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愿做太上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感谢18991899的支持,谢谢!)
当易风离开他的官厅以后,杨素马上让人去找了自己的兄弟杨约前来,又把自己的长子杨玄感叫来旁听。+◆頂+◆点+◆小+◆说,杨约听完兄长说的刚发生在这里的事情,走到窗边看了看外面的院子,又走回到一侧墙壁下的榻上坐下。
“这是一个聪明人。”
一想到年青的赵王居然没有被皇太孙这三个字给砸昏头,杨约又加了另一个评语:“还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人。”
杨素回到公案前,他变的心事重重。
他如今虽然坐到了尚书右仆射的位置,甚至已经成了尚书省实际上的当家一把手。可他也很清楚,今天他能坐上这个位罢,明天他就很有可能会丢掉这个位置。当官当到了他这个位置,处事能力其实已经不是第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站队。再有能力,站错了队,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果可以,他并不想掺入到什么皇子夺位的这种斗争中去,可到了他这个位置,他也躲避不开。他要么选择一边下注站队,要么,就只能起身让位走人。他不愿意起身让位,而且就算他想让位,那些对手也不会让他安心的离开。
他已经选择了晋王这边下注,押下去的不单单是他的官职爵位,还有弘农杨氏家族一族的未来前途。
“赵王真的能拒绝的了皇太孙之位的诱惑?”杨玄感自问,如果是自己,他绝对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他将心比心。认为杨林也不可能拒绝的了,甚至是这么轻易的就拒绝了。他觉得易风没说实话。也许他现在不一定就真的倒到太子一边去了,但他心里肯定已经动摇了。“也许他想两面下注。或者想要观望,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可他并非太子之子,就算他现在为这皇太孙之位而站到太子一边,将来太子即位,难道他还会让杨林做他的太子?”杨素反问。
“这还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杨约也叹气道。“还是直接告诉晋王吧,这事得看晋王自己的决定。”
杨素问杨约,“你觉得晋王会相信赵王吗?”
“难,可除了相信。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杨约问。
“让晋王自己拿主意吧。”
下午,杨素前去见杨广,以商议北伐之事的理由。见到杨广后,他立即让杨广摒退了其余闲杂之人,然后把这件事情如实的禀报了杨广,并把易风最后让他转告的那句表明忠心的话也一并说了。
杨广的脸一下子变的很难看起来,他没想到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一个变化。今日的杨林,已经不再是昨日的那个易风了。如今的杨林的地位权利,已经让杨广都无法轻视。他成了左右朝局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如果易风倒向了太子,那两边的实力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越公怎么看?”
杨素想了想,还是如实的回答:“某觉得赵王是个相当聪明的人,他不应当会受这表面的诱惑。太子所谓请立赵王为皇太孙之事。某觉得其实不过是一个骗局。就算他真的向天子奏请立杨林为太孙,就算皇帝也真的因此立杨林为太孙,可事实上。他这个太孙也只是相当于太子世子而已。太孙真想要当上皇帝,那还得等太子当了皇帝以后。还得先当太子然后将来才能继承皇位。但那是太遥远的事情了,充满变数。而赵王与太子之间的真正关系如何。想必赵王自己也心知肚明,因此只要赵王没有失心疯,那么他就会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切都只是太子为了稳固他自己地位的一个骗局而已。”
“你相信杨林?”杨广追问。
“赵王如果选择站到太子一边,对他其实没有半点好处,我相信赵王是个聪明人。”
杨广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叹声道:“你的意思是你也并不相信赵王所谓的忠心,只是认为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是对他最有利的?”
杨素沉默,实际上是默认了杨广的话。
“来人,请张衡、段达、宇文述、郭衍前来。”遇上这等大事,杨广还是十分谨慎,他把自己的四大心腹叫来共商此事。
小陈平宇文述坐在那里听完杨素的述说后,脑子迅速转动起来,“晋王,越公,某想问一句,如果太子真的向天子请立赵王为皇太孙,此事究竟有几分能成?”
