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客小说 > 三国之兵临天下 > 512.第512章 引刀待发

512.第512章 引刀待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宜都县外江面上,一千五百艘战船密集地铺在江面之,俨如过江之鲫,规模浩大。

    这便是即将西征巴蜀的七万荆州大军,他们在宜都城已经集结两天,等待着最后出发的命令。

    所谓的荆南之战不过是他们大军集结的借口,荆州为此做了数月充分的准备,三十万石粮食,无数军械物资,一万多匹骡马牲畜,并动员了两万船夫和三万后勤民夫。

    荆州几乎将赤壁大战的战利品几乎全部投入了这场战争之中。

    七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老将黄忠为主将,廖化为副将,率两万军走陆路,另一路则是刘璟亲率五万大军走水路,水陆并举,将一举夺取巴蜀。

    码头上,刘璟正在向数百名军侯以上将领进行出征前的最后动员。

    “各位将军,益州刘璋已在不久前去世,他的两个儿子为争夺继承之位而爆发了内战,而在巴东郡,东州士军队和巴蜀本土军队也爆发了战争,这是我们的机会......”

    说到这,刘璟缓缓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神情肃穆,目光里充满了紧张,就仿佛要去参与一场血与火的大战,他笑了笑道:“各位将军也不用太紧张,夺取巴蜀,我们的实力占有绝对优势,加上刘璋新死,人心混乱,还有数万军队陷于汉中,这一战只要我们不冒险,不出昏招,最多两个月内,我们必能拿下巴蜀,到时所有参战将士都会有厚赏!”

    最后一句话使军官们一片欢腾,码头上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刘璟又摆了摆手,码头军官们再度安静下来,刘璟这才下令道:“一个时辰后出发,现在都回去准备!”

    军官们纷纷散去了,这时,司马懿带着一名报信兵匆匆上来道:“州牧,有巫城刚刚送来的消息。”

    报信兵上前单膝跪下,将一封信高高举起,“这是我家太守给州牧的求援信!”

    刘璟迅速接过信,他心中也生出一丝莫名的担忧,在他出征前竟然收到了庞羲的求援信,使刘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他看了看信,是庞羲被严颜击败,现在兵微势小,龟缩在巫城县内,恳求荆州出兵援助。

    “究竟是巴东战败,还是巫城军队战败?”庞羲在信中没有写清楚,刘璟又问报信士兵道。

    “启禀州牧,先是巴东战败,庞俊将军阵亡,严颜军队一路追杀逃跑的残兵到巫城,气焰非常嚣张,庞太守愤恨出击,结果中了埋伏,被杀得大败而归。”

    “那现在巫城还有多少军队?”刘璟又问道。

    “庞太守已把秭归县守军调去巫城,兵力不足三千。”

    “我知道了!”

    刘璟让亲兵将报信兵带了下去,这时,司马懿微微笑道:“看来这个严颜也颇会用计,将是一块我们西进的绊脚石。”

    “军师不用太担心,严颜虽有点谋略,但螳臂无法挡车,我们大军西进,必会将他的两万军碾得粉碎!”

    刘璟凝视远处的一片绿油油农田,他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春天出征,这是我的罪过啊!”

    说完,他转身向大船走去,喝令左右,“准备出发了!”

    一个时辰后,随着巨大的战鼓声敲响,一千五百艘战船挂起风帆,千帆如云,异常壮观,船队浩浩荡荡向巴蜀驶去,正式拉开了荆州西扩的大幕。

    .........

    邺都,夜幕下,一辆马车缓缓停在丞相府前,荀攸在一名家僮的扶持下,从马车里出来,府门台阶上,十几人挑着灯笼,将府门前照如白昼,等候在台阶前的曹植连忙迎上前,躬身施礼道:“父亲在书房等候世伯,请先生随我来!”

    荀攸点点头笑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父亲这么急着找我来?”

    “具体侄儿也不知,好像和益州有关。”

    “哦!益州方面有消息来了?”荀攸捋须问道。

    “就在刚才,益州有快信送来,父亲显得很震惊,估计消息不太好。”

    益州传来不好的消息,是在荀攸的意料之中,月初他就给丞相说过,刘璟集结大军在江陵,名义上是攻荆南,实际上是在准备对巴蜀用兵了,他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让天子下诏,明确各诸侯的势力范围,不给刘璟越境进攻益州的借口。

    其次建议曹军大举增兵汝南,对安陆郡施压,让刘璟不敢轻举妄动。

    第三个建议则是提醒刘璋增兵巴东郡,加强益州自身防御,但不知为什么,丞相并没有采纳前两个建议,也没有向他解释原因,不过荀攸能猜到一二,关键是丞相心态和从前不太一样了,自从赤壁惨败后,丞相明显从进攻转为防御,关注点也从军事转到政治,失去了从前的锐劲。

    当然,荀攸也能理解,赤壁大战使中原物资财力损失太大,至今还没有恢复,再想大规模出兵显然不现实,但更重要是丞相年事已高,不再有从前的锐气,转而更注重自己在汉朝的地位。

    相反,刘璟却年轻锐劲,充满了朝气蓬勃,兵精民附,又有贾诩、司马懿这样的顶尖人才辅佐,扩张大业处于上升期也就在情理之中。

    坦率地说,荀攸也没有抑制刘璟扩张的良策,除非让荆州发生内乱,但似乎又不太可能,江东也更不是威胁,想来想去,也只有出兵干涉一条路了。

    荀攸跟随着曹植快步来到内堂,这里是曹操召集心腹幕僚商议军国大事之地,只见丞相独自一人在堂上来回踱步,显得忧虑很重,这让荀攸有一种莫名的伤感。

    以前五大谋士,郭嘉病故,贾诩投降刘璟,叔父转向朝廷政务,不再为丞相谋事,而程昱在赤壁兵败后,愧疚于心,一直称病不出,曹丕现在只剩下自己一人了。

    荀攸快步走到堂下,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丞相!”

