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帝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帝心
十七阿哥并没有在甘州久留,随着曹颙在甘州溜达一圈,见识见识西北风光,便带着侍卫、随从返京。
自然,他留下了广生、粤生兄弟两个。
曹颙问他们可还记得自己的出身,父母姓甚名谁,所居何地。兄弟两个记得不算真切,倒是还大致说得上自己来历与姓氏。
这兄弟是暹罗人,六岁时父母双亡,被叔叔卖给码头上的商人,而后被带到广州,关在园子里教养了好几年,后被一个当官的买来,送给十七阿哥。
暹罗就是后世的泰国,广州那边的海船,有不少跑暹罗的。
若是好人家的孩子,曹颙还想着等他们大些,使人安排他们回暹罗。 既是孤儿,与其在浮萍,还不若留在曹家……
十月的京城,却是不太平。
因北方这几年天灾不断,不是旱涝,就是今年秋天又有蝗灾冰雹,使得民生多艰,百姓出现逃荒潮。
山东、直隶、山西等地饥民,都需朝廷调粮救济。只有河南,因河南府有储粮,百姓还在勉力维持。
不少直隶饥民,饥寒交迫之下,等不得朝廷救济,大量涌入京城。
从十月初一起,户部在五城设粥厂施粥。
在经历一个干燥的秋季后,入冬的京城,开始接连不断地下起大雪。
十月初三那天,大雪下了一昼夜,内城权贵人家还罢,不过是将地龙火炕都烧上,再添几个炭盆;南城穷苦百姓,却是要了人命。
根据顺天府统计,仅十月初三那次大雪,就压垮民宅三百多间,死伤近百,冻死流民乞丐数十人。
京城茶馆酒楼,说起此事,都是欲言又止,遮遮掩掩。归根到底,众人还是认定了“有违天和”四字。
不到一年的功夫,死了一个皇帝、一个太后、一个皇子,怕是已经有不少人在心中腹诽,克父克母克子,龙椅上那位皇帝,真是命硬之人。
升斗小民,不知朝堂大事,关心的不过是雨雪庄稼,年景好坏;权贵人家,晓得的多一些,对于一年前先皇驾崩时封锁九门之事还记忆犹新。
虽说没有人敢明着说出来,可是同僚闲话、亲戚座谈之时,少不得有人唏嘘两声。
京城的气氛,一时之间,竟变得诡异起来。
没有人敢冒犯天威,去御前说三道四;可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沉默,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自己在等什么。
到了十月初七这日,署理顺天府府尹的一封奏折,又激起惊涛骇浪。
南城发现天花病患,已死一人。
京城之中,已经数年没有流行过天花。
这个东西,却是不分富贵贫贱,染上了就九死一生。大人还罢,身子结实些,多还熬的过去,要是老人孩子染上,就要听天由命。
朝廷已经下令,家中有病患者免朝半月。
说起北方旱涝天灾上,众人还能看个热闹,幸灾乐祸。如今天花来袭,却是人人自危。
大家都盯着顺天府,打量天花在哪片蔓延。
有走亲访友计划的,最近也多拘在家中,鲜少出去走动。
正如人们担心的那样,天花病毒速度在京城流传开来。开始还只是外城有病例,三日后内城就有两处发现病例。
虽不能说人人自危,可是也多关门庇护,战战兢兢过日子。
南苑,牧场。
看着眼前这近百头牛,十三阿哥瞪大了眼睛:“这是,这是……”
他想问这是不是皇父之前预备下的,话到嘴边又改口道:“这是皇上什么时候预备的,看着可是不少?”
雍正穿着行服,站在一边,道:“去年年底就预备了,开始不过十几头,想着开春若是有痘情,就分赐百官宗室。结果没有上,这一年下来,就养了这百十来头。”
十三阿哥闻言,心下一动,转过身来,带了几分激动道:“皇上的意思,是要将这‘牛痘’推行天下?”
雍正冷哼了一声,道:“我知道,近期有些小人正借流民说事,污蔑我德行不够。我倒是要看看,我施这活万民的仁政,当不当得这个皇帝!”
他登基不足一年,整个人却像老了好几岁一般。
每天睡两个时辰的觉,没有安排任何巡游享乐,将国库的每一分银钱,都用在民生建设上。
自打十月初一,五城施粥,宫里也削减了用度。自皇上皇后起,每餐膳食不超过菜十品。
节省下来的钱粮,也多送到粥厂,以补户部钱粮不足。
古往今来的帝王,能做到这个地步的,有几人?
