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迁徙之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汉末之乱、新帝谋婚:重生第一女将、梦幻两晋、3岁小萌宝:神医娘亲,又跑啦!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看重资讯的人。大唐日报作为大唐第一手新闻的载体,商人们更是人手一份。即便离开长安,不能及时看到,也要辗转托人捎带,就是怕有什么消息不知道落下了。
有时候,商人们会把看过的报纸,用来包裹干粮,同罗便会捡这些报纸看,这让他对大唐,对长安的了解更深了一层。
他也因此认识了一个风云人物,大唐的洛阳侯李牧。
在他眼中,这个人简直就是个神仙。
是他,从突厥大营逃出去,给李靖大军送信,以至突厥大败,大唐全胜。
是他,创建了内务府,为大唐敛财百万计。也是他,促成了大唐和突厥的互市,这才使得战败的突厥百姓,能有一口饭吃。
是他,搅动西北风云,让大唐与西突厥结成兄弟盟邦,西域三十六国望风而降,尽来长安朝拜天子。
现在,又是他,在江南成立了农场,要雇佣无产的突厥百姓过去种地,给像自己这样的人一口饭吃。
对突厥来说,他既是天使,也是恶魔。是他害得突厥这样惨,也是他给了战败的突厥一点活路。
但对于同罗这样的突厥人来说,李牧则是圣人。
相比同总同族的贵族们,李牧这个大唐人,更加关心突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最底层的突厥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如果没有他开放互市,同罗不知道像自己这样的人,还能不能活过战败当年的那个冬天。
同罗对李牧是感激的,他愿意相信李牧,所以这次听说又是洛阳侯李牧推动的新政,同罗毫不犹疑地就报了名。
来往突厥的大唐商人,被临时授予了使节之权,附和条件的突厥无产户,在他们那儿报名就可以。同罗经常跟收皮革的商人打交道,第一时间便报了名。
但是贵族们不让走,他也不敢正面相抗,所以一直在等待机会。
忽然一天,也不知怎么了,突厥贵族一改态度允许一部分人走了。但允许走之前,要去拉弓射箭。同罗本以为,是会射箭的允许走,心中还很失望。但去试射之后,是不会射箭的允许走。他万万没想到,不会射箭反而让他因祸得福了。
看来是要变天了,不会射箭的突厥人,竟然得了好处了。
……
这会儿天色擦黑,正是吃晚饭的时间。但对于同罗这样的人家来说,一天只有一顿饱饭,晚上为了避免肚子饿,都是早早就睡了。今天却不同,明天便要上路了。这一批能走的有二三十户,负责这二三十户带路的,正是他相熟的那位贩卖皮革的商人范大叔。大叔对他们能去大唐,表现的极为热情,明天就要上路,担心他们吃不饱走不动路,今晚大叔拿出来一袋粗粮,让各家的女人们凑在一起,按照大唐的方法蒸馍馍。
突厥人叫蒸馍,实际上就是大唐的窝头。再配上不知道什么干野菜熬的汤,就是同罗这样的人的一顿丰盛晚餐了。
“来,给大家加点儿佐料!”眼看着菜汤熬好了,范大叔起身,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纸包打开,里面是细细的白盐。围拢在篝火旁的人们,眼睛都直了。这可是雪白的细盐啊,在突厥只有贵族们,才偶尔能吃上一点,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范大叔捻了一捻,放进了汤中,余光瞥见众人的样子,笑了笑,一小包白盐都撒了进去。
众人立刻发出一阵惊呼,这么多的细盐,就是贵族们,也够吃五顿的,范大叔竟然一次都投进了锅里!
同罗期期艾艾,道:“大叔,有点多了——”
“不多,高兴嘛!”
随着这一小包细盐,大家因为饥肠辘辘而麻木的神情终于活泛了一些,气氛也没有那么压抑了。
蒸馍端了上来,小孩子们的眼睛直勾勾盯着窝头,因为营养不良,个个都是纤细的脖子顶着个大大的脑袋,他们想吃,但又不敢拿,只敢在嘴里不断小声絮叨:‘吃窝头,吃窝头……’
大人们其实也不敢拿,今天范大叔请客,他不说话,谁也不敢动。而且这一路向南,还要仰仗他的照顾,谁敢得罪他?