    “公达来得正好,快快请进!”

    曹操心中焦急,他无心和荀攸叙家常,两人坐下,他开门见山便道:“刚刚得到消息,刘璋意外病故了。”

    这个消息让荀攸一惊,“怎么会病故?”

    “听说是巡视途中暴毙,死因不明,极有可能是中毒身亡。”

    曹操叹了口气又道:“现在刘璋的两个儿子互相指责对方下毒,各自统兵征伐,内战打得很激烈,南方东州士和巴蜀系也爆发了激战,益州现在乱成一团。”

    荀攸微微哼了一声道:“刘璋暴毙,除了刘璟所为还会是谁?可叹刘璋两个蠢子各为私利争夺,却不顾大敌临头。”

    曹操点了点头,“这是很显然,刘璋之死,刘璟是最大得益者,只要除掉刘璋,益州便成了无主之地,刘璟便可以赶在朝廷任命新州牧之前,夺取巴蜀,美其名曰平定巴蜀之乱,保护民众,在道义上就站住了脚,这个时候他就要逼我承认他对巴蜀控制。”

    说到这里,曹操眼中流露出一种掩饰不住的忧虑,对荀攸道:“刘璟占荆州夺巴蜀,天下富庶之地得其二,更有巴蜀地利,如果他的上庸策略成功,将是巴蜀汉中一锅端,然后兵指关中,将占据大汉半壁江山,公达,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荀攸心中暗暗叹息一声,刘璋暴毙,刘璟夺取益州大势已成,还能有什么办法阻挡,但他又必须替曹操分忧,沉吟一下,荀攸缓缓道:“微臣有三计,或许能缓一缓刘璟的西进步伐。”

    曹操当然也知道这件事极为棘手,如果容易,他自己就决定了,正因为无计可施,他才把荀攸请来,果然不简单,他连忙笑道:“公达请说!”

    “第一计可以叫急计,立刻要做,第一是朝廷立刻承认刘循或者刘纬为益州州牧,再派人去益州劝和他们兄弟,使他们停止内讧,一直对外,也可以使刘璟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同时也建议立刻屯兵南阳或者汝南,趁现在刘璟西进,荆州空虚之计,兵压荆州,逼刘璟退兵。”

    曹操默默点头,他可以承认刘纬为益州牧,可以让黄权调和内战,这一点没有问题,但说进攻荆州,他却觉得不妥,上次荀攸就提出这个方案,他没有采纳。

    倒并不是因为他和刘璟签有互不进攻合约,那种合约对他是没有意义,关键是有汉水和长江阻隔,江夏又有强大的水军,他进攻荆州作用不大,反而撕毁毁约,给了刘璟进攻南阳的机会,所以曹操权衡再三,没有采纳屯兵汝南的方案。

    但曹操也不想过多解释,便问道:“公达请说第二计!”

    荀攸感觉曹操并不是很惊喜,估计他还是不会采纳兵逼荆州这一条,无奈,他只得又道:“如果刘璟占领了巴蜀,丞相可以暗中支持巴蜀本土派,同时调拨巴蜀本土派和东州士的矛盾,让刘璟在益州难以立足,最后被迫放弃益州,这一计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效果会很好,所以又叫缓计。”

    “不错!”曹操赞道:“此乃釜底抽薪之计,没有巴蜀人的支持,刘璟就算将巴蜀吞进嘴里也咽不下去,更关键是,它能替我争取时间,这一计我采纳了,再请问公达第三计。”

    荀攸想了想道:“第三计,姑且叫它补计,微臣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巴蜀和汉中没有抢到先机,形成了今天的被动,那么我们下一步就要抢在刘璟之前,堵住他的下一步路途。”

    “公达是指关中?”曹操问道。

    荀攸点了点头,“正是关中!”

    曹操负手慢慢踱步,他明白荀攸的意思,关中的关键在马超,如果马超不除,刘璟极可能利用和马超结盟的关系谋取关中。

    对马超而言,刘璟入主关中,便意味着他完全掌控陇右,不用再担心关中曹军对韩遂的支持,甚至会请刘璟帮他共灭韩遂。

    然而对于刘璟,他若攻占关中,就意味着他从南和西两个方向包围了中原,对自己完全形成了战略优势,使自己顾此失彼,最后必然被刘璟步步蚕食,只有自己抢先掌控关中,灭掉马超,将刘璟堵在汉中,这才是正确之策。

    想到这,曹操回头问道:“如果想要灭马超,我们该怎么做?”

    荀攸捋须笑道:“马超有骑兵之利,军中将士多有羌人,陇右是他的根基,若在陇右灭他较难,不如把他诱来关中,在关中灭掉他。”

    曹操大喜,连忙问道:“计将安出?”

    荀攸附耳对曹操低语几句,曹操连连点头,一竖大拇指赞道:“公达之计,高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