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掖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月初某日,余笙和薄玉果然抵京。
同二人一道抵京的还有一大一小两只木匣,内衬赭黄锦缎,锦缎上便托着两只火/枪。薄玉当初奉旨前往海州遍访工匠制造火/枪,工匠算是熟人,并不难寻,耽误时间的却是制造火/枪所需的设备、原料与劳力。设备与原料还是其次,劳力并非随意逮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那般简单。工匠知道如何造枪,但只他一人无论如何都忙不过来,唯有收几个踏实肯干又聪明伶俐的学徒,再慢慢教授。
因是密旨,虽银钱足够,却需避人耳目,许多简单的事遂变得颇为复杂。
故而这批火/枪直至近日方造出来。
造出来后,薄玉便飞鸽传书告知,先携了两只不同规格的火/枪进宫。
眼下,木匣便搁在唐潆面前的御案上。唐潆将一大一小两只火/枪从木匣中拿出来,分别在手中掂了掂,便察觉出轻重的区别。她放下大的火/枪,便开始端详小的火/枪,只见它通体漆黑,枪管较前世她熟知的□□较长而笔直,模样亦略精致小巧些,而大的火/枪单以肉眼观,无疑是它的plus版本,暂看不出什么差别。
唐潆前世是个根正苗红的良好市民,不当警察不做匪盗,没有机会接触□□,对军事更毫无兴趣。是以手上这火/枪于她而言说熟悉是熟悉,说陌生却更是陌生。只看了几眼,她便拣着这两只火/枪的射程、准度与威力,询问薄玉。
薄玉知无不言,又以数年前她馈赠给她的火/枪作对比:“当年我尚在海州任都指挥使,屡次剿倭,都因军备落后而处处受制,是以眼馋倭人的火/枪许久。这火/枪造出来,无论射程、威力或是准度都远胜于倭人的火/枪,料想日后仇人相见,当是他们钦羡我们了。”
薄玉虽生得纤细秀气,但骨子里始终流着武人坚毅果敢的血脉,这番话说出来不仅毫无傲慢自夸的嫌疑,反倒自她飞扬而英挺的眉间,生出一股鲜衣怒马看遍长安花的意气风发来。
唐潆见她这般神情,便是不亲去校场试枪都已托付信任了。可她还是摇头道:“倭人早是手下败将,不足为虑。夏苗时,你未在场,故而不知,弗朗基人的火/枪险将狩猎的魁首夺去。他们无需点燃火引,一次更能射三发弹药。我听唐吉利说,那是叫转轮枪。”
天子四时狩猎的魁首皆有重赏,便是王公宗亲不眼红财物,欲给自己的子孙趁机捞个一官半职的大有人在。是以魁首竞争力颇大,按理说参与者人人都已使出全力应对才是,这次夏苗,却差点儿让弗朗基人把首魁抢走了。
可笑又可悲的是,众臣几无一人质疑□□与火/枪之间的差距,反而将怒火怨气撒在了将魁首之位拱手让人的自家子弟。呵斥他们平日懒惰,学艺不精,落后于人。即便萧慎严屹之流亦是闭口不谈火/枪,只将此次险胜当做意外。
意外不意外尚不能断论,但长此以往自欺欺人固步自封,日后便再不会是意外,而是常态了。
却是苏燮,私下曾与唐潆奏对过一次,随即便请唐潆将唐吉利翻译的那本弗朗基人游记借与他看看。这是几日前的事情,苏燮感悟如何,暂不得知。
薄玉闻言,略有些吃惊,但她阅历深,沉得住事。很快便请命道:“陛下容臣几日,臣即刻赶赴海州,再与工匠协商,或有办法改进。”
唐潆听她竟在自己面前自称臣,便知她心里定是觉得此番回京带来的火/枪几无用处,辜负了皇恩,急欲弥补过失。见她如此认真,又认真得如此可爱,唐潆只好随她一道认真起来。她使了个眼色与池再,池再便去殿中的多宝格上取来了一只置于楠木雕花架的火/枪。
唐潆接过火/枪,又将它递给薄玉:“虽能自己琢磨,但将它拆卸了,瞧瞧内里构造,想必取条捷径要快过辛辛苦苦爬山路罢。”
这火/枪正是弗朗基人进献的转轮枪。他们并非第一次向中原的君主进献宝物,唐吉利翻译的游记中便清楚地记述了若干年前弗朗基人进献的一只千里镜,但观如今的中原,便知那千里镜该是被当时的君王藏入私库了,大抵只作为他个人喜好,连上层官僚社会都不曾流行起来,民间更无人钻研此物了。
转轮枪同理,弗朗基人估计以为晋朝这少女模样的年轻皇帝,玩心未泯,又无城府,至多将这造型别致的转轮枪当做清玩古物一般陈设起来,岂会料到她转手就想将它拿给工匠拆卸了,研究再造,借以对付自己。
薄玉神色一如往常的平静,但心底或多或少生出些许对眼前年幼自己几乎十岁的君上的敬意,感慨她虽年幼,但所思所虑竟似乎比先帝更深远些。朝堂上的谋略她并不通晓,但常年征战沙场的她懂得一个道理,唯武止戈。这万里河山广阔疆土的物阜民安是九州将士一滴血一滴汗拿命拼来的,剿倭那几年,因军备落后于人,一将功成万骨枯!
