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九回 发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皇子发狠道:“他们不答应就成了?舅舅才是一家之主,祖产和祭田本就没有他们的份儿不说,便是侯府公中这些年的收益,若没有舅舅在外拼杀,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他们的日子也不可能那么好过,说什么除了公中的份例和月钱,他们素日的花销都来自于各自老婆的嫁妆,当我不知道呢,那都是他们的私产,只碍于没分家不能有私产,所以只能挂到各自老婆的名下罢了,他们若果真这般不识趣,就休怪我不客气,以后再不拿他们当长辈,他们也休想再沾我一丝一毫的光!”
永嘉侯太夫人这辈子只生了永嘉侯与林贵嫔两个,但永嘉侯府的情况比之盛京的其他高门大户却有些不同,老永嘉侯早年镇守辽东时,因大邺自开国以来,便有三品以上在外任职武将的家眷必须留守盛京的规矩,一年里与永嘉侯太夫人也团聚不了几日,可总兵府的内宅总得有人主持中馈,一应交际应酬总得有人出面,老永嘉侯身边也总得有人照顾饮食起居。
后者也还罢了,随便永嘉侯太夫人送去的哪个通房姨娘都能胜任,前者就不行了,让一个丫头出身的人主持总兵府内宅的中馈,出面与总兵府其他随军的夫人太太们交际应酬,这不是摆明了为难得罪那些夫人太太们吗?她们回去后又岂有不对自家男人吹枕头风的,久而久之,谁还能心无芥蒂的继续效忠老永嘉侯?
所以老永嘉侯便在去信与永嘉侯太夫人打过招呼后,纳了自己一个副将的下属的女儿为妾,好歹也算是官家小姐,勉强也够资格与总兵府随军的其他夫人太太们交际应酬了。
这种情况几乎在每家手握一方军权的总兵将军府上都上演过,所以永嘉侯太夫人一开始并没有太将此事放在心上,想要夫君出息了,夫荣妻贵,封妻荫子,又岂能不付出一点代价?
倒霉就倒霉在,那个妾的父亲后来在一次战事当中,为救老永嘉侯的命,自己牺牲了,老永嘉侯感念后者的恩义,原本待那个妾只有三分情意的,立时变作了十分,回去后便抬了那位贵妾做二房,还正经为其上表请封了诰命,让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林二夫人’。
偏林二夫人的肚子也争气,进门不到三个月,便有了身孕,并一举得男,待出了孝期后,不到两月,又怀上了,生下来照样是儿子,令其在总兵府的地位和在老永嘉侯心目中的地位都越发稳固了。
永嘉侯太夫人这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她的儿子生于盛京长于盛京,本就与父亲没有多少感情,反之,林二夫人的儿子却一直承欢老永嘉侯膝下,此消彼长,而且林二夫人既是有诰命在身的正经二夫人,她的儿子自然也远非一般的庶子可比,假以时日,万一老永嘉侯起了废嫡立庶的念头,他们母子哪还有什么前程未来可言,她这些年在盛京的一应艰辛,岂非也都白费了?
越想永嘉侯太夫人心里便越如被火烧,越想便越再坐不住,只恨不能长出一双翅膀来,立时飞到辽东去,将林二夫人与她的两个儿子都打个烂羊头,再狠狠与老永嘉侯闹上一场,让他知道她的委屈与愤怒。
但她终究还是忍住了,真把那个贱人母子打成了烂羊头,别说老永嘉侯容不下她,舆论也不会同情她向着她,若不是当初林二夫人的父亲舍命相救,死的便是老永嘉侯,她早成寡妇了,他们母子孤儿寡母的,也早不知道被族人欺凌到什么地步,所以林二夫人的父亲不止是老永嘉侯一个人的恩人,更是他们母子和整个永嘉侯府的恩人,她怎么能恩将仇报,对恩人的女儿和外孙下毒手?
