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兴兵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宋国对幽燕,确实是志在必得的。因为宋得天下,先天不足,宋朝不比汉唐,汉唐继承的分别是秦隋两朝的疆域,北疆西域尽在手中,而宋得天下前,唐朝已灭亡一百多年,中原诸侯混战,及至宋朝一统中原时,西域和北方都已被外族掌握并统治多年了,在当地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
占据北方的是辽帝国,拥有幽云十六州这块战略要地,居高临下,随时可以铁骑南下,策马中原。而西北本来还是有希望收复的,问题是辽帝国的统治者也并非鼠目寸光的平庸之辈,他们知道一旦宋国得了西域,便如虎添翼,那时再攻幽燕势在必然。
而辽国一旦失去幽燕之地,不只是沦丧大片领土的问题,而且战与和的主动权将操之于宋人之手,宋国一旦出现一个志在四方的君主,大军随时可以出雄关,将他们打败,甚至落得个像匈奴和突厥一样的下场,被汉人赶到西方去。所以为了保住幽燕,必先保西域,以牵制宋国,不能倾力北伐。
这一点宋国也看的很清楚,所以立国之初就定下了先南后北,一统天下之策。赵匡胤建封桩库以储备军资,对外只说有朝一日要用钱赎回幽燕,以此迷惑北国,而到了赵光义的时候,南方已经完全平定,偶有叛乱已不能撼摇宋国的根本,宋国十年生聚,兵强马壮,封桩库钱粮堆积如山,足以支撑一场动员全国兵力的大战了。
所以,赵光义登基伊手,就已接手皇兄的准备,继续从各个方面做着北伐的准备,在北方沿线设置粮仓、军械库,抓紧训练军队,他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一个锲机,一个合适的机会。
现在,似乎机会已经到了。
女真和室韦分别派来了秘使,向宋国称臣,并乞请宋国出兵,讨伐辽国。
女真和室韦是辽国的藩属,他们背辽向宋,对宋国来说是一件扬眉吐气的大事,要知道宋现在的藩属国远不及辽国之多,如今隔着辽国有异族来降,岂不正是四夷臣服的征光。赵光义当然高兴,可是这种顺服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宋国要出兵讨伐辽国,以解女真与室韦之围,为此,赵光义立即召集心腹重臣,商讨此事。
此时的大宋朝廷,经过一番大清洗,已经彻底换上了赵光义的人,潘美、曹彬这样的军中鼎柱,现在都赋闲在家,贻养天年了。而文臣方面,更是焕然一新,除了一个墙头草的张洎,几乎全都是赵光义在开封府潜邸时的旧人,诸如程羽、贾琰、宋琪等人。
尽管现在的文武臣僚都是赵光义的心腹,但是群臣议事,对是否征辽,发动多大规模的战争,要达到什么战略目的,仍是意见相左,僵持不下。对于发生在辽国东北的这场战乱,朝中文武都认为应该加以利用,只是在如何帮助他们方面,以及是否出兵方面,达到何种目的方面各有异议。
罗克敌目前在武将序列中排名第一,虽然枢密使曹彬仍然在位,却已托辞重病赋闲在家,只挂着个空衔,罗克敌目前是掌握军中实权的第一号人物。这是他主掌军权后所遇到的第一桩战争,对头又是强大的辽国,罗克敌不无谨慎,经过一番慎密的思索,他才出班奏道:“圣上,臣以为,辽国如今是当之无愧的北方之王,雄踞草原的一头猛虎。而北方诸部族与之相比,皆豺狼也。以狼搏虎,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若是群狼搏虎,则虎虽凶悍,亦首尾不得相顾,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因此,女真、室韦之乱,对我宋国是一个机会,我们不应该放过。依臣之见,凭女真、室韦之力不足以撼动辽朝根本,我们若想利用这个机会,可予女真和室韦财帛粮米军械方面的支持,以助其支撑下去。同时,可效仿宋攻西夏辽国出兵牵制之策,调一路兵马北伐,牵制其主力,使其无心两面做战,迅速结束对女真和室韦的征讨。”
赵光义听到这里,有些不悦地道:“罗卿不知朕的心意么,这么做,与我宋国有何好处?”
