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虫笼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用过午膳之后,西北风一阵紧过一阵,冬日的天空阴沉下来,像是要落雪。叶佐兰无处可去,就窝在厢房里与姐姐叙话。
叶佐兰的姐姐闺名月珊,年方十一便出落得亭亭玉立。叶家门第书香,月珊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虽说还有四年方才及笄,说媒之人却早已经络绎不绝。
然而无论对方是什么出身背景,叶锴全一律不允,似乎是已经有了更好的打算。
此刻,叶佐兰偎在暖榻上听姐姐抚琴,闲来无事,就从袖笼中取出一截翠绿的竹筒。他先将竹竿放在耳边摇晃了几下,然后凑到姐姐身旁,让她摊开手掌。
竹筒一端的软木塞子被拔掉,倒出了一粒指甲大小、浅琥珀色的小圆球。叶月珊在弟弟的示意下送进口中,小心翼翼地品尝。外壳像是裹着一层凝冻的脆糖,咬破之后竟然有甜酸的果汁流出。
“葡萄?!”叶月珊睁大了双眼:“可现在这个季节,怎么会有新鲜葡萄?”
叶佐兰笑道:“这是西域洿林的葡萄。那里气候燥热,葡萄一年多熟。采摘之后,再用雪山的冰块镇住,用最快的马匹送往这里。还有外面的这层糖,叫做刺蜜,是沙漠荆棘上凝成的糖浆,那些西域的商人也管它叫甘露。”
“甘露?!”叶月珊捂着嘴:“就是天降甘露的那种甘露?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东西,你从哪里弄来的?”
叶佐兰得意道:“在国子监里,我有一个朋友,名叫唐瑞郎,是安乐王爷的子侄。这就是他给我的。”
“就是那个两年前薨逝的安乐王爷?”
月珊倒吸了一口气,双眼却莹莹发亮:“你那朋友不就是皇亲国戚?他长什么模样?待人如何?是不是总是高高在上?”
叶佐兰有心捉弄她,因此戏谑道:“瑞郎他平易近人,又长得一表人才,而且他和你是同岁。不如我去说说媒,将你嫁了与他,我想爹爹应该会满意。”
叶月珊顿时羞红了脸颊,娇嗔一声“讨厌”,正要再说些什么,却听“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
姐弟两人同时朝着外间门口望去,发现父亲站在那里,背对着天光,一时看不清楚表情。
“你刚才说,你在国子监里认识了一位姓唐的朋友?”
“是、是的!”
意识到父亲这是在询问自己,叶佐兰急忙坐正点头:“他叫唐瑞郎,是安乐王的子侄。爹爹,莫非您也知道他?”
叶锴全并没有回答,反而又问道:“那个孩子,你觉得他如何”
叶佐兰的嘴角随即扬起一抹微笑;“记得您之前说过,希望我在太学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友人,我想瑞郎正应该是孩儿一生的知己。”
接着,他便将这几天来与唐瑞郎相处的点滴娓娓道来,说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傻乎乎地笑出声来。然而直到月珊碰了碰他的胳膊,叶佐兰这才意识到父亲始终一言不发。
“爹爹……”他怯生生地看向父亲的眼睛:“孩儿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
仿佛安静了许久许久,叶锴全才缓缓地动了一动嘴唇。
“不,没有。你做得很好。”
这天后来,雪还是没有落下。
吃过晚餐之后,叶佐兰依旧回国子监去,叶锴全并没有再相送,而遣返仆役的事情居然也忘了提起。
珍贵的旬假结束之后,国子监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讲学。维亨堂的会讲跟着丽明堂内无穷无尽的背书和复讲,叶佐兰很快就沉醉在了书山文海之中。
与此同时,叶佐兰与唐瑞郎的友情依旧在平稳发展。虽然父亲的反应曾经让叶佐兰感觉困惑,但是比起知遇知音的喜悦,那又似乎算不了什么。
不知不觉冬去春来,又过了好几旬。
每次旬假叶佐兰回家,父亲除去问他功课、生活之外,也必然会刻意地询问他与唐瑞郎相处的情况。
起初叶佐兰全都据实以告,然而父亲的反应既不像是反对、也不像是鼓励,却逐渐地令他不安起来。
直到第二年的元宵节,国子监内放假三日。到了第三天黄昏,即将返回太学的叶佐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一只雕工精美的乌木匣子。
“爹,这是?”
