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关内急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轰!’地一声巨响,宫门被踢开了,数十名士兵冲进了后殿,王世充已醉趴在桌上,昏昏入睡,在他身旁,心腹宦官的无头尸体还倒在地上,血已经流干。
巨大的撞击声和凛冽的杀气将王世充惊醒了,他慢慢抬起头,醉眼朦胧地望着眼前大群军士,为首之人手执长戟,恶狠狠地盯着自己,是他手下骠骑大将李君羡。
不等王世充反应,李君羡大喝一声,“王贼,拿命来!”
长戟一抖,迅疾如电地刺向王世充,王世充大吃一惊,酒意一下子吓醒了一半,他猛地一脚踢翻桌子,随手抓过长剑。
沉重的长戟刺穿桌子,‘当!’一声和宝剑相撞,宝剑被撞飞出去,但也是长使长戟略略一偏,王世充躲过这一劫。
“住手!”
王世充向后猛退几步,靠着殿内圆柱大声喝喊。
他指着李君羡厉声斥道:“李君羡,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杀我?”
“待我不薄?”
[
李君羡恨得咬牙切齿:“我父亲昨晚被你关在皇宫饿死,你还敢说待我不薄,你去死吧!”
他一跃而上,又是一戟向他刺去,王世充的酒意已完全被吓醒,他武艺本身也不弱,不等长戟刺到,他侧身向另一根圆柱躲去。
“你听我说,我没有害你父亲,我绝没有这个想法!”
王世充一边躲闪,一边争辩。“此事我也不知,我拨下钱粮命官员好生善待,这是他们克扣粮食,害死了你父亲,若是我所为,我怎么还会让你领兵,怎么还让你兄弟出去办事?李君羡。你想想清楚。”
李君羡当然知道是下面人所为,但罪魁祸首是王世充,是他把自己父亲关起来。他已经恨透了王世充,决意要杀他。
李君羡一言不发,挥戟又刺。这时他已把王世充逼到角落,眼看王世充已无法再躲过这一劫。
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厉喝:“住手!”
门口士兵纷纷闪开,百余名唐军涌了进来,为首之人正是李世民。
李世民刚刚接到消息,李君羡去刺杀王世充了,这令他大吃一惊,现在还不能杀王世充,王世充被杀,南方的各路诸侯就没有人再肯投降唐朝。
他急忙赶来,在关键时刻喝住了李君羡。
李君羡虽然恨极了王世充。但他不敢得罪李世民,李世民掌握着他的仕途,李君羡放下了长戟,狠狠瞪了一眼王世充,将来再杀他。
王世充已经愣住了。呆呆地望着李世民,他认识李世民,几年前李世民率军去雁门郡救驾时,他们打过交道。
一种从未有过的绝望涌入王世充心中,他终于明白李君羡为什么敢杀他,已经洛阳城已经被攻破了。甚至就是这个李君羡献了洛阳城。
他无力地靠着墙滑坐在地上,深深低下了头,李世民冷冷看了他一眼,回头给亲兵使个眼色。
亲兵走上前把一顶官帽和一只红色小瓷瓶放在王世充面前一丈处。
“你选择吧!瓶子里是鹤顶红。”李世民语气极为冷淡地说道。
王世充慢慢抬起头,紧紧盯着眼前的两件物品,他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向前爬走,李世民的嘴角已经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王世充爬到两件物品前,毫不犹豫地伸手抓住了官帽……
