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邀请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般来说,一幅书画作品,即便是真迹,其价值如何,主要也要看作者是谁。而作者确定之后,往往还要看他在画作上边花费了多少心思,是不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是不是他擅长的方面以及尺幅如何等等很多问题。
以董其昌在华夏书画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他距今的年代,按道理,即便是小尺幅的应酬之作,只要达到一定的水准,都应该很有收藏价值才对,可偏偏,他就是个例外
根据史料记载,董其昌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书画家,这一点,从其流传至今的作品数量上也能看的出来,可问题偏偏就是出在这超越常人的传世作品的数量上。
董其昌在生前就非常有名,慕名求画的人很多,所以他的画不少都是应酬之作,甚至很多时候还会直接找人代笔了事,而这些相关记载,都严重的影响了其书画作品的价值。
而且,明代中后期,正是书画作伪泛滥的时期,作为当时有名的书画双绝,董其昌的作品在市场上非常吃香,因而也就成了伪造的重灾区。偏偏这家伙为了宣扬自己的名声,对这些伪作的态度也是听之任之,而这些作品,经过数百年的沉淀之后,到了今天,很多都已经难辨真伪,这也是其作品价格一直都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董其昌作品的价格普遍偏低,但并不代表着没有收藏价值,只是受代笔和伪作的影响太大罢了。实际上,一旦能够确定确实是董其昌的真迹,其价格还是非常惊人的,就好比创下其作品拍卖纪录的那幅《疏林茅屋图》手卷,成交价就高达6900多万软妹币,而那幅画的尺幅,似乎还有没有这一幅大……”
很显然,罗果夫在这方面也狠下过一番功夫,只是这样的话根本就影响不了李逸,先不说6900万当中的水分具体有多少,单单只就眼前的这幅作品来说,是真是假还都不好说,那就更谈不上其他了。
第三幅,也是一幅山水作品,作者是清代山水名家,人称“清初画圣”的王翚的作品。
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和两位师父以及王原祁并称山水画家“四王“,而且还隐有领军之势。
只不过,无论是从名气还是作品的质量上,王翚都没办法和董其昌、黄公望这些巨头级的人物相比,再加上又是照片而非真迹,因此李逸也只是简单的看了两眼就跳了过去。
第四幅,第五幅……因为都是些照片,又没有特别有名的名家之作,所以每一幅李逸都只是简单的看一下画面,然后再留意一下作者就匆匆翻过。一直看到了30多幅,他才轻轻的咦了一声,放慢了速度。
引起他注意的是一幅佚名作品。佚名,就是无法确定作者,这一类的作品在小尺幅的古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引起李逸注意的这幅作品,画面主题是文人士子在一片长满了荷叶的池塘上的小亭里消暑的场景,虽然尺幅不大,但仍采用了全景式的构图,由近处的坡石、亭廊,到远处的青峰、洲渚,层次井然,变化丰富,只是一看,就给人一种大家之作的感觉。
照片旁边的介绍资料显示,这应该是一幅宋代佚名古画,只是李逸在仔细的看过画风之后,怀疑这幅画很有可能会是李唐的作品,即便不是,也有可能是他的弟子或者是其他大师级人物的仿作,总之,这幅画应该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这篇目录里的东西,你都能够拿到巴黎来吗?”
瓷器还好,很多都是些大开门,即便是看照片也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可是换到书画就不行了,一方面照片的尺幅太小,很多细节都看不太清楚,二来只看照片的话,根本就领略不到画中的意境,之前李逸一直都还能勉强忍着,可在看到这幅宋代的佚名画作之后,他觉得,如果看不到实物,这目录,还真不如不看,因为实在是太心焦了。
“如果数量不是很多,应该是没问题,但我建议您有空的话,最好还是亲自去一趟莫斯科,因为目录中这些,只是我收藏的很少的一部分……嗯,大概有五分之一吧。”
五分之一?李逸无语的摇了摇头,这个消息也实在是太打击人了点。
“既然这样,那我干脆就不看了,你什么时间回俄罗斯?如果近期就回的话,我应该是能跟你一起跑上一趟。”
“是吗,这可真是个好消息!要不我们等展会结束就出发?”
展会结束?李逸计算了一下日子,今天是双年展开展的第三天,要等到展会结束还要在这边待五天,而之前书画比赛时认识的石崇轩的画展是在十天之后,抓紧点的话,应该是来得及去俄罗斯转上一圈,只是,这家伙又不是参展商,用得着一定要等到展会结束吗?
