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产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最快更新大明军工帝国最新章节!
王恭厂原来造火药的,经过扩建以后变成了一个全能型的军工厂,既能制造火药,又能制造枪支,还能制造手雷和地雷,加工手段也很全面,铸造、锻打、机加工等车间一应俱全。
朱慈炅原以为一个上万人的军工厂就差不多了,毕竟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一口吃成个胖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世事就是这么的离奇,这次他还真一口吃成了一个大胖子,南京一次抄家就抄到上亿两白银,这是他以前怎么都想不到的。
既然有钱了,自然不能再慢慢发展了,他原本想着只要能在有生之年平定了农民起义,再收拾了满清就功德圆满了。现在他不这样想了,混乱的海上形势让他看到了希望,现在是英国、法国、俄国等列强才刚刚起步,要说实力还不如大明呢,只要迅速的把西北和辽东的问题解决了,大明称霸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人一旦有了野心便会像野火燎原般疯狂滋长,朱慈炅听了郑芝龙对海上形势的描述以后,内心就已经隐隐有点躁动了,现在他更是不可遏制的想要称霸世界,征服全球!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朱慈炅发现自己一刻都不能等了,廷议结束以后他招呼了一声曹化淳,换上便装,带着几十个大内高手便向王恭厂赶去。
宋应星被突然赶到的朱慈炅吓了一大跳,他以为朱慈炅是来搞突击检查呢,却不曾想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朱慈炅在王恭厂转了一圈之后什么都没说,直接掉头走了!
他这是冷静下来要放弃了吗?当然不是,扩建工厂,提高产能并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必须有详细的规划,朱慈炅回宫以后立马把自己关在御书房里,开始规划新的军工体系。
首先是扩建工厂的问题,这个问题并简单,扩建工厂需要很大一块地,但王恭厂四周已经没有多余的空地了。
如果把新厂建到其他地方,就存在一个物资周转的问题,明朝那会儿可没有汽车,更没有火车,就算把新厂建到最近的天津卫,没个一两天东西也周转不过来,这样的话反而会降低效率。
把新厂建到城外也不合适,谁知道皇太极会不会发神经再搞一次大突袭,如果他真发神经,那城外的军工厂简直就是送给他的超级大礼包!
怎么办呢?古代人或许会头痛,但朱慈炅不会,这个问题对现代人来说简直就不是问题,只要有钱就能解决,没地了就征地拆迁呗,就算照价补偿,那些平民也没什么好说的,谁叫他是皇上呢;如果多给一倍的钱,那些平民能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朱慈炅现在可不是一般的有钱,所以他决定给双倍;而且要征就征大点,考虑到马上就要造炮了,扩大一倍地方都不一定够,他决定直接扩大到原来的四倍!这样整个王恭厂把内城的西南角全占了,连西边和南边的围墙都不用建了,因为西边和南边直接就是城墙了!
朱慈炅直接在京城的地图上以王恭厂为中心画了个四方的框框,接下来的事情他就不用管了,有锦衣卫清场,还有双倍的赔偿,他就不信谁敢不搬。至于工厂内部的规划,那也要召集徐光启和毕懋康等人一起讨论,扩建的问题暂时就只能这样了,接下来就是提高产量的问题了。
朱慈炅前世可是兵工厂工艺工程师,提高武器产量这种事情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他去王恭厂转一圈之后就胸有成竹了。
要提高生产效率首先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一万个人一个月生产一万把新型燧发枪,这看似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其实不然。
人是会累的,你不能指望每工人都跟机器一样不停的工作,人的精力和体力都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精力和体力都很充沛的时候,做起事来就事半功倍,当一个人精力和体力都消耗光的差不多了,做起事来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
生产零件还有个熟练度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的操作所有的机床,生产所有的零件,总有个开的顺手的机床,或者是做的顺手的零件,如果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那么他生产零件自然是奇快无比,如果把不合适的人安排在不合适的岗位上,他可能一天都做不出一个零件来;
还有人与人也是有区别的,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能自发自觉的去找事做,有的人你不叫他干活,他就在那里给你磨洋工,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让积极性高的工人带着积极性低的工人去干活,这样这两个人都能做出成绩,如果你让积极性低的带着积极性高的去干活,那这两个人都废了。
当然,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个工厂的管理是很复杂的,如果要全说清楚,那又能出一本书了。
朱慈炅在王恭厂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宋应星的工作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工部营缮清吏司的官员也很负责,但下面的工人的积极性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明朝的官制造成的,工部营缮清吏司就那么多官员,其他普通工人是不可能有官职的,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官员管着几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情况!这就有点不合理了,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不说盯着上千人干活了,那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你光把上千人每天的工作安排好都是不大可能的,这就造成了人员的严重浪费,因为好多人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啊!
这个问题自然难不倒朱慈炅,没有正式的官职那就只定职位不定品级呗,工厂内部的管理人员的薪资可以定的比从九品还低,但没有规定不能发奖金啊,给他们计件,绩效工资就当奖金发下去不就得了。
朱慈炅很无耻的盗用了一下现代工厂管理模式,连给职位取名字都省了,直接就定下了组长、班长、科长、主管、经理五个工厂内部管理职位。
一个组长带五个普通工人,一个班长带五个组长、一个科长带五个班长、一个主管带五个科长,一个经理带两三个主管就行了。这样算下来,一个班二十多个人,一个科下面一百多个人,一个主管就能管五六百个人,一个经理就能管上千人,而且等级明确,每个人最多就管五个人,安排工作,监督工作都很轻松,任何一个人都别想躲懒。
这套体系推行下去,不说工作效率能提高一倍,提高五成是绰绰有余的。
,最快更新大明军工帝国最新章节!
