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楚国人的组合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七章 楚国人的组合拳
“这样也好”,赵武劝解懊恼的国君:“无论别人如何夸奖我们平稳过渡,但我们终究是换了一位执政,军队的指挥系统都要做相应调整,在这次集结当中,我们已经检验了调整后的新军事班子,下次,我们的集结效率会更好。”
悼公摇头叹气:“楚国换了一位能人做执政啊,我们今后的争霸战,会更加艰难。”
赵武淡然的说:“这是春秋。春秋争霸,比的就是谁比谁更能,而不是谁比谁更蠢。打败这世界最强的人,成为强中强,这不正是霸主存在的意义吗。”
悼公想了想,笑了:“这句话本来该慷慨激昂的说出来,让人听了热血沸腾,你却用最平淡的语气,轻描淡写的叙说……没有你这样的啊。”
赵武憨厚的一笑:“这世界,真理虽然激动人心,但它却总是一个简单事实。”
悼公笑着问:“既然这样,我们不谈军事上的事情,谈谈你的新货币吧。我晋国并不出产黄金,你用缴获的郢爰铸造金币,我们今后的金币从哪里来,难道全仰仗从楚国缴获吗?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就必须把战争进行到底。”
赵武回答:“也许我们无需发动战争,我们只管生产就行——晋国是强势文明,我们是天下霸主,天下间没有国家敢对我们的货物关上国门的。况且,只要我们的货物却是独特,别人无法生产,便是楚国也不能拒绝我们的行销。商人追逐利润,为了购买我们的货物,他们自然会把黄金白银运进晋国。所以,我们无须担心金银问题,只管保持货物的独特与新颖就行。”
悼公想了想,又问:“我们现在面临两面开战,楚国人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了与我们相邻的郑国,齐国又在东线跟我们捣乱。我听说管仲曾利用盐与铜的价格手段,使得鲁国衰败下去,从此不能与他们相争。武子掌管金银,能不能想个办法削弱齐国。”
赵武犯难:“这事儿,真的很难。现在,商品流通并不通畅,而齐国毗邻大海,他们白白的享受上天赐给的盐金(铜)之利,我们国界却不通大海,虽然我们也有盐池与铜矿,使得齐国无法封锁我们。但齐国还有强势出口产业——纺织,我曾经想通过发展毛纺织业、棉纺织业打击齐国,但现在看来,效果不大,齐国临淄卖得麻布与锦缎,依旧热火朝天。
难啊,这是一场强者与强者之间的较量,智者与智者的交锋,彼此谁都不会犯低级错误,双方较量的是对时机的把握,以及执行的能力。在这个自给自足的时代,齐国,在管仲奠定的基础下,仅依靠我们短期的努力,尚无法战胜他们。”
悼公苦笑着递上来一份竹简:“今后,这个时机恐怕更难把握——我要求齐国惩罚莒国,你猜怎么样?齐国人出兵把莒国灭了,理由当然不是莒国触怒了我,也不是莒国奉令攻击鄫国,必须接受霸主的惩罚。他们随便找了个不相干的理由,把莒国顺手灭了,使自己的国土面积超过我晋国,哈哈,居然也成了一个超级大国。”
赵武问:“公卿们怎么说?”
“副帅说,齐晋之间必有一战,我们要做好准备!”
现在的副帅不是荀罂了,荀罂现在是元帅、第一执政、元戎。现在的副帅是荀偃,也就是中行偃。
赵武盘算:“齐国吞下超过自己一倍的国土,总要消化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齐国大臣的努力。齐国有贤臣,所以这个时间可能是三五年。三五年后,等齐国觉得自己实力足够了,他们终究会与我们正面冲突——我们要准备打大仗啊,这场战争,现在仅仅处于开始阶段,我还没有看到它的终点。至少一二十年内,齐晋之间看不出战争结束的迹象。”
悼公一拍大腿,说:“我们国中还要加强储备,我们要做好同时打两场仗的准备——前几年,国内连续的战争,大家都撑不住了,这一年,你负责管理农事与商事,我们总算缓过一口气来。但现在看来还不够,我们必须把储备再增加一倍……”
悼公与赵武都估计都错了,晋国不是要同时打两场仗,而是三场。
赵武下朝回家,在府中见到曾去拜访赵城的秦国公族赢颂。一见面,他开门见山:“赢武,我按照约定给你送粮食来了,你的战马准备好了吗。”
赵武一边下战车,一边热烈欢迎:“不容易啊,秦国距此千里迢迢,一斤粮食运到我这里,至少要消耗十斤……颂,战马我早准备好了,来,进屋里歇歇。”
赢颂显得漫不经心,他随意的说:“我恐怕在新田城待不了多久,寡君正在等着你的战马。”
赵武一愣,他小心的问:“你要去见我们的国君吗?”
