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4章 历史经验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今赵弘的麾下,谋士虽然不多,但一个贾诩,一个诸葛亮,那已然属于当时的“高配”了,而武将更是不用说,甘宁、徐晃、吕蒙、张辽、黄忠、魏延和赵云,正史上刘
备集团处于顶峰的时候也就是关张赵马黄,顶多再加个魏延、严颜,不过如此。
现在赵弘需要的就是厉兵秣马,等待时机,然后依据突破黄河,进军河北。
赵弘在等待什么时机呢?他在等待袁曹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大败的机会。徐州的局势也已经全部被诸葛亮所控制住了,并且派廖化领着一个名叫杨铭的人送来了泰山四寇的人头,就是那杀出重围的孙观和吴敦的人头也被诸葛亮派人送来,同来
的还有比押在囚车中的陈宫,同时诸葛亮附上书信一封。
诸葛亮在书信中禀明赵弘,覆灭泰山贼寇,擒杀孙观和吴敦的乃是孙观的军师杨铭。
亏得臧霸逃得快,不然也死于杨铭的刀下。这杨铭祖籍青州,破落地主家庭出身,读过些诗书。他之所以落草为寇,做了孙观的军师,是因为当初做良民的时候,娶了一个美貌的娘子。不想人在家中坐,祸从天山
来。其妻被当地官员的儿子奸污,他去告官,反被人污蔑为盗。家人全遭毒手,只有他一人逃出了魔掌,进了泰山,投靠了孙观。此番臧霸勾结孙观攻打彭城,他是不赞成的。对于赵弘的威名,他也早有所闻,几次向孙观建议,投靠赵弘。孙观犹豫不决,而吴敦、尹礼、昌豨则主张联合臧霸,攻打
徐州,待拿下了徐州以后再以徐州为见面礼,通过臧霸走门子,向朝廷投降。杨铭与朝廷有不共戴天之仇,怎肯投降?但是他深知,现在说出自己不愿接受朝廷招安的想法,必然会吃臧霸等人害了,所以他就耐心等待。当臧霸、孙观和吴敦被诸葛
亮杀得大败之后,逃回泰山之时,杨铭突然发动兵变,将孙观和吴敦杀死,然后带着他们二人的人头与泰山上残存的千余人马,来到彭城,向诸葛亮投降了。赵弘在中军府中见到了杨铭,上下打量了一番杨铭,但见他约莫二十七八岁,一袭长袍,身材修长,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对于这样的人,赵弘是十分喜爱的。因为黄
巾军都是泥脚杆子出身,除了他的童子营,就没有几个识字的。赵弘摆下酒宴,为杨铭接风洗尘。贾诩作陪。
赵弘为什么会喜爱这个杨铭呢?
并不是因为杨铭身材修长,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主要的原因是赵弘从杨铭的身上看到了招募读书人进入黄巾军,为黄巾军效力的办法。一个军事集团,或者说是政治集团,只有冲锋陷阵的猛将,就算可以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是真正要占据一块地盘,开国立业,没有读书人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的。赵弘
原先的办法是用科举制来代替察举制,彻底的颠覆世家大族独霸官场,掌控舆论、经济,进而掌控朝政的弊政。可是现在的黄巾军虽然几乎是逢战必胜,但是并没有解决生存的问题。袁曹之战,无论袁曹谁胜了,都会对他赵弘发动疯狂的围剿征讨,不能达成诸葛亮所制定的定基西凉的战略,就无法有稳定巩固的根据基。在没有根据地的条件下施行科举,显然还有些不现实;赵弘也想过,企图招募一批读书人加入黄巾军,可是读书人多出自于世家
大族,谁肯来与贼寇合作?