“当然有好处。”
罗克敌已思虑清楚,侃侃而谈地道:“据臣所知,辽朝对其藩属压迫盘剥甚重,各藩属势力皆怀怒而不敢言,如果女真和室韦安然渡过难关,得以保全并壮大,必然鼓舞其他草原部落,群狼皆生异心,处处与辽国为难,辽国便要顾此失彼,国力必然削弱,到那时我朝再以倾国之力行致命一击,必可一战而鼎定。同时虎狼毕竟是虎狼,不管是虎还是狼,皆非善类,只可利用,不可寄以心腹,这一点还请圣上三思。”
赵光义听的有些焦燥起来,或依着罗克敌的主意,要扶持培植这些对辽国怀有贰心的这些藩属都得拿捏好分寸,不能一蹴而就,得逐步渗透,在扶植的过程中,逐渐把他们控制起来,仅这一步恐怕要取得成效都得一二十年的光景。
而辽国呢,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何况现在的辽国远非瘦驼可比,现在辽国主少国疑,孤儿寡母,这样的好机会不利用,要等到一二十年之后,那时少帝已成壮年,还能这么好对付么?最重要的是……,到那时,这收复燕云的功劳属于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说这建功立业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孙子,总不如这荣耀加诸己身来的快意。这计策实不可行。
赵光义转眼看见了国舅李继隆,颜色又转柔和,忙问道:“霸图啊,你怎么看?”
李继隆,字霸图,祖籍上党,其父是大宋开国名将李处耘。李继隆的妹妹经赵匡胤撮合嫁与赵光义为妻,便是当今的李皇后,因为李继隆的父亲李处耘与赵匡胤的结拜大哥慕容延钧不和,所以李继隆虽满腹韬略,却受到父亲的牵累,始终受到压制。
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是赵匡胤的死党,赵光义上位之后,因为口口声声说一切都要遵循先皇旧制,所以当时没有大的动作,直到这次借着清洗前朝老臣的机会,才把李继隆提拔起来,如今李继隆是侍卫马军都虞侯,在军中也是个实权人物。
李继隆思索片刻,谨慎地道:“圣上,臣以为,今日之辽帝国,远非昔日匈奴、突厥那种部落联盟可比,辽国实力较之以前那些为祸中原的单于可汗强大十倍,想当初汉唐两朝对付匈奴和突厥这样的大部落时尚且要大费周章,我宋国如今面对强敌,更不可贪功冒进,轻率行事。臣以为,罗大人所议甚有道理。”
赵光义一听国舅也这么说,不禁大失所望,武将班中有一员将,乃是殿前都虞侯崔翰。崔翰,字仲文,京兆万年人。少有大志,风姿伟秀,曾从周世宗征淮南,平寿春,取关南,以功补军使。宋初,迁御马直副指挥使,后委端州刺史。他是前朝老将,因为近几年一直在地方上任职,所以没有受到大清洗的波及,朝中武将提拔了太多的新人,总得有几个老将压阵才行,这崔翰带兵颇有一手,赵光义便把他调回京,充任殿前都虞侯,算是枢要部门的职务了。
崔翰眼见曹彬、潘美等老将一个个都靠边站了,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为人处事甚是小心,也特别注意体察上意,一见圣上满脸不愉,晓得圣上有心北伐,他略一思忖,便迎合奏道:“圣上,臣以为,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
如今女真、室韦弃辽来投,便是我宋国藩属,辽人侵我藩属,我朝出师有名,此之为势。女真、室韦居辽之东、辽之北,有他们牵制辽朝,我宋国趁机出兵,辽国便得腹背受敌,必难支绌。所以,臣以为当趁此良机,大举北伐,光复幽燕,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赵光义一听龙颜大悦,转首又问一众文官。张洎此人虽然品行差些,但是确有实才,而且不仅通古博今,善理民政,对于军事也不是一个门外汉,曾向朝廷献练边军之策,朝廷依此办理,卓见成效。他仔细想想,也觉得以宋国此时强大的实力,而辽朝又恰有内患,如果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北伐未必不可成功,便也应声附和。
不过贾琪、宋琰、程羽等人的意见却不统一,他们都是真心辅佐赵光义的人,也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不过这三人说好听点叫做为人谨慎,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三人思虑良久,总觉得出兵北伐有些冒险,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辽宋除了在打汉国的时候借着汉国的由头小有切有磋,两国还从未直接向对方宣战过。
胜了于圣上来说是锦上添花,一旦失败,岂非得不偿失?有此考虑,三人表达的意见便比较保守。赵光义对他们的意见还是颇为重视的,见他们也有些犹豫,那热切劲儿便又淡了些。
这厢商量了两天,还没一个结果,王科从辽朝派回来的人便把秘信送到了赵光义的御案前,赵光义看罢来信,不禁又惊又骇:永庆已然流落北朝?不问可知,萧太后必然以之为奇货可居,一俟平定内部,兵马强壮之后,她就会祭出永庆公主这件法宝,大举挥军南下了。
王科信上还说,此事还待仔细打听,眼下尚无十分把握确定,可是……这种事怎能等他查个水落石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结合眼前对辽是战是和的僵局,由于这封信,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北伐,不止是他大哥赵匡胤的夙愿,也是他的夙愿,因为北伐的成功,代表着无上的荣光,帝王尚有何求呢?不就是彪炳千秋的功业吗?