河东道龙泉郡永和县,这里紧靠黄河东岸,对岸便是关内道延安郡,滔滔黄河水便从县城三里外奔腾而过。
此时天气严寒,大雪覆盖了永和县的官道和渡口,人烟稀少,只有稀稀疏疏几名雪橇行夫坐在渡口边的亭子里聊天,等待着客人上门。
就在这时,一名行夫站起身,指着远方惊讶地喊道:“你们快看,有军队来了。”
其余几人都纷纷站起身,他们也看见了,只见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向渡口方向而来,一眼望不见边际。
不知谁喊一声‘快跑!’,几名行夫慌忙奔进黄河内,上了自己的雪橇,赶着驴子,向北方逃去……
一支由三万人组成的隋军穿过永和县,正向渡口浩浩荡荡而来,队伍旌旗招展,气势庞大。
在队伍的最前面,一杆赤鹰大旗之下,正是杨元庆的心腹秦琼,秦琼将三万突厥骑兵堵进井陉后,他便接到了杨元庆的命令,命他将中井陉之事交给李靖,火速率三万军赶赴延安郡。
杨元庆当年有十二口用大马士革钢打造的锋利横刀,是从虞庆则府中得来,后来这十二口横刀他分别赐给了十二名大将,并在刀柄上铸上了号码。
这种号码代表着一种心腹程度,虽然杨元庆从来不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比如第一号横刀他给了杨思恩,杨思恩双腿残疾后便离开军方从政,目前出任兵部尚书,这把横刀是杨思恩的镇宅之宝。
第二号横刀给了杨巍,虽然杨巍在独挡一面、成为一方诸侯方面,似乎还稍差一点火候,但在杨元庆的信任程度上,他仅次于杨思恩。
第三号横刀给了马绍,他从小兵时便跟随杨元庆,虽然能力不著,但忠心耿耿,从无一丝一毫异心,经受二十年的考验。
第四号横刀给了师弟罗士信,而秦琼拿到的是第五号横刀。
秦琼和杨元庆呆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比不上苏定方,也比不上裴行俨,但他的刀号却要比这二人要靠前,这种信任程度让秦琼心中十分感动。
正是因为有这种信任,秦琼才更加谨慎地遵从杨元庆的命令,不管三万突厥骑兵在河东各地怎么肆虐。甚至突厥骑兵来太原城下挑衅,烧毁了大半个晋阳宫,秦琼依然严令不准出击。
他非常清楚一旦太原城沦陷的后果,也非常理解杨元庆的理念,只保住人,一切财富都可以重新创造。
秦琼深懂做人之道,关键是要明白自己的份量。有的人能做枭雄,争霸天下,但有的人只能做大将。跟随创业,而他秦琼没有那种野心和魄力,做不了枭雄。他只能做大将,一同跟随主公创业。
那么跟随杨元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秦琼从来就不看好李唐,他是齐人,关陇贵族垄断的唐朝不会有他的前途。
“秦将军!”
一名斥候从前方飞奔而至,打断了秦琼的思路,秦琼勒住了缰绳。
“什么事?”
“启禀秦将军,我们发现黄河对面的乌云堡有唐军驻守。”
乌云堡紧靠对岸的黄河渡口,是隋军修建来控制渡口的军堡,平时有驻军五百人。秦琼沉吟一下问:“可知堡内有多少敌军?”
“回禀将军,具体唐军人数不知。”
秦琼也知道军堡容量不大,最多也只能容下八百人,他毫不犹豫下令,“立刻渡河。夷平乌云堡!”
