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尚未转向的车轮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弃宇宙、全职艺术家、第九特区、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零五章尚未转向的车轮
《di还是de?》、《流行音乐到底是什么?》、《高水平一定在专业组吗?》、《是学习还是邯郸学步?》、《唱法划分的利弊》、《青歌赛的赛制真的科学吗?》……
一份份报纸上针对不同的切入点谈论着青歌赛,那话里话外,作为一个被10年代各种段子、软文洗礼过的人,毕文谦分明感觉得出舆论导向的味道,只觉得这个时代的文章,倒是挺含蓄,颇有节操了。
但也仅此而已。这些事情,与自己有关,却不是眼下的自己管得了的,虽然,自己倒挺想事情的节奏按自己的想法走……
这是一个娱乐生活并不丰富的时代,在有电视或者收音机的地方,人们对青歌赛这个新生事物有着充分的热情——比如,招待所那个前台就是例子。
这是一个多数人文艺不了,文艺范儿却高大上的时代,虽然全民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10年代,人们却对艺术有着远胜于10年代的尊敬与追求。
这是一个物质条件比较匮乏导致信息并没有爆炸的时代,无论是一首歌还是一个比赛,传播的途径既不丰富也不快捷,人们总是在接受信息,远没到应接不暇的地步。
这是一个人民艺术家的时代,就像王富林上街买菜时被卖菜的质问评分的理由——他时常有机会和普通人交流,彼此之间也有平等交流的心态——无论是建国以前还是30年后,都几乎不复存在。戏子无义之类的鄙薄,也许才是历史的主流,而这个时代,反而是历史长河中的“非常态”。
渐渐的,毕文谦遐想到了苏虹——“历史”上的她,在年纪轻轻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汲汲于名利,很少在媒体上曝光,而是经常随单位下基层表演。这在10年代大约是异类了,但在这个年代,却似乎理所当然。
似乎。
毕文谦对10年代很了解,在80年代却只生活了不满1年。一切,也许,真如印象,也许,似是而非。
这个时代,有文艺,也有黎华;有孙云这样的母亲,也有张口“丫头养的”亲戚;有文雯那样呆萌的美少女,也有小张姐姐那样拉人作死的文艺兵。
这,是一个有趣的时代,也是一个可爱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如果能让人们独立思考起来,也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脸上挂着微笑,毕文谦继续读起了一份份报纸……忽然,面色一凝。
良久,他轻轻唤着同样在看报的黎华。
“黎华。”
“嗯?”
“……最近,万鹏有没有找过我?”
黎华眯起了眼睛。
“……怎么?在报纸上看到了什么?”
“听你口气,他真找过我?”毕文谦心里既松又紧。
“我叫他等决赛过了再说。”黎华点点头。
果然如此。
放下报纸,毕文谦抱头沉思了很久。
“你去通知吕斯清,《月半小夜曲》,暂时不录了。这盘磁带少了这首歌也无伤大雅,反正歌词的质量存在问题,上不了台面……”
“师父……”黎华有些迟疑,“真的不录了?”
“不录了。”毕文谦看着她,重重地说,“然后,你叫万鹏带点儿吃的过来,一起吃个午饭,聊聊最近发生的事儿。”
黎华望向那堆她还没看过的报纸:“事情很重要?”
“一叶落而天下秋,说不定那片叶子就飘落到负重的骆驼背上,迟早把它压垮了。”
“……你确定决赛不用多准备准备?”
见黎华还是有些不放心,毕文谦假装盘算了几秒:“那,你顺便通知一下电视台,和上次一样,给我准备一架钢琴。”
终于,黎华起身准备出门。
“对了,你那件军大衣,我醒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地上,可能弄脏了……”
回答他的是利落的开关门声。
房间里依然响着自己唱的《月半小夜曲》,现在听来,毕文谦却心不在焉了。
倚到窗边,望向外面。
没有大海,也没有春暖花开。
音乐属于艺术,艺术是人类文明的花朵——所谓花朵,明艳动人,甚至在回顾一代文明一个时代的时候,只有艺术才是能够跳出科技脉络,跳出社会结构的相似性的璀璨——却需要根茎叶不断提供养分。
没有养分支持的花朵,就像被人采下把玩一样,迅速枯萎是必然的结局,甚至,连被做成标本都不曾,而是被丢弃在历史长河之中,然后在光阴的洗涤中渐渐泯灭不见——无论它曾经如何夺目。
创造很艰辛,需要不断的养分以及耐心的孕育,才会收获仿佛灵光一闪的瞬间。
毁灭却格外容易,甚至什么都不做,便能目睹肉眼可见的衰落,甚至灭亡。
而现在,一出毁灭的大戏以时人难以察觉的方式,准备揭幕了。
如果以冷血的目光去远望,指不定会赞一句,这个幕,揭得华丽。
然而,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中国的穿越者,一个热爱流行音乐的穿越者,是否需要或者说应该,在这个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大舞台的边缘,扇动一下蝴蝶的翅膀呢?