永嘉侯太夫人一连好几夜都不曾合过眼,总算想到了一个万全的法子。
翌日她便将自己身边其时最漂亮的丫鬟,打发去了辽东给老永嘉侯送自己的亲笔书信,信上说林二夫人生的两个孩子都快到启蒙的年纪了,可辽东那里偏僻荒凉,能有什么名师大儒,总不能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让老永嘉侯把两个孩子都送回盛京,与永嘉侯一并读书习武,将来也能更好的子承父业,还说自己一定会待两个孩子与永嘉侯一样的,请老永嘉侯与林二夫人只管放心。
至于那个丫鬟,则在信上言明说是她送去为林二夫人分忧的,毕竟林二夫人既要主持总兵府内宅的中馈,又要服侍老永嘉侯的饮食起居,实在太忙太累,‘侯爷不心疼,我做姐姐的都忍不住心疼了’。
老永嘉侯不拘小节惯了,哪里能想到女人间的那些弯弯绕绕?何况永嘉侯太夫人在他面前,向来都是贤良淑德的典范,他常年不在盛京,她一样将老母服侍得妥妥帖帖,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老永嘉侯心里待她其实一直都是有几分愧疚的。
所以接到信后,他与林二夫人打过招呼,便即日打发心腹护送了两个儿子回盛京,而那个漂亮的丫鬟,也顺理成章留下了。
之后林二夫人因不慎染上了风寒,小病酿成大病,更兼思念儿子,不到两年便撒手人寰了,老永嘉侯一是怀念她,觉得其他人都不能代替她,二是也的确没再遇到过合适的人选,在辽东时便再没纳过妾,只让永嘉侯太夫人后来送去的那个丫鬟打理着内宅的琐事,一应交际应酬都推了便是。
却没想到,等到几年后他终于得了机会回京述职时,才发现妻子信上‘文武双全,人人交口称赞’的次子和小儿子,已经长成了盛京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纨绔,一无是处,臭名昭著。
反倒是长子,亦即永嘉侯,才真正是文武双全,人人交口称赞,他的同僚旧友们见了他,也是满口的夸奖长子,说虎父无犬子。
老永嘉侯至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连林二夫人的死也一并明白过来了,可他再悲愤恼怒再痛心疾首,也于事无补了,他总不能真废了文武双全的长子,反而抬举庶子罢,别说庶子已被永嘉侯太夫人养废了根本不堪抬举,他也的确从来没想过要废嫡立庶,何况其时长子羽翼已丰,长女也已与皇上定了情,只等帝后大婚后,便进宫做贵妃了,他就算再恨再怒,还是得以大局为重。
他只能满腔悲愤的回了辽东,临行前喝命亲兵,把次子和小儿子绑了,一并带回辽东亲自教养去,就不信不能将二人身上的那些个坏毛病臭毛病给改了,如今是他还在,妻子与长子就敢这般捧杀他们了,等哪日他不在了,他们岂非立刻就要被吃得骨头渣子也不剩了?他总得为他们留一条后路才是。
奈何两个儿子却宁死也不肯跟他回辽东,说什么也要留在盛京继续享乐,哭声嚎叫声传得八条街外都能听见,永嘉侯太夫人偏又带着族中几位长辈及时赶到了,说自己舍不得让两个儿子去吃苦,母子三人当场上演了一出“抱头痛哭”的大戏,倒像他这个父亲才是真正的恶人一般。
把老永嘉侯气得几欲吐血,只得一个人怒气冲冲的回了辽东,再没往家里去过只言片语,更是一直到临死前,也不肯与永嘉侯太夫人再说一句话,只逼着永嘉侯发了毒誓,将来分家时,一定要给两个弟弟一人分三成家产,一定要一辈子庇护他们,否则,他将永世不得超生,永嘉侯府也将满门死绝!
