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杨玉环之妃子无恨(八)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思路客小说 www.siluke8.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皇俊朗的剑眉终于皱了起来,“饥荒?”
“是的,陛下。听说云容家所在的村子里有不少人都饿死了呢!好在她有三个兄弟,还算身强体壮,带着父母跑得快,早早来到了京城,否则后果真不敢想。”玉环叹息道,装作没看出明皇心中的疑问。
“云容的家乡?在哪里?”
“冀州。”
“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
“大半个月前吧!宫中的侍从依例三年才能见一次家人。云容一向帮我把长生殿打理的不错,臣妾斗胆向陛下求这个恩典,还望陛下准许!”
明皇点了点头,“朕准了。也不用仲秋后,明日云容就出去见见家人吧!玉环多备些东西让她带出去,快过仲秋节了,也让云容的家人过个好节。”
“是。”玉环应道。
“奴婢叩谢陛下和娘娘的恩典,陛下和娘娘一定会长命百岁,白头偕老的。”云容大喜,忙跪下磕头谢恩。
明皇刚查看了这段时间的奏章,如果是大半个月前就有灾民逃到了京中,那饥荒应该至少发生了一个半月了,朝臣们应该有灾情禀报,处理进度或者处理结果也应有奏报才是,即便都处理妥当了,也当有官员惩奖的奏报,可是那些奏章里对饥荒只字未提,仿佛压根就没有这件事情。
明皇心情很坏,他很不喜欢有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的感觉。一个皇帝失去了对国家全局的把控,那说明这个国家就处于危险中了。于是他决定让云容明天就去见家人,他派人偷偷查探看下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他心中有了猜想,但还是要确认一下。
玉环听到明皇这么说,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明皇和玉环吃了晚饭,难得地没有留宿,就去了御书房。让高力士宣禁军统领李明德觐见。
李明德是李氏旁支后代,家中虽已没落,但还是受到了正统的教育,对于李氏江山忠心无比。他精明能干,少年时投身军伍,累积军功做到了禁军统领。并且是个孤臣,从不与其他朝臣多来往。
李明德来到御书房,明皇便让高力士关上殿门,不让其他人靠近。他要给李明德下密令,难保宫中没有李林甫的耳目,就让高力士亲自守在门口。
“微臣拜见陛下!”
“快请起!今日招爱卿前来,是想交代些事情,让你帮朕暗地里调查。”明皇上前扶起李明德,开门见山道。
“陛下请讲!微臣职责所在,定当万死不辞。”
“朕想让你仔细查一下最近京城是不是有很多流民,从何而来,为何来到京城一带。把具体人数、他们的现状告诉我。这件事务必要暗地里进行,不要让其他朝臣发现你在调查这件事。”
“臣遵旨!”李明德见识不低,一听就知道明皇大概对某个朝臣起疑心了。只是为人臣者,谨言慎行,就没有多问,只领旨办差便是。
李明德多年拱卫皇宫和京都治安,手下自然有很多人跟班。有些是明面上的下属,有些是暗地里的眼线。这个事情于他而言并不算难。
两日后,李明德蹙眉看着下属递上来的消息,知道明皇为什么让他暗暗查探了。这段时间京城来了很多衣衫褴褛的人,他本也就有些疑惑。这一仔细打听,京城及京郊的流民竟然有上千人,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据他们自称,全是从冀州来的,说是冀州饥荒,已经饿死了很多人。冀州饥荒,朝中诸臣乃至陛下都没有半点消息。可是这些流民做不得假,他们个个面黄肌瘦,甚至奄奄一息,而且还能够提供冀州的“公验”。“公验”就相当于此时的身份证,上面有官府证明的身份信息。
李明德深知事情重大,立刻进宫向明皇汇报这个消息。
明皇得到奏报,心中的猜测变成现实,之前不安的情绪转成滔天愤怒。他将手中的玉杯重重掷在地上,大喝道:“哥奴安敢骗我!”