赢武轻松地摇头:“这只是我赢氏宗族里的一次家族交易,我何必要去见你们的国君?”
不知什么时候,齐策已经站在赵武身边,他皱着眉,轻声问:“秦君如今在哪里?”
赢颂轻飘飘的回答:“寡君还在国都,但我军先驱已至武城。正在等马用?”
齐策看了看左右,府邸附近的大街上,并没有随意走动的人。他一拱手:“请,里面说话。”
众人在里面的堂屋坐下,齐策马上问:“楚国的执政子囊是什么时间与秦君联系上的?”
赢颂笑而不答,齐策也不计较,再问:“你上次来赵城,就是来侦察的?”
齐策这话的意思是说:秦国灭了西戎,国土面积增大后,似乎不甘心只在西戎关起门来做霸主。如今他想到中原来争霸了——你上次来赵城就是来窥探中原实力,所以,如今即使没有楚国的勾引,你们也会找借口参与中原争霸!
齐策与赢颂口舌上交锋,赵武思绪呼地飞开,遐想起来——秦国开始参与中原争霸了,是否意味着战国时代即将到来。
在正常的历史中:秦国对戎地的开发,奠定了其统一六国的基础;而齐国之前攻灭莱国,现在攻灭莒国,造就了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资本。而如果晋国不分裂,也许就没有其他国家觊觎争霸的份了——即使晋国一分为三后,在战国初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国家,仅凭三分之一晋国的力量,也能把其他国家压着打,但他们的后劲却越来越乏力。
如果晋国不分裂呢?那个乱世是否会被推迟,或者干脆不再出现?
赵武胡思乱想,赢颂依旧没有正面回答齐策的话,而齐策也保持着不在意的态度,见对方不回答就跳过这个问题,继续问:”秦国的武城在哪里?我以前怎没听说过这个城市?”
赢颂回答了,毕竟他需要把战马送到武城去,所以他坦白说:“楚君约寡君明年在武城相会,楚君说的那个武城在黄河南岸(大约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北),但我们秦国人难以越过崤山,所以寡君在崤山之北筑了一座城市,也称为‘武城’。”
明白了,原来,自从赵武在陈国筑造永久性军事堡垒以后,楚国人与秦国人都把这样的军事堡垒称之为“武城”。此后,楚国人在郑国边境筑造了一座武城,与秦国国君约定在明年同时夹攻晋国,与此同行,楚国人也联络上了齐人——连早已被中原遗忘的秦国,楚国人都想到了利用,更何况东方超级大国齐国。
问清楚缘由,赵武插话了:“赢伯忽然来到我这里,请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准备一下,好履行交易。”
师偃师修赶紧上前,用家族礼节请这位秦国宗伯回府安置。让他们领着赢颂退下,赵武马上对齐策慨叹:“看来,我们要同时应付三场战争了。看来,我们原先的估计远远不够——楚国人这次动作精彩啊,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加上自己从南面攻击……子囊的才华真令人惊讶。
这样一来,我们原先储备的战争物资,就远远不够了——无论如何都不够。啊,如果我们同时应付两场战争,我还能想想办法筹措,如今,三个超级大国同时发动,我们再努力也不行……你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偏在这时候接任司徒?”
齐策微笑着驳斥:“主上担任新军将,司徒的行政职位可不是新军将应该担任的,它本该由上军将出任——唯今之计,请主上立即进宫,建议君上立即扣押许国国君,把原先许国留在南方的领土分给郑国,这样,郑国人就能为我们在南方支持一阵时间。”
赵武一边起身一边问:“我是否要把秦国的动态告诉国君?”
齐策跺脚:“主上,韩氏可曾把周王室的事情告诉给君上?范氏可曾把齐国的事情传回国内?智氏与楚国公卿交往密切,夫人智姬可曾告诉你楚国的动态?