永嘉侯终究心里有愧,遂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老父亲的要求,反正两个弟弟俱已被养废了,对自己母子乃至自己的子孙后代都形不成什么威胁了,白养他们一辈子,就一辈子罢,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能真正称之为问题。
等到老永嘉侯发了丧,孝期也过了大半,永嘉侯太夫人想为两个庶子随便划拉一门亲事时,方知道老永嘉侯原来早为二人定好亲事了,婚书信物俱全,根本不容她赖账,只得在出了孝期后,忍气将两个儿媳一前一后迎了进门。
可那两个儿媳既是老永嘉侯为儿子苦心定下的,自然不可能与永嘉侯太夫人一条心,久而久之,连带两个儿子也开始渐渐明白了永嘉侯太夫人的险恶用心,开始防着永嘉侯太夫人母子了。
这也是二皇子提起他们,语气里并无多少敬意,心里根本不真正拿他们当舅舅的原因,不过两个低贱的庶子罢了,他可是堂堂皇子,天之骄子,他们哪来的资格给他当舅舅?
林贵嫔自然也不可能真拿林二老爷林三老爷当弟弟,闻言也发狠道:“那你只怕得亲自去一趟侯府才成,你外祖母卧病经年,你大舅母一介女流,大表哥又是晚辈,先前已让他们出过一回血了,如今想再让他们出血,只怕轻易弹压不住他们,但你去就不一样了,他们若是胆敢不识趣,你当场便可以发落他们,真以为你舅舅如今失了势,他们便可以作威作福了,也不想想,没有你舅舅,他们哪来的好日子过,没道理他们就只跟着享福,却丝毫也不付出!”
二皇子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待会儿出宫后就直接去侯府,反正如今人人都知道这事儿了,我去侯府商议对策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不怕人非议。老三老四老五老六那里,我也得去坐坐,老四不是说诚心追随我么,我倒要看看,他的心到底能有多诚!”
庄敏县主递了话给二皇子妃后,二皇子与幕僚们商议一番,到底还是与四皇子碰了面,初步达成了共识。
可宗皇后与三皇子信不过四皇子了,二皇子又岂能真信得过,任他说得舌灿莲花,照样还是信不过,也就是表面上一团和气而已,不过如今总算有机会再考验四皇子了,他倒要看看,他的“诚意”究竟值多少银子!
林贵嫔蹙眉道:“老四两口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向嫔更是阴险至极,指不定早年我也吃过她的亏亦未可知,只如今我仍然不知道而已,她的儿子,能是什么好货色,谁知道他是不是真如皇后母子所说,打着躲在我们背后,撺掇了我们冲锋陷阵,他却躲在背后等着捡现成的主意?”
顿了顿,又道:“他把这话直剌剌的告诉你,说自己是被东宫那个贱种陷害了,还把韩卓是东宫那个贱种的人告诉你,表面看来他是真一片诚心,可兵不厌诈,他的诚心能有几分真,他是不是想借你的手对付韩卓,或是利用韩卓来陷害你,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毕竟韩卓只听命于皇上是人尽皆知的,素日与东宫那个贱种也从无交情,而且怎么别人都没发现韩卓是东宫的人,就他发现了?所以即便此番他拿出银子来助你解燃眉之急了,你也不能真就信了他,还是得百般防着他才是。”
二皇子点头应了:“母妃放心,我理会得的。可四十万两真不是小数目,也不知道最后我们能想的法子都想尽了,能不能凑齐?若实在凑不齐,少不得也只能动用萧氏一部分嫁妆了,所幸她如今胎像稳固不少,倒也不怕再出什么差池。”
问题是,凑齐了这四十万两,舅舅那一万精兵下一季度的粮饷,他又该往哪里凑去?下一季度的凑齐了,下下季度乃至更远的,他又该怎么凑,那一万精兵虽锋利,是他最大的倚仗和底牌,却也是一柄双刃剑,能刺伤敌人,同样也能刺伤他!