“呃,是这样,早在半年前我就接到了邀请,要在几天后出席一个朋友画廊的开张仪式,用你们华夏的话说,他们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
李逸耸了耸肩,没去搭理这家伙那不伦不类的比喻,不过罗果夫的话确实也提醒了他,如果只是凭借财力购买的话,恐怕只是罗果夫一个人的收藏就足以让他倾家荡产,而这还是在别人愿意跟他交换的前提下。
相比起这种交易模式,文物换文物无疑是效果最好也最占便宜的一种,只是想要将这种模式推进下去,手中就必须要握有一定数量的西洋古董,而且还必须都是精品,这一点,对于其他的鉴定师来说可能会千难万难,但对于李逸来说,只要有,只要他想要,要找到一些让人吃惊到眼珠子都会瞪掉的大漏也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为难的事。
和罗果夫约定好时间,李逸起身告辞,只是在告辞的时候,罗果夫的朋友盛情邀请他参观一下他的古董店,却不知道自己无意间请来了一个强盗……(未完待续。)
一般来说,一幅书画作品,即便是真迹,其价值如何,主要也要看作者是谁。而作者确定之后,往往还要看他在画作上边花费了多少心思,是不是他成熟时期的作品,是不是他擅长的方面以及尺幅如何等等很多问题。
以董其昌在华夏书画历史上的地位,以及他距今的年代,按道理,即便是小尺幅的应酬之作,只要达到一定的水准,都应该很有收藏价值才对,可偏偏,他就是个例外
根据史料记载,董其昌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书画家,这一点,从其流传至今的作品数量上也能看的出来,可问题偏偏就是出在这超越常人的传世作品的数量上。
董其昌在生前就非常有名,慕名求画的人很多,所以他的画不少都是应酬之作,甚至很多时候还会直接找人代笔了事,而这些相关记载,都严重的影响了其书画作品的价值。
而且,明代中后期,正是书画作伪泛滥的时期,作为当时有名的书画双绝,董其昌的作品在市场上非常吃香,因而也就成了伪造的重灾区。偏偏这家伙为了宣扬自己的名声,对这些伪作的态度也是听之任之,而这些作品,经过数百年的沉淀之后,到了今天,很多都已经难辨真伪,这也是其作品价格一直都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董其昌作品的价格普遍偏低,但并不代表着没有收藏价值,只是受代笔和伪作的影响太大罢了。实际上,一旦能够确定确实是董其昌的真迹,其价格还是非常惊人的,就好比创下其作品拍卖纪录的那幅《疏林茅屋图》手卷,成交价就高达6900多万软妹币,而那幅画的尺幅,似乎还有没有这一幅大……”
很显然,罗果夫在这方面也狠下过一番功夫,只是这样的话根本就影响不了李逸,先不说6900万当中的水分具体有多少,单单只就眼前的这幅作品来说,是真是假还都不好说,那就更谈不上其他了。
第三幅,也是一幅山水作品,作者是清代山水名家,人称“清初画圣”的王翚的作品。
王翚师从王时敏、王鉴,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但和两位师父以及王原祁并称山水画家“四王“,而且还隐有领军之势。
只不过,无论是从名气还是作品的质量上,王翚都没办法和董其昌、黄公望这些巨头级的人物相比,再加上又是照片而非真迹,因此李逸也只是简单的看了两眼就跳了过去。
第四幅,第五幅……因为都是些照片,又没有特别有名的名家之作,所以每一幅李逸都只是简单的看一下画面,然后再留意一下作者就匆匆翻过。一直看到了30多幅,他才轻轻的咦了一声,放慢了速度。
引起他注意的是一幅佚名作品。佚名,就是无法确定作者,这一类的作品在小尺幅的古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其中不乏精品之作。
引起李逸注意的这幅作品,画面主题是文人士子在一片长满了荷叶的池塘上的小亭里消暑的场景,虽然尺幅不大,但仍采用了全景式的构图,由近处的坡石、亭廊,到远处的青峰、洲渚,层次井然,变化丰富,只是一看,就给人一种大家之作的感觉。
照片旁边的介绍资料显示,这应该是一幅宋代佚名古画,只是李逸在仔细的看过画风之后,怀疑这幅画很有可能会是李唐的作品,即便不是,也有可能是他的弟子或者是其他大师级人物的仿作,总之,这幅画应该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这篇目录里的东西,你都能够拿到巴黎来吗?”
瓷器还好,很多都是些大开门,即便是看照片也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可是换到书画就不行了,一方面照片的尺幅太小,很多细节都看不太清楚,二来只看照片的话,根本就领略不到画中的意境,之前李逸一直都还能勉强忍着,可在看到这幅宋代的佚名画作之后,他觉得,如果看不到实物,这目录,还真不如不看,因为实在是太心焦了。
“如果数量不是很多,应该是没问题,但我建议您有空的话,最好还是亲自去一趟莫斯科,因为目录中这些,只是我收藏的很少的一部分……嗯,大概有五分之一吧。”
五分之一?李逸无语的摇了摇头,这个消息也实在是太打击人了点。
“既然这样,那我干脆就不看了,你什么时间回俄罗斯?如果近期就回的话,我应该是能跟你一起跑上一趟。”
“是吗,这可真是个好消息!要不我们等展会结束就出发?”
展会结束?李逸计算了一下日子,今天是双年展开展的第三天,要等到展会结束还要在这边待五天,而之前书画比赛时认识的石崇轩的画展是在十天之后,抓紧点的话,应该是来得及去俄罗斯转上一圈,只是,这家伙又不是参展商,用得着一定要等到展会结束吗?
“呃,是这样,早在半年前我就接到了邀请,要在几天后出席一个朋友画廊的开张仪式,用你们华夏的话说,他们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
李逸耸了耸肩,没去搭理这家伙那不伦不类的比喻,不过罗果夫的话确实也提醒了他,如果只是凭借财力购买的话,恐怕只是罗果夫一个人的收藏就足以让他倾家荡产,而这还是在别人愿意跟他交换的前提下。
相比起这种交易模式,文物换文物无疑是效果最好也最占便宜的一种,只是想要将这种模式推进下去,手中就必须要握有一定数量的西洋古董,而且还必须都是精品,这一点,对于其他的鉴定师来说可能会千难万难,但对于李逸来说,只要有,只要他想要,要找到一些让人吃惊到眼珠子都会瞪掉的大漏也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为难的事。
和罗果夫约定好时间,李逸起身告辞,只是在告辞的时候,罗果夫的朋友盛情邀请他参观一下他的古董店,却不知道自己无意间请来了一个强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