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交锋之东宫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子回帝都,虽然无甚排场,但储君归来,总是一件大事。
起码,满朝上下就都放下心来。
不论是对太子满意还是不满意的,都清楚,储君身份不同寻常,倘在江南真有个磕碰的,就是朝廷的耻辱了。如今,太子回来了,本身也代表了江南的局面没有想像中的艰难。
其实,离帝都不过一载有余,但,这一回来,却生生的让太子有了物是人非之感。
他想说的话有很多,只是,兴许是近乡情更怯,面对君父,却又不知要说什么。穆元帝见太子形容消瘦,玄色绣金龙的太子礼服穿在身上犹显支离,心下的不悦便满了几分,他原就不想当头质问太子,故而只是一句,“先去东宫梳洗,一会儿朕再与你说话。”
太子千言万语一句未言,最终只是恭恭敬敬的行一礼,折身去了东宫。
东宫亦有前宫后殿之分,太子妃等一干女眷都是住在后殿,今闻太子归来,太子妃早早梳洗穿戴了,带着儿女们等侯太子归来。
先是太子妃打发到外头迎接太子的小内侍跟进来禀报,“娘娘,殿下回来了!这会儿正在前殿与属官们说话,一会儿就过来。”
太子妃吴氏既被选为太子妃,一则先时娘家显赫,二则自身素质亦是不差,她一向是个稳得住也坐得住的人,今听得这一句“殿下回来了”,吴氏却是眼眶一酸,一双脂粉都遮不住的红肿的眼睛直直的望向门外,那门外,是青石铺就的道路,汉白玉雕琢的围栏,以及庭中花木吐翠,迎春初绽。吴氏不知自己望了多久,或许在太子不在的日子,她就这样无数次的望向门外,一次又一次的想像,丈夫何日归来。
吴氏回神的时候,已不知自己何时起身,何时握住丈夫的双臂,又何时泪流满面。太子一声轻叹,将妻子揽在怀里,吴氏痛哭失声。
太子眼中亦有泪光闪过,但见妻妾儿女皆面露悲色,轻轻抚摸着太子妃的脊背,柔声安慰道,“好了,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太子妃这才渐渐的收了声,哽咽道,“我们,都盼着殿下回来呢。”一面拭泪,一面请太子上座,妾室儿女的给太子见过礼,太子温声道,“宫里有太子妃,我是放心的。”先令侧室们下去,又问了诸儿女的功课,着重问了嫡长子穆几句,道,“你是家里的长子,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帮着你母亲打理家里的事情,是家里的主心骨,弟妹们的倚靠。脚的事,不必心急,重要是的,君子不器,不自弃。不说别人,你五叔的右腕也伤过,这些年,他一直是左手写字,你可见他颓丧过。如今江南败坏,正是你五叔过去平定战乱。你不必与别人学,同你五叔学就是。”
太孙忙起身听了。
太子道,“先带着弟妹们下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大好光阴,别耽搁了,晚上咱们一道用膳。”
这些年的储君教育,稳定人心于太子并非难事。见孩子们都下去了,太子妃道,“我已命他们备好热水,膳食,殿下可沐浴更衣?”
太子摆摆手,“换身衣裳也便罢了。”
太子妃立刻着人拿了身玄底绣金线云纹的常服来,太子重新洗漱了,换了家常衣衫,太子妃已令人端来燕窝羹,服侍着太子用了,夫妻二人此方话些家常。
太子妃其实好些话想说,好些话想问,一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反是太子平静的多,这一路,太子想通了也想透了,拍拍太子妃的手道,“我心下有数,你只管说。”
太子妃甫一开口就是满心苦楚,只是,她也是三十几的人了,出身公府,嫁入东宫,做太子妃多年,太子妃最清楚,抱怨诉苦是没有用的。太子妃心知丈夫怕是比自己更不好过,于是,并不再露悲容,强忍心酸,叹道,“别个还好,就是一样,父亲过逝这些日子,世子袭爵的旨意一直没下来,公主为此很是焦急,我劝了公主几遭,想着,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父皇自有安排,为人臣子的,记着一个忠字,再错不了的。”
想到岳父之事,太子叹,“你放心,江南生变,孤困于蜀地,不得回朝。父皇并不知江南内情,岳父的忠心,我是知道的。”
太子妃眼圈儿骤红,强忍泪意,“这么说,父亲果然已经……”见丈夫亦生伤感,太子妃忙又道,“既是行军打仗,伤亡在所难免,马革裹尸,也是尽了忠义。只是,我得给殿下提个醒,南安侯一事,四弟妹与承恩公府对咱们颇有误会。”
太子面色陡然转冷,语气中自带三分凛然,道,“南安侯在军前与靖江牵扯不清,杀民冒功,铁证如山。他是三军统帅,倘有反意,江山难安,我既知晓,自不会坐视!倘非军中有与靖江里应外合之人,江南大军,如何惨败!”