什么时候,能将他们过了明路,让他们有自己份例的粮饷就好了,可这事儿得先商量舅舅,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将舅舅给解救出来……二皇子思忖着发愁着,辞了林贵嫔,心事重重的出了关雎宫,直奔永嘉侯府。
二皇子发狠道:“他们不答应就成了?舅舅才是一家之主,祖产和祭田本就没有他们的份儿不说,便是侯府公中这些年的收益,若没有舅舅在外拼杀,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他们的日子也不可能那么好过,说什么除了公中的份例和月钱,他们素日的花销都来自于各自老婆的嫁妆,当我不知道呢,那都是他们的私产,只碍于没分家不能有私产,所以只能挂到各自老婆的名下罢了,他们若果真这般不识趣,就休怪我不客气,以后再不拿他们当长辈,他们也休想再沾我一丝一毫的光!”
永嘉侯太夫人这辈子只生了永嘉侯与林贵嫔两个,但永嘉侯府的情况比之盛京的其他高门大户却有些不同,老永嘉侯早年镇守辽东时,因大邺自开国以来,便有三品以上在外任职武将的家眷必须留守盛京的规矩,一年里与永嘉侯太夫人也团聚不了几日,可总兵府的内宅总得有人主持中馈,一应交际应酬总得有人出面,老永嘉侯身边也总得有人照顾饮食起居。
后者也还罢了,随便永嘉侯太夫人送去的哪个通房姨娘都能胜任,前者就不行了,让一个丫头出身的人主持总兵府内宅的中馈,出面与总兵府其他随军的夫人太太们交际应酬,这不是摆明了为难得罪那些夫人太太们吗?她们回去后又岂有不对自家男人吹枕头风的,久而久之,谁还能心无芥蒂的继续效忠老永嘉侯?
所以老永嘉侯便在去信与永嘉侯太夫人打过招呼后,纳了自己一个副将的下属的女儿为妾,好歹也算是官家小姐,勉强也够资格与总兵府随军的其他夫人太太们交际应酬了。
这种情况几乎在每家手握一方军权的总兵将军府上都上演过,所以永嘉侯太夫人一开始并没有太将此事放在心上,想要夫君出息了,夫荣妻贵,封妻荫子,又岂能不付出一点代价?
倒霉就倒霉在,那个妾的父亲后来在一次战事当中,为救老永嘉侯的命,自己牺牲了,老永嘉侯感念后者的恩义,原本待那个妾只有三分情意的,立时变作了十分,回去后便抬了那位贵妾做二房,还正经为其上表请封了诰命,让其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林二夫人’。
偏林二夫人的肚子也争气,进门不到三个月,便有了身孕,并一举得男,待出了孝期后,不到两月,又怀上了,生下来照样是儿子,令其在总兵府的地位和在老永嘉侯心目中的地位都越发稳固了。
永嘉侯太夫人这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她的儿子生于盛京长于盛京,本就与父亲没有多少感情,反之,林二夫人的儿子却一直承欢老永嘉侯膝下,此消彼长,而且林二夫人既是有诰命在身的正经二夫人,她的儿子自然也远非一般的庶子可比,假以时日,万一老永嘉侯起了废嫡立庶的念头,他们母子哪还有什么前程未来可言,她这些年在盛京的一应艰辛,岂非也都白费了?
越想永嘉侯太夫人心里便越如被火烧,越想便越再坐不住,只恨不能长出一双翅膀来,立时飞到辽东去,将林二夫人与她的两个儿子都打个烂羊头,再狠狠与老永嘉侯闹上一场,让他知道她的委屈与愤怒。
但她终究还是忍住了,真把那个贱人母子打成了烂羊头,别说老永嘉侯容不下她,舆论也不会同情她向着她,若不是当初林二夫人的父亲舍命相救,死的便是老永嘉侯,她早成寡妇了,他们母子孤儿寡母的,也早不知道被族人欺凌到什么地步,所以林二夫人的父亲不止是老永嘉侯一个人的恩人,更是他们母子和整个永嘉侯府的恩人,她怎么能恩将仇报,对恩人的女儿和外孙下毒手?