而对他来说,还有一层目的,他需要这旷世之功来为他文过饰非。随着宋皇后母子三人被掳走以及离奇而死,有关先帝驾崩的种种谣言又开始甚嚣尘上,重新被人提起。别看这些都是无形的力量,可是那种无形的压力,也能让人寝食不安,尤其叫人担心的是身后之名。
如果他能夺回幽燕,那就再也不必为此担心了。他是宋国的二世皇帝,将来的谥号必然是太宗,他宋太宗的命运就会像唐太宗一样,不管弑兄杀弟灭其子嗣,干下多少龌龊事,都可以被赞誉为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
因为儒子们一直宣扬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如果一个君王身上有着不可洗刷的污点,德行大大地有亏,可这他却能立下不世功业,天下在他治理下却是国泰民安,那该如何向世人解释?
所以,英雄必然是和圣人划等号的,有功者必然有德者,纵然他真的有什么劣行恶迹,也可藉一支妙笔避重就轻,矫饰过去。
而现在,他又有了第三个理由:永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赵光义拍案而起,厉声道:“顾若离,立即宣文武两班重臣到皇仪殿候驾!”
顾都知见他脸色骇人,不敢多问,连忙答应一声,匆匆退了出去。
赵光义双手据案,又看一眼平摊于书案上的那封秘信,眼中射出栗人的光芒:“北伐,必须马上北伐!趁你病,要你命,一箭三雕,一并了结!”
※※※※※※※※※※※※※※※※※※※※※※※※※※
群臣应召来见,发现态度一直有些摇摆不定的圣上忽然变得异常坚决起来,他已经不再询问众臣是否应当北伐,而是命令众文武立即拟定北伐的详细计划,马上就到六月份了,北伐正当其时,时不我待,不可再延贻半日。
赵光义的一道圣谕,整个宋国庞大的战争机器都开始运动起来,筹备粮草、军械、军饷的,集结、调遣军队的,动员州县民工的,征调马匹车辆的,翰林院的学士们也不闲着,咬文嚼字地弄出一篇讨伐辽国的檄文,其内容无外乎是先历数幽云十六州的历史归属问题,再谈幽云十六州的汉人百姓如今处于何等的水深火热之中,再说辽国部落这么些年来打草谷、劫掠犯边的劣迹,最后再提一下女真、室韦千里来投,我朝圣天子的仁义王道。
在赵光义的催促下,满朝文武的通力合作下,再加上这么多年来为了北伐早已开始的先期准备,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所有准备工作便一切完成,赵光义御驾亲征,统率战将百员、健卒虎士三十万,挥戈北向,浩浩荡荡直奔辽国。
赵光义主意既定,便召集众臣早已商量妥当,幽云十六州地理,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方。幽州居中,最是险要,他的主意就是挥军北上,直取幽州,夺下这一点,便可以此向两翼扩张,东与女真联通,再藉女真与室韦联通,形成一张鲸吞大辽的钳口。
辽朝文臣得知宋国大举兴兵北伐,不禁吓了一跳,消息急急传到宫里去,萧绰闻讯不禁勃然大怒。
她立即召集文武商量对策,文武百官在宫中计议半日,一道道征调钱粮、兵马的诏书便飞出了上京城。
萧绰令韩侼、耶律善布、耶律漭等兵发固安、涿州,命北院大王耶律希达、伊实王萨哈等率兵戍守燕地,辽在幽州屯驻的汉兵有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军调拨北院大王麾下;又有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的族帐军尽皆听用。与此同时,马不停蹄地从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调集兵马,预计总兵力可达二十五万。
军事上如此安排,嘴仗也是要打的,辽国文人殚精竭虑,也炮制出了一篇讨伐宋国的檄文,同样先从历史上讲唐亡近五十年后,契丹已然立国,彼时世间尚无宋国,晋皇帝石敬瑭年割“幽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法律上、事实上,该地都已成为契丹领土,而此时周和宋还没建立。不管是周世宗北伐还是赵光义北伐,实际上都是对契丹的侵略。
檄文又讲宋立国之初,国小力微,故交好契丹,开宝七年主动遣使至辽,与辽签定和约,两国友好,互不侵犯,如今一统中原,立即撕毁和约,兴兵侵略,出尔反尔,利欲熏心,尽丧大国风范云云……
赵光义亲率大军闯入辽国,待见了辽人的这篇檄文,通篇看罢不见一字提起永庆,心中稍安。他本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准备一旦辽国祭出永庆公主这招棋来,就把宋娘娘母子三人被掳的罪名强行栽到辽人头上,永庆公主身陷敌手,说什么自然由不得自己的本意,这里又是辽国境内,麾下兵马与辽人除了在战场上不可能有什么接触,他完全可以控制得住局面,如今辽人不提永庆,他自然也不会自找没趣,只冷笑一声,把檄文弃之地上,拔剑北向,挥军突击猛进……
※※※※※※※※※※※※※※※※※※※※※※※※※※※※
“去,把绳子系在树上。”
小杨佳把绳头儿递给猴子,那猴儿接过绳子,鬼头鬼脑地四下看看,纵身便跃上树上,很快就按着杨佳的比划,把绳子系好。杨佳拍手大笑,另一头也已系好,绳下缀着一块板子,一具秋千这便做好了。杨佳坐到板上,双手抓着绳子,兴奋地对丫环道:“快,快快,推我,再高一些。”
“杨佳,你忘了,上回摔个屁墩的事儿啦吗?”
