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我有一个问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发动机的温度高达上千度,如何冷却就是个技术活,比如,飞机中温度最高的部件就是涡轮叶片,为了给涡轮叶片提高一百度,国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开发出来了空气冷却的涡轮叶片,达到了和国外同类水平的标准。
这就是把空气吹到了涡轮叶片里,这样强制进行散热。
而发动机舱里,也有这样的装备。
发动机是高温的,把这样两台发动机放在机尾,直接包住,放隔热措施,那热量只是散发不出去而已,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能够对后机身进行强制冷却,加大冷却通用活门开度、调整冷却气流流路,这样或许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秦风,你的这个提议不错!”顾总说道:“这样的解决方案应该更合适,咱们明天就找606所的同志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606所是搞发动机的,给后机身散热,如何布置这些管路之类的,肯定离不开606所的配合。
顾总兴奋地拍了拍大腿,其他的人也是看着秦风,第一次发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思路倒也开阔啊。
“走吧,咱们去吃饭。”此时,天色眼看就要黑下来了,试飞院的晚饭开始了。
试飞员必须要保持身体素质,所以试飞员的用餐是在专门的餐厅的。
秦风和王扬一起走进了试飞员的餐厅,同时,也认识了其他的试飞员们,这些人,都是秦风以前听说过的,现在看到了这些前辈,都是由衷的敬佩。
而大家听说秦风马上要飞尾旋了,也更是对他无比的佩服,说飞尾旋的,秦风还真是第一个,而且,他也已经成功地从尾旋中改出来过。
一边用餐,大家就一边交流起来。
“咱们的歼-8,据说今年要定型的,可是今天看来,咱们的飞机问题还是不少啊。”秦风说道。
在场的一部分是飞歼-8的,听到了秦风这么说,也都是觉得很难,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科目都没有试飞呢。
“秦风,如果你也来飞咱们的歼-8,肯定能快不少,你肚子里的墨水多啊,今天提出来的建议,顾总都很看重。”王扬说道。
秦风连连摇头:“我可不行,大家才是真正的英雄。”
当年,祖国是一穷二白的,但是,靠着苏联的援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就建设成为了一个工业国家,这样的成就让世界上刮目相看,但是,也隐藏着风险。
就拿航空工业来说,建立的过于仓促和急迫,建国后,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一下子就能自己生产歼-5,歼-6战机了,可以说,航空科研没有走过技术积累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这样,苏联援助的项目虽然提高了国内航空生产的技术水平,但是国内在航空科研条件和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在苏联专家撤走后,航空科研工作又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倒退。
现在,这种形势下带来的后果,在歼-8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歼-8仅仅是歼-7的双发放大版,问题就是层出不穷,比如,当初刚刚造出来,仅仅进行了2次滑行所发现的问题就需要厂、所先后解决85个缺陷。
现在,眼看马上要定型了,问题还是接连不断地出现。
“说起英雄来,可不仅仅是咱们,就连顾总,也曾经上过天。”王扬说道。
秦风听的来了兴趣,他看过了耶格尔的自传,知道试飞员有很多故事,国内的试飞员同样有很多的故事的。
顾总还曾经上过天,这又是怎么回事?
看到秦风这么感兴趣,于是,一边吃着饭,王扬一边说了起来。
“当初,咱们刚刚开始试飞工作不久,飞行M数在达到0.86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抖振现象,试飞工作无法继续进行。”
新机的振动,是试飞中常见到的,如果是西方,自然有一套完善的处理流程,但是国内没有。
“这个问题困扰了咱们整整9年,直到去年,顾总决定放手一搏,咱们把歼-8战机表面贴上绒毛,这样绒线随气流摆,可以表现出基本的流场情况。当时顾总乘坐歼-6教练机在7000米高度,离歼-8不到30米的近距离观察飞机上贴的绒线。”
当技术水平不够的时候,就只能是冒危险了,秦风听到这里,顿时就是全神贯注,当时真是很惊险啊。
“结果,还真让顾总给看出来了,咱们机身震动问题,是后机身截面变化过于突然形成的气流分离造成的,在找出问题的关键后通过进行修形来消除了抖振。”
秦风听的很过瘾,顾总也是个人物啊,关键是,他还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去,机头进气和两侧进气的事上,他就听了自己的建议啊。
说起试飞中的事来,大家都是滔滔不绝。
“不过,我有一个问题。”秦风说道:“咱们这款飞机,为何还是机头进气啊?”
秦风这么一问,顿时,周围的人都不做声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确啊,这飞机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到现在还是机头进气!
