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荐君使吐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达将近一个半时辰的长谈之后,张兴固然出口留封常清相从,可封常清口中答应,当随着那前来领自己前去客房住宿的从者离开时,他却不免生出了几分忐忑。要说对于安西四镇的熟悉,在那儿长大的他自然有十足的自信。然而,偏居安西四镇,遍访门路求进却不得的他,却也接触不到多高层的东西,甚至对于如今朝野格局也不甚了然,之前和张兴谈及安西时固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其余的就要差多了。
问题是,杜士仪是陇右节度使,又不曾执掌安西大都护府,而且张兴乃是掌书记,并非武将,他若是从其左右,有多少可能为杜士仪青眼?
踏进客房的时候,心不在焉的他还在思索这个问题,甚至忘了反手掩上房门。浑浑噩噩地寻了个坐具一屁股坐下,他就开始反思起自己今天的言行举止来。可以说,他从龟兹一路东行,但只见最初横行跋扈的异族兵马以及马贼都渐渐销声匿迹,而更加显眼的则是大唐边军,衣甲鲜明神采飞扬,给他留下了实在太过深刻的印象。而且,相比安西多用胡兵,河陇兵马则是唐骑居多,看多了那些胡商胡骑耀武扬威的他,自然而然四处打听河陇第一勇将是谁。
倘若早十年十五年,人们会用郭知运、郭虔瓘、王晙这几个人来回答他;倘若早个五年,人们会用信安王李祎、瓜州都督张守珪两个人中选一个来回答他;但现在……王忠嗣以三百骑大破吐蕃赞普数万兵马的光辉战绩还未被人忘怀,再加上他被中伤之后,又神乎其神地从河西转调陇右,又再一次与赤岭界碑以东的大唐境内伏杀吐蕃来犯之敌,自然是在如今安静祥和的河陇坐享第一勇将之称,无人能出其右。
于是,这才有了封常清的门前自荐——不是他不想向杜士仪自荐,实在是他根本不觉得杜士仪有可能注意到自己——所以,如今一想到自己本就和王昌龄高适同行,却错过了那样一个绝佳的机会,他顿时有一种捶胸顿足的冲动。
如此良机,辜负了可是要遭天谴的,没有第二次了!
这一夜,封常清几乎一晚上都没能好好合眼,然而,其余人就不像他了,呼呼大睡一夜好梦的不在少数。
杜士仪一大清早睡足了起来,拿耳朵贴着妻子的肚皮,总算听到了一次胎动之后,这才神清气爽心满意足地去了前头。出镇陇右将近两年,他如今已经不再是最初由天子下旨任此职时,带着几分权宜之计的味道,已经完完全全站稳了脚跟,而且,兼知支度营田仓廪甲仗等等留后事,就意味着他这个陇右节度副使完完全全挑的就是节度使的担子,只是把虚名让给了那位荣王。
昨日王忠嗣归来,给他带来了苗延嗣的信。王忠嗣不知道苗延嗣和他之间那微妙的关系,只以为苗延嗣真的无法控制军旅,因此他授意王忠嗣协理镇西军时,挑拣几个合用的将校举荐给苗延嗣,但不必太过,理由是如若苗延嗣反而将举荐的人才束之高阁不用,那就适得其反了,王忠嗣想都不想就照做了。现如今镇西军中看似已经完全安定了下来,可苗延嗣也好,他也好,早已达成了某种默契。
升堂见文武,处置完寥寥几桩紧急要务,杜士仪却独独留下了郭建,把他带到了镇羌斋。等郭建甫一落座,他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昨日忠嗣从河州回来,言说镇西军正将莫文江,以年老体衰为名请致仕,他也已经六十八岁了,我本拟代奏于上,请以忠嗣为镇西军正将,正好河州苗使君也已经与其熟悉了。谁知道昨日忠嗣将苗使君亲笔信带了回来,苗使君却在信上点了你。”
王忠嗣不在,郭建无时不刻都在试图压过王忠嗣一筹。即便王忠嗣出身也好,在天子身边的资历也好,哪怕在河陇的战功,都比年纪要大一截的他更强,可是,之前王忠嗣终究是被贬,若不能趁着如今边疆无战事的机会将其压下去,那么,他实在担心接下来的军中格局——就只王忠嗣来到鄯州这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军中多少将卒都归心于此人?因此,此刻闻言的他登时又惊又怒,就差没立刻骂出声来。
要不是苗延嗣,凭借从前的军功,河州刺史之职他是很有可能拿下的,如今苗延嗣横刀夺爱也就罢了,还要他屈居其下效力,简直是痴心妄想!