杨姗领着一只小白狗,像个小大人儿似的走过来,很严肃地训斥弟弟:“再摔得惨兮兮的,看谁给你擦鼻涕,去,玩别的去。”
杨佳愣头愣脑地从秋千上下来,杨姗眼中精光一闪,突然闪到他身后,一屁股坐到了秋千上,哈哈大笑道:“我的啦,秋千是我的啦,哈哈哈哈……”
“你……欺负人!”杨佳气极败坏地叫起来,杨姗晃着脑袋眉开眼笑地气他:“不服气呀你,狗狗,把他给我赶开。”
“汪!汪汪!”小狗狗狗仗人势地叫起来,虽然狗儿不大,呲牙咧嘴的样子却很凶,杨佳掉头就跑,杨姗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了出来:“胆子真小,太没出息啦,小狗狗都怕,哈哈哈哈……”
她只得意了片刻功夫,就听大姐杨雪叫道:“小佳,你带小白干什么去?”
就见杨佳得意洋洋地又跑回来,那小狗一见跳上去又叫,再只汪了两声,杨佳伸手一指,叫道:“给我咬它!”
“嗷~~”地一声狼嗥,从杨佳背后蹿出一条通体雪白,体形庞大的巨狼,两耳尖削如刀,牙齿雪白锋利,两只凶睛放出碧幽幽的光芒。
那小狗呜咽一声,趴伏在地上,连动都不敢动了,杨佳一见捧腹大笑,笑得正得意,心疼自己小狗的杨姗从秋千上蹦下来,跑到他身边,在嘴里哈了哈手指,便往他的头上使劲一弹。
“哎哟!”杨佳捂着脑袋,眼泪汪汪地叫:“大姐,大姐,二姐打我……”
一旁花丛中走出了杨雪,杨雪已出落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小姑娘,杏眼桃腮,肤如沃雪,酷肖乃母罗冬儿,她身着一身武士短打扮的夹红袄,脚下鹿皮的抓地靴,头戴雉羽白凤盔,小蛮腰上挎一口金吞口镶宝石的罗马风格腰刀,肩后背一具量体打造的小弓,嗬!虽还未到十岁,已经有点小美人儿的韵味了。
“小姗,你又欺负弟弟!”
大姐头就是大姐头,杨雪瞪了杨姗一眼,便摸着杨佳的头哄他道:“乖啦乖啦,你可是男子汉喔,别叫人笑话。爹爹说啦,再等你大两岁,送你去天山灵鹫峰随静音师祖学几年武艺呢,等你有了大本事,二姐弹你多少下,你都弹回来。”
杨佳一听破啼为笑,伸着手指开始数起来:“一下,二下,三下……”
杨姗翻了翻白眼儿,哼道:“敢打我,我告诉大娘,大娘说啦,男人不许打女人。”
杨雪瞪她道:“就许你欺负弟弟?走,二娘要打猎去,你跟我一起去,练练骑射。”
“我不要。”杨姗转身就跑:“我才想起来,娘亲要我练的字还没写完呢,我去写字啦,大姐你自己去吧。”
杨姗说着,一溜烟儿地跑开了。
不远处,土丘堆筑的假山轩亭上,杨浩含笑看着儿女的打闹,耳朵听着萧俨的禀报:“定国节度使宋偓已自府州调回汴梁,随驾出征,宋廷另遣指挥使孔守正驻守横山,并带来两万兵马,以补允麟府两州兵力。同时……陇右尚波千已遣人与夜落纥、罗丹议和,双方约定以会宁关、白石山为线,各据东西而停战,由此收缩童羽、巴萨、狄海景等人回返,增兵于萧关,对我萧关守军加强了攻势。”
杨浩微微一笑:“这个结局,想必是宋廷出面调和的结果了,麟府增兵,严阵以待,萧关那边促使尚波千加强攻势,赵光义是怕我扯他后腿呀,呵呵呵,由他去,我们就和尚波千好好地掐一架,让他老人家放心地北上好了, 不过……要是万一打过了头,那可纯属意外……”
PS:上午学车去了,猫了一冬,重新拾起,居然接替懒老师,当起了新新手的教练,汗~,今天俺生日,求月票推荐票当礼物^_^
宋国对幽燕,确实是志在必得的。因为宋得天下,先天不足,宋朝不比汉唐,汉唐继承的分别是秦隋两朝的疆域,北疆西域尽在手中,而宋得天下前,唐朝已灭亡一百多年,中原诸侯混战,及至宋朝一统中原时,西域和北方都已被外族掌握并统治多年了,在当地已经有了扎实的基础。
占据北方的是辽帝国,拥有幽云十六州这块战略要地,居高临下,随时可以铁骑南下,策马中原。而西北本来还是有希望收复的,问题是辽帝国的统治者也并非鼠目寸光的平庸之辈,他们知道一旦宋国得了西域,便如虎添翼,那时再攻幽燕势在必然。
而辽国一旦失去幽燕之地,不只是沦丧大片领土的问题,而且战与和的主动权将操之于宋人之手,宋国一旦出现一个志在四方的君主,大军随时可以出雄关,将他们打败,甚至落得个像匈奴和突厥一样的下场,被汉人赶到西方去。所以为了保住幽燕,必先保西域,以牵制宋国,不能倾力北伐。