薄玉领了转轮枪,正欲躬身告退,不防唐潆却出言将她拦住了:“阿玉表姑,此事不急于一时。你与表姑离京几近一年,今日才回来,路途奔波辛苦,还是先歇息几日罢。”
唐潆终究是有自己的私心,她颇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桃花眼含笑如水,脉脉温情:“且让表姑多留几日,阿娘需人与她说说话呢。”
闺蜜情、姐妹情不同于爱情,如同有些话对亲人说得,对爱人却说不得,反之亦然。她这次大度得很,当真不曾吃味。
而正如唐潆所料,现下余笙与太后于长乐殿中恰在说着些不能告与她的体己话。
“阿嫂,你当真……”余笙话在嘴边,却不知该如何说出口。约莫一年前,薄玉奉旨造枪,携她离京,太后私下向她询问过,实使余笙吃了一大惊。
区区一年,却恍若隔世。
余笙的目光一寸一寸缓慢地从太后的面容上踱过,心里霎时疼惜满溢。她与她是儿时最好的玩伴,即便长大以后辈分有别亦不曾生分,她再熟悉她不过,心智如此成熟稳重的人,在问自己时却仿佛是个青涩笨拙的学生,虽言语流畅,不曾磕巴,但说话带了些颤音,便足以显露出她内心的无措。
她着实,是拿小七无法罢。
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竟对自己生出了钦慕之情。
亏得是阿嫂,对小七视若己出,爱护她容忍她宽待她。换作旁人,只怕不是气个半死,便是将子女撵出家门了。
然而,眼下的情形,余笙自问又岂是当初的她所能预想的?
太后捧起茶盏,轻拨茶盖,浅啜了一口兰雪茶。余香回味在唇齿间,仿佛金陵一场冬雪,簌簌落满尘世。她敛眉淡笑:“我不知真假。那时我便与你说过,我不曾喜欢过谁,便是对她……从来都当作自己女儿一般。从前我做错了事,使无辜之人罹难,后来只想补过赎罪,既然将她拉扯进漩涡中,注定她已逃不出这座宫阙,便好好弥补她罢。她缺什么,便给她什么,使她尽量过得开心些。”
“如此母慈女孝相安无事了十数年,忽有一日,我发觉她长大了,心里着实有些失落,大抵是以为自己于她而言已在一日日老了。她迟早会与一人结为连理,又为他生儿育女,便离我一日日远了。失落之后却是安心,我想,我是她的母亲,总不能留她在我身旁一辈子罢。”
这番话,她不曾对谁说起过,像是在心里藏了许久。纤细白皙的手指摩挲着茶盏上的白釉,她垂眸,唇边似有似无地发出一声轻叹:“阿笙,她长大了,所缺唯一物,我却不知当不当给,给不给得起了。”
“阿嫂——”余笙为她失明之事适才已哭过一回,眼睛犹在红肿,说话激动之下更没了顾忌,“这九五之尊的位置,天下人趋之若鹜,你已将她扶上帝位,却还嫌自己做得不够么?你总不为你自己想,眼睛搭上了,日后还要将自己的名声都给搭上?”
如此犯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将来青史上岂会好听。
余笙见她无动于衷,情急之下竟脱口道:“你倘若真想与她在一起,不如让她认回自己的亲生母亲?这般,朝野内外何人还有非议?”