“你拿去,送给那位唐家公子。你受人家这么多的照顾,总空着手去见他也不是个礼数。”
叶佐兰抱着这个匣子回到了国子监。躲进号舍打开一看:内衬是紫色的漳绒,里面摆着一个碧玉雕凿的精巧虫笼,笼内关了一只金丝累成的蟋蟀,啃着红珊瑚做的樱桃。
叶佐兰哪里见过如此精巧贵重的东西,一时竟然看得目瞪口呆,又隐约觉得有些不妥。
平日里唐瑞郎虽然经常送来物什,但都是点心和纸笔等小物。如今父亲却要以如此珍贵之物来回赠,是不是有点太过隆重了?
然而叶佐兰又转念一想,唐瑞郎毕竟不是寻常少年。若是回赠普通礼品,或许反倒会显得轻浮唐突。
草草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叶佐兰捧着匣子去找唐瑞郎。
已经是掌灯时分,唐瑞郎正坐在窗下读书,读着读着却发现门口多了一颗脑袋。
“怎么了,这么晚还想着来找我?”
“我刚从家里过来,有东西要给你。”烛光映着叶佐兰的双眼,暖暖地发亮。
“哦?”唐瑞郎放下了书卷,拍了拍矮榻,示意他坐过来。
叶佐兰将匣子抱到唐瑞郎身边,掰开金扣,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个翠绿色的虫笼。
宝物当前,唐瑞郎却没有伸手去接,甚至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喜悦之情。
叶佐兰心中咯噔一声,忙问道:“难道你不喜欢?”
唐瑞郎看着那虫笼,低声反问:“这么贵重的东西,应该不是你准备的吧?”
知道撒谎没用,叶佐兰索性点头,说出了这虫笼的来历。
“不,这东西我不能收。”唐瑞郎立刻谢绝:“与其说是你送我的,倒不如说是你爹送我爹的。”
这是什么意思?!
叶佐兰并不痴傻,当即悟出了唐瑞郎的言外之意。
“不……我的爹爹绝对不是那种人。”
他觉得委屈,不禁大声辩解道:“他只是想要感谢你对我的照顾。再说……你给我的那些稀奇玩意儿,不也应该都是别人送来的吗?既然别人送得,那为什么我送你的,你却不收了呢?”
“这些和那些不一样。”
唐瑞郎脸色一僵,勉强道:“别人我不管,可你是我的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又何必好像有求于人似的送这么重的礼物?”
叶佐兰一听,愈发觉得自己百口莫辩:“我爹爹真没有那个意思,我不要被你当做那种、那种贪官污吏的儿子……”
他年纪小又情急,顿时有些口不择言;一张小脸更是憋得通红,泪光隐隐闪动。
“好好说着,怎么哭起来了呢?”
唐瑞郎无奈地看着他,又换了一种语气商量道:“既然你诚心诚意地要给我礼物,倒不如让我自己挑一样喜欢的,你说如何?”
叶佐兰不知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然而想想似乎也并无不妥,于是痛快点头。
“你要什么?但凡我有,都能给你。”
“我要……这个。”
下一个瞬间,唐瑞郎忽然伸手过来,摘走了他鬓边束发上的兰花。
——————————————
那个精致的蟋蟀笼子,最后还是没有送出去。叶佐兰也不敢将这件事说给父亲听,便暂且将笼子藏在号舍里。
这夜过后,一连数日,叶佐兰都没有再见过唐瑞郎。
第五天傍晚,他终于按耐不住忐忑,向监内消息灵通的学生打听,这才得知原来是唐家有事,因此唐瑞郎足足请了两旬的假期。
这倒也提醒了叶佐兰一件重要的事——自己从来没有主动询问过唐瑞郎的家庭,只知道他是贵胄之后,却连他家在哪个里坊、什么方位都弄不清楚。
好一番纠结之后,他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心。而打听之后的结果,更是令他大吃一惊。
原来,唐瑞郎的爷爷名为唐鹤龄,同辈姐弟三人,长姐十六岁入宫,深受先帝宠爱,被封贵妃,皇后薨逝之后更是一人专宠。先帝退位之后,唐太妃诞下安乐王爷赵南星,这在当年,也算得上是一件稀奇事了。
再说那唐鹤龄的二姐,也是京城有名的美人。二八年华,嫁与名门萧氏一族的长男为妻。他们的女儿萧友蓉,正是当今圣上赵涳的正宫皇后。
唐鹤龄膝下仅有一子,名为唐权,正是唐瑞郎之父,如今官拜吏部尚书。
听到这里,叶佐兰心头猛地一怔。
他恍惚想起了入学那天清晨的见闻——朱雀门外,那个骑在白马之上,身穿紫袍的中年官员,竟然是瑞郎的父亲?!