这一点宋国也看的很清楚,所以立国之初就定下了先南后北,一统天下之策。赵匡胤建封桩库以储备军资,对外只说有朝一日要用钱赎回幽燕,以此迷惑北国,而到了赵光义的时候,南方已经完全平定,偶有叛乱已不能撼摇宋国的根本,宋国十年生聚,兵强马壮,封桩库钱粮堆积如山,足以支撑一场动员全国兵力的大战了。
所以,赵光义登基伊手,就已接手皇兄的准备,继续从各个方面做着北伐的准备,在北方沿线设置粮仓、军械库,抓紧训练军队,他现在所欠缺的仅仅是一个锲机,一个合适的机会。
现在,似乎机会已经到了。
女真和室韦分别派来了秘使,向宋国称臣,并乞请宋国出兵,讨伐辽国。
女真和室韦是辽国的藩属,他们背辽向宋,对宋国来说是一件扬眉吐气的大事,要知道宋现在的藩属国远不及辽国之多,如今隔着辽国有异族来降,岂不正是四夷臣服的征光。赵光义当然高兴,可是这种顺服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宋国要出兵讨伐辽国,以解女真与室韦之围,为此,赵光义立即召集心腹重臣,商讨此事。
此时的大宋朝廷,经过一番大清洗,已经彻底换上了赵光义的人,潘美、曹彬这样的军中鼎柱,现在都赋闲在家,贻养天年了。而文臣方面,更是焕然一新,除了一个墙头草的张洎,几乎全都是赵光义在开封府潜邸时的旧人,诸如程羽、贾琰、宋琪等人。
尽管现在的文武臣僚都是赵光义的心腹,但是群臣议事,对是否征辽,发动多大规模的战争,要达到什么战略目的,仍是意见相左,僵持不下。对于发生在辽国东北的这场战乱,朝中文武都认为应该加以利用,只是在如何帮助他们方面,以及是否出兵方面,达到何种目的方面各有异议。
罗克敌目前在武将序列中排名第一,虽然枢密使曹彬仍然在位,却已托辞重病赋闲在家,只挂着个空衔,罗克敌目前是掌握军中实权的第一号人物。这是他主掌军权后所遇到的第一桩战争,对头又是强大的辽国,罗克敌不无谨慎,经过一番慎密的思索,他才出班奏道:“圣上,臣以为,辽国如今是当之无愧的北方之王,雄踞草原的一头猛虎。而北方诸部族与之相比,皆豺狼也。以狼搏虎,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若是群狼搏虎,则虎虽凶悍,亦首尾不得相顾,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因此,女真、室韦之乱,对我宋国是一个机会,我们不应该放过。依臣之见,凭女真、室韦之力不足以撼动辽朝根本,我们若想利用这个机会,可予女真和室韦财帛粮米军械方面的支持,以助其支撑下去。同时,可效仿宋攻西夏辽国出兵牵制之策,调一路兵马北伐,牵制其主力,使其无心两面做战,迅速结束对女真和室韦的征讨。”
赵光义听到这里,有些不悦地道:“罗卿不知朕的心意么,这么做,与我宋国有何好处?”
“当然有好处。”
罗克敌已思虑清楚,侃侃而谈地道:“据臣所知,辽朝对其藩属压迫盘剥甚重,各藩属势力皆怀怒而不敢言,如果女真和室韦安然渡过难关,得以保全并壮大,必然鼓舞其他草原部落,群狼皆生异心,处处与辽国为难,辽国便要顾此失彼,国力必然削弱,到那时我朝再以倾国之力行致命一击,必可一战而鼎定。同时虎狼毕竟是虎狼,不管是虎还是狼,皆非善类,只可利用,不可寄以心腹,这一点还请圣上三思。”
赵光义听的有些焦燥起来,或依着罗克敌的主意,要扶持培植这些对辽国怀有贰心的这些藩属都得拿捏好分寸,不能一蹴而就,得逐步渗透,在扶植的过程中,逐渐把他们控制起来,仅这一步恐怕要取得成效都得一二十年的光景。
而辽国呢,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何况现在的辽国远非瘦驼可比,现在辽国主少国疑,孤儿寡母,这样的好机会不利用,要等到一二十年之后,那时少帝已成壮年,还能这么好对付么?最重要的是……,到那时,这收复燕云的功劳属于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虽说这建功立业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就是自己的孙子,总不如这荣耀加诸己身来的快意。这计策实不可行。
赵光义转眼看见了国舅李继隆,颜色又转柔和,忙问道:“霸图啊,你怎么看?”