大军浩浩荡荡走进了刺骨的黄河冰面,向对岸的延安郡快速行军而去……
杨元庆率领的一万骑兵已经抵达了会宁郡,入夜,一万骑兵在离会宁县约五十里外的一座山谷里驻扎下来,士兵们在平凉郡获得了数百顶帐篷,使他们在寒风呼啸的山谷内也有了栖身之处。
隋军在山谷里找到一处长约两里凹谷。正好可以扎营,也没有凛冽的寒风侵袭,他们行军了一天一夜,都已经疲惫不堪,吃罢干粮后便沉沉入睡了,战马也进了大帐,也士兵们一起过夜。
在数百顶营帐中间,一顶大帐还亮着灯光,那里便是杨元庆的帅帐,已经一更时分,他还没有入睡,帐外断断续续传来凄厉的寒风吼叫声,不时一阵飞沙走石,密集的细小石块噼噼啪啪地打在大帐上。
帐内却十分宁静,灯光明亮,虽然杨元庆贵为楚王,是新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和掌控人,但在军旅中他却始终把握着一个原则,和士兵同甘共苦,包括吃同样的饭菜和干粮,甚至住宿也是一样。
他的大帐中陈设简单,地上铺着两张羊皮,再有一条军毯裹身,和士兵们完全一样,稍微不同的是,他有一张小桌子和一口书箱。
另外在大帐中间摆放着一架沙盘,是关内道的沙盘,长宽皆是一丈,也是由十六块小沙盘拼成,此时,杨元庆就站在沙盘前,考虑着他的关内道计划。
在沙盘上插着几名白旗,分别插在会宁郡、弘化郡、延安郡南部、北地郡、上郡和安定郡内,这是五万唐军所分布的位置,另外在河西走廊上的武威郡和张掖郡内又部署着三万唐军,在河湟地区同样也部署有三万唐军。
但这一次,杨元庆暂不考虑河湟地区,在他手中拿着几面红旗,包括他手中的一万骑兵,裴仁基的一万五千丰州军,以及秦琼带来的三万军,共五万五千军队。
这一次不仅要收复自己原有的地盘,同时还要谋取更大的利益。
杨元庆的目光落在了河西走廊上,河西走廊是唐军军马基地,唐军八成以上的战马都是来自河西走廊,他得到了苏定方的情报,唐王朝在河西走廊的几大牧场内养了四十万匹战马,已经渐渐到了出栏期,即将配置唐军。
杨元庆本来不急于考虑河西,但四十万匹战马,这个无比庞大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延安郡的火油,他怎么能让这数十万匹战马落入唐军的手中?
杨元庆的脸上露出了冷冷的笑意,他探身向前,将手中小红旗插上了河西走廊。
‘轰!’地一声巨响,宫门被踢开了,数十名士兵冲进了后殿,王世充已醉趴在桌上,昏昏入睡,在他身旁,心腹宦官的无头尸体还倒在地上,血已经流干。
巨大的撞击声和凛冽的杀气将王世充惊醒了,他慢慢抬起头,醉眼朦胧地望着眼前大群军士,为首之人手执长戟,恶狠狠地盯着自己,是他手下骠骑大将李君羡。
不等王世充反应,李君羡大喝一声,“王贼,拿命来!”
长戟一抖,迅疾如电地刺向王世充,王世充大吃一惊,酒意一下子吓醒了一半,他猛地一脚踢翻桌子,随手抓过长剑。
沉重的长戟刺穿桌子,‘当!’一声和宝剑相撞,宝剑被撞飞出去,但也是长使长戟略略一偏,王世充躲过这一劫。
“住手!”
王世充向后猛退几步,靠着殿内圆柱大声喝喊。
他指着李君羡厉声斥道:“李君羡,我待你不薄,你为何要杀我?”
“待我不薄?”
[
李君羡恨得咬牙切齿:“我父亲昨晚被你关在皇宫饿死,你还敢说待我不薄,你去死吧!”
他一跃而上,又是一戟向他刺去,王世充的酒意已完全被吓醒,他武艺本身也不弱,不等长戟刺到,他侧身向另一根圆柱躲去。
“你听我说,我没有害你父亲,我绝没有这个想法!”
王世充一边躲闪,一边争辩。“此事我也不知,我拨下钱粮命官员好生善待,这是他们克扣粮食,害死了你父亲,若是我所为,我怎么还会让你领兵,怎么还让你兄弟出去办事?李君羡。你想想清楚。”
李君羡当然知道是下面人所为,但罪魁祸首是王世充,是他把自己父亲关起来。他已经恨透了王世充,决意要杀他。
李君羡一言不发,挥戟又刺。这时他已把王世充逼到角落,眼看王世充已无法再躲过这一劫。
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厉喝:“住手!”