“小七认回自己的母亲,便是认回自己的父亲。届时,她的帝位便再非正统,如何服众。”太后摇头,“阿笙,这帝位只要上去,再想下来便难了。”历朝历代,废帝的下场从无好的,倘说区别,不过是死得体面与否罢了。
余笙听她言语中都只在为唐潆着想,心中一慌,不由颤声问道:“阿嫂,你对小七莫非……”
太后缄默了少顷,轻声道:“大抵罢。”
薄玉答应留京几日,正事暂且告一段落,唐潆与她一道往长乐殿中走出。
才出了正殿,便听闻西苑的方向嘈杂得很,隐约可闻鞭笞声与小孩的哭声,颇不寻常。
恐惊扰主子,池再忙遣人去查看是怎生个情况。
片刻后,随着西苑归为寂静,便有人来回:“陛下,小事而已。掖庭一个奴婢趁着用午饭的时候逃了出来,已被掖庭的人带回去了。”
这内侍不知点到即止,竟絮叨起来:“这奴婢难不成以为自己的娘曾是只金凤凰,她便同是个落难的小姐?生来便在掖庭,几次三番了,挨了几顿打,都不知长记性……”
宫人最忌多话。池再觑了觑唐潆的脸色,一拍他脑袋,连声呵斥了他几句,直将内侍吓得脸色发白,双腿发软,跪倒在地,哀声求饶。
唐潆不以为意,只是听他说来,适才西苑那奴婢身份颇有些特殊,便问池再。
池再犹豫着道:“是郑王世子的遗孀与遗腹子。郑王谋逆,世子亦随其父伏诛,世子妃那时有孕,殿下仁慈,减免了罪罚,容她于掖庭干些粗浅的杂活。”
郑王世子,遗孀?
唐潆一面想着,一面往前走,秀眉微蹙。池再见状,以为她是想起了数年前同室操戈手刃血亲的旧事,心中受了触动。
却不知,她只是忽然想起一事来。
这事,虽不急在眼下,但关乎国祚,需慢慢相看起来了。
她要去与太后商议。
月初某日,余笙和薄玉果然抵京。
同二人一道抵京的还有一大一小两只木匣,内衬赭黄锦缎,锦缎上便托着两只火/枪。薄玉当初奉旨前往海州遍访工匠制造火/枪,工匠算是熟人,并不难寻,耽误时间的却是制造火/枪所需的设备、原料与劳力。设备与原料还是其次,劳力并非随意逮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那般简单。工匠知道如何造枪,但只他一人无论如何都忙不过来,唯有收几个踏实肯干又聪明伶俐的学徒,再慢慢教授。
因是密旨,虽银钱足够,却需避人耳目,许多简单的事遂变得颇为复杂。
故而这批火/枪直至近日方造出来。
造出来后,薄玉便飞鸽传书告知,先携了两只不同规格的火/枪进宫。
眼下,木匣便搁在唐潆面前的御案上。唐潆将一大一小两只火/枪从木匣中拿出来,分别在手中掂了掂,便察觉出轻重的区别。她放下大的火/枪,便开始端详小的火/枪,只见它通体漆黑,枪管较前世她熟知的□□较长而笔直,模样亦略精致小巧些,而大的火/枪单以肉眼观,无疑是它的plus版本,暂看不出什么差别。
唐潆前世是个根正苗红的良好市民,不当警察不做匪盗,没有机会接触□□,对军事更毫无兴趣。是以手上这火/枪于她而言说熟悉是熟悉,说陌生却更是陌生。只看了几眼,她便拣着这两只火/枪的射程、准度与威力,询问薄玉。
薄玉知无不言,又以数年前她馈赠给她的火/枪作对比:“当年我尚在海州任都指挥使,屡次剿倭,都因军备落后而处处受制,是以眼馋倭人的火/枪许久。这火/枪造出来,无论射程、威力或是准度都远胜于倭人的火/枪,料想日后仇人相见,当是他们钦羡我们了。”
薄玉虽生得纤细秀气,但骨子里始终流着武人坚毅果敢的血脉,这番话说出来不仅毫无傲慢自夸的嫌疑,反倒自她飞扬而英挺的眉间,生出一股鲜衣怒马看遍长安花的意气风发来。
唐潆见她这般神情,便是不亲去校场试枪都已托付信任了。可她还是摇头道:“倭人早是手下败将,不足为虑。夏苗时,你未在场,故而不知,弗朗基人的火/枪险将狩猎的魁首夺去。他们无需点燃火引,一次更能射三发弹药。我听唐吉利说,那是叫转轮枪。”