张衡也在一边赞同这个问题,“自古以来,还从未有过皇太子健在而立皇太孙的先例,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在其祖父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就只有保持世嫡皇孙的称号而已。西晋永康元年,惠帝皇后贾南风害死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政变,杀贾后,复以太子之子临淮王司马臧为皇太孙,司马藏为皇太孙,也是在太子已故之后。南齐永明十一年时,武帝也是因为太子萧长懋去世后,才立其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据我所知,经过正式册封为皇太孙的,各朝也就只有这西晋和南齐这两位皇太孙了,北魏文成帝也只是保持世嫡皇孙的称号而已。现在太子尚健在,也没有被废黜,有何理由立皇太孙呢?”
太孙本质上来说其实和太弟、太叔一样,都是除太子以后的其它储君名号,只是太子是皇帝的儿子,太弟是皇帝的弟弟,太叔是皇帝的叔叔,而太孙是以皇帝的孙儿,或者说太孙是以故太子的儿子为储君。
现在太子活的好好的,虽然地位不稳但也还没被废,按历朝制度,现在没理由立皇太孙啊。
宇文述和张衡都抓住了这件事情的重点,如果太子他们没有理由可以立太孙,那么这件事情就不应当是个问题。
杨素却不这么想,他是宰相,经常跟皇帝接触,因此对皇帝算是比较了解,尤其是如今的皇帝,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有没有先例其实并不就是最重要的,没有先例,皇帝可以开先例。就好比,以前谁听说过哪朝有参知政事这个官职,而且还是副相?各朝都没有,但皇帝就为赵王设置了这个开先例的职务。我们谁也不能保证,皇帝不会再为赵王开个先例,将他立为皇太孙。以皇帝如今对赵王的宠信,如果太子真的上奏请旨立赵王为太孙,我觉得也许陛下真会同意。昨天,皇帝皇后还让人给赵王赐物传话,让赵王多到东宫走动,与太子亲近。”
“那这样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赵王的态度了。”宇文述道。
杨素替杨广说出了担忧,“就怕赵王为此动摇立场,转到太子一边去了。如今赵王实力强劲,若是他转投太子,对我们会非常不利。”
“我倒觉得,这事情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赵王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为太子虚空画饼就诱惑了过去。”
“但愿吧。”杨广有些无奈道,在这件事情上,说来说去,其实最终做决定的不是太子也不是他晋王,甚至不是赵王,而是天子。如果天子真的要封赵王为太孙,那谁也改变不了。
大兴宫,皇后寝宫立政殿。
略显肥胖的太子不时的拿手帕擦着头上的汗水,正忐忑不安的望着皇帝和皇后。
“立赵王为太孙?”皇后独孤氏手里捧着一个玉如意,不解的望着杨勇,“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
太子尽量装出一副痛心的样子,“当初元妃回家省亲路遇车祸,须弥因此浪落民间,元氏从此郁郁寡欢,后来更是患上心病暴毙而亡,偏偏有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却谣传说元妃乃是云氏下毒谋杀。幸天可怜,须弥认祖归宗,重回膝下,可外面那些谣言传到他耳中,让他一直以为元妃暴毙是被云氏谋杀,因此回京以后也一直对我有成见,我数次让他回东宫,他都推辞不肯。父子之间,如此关系,实让儿臣心中难安。可这事也不能怪他,都是造化弄人。儿臣思来想去,特向父皇母后请旨,请下旨册封须弥为太孙,如此一来,当让须弥明白,我对他是一片直诚实意。他虽然流落民间多年,但如今他回来了,他依然是我的嫡长子,将来我若能继承大统,他就是我的太子。等我百年之后,到时王朝将交到他手上。”
这番话说的杨坚夫妇都有些感动起来,他们之前讨厌杨勇,其中也有一部份原因是对云氏和云氏的几个儿子的讨厌。独孤氏甚至想过,假如将来杨勇继承皇位,难道要让云氏子当太子?
“儿臣只希望能与须弥父子和睦相亲,儿臣也知道须弥虽然多年在外,但却是个有本事的,能文允武,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只要父皇和母后允许,将来陛下可以直接把皇位传给须弥,儿臣甘愿当个逍遥太上皇即可。”
杨坚听到这话,眼睛却不由的都瞪大了许多,他转头与独孤皇后目光相对,各自眼中都不由的闪过一道流光。(未完待续。。)
(感谢18991899的支持,谢谢!)