太子妃骤闻此内情,顿时惊的不知所已。太子轻拍她的手,温声道,“这不是你们妇道人家该操心的,我自会禀于父皇。”
太子妃悬着的心蓦然落了地,不论是父亲之死,还是东宫形势不妙,其实早已是潜意识中早已接受的事,先时再听太子说一次,不过是想着,是不是会有如当年永定侯的奇迹出现?但,有没有奇迹,最坏的情形,太子妃心里已经经历过了。此时忽闻得南安侯谋反确有其事,那么,先时东宫所有的颓势,必将赢来一次大的转机。只要东宫在,只要东宫有转反,那么,娘家的尊荣就永远不是问题。太子妃整个人都换了精神气一般,继续与太子说些家常琐事,“这些日子,多亏了五弟妹,时常肯开劝于我。自去岁,天下不宁,五殿下去了江南,五弟妹还带着筹了两次银两,捐献给了朝廷。说来,我是不如她的。”
要说太子,虽然嘴里对五皇子尽是好话,可要说他现在对五皇子没什么想法,那是骗鬼呢。更不必提谢莫如,当然,要是募银子的事儿是太子妃打头儿做的,估计太子就不会有此嫌恶之心了。太子心下不喜谢莫如,面儿上却是不着半丝痕迹,只是与妻子柔声道,“在孤眼中,你无人能及。”
太子妃面儿上微热,嗔道,“在说正事呢。”
“此亦为正事。”太子与太子妃是结发夫妻,夫妻俩的感情一直不错,当然,太子也的别个侧室姬妾,但一直敬重嫡妻也是真的,尤其太子归来,太子妃抱住他痛哭的模样,当真是让太子心内不由生出千百样怜惜来。至于谢莫如那样的,惯来喜欢对政事指手画脚,哪里知道什么是女子应有的德行呢?这样的女人,纵有天大本领,太子仍是不喜的。
只是,谢莫如筹了银子捐给朝廷,太子也不好说什么就是了。
就听太子妃继续道,“三哥家的环姐儿原是给五弟妹家的昕姐儿做伴读的,自父亲阵亡,环姐儿在家守孝,五弟妹另选了褚国公夫的姑娘为昕姐儿的伴读。听说,还是长泰妹妹牵的线。”
淡淡冷意自太子身上传来,却并不点评此事,只是道,“原本昕姐儿伴读,一个是环姐儿,一个是南安侯府的姑娘,怎么,胡家姑娘不用守孝的?”
太子妃轻声道,“南安侯夫人说未见南安侯尸身,绝不相信南安侯已亡。五弟妹也说,南安侯还活着。”
“她怎么知道?”
“猜的。”太子妃连忙补充一句,“当初不知殿下所在,五弟妹就推断过,说殿下可能在蜀中薛帝师处。”
听到“薛帝师”三字,太子感慨,“蜀中有薛帝师坐镇,江南收复,不过早晚而已。”
太子妃对于谢莫如的判断还是有几分信服的,悄声道,“殿下,有没有可能,南安侯真的,还在?”
太子淡淡,“倘南安尚在,江南正是用人之处,如何不显身露面?纵使他觉着孤冤枉了他,也可来帝都与孤在御前辨一辨忠奸。他在,在哪里?反正不在朝廷军中!只是不知他是不是在靖江处呢?”