天子四时狩猎的魁首皆有重赏,便是王公宗亲不眼红财物,欲给自己的子孙趁机捞个一官半职的大有人在。是以魁首竞争力颇大,按理说参与者人人都已使出全力应对才是,这次夏苗,却差点儿让弗朗基人把首魁抢走了。
可笑又可悲的是,众臣几无一人质疑□□与火/枪之间的差距,反而将怒火怨气撒在了将魁首之位拱手让人的自家子弟。呵斥他们平日懒惰,学艺不精,落后于人。即便萧慎严屹之流亦是闭口不谈火/枪,只将此次险胜当做意外。
意外不意外尚不能断论,但长此以往自欺欺人固步自封,日后便再不会是意外,而是常态了。
却是苏燮,私下曾与唐潆奏对过一次,随即便请唐潆将唐吉利翻译的那本弗朗基人游记借与他看看。这是几日前的事情,苏燮感悟如何,暂不得知。
薄玉闻言,略有些吃惊,但她阅历深,沉得住事。很快便请命道:“陛下容臣几日,臣即刻赶赴海州,再与工匠协商,或有办法改进。”
唐潆听她竟在自己面前自称臣,便知她心里定是觉得此番回京带来的火/枪几无用处,辜负了皇恩,急欲弥补过失。见她如此认真,又认真得如此可爱,唐潆只好随她一道认真起来。她使了个眼色与池再,池再便去殿中的多宝格上取来了一只置于楠木雕花架的火/枪。
唐潆接过火/枪,又将它递给薄玉:“虽能自己琢磨,但将它拆卸了,瞧瞧内里构造,想必取条捷径要快过辛辛苦苦爬山路罢。”
这火/枪正是弗朗基人进献的转轮枪。他们并非第一次向中原的君主进献宝物,唐吉利翻译的游记中便清楚地记述了若干年前弗朗基人进献的一只千里镜,但观如今的中原,便知那千里镜该是被当时的君王藏入私库了,大抵只作为他个人喜好,连上层官僚社会都不曾流行起来,民间更无人钻研此物了。
转轮枪同理,弗朗基人估计以为晋朝这少女模样的年轻皇帝,玩心未泯,又无城府,至多将这造型别致的转轮枪当做清玩古物一般陈设起来,岂会料到她转手就想将它拿给工匠拆卸了,研究再造,借以对付自己。
薄玉神色一如往常的平静,但心底或多或少生出些许对眼前年幼自己几乎十岁的君上的敬意,感慨她虽年幼,但所思所虑竟似乎比先帝更深远些。朝堂上的谋略她并不通晓,但常年征战沙场的她懂得一个道理,唯武止戈。这万里河山广阔疆土的物阜民安是九州将士一滴血一滴汗拿命拼来的,剿倭那几年,因军备落后于人,一将功成万骨枯!
薄玉领了转轮枪,正欲躬身告退,不防唐潆却出言将她拦住了:“阿玉表姑,此事不急于一时。你与表姑离京几近一年,今日才回来,路途奔波辛苦,还是先歇息几日罢。”
唐潆终究是有自己的私心,她颇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桃花眼含笑如水,脉脉温情:“且让表姑多留几日,阿娘需人与她说说话呢。”
闺蜜情、姐妹情不同于爱情,如同有些话对亲人说得,对爱人却说不得,反之亦然。她这次大度得很,当真不曾吃味。
而正如唐潆所料,现下余笙与太后于长乐殿中恰在说着些不能告与她的体己话。
“阿嫂,你当真……”余笙话在嘴边,却不知该如何说出口。约莫一年前,薄玉奉旨造枪,携她离京,太后私下向她询问过,实使余笙吃了一大惊。
区区一年,却恍若隔世。
余笙的目光一寸一寸缓慢地从太后的面容上踱过,心里霎时疼惜满溢。她与她是儿时最好的玩伴,即便长大以后辈分有别亦不曾生分,她再熟悉她不过,心智如此成熟稳重的人,在问自己时却仿佛是个青涩笨拙的学生,虽言语流畅,不曾磕巴,但说话带了些颤音,便足以显露出她内心的无措。
她着实,是拿小七无法罢。
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竟对自己生出了钦慕之情。
亏得是阿嫂,对小七视若己出,爱护她容忍她宽待她。换作旁人,只怕不是气个半死,便是将子女撵出家门了。
然而,眼下的情形,余笙自问又岂是当初的她所能预想的?