当易风离开他的官厅以后,杨素马上让人去找了自己的兄弟杨约前来,又把自己的长子杨玄感叫来旁听。+◆頂+◆点+◆小+◆说,杨约听完兄长说的刚发生在这里的事情,走到窗边看了看外面的院子,又走回到一侧墙壁下的榻上坐下。
“这是一个聪明人。”
一想到年青的赵王居然没有被皇太孙这三个字给砸昏头,杨约又加了另一个评语:“还是一个相当有野心的人。”
杨素回到公案前,他变的心事重重。
他如今虽然坐到了尚书右仆射的位置,甚至已经成了尚书省实际上的当家一把手。可他也很清楚,今天他能坐上这个位罢,明天他就很有可能会丢掉这个位置。当官当到了他这个位置,处事能力其实已经不是第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站队。再有能力,站错了队,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果可以,他并不想掺入到什么皇子夺位的这种斗争中去,可到了他这个位置,他也躲避不开。他要么选择一边下注站队,要么,就只能起身让位走人。他不愿意起身让位,而且就算他想让位,那些对手也不会让他安心的离开。
他已经选择了晋王这边下注,押下去的不单单是他的官职爵位,还有弘农杨氏家族一族的未来前途。
“赵王真的能拒绝的了皇太孙之位的诱惑?”杨玄感自问,如果是自己,他绝对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他将心比心。认为杨林也不可能拒绝的了,甚至是这么轻易的就拒绝了。他觉得易风没说实话。也许他现在不一定就真的倒到太子一边去了,但他心里肯定已经动摇了。“也许他想两面下注。或者想要观望,坐山观虎斗,坐收渔人之利。”
“可他并非太子之子,就算他现在为这皇太孙之位而站到太子一边,将来太子即位,难道他还会让杨林做他的太子?”杨素反问。
“这还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杨约也叹气道。“还是直接告诉晋王吧,这事得看晋王自己的决定。”
杨素问杨约,“你觉得晋王会相信赵王吗?”
“难,可除了相信。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杨约问。
“让晋王自己拿主意吧。”
下午,杨素前去见杨广,以商议北伐之事的理由。见到杨广后,他立即让杨广摒退了其余闲杂之人,然后把这件事情如实的禀报了杨广,并把易风最后让他转告的那句表明忠心的话也一并说了。
杨广的脸一下子变的很难看起来,他没想到会突然发生这样的一个变化。今日的杨林,已经不再是昨日的那个易风了。如今的杨林的地位权利,已经让杨广都无法轻视。他成了左右朝局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如果易风倒向了太子,那两边的实力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越公怎么看?”
杨素想了想,还是如实的回答:“某觉得赵王是个相当聪明的人,他不应当会受这表面的诱惑。太子所谓请立赵王为皇太孙之事。某觉得其实不过是一个骗局。就算他真的向天子奏请立杨林为太孙,就算皇帝也真的因此立杨林为太孙,可事实上。他这个太孙也只是相当于太子世子而已。太孙真想要当上皇帝,那还得等太子当了皇帝以后。还得先当太子然后将来才能继承皇位。但那是太遥远的事情了,充满变数。而赵王与太子之间的真正关系如何。想必赵王自己也心知肚明,因此只要赵王没有失心疯,那么他就会清醒的认识到,这一切都只是太子为了稳固他自己地位的一个骗局而已。”
“你相信杨林?”杨广追问。
“赵王如果选择站到太子一边,对他其实没有半点好处,我相信赵王是个聪明人。”
杨广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叹声道:“你的意思是你也并不相信赵王所谓的忠心,只是认为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是对他最有利的?”
杨素沉默,实际上是默认了杨广的话。
“来人,请张衡、段达、宇文述、郭衍前来。”遇上这等大事,杨广还是十分谨慎,他把自己的四大心腹叫来共商此事。
小陈平宇文述坐在那里听完杨素的述说后,脑子迅速转动起来,“晋王,越公,某想问一句,如果太子真的向天子请立赵王为皇太孙,此事究竟有几分能成?”
