎心,连长沣一中都考不上的儿子,竟然一眨眼,就成了作家。
“爸、妈,看看,这就是《今古传奇·故事版》,我的小说就是发表在这份杂志上,看到了没有,在这里,《四大名捕震关东》,第一部《追杀》,作者谭张。下个月,还有《今古传奇·武侠版》,上面也有我的小说。”
“怎么是谭张?”谭明霞地道的农民,不认识字,将杂志递给了初中文化的张全顺,“孩子他爸,你看看,是不是这么个小说。”
张全顺点头:“是谭张写的。”
张谭正好跟着解释:“谭张是我的笔名,就是把张谭倒过来写。”
谭明霞追问:“笔名是什么?”
“笔名就是用来发表作品的名字,作家发表作品一般不用真名。”
“为什么不用真名。”谭明霞不明所以。
张谭就详细解释了一下。
明清时期,小说作品被人轻视,认为不登大雅之堂。有些写小说的作者,顾及自己的名声,就使用笔名。譬如长篇巨著《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笔名。到了五四运动之后,阶级斗争日趋激烈,政治环境异常险恶,使用笔名就更加广泛了。
渐渐地,笔名就成为中国作家的习惯。
当然,老外也有用笔名的,譬如马克·吐温就是笔名。
“原来是这样,写小说还要笔名。”
在张谭把杂志、汇款单等东西拿出来后,有图有真相,证据确凿,谭明霞终于相信了,自己的儿子,成了一名作家。
作家,文化人。
张谭在母亲的眼中,身份一下子就抬高了十几个台阶。
以前是不懂事的混犊子,现在是文质彬彬、一肚子墨水的作家。
“我儿子是作家,好,好!孩子他爸,今晚准你跟扬扬喝几瓶啤酒。”
儿子有出息了,谭明霞比谁都高兴,整的一顿晚饭跟过节似的。以前她是禁止张全顺抽烟喝酒,张谭更是想都不能想,现在虽然烟还是不准抽,但啤酒,却准许张谭喝了,俨然把张谭当做大人对待了。
农民的朴素想法里,能挣钱就是大人了。
“扬扬,你快点吃,吃过了去爷爷、叔伯家里转转,把那个什么上古传奇,拿给他们看看。你不是还给爷爷买了礼品吗,一起送过去。”
张谭有些哭笑不得:“妈,不至于吧,就是写个小说而已,没必要弄得家喻户晓。”
“那怎么行,你小说都印书上了,得让他们知道。省得他们整天以为我们家扬扬也和他们家小孩一样,没出息呢。我谭明霞的儿子,就是比别人家的儿子优秀。”
看着满脸激动的母亲,张谭好笑之余,又充满了愧疚。
上辈子,或许自己从未让父母这么骄傲过吧。
...
回到岗集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街道上的路灯都亮了起来。没办法,没有直通车,要绕路合淝市,特别耽误时间。
张谭记忆里,冬天的时候,上完下午的三节课,放假回家,都是天黑透了才能到家。
而他应对的办法,就是周五在双墩镇包夜上网,第二天早上再回家。
当然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车子停下来。
拎着大包小包走下车,张谭一眼就看见了父亲张全顺,正靠在车站站牌旁的电线杆上,嘴里抽着烟。
中巴车停下来的时候,他就开始往这边张望。
但是并没有移动脚步,显然前面几辆车没等到张谭,让他有些失望,对这班车也不敢抱期待。
“爸。”张谭大喊。
张全顺赶紧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这才快步走过来:“回来了。”
平时谭明霞管得严,他很少抽烟。
风吹过,张谭感觉有沙子迷进了眼里,涩涩的又润润的,他狠狠地挤了一下眼睛,迎了过去:“在市里面逛了一趟,迟了点。不是电话里说过,让你不要来接我吗?怎么开始抽烟了,不是戒了吗?”
“你妈不放心。”张全顺过来要接张谭手里的东西,没说抽烟的事,“怎么这么多?”
“买了点礼品带回来。”
“哪来的钱?”
“我自己赚的。”
“你赚的?”
回去的路上,父子两很少见的聊着天,当然,是张谭主动带起话题:“爸,大好消息啊,我们家出了一个作家。”
“谁?”张全顺没反应过来。
张谭笑笑:“当然是您儿子我。”
张全顺惊讶的看着张谭:“你当作家了?”
张谭看了看自己的样子,他身上的这套t恤衫加牛仔裤,是新买的,品味偏向成熟,穿在身上还是很提升气质的:“爸,你不觉得我现在很有作家的气质么。”
张全顺认真的打量了张谭一会,点点头:“是有点不同了,像城市人,对了,你头发怎么理成这个样?”