如今这件事,是秦国赢氏寻找晋国赢氏进行的宗族交易,让我们把宗族内部的事情告诉国君,这不符合规矩。如此一来,主上今后再怎么与赢氏宗族相处?做人要讲信用,宗主失信,把家族内部的事情对外传扬,今后其他家族还敢于我们交往吗?”
赵武再问:“听你的意思,我们是要把战马交易给赢颂了?”
齐策翻了个白眼:“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战马,还是粮食?是战马对我们战斗力的增加大,还是粮食?”
赵武犹豫:“秦国大军压境,晋国终究是要迎战的?我既向国君隐瞒消息,又送给秦国人战马——万一,国君派我迎战秦军,面对被我增强战斗力的秦军,我又该怎么办?”
齐策怒不可遏:“主上,你的脑袋是一锅浆糊,为什么总是把不同的事情混在一起?不能单独分析呢?我们完成与秦人的交易,这交易是早已经约定好的,所以我们是在守信用。而不把秦军动态告诉国君,是因为:权利与义务是一对孪生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侦测秦国动态的事情本来不归我们管,这件事自然而然会有人负责。那些负责的人没有侦测到相关动态,是他们的失误,不能把责任推到不相干的我们头上。主上干嘛要替别人承担责任呢?他又不是咱爹!再说,我们没必要把双方的商业交易中获得信息,宣扬的全世界都知道。
至于我们,如果我们接到国君的命令,去迎战秦军,当然要竭尽所能,努力血战,以打败秦军、保我国土安全为最后目标,死而后已——这是我们领军作战的本分,不是吗?
这三件事各是各的,主上为什么非要把它们混为一谈?……咄,且去做当前的事情,尽量把当前的事情做得完美无瑕,人生到了这里,已经算个贤人了,还糊涂什么?”
噢,“封建思维”真让人有点不可理解——他们总是擅长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好在赵武是个随和的人,他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马上听从齐策的建议,驾驶战车一溜烟跑入宫城。
“我有个想法——许国国君还没有放回国内吧?”赵武仗着自己年轻,不顾大厅内正在开会,直接插嘴……:“楚国已经把战线推进到郑国,郑国的态度今后是争霸的关键……”
大堂内正在讨论什么事情,晋国公卿几乎都在场,现任元帅荀罂笑着插话:“瞧,我们正在讨论这事儿,武子有什么想法,听完我们说的,再给我们补充一下。”
荀偃解释:“我们准备让郑国出兵,但要求郑国首先攻击楚国——似乎有点难为他们,且让他们攻击蔡国吧。此战夺得的领土全归郑国,而我晋国加紧调整军队,随时准备出击。”
赵武建议:“许国国力弱,一旦放许国国君回南方,他们会在楚国的压力下摇摆不定,没准又重新投向楚国,变相增加楚国的力量。那位许国国君屡次搬迁自己的国都,关于此事,我以前曾向国君建议过:不如我们这次帮许国彻底搬迁,把许国迁往甲氏以东的地盘。比如邢国(今河北邢台)附近。
那地方,西边是我的领地,东边是友好的卫国,许国迁到那儿,至少可以保持百年的平安,还可以做我们东线的屏障,我相信许国国君一定愿意的。而许国搬迁后,空出的领地正好给郑国,以奖赏郑国对蔡国发动的攻击。
另外,郑国壮大了我们也不害怕,因为郑国夹在我们与楚国之间,只会陷于频繁的战争中,为此,无论郑国多么强大,它最终要投靠其中一个邻近的强大国家,不是我们,就是楚国。”
士匄拍手:“好主意,把许国迁移到我们东面去,以后我们与齐国交锋,它就是我军的踏脚石;与此同时,我们南下的道路也全部清理干净了。
陈国投靠我们,有了一座武昌城,而陈国如今的背叛,责任不在于我们,在于陈国本身。现在我们因为郑国的投靠给了它好处,我们用实际行动让天下人看看:跟我们这位老大混,有肉吃!”
士匄这一插嘴,赵武这才注意到,国君正在召开政务大会,晋国八位正卿中,似乎只有他没接到预先通知……当然,他最后还是来了,这下子,八正卿算是到齐了。
八正卿中,排名在赵武之上的人,出现在这里无可非议,但赵武名义上的副将、新军佐魏绛也在场,这就令人纳闷了——这什么会议,大家都通知到了,独独把他漏了?
私下里开小会?