杜士仪自然知道郭建的想法,然而,他却不动声色,随手将那封苗延嗣的亲笔信递了过去。见郭建强忍把东西撕得粉碎的念头,接过来展开一看,继而脸色变得阴沉无比,他就知道,从前开始就专门擅长出阴招的苗延嗣,算是掐准了郭建的死穴,养子不教父之过,真真半点不假。果然,在几乎捏烂了那张纸的同时,郭建也终于抬起了头来。
“大帅,苗使君这封信……”
“我看过了。不过,我自然信得过你御下之道,教子之方。”
尽管杜士仪这么说,也就意味着会和下死力去保安思顺和姚峰一样,不理会苗延嗣参劾自己儿子掠人为奴的罪名,来保下自己,可郭建一想到郭家之前那郭知礼和郭英乂叔侄,他就不敢去挑战天子对于河陇郭氏的忍耐力。他一面暗自下定决心,回头就好好教训自己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一面却叹了口气说道:“既然苗使君一再说非我不可,那我也只能勉力前往镇西军一试。只是,我一人只身上任未免势单力薄,大帅可否准我调几人同行?”
“你想要征调的帮手,自然可以带过去。”杜士仪通情达理地答应了这个请求,又补充了一句道,“不过,你起自临洮军,总不能丢下这根本之地,可别把人一个个都给我抽调走了。”
杜士仪这两句话打消了郭建心中的所有疑虑,既然杜士仪都授意他留下亲信在临洮军,他倒是可以放心一些。他打定主意到河州之后,要给苗延嗣一点颜色看看,拜谢过之后就立刻匆匆离开了镇羌斋。而等到他一走,屏风后头的张兴就闪了出来,却是问道:“大帅是不是也太依着苗使君了?”
苗延嗣与杜士仪的微妙关联,整个陇右十二州,知道的人绝对不超过一巴掌之数,张兴也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云州那两三年,故而一无所知。然而,不论是因为王容的提醒,还是因为云州那一场旁人尚未察觉的大计划,杜士仪都决定,将张兴更进一步拉进自己的圈子。
“奇骏可知道,如今的河州苗使君也好,曾经的那位河州苗使君也好,全都出自上党苗氏?”
张兴对于名门著姓那些源远流长的家谱,就远不如杜士仪了若指掌了。不过苗延嗣乃是苗晋卿的族叔,他倒是听说过,当即点了点头。
“我当年在云州时,疏通御河直至桑干河,贯通到幽州的河运,便多有借助潞州上党苗氏之力。苗公虽然和我不和,但他两位公子,长者苗含泽,是我当初为万年尉,主持万年县试和京兆府试时解送的;次者苗含液,则是开元八年我的同年。而他二人全都在时任云州长史的我麾下供职过一两年,相处却也愉快。”
这番话虽说并没有清楚地点出他和苗延嗣的关系,但张兴何等机敏之人,顿时恍然大悟。苗延嗣和杜士仪的恩怨固然是真的,可历经十余年,因为其二子以及上党苗氏都深受杜士仪照拂,这一层恩怨应该早就淡了。故而,苗延嗣上任以来,看似和杜士仪常有争执龃龉,但从实质上来说,很可能便是……
杜士仪略过此事不再深谈,随即示意张兴过来坐下,得知他昨夜和封常清深谈之后,发现其果真对安西四镇的时势军略颇有想法,便出言留其相从,而封常清又告知,吐蕃在西域一直都采取蚕食政策,不时和大食国联手,这几年有从安西去小勃律的商人,回程时就多次提到吐蕃既已占有大勃律,对小勃律妄想背靠大唐早就难以容忍了。听完了这些,他沉吟许久,便点了点头。
“奇骏,郭建转任河州镇西军正将应该已成定局,而今陇右虽无战事,可吐蕃那位赞普的心意却很难说,所以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张兴见杜士仪这样郑重其事地吩咐事情,立刻肃然应道:“大帅还请吩咐。”
“吐蕃前年年末曾经悍然越境,虽是最终息兵止戈,可终究朝野还是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吐蕃之前议和乃是缓兵之计。故而,陛下已经有所斟酌,打算派人不日前往逻些,打的旗号是奉天子之命,探望金城公主。借口当然是现成的,金城公主之前来信说,身体欠安。”