永嘉侯太夫人一连好几夜都不曾合过眼,总算想到了一个万全的法子。
翌日她便将自己身边其时最漂亮的丫鬟,打发去了辽东给老永嘉侯送自己的亲笔书信,信上说林二夫人生的两个孩子都快到启蒙的年纪了,可辽东那里偏僻荒凉,能有什么名师大儒,总不能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让老永嘉侯把两个孩子都送回盛京,与永嘉侯一并读书习武,将来也能更好的子承父业,还说自己一定会待两个孩子与永嘉侯一样的,请老永嘉侯与林二夫人只管放心。
至于那个丫鬟,则在信上言明说是她送去为林二夫人分忧的,毕竟林二夫人既要主持总兵府内宅的中馈,又要服侍老永嘉侯的饮食起居,实在太忙太累,‘侯爷不心疼,我做姐姐的都忍不住心疼了’。
老永嘉侯不拘小节惯了,哪里能想到女人间的那些弯弯绕绕?何况永嘉侯太夫人在他面前,向来都是贤良淑德的典范,他常年不在盛京,她一样将老母服侍得妥妥帖帖,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老永嘉侯心里待她其实一直都是有几分愧疚的。
所以接到信后,他与林二夫人打过招呼,便即日打发心腹护送了两个儿子回盛京,而那个漂亮的丫鬟,也顺理成章留下了。
之后林二夫人因不慎染上了风寒,小病酿成大病,更兼思念儿子,不到两年便撒手人寰了,老永嘉侯一是怀念她,觉得其他人都不能代替她,二是也的确没再遇到过合适的人选,在辽东时便再没纳过妾,只让永嘉侯太夫人后来送去的那个丫鬟打理着内宅的琐事,一应交际应酬都推了便是。
却没想到,等到几年后他终于得了机会回京述职时,才发现妻子信上‘文武双全,人人交口称赞’的次子和小儿子,已经长成了盛京城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纨绔,一无是处,臭名昭著。
反倒是长子,亦即永嘉侯,才真正是文武双全,人人交口称赞,他的同僚旧友们见了他,也是满口的夸奖长子,说虎父无犬子。
老永嘉侯至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连林二夫人的死也一并明白过来了,可他再悲愤恼怒再痛心疾首,也于事无补了,他总不能真废了文武双全的长子,反而抬举庶子罢,别说庶子已被永嘉侯太夫人养废了根本不堪抬举,他也的确从来没想过要废嫡立庶,何况其时长子羽翼已丰,长女也已与皇上定了情,只等帝后大婚后,便进宫做贵妃了,他就算再恨再怒,还是得以大局为重。
他只能满腔悲愤的回了辽东,临行前喝命亲兵,把次子和小儿子绑了,一并带回辽东亲自教养去,就不信不能将二人身上的那些个坏毛病臭毛病给改了,如今是他还在,妻子与长子就敢这般捧杀他们了,等哪日他不在了,他们岂非立刻就要被吃得骨头渣子也不剩了?他总得为他们留一条后路才是。
奈何两个儿子却宁死也不肯跟他回辽东,说什么也要留在盛京继续享乐,哭声嚎叫声传得八条街外都能听见,永嘉侯太夫人偏又带着族中几位长辈及时赶到了,说自己舍不得让两个儿子去吃苦,母子三人当场上演了一出“抱头痛哭”的大戏,倒像他这个父亲才是真正的恶人一般。
把老永嘉侯气得几欲吐血,只得一个人怒气冲冲的回了辽东,再没往家里去过只言片语,更是一直到临死前,也不肯与永嘉侯太夫人再说一句话,只逼着永嘉侯发了毒誓,将来分家时,一定要给两个弟弟一人分三成家产,一定要一辈子庇护他们,否则,他将永世不得超生,永嘉侯府也将满门死绝!