想一想,赵武也觉得可以理解:魏绛现在担任的民政职务是“中尉”,这个官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尉,它的意思是说:国君的参谋,以选任贤能,拔举官吏为职责。
因此,魏绛任何时候出现在国君身边都是合理的,他那个官职,说准确一点就是国君的小跟班。
但赵武心中还是有点不舒服,咱好歹也是政治局常委之一,政治局大会,别人都参加了,就少一个我,难道要对我“双规”?
难道是我跟秦国人私下交易的事情,让他们愤怒了?
悼公站起身来,从善如流的说:“我本想在这次会议上,把武子担任许国相的事情定下来,既然众卿都无异议,那就如此安排吧:许国国君不用回国了,就安置在邯郸城以东。通知宋国,立即动手搬迁那些依旧留在许国原址的许人。许国新地址由赵武安排。
不过,这样一来,许国新国都的建筑,还要麻烦武子一力承担,反正你手头扣了不少许国人,替许国国君效劳,也正好安慰那些许国人。”
霸主国政治局会议的正式决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前赵武侵吞许国,那是私下里的悄悄行动。现在,这种侵吞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着……
赵武怒了,他瞪起眼睛,大声反驳国君:“污蔑,赤果果的污蔑!哪有?我手头一个许国人都没有……或许,曾经有一些许国的俘虏,以及愿意投奔赵氏的许国黎人,去我赵城玩耍嬉戏,但现在,他们都是赵人了!今后谁敢说我曾扣留许人,我跟他急。既然我不曾扣留许人,凭啥我要承担修建新许国的任务?”
赵武突然怒火勃发,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眨眼就明白他的意思,荀罂赶紧解释:“武子,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应对楚国与齐国的联手。考虑到你正在进行货币与商税变革,事务繁多,加上你向来不喜欢参加这类会议,所以我们没通知你列会。”
悼公也马上解释:“我们刚才还在讨论:武子把自家缴获的金银献出来,用于货币改革与新钱铸造,虽然这笔钱只是暂时借用,国家终究是要还的,但现在改革已经见到了成效,各国商人纷纷拿贵金属来购买我们的货物,光是那些贵金属折算成我们的货币,我们就平白的获得几分铸币的利息……武子这可是对国家的大功劳啊,我们在讨论如何奖赏你?”
赵武的脸色缓和下来,他做出一副憨厚样,傻傻的说:“我正在努力开发甲氏,国君要奖赏我,不如多派几个家族跟我一起去甲氏垦荒。”
这样也算奖赏?
如果赵武只要求这个,那他是真憨厚,不是假憨厚。
国君大笑着同意:“许国既然迁移到甲氏之东,我就把自己在甲氏的直属领地全部放弃,一半奖赏给你,一半分给各个家族。只是这垦荒的事情不能勉强,我可以给你分配一些小家族做附庸,其余的事情,还要靠你自己。至于许国——你是许国国相,许国的事情,你无须回报给我们,自己完全做主。”
赵武继续憨笑——这才是收获,他原先在甲氏有三千里的封地,如果国君放弃自己的直属领地,那么甲氏的万里封地全归他了。这面积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中小国家的领地。如今国君再把一些小家族分配到甲氏,过不了多久,这些中小家族自然要靠拢在甲氏最大势力身边,结果,还用说吗?