金城公主比如今的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大六岁,这一年已经三十有七,而尺带珠丹幼年继位,即便年岁小于金城公主,却也已经三十出头了。加上后宫众多出身吐蕃贵族,甚至于天竺以及勃律的女子,本该已经儿女环绕膝下,可除却一个偏妃所出的女儿,至今却连一个继承人都没有。就算是那位最得宠爱的那囊妃,也不过是和金城公主同样膝下无子的境地。
这些都是从雅州市茶前往吐蕃的商人带来的讯息。尽管山高路远,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可相比互市能够得到的利润,远远贩茶到逻些,能够得到的利润会高好几倍,故而蜀中自有人肯铤而走险。雅州长史张简将此事奏报朝中之后,天子一时意动,遂有这一次出使。
将这些吐蕃后宫之事对张兴剖析分明,杜士仪方才沉声说道:“可这只是陛下一时起意的想法。和蕃公主大多无子女,纵使有,也不可能继承大国,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事。而我需要你去吐蕃,另一个原因是小勃律。小勃律远在安西四镇更西边,如若真的被吐蕃夺去,葱岭以西原本依附大唐的诸国,其染指就会更加便利,从此之后大唐往西的通路就难说了。倘若真的被吐蕃马到功成,就算安西四镇出兵,劳师远征折损兵马不说,而且输赢还未必可知,所以,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是最佳。
本来,这次的事情最好是派皇甫惟明这个曾经去过吐蕃的人,但他和王忠嗣算是死敌了,我也不想让他东山再起,更何况,你在鄯州这两年已经学会了吐蕃语。所以得知陛下心意后,我上书建言,建议派河陇官员前往,举荐的人便是你。如今河陇流民逃户众多,我会借此募兵,增广河源军安人军以及绥戎城一线的兵员,而且过一阵子会与河西节度牛大帅联络,大阅军马,耀我军威,以求吸引吐蕃的注意力。总之尽人事听天命,是否能暂时压下吐蕃野心一时,做了才知道。而金城公主那儿,若有机会,你一定要单独见上一面多多劝抚。她年方十三便入吐蕃,至今二十余年不能归故国,从前还一度留书西域某国国王请求护其归国,但之后就不见下文了,其中凄苦,外人哪能得知?”
长达将近一个半时辰的长谈之后,张兴固然出口留封常清相从,可封常清口中答应,当随着那前来领自己前去客房住宿的从者离开时,他却不免生出了几分忐忑。要说对于安西四镇的熟悉,在那儿长大的他自然有十足的自信。然而,偏居安西四镇,遍访门路求进却不得的他,却也接触不到多高层的东西,甚至对于如今朝野格局也不甚了然,之前和张兴谈及安西时固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其余的就要差多了。
问题是,杜士仪是陇右节度使,又不曾执掌安西大都护府,而且张兴乃是掌书记,并非武将,他若是从其左右,有多少可能为杜士仪青眼?
踏进客房的时候,心不在焉的他还在思索这个问题,甚至忘了反手掩上房门。浑浑噩噩地寻了个坐具一屁股坐下,他就开始反思起自己今天的言行举止来。可以说,他从龟兹一路东行,但只见最初横行跋扈的异族兵马以及马贼都渐渐销声匿迹,而更加显眼的则是大唐边军,衣甲鲜明神采飞扬,给他留下了实在太过深刻的印象。而且,相比安西多用胡兵,河陇兵马则是唐骑居多,看多了那些胡商胡骑耀武扬威的他,自然而然四处打听河陇第一勇将是谁。
倘若早十年十五年,人们会用郭知运、郭虔瓘、王晙这几个人来回答他;倘若早个五年,人们会用信安王李祎、瓜州都督张守珪两个人中选一个来回答他;但现在……王忠嗣以三百骑大破吐蕃赞普数万兵马的光辉战绩还未被人忘怀,再加上他被中伤之后,又神乎其神地从河西转调陇右,又再一次与赤岭界碑以东的大唐境内伏杀吐蕃来犯之敌,自然是在如今安静祥和的河陇坐享第一勇将之称,无人能出其右。
于是,这才有了封常清的门前自荐——不是他不想向杜士仪自荐,实在是他根本不觉得杜士仪有可能注意到自己——所以,如今一想到自己本就和王昌龄高适同行,却错过了那样一个绝佳的机会,他顿时有一种捶胸顿足的冲动。
如此良机,辜负了可是要遭天谴的,没有第二次了!