至少现在,除了青歌赛之外,历史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它……尚未转向。
窗外传来几声狗叫,寻声望去,一只田园犬欢快地追着一只狸花猫,飞快地从房子背后出现,又飞快的窜到另一处房子背后。看不清是家是野。上午的阳光并不明媚,指不定会下一场小雨。空气里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随着吠声远去,只剩身后的小提琴声,整个城市仿佛重归了安静——视线之内,的确安静。
毕文谦默默琢磨着。
直到黎华带着万鹏回来。
依旧是那个食盒,又是白米饭,甚至,还多了一大碗坛子肉。
闻闻,似乎挺正宗的。
“哟,难得打牙祭吗?”
“师父,可劲儿吃!”黎华笑道,“别让他觉得一顿饭就能收买你!”
这话让毕文谦想了在江州的几个月——如此份量的五花肉出现在一顿饭里,根本是没有过的事情。
“别这么说,”毕文谦也没有矫情,麻利地动着筷子,“我们同吃同住,你比我奔波得多多了,真要可劲儿吃,也该是你。”
“我当然要吃了。”黎华微笑着,却反而起身,把床上的报纸聚拢折好,然后关了录音机,“报纸我没来得及看完。究竟是什么事儿,你们居然心有灵犀了?”
谁和他心有灵犀了!
毕文谦和万鹏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貌似一样的残念。
“你说吧?”
“你确定我说的一定是你想的?”
“我觉得值得你来找我的事情,不多。”
两人继续对视了一会儿。黎华握着拳头,正想说什么,却听毕文谦忽然笑了:“要不,我们学学《三国演义》?”
“哦?有意思。”万鹏也起了兴趣,“华华,给我们一只笔吧?”
“听孙阿姨说过……你又来这套?”黎华哼哼着,倒也拿了两支圆珠笔递过来,“矫情。”
毕文谦迅速在手心写好,而万鹏比他更快。
“三、二、一!”
两人同时摊开了手,房间里立即响起了畅快的笑声。
黎华低头看去,却见毕文谦和万鹏的手上,分别写着——
“切尔诺贝尼。”
“核泄露。”(PS:争取一章写完这些非主线的剧情。顺便试着再立一次FLAG——今天我要2更!)
第一百零五章尚未转向的车轮
《di还是de?》、《流行音乐到底是什么?》、《高水平一定在专业组吗?》、《是学习还是邯郸学步?》、《唱法划分的利弊》、《青歌赛的赛制真的科学吗?》……
一份份报纸上针对不同的切入点谈论着青歌赛,那话里话外,作为一个被10年代各种段子、软文洗礼过的人,毕文谦分明感觉得出舆论导向的味道,只觉得这个时代的文章,倒是挺含蓄,颇有节操了。
但也仅此而已。这些事情,与自己有关,却不是眼下的自己管得了的,虽然,自己倒挺想事情的节奏按自己的想法走……
这是一个娱乐生活并不丰富的时代,在有电视或者收音机的地方,人们对青歌赛这个新生事物有着充分的热情——比如,招待所那个前台就是例子。
这是一个多数人文艺不了,文艺范儿却高大上的时代,虽然全民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10年代,人们却对艺术有着远胜于10年代的尊敬与追求。
这是一个物质条件比较匮乏导致信息并没有爆炸的时代,无论是一首歌还是一个比赛,传播的途径既不丰富也不快捷,人们总是在接受信息,远没到应接不暇的地步。
这是一个人民艺术家的时代,就像王富林上街买菜时被卖菜的质问评分的理由——他时常有机会和普通人交流,彼此之间也有平等交流的心态——无论是建国以前还是30年后,都几乎不复存在。戏子无义之类的鄙薄,也许才是历史的主流,而这个时代,反而是历史长河中的“非常态”。
渐渐的,毕文谦遐想到了苏虹——“历史”上的她,在年纪轻轻功成名就之后,并没有汲汲于名利,很少在媒体上曝光,而是经常随单位下基层表演。这在10年代大约是异类了,但在这个年代,却似乎理所当然。
似乎。
毕文谦对10年代很了解,在80年代却只生活了不满1年。一切,也许,真如印象,也许,似是而非。
这个时代,有文艺,也有黎华;有孙云这样的母亲,也有张口“丫头养的”亲戚;有文雯那样呆萌的美少女,也有小张姐姐那样拉人作死的文艺兵。
这,是一个有趣的时代,也是一个可爱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如果能让人们独立思考起来,也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脸上挂着微笑,毕文谦继续读起了一份份报纸……忽然,面色一凝。
良久,他轻轻唤着同样在看报的黎华。
“黎华。”
“嗯?”