“都别客气,来,都拿吧,今天管够,别抢就行。这一路跟着我,保管每天都能吃饱。”范大叔今天尤为热情,这跟他与贵族们杀价的时候,可是截然相反。
同罗跟他接触得多,心里觉得反常,但又想不到原因,也就不敢出声了。
大家在范大叔的注视下,排着队领属于自己的蒸馍。大人两个,小孩一个,一人一碗菜汤,没有一个人多拿。
大家默默的吃着,细细的品味因为加多了盐,有点齁得慌的菜汤。他们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喝道这么重口味的汤,吃惯了淡的舌头,分不出好坏,只觉得这就是人间至味了。
范大叔当然是不吃这个的,他不好在这些人面前开小灶,所以是早就吃完了过来的。
“说句实在话,大家伙选择相信大唐,相信侯爷,这一步实在是走对了。你们没去过大唐,不知道侯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侯爷是俺范德彪这辈子最佩服的人!”
“但凡是他做的事儿,没有一个不成的。但凡是跟着他沾边的人,没一个不做成一番事业的。越早跟着他,赚得越多,听他的话做事,没有赔钱的!俺范德彪,从前是长安街头一个混混,因为跟了侯爷的老丈人白老爷,得了一点点提携帮衬,就有今天的成就了。”
“怎么跟你们说呢——”范德彪嗤笑一声,道:“你们觉着你们的贵族老爷,都挺厉害了吧?就他们,跟我范德彪比,十个能顶我一个吧。他们那点微末的钱财,在我范某人眼中,简直是不值一提。而我这样的,若是跟侯爷去比,那就是蝼蚁了——不,蝼蚁都不如!”
“你看你们现在,饭都吃不饱——看着都可怜,侯爷就是知道你们这么可怜,才像个办法救你们的。侯爷说了,到了江南,只要你人不懒惰,肯干活,吃饱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就今天这伙食,到了江南随便吃,往饱了吃!一天两顿——不,三顿侯爷也管的起!”
“哇……”年纪小的孩子们不禁惊呼起来,饱饭?每一顿都能吃到?还三顿?那不成了贵族老爷了么?
“除了饭管够,盐也每天都能吃到,我可是听说了,那边靠海,有的是盐!”范德彪也没见过大海,但这些突厥人,显然更没见过,随他吹牛也不会被戳穿。
“前段时间,我刚好回长安,亲眼看见侯爷捉了一条十余丈的大鱼,你们想想,十余丈的鱼,得有多少肉?你们到了江南,肯定能吃到肉,那鱼是大海里的,咸盐水里泡大的,能不咸?能不好吃?”
“吃咸鱼,吃咸鱼!”小孩子们又喊了起来,大人们也咽口水。但也有些人是不信的,十余丈的鱼,太夸张了。
“还有啊,你们到了那边,也不光是种地。也养家畜家禽什么的。但是好像不养牛羊,养猪——具体怎么回事儿,我也不太知道,到了那边你们就知道了。但是有个事,我是知道的。侯爷特意说的,如果谁能把猪养好,保证你们家顿顿都有荤腥,侯爷说的话,可没有不算话的,会养猪的,记着点,好好表现啊!”
范德彪说了一通,有些口干舌燥了,喝了一口自己带来的茶叶,润了润嗓子,道:“你们就没啥想知道的?可以问嘛,能说的都告诉你们。”
没人搭话,范德彪习惯了这些突厥人的沉默,他们本来就不怎么说话,而且他们也说不明白汉话,听得懂,不代表会说。
范德彪只好看向说汉话不错的同罗,道:“嘿,你小子不是挺能说么?你就没啥想问的?”
同罗把嘴里的蒸馍咽下去,喝光最后一口汤,问了一个实在的问题:“大叔,种地难吗?”
