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第498章 汉中有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贾诩也刚刚结束祭祖,便得到刘璟的消息,有紧急事情商议,他甚至来不及换衣服,便急匆匆赶来了州牧府。
虽然贾诩一时猜不到发生什么事,但在旦日是刘璟最忙之时,他居然事情商议,只能说明事情十分紧急,贾诩隐隐猜到可能和汉中或者巴蜀有关。
贾诩被亲兵领到外书房前,立刻有士兵禀报:“贾军师到了!”
“请进!”房间传来刘璟的声音。
贾诩走进房间,却见司马懿和徐庶已经到了,两人正低声说着什么,“我来晚了!”贾诩连忙歉然笑道。
“军师来得正好,请坐吧!”
贾诩坐下,刘璟这才对他们道:“旦日把三位请来,实在是因为汉中那边发生了变故,我刚刚得到汉中消息,张卫极力建议张鲁取上庸。”
这个消息让三人面面相觑,徐庶尤其紧张,荆州刚刚开始修养生息,本来说好一年,可如果现在又要开战,将极大的影响荆州的休养生息,他迟疑一下道:“张卫虽是张鲁之弟,但此人粗鲁无智,他或许只是看到上庸兵少,便动了心思,张鲁未必会答应。”
贾诩摇了摇头:“无风不起浪,张卫再愚蠢也该知道上庸是荆州地盘,更关键是上庸从来和汉中无关系,若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他不会说出这种话。”
这时,刘璟看了看司马懿,见他若有所思,便问道:“司马懿有什么想法?”
在荆州高层内部,已经达成了一个默契,把夺取巴蜀交给了司马懿来主导,而汉中是巴蜀中的关键一环,如果汉中有变,将会影响到巴蜀的计划,显然,这个消息对他们计划产生了影响,那么司马懿的意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司马懿沉思良久道:“我觉得这并不奇怪,汉中想取上庸应该是正常反应。”
“为什么?”刘璟不解地问道。
“我想应该是巴蜀内部有人把我们欲夺汉中北上关中的计划泄露给了张鲁,使汉中内部恐慌起来,夺上庸先发制人,当然是一种策略,不过就像徐长史所言,这只是一种策略,张鲁未必会采纳。”
刘璟陷入了沉思之中,司马懿说得不错,这应该就是把北征计划告诉巴蜀后的一个副作用,其实怂恿汉中夺取上庸正是他们的目的,只有汉中夺取上庸,他们才能让刘璋出兵汉中,为他们制造巴蜀混乱创造条件。
只是没有想到汉中会这么急切,这么快就有了出兵上庸的呼声,刘璟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其实是一个机会,如果汉中真的夺取上庸,就省得他们再想办法让杨松去怂恿张鲁夺取上庸了,只是荆州有没有财力再支持军队打一场大战了。
想到这,刘璟目光向徐庶望去,徐庶立刻反应过来,他满脸苦笑道:“要我拿出钱财来,你该怎么补偿我?”
刘璟笑眯眯道:“我把巴蜀和汉中府库给你,如何?”
徐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对贾诩和司马懿道:“两位军师给我作证,今天荆州刘州牧答应把巴蜀和汉中的府库给我,到时他若耍赖,你们可得给我做主!”
贾诩也笑道:“徐长史放心,我们绝不会让刘州牧言而无信。”
但司马懿却无暇玩笑,他心中很紧张,他已经明白了刘璟的意图,极可能是准备顺水推舟,提前一年发动吞并巴蜀的战争,可是还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准备好,这一战怎么打?
刘璟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仲达就不用太焦心了,很多事情并不一定会按照我们谋划的路线走,临时决断也没有什么问题,况且我们的本意就是想引导汉中来攻打上庸。”
“那建平郡这边呢?是先让还是等上庸之战打响再让?”司马懿又问道。
“让我再考虑考虑!”
刘璟说着,却看了一眼贾诩,贾诩会意,刘璟这是要征求自己的意见,但现在他不能说,那会让司马懿不舒服,贾诩笑了笑便没有说话。
.......
司马懿和徐庶先后告辞而去,贾诩也走了,但他绕了一圈,又返回了刘璟的书房。
“主公可是要找我?”贾诩呵呵笑问道。
刘璟点了点头,“军师请坐吧!”
贾诩坐下,刘璟这才问贾诩道:“军师对提前动兵的想法如何?”
贾诩微微一笑,“两国相战,在于准备,在于知己知彼,但我觉得更重要在于战机。”
“军师是指现在有战机吗?”