他一手按住额头,脑海中浮现出的,却是父亲貌似淡然的声音。
“……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
用过午膳之后,西北风一阵紧过一阵,冬日的天空阴沉下来,像是要落雪。叶佐兰无处可去,就窝在厢房里与姐姐叙话。
叶佐兰的姐姐闺名月珊,年方十一便出落得亭亭玉立。叶家门第书香,月珊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虽说还有四年方才及笄,说媒之人却早已经络绎不绝。
然而无论对方是什么出身背景,叶锴全一律不允,似乎是已经有了更好的打算。
此刻,叶佐兰偎在暖榻上听姐姐抚琴,闲来无事,就从袖笼中取出一截翠绿的竹筒。他先将竹竿放在耳边摇晃了几下,然后凑到姐姐身旁,让她摊开手掌。
竹筒一端的软木塞子被拔掉,倒出了一粒指甲大小、浅琥珀色的小圆球。叶月珊在弟弟的示意下送进口中,小心翼翼地品尝。外壳像是裹着一层凝冻的脆糖,咬破之后竟然有甜酸的果汁流出。
“葡萄?!”叶月珊睁大了双眼:“可现在这个季节,怎么会有新鲜葡萄?”
叶佐兰笑道:“这是西域洿林的葡萄。那里气候燥热,葡萄一年多熟。采摘之后,再用雪山的冰块镇住,用最快的马匹送往这里。还有外面的这层糖,叫做刺蜜,是沙漠荆棘上凝成的糖浆,那些西域的商人也管它叫甘露。”
“甘露?!”叶月珊捂着嘴:“就是天降甘露的那种甘露?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东西,你从哪里弄来的?”
叶佐兰得意道:“在国子监里,我有一个朋友,名叫唐瑞郎,是安乐王爷的子侄。这就是他给我的。”
“就是那个两年前薨逝的安乐王爷?”
月珊倒吸了一口气,双眼却莹莹发亮:“你那朋友不就是皇亲国戚?他长什么模样?待人如何?是不是总是高高在上?”
叶佐兰有心捉弄她,因此戏谑道:“瑞郎他平易近人,又长得一表人才,而且他和你是同岁。不如我去说说媒,将你嫁了与他,我想爹爹应该会满意。”
叶月珊顿时羞红了脸颊,娇嗔一声“讨厌”,正要再说些什么,却听“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
姐弟两人同时朝着外间门口望去,发现父亲站在那里,背对着天光,一时看不清楚表情。
“你刚才说,你在国子监里认识了一位姓唐的朋友?”
“是、是的!”
意识到父亲这是在询问自己,叶佐兰急忙坐正点头:“他叫唐瑞郎,是安乐王的子侄。爹爹,莫非您也知道他?”
叶锴全并没有回答,反而又问道:“那个孩子,你觉得他如何”
叶佐兰的嘴角随即扬起一抹微笑;“记得您之前说过,希望我在太学里找到志同道合的友人,我想瑞郎正应该是孩儿一生的知己。”
接着,他便将这几天来与唐瑞郎相处的点滴娓娓道来,说到有趣的地方还会傻乎乎地笑出声来。然而直到月珊碰了碰他的胳膊,叶佐兰这才意识到父亲始终一言不发。
“爹爹……”他怯生生地看向父亲的眼睛:“孩儿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
仿佛安静了许久许久,叶锴全才缓缓地动了一动嘴唇。
“不,没有。你做得很好。”
这天后来,雪还是没有落下。
吃过晚餐之后,叶佐兰依旧回国子监去,叶锴全并没有再相送,而遣返仆役的事情居然也忘了提起。
珍贵的旬假结束之后,国子监内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讲学。维亨堂的会讲跟着丽明堂内无穷无尽的背书和复讲,叶佐兰很快就沉醉在了书山文海之中。
与此同时,叶佐兰与唐瑞郎的友情依旧在平稳发展。虽然父亲的反应曾经让叶佐兰感觉困惑,但是比起知遇知音的喜悦,那又似乎算不了什么。
不知不觉冬去春来,又过了好几旬。
每次旬假叶佐兰回家,父亲除去问他功课、生活之外,也必然会刻意地询问他与唐瑞郎相处的情况。
起初叶佐兰全都据实以告,然而父亲的反应既不像是反对、也不像是鼓励,却逐渐地令他不安起来。
直到第二年的元宵节,国子监内放假三日。到了第三天黄昏,即将返回太学的叶佐兰,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一只雕工精美的乌木匣子。
“爹,这是?”