“种地?”范德彪从前是个混混,他哪种过地?虽然他没种过地,但他家里人,爹,大哥,都种过,他对种地还是略懂的,信口说道:“种地,种,很容易,挖个坑,把种子扔下去,就像草一样生长了。但是种好地,却不容易。不过,你们不用担心,侯爷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你们不会种地,到时候会有人教你们。”
“啊!”同罗安心了,他学东西快,只要有人教,他就能很快地学会。
“有,有地方住么?”一个操着不太熟练口音的中年人说道:“我们的帐篷,都,都被——”后面的话,是用突厥语说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帐篷被贵族勒令不允许带,他们到了江南,没有帐篷住了。
范德彪大笑了起来:“还帐篷……江南哪有住帐篷的,放心吧,侯爷给你们盖了房子,去了就有地方住,还管全家吃饭!只要你们肯干活,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范德彪不无感慨,道:“我本来是一个混混,仰仗侯爷,都有今日。你们就算比我差不少,吃口饱饭不成问题的。”
范德彪郑重道:“侯爷特意吩咐,让我告诉你们。你们到了江南,不是做奴隶的。你们东突厥既然内附,侯爷便把你们当做是大唐的子民。陛下都说了,自古贵中华,贱夷狄,但陛下爱之如一。你们也是大唐子民,所以不必畏畏缩缩。侯爷说,人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为了省点儿粮食,让人吃不饱饭,干不好活,反而不划算。你们刚到那儿,什么都没有,所以只能温饱。但过了一二年,攒下一点家底了,什么都有了。”
“冲这句话,就值得给侯爷当牛做马!”同罗有些激动,道:“贵族老爷怕牲口掉膘,从来不给牛马短一口。咱们干的活比牛马多多了,却生怕咱们多吃一口……”
“他们不拿你们当人,不是有侯爷和陛下拿你们当人么??”范德彪嘿嘿笑道:“人挪活树挪死,都要饿死了,还吊在一棵树上不动弹,这不是傻是什么?”
范德彪抬头看了看脑袋顶上的月亮,道:“时候不早了,大家都早点休息。明天早上,男丁去我那儿套车,这次回去啊,我就不拉货了,老幼妇孺坐车,男丁走路,累了就换换——大家同意不?”
竟然还能坐车……
众人感动不已,纷纷跪拜磕头,范德彪侧身躲了,飞也似的跑了。他倒不是没受过拜,但这次他心虚啊。他自己知道,他这么热心,可不是为了这些突厥百姓,他完全是为了侯爷给的赏钱啊!
只要把人带过了渭水河,无论老少,一个人就有一贯钱。这个利润,已经超过了他贩卖皮革了。
……
翌日一大早,男丁们早早来到范德彪的帐篷外,帮他一起搬东西。范德彪有五辆大车,一辆车载他的帐篷和应用之物,一辆车载干粮,水,顺带供他住宿,剩下的三辆车,就给妇女幼童,以及他们带的一些小东西。
二三十个汉子,围绕着五辆车,一路向南而去。突厥贵族带着他们的骑兵,远远地望着这些人。有人拈弓搭箭,但最终还是放下了,目送他们越走越远。
几日后,一行人抵达了渭水河北岸,这里已经修了一座码头了。不少人陆陆续续来到这座码头,竟有比他们还早的。
码头有避风的棚子,范德彪让同罗带着众人在原地等,他去办点事,在他回来之前,所有人都不能离开,也不能随便跟人说话。
其实这几天,同罗已经知道范德彪为何会对他们如此热情了。他没戳穿,是因为这事儿对他们没有坏处,而范德彪也算是有良心,一路上对他们都很好,他帮衬着,也算是报答。更何况,范德彪答应他,给他写一封推荐信,把他会说汉话这个特长,告诉那边的接头人。
同罗觉得,靠这个特长,他以后也会比其他人混的好些。
“马管事,俺带了二十四户,三十个整劳力!”范德彪恭敬地禀报桌后的管事,这管事也是跟过白闹儿的,只是人家是心腹,而他范德彪不过是靠不近身的小弟而已。
“德彪啊!”马管事的头也不抬,翻了翻手里的册子:“风一七,雨零七,顺零八,一九、去拿号吧。”