哥奴是李林甫的字。
李明德素来看李林甫不顺眼,因为他独断专行,排挤同僚,扶植亲信,但是他一向很得明皇的宠信。既然明皇有意放权给他,自己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多说什么。现在看来,明皇原来一直是被他蒙蔽的,对他所做的一些事情根本就不知情。
“明德,你给朕好好查下这些年李相的所作所为,越详细越好,注意不要走漏半点消息。”明皇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臣遵旨!”李明德拱手拜退。
明皇一人在御书房呆立许久。他以前任用宰相的时候,为防止宰相一人独大,总是每隔两三年就要换人。即便是对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这些有名的贤相也不例外。
李林甫少时就在他身边随侍,办事干练老道,处处让他称心。多年下来,他早倚之为左膀右臂,以为他是最了解自己心意、最听自己话的人。所以让他做了这十年的丞相。结果他却背叛了自己,自己还一直蒙在鼓中。
灾荒对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来说是何等重大的事情,灾民都已经逃到京城了,李林甫竟然都没向自己奏报,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明皇想想,就不寒而栗。
明皇身边除了亲卫,还有一支暗中的力量——暗卫。这明、暗两支力量皆是他的贴身护卫,只受他一人调遣。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从千百人之中精挑细选而来,受过专门训练,本领高强。他把这两拨护卫的统领叫来,让他们暗中查探这些年李林甫的所作所为,并监视他日常的行为动向。
安排完后,明皇感到一阵疲累,不只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即便从小在政治漩涡中长大,经历过波诡云谲的权谋倾轧,他心中也从未磨灭过对人性的信任和对光明的向往。李林甫和他两人可以说是一起长大,共同经历过最黑暗的艰苦岁月,两人之间不只是主仆、君臣的关系,在他的眼中,李林甫也是他珍贵的朋友,可以给予最大信赖的亲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也辜负了他的信任。到底是他的眼光太差,看错了人,还是人性本就不可靠?
明皇揉了揉额头,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出御书房,不知不觉来到了长生殿。殿中的侍女说玉环在听水阁。明皇就信步向听水阁走去。
听水阁坐落在大明湖侧,阁旁有一涓流入湖。既可听溪水潺潺,又可观湖光粼粼,又有芙蓉映翠,白玉游廊,是个绝好的游览之地。
明皇来到听水阁,看到玉环正坐在一条溪流旁的青石上撕扯花瓣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芙蓉花瓣陆续从玉环手上飘向青绿的溪水中,又随着水流漂向远方。
“玉环!”
“陛下!”玉环罕见地没有起身,她就是在这里等他的。
玉环担忧的眼神望着明皇,轻声问道:“您有心事?”
明皇轻轻点了点头,倚在玉环身旁坐下。
“能和臣妾说说吗?”
“有个人,朕一直以为可以绝对信任他,可惜发现错了。你说,朕的眼光是不是很差?”明皇话中不无惆怅,扭头看到玉环素手翻飞,还在不断地撕扯花瓣,转而问道:“这有什么好玩的?”
“陛下,您看这流水,还是您刚才看到的水吗?”玉环深知明皇对李林甫的倚重。自从那天把饥荒的事情透漏给他,就知道他在查明真相后,会深受打击。于是不动声色地劝导他。
“嗯?”明皇疑惑的眼神看向玉环。
“您看,我现在撕下一片白色花瓣,扔到流水中。它落下的那片水和它一起流走。现在我手下的这些流水,看起来和刚才并没有变化,可是早就不是那片水了。”玉环漆黑的双眸定定地看向明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包括人。”
“你的意思是?”