太子妃轻声道,“还有一事,不知是真是假。”
太子侧身望向妻子,有些冷淡的神色中带了一线温柔之意,“你我夫妻,只管说就是。”
“殿下也知道,去岁帝都不太平,宫里也出了逆匪。各宫各府,都有些不妥当的人,我听说,闽王府上苏侧妃的娘家与之悉悉相关。苏家已被捉拿秘审。”太子妃道,“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朝廷秘审,不要说太子妃了,就是太子想得到消息都难。但太子妃能如此清楚苏侧妃娘家之事,想来也是对闽王府极为关注的。
太子道,“此事,你我心中有数,也就是了。”
太子妃微微颌首。
俩人没说几句,便有昭德殿内侍过来传太子于昭德殿见驾。
太子回帝都,虽然无甚排场,但储君归来,总是一件大事。
起码,满朝上下就都放下心来。
不论是对太子满意还是不满意的,都清楚,储君身份不同寻常,倘在江南真有个磕碰的,就是朝廷的耻辱了。如今,太子回来了,本身也代表了江南的局面没有想像中的艰难。
其实,离帝都不过一载有余,但,这一回来,却生生的让太子有了物是人非之感。
他想说的话有很多,只是,兴许是近乡情更怯,面对君父,却又不知要说什么。穆元帝见太子形容消瘦,玄色绣金龙的太子礼服穿在身上犹显支离,心下的不悦便满了几分,他原就不想当头质问太子,故而只是一句,“先去东宫梳洗,一会儿朕再与你说话。”
太子千言万语一句未言,最终只是恭恭敬敬的行一礼,折身去了东宫。
东宫亦有前宫后殿之分,太子妃等一干女眷都是住在后殿,今闻太子归来,太子妃早早梳洗穿戴了,带着儿女们等侯太子归来。
先是太子妃打发到外头迎接太子的小内侍跟进来禀报,“娘娘,殿下回来了!这会儿正在前殿与属官们说话,一会儿就过来。”
太子妃吴氏既被选为太子妃,一则先时娘家显赫,二则自身素质亦是不差,她一向是个稳得住也坐得住的人,今听得这一句“殿下回来了”,吴氏却是眼眶一酸,一双脂粉都遮不住的红肿的眼睛直直的望向门外,那门外,是青石铺就的道路,汉白玉雕琢的围栏,以及庭中花木吐翠,迎春初绽。吴氏不知自己望了多久,或许在太子不在的日子,她就这样无数次的望向门外,一次又一次的想像,丈夫何日归来。
吴氏回神的时候,已不知自己何时起身,何时握住丈夫的双臂,又何时泪流满面。太子一声轻叹,将妻子揽在怀里,吴氏痛哭失声。
太子眼中亦有泪光闪过,但见妻妾儿女皆面露悲色,轻轻抚摸着太子妃的脊背,柔声安慰道,“好了,我这不是回来了么。”
太子妃这才渐渐的收了声,哽咽道,“我们,都盼着殿下回来呢。”一面拭泪,一面请太子上座,妾室儿女的给太子见过礼,太子温声道,“宫里有太子妃,我是放心的。”先令侧室们下去,又问了诸儿女的功课,着重问了嫡长子穆几句,道,“你是家里的长子,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帮着你母亲打理家里的事情,是家里的主心骨,弟妹们的倚靠。脚的事,不必心急,重要是的,君子不器,不自弃。不说别人,你五叔的右腕也伤过,这些年,他一直是左手写字,你可见他颓丧过。如今江南败坏,正是你五叔过去平定战乱。你不必与别人学,同你五叔学就是。”
太孙忙起身听了。
太子道,“先带着弟妹们下去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大好光阴,别耽搁了,晚上咱们一道用膳。”
这些年的储君教育,稳定人心于太子并非难事。见孩子们都下去了,太子妃道,“我已命他们备好热水,膳食,殿下可沐浴更衣?”
太子摆摆手,“换身衣裳也便罢了。”
太子妃立刻着人拿了身玄底绣金线云纹的常服来,太子重新洗漱了,换了家常衣衫,太子妃已令人端来燕窝羹,服侍着太子用了,夫妻二人此方话些家常。
太子妃其实好些话想说,好些话想问,一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反是太子平静的多,这一路,太子想通了也想透了,拍拍太子妃的手道,“我心下有数,你只管说。”
太子妃甫一开口就是满心苦楚,只是,她也是三十几的人了,出身公府,嫁入东宫,做太子妃多年,太子妃最清楚,抱怨诉苦是没有用的。太子妃心知丈夫怕是比自己更不好过,于是,并不再露悲容,强忍心酸,叹道,“别个还好,就是一样,父亲过逝这些日子,世子袭爵的旨意一直没下来,公主为此很是焦急,我劝了公主几遭,想着,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父皇自有安排,为人臣子的,记着一个忠字,再错不了的。”
想到岳父之事,太子叹,“你放心,江南生变,孤困于蜀地,不得回朝。父皇并不知江南内情,岳父的忠心,我是知道的。”
太子妃眼圈儿骤红,强忍泪意,“这么说,父亲果然已经……”见丈夫亦生伤感,太子妃忙又道,“既是行军打仗,伤亡在所难免,马革裹尸,也是尽了忠义。只是,我得给殿下提个醒,南安侯一事,四弟妹与承恩公府对咱们颇有误会。”
太子面色陡然转冷,语气中自带三分凛然,道,“南安侯在军前与靖江牵扯不清,杀民冒功,铁证如山。他是三军统帅,倘有反意,江山难安,我既知晓,自不会坐视!倘非军中有与靖江里应外合之人,江南大军,如何惨败!”