李继隆,字霸图,祖籍上党,其父是大宋开国名将李处耘。李继隆的妹妹经赵匡胤撮合嫁与赵光义为妻,便是当今的李皇后,因为李继隆的父亲李处耘与赵匡胤的结拜大哥慕容延钧不和,所以李继隆虽满腹韬略,却受到父亲的牵累,始终受到压制。
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是赵匡胤的死党,赵光义上位之后,因为口口声声说一切都要遵循先皇旧制,所以当时没有大的动作,直到这次借着清洗前朝老臣的机会,才把李继隆提拔起来,如今李继隆是侍卫马军都虞侯,在军中也是个实权人物。
李继隆思索片刻,谨慎地道:“圣上,臣以为,今日之辽帝国,远非昔日匈奴、突厥那种部落联盟可比,辽国实力较之以前那些为祸中原的单于可汗强大十倍,想当初汉唐两朝对付匈奴和突厥这样的大部落时尚且要大费周章,我宋国如今面对强敌,更不可贪功冒进,轻率行事。臣以为,罗大人所议甚有道理。”
赵光义一听国舅也这么说,不禁大失所望,武将班中有一员将,乃是殿前都虞侯崔翰。崔翰,字仲文,京兆万年人。少有大志,风姿伟秀,曾从周世宗征淮南,平寿春,取关南,以功补军使。宋初,迁御马直副指挥使,后委端州刺史。他是前朝老将,因为近几年一直在地方上任职,所以没有受到大清洗的波及,朝中武将提拔了太多的新人,总得有几个老将压阵才行,这崔翰带兵颇有一手,赵光义便把他调回京,充任殿前都虞侯,算是枢要部门的职务了。
崔翰眼见曹彬、潘美等老将一个个都靠边站了,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为人处事甚是小心,也特别注意体察上意,一见圣上满脸不愉,晓得圣上有心北伐,他略一思忖,便迎合奏道:“圣上,臣以为,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
如今女真、室韦弃辽来投,便是我宋国藩属,辽人侵我藩属,我朝出师有名,此之为势。女真、室韦居辽之东、辽之北,有他们牵制辽朝,我宋国趁机出兵,辽国便得腹背受敌,必难支绌。所以,臣以为当趁此良机,大举北伐,光复幽燕,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赵光义一听龙颜大悦,转首又问一众文官。张洎此人虽然品行差些,但是确有实才,而且不仅通古博今,善理民政,对于军事也不是一个门外汉,曾向朝廷献练边军之策,朝廷依此办理,卓见成效。他仔细想想,也觉得以宋国此时强大的实力,而辽朝又恰有内患,如果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北伐未必不可成功,便也应声附和。
不过贾琪、宋琰、程羽等人的意见却不统一,他们都是真心辅佐赵光义的人,也都是有真才实干的人,不过这三人说好听点叫做为人谨慎,说不好听点,那就是守成有余,进取不足,三人思虑良久,总觉得出兵北伐有些冒险,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是辽宋除了在打汉国的时候借着汉国的由头小有切有磋,两国还从未直接向对方宣战过。
胜了于圣上来说是锦上添花,一旦失败,岂非得不偿失?有此考虑,三人表达的意见便比较保守。赵光义对他们的意见还是颇为重视的,见他们也有些犹豫,那热切劲儿便又淡了些。
这厢商量了两天,还没一个结果,王科从辽朝派回来的人便把秘信送到了赵光义的御案前,赵光义看罢来信,不禁又惊又骇:永庆已然流落北朝?不问可知,萧太后必然以之为奇货可居,一俟平定内部,兵马强壮之后,她就会祭出永庆公主这件法宝,大举挥军南下了。
王科信上还说,此事还待仔细打听,眼下尚无十分把握确定,可是……这种事怎能等他查个水落石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结合眼前对辽是战是和的僵局,由于这封信,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北伐,不止是他大哥赵匡胤的夙愿,也是他的夙愿,因为北伐的成功,代表着无上的荣光,帝王尚有何求呢?不就是彪炳千秋的功业吗?