张衡也在一边赞同这个问题,“自古以来,还从未有过皇太子健在而立皇太孙的先例,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在其祖父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就只有保持世嫡皇孙的称号而已。西晋永康元年,惠帝皇后贾南风害死太子司马遹,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政变,杀贾后,复以太子之子临淮王司马臧为皇太孙,司马藏为皇太孙,也是在太子已故之后。南齐永明十一年时,武帝也是因为太子萧长懋去世后,才立其子南郡王萧昭业为皇太孙。据我所知,经过正式册封为皇太孙的,各朝也就只有这西晋和南齐这两位皇太孙了,北魏文成帝也只是保持世嫡皇孙的称号而已。现在太子尚健在,也没有被废黜,有何理由立皇太孙呢?”
太孙本质上来说其实和太弟、太叔一样,都是除太子以后的其它储君名号,只是太子是皇帝的儿子,太弟是皇帝的弟弟,太叔是皇帝的叔叔,而太孙是以皇帝的孙儿,或者说太孙是以故太子的儿子为储君。
现在太子活的好好的,虽然地位不稳但也还没被废,按历朝制度,现在没理由立皇太孙啊。
宇文述和张衡都抓住了这件事情的重点,如果太子他们没有理由可以立太孙,那么这件事情就不应当是个问题。
杨素却不这么想,他是宰相,经常跟皇帝接触,因此对皇帝算是比较了解,尤其是如今的皇帝,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有没有先例其实并不就是最重要的,没有先例,皇帝可以开先例。就好比,以前谁听说过哪朝有参知政事这个官职,而且还是副相?各朝都没有,但皇帝就为赵王设置了这个开先例的职务。我们谁也不能保证,皇帝不会再为赵王开个先例,将他立为皇太孙。以皇帝如今对赵王的宠信,如果太子真的上奏请旨立赵王为太孙,我觉得也许陛下真会同意。昨天,皇帝皇后还让人给赵王赐物传话,让赵王多到东宫走动,与太子亲近。”
“那这样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赵王的态度了。”宇文述道。
杨素替杨广说出了担忧,“就怕赵王为此动摇立场,转到太子一边去了。如今赵王实力强劲,若是他转投太子,对我们会非常不利。”
“我倒觉得,这事情有些过于杞人忧天了。赵王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为太子虚空画饼就诱惑了过去。”
“但愿吧。”杨广有些无奈道,在这件事情上,说来说去,其实最终做决定的不是太子也不是他晋王,甚至不是赵王,而是天子。如果天子真的要封赵王为太孙,那谁也改变不了。
大兴宫,皇后寝宫立政殿。
略显肥胖的太子不时的拿手帕擦着头上的汗水,正忐忑不安的望着皇帝和皇后。
“立赵王为太孙?”皇后独孤氏手里捧着一个玉如意,不解的望着杨勇,“你怎么会突然想到这个。”
太子尽量装出一副痛心的样子,“当初元妃回家省亲路遇车祸,须弥因此浪落民间,元氏从此郁郁寡欢,后来更是患上心病暴毙而亡,偏偏有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却谣传说元妃乃是云氏下毒谋杀。幸天可怜,须弥认祖归宗,重回膝下,可外面那些谣言传到他耳中,让他一直以为元妃暴毙是被云氏谋杀,因此回京以后也一直对我有成见,我数次让他回东宫,他都推辞不肯。父子之间,如此关系,实让儿臣心中难安。可这事也不能怪他,都是造化弄人。儿臣思来想去,特向父皇母后请旨,请下旨册封须弥为太孙,如此一来,当让须弥明白,我对他是一片直诚实意。他虽然流落民间多年,但如今他回来了,他依然是我的嫡长子,将来我若能继承大统,他就是我的太子。等我百年之后,到时王朝将交到他手上。”
这番话说的杨坚夫妇都有些感动起来,他们之前讨厌杨勇,其中也有一部份原因是对云氏和云氏的几个儿子的讨厌。独孤氏甚至想过,假如将来杨勇继承皇位,难道要让云氏子当太子?
“儿臣只希望能与须弥父子和睦相亲,儿臣也知道须弥虽然多年在外,但却是个有本事的,能文允武,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只要父皇和母后允许,将来陛下可以直接把皇位传给须弥,儿臣甘愿当个逍遥太上皇即可。”
杨坚听到这话,眼睛却不由的都瞪大了许多,他转头与独孤皇后目光相对,各自眼中都不由的闪过一道流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