一百个农场,分成了‘风调雨顺’四个字,每个占二十五个。都编了号,这样可以确保人员打散。
范德彪急忙道:“多谢马管事。”
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看重资讯的人。大唐日报作为大唐第一手新闻的载体,商人们更是人手一份。即便离开长安,不能及时看到,也要辗转托人捎带,就是怕有什么消息不知道落下了。
有时候,商人们会把看过的报纸,用来包裹干粮,同罗便会捡这些报纸看,这让他对大唐,对长安的了解更深了一层。
他也因此认识了一个风云人物,大唐的洛阳侯李牧。
在他眼中,这个人简直就是个神仙。
是他,从突厥大营逃出去,给李靖大军送信,以至突厥大败,大唐全胜。
是他,创建了内务府,为大唐敛财百万计。也是他,促成了大唐和突厥的互市,这才使得战败的突厥百姓,能有一口饭吃。
是他,搅动西北风云,让大唐与西突厥结成兄弟盟邦,西域三十六国望风而降,尽来长安朝拜天子。
现在,又是他,在江南成立了农场,要雇佣无产的突厥百姓过去种地,给像自己这样的人一口饭吃。
对突厥来说,他既是天使,也是恶魔。是他害得突厥这样惨,也是他给了战败的突厥一点活路。
但对于同罗这样的突厥人来说,李牧则是圣人。
相比同总同族的贵族们,李牧这个大唐人,更加关心突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最底层的突厥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如果没有他开放互市,同罗不知道像自己这样的人,还能不能活过战败当年的那个冬天。
同罗对李牧是感激的,他愿意相信李牧,所以这次听说又是洛阳侯李牧推动的新政,同罗毫不犹疑地就报了名。
来往突厥的大唐商人,被临时授予了使节之权,附和条件的突厥无产户,在他们那儿报名就可以。同罗经常跟收皮革的商人打交道,第一时间便报了名。
但是贵族们不让走,他也不敢正面相抗,所以一直在等待机会。
忽然一天,也不知怎么了,突厥贵族一改态度允许一部分人走了。但允许走之前,要去拉弓射箭。同罗本以为,是会射箭的允许走,心中还很失望。但去试射之后,是不会射箭的允许走。他万万没想到,不会射箭反而让他因祸得福了。
看来是要变天了,不会射箭的突厥人,竟然得了好处了。
……
这会儿天色擦黑,正是吃晚饭的时间。但对于同罗这样的人家来说,一天只有一顿饱饭,晚上为了避免肚子饿,都是早早就睡了。今天却不同,明天便要上路了。这一批能走的有二三十户,负责这二三十户带路的,正是他相熟的那位贩卖皮革的商人范大叔。大叔对他们能去大唐,表现的极为热情,明天就要上路,担心他们吃不饱走不动路,今晚大叔拿出来一袋粗粮,让各家的女人们凑在一起,按照大唐的方法蒸馍馍。
突厥人叫蒸馍,实际上就是大唐的窝头。再配上不知道什么干野菜熬的汤,就是同罗这样的人的一顿丰盛晚餐了。
“来,给大家加点儿佐料!”眼看着菜汤熬好了,范大叔起身,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纸包打开,里面是细细的白盐。围拢在篝火旁的人们,眼睛都直了。这可是雪白的细盐啊,在突厥只有贵族们,才偶尔能吃上一点,普通人想都不敢想。
范大叔捻了一捻,放进了汤中,余光瞥见众人的样子,笑了笑,一小包白盐都撒了进去。
众人立刻发出一阵惊呼,这么多的细盐,就是贵族们,也够吃五顿的,范大叔竟然一次都投进了锅里!
同罗期期艾艾,道:“大叔,有点多了——”
“不多,高兴嘛!”
随着这一小包细盐,大家因为饥肠辘辘而麻木的神情终于活泛了一些,气氛也没有那么压抑了。
蒸馍端了上来,小孩子们的眼睛直勾勾盯着窝头,因为营养不良,个个都是纤细的脖子顶着个大大的脑袋,他们想吃,但又不敢拿,只敢在嘴里不断小声絮叨:‘吃窝头,吃窝头……’
大人们其实也不敢拿,今天范大叔请客,他不说话,谁也不敢动。而且这一路向南,还要仰仗他的照顾,谁敢得罪他?