“臣妾的意思是,那个人当初能赢得您的信任,那他当初一定是值得信任的,并不是您眼光不好,信错了人。能得到您的信重,这是他的福气。可惜他不懂得珍惜,没有严于律己、勤勉做事,反而放纵了自己的欲望,利用您的信重做了辜负您的事情。这是他自己品行不佳,疏于自律,怎么能怪您呢?陛下何必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玉环劝勉道。
明皇听到这话,眼神渐渐清明,心中也不那么塞了。是啊!李林甫当初一片忠心,自己信任他,但是后来他辜负圣恩,是他自己的选择,自己又何必反过来怀疑自己呢?
“人人都渴望长久的东西,但是万事万物又怎么会一成不变呢?尤其是人。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需求会不一样,心理状态也就不一样。有些人在积弱时勤奋俭朴,兢兢业业,得势后会肆意放纵自己,另一些人却会更严于律己,但难保不会产生别的方面的诉求。在开始的时候,别人很难看出他到底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即便是他自己恐怕也不知道。但如果有足够的外部力量约束他,应该不会偏差太多吧!信任和怀疑并不对立,它们是一枚铜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明皇眼睛一亮,如醍醐灌顶。信任和怀疑并不一定是对立的,玉环的这个说法倒是新鲜。
玉环看明皇听进去了,继续开解道:“臣妾并不懂国家大事。但听父亲当年讲过,他做蜀州司户的时候从来不会让某个下属在一个位置上待太久,防止他有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以权谋私。自古人心难测,既要信任他,也要监督他,不因为信任而纵容,才能防止对方滥用权力。所以他手下官员的清廉度考核全是优等。”
“可惜杨司户英年早逝,否则可以为大唐多培养一批好官员啊!”明皇不无遗憾地叹道。他轻抚着玉环的鬓发,满眼怜惜,“玉环,你真是朕的一朵解语花!朕何其有幸!得你,如得一天地珍宝耳!”
“陛下谬赞了!能为陛下排解愁绪,是臣妾之幸!”
明皇爱怜地抚着玉环的面颊,指尖触到玉环耳下的痣,心中一动,深深吻了下去。
明皇俊朗的剑眉终于皱了起来,“饥荒?”
“是的,陛下。听说云容家所在的村子里有不少人都饿死了呢!好在她有三个兄弟,还算身强体壮,带着父母跑得快,早早来到了京城,否则后果真不敢想。”玉环叹息道,装作没看出明皇心中的疑问。
“云容的家乡?在哪里?”
“冀州。”
“大概是什么时候的事”
“大半个月前吧!宫中的侍从依例三年才能见一次家人。云容一向帮我把长生殿打理的不错,臣妾斗胆向陛下求这个恩典,还望陛下准许!”
明皇点了点头,“朕准了。也不用仲秋后,明日云容就出去见见家人吧!玉环多备些东西让她带出去,快过仲秋节了,也让云容的家人过个好节。”
“是。”玉环应道。
“奴婢叩谢陛下和娘娘的恩典,陛下和娘娘一定会长命百岁,白头偕老的。”云容大喜,忙跪下磕头谢恩。
明皇刚查看了这段时间的奏章,如果是大半个月前就有灾民逃到了京中,那饥荒应该至少发生了一个半月了,朝臣们应该有灾情禀报,处理进度或者处理结果也应有奏报才是,即便都处理妥当了,也当有官员惩奖的奏报,可是那些奏章里对饥荒只字未提,仿佛压根就没有这件事情。
明皇心情很坏,他很不喜欢有事情脱离自己的掌控的感觉。一个皇帝失去了对国家全局的把控,那说明这个国家就处于危险中了。于是他决定让云容明天就去见家人,他派人偷偷查探看下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他心中有了猜想,但还是要确认一下。
玉环听到明皇这么说,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明皇和玉环吃了晚饭,难得地没有留宿,就去了御书房。让高力士宣禁军统领李明德觐见。
李明德是李氏旁支后代,家中虽已没落,但还是受到了正统的教育,对于李氏江山忠心无比。他精明能干,少年时投身军伍,累积军功做到了禁军统领。并且是个孤臣,从不与其他朝臣多来往。
李明德来到御书房,明皇便让高力士关上殿门,不让其他人靠近。他要给李明德下密令,难保宫中没有李林甫的耳目,就让高力士亲自守在门口。
“微臣拜见陛下!”