太后捧起茶盏,轻拨茶盖,浅啜了一口兰雪茶。余香回味在唇齿间,仿佛金陵一场冬雪,簌簌落满尘世。她敛眉淡笑:“我不知真假。那时我便与你说过,我不曾喜欢过谁,便是对她……从来都当作自己女儿一般。从前我做错了事,使无辜之人罹难,后来只想补过赎罪,既然将她拉扯进漩涡中,注定她已逃不出这座宫阙,便好好弥补她罢。她缺什么,便给她什么,使她尽量过得开心些。”
“如此母慈女孝相安无事了十数年,忽有一日,我发觉她长大了,心里着实有些失落,大抵是以为自己于她而言已在一日日老了。她迟早会与一人结为连理,又为他生儿育女,便离我一日日远了。失落之后却是安心,我想,我是她的母亲,总不能留她在我身旁一辈子罢。”
这番话,她不曾对谁说起过,像是在心里藏了许久。纤细白皙的手指摩挲着茶盏上的白釉,她垂眸,唇边似有似无地发出一声轻叹:“阿笙,她长大了,所缺唯一物,我却不知当不当给,给不给得起了。”
“阿嫂——”余笙为她失明之事适才已哭过一回,眼睛犹在红肿,说话激动之下更没了顾忌,“这九五之尊的位置,天下人趋之若鹜,你已将她扶上帝位,却还嫌自己做得不够么?你总不为你自己想,眼睛搭上了,日后还要将自己的名声都给搭上?”
如此犯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将来青史上岂会好听。
余笙见她无动于衷,情急之下竟脱口道:“你倘若真想与她在一起,不如让她认回自己的亲生母亲?这般,朝野内外何人还有非议?”
“小七认回自己的母亲,便是认回自己的父亲。届时,她的帝位便再非正统,如何服众。”太后摇头,“阿笙,这帝位只要上去,再想下来便难了。”历朝历代,废帝的下场从无好的,倘说区别,不过是死得体面与否罢了。
余笙听她言语中都只在为唐潆着想,心中一慌,不由颤声问道:“阿嫂,你对小七莫非……”
太后缄默了少顷,轻声道:“大抵罢。”
薄玉答应留京几日,正事暂且告一段落,唐潆与她一道往长乐殿中走出。
才出了正殿,便听闻西苑的方向嘈杂得很,隐约可闻鞭笞声与小孩的哭声,颇不寻常。
恐惊扰主子,池再忙遣人去查看是怎生个情况。
片刻后,随着西苑归为寂静,便有人来回:“陛下,小事而已。掖庭一个奴婢趁着用午饭的时候逃了出来,已被掖庭的人带回去了。”
这内侍不知点到即止,竟絮叨起来:“这奴婢难不成以为自己的娘曾是只金凤凰,她便同是个落难的小姐?生来便在掖庭,几次三番了,挨了几顿打,都不知长记性……”
宫人最忌多话。池再觑了觑唐潆的脸色,一拍他脑袋,连声呵斥了他几句,直将内侍吓得脸色发白,双腿发软,跪倒在地,哀声求饶。
唐潆不以为意,只是听他说来,适才西苑那奴婢身份颇有些特殊,便问池再。
池再犹豫着道:“是郑王世子的遗孀与遗腹子。郑王谋逆,世子亦随其父伏诛,世子妃那时有孕,殿下仁慈,减免了罪罚,容她于掖庭干些粗浅的杂活。”
郑王世子,遗孀?
唐潆一面想着,一面往前走,秀眉微蹙。池再见状,以为她是想起了数年前同室操戈手刃血亲的旧事,心中受了触动。
却不知,她只是忽然想起一事来。
这事,虽不急在眼下,但关乎国祚,需慢慢相看起来了。
她要去与太后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