门口士兵纷纷闪开,百余名唐军涌了进来,为首之人正是李世民。
李世民刚刚接到消息,李君羡去刺杀王世充了,这令他大吃一惊,现在还不能杀王世充,王世充被杀,南方的各路诸侯就没有人再肯投降唐朝。
他急忙赶来,在关键时刻喝住了李君羡。
李君羡虽然恨极了王世充。但他不敢得罪李世民,李世民掌握着他的仕途,李君羡放下了长戟,狠狠瞪了一眼王世充,将来再杀他。
王世充已经愣住了。呆呆地望着李世民,他认识李世民,几年前李世民率军去雁门郡救驾时,他们打过交道。
一种从未有过的绝望涌入王世充心中,他终于明白李君羡为什么敢杀他,已经洛阳城已经被攻破了。甚至就是这个李君羡献了洛阳城。
他无力地靠着墙滑坐在地上,深深低下了头,李世民冷冷看了他一眼,回头给亲兵使个眼色。
亲兵走上前把一顶官帽和一只红色小瓷瓶放在王世充面前一丈处。
“你选择吧!瓶子里是鹤顶红。”李世民语气极为冷淡地说道。
王世充慢慢抬起头,紧紧盯着眼前的两件物品,他咽了口唾沫,艰难地向前爬走,李世民的嘴角已经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王世充爬到两件物品前,毫不犹豫地伸手抓住了官帽……
河东道龙泉郡永和县,这里紧靠黄河东岸,对岸便是关内道延安郡,滔滔黄河水便从县城三里外奔腾而过。
此时天气严寒,大雪覆盖了永和县的官道和渡口,人烟稀少,只有稀稀疏疏几名雪橇行夫坐在渡口边的亭子里聊天,等待着客人上门。
就在这时,一名行夫站起身,指着远方惊讶地喊道:“你们快看,有军队来了。”
其余几人都纷纷站起身,他们也看见了,只见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向渡口方向而来,一眼望不见边际。
不知谁喊一声‘快跑!’,几名行夫慌忙奔进黄河内,上了自己的雪橇,赶着驴子,向北方逃去……
一支由三万人组成的隋军穿过永和县,正向渡口浩浩荡荡而来,队伍旌旗招展,气势庞大。
在队伍的最前面,一杆赤鹰大旗之下,正是杨元庆的心腹秦琼,秦琼将三万突厥骑兵堵进井陉后,他便接到了杨元庆的命令,命他将中井陉之事交给李靖,火速率三万军赶赴延安郡。
杨元庆当年有十二口用大马士革钢打造的锋利横刀,是从虞庆则府中得来,后来这十二口横刀他分别赐给了十二名大将,并在刀柄上铸上了号码。
这种号码代表着一种心腹程度,虽然杨元庆从来不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比如第一号横刀他给了杨思恩,杨思恩双腿残疾后便离开军方从政,目前出任兵部尚书,这把横刀是杨思恩的镇宅之宝。
第二号横刀给了杨巍,虽然杨巍在独挡一面、成为一方诸侯方面,似乎还稍差一点火候,但在杨元庆的信任程度上,他仅次于杨思恩。
第三号横刀给了马绍,他从小兵时便跟随杨元庆,虽然能力不著,但忠心耿耿,从无一丝一毫异心,经受二十年的考验。
第四号横刀给了师弟罗士信,而秦琼拿到的是第五号横刀。
秦琼和杨元庆呆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比不上苏定方,也比不上裴行俨,但他的刀号却要比这二人要靠前,这种信任程度让秦琼心中十分感动。
正是因为有这种信任,秦琼才更加谨慎地遵从杨元庆的命令,不管三万突厥骑兵在河东各地怎么肆虐。甚至突厥骑兵来太原城下挑衅,烧毁了大半个晋阳宫,秦琼依然严令不准出击。
他非常清楚一旦太原城沦陷的后果,也非常理解杨元庆的理念,只保住人,一切财富都可以重新创造。
秦琼深懂做人之道,关键是要明白自己的份量。有的人能做枭雄,争霸天下,但有的人只能做大将。跟随创业,而他秦琼没有那种野心和魄力,做不了枭雄。他只能做大将,一同跟随主公创业。
那么跟随杨元庆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秦琼从来就不看好李唐,他是齐人,关陇贵族垄断的唐朝不会有他的前途。
“秦将军!”