就来旁观的十三阿哥,也都替他委屈。
“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皇上不必放在心上。有此仁政,皇上注定青史留名,成就一代仁君之名,受天下万民所敬仰!”十三阿哥道。
雍正摇了摇头,道:“我可当不得这个仁君!我也不求这仁君之名,说我是严君也好,仁君也罢,只要尽好我的本分,让百姓过好日子,这才是传承咱们大清万世基业的根本。”说到最后,带了几分坚定。
十三阿哥却晓得,自己这个皇帝哥哥虽有些喜怒不定,却不是行事鲁莽之人,绝不会为城里的几句流言蜚语就放出牛痘这个杀手锏。
若是所料不错,当是云南运来的那批烟土膏子,使得皇上有了削弱蒙古人实力的法子,才放下顾及,决定将这“牛痘”之法,推广开来。
太医院本就有痘医,民间也有接种“人痘”的大夫。
在雍正的旨意下,由顺天府牵头,将京城民间的大夫就集中起来,由太医院的太医传授种“牛痘”的法子。
南苑那百头牛,半数划归顺天府。
就天花病人的家属与近邻,先种“牛痘”预防。
剩下的那些牛,则用来做痘种,从近郊县运些好牛来接种出痘,以备京畿地方所用。
朝野哗然。
早在当年推广“人痘”时,就引起不小的争议,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了遏制天花蔓延,康熙最初是强制八旗接种“人痘”的。结果,没过多久,就变成自愿接种。
原因无他,只是因种痘虽能预防天花,但也有一定危险。
越是富贵人家,越是怕死,都怕自己是那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倒霉蛋,反而不敢有丝毫冒险。
于是,好奇是好奇,却是谁也不敢先迈出一步。
雍正本还想借此挟恩,想要收宗室与百官之心,没想到无人响应,却是这般冷清,面子上就有些放不下。
他晓得众人的质疑,便令痘医先将宫中诸人种痘。
臣下这边,还是十三阿哥出面,恳请恩旨,要给王府上下人等种痘。
他早就得了“牛痘”之法,妻妾子女都种过痘的。此时出面,也不过是给雍正抬轿子而已。
雍正也知道这点,待十三阿哥越发亲近,派了两个痘医去十三阿哥府,为十三阿哥府下人种痘。
有十三阿哥牵头,随即淳亲王府、平亲王府、隆科多、伊都立等人想相继请旨,也是阖家种痘。
那种既畏天花之险,又怕生死之危的家伙,就盯着种痘的这些府邸。
亲王府上下数百口人,八旗权贵差些,也多是百八十口的人家。这些人家加起来过千了,加上皇宫里上万的宫女太监,并没有听说哪个种痘后暴毙。
直到听说后宫皇后与几位太妃娘娘,也都种了痘,那些原本怕种痘损身的人,就有些等不下去,开始在御前请恩典,要给自家种痘。
雍正虽厌烦他们的前倨后恭,却也忍下不快,安排人给他们种痘。那些一时半会儿在太医院轮不到的人家,也都赐下牛痘方子,准自己延医种痘。
曹颙虽不在家,可有曹颂在,请了两个认识的痘医,将东、西两府下人都种了牛痘。至于主子们,则是早就悄悄地种过痘。
李氏听到“牛痘”推行天下那天,坐在炕边愣了半晌,最后拈了三炷香,给丈夫的牌位上了香。
初瑜见状,心下诧异。
她是知道这牛痘与自己公公的关系的,原还以为公公会瞒着婆婆,没想到婆婆却是知晓这件事。
李氏见媳妇神色有异,笑着道:“媳妇是不是想,怎么非年非节的,我给老太爷上香?”
初瑜点点头,道:“莫非是什么要紧的日子?要不吩咐厨房那边,预备祭席,给太爷上供?”