“都别客气,来,都拿吧,今天管够,别抢就行。这一路跟着我,保管每天都能吃饱。”范大叔今天尤为热情,这跟他与贵族们杀价的时候,可是截然相反。
同罗跟他接触得多,心里觉得反常,但又想不到原因,也就不敢出声了。
大家在范大叔的注视下,排着队领属于自己的蒸馍。大人两个,小孩一个,一人一碗菜汤,没有一个人多拿。
大家默默的吃着,细细的品味因为加多了盐,有点齁得慌的菜汤。他们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喝道这么重口味的汤,吃惯了淡的舌头,分不出好坏,只觉得这就是人间至味了。
范大叔当然是不吃这个的,他不好在这些人面前开小灶,所以是早就吃完了过来的。
“说句实在话,大家伙选择相信大唐,相信侯爷,这一步实在是走对了。你们没去过大唐,不知道侯爷是个什么样的人——侯爷是俺范德彪这辈子最佩服的人!”
“但凡是他做的事儿,没有一个不成的。但凡是跟着他沾边的人,没一个不做成一番事业的。越早跟着他,赚得越多,听他的话做事,没有赔钱的!俺范德彪,从前是长安街头一个混混,因为跟了侯爷的老丈人白老爷,得了一点点提携帮衬,就有今天的成就了。”
“怎么跟你们说呢——”范德彪嗤笑一声,道:“你们觉着你们的贵族老爷,都挺厉害了吧?就他们,跟我范德彪比,十个能顶我一个吧。他们那点微末的钱财,在我范某人眼中,简直是不值一提。而我这样的,若是跟侯爷去比,那就是蝼蚁了——不,蝼蚁都不如!”
“你看你们现在,饭都吃不饱——看着都可怜,侯爷就是知道你们这么可怜,才像个办法救你们的。侯爷说了,到了江南,只要你人不懒惰,肯干活,吃饱饭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就今天这伙食,到了江南随便吃,往饱了吃!一天两顿——不,三顿侯爷也管的起!”
“哇……”年纪小的孩子们不禁惊呼起来,饱饭?每一顿都能吃到?还三顿?那不成了贵族老爷了么?
“除了饭管够,盐也每天都能吃到,我可是听说了,那边靠海,有的是盐!”范德彪也没见过大海,但这些突厥人,显然更没见过,随他吹牛也不会被戳穿。
“前段时间,我刚好回长安,亲眼看见侯爷捉了一条十余丈的大鱼,你们想想,十余丈的鱼,得有多少肉?你们到了江南,肯定能吃到肉,那鱼是大海里的,咸盐水里泡大的,能不咸?能不好吃?”
“吃咸鱼,吃咸鱼!”小孩子们又喊了起来,大人们也咽口水。但也有些人是不信的,十余丈的鱼,太夸张了。
“还有啊,你们到了那边,也不光是种地。也养家畜家禽什么的。但是好像不养牛羊,养猪——具体怎么回事儿,我也不太知道,到了那边你们就知道了。但是有个事,我是知道的。侯爷特意说的,如果谁能把猪养好,保证你们家顿顿都有荤腥,侯爷说的话,可没有不算话的,会养猪的,记着点,好好表现啊!”
范德彪说了一通,有些口干舌燥了,喝了一口自己带来的茶叶,润了润嗓子,道:“你们就没啥想知道的?可以问嘛,能说的都告诉你们。”
没人搭话,范德彪习惯了这些突厥人的沉默,他们本来就不怎么说话,而且他们也说不明白汉话,听得懂,不代表会说。
范德彪只好看向说汉话不错的同罗,道:“嘿,你小子不是挺能说么?你就没啥想问的?”
同罗把嘴里的蒸馍咽下去,喝光最后一口汤,问了一个实在的问题:“大叔,种地难吗?”