而对他来说,还有一层目的,他需要这旷世之功来为他文过饰非。随着宋皇后母子三人被掳走以及离奇而死,有关先帝驾崩的种种谣言又开始甚嚣尘上,重新被人提起。别看这些都是无形的力量,可是那种无形的压力,也能让人寝食不安,尤其叫人担心的是身后之名。
如果他能夺回幽燕,那就再也不必为此担心了。他是宋国的二世皇帝,将来的谥号必然是太宗,他宋太宗的命运就会像唐太宗一样,不管弑兄杀弟灭其子嗣,干下多少龌龊事,都可以被赞誉为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
因为儒子们一直宣扬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如果一个君王身上有着不可洗刷的污点,德行大大地有亏,可这他却能立下不世功业,天下在他治理下却是国泰民安,那该如何向世人解释?
所以,英雄必然是和圣人划等号的,有功者必然有德者,纵然他真的有什么劣行恶迹,也可藉一支妙笔避重就轻,矫饰过去。
而现在,他又有了第三个理由:永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赵光义拍案而起,厉声道:“顾若离,立即宣文武两班重臣到皇仪殿候驾!”
顾都知见他脸色骇人,不敢多问,连忙答应一声,匆匆退了出去。
赵光义双手据案,又看一眼平摊于书案上的那封秘信,眼中射出栗人的光芒:“北伐,必须马上北伐!趁你病,要你命,一箭三雕,一并了结!”
※※※※※※※※※※※※※※※※※※※※※※※※※※
群臣应召来见,发现态度一直有些摇摆不定的圣上忽然变得异常坚决起来,他已经不再询问众臣是否应当北伐,而是命令众文武立即拟定北伐的详细计划,马上就到六月份了,北伐正当其时,时不我待,不可再延贻半日。
赵光义的一道圣谕,整个宋国庞大的战争机器都开始运动起来,筹备粮草、军械、军饷的,集结、调遣军队的,动员州县民工的,征调马匹车辆的,翰林院的学士们也不闲着,咬文嚼字地弄出一篇讨伐辽国的檄文,其内容无外乎是先历数幽云十六州的历史归属问题,再谈幽云十六州的汉人百姓如今处于何等的水深火热之中,再说辽国部落这么些年来打草谷、劫掠犯边的劣迹,最后再提一下女真、室韦千里来投,我朝圣天子的仁义王道。
在赵光义的催促下,满朝文武的通力合作下,再加上这么多年来为了北伐早已开始的先期准备,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所有准备工作便一切完成,赵光义御驾亲征,统率战将百员、健卒虎士三十万,挥戈北向,浩浩荡荡直奔辽国。
赵光义主意既定,便召集众臣早已商量妥当,幽云十六州地理,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北支的东南方,其余九州在山的西北方。幽州居中,最是险要,他的主意就是挥军北上,直取幽州,夺下这一点,便可以此向两翼扩张,东与女真联通,再藉女真与室韦联通,形成一张鲸吞大辽的钳口。
辽朝文臣得知宋国大举兴兵北伐,不禁吓了一跳,消息急急传到宫里去,萧绰闻讯不禁勃然大怒。
她立即召集文武商量对策,文武百官在宫中计议半日,一道道征调钱粮、兵马的诏书便飞出了上京城。
萧绰令韩侼、耶律善布、耶律漭等兵发固安、涿州,命北院大王耶律希达、伊实王萨哈等率兵戍守燕地,辽在幽州屯驻的汉兵有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军调拨北院大王麾下;又有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的族帐军尽皆听用。与此同时,马不停蹄地从东京(辽阳府)、中京(大定府)调集兵马,预计总兵力可达二十五万。
军事上如此安排,嘴仗也是要打的,辽国文人殚精竭虑,也炮制出了一篇讨伐宋国的檄文,同样先从历史上讲唐亡近五十年后,契丹已然立国,彼时世间尚无宋国,晋皇帝石敬瑭年割“幽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法律上、事实上,该地都已成为契丹领土,而此时周和宋还没建立。不管是周世宗北伐还是赵光义北伐,实际上都是对契丹的侵略。
檄文又讲宋立国之初,国小力微,故交好契丹,开宝七年主动遣使至辽,与辽签定和约,两国友好,互不侵犯,如今一统中原,立即撕毁和约,兴兵侵略,出尔反尔,利欲熏心,尽丧大国风范云云……
赵光义亲率大军闯入辽国,待见了辽人的这篇檄文,通篇看罢不见一字提起永庆,心中稍安。他本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准备一旦辽国祭出永庆公主这招棋来,就把宋娘娘母子三人被掳的罪名强行栽到辽人头上,永庆公主身陷敌手,说什么自然由不得自己的本意,这里又是辽国境内,麾下兵马与辽人除了在战场上不可能有什么接触,他完全可以控制得住局面,如今辽人不提永庆,他自然也不会自找没趣,只冷笑一声,把檄文弃之地上,拔剑北向,挥军突击猛进……
※※※※※※※※※※※※※※※※※※※※※※※※※※※※
“去,把绳子系在树上。”
小杨佳把绳头儿递给猴子,那猴儿接过绳子,鬼头鬼脑地四下看看,纵身便跃上树上,很快就按着杨佳的比划,把绳子系好。杨佳拍手大笑,另一头也已系好,绳下缀着一块板子,一具秋千这便做好了。杨佳坐到板上,双手抓着绳子,兴奋地对丫环道:“快,快快,推我,再高一些。”
“杨佳,你忘了,上回摔个屁墩的事儿啦吗?”