“不必,太爷不爱这些,”说到这里,她直了直腰板,脸上带了几分追忆与自豪,道:“世人都以为太爷是占了是皇帝奶兄弟的光,得以谥号‘忠正’。谁知道,太爷心中自有丘壑,脑子里想着的不是谄媚主子皇上,而是这世上的民生百姓。他虽得不到活万民这个名儿,却是当能得到这活万人的福报……”
养心殿,东暖阁。
这边屋子里温暖如春,却是半个侍候的人都没有。雍正进去时,就见一人穿着连帽披风,被门而立。从身影看,当是个女子。
他放轻了脚步声,慢慢走上前,伸出胳膊,将那人圈在怀里。
那人轻轻战栗,也不转身,声音地不可闻:“皇上……”
雍正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将那人拦腰抱起,快走两步,送到炕上。
“皇上,这是白天……”那人声音哽咽,带了几分祈求。
雍正坐在炕边,狠狠地将她抱在怀里,凑到她耳边道:“白天才好,晚上不便宜。莫怕,有苏培盛在外守着……”说着,就去解那人的衣裳,很是心疼道:“先让朕瞧瞧那花儿,真是委屈了你……”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帝心
十七阿哥并没有在甘州久留,随着曹颙在甘州溜达一圈,见识见识西北风光,便带着侍卫、随从返京。
自然,他留下了广生、粤生兄弟两个。
曹颙问他们可还记得自己的出身,父母姓甚名谁,所居何地。兄弟两个记得不算真切,倒是还大致说得上自己来历与姓氏。
这兄弟是暹罗人,六岁时父母双亡,被叔叔卖给码头上的商人,而后被带到广州,关在园子里教养了好几年,后被一个当官的买来,送给十七阿哥。
暹罗就是后世的泰国,广州那边的海船,有不少跑暹罗的。
若是好人家的孩子,曹颙还想着等他们大些,使人安排他们回暹罗。 既是孤儿,与其在浮萍,还不若留在曹家……
十月的京城,却是不太平。
因北方这几年天灾不断,不是旱涝,就是今年秋天又有蝗灾冰雹,使得民生多艰,百姓出现逃荒潮。
山东、直隶、山西等地饥民,都需朝廷调粮救济。只有河南,因河南府有储粮,百姓还在勉力维持。
不少直隶饥民,饥寒交迫之下,等不得朝廷救济,大量涌入京城。
从十月初一起,户部在五城设粥厂施粥。
在经历一个干燥的秋季后,入冬的京城,开始接连不断地下起大雪。
十月初三那天,大雪下了一昼夜,内城权贵人家还罢,不过是将地龙火炕都烧上,再添几个炭盆;南城穷苦百姓,却是要了人命。
根据顺天府统计,仅十月初三那次大雪,就压垮民宅三百多间,死伤近百,冻死流民乞丐数十人。
京城茶馆酒楼,说起此事,都是欲言又止,遮遮掩掩。归根到底,众人还是认定了“有违天和”四字。
不到一年的功夫,死了一个皇帝、一个太后、一个皇子,怕是已经有不少人在心中腹诽,克父克母克子,龙椅上那位皇帝,真是命硬之人。
升斗小民,不知朝堂大事,关心的不过是雨雪庄稼,年景好坏;权贵人家,晓得的多一些,对于一年前先皇驾崩时封锁九门之事还记忆犹新。
虽说没有人敢明着说出来,可是同僚闲话、亲戚座谈之时,少不得有人唏嘘两声。
京城的气氛,一时之间,竟变得诡异起来。
没有人敢冒犯天威,去御前说三道四;可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沉默,或许他们自己也不知自己在等什么。
到了十月初七这日,署理顺天府府尹的一封奏折,又激起惊涛骇浪。
南城发现天花病患,已死一人。
京城之中,已经数年没有流行过天花。
这个东西,却是不分富贵贫贱,染上了就九死一生。大人还罢,身子结实些,多还熬的过去,要是老人孩子染上,就要听天由命。
朝廷已经下令,家中有病患者免朝半月。
说起北方旱涝天灾上,众人还能看个热闹,幸灾乐祸。如今天花来袭,却是人人自危。
大家都盯着顺天府,打量天花在哪片蔓延。
有走亲访友计划的,最近也多拘在家中,鲜少出去走动。
正如人们担心的那样,天花病毒速度在京城流传开来。开始还只是外城有病例,三日后内城就有两处发现病例。
虽不能说人人自危,可是也多关门庇护,战战兢兢过日子。
南苑,牧场。
看着眼前这近百头牛,十三阿哥瞪大了眼睛:“这是,这是……”
他想问这是不是皇父之前预备下的,话到嘴边又改口道:“这是皇上什么时候预备的,看着可是不少?”
雍正穿着行服,站在一边,道:“去年年底就预备了,开始不过十几头,想着开春若是有痘情,就分赐百官宗室。结果没有上,这一年下来,就养了这百十来头。”
十三阿哥闻言,心下一动,转过身来,带了几分激动道:“皇上的意思,是要将这‘牛痘’推行天下?”
雍正冷哼了一声,道:“我知道,近期有些小人正借流民说事,污蔑我德行不够。我倒是要看看,我施这活万民的仁政,当不当得这个皇帝!”
他登基不足一年,整个人却像老了好几岁一般。
每天睡两个时辰的觉,没有安排任何巡游享乐,将国库的每一分银钱,都用在民生建设上。
自打十月初一,五城施粥,宫里也削减了用度。自皇上皇后起,每餐膳食不超过菜十品。
节省下来的钱粮,也多送到粥厂,以补户部钱粮不足。
古往今来的帝王,能做到这个地步的,有几人?