贾诩点了点头,“有时候意外之事,会更让人信服,主公的目的是要刘璋对我们北伐深信不疑,那么汉中的突然进攻上庸,导致局势失控,这个时候,刘璋绝对不会想到我们竟是借此谋巴蜀,甚至巴蜀谋将们也想不到,因为他们很清楚,正是他们泄露了秘密才导致张鲁进攻上庸,所以这就是我说的战机。”
刘璟心中叹息一声,相比之下,还是贾诩更加老辣,司马懿还是经验不足。
“军师说得不错,如果是这样,我就可以让刘璋出兵为名,把建平郡先给他,事情就圆满了。”
“不对!”贾诩摇摇头笑道:“其实事情只有七成满,并没有圆满。”
刘璟有些不解,“军师此话怎讲?”
“很简单,既然汉中军大举进攻上庸,我们要出兵北上,那主公又怎么向刘璋解释,我们为何屯重兵在南郡呢?”
刘璟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大问题,要夺巴蜀,就必须屯重兵在南郡,可是又无法向刘璋和巴蜀解释这个原因。
贾诩狡黠地捋须一笑:“不妨可以利用一下刘备。”
刘璟恍然大悟,对啊!他们可以借口收复荆南,大举屯兵江陵,准备进攻荆南,甚至渡江向荆南刘备进攻,然后这个时候,张鲁汉中军利用荆州军攻打荆南之时,突袭上庸得手,那么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贾诩果然老辣啊!
“那攻打刘备理由呢?”刘璟又追问道。
贾诩眼睛眯成一条缝,“比如刘琦的死讯忽然传来,如何?”
刘璟点点头,他明白贾诩了的意思,这时他终于做出了决定,“就这样吧!备战江陵,准备大规模进攻荆南。”
.........
次日,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消息从江陵传来,长公子刘琦在荆南暴毙,极有可能是中毒而亡,荆州朝野震动,荆州牧刘璟大怒,派蒋琬为使者赶赴荆南,质问刘琦死因,并满城举哀,悼念长公子刘琦。
与其同时,刘璟下令调集襄阳和江夏的八万大军以及三十万石粮食、无数军用物资、两千艘战船云集江陵,准备为公子刘琦讨还公道。
建安十五年刚刚开启,战争风云在荆州大地上再次激荡起来。
.........
公安县,一辆马车向位于城南的诸葛府疾驶而去,此时是正月初五,公安的民众还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之中,大街上空空荡荡,行人稀少,店铺也大都关闭,家家户户准备的新年食物足以让他们吃到十五之后。
只有一群群衣裳鲜艳的孩子在刚刚融化的雪地中奔跑嬉戏,一阵阵天真的笑声从远处传来。
马车里的刘备却处于一种极度的忧心之中,他刚刚得到消息,刘璟已下令八万大军和两千艘战船云集江陵,准备大举进攻荆南,这个消息令刘备极为恐慌,他连衣服都来不及换,穿着居家毛服便向诸葛亮的府邸急急赶来。
在恐慌之余,刘备也同时极为恼火,他们一个月前才达成协议,把刘琦送去了,刘璟也同意给他们半年时间准备,可以一转眼,刘璟便翻脸不认,说刘琦死在荆南,要来报仇,简直无耻之极。
当然刘备也知道,所谓给刘琦报仇只是借口,关键是没有刘琦为人质了,他们便可以正大光明进攻荆南,把自己置于死地,想到刘璟的翻脸无情,刘备的内心都要绝望了。
马车在诸葛亮府前停下,刘备下了马车便急匆匆向府中走去,门房吓得连忙奔进府中去禀报。
刘备刚走到中门,迎面遇到了诸葛亮赶出来迎接,诸葛亮穿了一件厚袍,头戴葫芦帽,手执一柄羽扇,他见刘备神色慌张,穿着居家服,不由笑着施礼道:“主公怎么如此着急!”
“军师,出大事了!”
刘备急得声音都变了,“刚刚得到消息,刘璟借口刘琦在荆南暴毙,要为刘琦复仇,调集八万大军云集江陵,准备大举进攻荆南。”
“还有这种事?”