至于许国嘛——众卿都对这样的小国寡民不屑一顾,但,苍蝇也是肉啊。晋国君臣挥挥手,他们没觉得,如此一来,这个小国从此成了赵氏附庸。从此,赵氏家族拥有一个国家做自己的附庸,有些事情不好以家族出面,那么……
憨厚的赵武继续用哭穷掩饰自己的得手。韩氏跟赵氏的关系密切,赵武哭穷,韩起自然而然插话:“赵氏既然要人帮忙,那还用说吗,我韩氏即使再困难,也要伸一把手啊。”
魏绛勉强说:“我魏氏现在的主要精力被开发通城拖住了,我们只能勉强出一点点力。”
智罂想了一下,说:“如今各家族的日子都难过啊,这样吧,我智氏调两千人去,你帮我管着点,五年之内,甲氏开发无论是否有收益,我都不在意。”
其他人都沉默不语,赵武看了看,觉得再无收获,他拱手告辞:“既然这样,你们继续开会,我去忙我的。”
悼公赶紧摆手:“武子,既然来了,就说说,今年的财税状况如何,我们是否有能力再次集结军队。”
第一百零七章 楚国人的组合拳
“这样也好”,赵武劝解懊恼的国君:“无论别人如何夸奖我们平稳过渡,但我们终究是换了一位执政,军队的指挥系统都要做相应调整,在这次集结当中,我们已经检验了调整后的新军事班子,下次,我们的集结效率会更好。”
悼公摇头叹气:“楚国换了一位能人做执政啊,我们今后的争霸战,会更加艰难。”
赵武淡然的说:“这是春秋。春秋争霸,比的就是谁比谁更能,而不是谁比谁更蠢。打败这世界最强的人,成为强中强,这不正是霸主存在的意义吗。”
悼公想了想,笑了:“这句话本来该慷慨激昂的说出来,让人听了热血沸腾,你却用最平淡的语气,轻描淡写的叙说……没有你这样的啊。”
赵武憨厚的一笑:“这世界,真理虽然激动人心,但它却总是一个简单事实。”
悼公笑着问:“既然这样,我们不谈军事上的事情,谈谈你的新货币吧。我晋国并不出产黄金,你用缴获的郢爰铸造金币,我们今后的金币从哪里来,难道全仰仗从楚国缴获吗?如果这样,那么我们就必须把战争进行到底。”
赵武回答:“也许我们无需发动战争,我们只管生产就行——晋国是强势文明,我们是天下霸主,天下间没有国家敢对我们的货物关上国门的。况且,只要我们的货物却是独特,别人无法生产,便是楚国也不能拒绝我们的行销。商人追逐利润,为了购买我们的货物,他们自然会把黄金白银运进晋国。所以,我们无须担心金银问题,只管保持货物的独特与新颖就行。”
悼公想了想,又问:“我们现在面临两面开战,楚国人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了与我们相邻的郑国,齐国又在东线跟我们捣乱。我听说管仲曾利用盐与铜的价格手段,使得鲁国衰败下去,从此不能与他们相争。武子掌管金银,能不能想个办法削弱齐国。”
赵武犯难:“这事儿,真的很难。现在,商品流通并不通畅,而齐国毗邻大海,他们白白的享受上天赐给的盐金(铜)之利,我们国界却不通大海,虽然我们也有盐池与铜矿,使得齐国无法封锁我们。但齐国还有强势出口产业——纺织,我曾经想通过发展毛纺织业、棉纺织业打击齐国,但现在看来,效果不大,齐国临淄卖得麻布与锦缎,依旧热火朝天。
难啊,这是一场强者与强者之间的较量,智者与智者的交锋,彼此谁都不会犯低级错误,双方较量的是对时机的把握,以及执行的能力。在这个自给自足的时代,齐国,在管仲奠定的基础下,仅依靠我们短期的努力,尚无法战胜他们。”
悼公苦笑着递上来一份竹简:“今后,这个时机恐怕更难把握——我要求齐国惩罚莒国,你猜怎么样?齐国人出兵把莒国灭了,理由当然不是莒国触怒了我,也不是莒国奉令攻击鄫国,必须接受霸主的惩罚。他们随便找了个不相干的理由,把莒国顺手灭了,使自己的国土面积超过我晋国,哈哈,居然也成了一个超级大国。”
赵武问:“公卿们怎么说?”
“副帅说,齐晋之间必有一战,我们要做好准备!”
现在的副帅不是荀罂了,荀罂现在是元帅、第一执政、元戎。现在的副帅是荀偃,也就是中行偃。
赵武盘算:“齐国吞下超过自己一倍的国土,总要消化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齐国大臣的努力。齐国有贤臣,所以这个时间可能是三五年。三五年后,等齐国觉得自己实力足够了,他们终究会与我们正面冲突——我们要准备打大仗啊,这场战争,现在仅仅处于开始阶段,我还没有看到它的终点。至少一二十年内,齐晋之间看不出战争结束的迹象。”
悼公一拍大腿,说:“我们国中还要加强储备,我们要做好同时打两场仗的准备——前几年,国内连续的战争,大家都撑不住了,这一年,你负责管理农事与商事,我们总算缓过一口气来。但现在看来还不够,我们必须把储备再增加一倍……”
悼公与赵武都估计都错了,晋国不是要同时打两场仗,而是三场。
赵武下朝回家,在府中见到曾去拜访赵城的秦国公族赢颂。一见面,他开门见山:“赢武,我按照约定给你送粮食来了,你的战马准备好了吗。”
赵武一边下战车,一边热烈欢迎:“不容易啊,秦国距此千里迢迢,一斤粮食运到我这里,至少要消耗十斤……颂,战马我早准备好了,来,进屋里歇歇。”
赢颂显得漫不经心,他随意的说:“我恐怕在新田城待不了多久,寡君正在等着你的战马。”
赵武一愣,他小心的问:“你要去见我们的国君吗?”