“你拿去,送给那位唐家公子。你受人家这么多的照顾,总空着手去见他也不是个礼数。”
叶佐兰抱着这个匣子回到了国子监。躲进号舍打开一看:内衬是紫色的漳绒,里面摆着一个碧玉雕凿的精巧虫笼,笼内关了一只金丝累成的蟋蟀,啃着红珊瑚做的樱桃。
叶佐兰哪里见过如此精巧贵重的东西,一时竟然看得目瞪口呆,又隐约觉得有些不妥。
平日里唐瑞郎虽然经常送来物什,但都是点心和纸笔等小物。如今父亲却要以如此珍贵之物来回赠,是不是有点太过隆重了?
然而叶佐兰又转念一想,唐瑞郎毕竟不是寻常少年。若是回赠普通礼品,或许反倒会显得轻浮唐突。
草草打消了心中的顾虑,叶佐兰捧着匣子去找唐瑞郎。
已经是掌灯时分,唐瑞郎正坐在窗下读书,读着读着却发现门口多了一颗脑袋。
“怎么了,这么晚还想着来找我?”
“我刚从家里过来,有东西要给你。”烛光映着叶佐兰的双眼,暖暖地发亮。
“哦?”唐瑞郎放下了书卷,拍了拍矮榻,示意他坐过来。
叶佐兰将匣子抱到唐瑞郎身边,掰开金扣,小心翼翼地取出了那个翠绿色的虫笼。
宝物当前,唐瑞郎却没有伸手去接,甚至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喜悦之情。
叶佐兰心中咯噔一声,忙问道:“难道你不喜欢?”
唐瑞郎看着那虫笼,低声反问:“这么贵重的东西,应该不是你准备的吧?”
知道撒谎没用,叶佐兰索性点头,说出了这虫笼的来历。
“不,这东西我不能收。”唐瑞郎立刻谢绝:“与其说是你送我的,倒不如说是你爹送我爹的。”
这是什么意思?!
叶佐兰并不痴傻,当即悟出了唐瑞郎的言外之意。
“不……我的爹爹绝对不是那种人。”
他觉得委屈,不禁大声辩解道:“他只是想要感谢你对我的照顾。再说……你给我的那些稀奇玩意儿,不也应该都是别人送来的吗?既然别人送得,那为什么我送你的,你却不收了呢?”
“这些和那些不一样。”
唐瑞郎脸色一僵,勉强道:“别人我不管,可你是我的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又何必好像有求于人似的送这么重的礼物?”
叶佐兰一听,愈发觉得自己百口莫辩:“我爹爹真没有那个意思,我不要被你当做那种、那种贪官污吏的儿子……”
他年纪小又情急,顿时有些口不择言;一张小脸更是憋得通红,泪光隐隐闪动。
“好好说着,怎么哭起来了呢?”
唐瑞郎无奈地看着他,又换了一种语气商量道:“既然你诚心诚意地要给我礼物,倒不如让我自己挑一样喜欢的,你说如何?”
叶佐兰不知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然而想想似乎也并无不妥,于是痛快点头。
“你要什么?但凡我有,都能给你。”
“我要……这个。”
下一个瞬间,唐瑞郎忽然伸手过来,摘走了他鬓边束发上的兰花。
——————————————
那个精致的蟋蟀笼子,最后还是没有送出去。叶佐兰也不敢将这件事说给父亲听,便暂且将笼子藏在号舍里。
这夜过后,一连数日,叶佐兰都没有再见过唐瑞郎。
第五天傍晚,他终于按耐不住忐忑,向监内消息灵通的学生打听,这才得知原来是唐家有事,因此唐瑞郎足足请了两旬的假期。
这倒也提醒了叶佐兰一件重要的事——自己从来没有主动询问过唐瑞郎的家庭,只知道他是贵胄之后,却连他家在哪个里坊、什么方位都弄不清楚。
好一番纠结之后,他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心。而打听之后的结果,更是令他大吃一惊。
原来,唐瑞郎的爷爷名为唐鹤龄,同辈姐弟三人,长姐十六岁入宫,深受先帝宠爱,被封贵妃,皇后薨逝之后更是一人专宠。先帝退位之后,唐太妃诞下安乐王爷赵南星,这在当年,也算得上是一件稀奇事了。
再说那唐鹤龄的二姐,也是京城有名的美人。二八年华,嫁与名门萧氏一族的长男为妻。他们的女儿萧友蓉,正是当今圣上赵涳的正宫皇后。
唐鹤龄膝下仅有一子,名为唐权,正是唐瑞郎之父,如今官拜吏部尚书。
听到这里,叶佐兰心头猛地一怔。
他恍惚想起了入学那天清晨的见闻——朱雀门外,那个骑在白马之上,身穿紫袍的中年官员,竟然是瑞郎的父亲?!
他一手按住额头,脑海中浮现出的,却是父亲貌似淡然的声音。
“……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