“种地?”范德彪从前是个混混,他哪种过地?虽然他没种过地,但他家里人,爹,大哥,都种过,他对种地还是略懂的,信口说道:“种地,种,很容易,挖个坑,把种子扔下去,就像草一样生长了。但是种好地,却不容易。不过,你们不用担心,侯爷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你们不会种地,到时候会有人教你们。”
“啊!”同罗安心了,他学东西快,只要有人教,他就能很快地学会。
“有,有地方住么?”一个操着不太熟练口音的中年人说道:“我们的帐篷,都,都被——”后面的话,是用突厥语说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帐篷被贵族勒令不允许带,他们到了江南,没有帐篷住了。
范德彪大笑了起来:“还帐篷……江南哪有住帐篷的,放心吧,侯爷给你们盖了房子,去了就有地方住,还管全家吃饭!只要你们肯干活,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范德彪不无感慨,道:“我本来是一个混混,仰仗侯爷,都有今日。你们就算比我差不少,吃口饱饭不成问题的。”
范德彪郑重道:“侯爷特意吩咐,让我告诉你们。你们到了江南,不是做奴隶的。你们东突厥既然内附,侯爷便把你们当做是大唐的子民。陛下都说了,自古贵中华,贱夷狄,但陛下爱之如一。你们也是大唐子民,所以不必畏畏缩缩。侯爷说,人得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为了省点儿粮食,让人吃不饱饭,干不好活,反而不划算。你们刚到那儿,什么都没有,所以只能温饱。但过了一二年,攒下一点家底了,什么都有了。”
“冲这句话,就值得给侯爷当牛做马!”同罗有些激动,道:“贵族老爷怕牲口掉膘,从来不给牛马短一口。咱们干的活比牛马多多了,却生怕咱们多吃一口……”
“他们不拿你们当人,不是有侯爷和陛下拿你们当人么??”范德彪嘿嘿笑道:“人挪活树挪死,都要饿死了,还吊在一棵树上不动弹,这不是傻是什么?”
范德彪抬头看了看脑袋顶上的月亮,道:“时候不早了,大家都早点休息。明天早上,男丁去我那儿套车,这次回去啊,我就不拉货了,老幼妇孺坐车,男丁走路,累了就换换——大家同意不?”
竟然还能坐车……
众人感动不已,纷纷跪拜磕头,范德彪侧身躲了,飞也似的跑了。他倒不是没受过拜,但这次他心虚啊。他自己知道,他这么热心,可不是为了这些突厥百姓,他完全是为了侯爷给的赏钱啊!
只要把人带过了渭水河,无论老少,一个人就有一贯钱。这个利润,已经超过了他贩卖皮革了。
……
翌日一大早,男丁们早早来到范德彪的帐篷外,帮他一起搬东西。范德彪有五辆大车,一辆车载他的帐篷和应用之物,一辆车载干粮,水,顺带供他住宿,剩下的三辆车,就给妇女幼童,以及他们带的一些小东西。
二三十个汉子,围绕着五辆车,一路向南而去。突厥贵族带着他们的骑兵,远远地望着这些人。有人拈弓搭箭,但最终还是放下了,目送他们越走越远。
几日后,一行人抵达了渭水河北岸,这里已经修了一座码头了。不少人陆陆续续来到这座码头,竟有比他们还早的。
码头有避风的棚子,范德彪让同罗带着众人在原地等,他去办点事,在他回来之前,所有人都不能离开,也不能随便跟人说话。
其实这几天,同罗已经知道范德彪为何会对他们如此热情了。他没戳穿,是因为这事儿对他们没有坏处,而范德彪也算是有良心,一路上对他们都很好,他帮衬着,也算是报答。更何况,范德彪答应他,给他写一封推荐信,把他会说汉话这个特长,告诉那边的接头人。
同罗觉得,靠这个特长,他以后也会比其他人混的好些。
“马管事,俺带了二十四户,三十个整劳力!”范德彪恭敬地禀报桌后的管事,这管事也是跟过白闹儿的,只是人家是心腹,而他范德彪不过是靠不近身的小弟而已。
“德彪啊!”马管事的头也不抬,翻了翻手里的册子:“风一七,雨零七,顺零八,一九、去拿号吧。”
一百个农场,分成了‘风调雨顺’四个字,每个占二十五个。都编了号,这样可以确保人员打散。
范德彪急忙道:“多谢马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