“快请起!今日招爱卿前来,是想交代些事情,让你帮朕暗地里调查。”明皇上前扶起李明德,开门见山道。
“陛下请讲!微臣职责所在,定当万死不辞。”
“朕想让你仔细查一下最近京城是不是有很多流民,从何而来,为何来到京城一带。把具体人数、他们的现状告诉我。这件事务必要暗地里进行,不要让其他朝臣发现你在调查这件事。”
“臣遵旨!”李明德见识不低,一听就知道明皇大概对某个朝臣起疑心了。只是为人臣者,谨言慎行,就没有多问,只领旨办差便是。
李明德多年拱卫皇宫和京都治安,手下自然有很多人跟班。有些是明面上的下属,有些是暗地里的眼线。这个事情于他而言并不算难。
两日后,李明德蹙眉看着下属递上来的消息,知道明皇为什么让他暗暗查探了。这段时间京城来了很多衣衫褴褛的人,他本也就有些疑惑。这一仔细打听,京城及京郊的流民竟然有上千人,还有不断增多的趋势。
据他们自称,全是从冀州来的,说是冀州饥荒,已经饿死了很多人。冀州饥荒,朝中诸臣乃至陛下都没有半点消息。可是这些流民做不得假,他们个个面黄肌瘦,甚至奄奄一息,而且还能够提供冀州的“公验”。“公验”就相当于此时的身份证,上面有官府证明的身份信息。
李明德深知事情重大,立刻进宫向明皇汇报这个消息。
明皇得到奏报,心中的猜测变成现实,之前不安的情绪转成滔天愤怒。他将手中的玉杯重重掷在地上,大喝道:“哥奴安敢骗我!”
哥奴是李林甫的字。
李明德素来看李林甫不顺眼,因为他独断专行,排挤同僚,扶植亲信,但是他一向很得明皇的宠信。既然明皇有意放权给他,自己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多说什么。现在看来,明皇原来一直是被他蒙蔽的,对他所做的一些事情根本就不知情。
“明德,你给朕好好查下这些年李相的所作所为,越详细越好,注意不要走漏半点消息。”明皇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臣遵旨!”李明德拱手拜退。
明皇一人在御书房呆立许久。他以前任用宰相的时候,为防止宰相一人独大,总是每隔两三年就要换人。即便是对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这些有名的贤相也不例外。
李林甫少时就在他身边随侍,办事干练老道,处处让他称心。多年下来,他早倚之为左膀右臂,以为他是最了解自己心意、最听自己话的人。所以让他做了这十年的丞相。结果他却背叛了自己,自己还一直蒙在鼓中。
灾荒对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来说是何等重大的事情,灾民都已经逃到京城了,李林甫竟然都没向自己奏报,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明皇想想,就不寒而栗。
明皇身边除了亲卫,还有一支暗中的力量——暗卫。这明、暗两支力量皆是他的贴身护卫,只受他一人调遣。其中的每个人都是从千百人之中精挑细选而来,受过专门训练,本领高强。他把这两拨护卫的统领叫来,让他们暗中查探这些年李林甫的所作所为,并监视他日常的行为动向。
安排完后,明皇感到一阵疲累,不只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即便从小在政治漩涡中长大,经历过波诡云谲的权谋倾轧,他心中也从未磨灭过对人性的信任和对光明的向往。李林甫和他两人可以说是一起长大,共同经历过最黑暗的艰苦岁月,两人之间不只是主仆、君臣的关系,在他的眼中,李林甫也是他珍贵的朋友,可以给予最大信赖的亲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也辜负了他的信任。到底是他的眼光太差,看错了人,还是人性本就不可靠?