太子妃骤闻此内情,顿时惊的不知所已。太子轻拍她的手,温声道,“这不是你们妇道人家该操心的,我自会禀于父皇。”
太子妃悬着的心蓦然落了地,不论是父亲之死,还是东宫形势不妙,其实早已是潜意识中早已接受的事,先时再听太子说一次,不过是想着,是不是会有如当年永定侯的奇迹出现?但,有没有奇迹,最坏的情形,太子妃心里已经经历过了。此时忽闻得南安侯谋反确有其事,那么,先时东宫所有的颓势,必将赢来一次大的转机。只要东宫在,只要东宫有转反,那么,娘家的尊荣就永远不是问题。太子妃整个人都换了精神气一般,继续与太子说些家常琐事,“这些日子,多亏了五弟妹,时常肯开劝于我。自去岁,天下不宁,五殿下去了江南,五弟妹还带着筹了两次银两,捐献给了朝廷。说来,我是不如她的。”
要说太子,虽然嘴里对五皇子尽是好话,可要说他现在对五皇子没什么想法,那是骗鬼呢。更不必提谢莫如,当然,要是募银子的事儿是太子妃打头儿做的,估计太子就不会有此嫌恶之心了。太子心下不喜谢莫如,面儿上却是不着半丝痕迹,只是与妻子柔声道,“在孤眼中,你无人能及。”
太子妃面儿上微热,嗔道,“在说正事呢。”
“此亦为正事。”太子与太子妃是结发夫妻,夫妻俩的感情一直不错,当然,太子也的别个侧室姬妾,但一直敬重嫡妻也是真的,尤其太子归来,太子妃抱住他痛哭的模样,当真是让太子心内不由生出千百样怜惜来。至于谢莫如那样的,惯来喜欢对政事指手画脚,哪里知道什么是女子应有的德行呢?这样的女人,纵有天大本领,太子仍是不喜的。
只是,谢莫如筹了银子捐给朝廷,太子也不好说什么就是了。
就听太子妃继续道,“三哥家的环姐儿原是给五弟妹家的昕姐儿做伴读的,自父亲阵亡,环姐儿在家守孝,五弟妹另选了褚国公夫的姑娘为昕姐儿的伴读。听说,还是长泰妹妹牵的线。”
淡淡冷意自太子身上传来,却并不点评此事,只是道,“原本昕姐儿伴读,一个是环姐儿,一个是南安侯府的姑娘,怎么,胡家姑娘不用守孝的?”
太子妃轻声道,“南安侯夫人说未见南安侯尸身,绝不相信南安侯已亡。五弟妹也说,南安侯还活着。”
“她怎么知道?”
“猜的。”太子妃连忙补充一句,“当初不知殿下所在,五弟妹就推断过,说殿下可能在蜀中薛帝师处。”
听到“薛帝师”三字,太子感慨,“蜀中有薛帝师坐镇,江南收复,不过早晚而已。”
太子妃对于谢莫如的判断还是有几分信服的,悄声道,“殿下,有没有可能,南安侯真的,还在?”
太子淡淡,“倘南安尚在,江南正是用人之处,如何不显身露面?纵使他觉着孤冤枉了他,也可来帝都与孤在御前辨一辨忠奸。他在,在哪里?反正不在朝廷军中!只是不知他是不是在靖江处呢?”
太子妃轻声道,“还有一事,不知是真是假。”
太子侧身望向妻子,有些冷淡的神色中带了一线温柔之意,“你我夫妻,只管说就是。”
“殿下也知道,去岁帝都不太平,宫里也出了逆匪。各宫各府,都有些不妥当的人,我听说,闽王府上苏侧妃的娘家与之悉悉相关。苏家已被捉拿秘审。”太子妃道,“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朝廷秘审,不要说太子妃了,就是太子想得到消息都难。但太子妃能如此清楚苏侧妃娘家之事,想来也是对闽王府极为关注的。
太子道,“此事,你我心中有数,也就是了。”
太子妃微微颌首。
俩人没说几句,便有昭德殿内侍过来传太子于昭德殿见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