这一夜,封常清几乎一晚上都没能好好合眼,然而,其余人就不像他了,呼呼大睡一夜好梦的不在少数。
杜士仪一大清早睡足了起来,拿耳朵贴着妻子的肚皮,总算听到了一次胎动之后,这才神清气爽心满意足地去了前头。出镇陇右将近两年,他如今已经不再是最初由天子下旨任此职时,带着几分权宜之计的味道,已经完完全全站稳了脚跟,而且,兼知支度营田仓廪甲仗等等留后事,就意味着他这个陇右节度副使完完全全挑的就是节度使的担子,只是把虚名让给了那位荣王。
昨日王忠嗣归来,给他带来了苗延嗣的信。王忠嗣不知道苗延嗣和他之间那微妙的关系,只以为苗延嗣真的无法控制军旅,因此他授意王忠嗣协理镇西军时,挑拣几个合用的将校举荐给苗延嗣,但不必太过,理由是如若苗延嗣反而将举荐的人才束之高阁不用,那就适得其反了,王忠嗣想都不想就照做了。现如今镇西军中看似已经完全安定了下来,可苗延嗣也好,他也好,早已达成了某种默契。
升堂见文武,处置完寥寥几桩紧急要务,杜士仪却独独留下了郭建,把他带到了镇羌斋。等郭建甫一落座,他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昨日忠嗣从河州回来,言说镇西军正将莫文江,以年老体衰为名请致仕,他也已经六十八岁了,我本拟代奏于上,请以忠嗣为镇西军正将,正好河州苗使君也已经与其熟悉了。谁知道昨日忠嗣将苗使君亲笔信带了回来,苗使君却在信上点了你。”
王忠嗣不在,郭建无时不刻都在试图压过王忠嗣一筹。即便王忠嗣出身也好,在天子身边的资历也好,哪怕在河陇的战功,都比年纪要大一截的他更强,可是,之前王忠嗣终究是被贬,若不能趁着如今边疆无战事的机会将其压下去,那么,他实在担心接下来的军中格局——就只王忠嗣来到鄯州这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军中多少将卒都归心于此人?因此,此刻闻言的他登时又惊又怒,就差没立刻骂出声来。
要不是苗延嗣,凭借从前的军功,河州刺史之职他是很有可能拿下的,如今苗延嗣横刀夺爱也就罢了,还要他屈居其下效力,简直是痴心妄想!
杜士仪自然知道郭建的想法,然而,他却不动声色,随手将那封苗延嗣的亲笔信递了过去。见郭建强忍把东西撕得粉碎的念头,接过来展开一看,继而脸色变得阴沉无比,他就知道,从前开始就专门擅长出阴招的苗延嗣,算是掐准了郭建的死穴,养子不教父之过,真真半点不假。果然,在几乎捏烂了那张纸的同时,郭建也终于抬起了头来。
“大帅,苗使君这封信……”
“我看过了。不过,我自然信得过你御下之道,教子之方。”
尽管杜士仪这么说,也就意味着会和下死力去保安思顺和姚峰一样,不理会苗延嗣参劾自己儿子掠人为奴的罪名,来保下自己,可郭建一想到郭家之前那郭知礼和郭英乂叔侄,他就不敢去挑战天子对于河陇郭氏的忍耐力。他一面暗自下定决心,回头就好好教训自己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一面却叹了口气说道:“既然苗使君一再说非我不可,那我也只能勉力前往镇西军一试。只是,我一人只身上任未免势单力薄,大帅可否准我调几人同行?”
“你想要征调的帮手,自然可以带过去。”杜士仪通情达理地答应了这个请求,又补充了一句道,“不过,你起自临洮军,总不能丢下这根本之地,可别把人一个个都给我抽调走了。”
杜士仪这两句话打消了郭建心中的所有疑虑,既然杜士仪都授意他留下亲信在临洮军,他倒是可以放心一些。他打定主意到河州之后,要给苗延嗣一点颜色看看,拜谢过之后就立刻匆匆离开了镇羌斋。而等到他一走,屏风后头的张兴就闪了出来,却是问道:“大帅是不是也太依着苗使君了?”
苗延嗣与杜士仪的微妙关联,整个陇右十二州,知道的人绝对不超过一巴掌之数,张兴也是因为没有经历过云州那两三年,故而一无所知。然而,不论是因为王容的提醒,还是因为云州那一场旁人尚未察觉的大计划,杜士仪都决定,将张兴更进一步拉进自己的圈子。
“奇骏可知道,如今的河州苗使君也好,曾经的那位河州苗使君也好,全都出自上党苗氏?”