“……最近,万鹏有没有找过我?”
黎华眯起了眼睛。
“……怎么?在报纸上看到了什么?”
“听你口气,他真找过我?”毕文谦心里既松又紧。
“我叫他等决赛过了再说。”黎华点点头。
果然如此。
放下报纸,毕文谦抱头沉思了很久。
“你去通知吕斯清,《月半小夜曲》,暂时不录了。这盘磁带少了这首歌也无伤大雅,反正歌词的质量存在问题,上不了台面……”
“师父……”黎华有些迟疑,“真的不录了?”
“不录了。”毕文谦看着她,重重地说,“然后,你叫万鹏带点儿吃的过来,一起吃个午饭,聊聊最近发生的事儿。”
黎华望向那堆她还没看过的报纸:“事情很重要?”
“一叶落而天下秋,说不定那片叶子就飘落到负重的骆驼背上,迟早把它压垮了。”
“……你确定决赛不用多准备准备?”
见黎华还是有些不放心,毕文谦假装盘算了几秒:“那,你顺便通知一下电视台,和上次一样,给我准备一架钢琴。”
终于,黎华起身准备出门。
“对了,你那件军大衣,我醒的时候,不小心弄到了地上,可能弄脏了……”
回答他的是利落的开关门声。
房间里依然响着自己唱的《月半小夜曲》,现在听来,毕文谦却心不在焉了。
倚到窗边,望向外面。
没有大海,也没有春暖花开。
音乐属于艺术,艺术是人类文明的花朵——所谓花朵,明艳动人,甚至在回顾一代文明一个时代的时候,只有艺术才是能够跳出科技脉络,跳出社会结构的相似性的璀璨——却需要根茎叶不断提供养分。
没有养分支持的花朵,就像被人采下把玩一样,迅速枯萎是必然的结局,甚至,连被做成标本都不曾,而是被丢弃在历史长河之中,然后在光阴的洗涤中渐渐泯灭不见——无论它曾经如何夺目。
创造很艰辛,需要不断的养分以及耐心的孕育,才会收获仿佛灵光一闪的瞬间。
毁灭却格外容易,甚至什么都不做,便能目睹肉眼可见的衰落,甚至灭亡。
而现在,一出毁灭的大戏以时人难以察觉的方式,准备揭幕了。
如果以冷血的目光去远望,指不定会赞一句,这个幕,揭得华丽。
然而,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中国的穿越者,一个热爱流行音乐的穿越者,是否需要或者说应该,在这个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大舞台的边缘,扇动一下蝴蝶的翅膀呢?
至少现在,除了青歌赛之外,历史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它……尚未转向。
窗外传来几声狗叫,寻声望去,一只田园犬欢快地追着一只狸花猫,飞快地从房子背后出现,又飞快的窜到另一处房子背后。看不清是家是野。上午的阳光并不明媚,指不定会下一场小雨。空气里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随着吠声远去,只剩身后的小提琴声,整个城市仿佛重归了安静——视线之内,的确安静。
毕文谦默默琢磨着。
直到黎华带着万鹏回来。
依旧是那个食盒,又是白米饭,甚至,还多了一大碗坛子肉。
闻闻,似乎挺正宗的。
“哟,难得打牙祭吗?”
“师父,可劲儿吃!”黎华笑道,“别让他觉得一顿饭就能收买你!”
这话让毕文谦想了在江州的几个月——如此份量的五花肉出现在一顿饭里,根本是没有过的事情。
“别这么说,”毕文谦也没有矫情,麻利地动着筷子,“我们同吃同住,你比我奔波得多多了,真要可劲儿吃,也该是你。”
“我当然要吃了。”黎华微笑着,却反而起身,把床上的报纸聚拢折好,然后关了录音机,“报纸我没来得及看完。究竟是什么事儿,你们居然心有灵犀了?”
谁和他心有灵犀了!
毕文谦和万鹏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貌似一样的残念。
“你说吧?”
“你确定我说的一定是你想的?”
“我觉得值得你来找我的事情,不多。”
两人继续对视了一会儿。黎华握着拳头,正想说什么,却听毕文谦忽然笑了:“要不,我们学学《三国演义》?”
“哦?有意思。”万鹏也起了兴趣,“华华,给我们一只笔吧?”
“听孙阿姨说过……你又来这套?”黎华哼哼着,倒也拿了两支圆珠笔递过来,“矫情。”
毕文谦迅速在手心写好,而万鹏比他更快。
“三、二、一!”
两人同时摊开了手,房间里立即响起了畅快的笑声。
黎华低头看去,却见毕文谦和万鹏的手上,分别写着——
“切尔诺贝尼。”
“核泄露。”(PS:争取一章写完这些非主线的剧情。顺便试着再立一次FLAG——今天我要2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