不用说西方的三代机,比如F-15,F-16这些飞机,哪怕就是地道的二代机,比如西方的主力F-4,比如苏联的主力米格-23,早就扔掉机头进气了。
现在己方搞了十几年,搞出来的还是一个机头进气的东西啊。
众人不说话,秦风继续说道:“西方的二代机都在向着两侧进气过渡,毕竟可以把机头空出来安装大型的雷达设备,咱们的差距还是很大啊。”
“而且现在是在向三代机过度,追求的是大迎角的性能,所以机腹进气会逐渐成为主力,以后类似F-16战机的这种设计肯定会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咱们还停留在机头进气上,落后啊。”
各种进气的优缺点,秦风清清楚楚。
两侧进气,在转向的时候,一侧的进气道就会被挡住,造成进气道的气流畸变,而腹部进气就没有这种风险了,同时大迎角下的性能也高。
但是机腹进气对机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易把跑道上的碎物给吸到发动机内,造成可怕的机械故障。
至于机头进气,呵呵呵。
发动机的温度高达上千度,如何冷却就是个技术活,比如,飞机中温度最高的部件就是涡轮叶片,为了给涡轮叶片提高一百度,国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开发出来了空气冷却的涡轮叶片,达到了和国外同类水平的标准。
这就是把空气吹到了涡轮叶片里,这样强制进行散热。
而发动机舱里,也有这样的装备。
发动机是高温的,把这样两台发动机放在机尾,直接包住,放隔热措施,那热量只是散发不出去而已,这不是最好的办法。
如果能够对后机身进行强制冷却,加大冷却通用活门开度、调整冷却气流流路,这样或许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秦风,你的这个提议不错!”顾总说道:“这样的解决方案应该更合适,咱们明天就找606所的同志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606所是搞发动机的,给后机身散热,如何布置这些管路之类的,肯定离不开606所的配合。
顾总兴奋地拍了拍大腿,其他的人也是看着秦风,第一次发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思路倒也开阔啊。
“走吧,咱们去吃饭。”此时,天色眼看就要黑下来了,试飞院的晚饭开始了。
试飞员必须要保持身体素质,所以试飞员的用餐是在专门的餐厅的。
秦风和王扬一起走进了试飞员的餐厅,同时,也认识了其他的试飞员们,这些人,都是秦风以前听说过的,现在看到了这些前辈,都是由衷的敬佩。
而大家听说秦风马上要飞尾旋了,也更是对他无比的佩服,说飞尾旋的,秦风还真是第一个,而且,他也已经成功地从尾旋中改出来过。
一边用餐,大家就一边交流起来。
“咱们的歼-8,据说今年要定型的,可是今天看来,咱们的飞机问题还是不少啊。”秦风说道。
在场的一部分是飞歼-8的,听到了秦风这么说,也都是觉得很难,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科目都没有试飞呢。
“秦风,如果你也来飞咱们的歼-8,肯定能快不少,你肚子里的墨水多啊,今天提出来的建议,顾总都很看重。”王扬说道。
秦风连连摇头:“我可不行,大家才是真正的英雄。”
当年,祖国是一穷二白的,但是,靠着苏联的援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里,就建设成为了一个工业国家,这样的成就让世界上刮目相看,但是,也隐藏着风险。
就拿航空工业来说,建立的过于仓促和急迫,建国后,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一下子就能自己生产歼-5,歼-6战机了,可以说,航空科研没有走过技术积累和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这样,苏联援助的项目虽然提高了国内航空生产的技术水平,但是国内在航空科研条件和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在苏联专家撤走后,航空科研工作又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倒退。
现在,这种形势下带来的后果,在歼-8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歼-8仅仅是歼-7的双发放大版,问题就是层出不穷,比如,当初刚刚造出来,仅仅进行了2次滑行所发现的问题就需要厂、所先后解决85个缺陷。
现在,眼看马上要定型了,问题还是接连不断地出现。
“说起英雄来,可不仅仅是咱们,就连顾总,也曾经上过天。”王扬说道。
秦风听的来了兴趣,他看过了耶格尔的自传,知道试飞员有很多故事,国内的试飞员同样有很多的故事的。
顾总还曾经上过天,这又是怎么回事?
看到秦风这么感兴趣,于是,一边吃着饭,王扬一边说了起来。
“当初,咱们刚刚开始试飞工作不久,飞行M数在达到0.86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抖振现象,试飞工作无法继续进行。”
新机的振动,是试飞中常见到的,如果是西方,自然有一套完善的处理流程,但是国内没有。
“这个问题困扰了咱们整整9年,直到去年,顾总决定放手一搏,咱们把歼-8战机表面贴上绒毛,这样绒线随气流摆,可以表现出基本的流场情况。当时顾总乘坐歼-6教练机在7000米高度,离歼-8不到30米的近距离观察飞机上贴的绒线。”
当技术水平不够的时候,就只能是冒危险了,秦风听到这里,顿时就是全神贯注,当时真是很惊险啊。
“结果,还真让顾总给看出来了,咱们机身震动问题,是后机身截面变化过于突然形成的气流分离造成的,在找出问题的关键后通过进行修形来消除了抖振。”
秦风听的很过瘾,顾总也是个人物啊,关键是,他还能听进别人的意见去,机头进气和两侧进气的事上,他就听了自己的建议啊。
说起试飞中的事来,大家都是滔滔不绝。
“不过,我有一个问题。”秦风说道:“咱们这款飞机,为何还是机头进气啊?”
秦风这么一问,顿时,周围的人都不做声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确啊,这飞机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到现在还是机头进气!
不用说西方的三代机,比如F-15,F-16这些飞机,哪怕就是地道的二代机,比如西方的主力F-4,比如苏联的主力米格-23,早就扔掉机头进气了。
现在己方搞了十几年,搞出来的还是一个机头进气的东西啊。
众人不说话,秦风继续说道:“西方的二代机都在向着两侧进气过渡,毕竟可以把机头空出来安装大型的雷达设备,咱们的差距还是很大啊。”
“而且现在是在向三代机过度,追求的是大迎角的性能,所以机腹进气会逐渐成为主力,以后类似F-16战机的这种设计肯定会越来越多。到现在为止,咱们还停留在机头进气上,落后啊。”
各种进气的优缺点,秦风清清楚楚。
两侧进气,在转向的时候,一侧的进气道就会被挡住,造成进气道的气流畸变,而腹部进气就没有这种风险了,同时大迎角下的性能也高。
但是机腹进气对机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容易把跑道上的碎物给吸到发动机内,造成可怕的机械故障。
至于机头进气,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