诸葛亮也有点奇怪,“他不是和我们达成协议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我不知道刘璟为何要翻脸,特来和军师商量应对之策。”
诸葛亮点点头,“主公不必担心,刘璟是做大事之人,反正荆南最迟半年后归他,他没有必要毁坏自己信誉,其中必有缘故,请主公到我书房一叙。”
贾诩也刚刚结束祭祖,便得到刘璟的消息,有紧急事情商议,他甚至来不及换衣服,便急匆匆赶来了州牧府。
虽然贾诩一时猜不到发生什么事,但在旦日是刘璟最忙之时,他居然事情商议,只能说明事情十分紧急,贾诩隐隐猜到可能和汉中或者巴蜀有关。
贾诩被亲兵领到外书房前,立刻有士兵禀报:“贾军师到了!”
“请进!”房间传来刘璟的声音。
贾诩走进房间,却见司马懿和徐庶已经到了,两人正低声说着什么,“我来晚了!”贾诩连忙歉然笑道。
“军师来得正好,请坐吧!”
贾诩坐下,刘璟这才对他们道:“旦日把三位请来,实在是因为汉中那边发生了变故,我刚刚得到汉中消息,张卫极力建议张鲁取上庸。”
这个消息让三人面面相觑,徐庶尤其紧张,荆州刚刚开始修养生息,本来说好一年,可如果现在又要开战,将极大的影响荆州的休养生息,他迟疑一下道:“张卫虽是张鲁之弟,但此人粗鲁无智,他或许只是看到上庸兵少,便动了心思,张鲁未必会答应。”
贾诩摇了摇头:“无风不起浪,张卫再愚蠢也该知道上庸是荆州地盘,更关键是上庸从来和汉中无关系,若没有什么特殊原因,他不会说出这种话。”
这时,刘璟看了看司马懿,见他若有所思,便问道:“司马懿有什么想法?”
在荆州高层内部,已经达成了一个默契,把夺取巴蜀交给了司马懿来主导,而汉中是巴蜀中的关键一环,如果汉中有变,将会影响到巴蜀的计划,显然,这个消息对他们计划产生了影响,那么司马懿的意见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司马懿沉思良久道:“我觉得这并不奇怪,汉中想取上庸应该是正常反应。”
“为什么?”刘璟不解地问道。
“我想应该是巴蜀内部有人把我们欲夺汉中北上关中的计划泄露给了张鲁,使汉中内部恐慌起来,夺上庸先发制人,当然是一种策略,不过就像徐长史所言,这只是一种策略,张鲁未必会采纳。”
刘璟陷入了沉思之中,司马懿说得不错,这应该就是把北征计划告诉巴蜀后的一个副作用,其实怂恿汉中夺取上庸正是他们的目的,只有汉中夺取上庸,他们才能让刘璋出兵汉中,为他们制造巴蜀混乱创造条件。
只是没有想到汉中会这么急切,这么快就有了出兵上庸的呼声,刘璟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其实是一个机会,如果汉中真的夺取上庸,就省得他们再想办法让杨松去怂恿张鲁夺取上庸了,只是荆州有没有财力再支持军队打一场大战了。
想到这,刘璟目光向徐庶望去,徐庶立刻反应过来,他满脸苦笑道:“要我拿出钱财来,你该怎么补偿我?”
刘璟笑眯眯道:“我把巴蜀和汉中府库给你,如何?”
徐庶也忍不住笑了起来,对贾诩和司马懿道:“两位军师给我作证,今天荆州刘州牧答应把巴蜀和汉中的府库给我,到时他若耍赖,你们可得给我做主!”
贾诩也笑道:“徐长史放心,我们绝不会让刘州牧言而无信。”
但司马懿却无暇玩笑,他心中很紧张,他已经明白了刘璟的意图,极可能是准备顺水推舟,提前一年发动吞并巴蜀的战争,可是还有很多事情都没有准备好,这一战怎么打?
刘璟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仲达就不用太焦心了,很多事情并不一定会按照我们谋划的路线走,临时决断也没有什么问题,况且我们的本意就是想引导汉中来攻打上庸。”
“那建平郡这边呢?是先让还是等上庸之战打响再让?”司马懿又问道。
“让我再考虑考虑!”
刘璟说着,却看了一眼贾诩,贾诩会意,刘璟这是要征求自己的意见,但现在他不能说,那会让司马懿不舒服,贾诩笑了笑便没有说话。
.......
司马懿和徐庶先后告辞而去,贾诩也走了,但他绕了一圈,又返回了刘璟的书房。
“主公可是要找我?”贾诩呵呵笑问道。
刘璟点了点头,“军师请坐吧!”
贾诩坐下,刘璟这才问贾诩道:“军师对提前动兵的想法如何?”
贾诩微微一笑,“两国相战,在于准备,在于知己知彼,但我觉得更重要在于战机。”
“军师是指现在有战机吗?”