杨姗领着一只小白狗,像个小大人儿似的走过来,很严肃地训斥弟弟:“再摔得惨兮兮的,看谁给你擦鼻涕,去,玩别的去。”
杨佳愣头愣脑地从秋千上下来,杨姗眼中精光一闪,突然闪到他身后,一屁股坐到了秋千上,哈哈大笑道:“我的啦,秋千是我的啦,哈哈哈哈……”
“你……欺负人!”杨佳气极败坏地叫起来,杨姗晃着脑袋眉开眼笑地气他:“不服气呀你,狗狗,把他给我赶开。”
“汪!汪汪!”小狗狗狗仗人势地叫起来,虽然狗儿不大,呲牙咧嘴的样子却很凶,杨佳掉头就跑,杨姗乐不可支,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了出来:“胆子真小,太没出息啦,小狗狗都怕,哈哈哈哈……”
她只得意了片刻功夫,就听大姐杨雪叫道:“小佳,你带小白干什么去?”
就见杨佳得意洋洋地又跑回来,那小狗一见跳上去又叫,再只汪了两声,杨佳伸手一指,叫道:“给我咬它!”
“嗷~~”地一声狼嗥,从杨佳背后蹿出一条通体雪白,体形庞大的巨狼,两耳尖削如刀,牙齿雪白锋利,两只凶睛放出碧幽幽的光芒。
那小狗呜咽一声,趴伏在地上,连动都不敢动了,杨佳一见捧腹大笑,笑得正得意,心疼自己小狗的杨姗从秋千上蹦下来,跑到他身边,在嘴里哈了哈手指,便往他的头上使劲一弹。
“哎哟!”杨佳捂着脑袋,眼泪汪汪地叫:“大姐,大姐,二姐打我……”
一旁花丛中走出了杨雪,杨雪已出落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小姑娘,杏眼桃腮,肤如沃雪,酷肖乃母罗冬儿,她身着一身武士短打扮的夹红袄,脚下鹿皮的抓地靴,头戴雉羽白凤盔,小蛮腰上挎一口金吞口镶宝石的罗马风格腰刀,肩后背一具量体打造的小弓,嗬!虽还未到十岁,已经有点小美人儿的韵味了。
“小姗,你又欺负弟弟!”
大姐头就是大姐头,杨雪瞪了杨姗一眼,便摸着杨佳的头哄他道:“乖啦乖啦,你可是男子汉喔,别叫人笑话。爹爹说啦,再等你大两岁,送你去天山灵鹫峰随静音师祖学几年武艺呢,等你有了大本事,二姐弹你多少下,你都弹回来。”
杨佳一听破啼为笑,伸着手指开始数起来:“一下,二下,三下……”
杨姗翻了翻白眼儿,哼道:“敢打我,我告诉大娘,大娘说啦,男人不许打女人。”
杨雪瞪她道:“就许你欺负弟弟?走,二娘要打猎去,你跟我一起去,练练骑射。”
“我不要。”杨姗转身就跑:“我才想起来,娘亲要我练的字还没写完呢,我去写字啦,大姐你自己去吧。”
杨姗说着,一溜烟儿地跑开了。
不远处,土丘堆筑的假山轩亭上,杨浩含笑看着儿女的打闹,耳朵听着萧俨的禀报:“定国节度使宋偓已自府州调回汴梁,随驾出征,宋廷另遣指挥使孔守正驻守横山,并带来两万兵马,以补允麟府两州兵力。同时……陇右尚波千已遣人与夜落纥、罗丹议和,双方约定以会宁关、白石山为线,各据东西而停战,由此收缩童羽、巴萨、狄海景等人回返,增兵于萧关,对我萧关守军加强了攻势。”
杨浩微微一笑:“这个结局,想必是宋廷出面调和的结果了,麟府增兵,严阵以待,萧关那边促使尚波千加强攻势,赵光义是怕我扯他后腿呀,呵呵呵,由他去,我们就和尚波千好好地掐一架,让他老人家放心地北上好了, 不过……要是万一打过了头,那可纯属意外……”
PS:上午学车去了,猫了一冬,重新拾起,居然接替懒老师,当起了新新手的教练,汗~,今天俺生日,求月票推荐票当礼物^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