赢武轻松地摇头:“这只是我赢氏宗族里的一次家族交易,我何必要去见你们的国君?”
不知什么时候,齐策已经站在赵武身边,他皱着眉,轻声问:“秦君如今在哪里?”
赢颂轻飘飘的回答:“寡君还在国都,但我军先驱已至武城。正在等马用?”
齐策看了看左右,府邸附近的大街上,并没有随意走动的人。他一拱手:“请,里面说话。”
众人在里面的堂屋坐下,齐策马上问:“楚国的执政子囊是什么时间与秦君联系上的?”
赢颂笑而不答,齐策也不计较,再问:“你上次来赵城,就是来侦察的?”
齐策这话的意思是说:秦国灭了西戎,国土面积增大后,似乎不甘心只在西戎关起门来做霸主。如今他想到中原来争霸了——你上次来赵城就是来窥探中原实力,所以,如今即使没有楚国的勾引,你们也会找借口参与中原争霸!
齐策与赢颂口舌上交锋,赵武思绪呼地飞开,遐想起来——秦国开始参与中原争霸了,是否意味着战国时代即将到来。
在正常的历史中:秦国对戎地的开发,奠定了其统一六国的基础;而齐国之前攻灭莱国,现在攻灭莒国,造就了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资本。而如果晋国不分裂,也许就没有其他国家觊觎争霸的份了——即使晋国一分为三后,在战国初期,由晋国分裂出来的三个国家,仅凭三分之一晋国的力量,也能把其他国家压着打,但他们的后劲却越来越乏力。
如果晋国不分裂呢?那个乱世是否会被推迟,或者干脆不再出现?
赵武胡思乱想,赢颂依旧没有正面回答齐策的话,而齐策也保持着不在意的态度,见对方不回答就跳过这个问题,继续问:”秦国的武城在哪里?我以前怎没听说过这个城市?”
赢颂回答了,毕竟他需要把战马送到武城去,所以他坦白说:“楚君约寡君明年在武城相会,楚君说的那个武城在黄河南岸(大约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北),但我们秦国人难以越过崤山,所以寡君在崤山之北筑了一座城市,也称为‘武城’。”
明白了,原来,自从赵武在陈国筑造永久性军事堡垒以后,楚国人与秦国人都把这样的军事堡垒称之为“武城”。此后,楚国人在郑国边境筑造了一座武城,与秦国国君约定在明年同时夹攻晋国,与此同行,楚国人也联络上了齐人——连早已被中原遗忘的秦国,楚国人都想到了利用,更何况东方超级大国齐国。
问清楚缘由,赵武插话了:“赢伯忽然来到我这里,请给我一点时间,让我准备一下,好履行交易。”
师偃师修赶紧上前,用家族礼节请这位秦国宗伯回府安置。让他们领着赢颂退下,赵武马上对齐策慨叹:“看来,我们要同时应付三场战争了。看来,我们原先的估计远远不够——楚国人这次动作精彩啊,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加上自己从南面攻击……子囊的才华真令人惊讶。
这样一来,我们原先储备的战争物资,就远远不够了——无论如何都不够。啊,如果我们同时应付两场战争,我还能想想办法筹措,如今,三个超级大国同时发动,我们再努力也不行……你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偏在这时候接任司徒?”
齐策微笑着驳斥:“主上担任新军将,司徒的行政职位可不是新军将应该担任的,它本该由上军将出任——唯今之计,请主上立即进宫,建议君上立即扣押许国国君,把原先许国留在南方的领土分给郑国,这样,郑国人就能为我们在南方支持一阵时间。”
赵武一边起身一边问:“我是否要把秦国的动态告诉国君?”
齐策跺脚:“主上,韩氏可曾把周王室的事情告诉给君上?范氏可曾把齐国的事情传回国内?智氏与楚国公卿交往密切,夫人智姬可曾告诉你楚国的动态?