明皇揉了揉额头,怀着复杂的心情走出御书房,不知不觉来到了长生殿。殿中的侍女说玉环在听水阁。明皇就信步向听水阁走去。
听水阁坐落在大明湖侧,阁旁有一涓流入湖。既可听溪水潺潺,又可观湖光粼粼,又有芙蓉映翠,白玉游廊,是个绝好的游览之地。
明皇来到听水阁,看到玉环正坐在一条溪流旁的青石上撕扯花瓣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芙蓉花瓣陆续从玉环手上飘向青绿的溪水中,又随着水流漂向远方。
“玉环!”
“陛下!”玉环罕见地没有起身,她就是在这里等他的。
玉环担忧的眼神望着明皇,轻声问道:“您有心事?”
明皇轻轻点了点头,倚在玉环身旁坐下。
“能和臣妾说说吗?”
“有个人,朕一直以为可以绝对信任他,可惜发现错了。你说,朕的眼光是不是很差?”明皇话中不无惆怅,扭头看到玉环素手翻飞,还在不断地撕扯花瓣,转而问道:“这有什么好玩的?”
“陛下,您看这流水,还是您刚才看到的水吗?”玉环深知明皇对李林甫的倚重。自从那天把饥荒的事情透漏给他,就知道他在查明真相后,会深受打击。于是不动声色地劝导他。
“嗯?”明皇疑惑的眼神看向玉环。
“您看,我现在撕下一片白色花瓣,扔到流水中。它落下的那片水和它一起流走。现在我手下的这些流水,看起来和刚才并没有变化,可是早就不是那片水了。”玉环漆黑的双眸定定地看向明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包括人。”
“你的意思是?”
“臣妾的意思是,那个人当初能赢得您的信任,那他当初一定是值得信任的,并不是您眼光不好,信错了人。能得到您的信重,这是他的福气。可惜他不懂得珍惜,没有严于律己、勤勉做事,反而放纵了自己的欲望,利用您的信重做了辜负您的事情。这是他自己品行不佳,疏于自律,怎么能怪您呢?陛下何必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玉环劝勉道。
明皇听到这话,眼神渐渐清明,心中也不那么塞了。是啊!李林甫当初一片忠心,自己信任他,但是后来他辜负圣恩,是他自己的选择,自己又何必反过来怀疑自己呢?
“人人都渴望长久的东西,但是万事万物又怎么会一成不变呢?尤其是人。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需求会不一样,心理状态也就不一样。有些人在积弱时勤奋俭朴,兢兢业业,得势后会肆意放纵自己,另一些人却会更严于律己,但难保不会产生别的方面的诉求。在开始的时候,别人很难看出他到底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即便是他自己恐怕也不知道。但如果有足够的外部力量约束他,应该不会偏差太多吧!信任和怀疑并不对立,它们是一枚铜币的两面,相辅相成。。”
明皇眼睛一亮,如醍醐灌顶。信任和怀疑并不一定是对立的,玉环的这个说法倒是新鲜。
玉环看明皇听进去了,继续开解道:“臣妾并不懂国家大事。但听父亲当年讲过,他做蜀州司户的时候从来不会让某个下属在一个位置上待太久,防止他有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以权谋私。自古人心难测,既要信任他,也要监督他,不因为信任而纵容,才能防止对方滥用权力。所以他手下官员的清廉度考核全是优等。”
“可惜杨司户英年早逝,否则可以为大唐多培养一批好官员啊!”明皇不无遗憾地叹道。他轻抚着玉环的鬓发,满眼怜惜,“玉环,你真是朕的一朵解语花!朕何其有幸!得你,如得一天地珍宝耳!”
“陛下谬赞了!能为陛下排解愁绪,是臣妾之幸!”
明皇爱怜地抚着玉环的面颊,指尖触到玉环耳下的痣,心中一动,深深吻了下去。