就来旁观的十三阿哥,也都替他委屈。
“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人,皇上不必放在心上。有此仁政,皇上注定青史留名,成就一代仁君之名,受天下万民所敬仰!”十三阿哥道。
雍正摇了摇头,道:“我可当不得这个仁君!我也不求这仁君之名,说我是严君也好,仁君也罢,只要尽好我的本分,让百姓过好日子,这才是传承咱们大清万世基业的根本。”说到最后,带了几分坚定。
十三阿哥却晓得,自己这个皇帝哥哥虽有些喜怒不定,却不是行事鲁莽之人,绝不会为城里的几句流言蜚语就放出牛痘这个杀手锏。
若是所料不错,当是云南运来的那批烟土膏子,使得皇上有了削弱蒙古人实力的法子,才放下顾及,决定将这“牛痘”之法,推广开来。
太医院本就有痘医,民间也有接种“人痘”的大夫。
在雍正的旨意下,由顺天府牵头,将京城民间的大夫就集中起来,由太医院的太医传授种“牛痘”的法子。
南苑那百头牛,半数划归顺天府。
就天花病人的家属与近邻,先种“牛痘”预防。
剩下的那些牛,则用来做痘种,从近郊县运些好牛来接种出痘,以备京畿地方所用。
朝野哗然。
早在当年推广“人痘”时,就引起不小的争议,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为了遏制天花蔓延,康熙最初是强制八旗接种“人痘”的。结果,没过多久,就变成自愿接种。
原因无他,只是因种痘虽能预防天花,但也有一定危险。
越是富贵人家,越是怕死,都怕自己是那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倒霉蛋,反而不敢有丝毫冒险。
于是,好奇是好奇,却是谁也不敢先迈出一步。
雍正本还想借此挟恩,想要收宗室与百官之心,没想到无人响应,却是这般冷清,面子上就有些放不下。
他晓得众人的质疑,便令痘医先将宫中诸人种痘。
臣下这边,还是十三阿哥出面,恳请恩旨,要给王府上下人等种痘。
他早就得了“牛痘”之法,妻妾子女都种过痘的。此时出面,也不过是给雍正抬轿子而已。
雍正也知道这点,待十三阿哥越发亲近,派了两个痘医去十三阿哥府,为十三阿哥府下人种痘。
有十三阿哥牵头,随即淳亲王府、平亲王府、隆科多、伊都立等人想相继请旨,也是阖家种痘。
那种既畏天花之险,又怕生死之危的家伙,就盯着种痘的这些府邸。
亲王府上下数百口人,八旗权贵差些,也多是百八十口的人家。这些人家加起来过千了,加上皇宫里上万的宫女太监,并没有听说哪个种痘后暴毙。
直到听说后宫皇后与几位太妃娘娘,也都种了痘,那些原本怕种痘损身的人,就有些等不下去,开始在御前请恩典,要给自家种痘。
雍正虽厌烦他们的前倨后恭,却也忍下不快,安排人给他们种痘。那些一时半会儿在太医院轮不到的人家,也都赐下牛痘方子,准自己延医种痘。
曹颙虽不在家,可有曹颂在,请了两个认识的痘医,将东、西两府下人都种了牛痘。至于主子们,则是早就悄悄地种过痘。
李氏听到“牛痘”推行天下那天,坐在炕边愣了半晌,最后拈了三炷香,给丈夫的牌位上了香。
初瑜见状,心下诧异。
她是知道这牛痘与自己公公的关系的,原还以为公公会瞒着婆婆,没想到婆婆却是知晓这件事。
李氏见媳妇神色有异,笑着道:“媳妇是不是想,怎么非年非节的,我给老太爷上香?”
初瑜点点头,道:“莫非是什么要紧的日子?要不吩咐厨房那边,预备祭席,给太爷上供?”
“不必,太爷不爱这些,”说到这里,她直了直腰板,脸上带了几分追忆与自豪,道:“世人都以为太爷是占了是皇帝奶兄弟的光,得以谥号‘忠正’。谁知道,太爷心中自有丘壑,脑子里想着的不是谄媚主子皇上,而是这世上的民生百姓。他虽得不到活万民这个名儿,却是当能得到这活万人的福报……”
养心殿,东暖阁。
这边屋子里温暖如春,却是半个侍候的人都没有。雍正进去时,就见一人穿着连帽披风,被门而立。从身影看,当是个女子。
他放轻了脚步声,慢慢走上前,伸出胳膊,将那人圈在怀里。
那人轻轻战栗,也不转身,声音地不可闻:“皇上……”
雍正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将那人拦腰抱起,快走两步,送到炕上。
“皇上,这是白天……”那人声音哽咽,带了几分祈求。
雍正坐在炕边,狠狠地将她抱在怀里,凑到她耳边道:“白天才好,晚上不便宜。莫怕,有苏培盛在外守着……”说着,就去解那人的衣裳,很是心疼道:“先让朕瞧瞧那花儿,真是委屈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