后世的李自成和太平天国都是验证了这一点。
横扫明军的李自成后来为什么在面对清军的时候不堪一击?因为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以后,继续施行打击世家大族的政策——拷饷,导致北京的所有士族都投向清军的怀抱,和李自成作对,所以李自成在北京站不住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在初创之时,百战百胜,就算是在杨秀清遇害以后,小将陈玉成和李秀成也屡破清军,纵横无敌。可以说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那天起,就不缺能征惯战的武将,
可是因为没有治国理政的丞相之才——虽然有个洪仁玕,可是因为他加入太平军太晚,没有形成威信,最后被清军攻破了天京,太平天国也就覆亡了。赵弘如果想避免做上李自成和洪秀全的老路——对视东汉末年而言,不是老路,应该是死路;但是对于赵弘而言,李自成和洪秀全都是他的前车之鉴——他必须吸引大量
读书人进入黄巾军,杨铭的加入等于给赵弘在人才政策方面另辟蹊径了。
世家大族都是地主,而且是大地主;但不代表地主都是世家大族。
既然你世家大族的读书人不愿意加入我黄巾军,那我就招募中小地主加入我黄巾军。这些中小地主,家里有些土地,他们的土地可以说都是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偶尔也欺辱一些比他们更弱小的富农——虽然可以做到温饱,因为家里没人做官,饱受世
家大族好大地主的欺辱,对于黄巾军的造反,他们嘴上极力反对,但是心里有的时候还是暗暗赞许的。
所以赵弘准备将这杨铭打造成一个标志性的人物:黄巾军和天下读书人亲如一家!
这就是赵弘喜爱杨铭的原因。
赵弘端起酒杯,笑眯眯的向杨铭敬酒道:“善登先生,如今你加入我黄巾军,那可就是彻彻底底的从贼了,你可思考得清楚了?这后悔药可是没有地方去买啊!”
杨铭拱手慨然道:“渠帅,我杨善登是真心加入黄巾军,终身不悔,如违此言,天地不容!”杨铭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坚毅,没有丝毫的犹疑。
“好!”既然杨明表明了态度,那也就可以表明,他的心是向着黄巾军的,转头对贾诩道:“文和先生,我让善登先生给你做个副手,如何啊?”
贾诩微笑道:“一切都听凭渠帅安排。”
赵弘又问杨铭道:“善登先生,你麾下的这千余人马,你可有安排?”杨铭拱手道:“既然在下投奔了渠帅,那在下的麾下也就没有人马了,所有的人马都是黄巾人马,是去是留,全凭渠帅定夺。”
如今赵弘的麾下,谋士虽然不多,但一个贾诩,一个诸葛亮,那已然属于当时的“高配”了,而武将更是不用说,甘宁、徐晃、吕蒙、张辽、黄忠、魏延和赵云,正史上刘
备集团处于顶峰的时候也就是关张赵马黄,顶多再加个魏延、严颜,不过如此。
现在赵弘需要的就是厉兵秣马,等待时机,然后依据突破黄河,进军河北。
赵弘在等待什么时机呢?他在等待袁曹官渡之战之后,袁绍大败的机会。徐州的局势也已经全部被诸葛亮所控制住了,并且派廖化领着一个名叫杨铭的人送来了泰山四寇的人头,就是那杀出重围的孙观和吴敦的人头也被诸葛亮派人送来,同来
的还有比押在囚车中的陈宫,同时诸葛亮附上书信一封。
诸葛亮在书信中禀明赵弘,覆灭泰山贼寇,擒杀孙观和吴敦的乃是孙观的军师杨铭。
亏得臧霸逃得快,不然也死于杨铭的刀下。这杨铭祖籍青州,破落地主家庭出身,读过些诗书。他之所以落草为寇,做了孙观的军师,是因为当初做良民的时候,娶了一个美貌的娘子。不想人在家中坐,祸从天山
来。其妻被当地官员的儿子奸污,他去告官,反被人污蔑为盗。家人全遭毒手,只有他一人逃出了魔掌,进了泰山,投靠了孙观。此番臧霸勾结孙观攻打彭城,他是不赞成的。对于赵弘的威名,他也早有所闻,几次向孙观建议,投靠赵弘。孙观犹豫不决,而吴敦、尹礼、昌豨则主张联合臧霸,攻打
徐州,待拿下了徐州以后再以徐州为见面礼,通过臧霸走门子,向朝廷投降。杨铭与朝廷有不共戴天之仇,怎肯投降?但是他深知,现在说出自己不愿接受朝廷招安的想法,必然会吃臧霸等人害了,所以他就耐心等待。当臧霸、孙观和吴敦被诸葛
亮杀得大败之后,逃回泰山之时,杨铭突然发动兵变,将孙观和吴敦杀死,然后带着他们二人的人头与泰山上残存的千余人马,来到彭城,向诸葛亮投降了。赵弘在中军府中见到了杨铭,上下打量了一番杨铭,但见他约莫二十七八岁,一袭长袍,身材修长,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对于这样的人,赵弘是十分喜爱的。因为黄
巾军都是泥脚杆子出身,除了他的童子营,就没有几个识字的。赵弘摆下酒宴,为杨铭接风洗尘。贾诩作陪。
赵弘为什么会喜爱这个杨铭呢?