一名斥候从前方飞奔而至,打断了秦琼的思路,秦琼勒住了缰绳。
“什么事?”
“启禀秦将军,我们发现黄河对面的乌云堡有唐军驻守。”
乌云堡紧靠对岸的黄河渡口,是隋军修建来控制渡口的军堡,平时有驻军五百人。秦琼沉吟一下问:“可知堡内有多少敌军?”
“回禀将军,具体唐军人数不知。”
秦琼也知道军堡容量不大,最多也只能容下八百人,他毫不犹豫下令,“立刻渡河。夷平乌云堡!”
大军浩浩荡荡走进了刺骨的黄河冰面,向对岸的延安郡快速行军而去……
杨元庆率领的一万骑兵已经抵达了会宁郡,入夜,一万骑兵在离会宁县约五十里外的一座山谷里驻扎下来,士兵们在平凉郡获得了数百顶帐篷,使他们在寒风呼啸的山谷内也有了栖身之处。
隋军在山谷里找到一处长约两里凹谷。正好可以扎营,也没有凛冽的寒风侵袭,他们行军了一天一夜,都已经疲惫不堪,吃罢干粮后便沉沉入睡了,战马也进了大帐,也士兵们一起过夜。
在数百顶营帐中间,一顶大帐还亮着灯光,那里便是杨元庆的帅帐,已经一更时分,他还没有入睡,帐外断断续续传来凄厉的寒风吼叫声,不时一阵飞沙走石,密集的细小石块噼噼啪啪地打在大帐上。
帐内却十分宁静,灯光明亮,虽然杨元庆贵为楚王,是新隋王朝的实际创造者和掌控人,但在军旅中他却始终把握着一个原则,和士兵同甘共苦,包括吃同样的饭菜和干粮,甚至住宿也是一样。
他的大帐中陈设简单,地上铺着两张羊皮,再有一条军毯裹身,和士兵们完全一样,稍微不同的是,他有一张小桌子和一口书箱。
另外在大帐中间摆放着一架沙盘,是关内道的沙盘,长宽皆是一丈,也是由十六块小沙盘拼成,此时,杨元庆就站在沙盘前,考虑着他的关内道计划。
在沙盘上插着几名白旗,分别插在会宁郡、弘化郡、延安郡南部、北地郡、上郡和安定郡内,这是五万唐军所分布的位置,另外在河西走廊上的武威郡和张掖郡内又部署着三万唐军,在河湟地区同样也部署有三万唐军。
但这一次,杨元庆暂不考虑河湟地区,在他手中拿着几面红旗,包括他手中的一万骑兵,裴仁基的一万五千丰州军,以及秦琼带来的三万军,共五万五千军队。
这一次不仅要收复自己原有的地盘,同时还要谋取更大的利益。
杨元庆的目光落在了河西走廊上,河西走廊是唐军军马基地,唐军八成以上的战马都是来自河西走廊,他得到了苏定方的情报,唐王朝在河西走廊的几大牧场内养了四十万匹战马,已经渐渐到了出栏期,即将配置唐军。
杨元庆本来不急于考虑河西,但四十万匹战马,这个无比庞大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延安郡的火油,他怎么能让这数十万匹战马落入唐军的手中?
杨元庆的脸上露出了冷冷的笑意,他探身向前,将手中小红旗插上了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