如今这件事,是秦国赢氏寻找晋国赢氏进行的宗族交易,让我们把宗族内部的事情告诉国君,这不符合规矩。如此一来,主上今后再怎么与赢氏宗族相处?做人要讲信用,宗主失信,把家族内部的事情对外传扬,今后其他家族还敢于我们交往吗?”
赵武再问:“听你的意思,我们是要把战马交易给赢颂了?”
齐策翻了个白眼:“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战马,还是粮食?是战马对我们战斗力的增加大,还是粮食?”
赵武犹豫:“秦国大军压境,晋国终究是要迎战的?我既向国君隐瞒消息,又送给秦国人战马——万一,国君派我迎战秦军,面对被我增强战斗力的秦军,我又该怎么办?”
齐策怒不可遏:“主上,你的脑袋是一锅浆糊,为什么总是把不同的事情混在一起?不能单独分析呢?我们完成与秦人的交易,这交易是早已经约定好的,所以我们是在守信用。而不把秦军动态告诉国君,是因为:权利与义务是一对孪生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侦测秦国动态的事情本来不归我们管,这件事自然而然会有人负责。那些负责的人没有侦测到相关动态,是他们的失误,不能把责任推到不相干的我们头上。主上干嘛要替别人承担责任呢?他又不是咱爹!再说,我们没必要把双方的商业交易中获得信息,宣扬的全世界都知道。
至于我们,如果我们接到国君的命令,去迎战秦军,当然要竭尽所能,努力血战,以打败秦军、保我国土安全为最后目标,死而后已——这是我们领军作战的本分,不是吗?
这三件事各是各的,主上为什么非要把它们混为一谈?……咄,且去做当前的事情,尽量把当前的事情做得完美无瑕,人生到了这里,已经算个贤人了,还糊涂什么?”
噢,“封建思维”真让人有点不可理解——他们总是擅长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好在赵武是个随和的人,他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马上听从齐策的建议,驾驶战车一溜烟跑入宫城。
“我有个想法——许国国君还没有放回国内吧?”赵武仗着自己年轻,不顾大厅内正在开会,直接插嘴……:“楚国已经把战线推进到郑国,郑国的态度今后是争霸的关键……”
大堂内正在讨论什么事情,晋国公卿几乎都在场,现任元帅荀罂笑着插话:“瞧,我们正在讨论这事儿,武子有什么想法,听完我们说的,再给我们补充一下。”
荀偃解释:“我们准备让郑国出兵,但要求郑国首先攻击楚国——似乎有点难为他们,且让他们攻击蔡国吧。此战夺得的领土全归郑国,而我晋国加紧调整军队,随时准备出击。”
赵武建议:“许国国力弱,一旦放许国国君回南方,他们会在楚国的压力下摇摆不定,没准又重新投向楚国,变相增加楚国的力量。那位许国国君屡次搬迁自己的国都,关于此事,我以前曾向国君建议过:不如我们这次帮许国彻底搬迁,把许国迁往甲氏以东的地盘。比如邢国(今河北邢台)附近。
那地方,西边是我的领地,东边是友好的卫国,许国迁到那儿,至少可以保持百年的平安,还可以做我们东线的屏障,我相信许国国君一定愿意的。而许国搬迁后,空出的领地正好给郑国,以奖赏郑国对蔡国发动的攻击。
另外,郑国壮大了我们也不害怕,因为郑国夹在我们与楚国之间,只会陷于频繁的战争中,为此,无论郑国多么强大,它最终要投靠其中一个邻近的强大国家,不是我们,就是楚国。”
士匄拍手:“好主意,把许国迁移到我们东面去,以后我们与齐国交锋,它就是我军的踏脚石;与此同时,我们南下的道路也全部清理干净了。
陈国投靠我们,有了一座武昌城,而陈国如今的背叛,责任不在于我们,在于陈国本身。现在我们因为郑国的投靠给了它好处,我们用实际行动让天下人看看:跟我们这位老大混,有肉吃!”
士匄这一插嘴,赵武这才注意到,国君正在召开政务大会,晋国八位正卿中,似乎只有他没接到预先通知……当然,他最后还是来了,这下子,八正卿算是到齐了。
八正卿中,排名在赵武之上的人,出现在这里无可非议,但赵武名义上的副将、新军佐魏绛也在场,这就令人纳闷了——这什么会议,大家都通知到了,独独把他漏了?
私下里开小会?