“这是卡尺头,大球星贝克汉姆就是这个发型,很爽利很精神。”
“感觉有点痞。”
“呵呵。”张谭将发型的话题岔过去,“爸,这一个月,家里可好?”
“都好。”
“粮站那边呢,听说在闹下岗?”
“没事。”
张全顺说着没事,但张谭还是听出来了他语气中的一丝沮丧和迷茫,很显然粮站并不像他说的那样没事,而是真的在闹下岗了。参军退伍之后,张全顺就被分配到岗集粮站工作,干了十几年,现在要下岗了,可想而知他的心里,有多少苦闷与担忧。
“爸,下岗是必然会发生的事,现在全国都在大下岗,解决国企的问题。粮站的工作丢了就丢了吧,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或许也是一个机会呢,不用舍不得。”张谭想安慰,但发现自己就算两辈子为人,还是不太会安慰人。
张全顺忽然提高了嗓音:“不是舍不得,是不理解,粮站的效益明明还不错,为什么也要承包给私人老板!”
张谭默然,下岗这个问题,很深奥,他也不是很懂。
身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渺小的个人,他无力去改变任何局面,只能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粮站的事别去操心了,爸,还是想想下岗后做什么吧。对了,粮站下岗给多少钱买断,两三万有吧?”
“说是给三万块钱把工龄买断,不过大家都不同意……你怎么知道的?”
张全顺感觉到十分的诧异,知子莫若父,自家的混小子连念书都是难题,更别说操心家里了。结果现在,儿子竟然跟自己聊起了下岗,这让他有些跟不上节奏。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张谭一句“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就将张全顺的疑惑,打消了回去。
儿子是高中生了,正儿八经的文化人,知道下岗,似乎也不足为奇。
张全顺自己找了个理由。
……
“什么!作家!稿费就给了七八千?”
谭明霞的反应,比张全顺大多了。
回到家中,可以想象的到,在得知儿子乱花钱买了一大堆东西之后,谭明霞有多暴怒。但是当张谭解释说,这是他写作挣来的钱,谭明霞又有多么的震惊。
之前还让人操碎心,连长沣一中都考不上的儿子,竟然一眨眼,就成了作家。
“爸、妈,看看,这就是《今古传奇·故事版》,我的小说就是发表在这份杂志上,看到了没有,在这里,《四大名捕震关东》,第一部《追杀》,作者谭张。下个月,还有《今古传奇·武侠版》,上面也有我的小说。”
“怎么是谭张?”谭明霞地道的农民,不认识字,将杂志递给了初中文化的张全顺,“孩子他爸,你看看,是不是这么个小说。”
张全顺点头:“是谭张写的。”
张谭正好跟着解释:“谭张是我的笔名,就是把张谭倒过来写。”
谭明霞追问:“笔名是什么?”
“笔名就是用来发表作品的名字,作家发表作品一般不用真名。”
“为什么不用真名。”谭明霞不明所以。
张谭就详细解释了一下。
明清时期,小说作品被人轻视,认为不登大雅之堂。有些写小说的作者,顾及自己的名声,就使用笔名。譬如长篇巨著《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就是笔名。到了五四运动之后,阶级斗争日趋激烈,政治环境异常险恶,使用笔名就更加广泛了。
渐渐地,笔名就成为中国作家的习惯。
当然,老外也有用笔名的,譬如马克·吐温就是笔名。
“原来是这样,写小说还要笔名。”
在张谭把杂志、汇款单等东西拿出来后,有图有真相,证据确凿,谭明霞终于相信了,自己的儿子,成了一名作家。
作家,文化人。
张谭在母亲的眼中,身份一下子就抬高了十几个台阶。
以前是不懂事的混犊子,现在是文质彬彬、一肚子墨水的作家。
“我儿子是作家,好,好!孩子他爸,今晚准你跟扬扬喝几瓶啤酒。”
儿子有出息了,谭明霞比谁都高兴,整的一顿晚饭跟过节似的。以前她是禁止张全顺抽烟喝酒,张谭更是想都不能想,现在虽然烟还是不准抽,但啤酒,却准许张谭喝了,俨然把张谭当做大人对待了。
农民的朴素想法里,能挣钱就是大人了。
“扬扬,你快点吃,吃过了去爷爷、叔伯家里转转,把那个什么上古传奇,拿给他们看看。你不是还给爷爷买了礼品吗,一起送过去。”
张谭有些哭笑不得:“妈,不至于吧,就是写个小说而已,没必要弄得家喻户晓。”
“那怎么行,你小说都印书上了,得让他们知道。省得他们整天以为我们家扬扬也和他们家小孩一样,没出息呢。我谭明霞的儿子,就是比别人家的儿子优秀。”
看着满脸激动的母亲,张谭好笑之余,又充满了愧疚。
上辈子,或许自己从未让父母这么骄傲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