贾诩点了点头,“有时候意外之事,会更让人信服,主公的目的是要刘璋对我们北伐深信不疑,那么汉中的突然进攻上庸,导致局势失控,这个时候,刘璋绝对不会想到我们竟是借此谋巴蜀,甚至巴蜀谋将们也想不到,因为他们很清楚,正是他们泄露了秘密才导致张鲁进攻上庸,所以这就是我说的战机。”
刘璟心中叹息一声,相比之下,还是贾诩更加老辣,司马懿还是经验不足。
“军师说得不错,如果是这样,我就可以让刘璋出兵为名,把建平郡先给他,事情就圆满了。”
“不对!”贾诩摇摇头笑道:“其实事情只有七成满,并没有圆满。”
刘璟有些不解,“军师此话怎讲?”
“很简单,既然汉中军大举进攻上庸,我们要出兵北上,那主公又怎么向刘璋解释,我们为何屯重兵在南郡呢?”
刘璟点了点头,这是一个大问题,要夺巴蜀,就必须屯重兵在南郡,可是又无法向刘璋和巴蜀解释这个原因。
贾诩狡黠地捋须一笑:“不妨可以利用一下刘备。”
刘璟恍然大悟,对啊!他们可以借口收复荆南,大举屯兵江陵,准备进攻荆南,甚至渡江向荆南刘备进攻,然后这个时候,张鲁汉中军利用荆州军攻打荆南之时,突袭上庸得手,那么一切就顺理成章了,贾诩果然老辣啊!
“那攻打刘备理由呢?”刘璟又追问道。
贾诩眼睛眯成一条缝,“比如刘琦的死讯忽然传来,如何?”
刘璟点点头,他明白贾诩了的意思,这时他终于做出了决定,“就这样吧!备战江陵,准备大规模进攻荆南。”
.........
次日,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消息从江陵传来,长公子刘琦在荆南暴毙,极有可能是中毒而亡,荆州朝野震动,荆州牧刘璟大怒,派蒋琬为使者赶赴荆南,质问刘琦死因,并满城举哀,悼念长公子刘琦。
与其同时,刘璟下令调集襄阳和江夏的八万大军以及三十万石粮食、无数军用物资、两千艘战船云集江陵,准备为公子刘琦讨还公道。
建安十五年刚刚开启,战争风云在荆州大地上再次激荡起来。
.........
公安县,一辆马车向位于城南的诸葛府疾驶而去,此时是正月初五,公安的民众还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之中,大街上空空荡荡,行人稀少,店铺也大都关闭,家家户户准备的新年食物足以让他们吃到十五之后。
只有一群群衣裳鲜艳的孩子在刚刚融化的雪地中奔跑嬉戏,一阵阵天真的笑声从远处传来。
马车里的刘备却处于一种极度的忧心之中,他刚刚得到消息,刘璟已下令八万大军和两千艘战船云集江陵,准备大举进攻荆南,这个消息令刘备极为恐慌,他连衣服都来不及换,穿着居家毛服便向诸葛亮的府邸急急赶来。
在恐慌之余,刘备也同时极为恼火,他们一个月前才达成协议,把刘琦送去了,刘璟也同意给他们半年时间准备,可以一转眼,刘璟便翻脸不认,说刘琦死在荆南,要来报仇,简直无耻之极。
当然刘备也知道,所谓给刘琦报仇只是借口,关键是没有刘琦为人质了,他们便可以正大光明进攻荆南,把自己置于死地,想到刘璟的翻脸无情,刘备的内心都要绝望了。
马车在诸葛亮府前停下,刘备下了马车便急匆匆向府中走去,门房吓得连忙奔进府中去禀报。
刘备刚走到中门,迎面遇到了诸葛亮赶出来迎接,诸葛亮穿了一件厚袍,头戴葫芦帽,手执一柄羽扇,他见刘备神色慌张,穿着居家服,不由笑着施礼道:“主公怎么如此着急!”
“军师,出大事了!”
刘备急得声音都变了,“刚刚得到消息,刘璟借口刘琦在荆南暴毙,要为刘琦复仇,调集八万大军云集江陵,准备大举进攻荆南。”
“还有这种事?”
诸葛亮也有点奇怪,“他不是和我们达成协议了吗?”
“问题就在这里,我不知道刘璟为何要翻脸,特来和军师商量应对之策。”
诸葛亮点点头,“主公不必担心,刘璟是做大事之人,反正荆南最迟半年后归他,他没有必要毁坏自己信誉,其中必有缘故,请主公到我书房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