想一想,赵武也觉得可以理解:魏绛现在担任的民政职务是“中尉”,这个官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尉,它的意思是说:国君的参谋,以选任贤能,拔举官吏为职责。
因此,魏绛任何时候出现在国君身边都是合理的,他那个官职,说准确一点就是国君的小跟班。
但赵武心中还是有点不舒服,咱好歹也是政治局常委之一,政治局大会,别人都参加了,就少一个我,难道要对我“双规”?
难道是我跟秦国人私下交易的事情,让他们愤怒了?
悼公站起身来,从善如流的说:“我本想在这次会议上,把武子担任许国相的事情定下来,既然众卿都无异议,那就如此安排吧:许国国君不用回国了,就安置在邯郸城以东。通知宋国,立即动手搬迁那些依旧留在许国原址的许人。许国新地址由赵武安排。
不过,这样一来,许国新国都的建筑,还要麻烦武子一力承担,反正你手头扣了不少许国人,替许国国君效劳,也正好安慰那些许国人。”
霸主国政治局会议的正式决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以前赵武侵吞许国,那是私下里的悄悄行动。现在,这种侵吞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表着……
赵武怒了,他瞪起眼睛,大声反驳国君:“污蔑,赤果果的污蔑!哪有?我手头一个许国人都没有……或许,曾经有一些许国的俘虏,以及愿意投奔赵氏的许国黎人,去我赵城玩耍嬉戏,但现在,他们都是赵人了!今后谁敢说我曾扣留许人,我跟他急。既然我不曾扣留许人,凭啥我要承担修建新许国的任务?”
赵武突然怒火勃发,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眨眼就明白他的意思,荀罂赶紧解释:“武子,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应对楚国与齐国的联手。考虑到你正在进行货币与商税变革,事务繁多,加上你向来不喜欢参加这类会议,所以我们没通知你列会。”
悼公也马上解释:“我们刚才还在讨论:武子把自家缴获的金银献出来,用于货币改革与新钱铸造,虽然这笔钱只是暂时借用,国家终究是要还的,但现在改革已经见到了成效,各国商人纷纷拿贵金属来购买我们的货物,光是那些贵金属折算成我们的货币,我们就平白的获得几分铸币的利息……武子这可是对国家的大功劳啊,我们在讨论如何奖赏你?”
赵武的脸色缓和下来,他做出一副憨厚样,傻傻的说:“我正在努力开发甲氏,国君要奖赏我,不如多派几个家族跟我一起去甲氏垦荒。”
这样也算奖赏?
如果赵武只要求这个,那他是真憨厚,不是假憨厚。
国君大笑着同意:“许国既然迁移到甲氏之东,我就把自己在甲氏的直属领地全部放弃,一半奖赏给你,一半分给各个家族。只是这垦荒的事情不能勉强,我可以给你分配一些小家族做附庸,其余的事情,还要靠你自己。至于许国——你是许国国相,许国的事情,你无须回报给我们,自己完全做主。”
赵武继续憨笑——这才是收获,他原先在甲氏有三千里的封地,如果国君放弃自己的直属领地,那么甲氏的万里封地全归他了。这面积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中小国家的领地。如今国君再把一些小家族分配到甲氏,过不了多久,这些中小家族自然要靠拢在甲氏最大势力身边,结果,还用说吗?
至于许国嘛——众卿都对这样的小国寡民不屑一顾,但,苍蝇也是肉啊。晋国君臣挥挥手,他们没觉得,如此一来,这个小国从此成了赵氏附庸。从此,赵氏家族拥有一个国家做自己的附庸,有些事情不好以家族出面,那么……
憨厚的赵武继续用哭穷掩饰自己的得手。韩氏跟赵氏的关系密切,赵武哭穷,韩起自然而然插话:“赵氏既然要人帮忙,那还用说吗,我韩氏即使再困难,也要伸一把手啊。”
魏绛勉强说:“我魏氏现在的主要精力被开发通城拖住了,我们只能勉强出一点点力。”
智罂想了一下,说:“如今各家族的日子都难过啊,这样吧,我智氏调两千人去,你帮我管着点,五年之内,甲氏开发无论是否有收益,我都不在意。”
其他人都沉默不语,赵武看了看,觉得再无收获,他拱手告辞:“既然这样,你们继续开会,我去忙我的。”
悼公赶紧摆手:“武子,既然来了,就说说,今年的财税状况如何,我们是否有能力再次集结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