永嘉侯终究心里有愧,遂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老父亲的要求,反正两个弟弟俱已被养废了,对自己母子乃至自己的子孙后代都形不成什么威胁了,白养他们一辈子,就一辈子罢,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能真正称之为问题。
等到老永嘉侯发了丧,孝期也过了大半,永嘉侯太夫人想为两个庶子随便划拉一门亲事时,方知道老永嘉侯原来早为二人定好亲事了,婚书信物俱全,根本不容她赖账,只得在出了孝期后,忍气将两个儿媳一前一后迎了进门。
可那两个儿媳既是老永嘉侯为儿子苦心定下的,自然不可能与永嘉侯太夫人一条心,久而久之,连带两个儿子也开始渐渐明白了永嘉侯太夫人的险恶用心,开始防着永嘉侯太夫人母子了。
这也是二皇子提起他们,语气里并无多少敬意,心里根本不真正拿他们当舅舅的原因,不过两个低贱的庶子罢了,他可是堂堂皇子,天之骄子,他们哪来的资格给他当舅舅?
林贵嫔自然也不可能真拿林二老爷林三老爷当弟弟,闻言也发狠道:“那你只怕得亲自去一趟侯府才成,你外祖母卧病经年,你大舅母一介女流,大表哥又是晚辈,先前已让他们出过一回血了,如今想再让他们出血,只怕轻易弹压不住他们,但你去就不一样了,他们若是胆敢不识趣,你当场便可以发落他们,真以为你舅舅如今失了势,他们便可以作威作福了,也不想想,没有你舅舅,他们哪来的好日子过,没道理他们就只跟着享福,却丝毫也不付出!”
二皇子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待会儿出宫后就直接去侯府,反正如今人人都知道这事儿了,我去侯府商议对策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不怕人非议。老三老四老五老六那里,我也得去坐坐,老四不是说诚心追随我么,我倒要看看,他的心到底能有多诚!”
庄敏县主递了话给二皇子妃后,二皇子与幕僚们商议一番,到底还是与四皇子碰了面,初步达成了共识。
可宗皇后与三皇子信不过四皇子了,二皇子又岂能真信得过,任他说得舌灿莲花,照样还是信不过,也就是表面上一团和气而已,不过如今总算有机会再考验四皇子了,他倒要看看,他的“诚意”究竟值多少银子!
林贵嫔蹙眉道:“老四两口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向嫔更是阴险至极,指不定早年我也吃过她的亏亦未可知,只如今我仍然不知道而已,她的儿子,能是什么好货色,谁知道他是不是真如皇后母子所说,打着躲在我们背后,撺掇了我们冲锋陷阵,他却躲在背后等着捡现成的主意?”
顿了顿,又道:“他把这话直剌剌的告诉你,说自己是被东宫那个贱种陷害了,还把韩卓是东宫那个贱种的人告诉你,表面看来他是真一片诚心,可兵不厌诈,他的诚心能有几分真,他是不是想借你的手对付韩卓,或是利用韩卓来陷害你,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了,毕竟韩卓只听命于皇上是人尽皆知的,素日与东宫那个贱种也从无交情,而且怎么别人都没发现韩卓是东宫的人,就他发现了?所以即便此番他拿出银子来助你解燃眉之急了,你也不能真就信了他,还是得百般防着他才是。”
二皇子点头应了:“母妃放心,我理会得的。可四十万两真不是小数目,也不知道最后我们能想的法子都想尽了,能不能凑齐?若实在凑不齐,少不得也只能动用萧氏一部分嫁妆了,所幸她如今胎像稳固不少,倒也不怕再出什么差池。”
问题是,凑齐了这四十万两,舅舅那一万精兵下一季度的粮饷,他又该往哪里凑去?下一季度的凑齐了,下下季度乃至更远的,他又该怎么凑,那一万精兵虽锋利,是他最大的倚仗和底牌,却也是一柄双刃剑,能刺伤敌人,同样也能刺伤他!
什么时候,能将他们过了明路,让他们有自己份例的粮饷就好了,可这事儿得先商量舅舅,所以当务之急,还是得先将舅舅给解救出来……二皇子思忖着发愁着,辞了林贵嫔,心事重重的出了关雎宫,直奔永嘉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