并不是因为杨铭身材修长,眉宇间透着一股书卷气。主要的原因是赵弘从杨铭的身上看到了招募读书人进入黄巾军,为黄巾军效力的办法。一个军事集团,或者说是政治集团,只有冲锋陷阵的猛将,就算可以取得一时的成功,但是真正要占据一块地盘,开国立业,没有读书人的参与和支持是不可能的。赵弘
原先的办法是用科举制来代替察举制,彻底的颠覆世家大族独霸官场,掌控舆论、经济,进而掌控朝政的弊政。可是现在的黄巾军虽然几乎是逢战必胜,但是并没有解决生存的问题。袁曹之战,无论袁曹谁胜了,都会对他赵弘发动疯狂的围剿征讨,不能达成诸葛亮所制定的定基西凉的战略,就无法有稳定巩固的根据基。在没有根据地的条件下施行科举,显然还有些不现实;赵弘也想过,企图招募一批读书人加入黄巾军,可是读书人多出自于世家
大族,谁肯来与贼寇合作?
后世的李自成和太平天国都是验证了这一点。
横扫明军的李自成后来为什么在面对清军的时候不堪一击?因为李自成在进入北京城以后,继续施行打击世家大族的政策——拷饷,导致北京的所有士族都投向清军的怀抱,和李自成作对,所以李自成在北京站不住脚;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在初创之时,百战百胜,就算是在杨秀清遇害以后,小将陈玉成和李秀成也屡破清军,纵横无敌。可以说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那天起,就不缺能征惯战的武将,
可是因为没有治国理政的丞相之才——虽然有个洪仁玕,可是因为他加入太平军太晚,没有形成威信,最后被清军攻破了天京,太平天国也就覆亡了。赵弘如果想避免做上李自成和洪秀全的老路——对视东汉末年而言,不是老路,应该是死路;但是对于赵弘而言,李自成和洪秀全都是他的前车之鉴——他必须吸引大量
读书人进入黄巾军,杨铭的加入等于给赵弘在人才政策方面另辟蹊径了。
世家大族都是地主,而且是大地主;但不代表地主都是世家大族。
既然你世家大族的读书人不愿意加入我黄巾军,那我就招募中小地主加入我黄巾军。这些中小地主,家里有些土地,他们的土地可以说都是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偶尔也欺辱一些比他们更弱小的富农——虽然可以做到温饱,因为家里没人做官,饱受世
家大族好大地主的欺辱,对于黄巾军的造反,他们嘴上极力反对,但是心里有的时候还是暗暗赞许的。
所以赵弘准备将这杨铭打造成一个标志性的人物:黄巾军和天下读书人亲如一家!
这就是赵弘喜爱杨铭的原因。
赵弘端起酒杯,笑眯眯的向杨铭敬酒道:“善登先生,如今你加入我黄巾军,那可就是彻彻底底的从贼了,你可思考得清楚了?这后悔药可是没有地方去买啊!”
杨铭拱手慨然道:“渠帅,我杨善登是真心加入黄巾军,终身不悔,如违此言,天地不容!”杨铭说这话的时候,目光坚毅,没有丝毫的犹疑。
“好!”既然杨明表明了态度,那也就可以表明,他的心是向着黄巾军的,转头对贾诩道:“文和先生,我让善登先生给你做个副手,如何啊?”
贾诩微笑道:“一切都听凭渠帅安排。”
赵弘又问杨铭道:“善登先生,你麾下的这千余人马,你可有安排?”杨铭拱手道:“既然在下投奔了渠帅,那在下的麾下也就没有人马了,所有的人马都是黄巾人马,是去是留,全凭渠帅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