王恭厂原来造火药的,经过扩建以后变成了一个全能型的军工厂,既能制造火药,又能制造枪支,还能制造手雷和地雷,加工手段也很全面,铸造、锻打、机加工等车间一应俱全。
朱慈炅原以为一个上万人的军工厂就差不多了,毕竟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都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一口吃成个胖子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世事就是这么的离奇,这次他还真一口吃成了一个大胖子,南京一次抄家就抄到上亿两白银,这是他以前怎么都想不到的。
既然有钱了,自然不能再慢慢发展了,他原本想着只要能在有生之年平定了农民起义,再收拾了满清就功德圆满了。现在他不这样想了,混乱的海上形势让他看到了希望,现在是英国、法国、俄国等列强才刚刚起步,要说实力还不如大明呢,只要迅速的把西北和辽东的问题解决了,大明称霸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嘛。
人一旦有了野心便会像野火燎原般疯狂滋长,朱慈炅听了郑芝龙对海上形势的描述以后,内心就已经隐隐有点躁动了,现在他更是不可遏制的想要称霸世界,征服全球!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朱慈炅发现自己一刻都不能等了,廷议结束以后他招呼了一声曹化淳,换上便装,带着几十个大内高手便向王恭厂赶去。
宋应星被突然赶到的朱慈炅吓了一大跳,他以为朱慈炅是来搞突击检查呢,却不曾想压根就不是这么回事,朱慈炅在王恭厂转了一圈之后什么都没说,直接掉头走了!
他这是冷静下来要放弃了吗?当然不是,扩建工厂,提高产能并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必须有详细的规划,朱慈炅回宫以后立马把自己关在御书房里,开始规划新的军工体系。
首先是扩建工厂的问题,这个问题并简单,扩建工厂需要很大一块地,但王恭厂四周已经没有多余的空地了。
如果把新厂建到其他地方,就存在一个物资周转的问题,明朝那会儿可没有汽车,更没有火车,就算把新厂建到最近的天津卫,没个一两天东西也周转不过来,这样的话反而会降低效率。
把新厂建到城外也不合适,谁知道皇太极会不会发神经再搞一次大突袭,如果他真发神经,那城外的军工厂简直就是送给他的超级大礼包!
怎么办呢?古代人或许会头痛,但朱慈炅不会,这个问题对现代人来说简直就不是问题,只要有钱就能解决,没地了就征地拆迁呗,就算照价补偿,那些平民也没什么好说的,谁叫他是皇上呢;如果多给一倍的钱,那些平民能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朱慈炅现在可不是一般的有钱,所以他决定给双倍;而且要征就征大点,考虑到马上就要造炮了,扩大一倍地方都不一定够,他决定直接扩大到原来的四倍!这样整个王恭厂把内城的西南角全占了,连西边和南边的围墙都不用建了,因为西边和南边直接就是城墙了!
朱慈炅直接在京城的地图上以王恭厂为中心画了个四方的框框,接下来的事情他就不用管了,有锦衣卫清场,还有双倍的赔偿,他就不信谁敢不搬。至于工厂内部的规划,那也要召集徐光启和毕懋康等人一起讨论,扩建的问题暂时就只能这样了,接下来就是提高产量的问题了。
朱慈炅前世可是兵工厂工艺工程师,提高武器产量这种事情对他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他去王恭厂转一圈之后就胸有成竹了。
要提高生产效率首先要在管理上下功夫,一万个人一个月生产一万把新型燧发枪,这看似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其实不然。
人是会累的,你不能指望每工人都跟机器一样不停的工作,人的精力和体力都是有限的,当一个人精力和体力都很充沛的时候,做起事来就事半功倍,当一个人精力和体力都消耗光的差不多了,做起事来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
生产零件还有个熟练度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熟练的操作所有的机床,生产所有的零件,总有个开的顺手的机床,或者是做的顺手的零件,如果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那么他生产零件自然是奇快无比,如果把不合适的人安排在不合适的岗位上,他可能一天都做不出一个零件来;
还有人与人也是有区别的,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都不一样,有的人能自发自觉的去找事做,有的人你不叫他干活,他就在那里给你磨洋工,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让积极性高的工人带着积极性低的工人去干活,这样这两个人都能做出成绩,如果你让积极性低的带着积极性高的去干活,那这两个人都废了。
当然,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一个工厂的管理是很复杂的,如果要全说清楚,那又能出一本书了。
朱慈炅在王恭厂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宋应星的工作积极性还是很高的,工部营缮清吏司的官员也很负责,但下面的工人的积极性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这个问题主要还是明朝的官制造成的,工部营缮清吏司就那么多官员,其他普通工人是不可能有官职的,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官员管着几百人甚至是上千人的情况!这就有点不合理了,一个人能有多少精力,不说盯着上千人干活了,那压根就是不可能的,你光把上千人每天的工作安排好都是不大可能的,这就造成了人员的严重浪费,因为好多人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啊!
这个问题自然难不倒朱慈炅,没有正式的官职那就只定职位不定品级呗,工厂内部的管理人员的薪资可以定的比从九品还低,但没有规定不能发奖金啊,给他们计件,绩效工资就当奖金发下去不就得了。
朱慈炅很无耻的盗用了一下现代工厂管理模式,连给职位取名字都省了,直接就定下了组长、班长、科长、主管、经理五个工厂内部管理职位。
一个组长带五个普通工人,一个班长带五个组长、一个科长带五个班长、一个主管带五个科长,一个经理带两三个主管就行了。这样算下来,一个班二十多个人,一个科下面一百多个人,一个主管就能管五六百个人,一个经理就能管上千人,而且等级明确,每个人最多就管五个人,安排工作,监督工作都很轻松,任何一个人都别想躲懒。
这套体系推行下去,不说工作效率能提高一倍,提高五成是绰绰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