张兴对于名门著姓那些源远流长的家谱,就远不如杜士仪了若指掌了。不过苗延嗣乃是苗晋卿的族叔,他倒是听说过,当即点了点头。
“我当年在云州时,疏通御河直至桑干河,贯通到幽州的河运,便多有借助潞州上党苗氏之力。苗公虽然和我不和,但他两位公子,长者苗含泽,是我当初为万年尉,主持万年县试和京兆府试时解送的;次者苗含液,则是开元八年我的同年。而他二人全都在时任云州长史的我麾下供职过一两年,相处却也愉快。”
这番话虽说并没有清楚地点出他和苗延嗣的关系,但张兴何等机敏之人,顿时恍然大悟。苗延嗣和杜士仪的恩怨固然是真的,可历经十余年,因为其二子以及上党苗氏都深受杜士仪照拂,这一层恩怨应该早就淡了。故而,苗延嗣上任以来,看似和杜士仪常有争执龃龉,但从实质上来说,很可能便是……
杜士仪略过此事不再深谈,随即示意张兴过来坐下,得知他昨夜和封常清深谈之后,发现其果真对安西四镇的时势军略颇有想法,便出言留其相从,而封常清又告知,吐蕃在西域一直都采取蚕食政策,不时和大食国联手,这几年有从安西去小勃律的商人,回程时就多次提到吐蕃既已占有大勃律,对小勃律妄想背靠大唐早就难以容忍了。听完了这些,他沉吟许久,便点了点头。
“奇骏,郭建转任河州镇西军正将应该已成定局,而今陇右虽无战事,可吐蕃那位赞普的心意却很难说,所以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张兴见杜士仪这样郑重其事地吩咐事情,立刻肃然应道:“大帅还请吩咐。”
“吐蕃前年年末曾经悍然越境,虽是最终息兵止戈,可终究朝野还是有一种声音,那就是吐蕃之前议和乃是缓兵之计。故而,陛下已经有所斟酌,打算派人不日前往逻些,打的旗号是奉天子之命,探望金城公主。借口当然是现成的,金城公主之前来信说,身体欠安。”
金城公主比如今的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大六岁,这一年已经三十有七,而尺带珠丹幼年继位,即便年岁小于金城公主,却也已经三十出头了。加上后宫众多出身吐蕃贵族,甚至于天竺以及勃律的女子,本该已经儿女环绕膝下,可除却一个偏妃所出的女儿,至今却连一个继承人都没有。就算是那位最得宠爱的那囊妃,也不过是和金城公主同样膝下无子的境地。
这些都是从雅州市茶前往吐蕃的商人带来的讯息。尽管山高路远,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可相比互市能够得到的利润,远远贩茶到逻些,能够得到的利润会高好几倍,故而蜀中自有人肯铤而走险。雅州长史张简将此事奏报朝中之后,天子一时意动,遂有这一次出使。
将这些吐蕃后宫之事对张兴剖析分明,杜士仪方才沉声说道:“可这只是陛下一时起意的想法。和蕃公主大多无子女,纵使有,也不可能继承大国,这是彼此心照不宣的事。而我需要你去吐蕃,另一个原因是小勃律。小勃律远在安西四镇更西边,如若真的被吐蕃夺去,葱岭以西原本依附大唐的诸国,其染指就会更加便利,从此之后大唐往西的通路就难说了。倘若真的被吐蕃马到功成,就算安西四镇出兵,劳师远征折损兵马不说,而且输赢还未必可知,所以,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则是最佳。
本来,这次的事情最好是派皇甫惟明这个曾经去过吐蕃的人,但他和王忠嗣算是死敌了,我也不想让他东山再起,更何况,你在鄯州这两年已经学会了吐蕃语。所以得知陛下心意后,我上书建言,建议派河陇官员前往,举荐的人便是你。如今河陇流民逃户众多,我会借此募兵,增广河源军安人军以及绥戎城一线的兵员,而且过一阵子会与河西节度牛大帅联络,大阅军马,耀我军威,以求吸引吐蕃的注意力。总之尽人事听天命,是否能暂时压下吐蕃野心一时,做了才知道。而金城公主那儿,若有机会,你一定要单独见上一面多多劝抚。她年方十三便入吐蕃,至今二十余年不能归故国,从前还一度留书西域某国国王请求护其归国,但之后就不见下文了,其中凄苦,外人哪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